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拆車佬的日與夜》見證生活艱難的波斯尼亞

波斯尼亞和黑山的《拆車佬的日與夜》(Epizoda u životu berača željeza)奪得了柏林影展的評委會大獎,電影在年初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過兩場。觀眾的反應一般,而這部片代表波黑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對於一個小國,在A級影展得到高度評價是不錯的事情,但影展與觀眾層面實則是兩回事。對波黑的電影大致上是好奇的,的確是鮮有的,固然要一看究竟。

日本版海報

《拆車佬的日與夜》主要是以紀實的手法拍攝,生活艱難,基層得不到社會保障、賺錢不容易、卻要維持家庭。生活從來都不容易,而片中帶出了波黑社會的迷茫與一切的金錢至上,即使是公營機構也是如此。故事是很耳熟能詳的,就是一家人憑著微薄的金錢生活,男主人公肩負起養家的責任,做的就是收集廢鐵。而太太就在家裡照顧小孩,不幸的是意外懷孕,胎死腹中。他們一定沒有醫保,面對太太的事情還有為金錢惆悵,對這個一家之主來說是考驗。
生活艱難,但一家人是美好的。

這部電影是一部苦情的、但它是有力量的,就是人性。當面對兩難時,想不到制度是沒有用到有需要的人身上,電影的結局雖然是美好,但是卻表達了事與願違的一面。要治病就要想辦法鑽空子,解決自身的需要。這類的題材無論套用在任何一個社會也是合適的,總會有偏差。而這部小國的電影也算是合格,而是在編導方面沒有的起色,在鏡頭語言略嫌沉悶,而且目標不清晰。但畢竟小國的電影也有進步空間的,而它只是在平淡之中帶出社會問題,讓觀眾看看這個國家的一面,是如此的真實。

電影未必人人喜歡,或者是口味的問題。但作為了解的話,個人認為是可以認識一下。電影從平淡的人出發,描寫平常的景象,生命太短,到底還有沒有明天是電影的命題。這一個困境也只是人生的一小頁,故內地把電影譯作《渺生一頁》,人是如此的微小,生活依舊,仍要活下去。或者這就是電影裡的警示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