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5日 星期四

【香江歷史尋寶】香港大會堂建館六十年(上):電影文化與世代傳承

 香港真係好靚,我地真係好撚鍾意香港,這幾年大家對如何愛香港有新的解讀,可以是愛的反面是恨,又可以是比以往更留意香港的事物。香港大會堂從1962年建館至今,歷經六十年,每隔一個十年館方就會辦回顧展紀念這座建築物,亦讓我們回顧歷史軌跡,立身處地感受當中的變遷。大會堂由康文署屬下管理,館方設有高低座、婚姻註册處、辦公室、音樂廳、劇院、圖書館,設有多個展覽廳、以前更設有藝術館的部份,其後香港藝術館搬遷至尖沙咀發揚光大、自成一角。





現在香港最新有西九文化區(裡面有M+博物館(含戲院)、戲曲中心、自由空間、故宮博物館與西九海濱組成的園區)、又有中環以藝穗會(即將完成歷史任務)、大館舊建築群的小文化圈、尖沙嘴海傍以文化中心、婚姻註册處、藝術館為主的園區。香港社會經過幾十年本土意識與城市規劃的轉變、社區設施得以改善,包括民生的基礎建設,如社區中心、體育館與圖書館、公園等等。香港大會堂圖書館是全港第一個供市民免費享用的圖書館設施,在中環的新海濱、代表中產的區域、有一個對住海景的圖書館,在六、七十年代是相當高尚。而香港大會堂建館六十週年在2022年刊憲獲評為法定古蹟,箇中原因離不開它的現代包浩斯的建築風格與對香港藝術文化的意義,同時也有紀念二戰死去官兵的紀念花園。


適逢大會堂六十週年,康文署與大會堂舉辦了一連串活動與講座,包括圖書館、粵劇、電影、舞蹈供市民參加。早前舉行了兩場以電影文化為主題的講座,別具意義,在此將講座的內容細意整理與以個人筆觸重新認識大會堂。每代的香港市民對大會堂都有他們的印象,中老年人對大會堂印象應該會較深,去圖書館、聽音樂會、看劇場,現在的大會堂仍然是香港不可缺少的表演場地,其中香港話劇團、小交響樂團是館方的合作伙伴,近幾年在大會堂的電影放映已經賣少見少,以電影文化為中心的位置已經漸漸褪色。原因是大會堂的位置與只能放映35mm的菲林電影,但近十年影展大多數以數碼格式放映,即使有菲林也是少數中的少數,故在商業競爭與場地的制肘下,漸漸淡化。





在這兩場講座,筆者獲益良多,聽聽上一輩的人說說香江的歷史,對香港電影的所思所想,聽一下中老年人對大會堂的感受,由走堂、拍拖、結婚,無獨有偶的是在《七人樂隊》裡林嶺東的《迷路》出現了對舊中環、舊香港的懷緬,對於老港來說大會堂與旁邊建於1954年的停車場是地標,在戲裡任達華在大會堂外與保安就吸煙問題有幾句爭拗。要認識大會堂可以用多方面研究,歷史學、建築、城市學、又例如它作為一座具殖民地色彩,以前英國皇室成員在皇后碼頭下船,在大會堂必定有官方活動,又例如每年香港的法律週舉辦的活動在當地開幕與在外面舉行升旗禮與檢閱,港督必定在大會堂進行宣誓儀式。再配合舊有的天星、皇后碼頭,形成五十年代具功能性的實用建築群。


《迷路》鍾景輝與任達華演父子檔,在大會堂外取景



在2007年當時的八十後青年提倡保育天星與皇后碼頭,當時的青年林輝以大鐵鏈鎖住自己,成一時熱話,前任特首林鄭月娥(時任發展局局長)與青年對話,答應覓地再建皇后碼頭,至今不了了之。在講求去殖化的香港,大會堂作為戰後有意義的建築物得以保存下來,我們就有責任認識與了解,這幾年間香港失去太多東西,核心價值的、文化傳統的,如霓紅燈牌、舊茶樓點心妹、甚至是鄉郊色彩的村落、船廠、木廠、手藝的失傳,令人惋惜。前排電視台重播二十五年前的劇集《難兄難弟》,再見雍雅山房,我們只應在光影裡尋找過去的回憶了。大會堂的意義在於在電視劇集/電影裡的出現,亦包括久違了的中環海濱的集會與活動。在電視劇裡男女主角相約去大會堂看表演、求婚、等人云云。


關錦鵬對大會堂的情感與《八個女人一台戲》

在這次的講座有位前退休的大學教授提問到大會堂是不是被邊緣化的問題,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新一代的年輕人如何看待大會堂,又或者如何保持競爭力,大會堂是不是一個孤島,這個可以加入城市學/香港學的研究。可以講的是大會堂看似是孤島是源於天星/皇后的清拆與搬遷,令到這個地方不再方便,距離地鐵站一段距離,要很故意去這個地方才會去。至於年輕一代對大會堂的感情一定不及老一輩,香港地車資昂貴,對於新界市民去大會堂就是一整日的活動,即使城鄉差異有所拉近,但車資的差異卻很現實。不過遇上合適的活動還是會去大會堂,例如聽獨奏會、看話劇演出等等。而大會堂的一個文化意義是在於華洋共處的地方,1962年開館第一個演出是倫敦愛樂樂團的演出,接著是粵劇開山,適逢開館60週年館方在疫情下安排了倫敦愛樂樂團作錄影演出,同時大會堂是香港第一個政府的公家場地,在五十年代香港首個私營的表演場地為璇宮戲院,後來改名為皇都戲院。現在由發展商進行保育修復的工作。





其中一場講座由影評人登徒與關錦鵬導演主講,當中提到關導演在進入TVB訓練班後成為大會堂的常客,接觸現當代的表演藝術。當然他青年時期也有在大會堂看電影,登徒提到大學生時到大會堂看電影節的放映,認識了一些朋友,包括電影節常客黃耀明、黎妙雪、張偉雄,他們都是香港文化界的一員。現在香港一年有約二百個大大小小的電影節,單是電影節協會舉辦的電影節就有兩個,再加上日常的專題放映、商業機構的電影節,今時今日電影節的定位與角色與以往幾十年前甚具場外社交、研究電影(電影節推出專書、講座、專題放映)是有所分別。


要講到電影節最明顯的變化是香港政治氣候的轉變,過往曾經在電影節看過香港獨立製作的紀錄片,當時主辦方與本地獨立電影的組織有合作,到今日敵不過電影審查制度與這方面,不禁令人反思電影節談不談得上具國際視野。正正HKIFF(香港國際電影節)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由1977年至今已具四十多年的歷史,而大會堂是電影節的起點,幾十年後這個起點面對老化的機件,不方便的地點,已經被淘汰了。印象中筆者在歷屆的影展也曾經去過大會堂,盼有日設施改善,再臨此地吧。


來到關導的部份,關導一方面談了一些香港電影的事情,一些他的朋友、他的電影還有他的童年,這些花邊的消息在此文就不打算談,主要集中對大會堂高雅的印象與其優雅的建築美學,在他眼中是獨一無二的,大會堂亦代表了他那個年代的藝術青年的生活。另一方面談的是拍攝與大會堂有關的電影《八個女人一台戲》,在戲中圍繞舞台劇而生離不開取景維港與劇團的故事,因此有些戲份在館內的劇場取景。電影曾經在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但因為是合拍片的緣故,遇上政治審查而上映無期。據關導所講最初開拍的原因是編劇魏紹恩提到大會堂可能要清拆,於是萌生起這個故事。在戲中除了後台是搭景外,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在大會堂租了幾日原址拍攝,電影在電影節放了兩場,去過釜山與新加坡電影節,至今經過四年停擺未能在香港正式與觀眾見面。





據關導所講在戲中的對白出了「問題」,兩位女主角鄭秀文與梁詠琪講到維港真係好靚,另一人和應以前水深港口闊仲靚,誰知講了一句「主」要收回又有什麼辦法。在內地過審出了阻礙,這個「主」不是上帝,而是內地部門的一句話。蒸餾水廣告的香港真係好靚被投訴,粵劇演員一些話被觀眾投訴國安法,就連一部香港電影也離不開政治現實。不難理解合拍片變得兩面不是人,而我們作為觀眾也只能盡其本步去選擇與衡量。


幸運的是大會堂是第一座戰後興建而獲得保留的法定古蹟,儘管時下香港多想去殖化也洗不去舊有的歷史與集體回憶。另外在這個講座以外都聽得出關導勉勵新一代人的心思,以及他的電影與生活有濃濃香港特色,他的新作短片有吉席街的高先電影院、《胭脂扣》的如花與港島的街景,他以前拍類型片的妥協與表現的風格,都使他成為香港一位舉足輕重的電影作者。而他現在做的是扶助新一代、教育下一代的電影工作者。無論是已故的林嶺東導演還是關錦鵬,在他們取景的作品都看到他們老一輩的導演的回饋。




對於大會堂的故事又豈只這些,文章太長了,下篇將會以有限的資料談到大會堂放映藝術電影的歷史與電影節前身的點滴。


參與內地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內地演員、跨界表演者齊溪




2022年8月16日 星期二

讀一本電影原著:《汪洋中的一條船》一踏浪者鄭豐喜短暫而艱苦的一生

 


去年香港導演會在高先辦了李行導演的回顧展,筆者選了《汪洋中的一條船》,同場的觀眾有黃修平導演、張同祖導演、身旁坐的有章國明導演與他的太太,順帶一提是在戲院遇見了胡楓先生(今年老先生90大壽,成為全港最老開紅館個唱的藝人,恭喜修哥)、姜大衛伉儷星光熠熠。這些電影歷久不衰,有借鏡的地方,以《汪洋中的一條船》為例,電影語言的運用,作品對社會的影響力。看這部電影感覺是沉悶老土,我們現代人看電影慣了要官能刺激與娛樂性,所以對平淡如水的東西產生抗拒的主觀反應。事後沉澱下來思考,很肯定講這是一部好電影,令我改觀的是電影不煽情、樂觀、自助又助人的精神,帶有台灣的鄉土氣息與人文關懷,帶出鄭豐喜苦難而自救滿足的一生,亦有部份文學與宗教元素。





看罷原著的自傳知道電影的改編與主人翁生命的高低起跌,電影改編了一些元素,盡量隱惡揚善。例如沒有提到兄弟姊妹對鄭豐喜的歧視與呼喝、他在學校面對的欺凌與同學打架、電影加強了他與夫人吳繼釗的愛情故事,加插了一段颱風中下繼釗(林鳳嬌飾)到鄭豐喜(秦漢飾)的宿舍關心他的情況,二人排除萬難堅定要在一起。還有的是後來鄭豐喜患癌與死亡的戲份都是電影才有的,電影在1978年拍攝上畫,當時是鄭豐喜去世後三年,中影與吳繼釗簽下版權得以成事。在書中吳繼釗寫到只要能助丈夫成功,她願意犧牲的高尚情操。健全人嫁給殘疾人受了家人的壓力,繼釗對丈夫的愛是真愛。鄭豐喜因肝癌逝世,終年31歲,留下一對女兒,在他死後電影與書籍的出版交涉都由繼釗負責,他生前成立了基金、鄭豐喜圖書館,直到現在仍然是有影響力,書籍是一本家喻户曉的作品。雖然鄭豐喜去世四十多年,他的遺孀仍參與行善與幫助殘疾人的運動,身體力行。

吳繼釗

鄭豐喜





坦白講對台灣片認識不多,特別是久遠年代的,翻查資料才知道他被譽為是台灣電影教父,擁三個金馬獎最佳導演,七部最佳劇情片的殊榮,拍這瓊瑤小說改編的作品、亦拍過香港馬氏影業的電影(東方日報家族)。作品以健康寫實為主,大致了解一下李行的生平,要完成全展就要看日後的機會了。2021年,李行導演與他常合作的編劇張永祥分別以91歲與92歲高齡仙遊。二人分別獲得金馬獎的終身成就獎,地位超然。


影評人登徒在分享上提到《汪洋中的一條船》在七十年代的台灣的影響力,當時台灣被踢出聯合國,政治形勢不明朗。台灣的總統真愛看書,無論是蔡英文在網絡上亮書單,昔日蔣經國也注意到這本書與鄭豐喜的故事,本書的原作為《汪洋中的破船》,是鄭豐喜投稿到報社的散文,及後在各路人士的鼓勵下成為了這十二萬字的自傳。而蔣經國特意致涵為這本書賜下新的名字,以尊重鄭豐喜殘而不廢,力爭上遊的精神。一個小小的國民能獲得如此厚待,書籍多次再版,更成為台灣小學生的讀物。談到這部電影,有幾幕值得一談的,在戲中以風暴交待了劇情,五哥對豐喜的救命之恩、繼釗對豐喜堅定的愛,意味豐喜經歷過一場又一場的風雨,這些戲份都拍得很紮實,以風雨作時間線與分水嶺。





在電影裡同學都知豐喜的單車被偷而送他一輛,這段戲是感動的,在小說裡他經歷一次又一次的障礙都是有人幫助度過難關,既是出於同情,也是出於他的經歷與上進心。十歲才讀小學,成績名列前茅,家境環境差,他不能走路就爬去上學,終於到二十歲才有義肢。在學期間苦學成才,貢獻社會。在這段戲看到鄭豐喜的人格魅力,深受同學愛戴。另外是電影裡的臨終的一段,穿插著鄭豐喜在彌留與村民祭天廟會祈福,整個過程就好像是循環,生與死、希望與終結交替,描寫生命的唏噓與無奈。


鄭豐喜死時31歲正值青壯年,大好青年,在當地社會具影響力,以至本書得以繼續出版,而在書中有不少提到他接受訪問與捐助的事跡,在書籍出版後成為了當地的傑出青年,社會的模範。鄭豐喜由一個鄉下人成為國民皆知的勵志人物,其後亦改篇過電視劇,不過看似是哭哭啼啼的改編,不值一提。而我們需要正念的時候可以旁觀他人的事跡,得到啟發。在書中鄭豐喜是個有才華的人,雖然他比一般人遲上學,在演講中甚為出色,但因為殘疾而被校方打壓而不獲參賽資格,但後來他成為演講家振奮人心。又例如在他多次的失學危機都遇上貴人籌錢,家人籌錢完成學業,某程度上也有幸運之神的庇佑。本來他討厭家鄉帶給他的譏笑與苦楚,但最終他選擇回家鄉教書,身教回饋鄉民與下一代。他的成功勵志背後是經歷很多磨練、不公,同時因著他的際遇而苦盡甘來。


鄭豐喜的童年生活過得悲慘,一出生媽媽就想弄死他,深怕孩子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家裡兄弟姊妹眾多,但媽媽日後還是花金錢不斷帶他求醫,也是有愛的一面的。六歲那年,媽媽將他賣給了流浪藝人,在路上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流浪藝人死後他曾遇上婦人的照顧,但被視為災星而被拋棄,年幼的豐喜早就飽嘗人間的風霜。繞了一個圈才回到家裡,與五哥養養鴨子、在田裡挖蕃薯、烤田螺、捉蝗蟲,過著貧苦的生活。在書中大部份描寫他童年的日子與回憶,童年的自卑、孤獨、家人與周遭的人的冷言冷語,去到學校受到欺凌,意想不到的是他有能力反抗還擊,而且痛擊傷害他的人,所以要記住人不可貌相。





在這本書裡面看到他是一個很靜的人,他的世界很寂寞,家庭八兄弟姊妹關係有點疏離,在家裡又有點吵鬧。他的成長環境已經不好,得不到理解,有種天生天養、自生自滅的感覺。令人欣賞的是他並無流露出怨恨的想法,相反他很努力生活,與自然環境、與不可抗力共生,所以這本書與電影有成就是代表了五、六十年代的台灣社會的貧脊,眷村的生活、底層默默向上遊發奮的故事,是台灣社會具有時代與代表性的小人物。在書本裡的文字與經歷都是出至他個人的第一身想法與心態,以二百多頁牢牢說出他前半生的經歷,當成是生命歷程閱讀。個人認為這本書最大的意義是助人助己,鄭豐喜比喻自己為破船,在他身邊幫助他的人是他的燈塔,扶助他在汪洋中航行。電影版更強調風雨與他的漂流,更切題。而看小說只是深化對鄭豐喜的了解與電影的改編,人物更加立體。


在看完電影與原著後,有幾點要思考,首先是當時的媒體的報導使到鄭豐喜的故事受到關注,得到了不少市民的捐助,其次是我們對殘疾人的態度往往擺錯了心態要同情他們、要比較殘疾人與健全人之分。當然鄭豐喜的故事是勵志感人,但是很容易就墮入賣慘的想法。李行導演與編劇的強處是將一個主旋律的故事,寫成生命的消逝與無奈,在電影最後嬌妻繼釗對女兒的痛罵,一個本來理性的人也變得不理性了,畢竟我們是人。在書裡對繼釗與娘家的描寫不太多,有不少評論都認為繼釗嫁給殘疾人是偉大的,畢竟我們看人都會有標籤。其實拋開殘疾人方面,鄭豐喜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只是有一點不良於行,他的智力是正常的。當他裝上義肢與成長故事得到媒體的廣傳,成為了當地的勵志助學的故事,在當時社會成為佳話,媒體功勞居功至偉,而他選擇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由爬行的故事到直立人,就好像一個奇蹟,不可能的誕生。





今時今日看這部電影與小說,別具意義,特別是電影的文學元素與改編都是健康正直,每個人物、包括鄭豐喜的人物性格都是正面的,值得一提的是片裡加插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戲裡以這篇文預示了鄭豐喜的死亡,將林覺民寫給陳意映的信作楔子引伸到主人翁的夫妻的一往情深,亦代表了當時的家國情,林覺民的愛國情操借代台灣當時的國際地位,《汪洋中的一條船》成為他們當下的文化標竿與精神的寄託。如今經過八十年代,台灣的政治、民主、經濟發展,不再是汪洋中的破船。反之,香港的電影欠缺文學的深度與視野,要拍一套勵志而不煽情的電影,如何鼓勵香港人振作而砥勵前行,不去消費個人的不幸遭遇,個人認為這部電影與小說對華文社會皆有借鏡之處。


2022年8月7日 星期日

【鮮浪潮2022(三)】《金馬高雄精選(一)》(下)生者如斯.逝者也如斯

 上兩篇《金馬高雄精選(一)》提到了《姊姊》(阮鳳儀導演)與祝紫嫣的短片《凪》,來到這個放映的最後一篇談餘下三部短片。電視上會放映今年本地競賽的作品,所以這幾個月也希望以簡短的文字分享與支持年輕的新力軍,無獨有偶家人在觀看這部短片集前逝世,曾經有想過放棄去影院觀影,但又很想看阮導的作品(參見中篇),於是硬著頭皮與情緒去看,經歷生離死別是不容易的,但這是一個必經之路,看電影某程度上也是治癒的,拍電影的人有信息傳遞,如林書宇導演的《百日告別》以告別亡妻、洪榮杰以電影紀念死去的男友。





在餘下三部短片《家家》、《看海》、《講話沒有在聽》都是有質素的短片,而且發人深省。三者都以生死為主題,《家家》由黃綺琳率領一班金馬學院的學員創作,描寫疫下的生離死別與孤獨感,失去父親的少女回到台灣,遇上失智的鄰居誤認作女兒,上演一段角色交錯的經歷。《看海》是一部恐怖片,出自《家家》其中一位導演林柏瑜,年邁的老婦帶著有智力問題的兒子生活,家無寧日,照顧日常起居又生怕兒子不受控制。連晚上也不能安睡,生活重心都在兒子身上。終於有一日她決定帶上兒子去尋死。這一個是生死抉擇的命題,死可能是一了百了,但生存比死更需要勇氣。母親帶兒子來到這個世界就要付出愛與責任,是母親與兒子相生相害的宿命。





《家家》的少女在疫下處理家父的後事,失智的伯伯誤認女兒,二人基於惻隱之心與孤獨而一起相處,父親與女兒的缺席使他們似是有緣人。伯伯為少女煮飯,投放對家人的感情,影片很家常,節哀不一定順便。總是有一個難過的時候,所以少女在這個時間遇上伯伯也是對亡父照顧責任的投射。兩個寂寞的心相遇,奈何這個夢要醒來,少女始終要回到她所屬的地方,而影片最後伯伯患得患失,又再孤單一人,無處安身。生命就是如此無奈,有時只為了一刻慰藉與陪伴。至於《看海》是一個照顧者的母子故事,母嬰以臍帶相連,當垂垂老矣的母親無力照顧小孩就綁孩子去尋死,社會上無人幫到他們,當他們愈接近死神,一步一驚心,死可以解決問題嗎?可能生存比死更悲哀,據導演所講他希望拍這種題材喚醒社會人士對照顧者的關心與困難、這一次尋死未果,又會不會有下一次。《家家》與《看海》都是老無所依的故事,他們都是被社會忽略的底層,展示出人文關懷的一面。這幾年不乏對疫情的創作,除了恐懼以外,對一些人來說是改變,一些人的親人離世了,有些人孤立無援,它令我們看到生命的無奈亦有人性的考驗與真善美。《看海》裡的母子相濡以沫,不帶有社會控訴成份,只是帶著為母則剛的心態好好活下去,潮起潮落,只要轉念就可改變生命。


《講話沒有在聽》的導演是《逆光飛翔》的編劇李念修,這個故事取材她家父的死亡與他的人生觀,女主角有台灣影后楊貴湄。講述導演的父親去世後發生的荒誕故事,例如父親死後她的媽媽不敢相信他真死了,用了各種的工具測量生命體徵。片中有少量戲曲元素,取材至父親愛唱京劇男旦的喜好,更有一段同志的情誼。這部片特別在於幽默諷刺,家人在死後開玩笑,飾演死者的演員反問家人,可是講話沒有在聽,他試圖找些方法令家人明白他的意思。死亡不一定是哭哭啼啼的,也可以是令人舒心釋懷的告別。其中的一段提到楊貴湄演的媽媽不願相信丈夫的同性戀情誼,不讓他聯絡舊友到最終舊友也來送別,生者與死者與河邊唱戲,彷如回到舊時。





導演在15年推出了《河北台北》的紀錄片,是有關他父親在遊走在國共兩黨的歷史事跡,當時他的父親因病去死無緣看到,所以她就創作了這部家庭元素的短片。在戲中觸碰了死亡禁忌,家屬不顧反對帶屍體遊街,最後一次與他散步,既溫馨又搞笑。又例如家人對死亡都有著有心理準備的態度,不悲傷,還在屍體面前談天說地又互相指責。但在關鍵的時候一家人再怎樣鬧,他們都聚在一起完成爸爸/丈夫的遺願,與他走最後的路。這部片對死亡的豁達、家人的牽絆,是一部有溫度與開解人心的電影。導演最想表達的是不要愛得太遲,亦表達了他爸爸的性格與個人的投射,導演的爸爸有同性戀傾向仍然走上傳統婚戀的道路,得到子女與太太的諒解。在這部片的難處是處理群戲的一言一語,從尋常百家事、歷史、家庭倫理、到戲曲元素再加上老戲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足以哭笑不得。死亡並不可怕,可以辦得有體面而令到大家都安心與讓死者離苦得樂。



對我個人而言看了這幾部短片,在戲院放低了些眼淚,人就是很無奈的,正所謂在橋上看風景,橋下的人也看你。這些短片訴說著人生的無奈,你以為自己很慘,但外面的世界一樣殘酷。我感謝這些電影陪我過渡這一件事,讓我感受到人間的溫暖,對生死有看法。通過白事經一事,長一智,更多的學習珍惜因緣,活在當下,少些埋怨,多點聆聽。


鮮浪潮的作品還有很多,接下來也會分享台灣的禁片與香港導演的作品,密切期待影展後的動向。在香港/台灣拍長片機會不多,可以的話看看短片試試水溫,看看那些導演有創造力與看看電影的傳承。香港導演移居台灣就成為導師帶領金馬學院的學員創作,香港人是有創意的份子。另外,今年本地的鮮浪潮短片有粵劇與武俠元素,填補了主流電影的空白,stay tune for more.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