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大愛同行】《平常心》(The Normal Heart)對抗愛滋與污名化

每年12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最近港台的目光都放在同性戀與同性婚姻身上,最主要是台灣的同婚議案將會二讀通過,恐同的人士與基督教教派就很擔心香港會步向台灣的路。在剛過去的香港同志遊行,在網絡上就有反同人士說同志有多嘔心,其實同性戀是不是道德的問題已經討論到厭煩的地步,同志不同志也好都不應該將自己的想法放置在他人身上,與其這樣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而為別人而活,這樣不是太辛苦了吧。再者,最近TVB劇集《幕後玩家》裡提到主角疑似染愛滋病而輕生就觸發到衛道之士的神經,立即批評劇集將愛滋病污名化,後來還提到了對抗愛滋有很多的方法,不應該將主角推向絕望與滅亡的邊緣。而事實上關注愛滋的人不會忘記,曾幾何時有個帥哥同志醫生連化驗也不能在香港做,在豪宅了結生命,再多的正能量也抵不過病發時或者死後如何被社會捨棄。這件事印象十分深刻,雖然公眾明白到愛滋病是通過性行為、血液、母嬰而接觸到,但這件事後醫管局要連絡「受影響」的病人,這些病人的主治醫生就是死者。在香港對愛滋病仍然是有歧視,曾經看過病人去急症室被冷待的文章,而在社會上有多少病人會「出櫃」?就是因為害怕所以他們該有的利益而被忽略。故此,劇集只是一面鏡子,自殺對每一個人來說也是選項,不論主角有什麼的病痛,再者它也只是一部劇集也不用如此的認真與扣上污名化的帽子,這樣實在太辛苦了。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世界愛滋病日看HBO的電影《The Normal Heart(2014)的確帶來不少的反思,特別是對同志運動也有一定的作用。電影譯作《平常心》也有特別的意義,就是愛滋病與同志也只不過是普通人,看電影之前或者連著兩部紀錄片一齊看會更加感受深,第一部是《We were here(2010)、另一部是《How to Survive a Plague(2012),兩部紀錄片的時代背景與訴求都是講述八十年代愛滋病對同志運動的衝擊,紀錄同志群體面對的生離死別。而《平常心》的導演Ryan Murphy也是一位同志,電影改編至東尼獎的得主以自己為原型寫下這個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

  主人公Ned在這個紛擾的時代眼見同志社群受到疾病的威脅而成立同志健康中心,同時也呼籲政府要注視這個疾病。在過程中遇到真愛Felix,然而無論是平權路還是愛情路也不容易,在組織裡因強硬的作風而被捨棄,在社會因同志身份而被標籤,愛人與朋友一個一個的消失、政府對病況視而不見。從1980年到85年,死了四千人。最好的時代是羈絆,最壞的是別離。而這部電影的妙筆之處是通過朱莉亞羅拔斯飾演患有小兒麻痺的醫生去帶出「小眾」與在疾病面前「平等」的話題。愛滋病在當時被認定為一種同志所會有的「癌症」,而醫學界、政界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只有採取隔離、不接觸、不理會的態度,面對未知的環境同志需要盟友,而在電影裡從建構組織一步一腳印做出來,雖然做法未必得到族群的認同。

出櫃.性解放?同運的分歧
  同志運動的主體理所當然是同志自身,你要別人認同,想人注視就必先出櫃。然而對於一眾養在深閨的同志,出櫃卻是自身考慮的問題。出櫃就自然會有犧牲,也不是人人都有勇氣,首先要面對與家人的關係、工作上、朋友間、還有社會的輿論,戲中的同志也並非如NED一樣大方接受、敢愛敢恨、就連他的哥哥心裡也未必接受到弟弟的性取向,只當他是特別的存在。同志並不乞求同情、特別的對待,而是平等。戲中的角色有軍人、有政府官員、他們在工作上也不能隨便出櫃,一來是有沒有這樣的必要,二來是無論如何也會改變當前的狀況,而即使美國有同志婚姻也一樣會恐同。起初奧巴馬政府也不支持同婚,但最終最高法院還是通過了,首先要站出來,但別人不站出來也不能多怪,因為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主人公NED在傳媒上有迫健康中心的成員出櫃之嫌,讓他們活在恐懼與標籤之中,過去他們在壓抑之中,現在在圈子裡找到一絲的溫暖,不希望自己被公開。總有些人在前線,有些人在後面,NED相對是先鋒但方法用錯了,變成不體恤他人。

  對同志來說性解放是他們的政治訴求,因為有自由。而愛滋病與NED呼籲的要安全性行為得不到同志們的歡心,很多衛道之士也將性解放與同志混為一談,事實上異性戀也是一樣的。不過這部電影也不是渲染同志有多慘情、他們的處境有多困難,而是在於「平常心」去看待一個個體。在同志運動來說最重要是有盟友的支援,但最核心的是社會如何有個較親和的環境去了解性小眾,並不需要「包容」、「憐憫」。在香港的同志運動相對有進步,由最初主辦單位打算派面具到今日連電視新聞也講同志遊行的消息,雖然遊行未必有用處,但起碼表達自己。至於愛滋病患者就更加是小眾中的小眾,有一部份人是同志,但經過科技與醫學的進步有好的用藥與延長生命,另外也有愛滋病人/HIV病毒感染者站出來,而愛滋再也不是不治之症。在電影裡因為無知、因為在醫學上的辯證較少,所以標籤了同志並與之掛勾。而當中實在令人憤慨的是沒有醫院肯收病人、甚至連殯儀館也不願將死者火化。然而,三十多年後的今日還是改變了。

  對於港台兩地的同志運動,要開花結果是需要時間去理解與消化,不能一下子要求更多。對香港來說連最基本保障同志的權益也沒有時,何來婚姻?還是要有一顆平常心去看待事物。在戲中,每個同志都不容易的,由壓抑到孤獨、也有選擇妥協的、自殺的、他們只有在小黑房娛樂場所裡找尋同道,一場瘟疫讓人開始思考生命的價值,FELIXNED愛在瘟疫蔓延時,一對對戀人分開。在《we were here》的紀錄片中同志通過報章去得知死去的朋友,每星期也有人離開、過了幾年才真正得到政府的資助與藥物。如今特朗普政府上場,美國同志與患者也擔心自身的婚姻與醫保制度,或者這會激發出另一輪的同運,過去有加州的《第八提案》。


  也許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是當曾經自殺的NED回到耶魯大學出席同志週,從大學他就一直在抗爭,如今這是他最大的成就。或者當回望昨日,才會感覺到爭取的東西得來不易,前人種樹為後人乘涼。從六十年代美國的石墻運動、夏菲米克的從政與被殺、愛滋瘟疫到近代,一代又一代的價值默默影響世界。只不過最終要改變命運、帶出訴求也是要靠自身的覺悟與付出、總不能只是等待。對於世界上的同志運動也是一樣。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生死疲勞】思念是一種病.《百日告別》

最好的故事是源於真實的經歷,面對同電影一樣失去摯親的經歷,導演林書宇就經歷過,雖然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電影雖然是虛構的但也有真實的一面、日常的一面。這使《百日告別》在情感上是一部好作品,正因為它有同理心、有人性的真善美與瑕疵,所指的瑕疵並不是電影的毛病,而是人與人之間那種複雜但又共通的點,但每個人都不可以要求別人為你做太多,但人總會分誰好誰壞、關心也是會有冷漠的、甚至只是掛在嘴邊比較隨口的關心。接不接受就要看個人的看法,畢竟沒可能做到人人明白你的情感、你的想法,對於現實的無奈,大概要學一下景隨心轉與隨和一點,讓自己多一點同理心。《百日告別》之所以感動人也是同理心,兩位主角喪偶後走進新的狀態,未知的、混亂的、生活的新階段早就開始,但上帝卻回收了眼前美好的一切,林嘉欣演的心敏要結婚了,石頭演的育偉要有新的生命,但通通撲空。

  面對一下子喪失親人會迷失,真正的痛並不是當下,而是往後接受了事實後才會有的孤獨感。思念是一種病,導演以寫劇本為悼念親人的儀式,他在訪問提到會把那個人永遠放在心。拍電影是為自己釋懷、鼓勵同樣的人、去認識死亡、接觸死亡、不忌諱去談生死、去放下但仍然要記住、去記住但不能沉淪於悲痛、去關心而不是寒暄。電影裡可以令到主角釋懷、感到安慰的人都不是他們的家人,而是通過對身後事的處理、瑣碎的事情令到主角們看到亡夫/亡妻的啟示,令他們相信與心安理得。電影是很注重細節與人的關係,比如心敏在未婚夫離世後與他的家人有疏離感,除了往後是未婚夫的弟弟有交集外,基本上未婚夫的家人是冷淡的,在靈堂上甚至不當作是家人。而育偉的太太是基督徒,但她的家人下不到決定所以無法尊重她的信仰。人生已經走到終點,不完美,到死後還要成為別人吵鬧的對象。就這樣各自喪偶的一男一女參加百日的法事,經過了頭七、三七、五七、七七、相信鬼魂輪迴了、亦經過面對死亡的幾個階段。憤怒、自責、消極、接受、重生,情緒的過渡期有先後次序,男女主角因人而異,但他們有共通點,就是有一段時間曾嘗試自殺,不願承認愛人已離開。



  男的經歷過性愛的放縱、怨天怨地、質問上帝、女的去了沖繩完成未婚夫安排的行程、過程中感覺他在身旁,從沒遠離。但旅行終究有完結的一天,回國仍然要面對往後的生活,看似一臉堅強實則柔弱女子。女人用旅行當作儀式去紀念未婚夫,男的到處去太太的前學生處還學費。其實當中發生的事情都是小事,有些對白微不足道卻很重要,大概是一份同理心與尊重,也側寫了二人的生前的刻劃。而最後的公映版刪減了一段戲,就是心敏與未婚夫的弟弟有一段床戲,導演最後刪走是深怕華人觀眾反感,但其實這段戲的目的是讓對方感受到未婚夫的氣息,那種熟悉的氛圍與感覺讓他們親近。

  在《百日告別》裡有幾個畫面會有感覺,男方那面一方面很恨車禍的司機,但聽到死者媽媽的電話傳來的聲音也怪不了多少,失去親人的並不止他一人。第二是他趕走亡妻的學生,而後來從那個女學生身上領受到妻子對學生的愛與溫暖,會為學生而準備。第三是他到家家户户交還學費,有些人隨便就打發了他,但有一户人叫兒子彈奏歌曲給師丈聽,這或者就是基本的招呼與尊重吧,之後一句對白帶出亡妻才是最好的老師。也許育偉看到了學生的表現,令他知道亡妻有多努力,讓他的內心感到溫暖,又或者是一種責任看著他們成長,從學生身上看到妻子的待人接物,潛而默化。

  至於女方,在沖繩的酒店假裝丈夫在,為了要安全感而用枕頭堆成一團東西。這原是屬於他們的旅行,在路口遇上一個說日文的老人家,老人家說了一大堆東西又送她糖讓她感到有人關心。本來結婚要搬到新家,但她一時接受不了,所以自殺但不果。既然自殺不了,就理應好好活下去,對他們二人來說真正釋懷的是陌生人,前學生彈蕭邦的練習曲、也許是語帶雙關,要育偉好好練習未來的日子、適應日常。心敏從未婚夫的中學老師身上得到一張卡,「花開花落終有時」。他們分別感受到亡者的愛與靈魂的存在,又或者這就是呼叫與回應。人鬼殊途,命中注定。

  電影的結尾有點意思,完成百日告別後,就告別百日。傷口何時會復完,沒人知道,他們不是要忘記而是沉殿一份愛。旅遊巴在山路上駕駛,鏡頭映著旅遊巴落山,漫漫長路寓意出口、寓意下一站。未知的人生正在等著他們,人生無常、悲喜有時、聚散之間、最重要是抱緊眼前人。


  在金馬獎與金像獎上林嘉欣分別有提名,最終在金馬獎憑這部《百日告別》獲得影后寶座,她的一舉一動自然有氣質,也許她是大眾心目中最佳妻子的原形。實至名歸演繹出內心的傷痛。焉知生才能焉知死,從死亡裡發掘到人生的意義,好好過日子,活在當下才是真正的命題。電影不是要宣揚什麼正能量,而是帶出了當中的無奈,百日告別是個紓緩的過程、它是如此的真實、平淡的電影顯淺的帶出生而為人的難處、直視傷痛,把禁忌性的題材轉化為開放的課題,是華語影壇中鮮有的作品。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反英雄.反傳統.反抗與妥協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李安開宗明義講到這不是一部反戰電影,而是透過一個十九歲男孩的視角與心理變化去看世界觀、看個人的內觀與矛盾,電影就如一面鏡子帶出男孩Billy的成長印記,用他敏感的視角帶出全球化、英雄主義、愛國主義、家庭、軍隊等等的看法與經歷,窺看美國的眾生相。過去奧斯卡也有不少以戰爭為題材的英雄電影,09年就把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給了《拆彈雄心》(The Hurt Locker)15年有份提名角逐多項大獎的《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這些電影都是以911後的伊拉克戰爭為背景。但這兩部偏偏是大美國主義的英雄電影,而李安不同的是他的背景根本不需要為任何一個國家背書、他沒有選擇去歌頌英雄、而是將焦點放到「人」的身上。顯然,《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是一部由小說《中場無戰事》所改編的電影,但比利林恩的角色卻是活生生的存在,而是千千萬萬個的。伊拉克戰爭到今時今日還未徹底的完結,美國總統由布殊到奧巴馬然後即將到川普,是否開戰其實是看美國人的選擇。在奧巴馬時代擊殺了拉登、可是殺掉一個人並不是解決問題的,這幾年極端的宗教勢力、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冒起成為了新的威脅。戰爭與和平相互而生,為的是宣揚一套價值觀與維護國家安全。


媒體訴諸「英雄」
  軍隊是國家機器的代表與象徵,比利林恩這個人是平凡的,他只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做了一件外界認為是英雄的東西,但他個人並不認為。在曾提名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的HBO電影《戰爭中的海報女孩》(Poster Girl)(2010)裡的Robynn Murray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同樣也是十九歲從軍,但去過伊拉克後整個人也性情大變,患上壓力後創傷症後群(PTSD),自殺不遂、從有一份很好的軍人收入到要拿政府的補助。她曾經與其他同袍登上海報的封面,如今光環已盡,只餘潦倒的生活,終生要靠服食精神科藥物過活。她從仰慕熱愛軍旅生活的熱血青年,如今成為要否定這種生活,她為此感到羞恥。在這部紀錄片裡帶出她的不安感,同時她並不孤獨,因為有同路人一些的退役士兵與她一起通過活動而走出傷痛。當看到比利林恩時就會想到Robynn會是他的將來?或者當他再回到伊拉克時還可以完好無缺地回家嗎?無論是Robynn還是虛構的比利,都帶出了媒體訴諸英雄、只愛報導光榮光輝的一面,這種對英雄的祟拜只是政治宣傳與技倆、虛有其表,但人民卻需要英雄,需要有話題、需要想像。
                       

  電影帶出了比利在短暫的回家與休假期間過了段浮光掠影的日子,他思疑自己是不是活在世上,有種虛實的錯覺。故事是發生在一日內,從早上到超級碗的球賽,他遇到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平民對戰事的無視與無感、上流社會與石油公司的老闆只當他們是工具,可以壓榨與指揮的工具。媒體人的炒作與歌功頌德,並沒有理解軍人的感受、甚至是某程度上的侮辱。然而,這批年輕的軍人也是魯莽衝動的,在球場內外盡見冷漠、漠視、嘲笑、可是在短暫的相處之間也有愛、兄弟的愛、親人的愛與愛情。國民對軍人的態度源於對權力的祟拜、是敬畏的、媒體利用超級碗把愛國與娛樂融為一體宣揚愛國意識,但這種愛國也只是表面的愛。同一時間,比利要與很多人交手,亦都是這樣才見證到他的成長與為自己作決定。要從軍並不是他的選擇,正當這一天是他命運能選擇的一日,他大可以選擇離開。這一日發生的事也是難忘的,從不同的路人身上他意識到美國夢是什麼一回事,是利益、是欺榨、惺惺作態、還有就是他理想的世界,各種複雜的情感交集在一起。他開始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建立價值觀、也只有他一人在軍隊眾人裡顯得「心裡有鬼」。因為只有他可以選擇去或留,而其他人沉迷在燈紅酒綠的時光,得快樂時且快樂。這突顯出比利的敏感與抽離感,大兵們參與節目當中也帶出了好幾點要注意的,第一點是他們的警戒與防備、一遇上響亮的聲音就會害怕。第二點是他們是很暴躁的人,一遇到挑釁就用拳頭解決問題、失去理智。電影輕輕地談到引起他們有這種症狀的病症,但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從戰場到浮華一切都是落差,媒體今日可以捧為神,明日可以落井下石。今日有今日的英雄,明日自有其他成名的人。
  反傳統的拍攝方式
  對於李安用到4K3D、每秒120禎的技術拍攝文藝片,這是困難的。但既然他認為3D是未來那就順水推舟,但在這項技術上他是第一人。文藝片不同要求特技的《少年Pi》、也當然不及太空類型片,但這次的3D技術引來不少的讚嘆之餘還有對電影技術的討論。電影的本源是叙事、是質量、而這個故事說實話沒必要3D的。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演員全都是素顏上陣,聲畫是美的。老一輩的導演都學習3D技術,香港的杜琪峰、馬田史高西斯、高達、對於老一輩還有機會看他們的作品就已經是樂事,也不計較太多,反正老人家多學一種事物,歷久常新。李安有這樣的嘗試值得敬佩。

  反戰不反戰.責任與覺悟
 無論如何軍人這份工作總是有人做,在社會上各司其職,電影的背景是2004年伊拉克戰爭仍在打,軍隊徵兵。戰爭有生有死,但沒人可以追究生死有命,生者回來還有傷殘、心理上的醫保、死者還是落葉歸根。軍人的責任就是服從命令,他們無從逃避,有著死的覺悟、就像比利要保護的上司捨身成仁。他教導比利什麼是因果,而比利也很珍惜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只有他們這個群體才可以互相理解,而不是留在美國國內、而不是他們的家人可以了解他們真正在幹什麼。最後的選擇不出人意表,也不是什麼政治正確的決定,而是他找到人生目標去守護人。
                        

  一個導演其實沒有責任去宣揚反戰、不反戰的精神,每事都是雙面的,不一定是二元對立、善惡、美醜、所以片中的軍人也不是完人,他們會犯錯。但關鍵在於重要時大家在一起,那就足夠。在叙事結構上,無可避免通過現實與回憶穿插,難免是公式化,但對於年青人的懵懂還是有共嗚。這是個沒有英雄的時代,至少比利不當自己是,他只是想做個普通人。這是個不可以依靠英雄的時代,對於英雄有道德標準、有落差就會什麼都不是。這是個負責任的時代,特別是對於團隊的,而電影帶出這一班士兵相濡以抹。愛不愛國對他們不是最重要的,焦點也不是在國族身份,而也不到他們選擇愛不愛國,而是要看國家愛不愛他們。這部電影的德州情意結難免有十一年前《斷背山》的影子,特別是這班兵哥可以很基的說我愛你,他們被市民嘲笑同性戀時的行為,這種兄弟情的描寫帶點曖昧但又隱閉的,而戲中也提到奧巴馬在在任時廢除軍隊的「不問不說」政策,莫非真是「每個人心中有座斷背山」,但更多的是比利林恩是現實的,他代表人的複雜性、不同的處境、不同的考量與掙扎,單是對人性多面向、對世界觀的理解,電影在有美中不足之下仍然打進心臟。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親子樂膠遊》與其公路電影系列的前世今生

  想不到《親子樂膠遊》(Vacation)(2015)這種看完得啖笑的電影也有一段歷史,在美國的公路電影中有大部份都是同質化兼傾向搞笑的。有時候看喜劇的笑料難免是感覺生不如死。美式的喜劇大都是大玩周星馳式的「屎尿屁」、「無厘頭」、粗口、文化差異與性愛。但因為這類電影沒有大的內容所以可以放空,《親子樂膠遊》的注目點難免是雷神的演出,但這部電影真正的意義並不是在於玩完就算,笑完就可以,而是它有一段歷史可以追溯,並且成為了後來電影有引用之處。不失也有其參考價值,《親子樂膠遊》是來至華納兄弟翻拍1983年的《Vacation》,說明是翻拍當然有類同的情節與相關的延續。除了原汁原味的翻拍外,整個系列還有另外三個外傳,分別是歐洲假期、聖誕假期與賭城假期。但這裡主要集中談2015年的新版與1983年的版本的分別與一些看法。


  為了去主題公園,可以去到幾盡?
  1983年的《Vacation》與2015年的版本相同之處在於兒子Rusty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三十年前父親帶一家人到Wally World遊玩,而Rusty也看到太太對去湖邊小屋的不滿,又看到一家人的散漫,兩個兒子又不團結,眼看朋友與兒子的關係良好打成一片,自不然想要一家齊齊整整去旅行。而去公路旅行時一家人在車子裡共渡時光,有更多的相處空間。這個家比起三十年前的家更加不和諧,太太與丈夫的婚姻狀況不太好、丈夫為家人做任何事情但得不到理解。而舊版的主角Clark,在新版只是客串形式出現的爺爺。舊版與新版有連結的地方就是舊車陪伴主角去到Wally World,由最初的不想去到終於如願。電影的目的其實就是想講一家人重拾溫情,而公路電影的一大特色就是中途站所發生的事情與沿途風光。

  《親子樂膠遊》其中一個賣點就是很黃很無厘頭、所以可以毀三觀、教壞兒童的也有,比如說兩夫妻想在野外做愛、兄弟之間的取笑與打罵,以「陽具」去取笑人,甚為有種低級趣味。其中有一段一家人以為自己享受溫泉,結果泡在一潭屎水。難免有種惡俗的觀感,新不如舊的取態是存在的。特別是處理這一些「笑位」的時候有過多的計算,劇情與人物角色也難掩俗套。唯一有趣的是「古惑的車」,一部日產汽車卻十分古怪、有不同的按鈕還會說韓語。不過在劇情的處理上也是反面教材,劇尾的以暴易暴、夫妻間的猜忌、每一個點都不太和諧、兄弟間在汽車的打罵,難以會心微笑。雖然最終也到達目的地,但中途做父親的講到太多關於愛、關於對家庭付出的部份也難免直腸直肚。談到是翻拍片劇情當然也有巧合之處,新舊版的家人也不見了錢與行李、在公路上與開蓬車的女司機眉目傳情,而電影經典之處是主題曲用上了Fleetwood Mac成員Lindsey Buckingham的《Holiday Road》,這可是懷舊也是整個系列的標記。
                  

  然而舊版反倒是令人有種溫情的觀感,什麼是真的感情觀者會懂得辨別。Clark一家明顯較為和諧,雖然有爭執但以愛為先。即使夫婦中段有不和,但仍可以用比較跳脫的方式和好。即使兩名兒女吵架但也不像新版的兄弟般有仇恨、對貨車司機有侮辱性的言論等等,舊版真正可以看到一家人如何排除萬難,比如在大峽谷的一段車子盡毀,父親告訴兒子要當男人照顧起一家人,就有種傳承的責任。另外就是這個父親的付出也不是空口說白話的,當去到Wally World發現關門他可是做特殊的方法滿足慾望,為的是令一家人開心玩一次。雖然兩部電影都在說父愛與親情,但高下立見。

《陽光小小姐》與《Vacation》的關係
  在近十年的公路片裡《陽光小小姐》(Little MissShine)(2016)的設置是突出的,特別是將一群三尖八角的人放在一起,吸毒的爺爺、同性戀的叔叔、長得不美但要做選美冠軍的主角、擁抱成功學的父親、對自己許下承諾而裝啞的哥哥,有些東西可能就叫做負負得正吧。為了妹妹的夢想大家踏上黃包車之路遠征,奇就奇怪在看《Vacation(1983)看到當中的影子。其中一段是在《陽光小小姐》後段因趕時間而超車橫衝直撞的橋段與《Vacation》中Clark開車時打蓋睡而衝到酒店的情節雷同。

  另一點是兩者在中途的運輸過程也要面對親友的死亡,吸毒的爺爺中途去世只可將他臨時放在醫院,又要想辦法避開耳目。在《Vacation》中途Clark一家中去了探親人並答應將姑媽送到鳳凰城,途中姑媽去世,一家人的確將她送到目的地可是卻「狠心」將她放在家門外。與《陽光小小姐》的冷漠無情與無奈、對死亡的黑色幽默表露無遺。公路電影的演變其實也不算是多變奏,但重點是帶出對自由、對自我的追求,而《Vacation》就是屬於那種典型、瑣碎、無謂的,雖然如此它也成為了美國電影的其中一個經典的系列。

追溯創作背景
  《親子樂膠遊》由《邊個波士不抵死》的創作班底創作,正路來說只不過是延續玩味但不具個人風格的創作。真正《Vacation》的來源是來至一本由七十年代營運至九十年代尾的美國雜誌《National Lampoon》。目前這個系列有五輯,而時間關係《National Lampoon》與編劇John Hughes就合作了三部作品,而電影是雜誌以外的延伸。創作內容可謂是多元化的,John Hughes既是導演也是編劇,對於九十後或者會聽過《寶貝智多星》這類親子的題材,他亦是《101班點狗》的編劇,而他的代表作是描寫美國校園生活的創作《Breakfast Club(1985),他曾經是著名廣告公司李奧貝納的員工,真正走進電影與成名是從在《National Lampoon》發表《Vacation58》開始,日後成為了《Vacation》的主線,而作品為他帶來了成功,陸續有來。《National Lampoon》是一本很隨性的雜誌,它接受各種的投稿,包括繪畫、文字創作也不限內容,故得到嬉皮士的喜好。雜誌凝聚了一群熱愛創作的人士,往後他們加入了美國各個創作界別,包括辛普森家族,影響美國的主流與廣告創作,也成為了雜誌結束營運後的遺產。至少也讓一個小故事得以成為一部老少咸宜的電影。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閒話小品】放下批判與指責.與自殺者同行(下)--《回憶你和我》不需要完美得可怕


  《回憶你和我》(About Alex)(2014)片名雖然是圍繞Alex,實際上是圍繞著一大班朋友。這部電影是屬於小品類型的,這班朋友曾經圍在一起耍樂、成長、當中也有一大埋複雜的男女與情感關係,但電影喚醒了一些現代人生活的事實,就是關心與溝通的轉向,還有是如何與昔日的好友保持歷久常新的關係。每個人在關係當中也會自我保護、有防範機制、會遷就人也會被遷就。關係的建立就是在主觀的表層上,從最初的外表先入為主,人與人之間就建立在主觀性,其後才會慢慢了解。電影的大致上就是講述一班同窗畢業後各散東西,因Alex自殺不遂而重遇並渡過一個短假期。在這段日子他們相互分享彼此的經歷,共同生活、但同時過去的心事與秘密浮上面。Alex只是一個引子去側寫其餘的旁觀者的故事,這段時間大家出了社會各散東西,因著際遇的不同無形中有所改變。此刻聚首一堂目的雖然是Alex,但實際上肯出現已經是友誼之光。起碼對方仍然重視,故此這部電影是很窩心的,有摩擦的朋友得以諒解、寬恕、更多的是有一份同理心但同時在生活之中又學會偽裝,害怕真實的自己。
                       

  自從社交網絡面世後,人與人之間好像拉近了,但又拉遠了。一個按鍵似乎得到很多信息,但個人發佈的資訊有多少可以掌握。就如香港發生一件命案,有參與埋屍的人翌日還可以開心去坐吊車,一個人有怎樣的性格單從文字上未必看到所經歷的事。表面上在社交網絡可以看到別人的日常,通過個人渠道獲得滿足感,但卻忽略了人與人真實的互動中從中建立的信任與色彩。而Alex在網上也看不少朋友的信息,知道他們的生活概況。但互聯網的世界始終是冰冷的,不及一通電話更實在。Alex選擇用電郵的方式向朋友道別,但事實上他是恐懼死亡的,在邊緣之間他自己救了自己一命。真正自殺的原因是他感到生活的無助感,自殺過後他得到朋友的關心,也有新的使命。《回憶你和我》其實就是一部講同理心的電影,朋友當中Issac的女朋友Kate在防止自殺中心接聽電話,而偶爾間Alex聽到KATE的對話,聽後淚流滿面。對,他需要的是同理心,不是同情,需要愛,也需要目標。

  故事當中其中一個好友Ben因拒絕接聽Alex的電話而感到自責,在自殺前Alex曾打過好幾個電話給他,但認為他太煩厭而忽略了。因Alex一直在追問Ben寫書的事情,這兩人是否有特殊的關係就另外的猜測。但Ben的自責就反映了一個人只是只顧自己,也許就是這一通電話Alex就會打消念頭,但無論如何事情也會過去。去到Alex在鄉郊的家才發現畢業後的大家或多或少都已經不再一樣,勢利、暴躁、當初大家都埋怨Alex自殺,甚至不在他面前提自殺。到後來終於要面對「自殺」的課題,每一個人自身也有些問題,精神上、心理上、他們的問題揭開,這個朋友圈的秘密打開然後釋懷。比如說SarahJoshIssac的三角戀,SarahIssac但表白的時候否認,機會就沒有了。JoshSarah是性發洩對象,這成為了Sarah在現實經驗的夢魘。這讓Sarah明白到她自己的難處是在於過往的體驗。Josh是當中暴躁的人,他本身思緒比較混亂,讀博期間好像一事無成,別人又不理解。當中Issac就是才俊,正當他明白Sarah從前的愛的時候也想開始,但被Sarah拒絕了。他們的關係止於朋友。

  此外SiriBen就因去別處定居而有摩擦,他們的感情受到考驗,一下子在這個短假期中爆發。在美國的校園電影就不乏這種圈子內日久生情、亂搞的劇情,但這都不是最重要,雖然友共情這種主題很普遍,但最重要還是彼此之間的感情不動搖。或者有經歷的就是好朋友,Alex自殺始終是不平凡的經歷,或者這會讓他們的友誼比萬里長城更堅固。由當初的批判自殺到各人的指責,他們上了寶貴的一課。真正的朋友是會在患難中幫助,伸出援手與傾聽,最起碼是傾聽但有時候誰人真正做到有一顆無垢的心,所以沒有完美的人。劇裡面也沒有完美的人,每一個人都有缺陷,但正就是缺陷才有他們的美。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他們成長了。


  而電影裡Kate的角色是特別的,她與所有人也沒有交集,但旁觀看著與認識每個人。她對自己的信心也不大,但慶幸有男友的支持。Alex是個幸運的人,因為遇上珍惜他的人。這部電影值得借鑑的是如何與自殺者相處還有就是同理心的問題,如何與他們同行、如何溝通?首先要把他當成一個平常人,嘗試代入他的角色,不應該批判與指責任何對與錯的事情,沒有人有資格去質疑去下定論,這讓自殺者情何以堪。電影裡鮮明地帶出這一點,其次就是如何去關心人,如何成為別人的朋友或者是自己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交心的,會包容會有愛。成長就是電影的課題,自殺在當今社會實在太普遍,如何面對生死、生命、這需要個人的覺悟與社會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要讓青年人看到希望。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放下批判與指責.與自殺者同行(上)—記日本紀錄片《命の番人》

  吳克儉說大學生自殺是因為沒有生涯規劃,但即使有生涯規劃也不一定如願以償,面對社會需要勇氣、有時候更需要運氣。所以起跑線、家底、窮爸爸與富爸爸就真的如TVB的一個節目所講「嬴在射精前」、「嬴在子宮裡」。過去一年香港發生不少學生自殺案轟動社會,當中也不乏高中生與大學生,很多時候他們自殺是一種控訴、學業壓力大、家庭壓力與朋輩因素。事實上如果問香港人有沒有想過自殺,的確會有不少人說有這個念頭。過去十年八載,社會上開始關心抑鬱症、大眾開始理解情緒病,但不知是什麼原因這個病愈來愈普遍。一方面是自身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有外人施予的壓力,例如父母給子女的期許,也有社會對規範的態度。自殺,是每日的新聞題材,自殺需要勇氣、可是自殺的人死後卻會受到譴責與批判,甚至被埋怨。社會對自殺者的態度也只有苛責,稱「有勇氣自殺不如好好做人」,自殺死後的房屋又會成為兇宅影響周遭單位的樓價。不只是自殺,就連老人家、重病者想居家安享最後的日子也不多好。真的是生不如死,死後被鞭屍。對自殺者的態度需要有同理心,他們不需要被同情、而是理解。不需要假惺惺的態度、剎有介事般,而是需要聆聽。其實不只對自殺者,更是對所有人的態度,如何放下成見與外衣去欣賞、去接受。通過兩部電影讓我們去看兩個小故事,如何在命懸一線的路上幫助,不要說拯救,即使死亡也是一種選擇,去看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的修復與連接。



守門人.守護別人的生命  華人導演張僑勇曾憑《沿江而上》獲得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他的新作《天堂門前》(Gatekeeper)記錄了茂幸雄在日本福井縣的自殺聖地東尋坊勤退自殺者的事蹟。目前日本是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一日平均有七十宗個案,一年二萬五千人。東尋坊與著名的青木原樹海並列日本兩大自殺地點。不絕望的人就不會想到尋死,死也有其原因。首先要理解為何他們會想死,在03年還是警官的茂幸雄在巡邏期間遇上一對尋死的夫妻,當時成功勸退,但期後生意失敗的夫妻在尋求幫助未果下最終還是選擇輕生。這件事激發了往後退休後在當地成立NPO法人組織幫助有需要的人,觀察當地意圖尋死的人。那當然,人並不是萬能的,雖然有義工團但依然有人自殺,但起碼讓自殺者知道有人關心,也因為有別人的緣由,自殺者也會避忌一點未必會在人前有所行動。因為在日本人的骨子裡有一種不想勞煩到人的心態,他們會想到跳涯,實際原因也許是希望自己石沉大海。   茂幸雄在當地做巡警時就協助打撈屍體,退休後他在當地定居並與人合作開辦小食店。而這位小食店老闆很支持他的工作,皆因老闆小時候時父母都自殺了,不希望有其他人經歷創傷。他會觀察一些「可疑」的人,一有問題就會請他到小食店聊天。當中也有成功打消自殺念頭並成為朋友的例子,最主要是有些自殺者找不到人傾訴。而他也盡量滿足自殺者的需要,找出他們想死的原因提供協助。也許他是個多事的男人,但有時多事也不是壞事,影片開頭就有一名失業但得不到媽媽諒解的男人,因為茂幸雄做和事佬讓男子放下心頭大石。十多年來,他就幫助過五百多人。

   對於茂幸雄來說,這已經成為了他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目前團隊有七十多人,他們會巡邏。這是民間自發的運動也激起了當地警方的關注,例如在崖上貼上警方的呼籲,希望自殺者在行動前想想家人。行動由一個人變成七十人的團隊,這就是同行。自殺並不是罪過,而是需要多點理解,施予與付出,讓有需要的人得到溫暖。在結尾出現一位青年人,茂幸雄看到他在崖上攀爬所以特別注視,但他因為害怕所以放棄尋死的念頭。只是在轉念之間。   回到香港,自殺問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當學生自殺潮後社署的廣告只有賣慘,用生命鬥士去鼓勵生命的做法是很不智的。講到尾香港政府、NGO並沒有真正做到自殺者的同伴。在一些測試上那些什麼防止自殺會的電話根本打不通又或者汪明荃的聲音叫你等等,基本上自殺者打電話時就很緊急,又或者這類的工作欠缺了同理心。在醫院的姑娘向病者抱怨,工作變成了例行公事,一切在於態度。《天堂門前》的確是一部簡短又窩心的紀錄片,感恩。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舊夢不須記》.卻是女人一生的烙印

  黃霑作曲作詞的《舊夢不須記》(1978)唱到街知巷聞,主唱的雷安娜憑歌曲一炮而紅。有些電影既紅歌又紅人,比如是邵氏的《緣份》(1984)就有兩位大明星的合唱,在今年哥哥張國榮的生忌上,國內的榮迷就買下電影的版權,《緣份》在事隔三十多年後首登國內的大銀幕。一部電影要成為經典就要有元素,明星、劇情、音樂,要做到幾者兼得才得以成就。一講到《舊夢不須記》(1981)有多少人知道它其實是一部由張艾嘉執導的電影?張艾嘉可謂是華人影視圈當中不可多得的人物,歌影視三棲,甚至連舞台劇也有她的蹤影。從影四十年獲得金馬獎與金像獎的影后寶座,同時也編導多部電影,其中大眾最為熟悉的是《心動》(1999),最主要是當時當紅的金城武與短髮的梁詠琪最為注目,當然還有其電影同名歌曲《心動》。張姐的電影可以解讀為以女性主體出發為主,《203040》描寫不同年齡層女人的心路歷程,女性電影也以感性為主,在亞洲影壇有這樣細膩筆觸的導演也是較為罕有的。一個導演不可能每一部作品都是佳品,但她仍然有穩定的水準,除此之外她的一大成就是發掘了李心潔與劉若英兩位藝人。




 舊夢.必須記
  有不少的導演憑首作一鳴驚人後漸見平庸,有些人通過磨練走上高峰。張艾嘉的《舊夢不須記》如今她已經不想再談這部首作,但某程度上電影雖然在轉接位上較為平鋪直序但也不算得是劣作,從第一部作品看一個人如何的成長。故此這個夢,這部電影是必須記的。特別是她是因為受到嘉禾鄒文懷老先生的賞識而接手劇本,然而這並不完全是她的電影,實情是原片《某年某月某一天》的導演屠忠訓遇上車禍離世。電影公司此時已經準備好工作人員與劇組,於是張姐用到前人留下來的資源再加以改編才拍成電影。從前香港人投資不少台灣電影,邵氏與嘉禾如今大幅度地走進大陸市場,見證時代的變遷。

 《舊夢不須記》是台灣的小電影,青年男女從校園走到社會,見證著彼此的轉變,被社會的人與事教化,有為青年放棄自己的立場成為別人眼中討厭的自己。電影是寫實主義的,不僅寫青年男女面對社會外更寫他們的愛情與遭遇。這類的題材永遠也不會脫節,一代代青年人都總會面對相同的問題。同樣地,電影叫《舊夢不須記》再配合歌曲的確是很搭的。前塵往事如煙,回首誰是誰非?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電影的開段是圍繞著一群在台灣讀書的青年人,當中包括香港僑生打成一片。大學生活自不免娛樂與戀愛,來自香港的莊尼與台灣男汪新倫在一次郊外遠足認識到文琦與貝珊,兩對小情人共浴愛河本應相安無事。但畢業是一個關口,面對工作、面對回家,小情人先面對第一個分離的挑戰。文琦的家是在郊區辦小學的,而身為建築師的新倫在台北市內打拼。另一邊廂莊尼不辭而別回到香港,一直也說會帶貝珊去香港,結果貝珊懷有他的骨肉,斯人獨憔悴。這一種就是青春的傷痕,遇上負心漢,但另一邊廂文琦的結果也不太好,雖然她放棄了在家鄉的生活與新倫到大城市生活,但隨著意外與新倫的失業而引起的事端,心愛的丈夫出賣自身的利益去成就自己,莫非這就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若干年後,莊尼與貝珊再相遇,該死的是二人竟然復合,更該死的是莊尼的一句說自己香港有正印老婆也希望在台灣有個情婦,而這個女人心甘命抵。情到底為何物?從前的愛是純愛,但多年後的愛已經成為利益與自私的代名詞。

  新倫本是正直青年,在職場看到黑暗內幕起初抗拒做壞事,但為了生計成為幫兇。這反映了建築業的內幕,台灣的貪腐日子、然而為了自身的夢想就只有妥協。文琦從鄉下到大城市生活成為主婦,貝珊成為新倫所在的公司的女公關,為了上位甚至可以與老闆不同的男人交際。好景不常,懷有身孕的文琦與新倫的弟弟同時遇上車禍,胎兒不保。天降橫禍,新倫的工作在邊緣,弟弟昏迷不醒要一大筆金錢,故事由原先的幸福、有為青年成為哀愁的青年人。一家的重擔就落在新倫身上。上有高堂,下有妻子,更要照顧兄弟。此時,莊尼從香港到台灣發展生意想到曾經的兄弟,殊不知莊尼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收地建工廠,並且要利用新倫,對他威迫利誘。電影寫到這裡新倫的角色比較尷尬,在面對金錢與婚姻他的取捨會如何?
                

  文本中的女性角度
  雖然電影不完全出至張艾嘉的全部手筆,但看到女性在當中的抉擇。當文琦知道丈夫利用她的母親與村民的信任後堅決離婚。對女人來說不甘於被男人所欺騙,諷刺的是新倫一直也沒有聽過她的勸告,甚至沒有一點悔恨與猶豫。愛情是很廉價的,而他們的愛就只是停留在肌膚之親與卿卿我我,但就沒有一點諒解。文琦這個角色是個走向新時代的女性,她不依附在男人,而選擇離開。就像歌詞所言的「以後人生漫漫長路 自尋路向天際紛飛」。


  而貝珊被男人背叛卻回到臭男人的懷抱,或者這就是「他日與君倘有未了緣 始終會海角重遇你」。電影離不開談「成長」,在愛情、婚姻關係上的相互埋怨,當下就是「萬千恩怨讓我盡還你」。歌詞與電影的配合天衣無縫,無論文琦與貝珊的人生走向怎樣的一條路,他們的身上也有烙印與傷痕。這就是電影要談的命題--「人性」,人會變、月會圓,沒有天長地久,環境就是會改變人,世事無絕對。「舊夢不須記」寓意的也許是經一事、長一智,不需要執著。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前蘇聯體育史#1】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著吧—《非凡夢之隊》與立陶宛的籃球與國族命脈

  正當香港就「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論調而引起爭議與話題時,關於國族、民族主義的問題成為了要思考的問題。到底什麼是分離主義、為何現今香港的青年人會有「獨立」的思潮,香港人、中國香港人、中國人、華人?沒有人可以任意判斷你是什麼人,身份認同危機一直纏繞著香港人,從八十年代的中英談判、移民潮、回歸再到北京奧運、再到近年香港政治被內地干預、無形之手粗暴斷送香港青年的未來。香港青年之間就出現了自決派、獨立派、本土派,眾多的名稱一下子冒起。從前香港人會悼念六四,至今日冒起六四與我何干的言論。其實一個人認同自己是什麼人,別人是沒法子插手的,對於這一代青年人他們只不過想「命運自主」,畢竟世界是他們的。在奧運就出現了這樣的輿論,就是樂見中國隊失金牌,或者這些網民很幼稚但運動與政治的關係就是密不可分。至於站在什麼位置上看待,沒有分對與錯,也不需要向人交待。

  在世界杯亞洲區外圍賽,中國與香港分在同一個小組。記者問到特首梁振英會支持那一隊,而他竟然沒法子答出來。相對,財政司曾俊華在社交網站貼自己支持香港隊,到底生長在一個地方,如果有一點自尊的話為何連這樣的話題也要避忌。無論如何討厭政治,運動本身就是政治與抗爭的一部份。在今年的里約奧運與殘奧會上對俄羅斯運動員的禁賽與指控被指是西方的陰謀。運動是一個角力場所,表面上是運動,實際勝負卻是展示大國風範與表態。80年莫斯科奧運會多個資本主義陣營的國家杯葛,84年到前蘇聯國家的杯葛,奈何84年卻成就了首屆參與奧運的中國,王義夫、郎平成為一代人的記憶。每一屆奧運並不是只在乎體育競技有多優秀,而是對國際政治版圖與勢力就有新的解讀的機會。16年的奧運有難民隊意味歐洲政治的變遷、更有代表奧委會參賽的選手奪得金牌,每一個運動員的參賽都不容易。此外,那些為國家奪得首面獎牌的選手也為小國帶來了希望,比如是新加坡的約瑟林(游泳)、越南的王春榮(射擊)、科索沃的跆拳道選手。他們都成為了自身國家的驕傲,同樣是小國立陶宛只有三百萬人口,但在奧運就有三面銅牌獲得佳績。
                        
夢想的角落.意識形態與運動的結成
  「夢想的角落」是沉重的,對於立陶宛更是有一段黑暗的歲月。一個盛產籃球的小國,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奪得了兩屆歐洲籃球比賽冠軍。當地人平均身高有優勢,或者是過去有較為輝煌的成就籃球成為了他們的國球。在歐洲社會當中佔上高比例的籃球人口,而且當地政府積極投放資源在籃球上。亦有立陶宛的運動會有幸到美國NBA打球,這些球員得到高度評價與成為了當地人的標竿與希望。其中比較出名的運動員薩博尼斯以31歲高齡成為NBA波特蘭隊的新人,其實早在他青年時間就有機會出國,偏得不到前蘇聯的准許。及後,薩博尼斯在美國打了九季兼打進NBA的名人堂。在紀錄片《非凡夢之隊》(The Other Dream Team)中將立陶宛的歷史與籃球娓娓道來示範了一次「體育救國」,而真正令到立陶宛成為籃球強國是源於鄰國拉脫維亞的挑戰,比賽大敗,於是就開始想辦法爭勝。其中一個轉捩點是1936年柏林奧運會代表美國的魯賓回國,其後也留了在立陶宛出賽及當教練,在兩屆的歐錦賽中奪冠,奠下歷史。

  從體育看歷史,從歷史觀局勢。就是一次的勝利威震國家,家家户户開始釘起籃板,在考納斯這個地方更建成了歐洲第一座因應籃球比賽而生的體育館。電影最主要是以四名代表立陶宛打奧運的前運動員,以古到今帶出過去與現在的境況,從過去的禁閉到現在的青年人可以出國打球,可以讓世人認識他們。這部紀錄片不僅是有故事更帶出人文精神與反抗,當地人一代一代就是盼望自由,而籃球對於他們也不止運動而是代表自由的象徵。

 黑暗歲月.走向光輝歲月           
  二戰期間,立陶宛不幸被前蘇聯吞併。老老少少分別被放逐到西伯利亞,骨肉分離,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夠完整。在黑暗歲月裡他們受著蘇聯人的虐待、吞聲忍氣、從三十年代之前一直就處於獨立狀態下的國家,一下子被殖民多於五十年之久。事實上現在俄羅斯的野心也不少,先吞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並企圖吞併整個烏克蘭。雖然共產主義的鴻流已經散去,但國際局勢也不如想像中明朗,歐洲的西班牙加泰地區、英國的蘇格蘭蘊釀獨立的聲音。世界潮流與局勢只要一個國家點燃起種子就會有所擴散,諸如阿拉伯之春就足以讓埃及的政權倒下。而事實上四十年代共產主義的風正起,現今的東歐國家根本無法獨善其身,保護自己。到了六十年代蘇聯眼見東歐國家的反抗而提倡「布里茲涅夫主義」,要求武力介入東歐國家,並要他們追隨「莫斯科」中央的意思,影響東歐的意識形態。不過當中也有反抗意志的青年人存在, 因為一個捷克大學生的自焚抗議蘇聯入侵斯洛伐克。從布拉格之春到八九的天鵝絨革命,迫使蘇共倒台。

 再看看,雖然蘇聯吞併了立陶宛也不代表他們改變自己的身份認同,家族的歷史、冤屈,國家的恥辱他們通通記在心,不忘自己是立陶宛人,不希望自己被稱呼為「蘇聯人」。在這段黑暗時期裡,籃球成為當地人的精神支柱,在紀錄片的其中一名受訪者稱籃球讓他們保留了人性。二戰後,立陶宛的籃球有民族主義的意味,在八十年代蘇聯辦國內聯賽,而立陶宛就成為了地方勢力作對抗,當中出現了四個出色的運動員,他們由八十年代就被加入為蘇聯國家隊,接受舉國體制的訓練。當中包括薩博尼斯,在他們的內心雖然不認同自己是蘇聯人,但看到隊裡有其他立陶宛人是心照不宣的。在國內聯賽的對抗中,傳統勁旅莫斯科中央陸軍就有如官方的立場,在比賽之前官方會命令球員比賽並不能輸,是為政治而戰。而立陶宛人明知這一仗是為捍衛尊嚴而戰,也是不能輸。情況就好像現在西班牙足球聯賽巴塞隆那與皇家馬德里的民族對決,相當受到注視。場內場外都充滿火藥味,而立陶宛在其中就取得連勝紀錄。在前蘇聯國家隊期間,他們出國比賽就必定會受到KGB的監視,在貧乏的蘇聯講求配給與人民公社,他們每每出國就感覺走進大世界,特別是去到別國的超市看到整架的食物、無盡的肉類。在國內他們成為人民生活的標竿,得到國民的重視,雖然他們骨子裡很討厭蘇聯但極權政府會強迫他們說不想說的話,用他們的家人作為威脅。在生存與生活之間就只有妥協。

  1988,立陶宛四位運動員代表前蘇聯嬴得漢城奧運會金牌。八十年代,亞洲的學運連連,緬甸、中國、甚至八十年代初韓國光洲事件的大屠殺相互的影響,共產主義走向末路,間接也影響到後來蘇聯的分裂與鐵幕的落幕。韓國的奧運某程度是在血與淚築成的,至少八八年的奧運是引證了蘇聯的解體。1985年戈爾巴喬夫成為蘇聯的元首,提出國內民主化,減少對東歐地區的干預。一石捲起千重浪,東歐在八九年開始發生劇變紛紛揭起獨立的聲音。立陶宛這個小國也在其中,奈何蘇聯不承認立陶宛的獨立,九一年以武裝介入,有過百死傷。最終蘇聯自知大去之期不遠矣,最終宣佈立陶宛獨立。被共產黨統治了接近五十年,終於回到獨立時期,及後在04年加入歐盟。

 夢幻.與夢之隊對決
每到奧運各國就會注視美國的籃球隊有那些球星,相對一六年在外間眼中認為是失色,美國男籃雖然有統治力,但也不是絕對的。其中對法國的比賽就只是以3分之差擊敗對手,能夠迫使美國出「夢幻隊」就多得前蘇聯的球員了。1988年由美國大學生組建的隊伍在半決賽輸給前蘇聯出局,傳統籃球強國美國是世界霸主怎會「認輸」?在八十年代震撼世界的比賽難免是美蘇之間的對決,從冷戰時期的「星球大戰」、「核彈頭」然後到體育,至今仍留下這種勢力的對決。金牌與銅牌之間,問立陶宛人最愛什麼,一定是以獨立國家身份而獲得的銅牌。那是一面實實在在的獎牌。91年立國後資源也無多,猶幸在蘇聯彌留之際其中一位運動員有幸到美國NBA的殿堂,立陶宛要打奧運、他們的籃球夢得到一隊美國樂隊的協助與廣傳,成功參與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會。對他們來說比賽猶如是天堂與地獄,對美國的比賽雖然是輸了但得到對手的識英雄重英雄,是夢幻的對決。但銅牌戰卻遇上了由前蘇聯十一個國家與俄羅斯合併為一隊的「獨聯體」,絕對是生死之戰,比賽的比分拉得近,最終險勝。而他們在頒獎台上的隊服並不是正規的服飾,只是印有樂隊色彩、迷幻的服飾,即使裝扮很奇特但卻成就了他們的奧運歷史與夢。

即使有多不認識籃球,都一定會聽過芝加哥公牛的米高佐敦,他也是九二年奧運的夢幻一員。目前美國男籃與女籃在FIBA的排行榜有1000分滿分,長居第一位。然而夢幻隊也有敗陣的一天,在04年的雅典奧運奪得銅牌。相對美國女籃國際賽連勝四十九場,奧運六連霸。比夢幻隊更加夢幻。目前世界的男籃都多了機會在NBA發展,中國先後出現過易建聯與姚明、更何況歐洲男籃有實力與高度。如今立陶宛成為歐洲男籃的重地,昔日的運動員成為教練,諷刺的是昔日痛恨蘇聯的球員如今在俄羅斯執教男籃。時移勢易,恨仇用金錢代替。事實上立陶宛小國寡民,只有籃球才可闖出一片天,起碼叫做有一技之長。又或者可以出國打工也是代表選擇的自由。東歐國家也有對抗蘇聯的歷史,一步一驚心,現在看來對香港也有一定的啟示。到底運動員是如何去想像香港的定位?為何有運動員替建制派人士拉票會惹來咒罵,在今日香港政治無處不在,對立的中港關係,香港人的夢想?足球港隊代表葉鴻輝在對陣中國的球賽中揚言「即使我嬴不到也要阻止他們出線」一言引起對罵,既是對比賽精神的宣示更蒙上了中港間的矛盾,是誰發出歧視的海報在先?有些事情即使無法推翻,也偏不能忘記。香港人的身份一直在心中,有些東西必須要記下來。因為我們要有尊嚴。

 立陶宛人在紀錄片裡教曉了我們要活得有尊嚴,就是這樣簡單。

世界.民族與全球化

  奧運絕對是全球化有關,曾幾何時南北韓以統一旗的身份手牽手亮相,在鐵幕下南北韓運動員相互的合照。運動讓國與國之間暫時放下緊張的氣氛,但運動某程度上是政治的宣示。中國運動員忘記感謝國家被報章批評,北韓運動員得不到金牌要對國家說抱歉。九二年的奧運讓東西德合併,圍牆倒下,國家重新出發伸手友誼之手。新興的國家亮相,見證歷史、時代的新一頁。百年難得一遇。目前世界紛紛擾擾,歐洲局勢不穩,四年後的東京奧運會見到新國家?新的民族?電影談的其實就是一種普世價值、民族自決、需要堅定的去追尋、去確認。這不單是與立陶宛有關的電影,只是帶出了東歐與世界的局面,認識歷史的確很重要。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高考韓瘋》煉獄過後仍是煉獄

  說香港的考試制度累人,問世間怎會沒有亳無壓力的考試?在東亞地區青年自殺率挺高,日韓問鼎世界的首位與次位,這兩個國家對起跑線的重視超越香港,從小到大就會爭取進可以直升大學一條龍的私立學校。對比「大學」的重視與畢業生的地位更是超越香港,香港即使祟尚三大,但三大與其他的大學在目前距離漸漸拉近。或許一聽到別人讀港大就會有種「藍血人」的特質,但其實在社會上的落差也不會太大,一樣是大學生而已。再者現在大學生在香港社會也不存在什麼地位可言,升學的渠道多了、去過海外大學的人更多,本地學生就更渺小。相比日本人如果讀到東京大學、京都大學這種一流學府會比去海外更受尊敬。至少一旦擁有這種身份,其他大學的畢業生都要向東大的前輩恭敬,即使彼此是同級生。香港說好也不好,說壞其實相對也不多壞,不過社會壓力在任何一個社會也有,問題是如何做到善用人才。例如舊時香港有那種工業學校讓學生多學門手藝,總不需要人人都讀大學。城大校長郭位提到一個社會人人去讀大學,結果出到社會後薪金就有所下降。台灣社會做到100%的大學入學率,但依然要為聯考瘋狂,有錢有書讀,可是什麼學校出身也是有所芥蒂的。在香港副學士與學士就是有距離,但對家長來說總算是大學,總有機會向上爬上大學。這項政策多虧了董特首,這十多年製造了不少上不到大學本科的「苦主」。副學士學生高不成,低不就,香港幾十年隨著資助院校、自資學位增加而增加不少大學學位,大學學位貶值,且看碩士畢業的議員連BreastBest也分不清,到底學校製造了什麼怪獸出來?或者香港在這方面是要深刻反思。


  帶上香港的眼光去看世界、看人家的制度,其實香港也不算太壞。鄰近地區每逢六月就上演一場名叫「高考」的災難片,安徽省六安的毛坦廠鎮成為內地學生的夢魘,家長一句送你去毛坦廠讀書簡直是惡夢。那裡可以將高考的失敗者打造成上大學的復仇者。校園裡滿佈攝像頭,每週一次全科測驗、一星期有半天假期,從早上六點半到晚上十一時全天候溫習讀書,人生只有吃喝拉睡與讀書。香港的青少年幸運的是即使DSE、會考也不至於一點娛樂也沒有、好歹也會玩一下手機遊戲,然而那裡什麼也沒有。陪讀的家長服侍自己的子女更深怕自己影響他們的呼吸,讀書已經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看韓國的紀錄片《高考韓瘋》(Reach for the SKY),真正的「天空」其實是韓國的三大首爾大學、高麗大學與延世大學。每100人就只有一人能進入。韓國是一個祟尚菁英文化的社會,其實在東亞的社會大致都一樣,而韓國受到儒家思想治國的影響,香港受到一點西式自由主義的影響或許論成敗得失會較寬容。即使考試如何失敗,也有方法找其它出路。雖然社會是有地產霸權,但只要努力就會出頭,這是過往信仰的「獅子山下」。

  而韓國人多努力也好,他們面對的比香港更嚴峻百倍。對地產霸權、對大企業的壟斷、對城鄉的差異與香港是兩個情況。韓國人的目標是「首爾」,當地城鄉差距大,在金基德的電影《聖殤》就曾經反映過小鎮靠重工業維生,但城市在衰退。在鄉間只有務農、工業、手工業、而首爾代表夢想與希望。至少工資就一定比鄉下多。香港雖然有地產霸權,但相對他們的魔爪也沒有延伸至公營的服務,而韓國連醫院也要冠名為三星醫院,曾經有少女在三星公司工作而身染癌症最終死亡,而公司並不認為自己有錯。每年大學生爭相投考像三星、現代、LG這類大財伐,他們無處不在。韓國地產霸權的壟斷有部份情況是政府縱容所致,例如是三星公司的董事犯罪而獲輕判。再看看香港新鴻基地產的董事郭炳江在法律面前的確沒有倖免,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學生考到大公司意味一世無休兼受到尊重,大學只是第一道門檻,真正是為了往後的路。或許這就是「煉獄過後也是煉獄」,而在香港相對青年人不會一窩鋒加入某間公司。韓國的青年人根本沒辦法討厭地產霸權,他們只有成為他們其中。


  再說回《高考韓瘋》這部紀錄片,韓國的高考堪稱是舉國體制。為了一個考試股市延後一小時開市、公務員上班可以遲、聆聽考試期間禁止飛機升降、要求近大街的火車與汽車全天慢駛、當日在路上往試場有問題的學生可以召警車到試場、軍方更停止活動,整天是為了考生而準備、嚴陣以待。當日家長們會到佛寺祈禱,考試過後由教育局公佈答案,然後公佈分數。學生自行準備往後的大學面試與筆試,而落榜的只有重考。結果有人歡喜有人愁,從來不是學生可以為所欲為,而是社會要求學生應該走一條怎樣的路。在東亞社會是屬於家長式管治的社會,虎爸虎媽都希望子女有光明的前途,子女只是「投資」。多年前香港教育局拍了個騙人的廣告「求學不是求分數」,而一個考試在韓國就決定了他們的命運。最近香港就有個勵志的例子,考了六次會考的鄺俊宇又可以出書做作家、做議員,成績?根本出到社會就沒有人會再怎樣重視。特別是香港是個知識型社會,讀大學的薪金也沒有特別優勢,讀大學也不是為了搵工,而是學習知識。讀大學也不是炫耀,在香港大學生的確沒有實際的優勢。而韓國的條件與社會結構與香港不同,學生面對的競爭是幾十萬同齡的青年人。香港的考生不要死,捱過回頭再看根本並不是一回事。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花樣排球》與韓國女排霸氣女神與世界女王金延璟

韓劇的拍攝進度簡直是一日千里,大熱韓劇《來至星星的你》邊拍邊播,《太陽的後裔》風靡全亞洲,不過無論韓劇如何被批評煽情、老土、哭哭啼啼,OPPA(哥哥)的魅力依然吸引一眾粉絲。韓劇在中港台大熱的原因除了是「男神」、「女神」外還有它開拓不同的劇種,殭屍片、改編美國劇集《The good wife》而成的作品,當地的編劇家協會有獎勵機制、懷舊的時代劇《請回答》系列,還有舊時初登陸香港的情景喜劇(如《順風婦產科》、苦情劇(藍色生死戀)、離不開就當然是愛情劇,對香港觀眾來說稱得上叫經典的一定是破收視記錄的《大長今》。時隔十二年,李英愛出山拍古裝劇集《師任堂》將會是話題之作。說了這麼多的韓劇,作用是帶出韓流吹襲中港台,就連上了年紀的奶奶也幻想有個柳時鎮(太陽的後裔男主角)。中國國家廣電總局就在《太陽的後裔》大熱的時候提出了警惕,不容許電視台過份鼓吹此劇,免人民沉迷。雖然提供劇集的網絡供應商曾刪剪了劇集的內容但仍然無阻國人的觀賞意欲。現在韓劇的投資就彷如一塊肥豬肉,就連國人也加入其中。時興「網絡劇」,拍攝時間短、觀看的時間只需要一刻鐘相對容易消化,不需要像過往電視台製作的模式,成本較低。《花樣排球》就是一部由中韓合作,中國提供播放平台與資金、韓國製作的網絡劇,第一季由黃勝妍與宋再臨主演。因反應良好最近加開第二季,不過在主角與內容方面就大翻新,但以排球作為題材的電視劇也相對較為輕鬆與稀有。

                         

  《花樣排球》的拍攝有韓國排球聯賽的協助,即是KOVO。而大約十月尾左右至翌年三月是韓國的排球聯賽賽季,而國家隊最主要由參與聯賽的六個隊伍裡選拔。當中包括IBK銀行、現代、興國生命這幾個大機構。而在聯賽之初,韓國的KOVO機構也舉辦為聯賽熱身的KOVO杯。在非奧運年,日韓會派出當年的冠軍隊伍相互比拼。目前亞洲的排球聯賽中,韓國的直播與製作是有水準的,每星期兩天比賽主打循環制。而韓國的排球制度是容許有一名外援,每年都會在海外辦選秀會,不過在韓國打球的年薪說實話並不多,所以國際明星相當欠奉。據知一年未計嬴球的獎金只有一百萬港元。目前韓國男女子的排球世界排名並不高,最新的世界排名女子為十一,男子為十七。而在來年的世界女排大獎賽由於韓國連續兩屆沒參與要在二檔重新起步,而男排相對在國際賽比較陌生,除了世界男排聯賽就鮮有見到韓國男排的身影。最主要是計亞洲排名的話,中國、日本、澳洲都比較高,所以韓國男排在亞洲在下游位置,基本上除了男排聯賽與亞洲區的比賽外就難打進國際。東亞男排在國際上的表現是比較遜色,特別是除了零八年中日都打到奧運外,其他時候都是缺席。12年的「亞洲」代表是澳洲(*為亞洲排協的成員國)16年的代表則是伊朗。所以東亞男排猶如「串燒三兄弟」,在球風上日本剋韓國,中國剋日本、然而中國卻輸給韓國。

  在亞洲區的排球電視劇題材的確是以女性為主題為多,八十年代中國的《排球女將》,上户彩主演的日劇轉眼間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而這幾年日本動畫《排球少年》也相當的出色,也是值得一看的作品。而韓國的《花樣排球》志不在排球,而是三角戀、各種的誤會與錯綜複雜的感情。而不是像《排球少年》那種教人生道理的片集。相對來說韓劇的套路也比較老土,因為一個誤會姜世拉(黃勝妍飾)誤打誤撞到高中當教隊教練,因誤會而認識男朋友黃在雄,才發現對方是她的學生。排球部面臨解散危機,球隊必需嬴取全國比賽冠軍方可留人,偏偏球隊是倒數第一。姜世拉也不是一位普通的教練,她是當地的排球女神,奈何因傷而暫時退出比賽,她的一舉一動都是群眾的焦點。而她身邊有保護她的經理人,她對黃在雄的感情由最開始的冤家漸漸發展為情侶,不過這條道當然發展得不太順暢,途中球隊的另一位球員白宇振也愛上了老師。而她所在球隊的經理人也默默守護世拉,實際發展出一段四角戀。

  韓劇自不免製造誤會、劇集的驚喜就欠奉,不過黃勝妍的確可愛,劇集的賣點不是韓國那種梳著同一個「劉海」髮型的男生,而是看黃勝妍如何的當傻大姐的角色。結果離不開化腐朽為神奇,受傷的姜世拉得到情人也痊癒起來,團隊學懂團結,排球部得以留下,化解危機。看這部劇集算是輕輕鬆鬆,每集不到二十分鐘,內容還算是鮮明,不過不失。不過要真正理解排球之道,韓劇的確沒日本人的潛心,《花樣排球》真正表達的是愛情,而不是排球精神。而續集只不過是由高中的背景轉移至大學而已,換湯不換藥。但這種青蔥校園的作品就不計較太多了,反正看一看也不費時間,如果排球可以把男女結合在一起,既打球強身健體又可以談情說愛,都可以話一舉兩得。反正青春就是要揮霍,而青春主題的劇集與電影無論如何也有捧場客,特別是運動題材是賣熱血的。

金哥與木村沙織
  要講到韓國的排球女神,不是,應該是女王就非金延璟(正名為金軟景)莫屬,事因她目前是世界女排界別裡發天價薪金的球星,目前效力土耳其的豪門費倫巴治。而去土耳其之前曾效力過日本的豪門JT Marvelous 與韓國的母會興國生命Pink Spiders,不過與母會就有過磨擦。韓國排壇的聯賽說實話不及日本聯賽精彩,雖然有好的製作,但球員水平也比較參差。基本上亞洲最好看的排球聯賽就是土耳其,世界各地的球星都選擇去土耳其發展職業,特別是可以打歐冠的比賽與歐洲強手交流。而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就難以有這樣的機會。日本媒體稱金延璟是「以一敵國」也不是誇張,她一個就是韓國隊在世界比賽成敗的關鍵。香港人有句話叫「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只怕豬一般的隊友」。排球是團體運動所以不應該說隊友是負累,只可以說韓國隊目前的戰術是圍繞她一個而轉,而其他人的表演沒她優秀。所以她留在韓國國內早已沒有意思,世界才是她的舞台。她曾經是2012年倫奧的MVP,多場比賽狂轟擦新奧運單場積分的個人紀錄。韓國隊裡是萬中無一的人物,12年倫奧正值她當打之年帶領韓國擊敗意大利進軍四強,平了七六年蒙特利爾奧運會得殿軍的紀錄。而16年韓國女排未能再創佳績,只與日本、俄羅斯與巴西並列第五。

                              

  說金延璟是女王絕不過份,一方面她有個花名叫「金哥」,她為人豪氣、性格豪爽又有大義,相識滿天下。在世界杯時韓國的金熙珍不慎在比賽中途踩到中國的朱婷,金哥就二話不說帶上自己的醫療設備去探望朱婷。在賽場上擔當鼓勵隊友的角色,場下與國際友人打成一片。除了體育細胞外,體育精神也很重要吧。目前奧運完結後,她又再回到土耳其的賽場上,她雄心壯志希望再挑戰20年的東京奧運。不過隨著年紀漸大,身體也不如倫敦週期了,目前韓國的青年梯隊並不成熟,相信金哥在國家隊依然擔當重要角色。《花樣排球》會否成為韓國人對排球理想的追求,就拭目以待吧。

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中國夢?空有夢想.實情腐爛 --「合伙人」電影對國情的體現

在今年中國的五一長假檔期上了一部叫《夢想合伙人》(MBA Partner)的電影,看完之後不禁要問一下郭富城知不知自己參演了什麼爛片,不過今年在香港金像獎憑《踏血尋梅》獲得最佳男主角的城城早就有爛片的前科,周顯揚的《殺人犯》就是他演藝生涯的污點。不過連劉德華也參演《天機》時,也許他們可以爭奪一下酸草莓獎項的得主了。這部《夢想合伙人》是由大熱韓劇《來至星星的你》的導演張太維作品,簡直就是「星巴你」。當這十年八年看到韓國電影的質素日盛,最近《屍殺列車》廣受好評,韓國政府大力投入影視工業,又鼓勵國內的編劇而辦起文化運動,想不到的是韓國導演來中國就不能突顯其優勢,反而是拍出「拜金主義」、「土豪」而塑造中國夢的形象,到底中國夢是什麼鬼東西?說穿了就是讓中國人心裡自我滿足的意識,只是想像出來的另類「超英趕美」的心態而已,而實際上華麗的外表包著空心的東西。

  這幾年中國出現了不少內含中國夢的電影,與《夢想合伙人》對照的《中國合伙人》(陳可辛導演)(2013)、《同桌的你》、《致青春》、後兩者的故事集中在校園青春,曾經的戀人為了「夢想」渡美,如今成長了要成家立室時回來懷緬過去,「美國夢」是這些電影的手段。年青人為了美國夢,為了那種高人一等與前途去了美國,犧牲一段感情。最記得在《致青春》裡的對白「誰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在中國人眼中美國夢始終是高尚的,只為了一張綠卡。《夢想合伙人》與《中國合伙人》相同之處在於兩者的故事是由美國夢的破碎而開始,《夢》片裡盧珍溪(姚晨飾)為了與男友在美國生活而賣假手矮被抓上警局,繼至驅逐出境,人財兩失之外更失了感情。《中國合伙人》裡的成冬青(黃曉明飾)考不上美國的大學,愛人又渡美了。無論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中國,出國是青年人與父母輩的夢想。這些年來香港考SAT的內地考生是以千計,美國夢一直存在在中國人的心裡。美國夢的潛台詞也許是成功的標籤。但去美國的也不是人人也得以成功,在面對生活困境、對未來的憧憬破滅時,最終也是要回到中國。
                      
 不知是巧合還是故意,《中國合伙人》(American Dreams in China)是男版的兄弟創業的故事,當中其中一個角色叫孟曉駿(鄧超飾)。在電影裡他是唯一一個去到美國的人,但卻在美國碰壁而不得不回中國找尋機遇。而在《夢想合伙人》的背景是在一座商學院裡發生的,而講師的名字也是叫孟曉駿(郭富城飾)。在《夢》片的孟曉駿講到了「美國夢已經成為過去,這是中國夢的時代」,但無論如何去自我滿足,中國的人還是仰望「美國夢」,在電影裡主角們的夢想要登上納斯達克的舞台上。現在是世界市場向中國靠攏的年代,但中國人要如何的自處?被美國夢而擊碎,無奈才成就中國夢,但最終「愛國」的心也沒有變。《夢想合伙人》始終是爛片,亦體現了中國式做生意的傳統。當中三名女合伙人在生意出現問題時用錢收賣他人,女的敗金要名牌手袋,如此的虛偽。但更虛偽的一點是將姚晨飾的盧珍溪寫成是花癡,靠著用美色吸引高富帥教授而獲得成功的女性。意味女性的成功是要靠男人。《夢想合伙人》看外表是《中國合伙人》的翻版,但在故事的描寫是薄弱的,首先是三個女人並非是做實事的人,空有外殼,三個女人一個墟自不然要互相尖酸刻薄,不打不相識。她們的結合最主要是來至教授的組合,講到「創業型」電影看不出成功、勵志的成份,只有男人暗中的幫忙、男人嘲笑女人的情節、更吐血的是在公司面臨危機時來了一場意想不到的地震挽救公司的劣勢。一場地震、一個動人的故事就可以迅速令公司洗白,簡直是侮辱智慧。

  《夢想合伙人》是徹底的失敗,畢竟這類電影需要的是看到合伙人們的軼事、他們如何團結?如何把公司推上高峰。而不是一直在吵鬧、賣弄兒女私情、曖曖昧昧。觀眾需要看到故事、看到真實的東西,而不是虛幻構想一個成功的故事,這種成功是不設實際的。講到拜金,中國電影最經典而被炮轟得最嚴重的是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早幾年婚戀節目《非誠勿擾》有過一句金句「寧靜在寶馬裡面哭,也不願在單車上面笑」。《夢》片裡的顧巧音講了一句不想坐低於一百萬以下的車,這種態度真是找死。目前中國電影的拜金、土豪風氣也傳進香港,那些《賭城風雲》連包裝也要用金色,實在是對美學的踐踏。《中國合伙人》無疑是比《夢想合伙人》成功,最主要有故事藍本。故事有樣版的人物就是新東方的創辦人,有時代背景、有熱切的追求與理念。《夢想合伙人》的故事只見堆砌,不見其時代精神與振奮人心的東西,絕對是敗筆。
                   

  雖然《中國合伙人》被香港影評人批評掏空了時代、掏空了一部份火紅火熱的歷史,但陳可辛與他的團隊就是懂得包裝、懂得懷舊、懂得帶出這些電影的核心內容。就是要做到令觀眾共鳴,耳熟能詳的流行曲、衣著、見微知著去入手去創造。例如是《海闊天空》、崔健的歌、抒情的英文歌都是重要的文化元素,再者是成東青、孟曉駿、王陽各有特點,一個窮困青年、一個家族有威望的二代、一個浪漫主義的青年,三人都各人特點與性格。觀眾很容易代入這幾位主角的心路歷程,會了解當時的中國青年為何奮進,就是東方跟西方的差異實在太大,西方世界被幻想為樂土。不過《中國合伙人》也不是一面倒的成功,當中不乏中國人鑽空子而成功的例子,其實不獨中國,在香港都有一種錯誤的價值觀。比如會認同炒賣獲利為成功,例子有Iphone、有演唱會門票。《中國合伙人》的鑽空子就是在快餐店無本生利教外語,而在香港的快餐店也不乏這種「職業」。


  《夢想合伙人》與《中國合伙人》最終回到美國,在這些影人、中國人的想法就是「報復」與「維護尊嚴」,在那些跌低就要十倍奉還。《夢想合伙人》的美美網最終在美國上市,但女主角過往的黑歷史始終伴隨她一生,在商業市場上女主們創辦的美美網賣假包但得到了體諒,這是不智的。而《中國合伙人》中的「新夢想」背後又代表什麼?真正的夢想又成功達到?去到美國上市就是夢想嗎?夢想的原意其實又被扭曲。電影只是賣弄一種商業市場學的東西,塑造金錢就是夢想的假象,特別是鄧超在美國的大學工作得不到成就,長大後的朋友知情就賣起了以他命名的實驗室。這真是「土鱉」(意思是土豪,揮金如糞土的意味)。無疑電影除了部份東西被批評外,大致上俘虜到觀眾的心,有五億票房。另一點是《中國合伙人》的成功也許是導演自己的經歷,難免在美國夢與中國夢之間有所理解。實情這兩部電影也有對國情、對國人態度的體現。在賣弄「夢想」之前,國內的影人應該想一下什麼是夢想,雖然它很殘酷,但夢想本來就應該是熱血、是不計成本與後果的,卻看到影人的計算。這樣的中國夢電影其實是荼毒人民的毒藥,應敬而遠之。

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香港九十年代同志電影初探(七)—就這樣被「你」征服?

  1994年趙祟基執導的《三個相愛的少年》中劉青雲最終被吳倩蓮飾演的女人成功拗直。而在同一年劉青雲是張志成執導的《神探磨轆》中拗直了兩個女人,沒看錯,一個不夠要兩個拍住上。今時今日,香港對同志的誤解仍然有很多,例如男人仇視TB,理由很簡單就是覺得她們不男不女,還有是與男人爭女。又或者有些男人會認為征服TB是會帶來成功感,畢竟TB始終是女生,也有性需求,又或者有些女生根本不是TB,只是比較中性而吸引男生的注意。TB在男人眼中是異類,有愛有恨,但恨應該是比較多的。特別女同志伴侶在男性眼中難免會有對性的迷思,最常就是幻想兩個女人如何發生性行為吧。

  《神探磨轆》與九十年代的片子沒有大分別,對同志的誤解還是挺多的,拿性取向作為戲謔與剝削,換轉今天的香港這類電影會被定型為「抽水之嫌」。其實香港社會多年都沒有真正的進步,性傾向歧視條例遲遲未立法,一眾立法會議員與候選人人以反同志為政綱。所謂的家長更深怕子女變「基」,香港的電視界無比的恐同,剎有介事去妖魔化同志。即使選議員的說支持同志平權,但又不敢義無反顧的支持,難掩虛偽,此乃同志社群的悲劇。香港同志運動雖則有進步,但只停留在遊行、辦活動唱唱歌的層面,真正的實事並沒有做到。
                      

  《香港九十年代同志電影初探》的第一篇文章「從非刑事化開始」就提到香港同志平權的起源,而這個背景與《神探磨轆》的情節不謀而合。1978年督察麥樂倫與同性青年交好不果而遭到警察部的打壓,其後在住所身中五槍倒斃,死因不明。法庭裁定他是自殺,但事件耐人尋味。在他死前他曾經跟當時的官員杜葉錫恩提到在政治部任職時曾經調查有關警察內部的同性戀狀況,麥樂倫本身就是同性戀者而他的死有個說法就是被誣陷的。麥樂倫的死揭示了警察內部的黑暗,特別是內部有個調查同性戀的小組。在《神探磨轆》中伍詠薇演的女督察黃雪生(Susan)與鍾麗緹演的Ron是一對同志戀人,她們的戀情無意中被人發現,暗示要將她們的事情告上警察部高層。雖然這只是電影裡的冰山一角,但卻有背景延伸的,1991年同性戀在香港終於非刑事化,但在一些政府部門與大公司當然同志是難以出櫃。目前在香港只有美資的投行較接受同志員工,故此美國的投資銀行十分投入香港的平權運動,但要擴展至本地公司就更困難。要想像香港有同志警花或是警草出櫃在現在是沒可能的事情。

  電影之所以叫做《神探磨轆》最主要是劉青雲的角色陸志摩是一個識時務的警察,他對人有同情心,但同情心成為了他不專業的觀感。新官上任三把火,雪生初時看他諸事不順,但後來漸漸明白他。志摩無意中發展上司的不倫關係,但他口裡稱不上反對,但內心就當然不希望有這回事。正所謂朋友妻?不可窺?咪走雞?他介入了雪生與Ron之間的關係,在過程中與Ron這種番鬼妹一拍即合,Ron就因為寂寞,因為她沒有原則而中途轉直,而將與雪生的關係拋諸腦後。在分手的邊緣,Ron跟雪生說同性戀是沒有將來。很順利成章就分手了,而在雪生這邊她與志摩產生了情愫,最初只是把對方當成兄弟,然後是兄妹、再之後嘿嘿嘿嘿。一次過擁有兩個女人,得左。

  《神探磨轆》的結局與內裡對同志的想法是糖衣毒藥,在結局裡志摩與兩女左右逢源並且成功令到兩女有孕,這是男人夢寐以求的烏托邦?這個想法就是沙文主義、男權主義,帶出女人始終是從屬於男人的、性取向是可以很流動的、同性戀說到底是沒前途、沒未來的。雪生的角色是一個打扮男性化的TB,而她成為同志是因為嫌棄她的父親,是厭倦父權要保護自己才成為TB。在坊間很多討論都說同性戀的成因是否由父母所造成,特別是呈現在破碎家庭的同志身上。而所謂「後同志」是自以為變「正常」拚棄同志身份,所謂走上正途的人。這是對同志的誤解與對同志身份的質疑。鍾麗緹演的Ron是番鬼妹,對她的角色定位是開放的,而且她的確是那種人見人愛的女生,沒有人會不喜歡,所以男主角志摩對她一見鐘情也不在話下。遇見志摩後她突然之間拗直,特別是一次「床戲」後,意味著對性的支配。三人關係極具尷尬,而發生「不倫戀」的地方是在鄉郊地區,與《人間色相》中放逐到南丫島搞多人的複雜關係相似。在農場裡志摩伴著兩位有孕的女子,遠離世俗,有過上烏托邦生活的意指。當RonSusan到底彼此肚裡的孩子會否像她們的過去時,意味她們已經否定了同性戀。電影的目的就是呈現「正常」的一面,創造拗直女同志的「神話」。


  「磨轆」意指是傻瓜的意思,但志摩一點也不傻,潛伏在兩個女人之間讓兩個人對他都有愛,其後又佔有兩個女人(這裡有性佔有的意思)。可謂是扮豬吃老虎。影評人認為這部電影是無能的男子對女性的意淫,是性幻想的宣洩,的確成功做到對女性的誤解,而且這部片就是以男性的性為主導。在導演眼中女人的感情不受重視,只是認為她們的生活只是缺少男人。引用那英在《征服》的歌詞,「就這樣被你征服 喝下你藏好的毒?」。幸好的是這樣的電影在過去叫做有點包裝、花巧的新意,但誠意欠奉。導演另一部的作品《人間色相》也是意淫周遭的女性,難道男女之間/同性之間就不能夠有真感情?而電影名字叫「神探」,實際不知神在那裡,也許破壞別人的感情生活就是他的目的吧。或者可以當成劉青雲在《三個相愛的少年》被無故拗攣接受女人後的一次大報復吧。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