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未完的高鐵工程.永久的疤痕—看賴恩慈菜園村電影

普遍輿論認為「反高鐵」事件是八十後的政治覺醒,轉眼間反高鐵撥款過了接近六年,衍生的問題未解決、未解決還未解決。縱觀過去幾年爆發了幾次的大型示威與社會行動,例如是反東北規劃、反國教與雨傘運動。通過每一個運動看到香港人的進步,從2015的眼光去看反高鐵事件已經大庭相徑。當年社會上開始還有天星與皇后碼頭的情意結,提倡保育、反去殖化,而在高鐵事件上更開始了快樂抗爭的模式。當中包括苦行、念經,現在提起「快樂抗爭」早已不合時宜,誰又會想到2014926日學生們衝進公民廣場,其後兩日政府要出動催淚彈在鬧市驅散人群。更值得驕傲的是人民不怕拿槍指向人群的警察,當日的事相信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香港人的思想進步可謂是日月如梭,零八年的京奧社會大眾怒罵陳巧文不是中國人,今日香港有人提倡自治城邦論,以至是港獨。

 
菜園村的事情到了今日更加是不會再有人記得,然後去年六月的「反東北規劃」前期撥款,原本社會上一鼓作氣,每星期的立法會集會愈來愈人多。當吳亮星要表決後,一眾社運人士聲稱是決戰城規會,結果如今城規會也完了。當日的戰書至今仍未兌現,反之該有的輿論與關心,對事件的參與度無故消失在公眾面前。也許這個時候梁振英的確最開心,原來善忘那麼容易。
                            
 
高鐵工程開展了六年,衍生的問題至今影響愈來愈大。在高鐵事件與陸續出現了幾部的獨立電影,比如是影行者的《鐵怒沿線》、陳浩倫的《稻米是如何煉成的》,在公眾層面比較廣兼正式公映的就只有賴恩慈的《1+1》與延伸的《N+N》。《1+1(2010)橫掃了本地的短片大獎,內容講述兩爺孫為菜園村的村民,面對家園被清拆的境況,並在香港四處種植富貴竹祝福香港。而《N+N》則為長片,不過取材與創作的源頭都是由《1+1》演變,所以長片是短片的延伸。表面上是延伸,實際上30分鐘的短片也加進長片裡頭。看到創作者根本沒有創作長片之意,並無修飾與連貫性,只是在短片的基礎上畫蛇添足。所謂長片亳無誠意可言,而且除了菜園村外,講的社區重建、地產霸權等的議題也不對題,與人民的生活有所抽離,更看似是一小撮人的理想。顯得自圓其說之外,兩爺孫在菜園村的生活也一樣的空白,只是一邊講不要拆村,但理據欠奉。對砍樹的處理也顯得浪漫化、童話化,家園被毀了還可以像乞求般與人講道理,心裡沒半點哀思與憤怒,這種情緒實在有疑於常人。
  
 
本來《1+1》就已經足夠,兩爺孫自有他們的浪漫生活,不受外人打擾。短片在本土議題上的著墨也相對的容易接受,不在乎是保育與重建。把天星、皇后拉作延伸,當時社會上談「八十後」也是因為這樣。而《N+N》加了戲劇老師的角色,談到了抽象的行為藝術,還有就是在香港做藝術的困難與工廈活化。已經超越了菜園村的單一議題,叫觀眾難以消化。而電影只是一面倒地「反發展」,但事實上理據何在?七、八十年代政府收新界土地也是為了發展新市鎮,農民自願棄耕,並不是發展就是硬道理,要談的應該是如何發展,發展什麼。同樣在創作上也突顯不到村民與土地的關係,這部電影敗筆之處是只是談植物,而不是談農業對香港的重要性。時下愛談「離地」,這就真的是部活在烏托邦的電影,所關注的議題實在多到不能駕馭,就是這樣令到「兩頭不到岸」大大削弱了戲劇性。
                              

 
N+N》在2012年拍攝,2014年上映。上映時是反東北規劃的時期,從菜園村到粉嶺的馬屎埔村,有感覺到「歷史在重演」。也就是為什麼現在要談這部電影,當146月青年人衝立法會反撥款,然後城規會討論的時候一點民間的注視也沒有,就連城規會也批准了發展的藍圖。在視線上群眾基本上不太關心農民住的地方,各家自掃門前雪。社運人士關心的是村民如何想,但其實大多數人關心的是香港的土地是如何的運用。在東北有片同等面積的高爾夫球場,但發展卻輕易避過。更有指當地是為了建雙非富豪城,是為了建豪宅。特別是某大地產商在新界囤地。再看看菜園村居民實際的生活時至今日也未完全的安頓妥當,後來的先建後搬變了居民在臨時屋一住就是數年,新村的電力未安裝好,入伙遙遙無期。想想未來馬屎埔的命運會否他朝君體也相同?


 隨著這幾年香港在政治環境的改變,這種的改變可謂是一日千里。當年有關於政治議題的,那怕是《1+1》與《N+N》不痛不癢,談不上前瞻也談不上批判都已經引來無數的讚好,可想而知是過去的我們有多冷感。到現在新上映的《十年》進化到出現自焚者,預視未來香港的狀況。如是者更令到現在的香港電影總要在對白上加入「抽政治水」的作用,看法完全不一樣。市民開始勇武起來,有人燒垃圾筒,衝馬路。比如當年反高鐵的推下鐵馬,今天對抗爭的詮釋注入了新的意識。一種要對政府造成威嚇的意識,人民已經不再只相信議員,反而對泛民的議員有更多的要求。2012年看這部片或許會覺得很有意思,有人關心社會,但到了今時今日就會明白到時效性的重要,當思想進化到另一個層次就不可能滿足於自我安慰。相反,更要鼓起勇氣面對。

 
高鐵事件未過,未構思好「一地兩檢」就通過撥款興建,如今的方案有機會出現讓解放軍入城執法的現象。在香港的站內劃地予內地執法,嚴重破壞一國兩制。其次是工程超支194億,高鐵由最初的六百多億加至八百億,利用這些錢分晴就可以弄全民退保。奈何這些錢無奈也要拿去建造白象,為的是國家高興。國家開心,我們不開心。當一國兩制崩壞,當家園被毀,的確不是種植一下富貴竹就可以了事。我們的希望不需要建築在浪漫與天真上,而是在大家的雙手。高鐵製造了太多的麻煩,形成了香港永久的一道疤痕。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TVB雪藏五部大劇的陰謀


當《實習天使》被網民洗版,一部醫療劇集懸疑、兇殺、愛情、運動、親情、同性戀等元素於一身。白衣天使成為魔鬼,完全顛覆了醫務劇本應該傳輸的友愛、專業與平等的精神,戲裡的護士工作似玩多過工作。與其是眾多新的元素,給個提意就直接把醫務劇拍成搞笑趣劇,說實話早幾年也有一部講醫務的處境劇《依家有喜》。一眾觀眾又要笑又要看《實習天使》,可謂是繼《潮拜武當》後又一不知所謂到極點的電視劇。《實習天使》拍不出舊有《妙手仁心》的專業味道,更沒有《仁心解碼》的分析,查找病因,更枉論《on call 36小時》(第一部),看這幾部劇也不至於憤怒鳥,起碼《妙》劇有林保怡程至美兩大男神,《仁》劇有方中信,更有他的好兄弟。《on call 36小時》(第一部》在製作上有圖解,有解釋一下手術過程,這方面算是有心。《實習天使》的唯一就是有大眾情人陳煒,從《東坡家事》、《梟雄》,連續三部劇也有她,陳煒的遲來的青春要在TVB爆了。

《實習天使》出廠未夠半年就有機會播映,可見TVB是有心捧劇裡的仔女,例如是洪仔、劉佩玥(港姐)還有香香公主,這些年青人即使戲差,望著他們也總不至於心煩氣燥。不過接下來播的內地劇集《無心法師》可謂是令人更加側目。與其播國產電視劇也應該選擇有名氣的,年中播放的《武則天》成為年內的收視冠軍。不過TVB也有考慮的,畢竟《無》劇也只是二十集,播放完就是賀歲檔。然而賀歲劇集本身的質素也差,純粹是新年到要合家歡沖喜一下。基本上這幾個月的電視劇都不會有什麼質素可言,不過15年的港劇比14年的還要差,《張保仔》的CG白癡,陳凱琳的演技就更加不知所謂,不是針對人的問題,而是技藝未到家就要頂硬上,在選角上也有責任。14年總起碼出過《忠奸人》、《女人俱樂部》、《使徒行者》,M club,郭晉安的奸鬼輪椅律師、釘姐的確是年度之星。

突然間TVB宣佈要雪藏五部劇,一直以來TVB也有雪藏劇集的習慣,但講到這次雪的劇集實在是大清洗。曾經有些劇集要等超過十年才可以在電視首播,在一二年就曾經有一連串的雪劇在下午時段播出,當中不乏曾經是重點的劇集。其中包括09年的《戀愛星球人》、01年的《談談情、練練武》、01年的《肥婆奶奶扭計媳》(這部更有肥姐參演),肥姐這部劇真的是TVB的滄海遺珠。事實上TVB不用去想深夜劇應重播什麼,而是把一些過去認為是「不行」的劇播出街,既然雪藏是倒水,不如試一下創造神造。日本就是有深夜劇的市場,《大時代》的成功令到一眾上班族練成熊貓眼,說不定也可以。

                                      

這次雪藏的五部劇,部份也具有話題性。《末代御醫》、《巾幗梟雄3》、《流氓皇帝》、《波士早晨》與《性在有情》。當中《巾幗梟雄3之謀血長天》有雞姦的戲份,原先有消息指有意濃縮至每星期一集,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又或者內容有關日本侵華、又涉及重口味的戲份,未必進到內地。15年TVB跟騰訊做合作伙伴,香港各行各業北望神州,更說TVB以後要多播內地劇集。《末代御醫》的宣傳攻勢由開鏡也很強,每次訪問郭晉安也談這部劇是他跟楊怡的首次合作。現在要雪藏真是死因不明。馬國明主演的翻拍劇集《流氓皇帝》連宣傳片也拍好,在播映前臨時抽起。曾幾何時陳慧珊是TVB的一姐,本想著有久別重逢的機會,結果大失所望,《波士早晨》變成早抖。談性治療師的《性在有情》同樣搞不起,無法達陣。本來是個大膽的題材,結果「萎」了。

這五部劇集隨便一部一定比《實習天使》好看一百倍,從五部劇的卡士,都是視帝視后級人馬。TVB這次也不知食了什麼春藥,無它的,要做的是討好內地、討好內地、買多些內地劇集,趕走香港觀眾吧。這五部劇,可能要等十年或者無機會見天日,實在是非常可惜。

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日本年輕人的「故鄉恐懼症」--淺談兩部NHK日劇番外篇

  2015年秋季日劇的番外篇(SP)中有兩部同是NHK出品的劇集就講到日本青年人對故鄉的恐懼,不約而同帶著過去的傷痛回到家鄉,從中放下包袱再重新上路。這兩部分別是山形(Yamagata)的《我的藍鬼》(私の青おに)與岐阜(Gifu)的《軌道自行車》(ガッタン ガッタン それでもゴー)影片中的莉子與加奈從東京回到家鄉,她們都帶著往事,而兩者剛巧的地方是兒時受過欺凌,所以要逃離這個地方。若非必要她們都不會回到家鄉,一個是為著工作的事情,一個是母親去世。兩部番外篇都是平淡似水的故事,但對於成長環境卻是有深厚的愛,她們討厭的都不是家鄉,而是討厭「自己」、討厭過去發生的事,不願去釋懷。通過對人對事的重新了解泛起愛意。

                      
在《我的藍鬼》開初莉子的回去是為了出版書刊,她的人生有很多厭煩的東西,包括她的前男友,在工作上上司要她利用男友是知名作家的關係,而她本身也不願多接觸他。對於家鄉的憾事來源對朋友的愧疚,中學時的小圈子遊戲,所謂友人忽冷忽熱的表現。然後有朋友向她伸出援手,但最終還是回到舊日的豬朋狗友的圈子裡。莉子的不快是源於她認為自己誤了朋友的夢想。再加上書籍的出版讓她碰壁,她要求更換插畫師與文字創作人,引起同僚的不滿。


  
《我的藍鬼》當中的繪本取材至濱田廣介的《哭泣的紅鬼》,故事講述紅鬼想與人類做好朋友,但得不到村民的信任,而藍鬼(青鬼)得知這事後就與紅鬼合謀做一場戲,得使村民相信紅鬼是好人。當紅鬼漸漸得到村民的信任成為他們的一份子,青鬼悄悄然離開了,再沒有出現,這件事成為了紅鬼內心的缺失。童話故事與戲中的犧牲不謀而合,莉子背叛了昔日的好朋友夏目,心裡有愧疚。然而她了解到夏目的想法釋懷。再加上在工作上無忘初衷,終於不再「受人擺佈」,有了自己的決定。童話故事與人物之間互相呼應。
        
               

而在《軌道自行車》的故事則講述東京少女加奈因母親的死而回到故鄉奧飛彈,一個小城,什麼也沒有。母親開著小店養活她。相對這部劇更有地方色彩,像是地方的風物誌,當中包括礦洞、火車與溫泉旅館。與加奈有交集的是舊同學信一,信一的家人開旅館,奈何信一是二代為了繼承事業而放棄去美國的夢想。一個是回鄉少女帶著對故鄉的不滿,一個是留在故鄉卻是想出走的男孩。二人的交集在於童年時的經歷,加奈被欺凌,信一看見但沒有出手相助,但會暗中看著這個女孩的情況,彷似是有份同理心。

  
為了增加城市的「好玩性」與旅遊價值,村民小谷發現以前的礦洞並將它開發成旅遊景點。情況就好像新北市金瓜石黃金博物館一樣。通過協助小谷先生發明,加奈漸漸走出心魔,與此同時透過加奈的鼓勵信一也勇敢踏前路,衝出日本,完成夢想。

  
兩部劇的「故鄉」成為青年人的人生轉折點,有人回去,有人離開。當311地震衝擊日本,當地的青年人也回鄉幫忙,義不容辭。故鄉是療傷的、美好的、熟悉的,最重要是這兩部平凡的劇集帶到人情味,一個地區的人如何愛惜自己的土地,如何去愛當地的文化,而不是選擇消滅它。從這兩部劇都是在講文化保育、青年的夢想與家的歸屬。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情色女優的青春茫然路—從Linda Lovelace說起


 2013年有部名為《Lovelace》的傳記電影上映,講述著名色情女優Linda Lovelace傳奇的故事,在中學裡曾經被稱為了「聖潔小姐」搖身一變成為色情片的主角,在往後的日子更成為反色情運動的一員。1972年的《深喉》(Deep Throat)揭開了美國色情片的序幕,在日後發生的「水門事件」也成了告密者的代名詞。在多年的色情片事業裡,Linda曾經出版過四本著作,其中在第三本名為《Ordeal(折磨)的作品講到色情電影是男性對女性的「合法強姦」與剝削。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曾經是紅極一時的明星,作品在時代廣場上映獲得社會大眾的注目。但當電影一拍續集,片商將她的作品整合出售就遇到了挑戰。轉眼間,她的十五分鐘成名時間立即消失,連帶她的婚姻也走進了新的一頁。

 
誰又會想到曾經一炮而紅的人,在晚年貧病交迫,再度的婚姻失敗就連工作也朝不保席,只能從事基層的工作。而在女權運動上更被指「左右不是人」,一方面女權運動者利用她的名聲去辦活動,另一方面又指責她過往是色情行業的一員。到底Linda Lovelace是如何踏上情色電影的女優之路?關鍵字是「壞.男.人」。當她少女情花開時結識了黑道男友Chuck,他利用Linda從事賣淫工作,其後更向她施以威嚇與性虐待要求她拍色情片,而Chuck可以坐享其成。而拍《深喉》之前更指Chuck用槍指嚇她,一個當時只是二十歲出頭的少女誤墮愛情陷阱,再加上她的家人有宗教信仰,一旦拍攝就公諸於世,叫當時的她如何是好?令人驚訝的是五十二歲高齡的她會復出拍大腿照,人生的起跌為Linda Lovelace在世的五十三年添上色彩。
                                        

 
時至今日,要投入色情行業也是少女夢寐以求的,且看日本AV業界的昌盛,但事實上在社會上卻活得像個邊緣人。首先是在婚嫁的路上,其次是社會看似很開放,但往往做的是另一套。某些演員生活不如意就重操故業。每一日想投身色情行業的女生有數以千萬計,在今年的聖丹斯電影節就有一部講「真.鄰家女孩」當上色情電影主角的紀錄片--Hot Girls Wanted》,紀錄片中的女孩大多是十八至二十出頭,她們對世界充滿好奇,對金錢更加好奇。即使有人離開事業,也不乏沒人加入。她們從網上結識經理人,然後接拍些業餘的作品賺取收入。拍一部小電影可獲幾百美金,比起當餐廳服務員收入多N倍。

 
從前的A片會找專業演員扮演鄰家女孩,但現在網上實在有很多渠道,色情網站的點擊率更勝於新聞網站。而最多人搜尋的是「Teens」,故年輕的女孩都紛紛投入這個事業,不甘於困在小城。電影在邁阿密拍攝,當地沒有規範的A片制度,例如沒有規範要帶安全套,更沒有正規的性病檢查,成為了拍A片的三不管地區。她們一星期會接拍幾部小電影,只要有客人的話都可以拍攝,拍片的成本相當的低,間唔中有些小對白,然後就開始進入角色。由於進入行業的門檻太低,在沒有生意勾搭就會失去個人的價值,有些或會轉型,例如會變得成熟、玩性虐或是其他的性辟好鞏固自身的價值。一般人大約做幾個月就會進入真空期,然後新人復新人,永無止境的出現。

  Linda Lovelace
講過當你在看A片的時候其實背後是剝削這些女孩,在拍攝的過程為了視覺效果而忽略「帶套」,甚至連避孕丸也要女優自行購買。當中的女孩或多或少經歷過語言暴力與肢體的暴力,她們甚至認為自己只是男性的玩物,但拍攝過後看到金錢、抽身的話又會認為自己是演員,根本無需認真。然而,這些少女並不認識不安全性行為的後果,不怕一萬,至怕萬一,假若有了「孩子」又怎樣處理?生性病後續的醫療又怎樣治療?更嚴重的是染上愛滋又會如何?

 
當拍攝時被發洩,被無理的對待她們都要照單全收,久而久之她們就會習慣。為了夢想中的金色生活依然要做,令家人失望、擔心仍然要做「素人」。幸運的人會遇到愛的歸宿,但最後又有些人敵不過殘酷的現實而重操故業。這部片並不是要批評色情行業,正所謂沒有誰比誰更高尚,食得咸魚抵得喝。青春總是有傷痕,AV女優說到底也是一份敬重的職業,奈何在社會上成為邊緣人。社會就愛以性身份去把人分階級,歐美社會的宗教左右,亞洲社會的階級觀念深厚。紀錄片的目的不是要批評男權、批評色情,畢竟色情是人之常情﹔而是看一下這些女孩到底在想什麼?曾幾何時,她們是爸爸媽媽眼中的乖女孩,為何突然間變得浪蕩?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都不由我們去界定。這些女孩只要無悔自己所做的事情就是了。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要妥協還是堅持?--《獅子山下2015—明月扁舟》的反思


  一直以來《獅子山下》也是反映香港人生活變化的處境劇,奈何在現今的製作上編導都忽略了要讓觀眾感到共鳴,感到要反思的一點。其實也不關青年人的事,在香港的創作的偏向一不就是「抽政治水」,二不就是只顧描述而帶不出核心,形式大於內容。例如是拍邊緣電影總要把少女描繪成低下階層,有多慘就多慘,但真實的情況又是不是這樣?為何有幾分姿色的中產少女會做「魚蛋妹」?編導對真正的社會實況又有多了解,這才是真正的考驗。而不是一寫到邊緣題材就局限角色的社會地位,更甚的是港片有如鮮浪潮影展一樣,一見當下社會有什麼大議題發生就一窩鋒湧現類似的電影/劇集,到底對議題又是不是真的理解到,思想上又可以貫穿到?這是給電視電影從業員的反思。

 
看著新一集的《獅子山下明月扁舟》,單從名字上看挺用心,從宋詞連繫到劇中的人物,能夠起到這個題這位人兄的文學功架非淺。故事關於大學教師葉石舟與女兒葉曉月,同一時間兩個人的生活都出現考驗,一個耿直的人到底是要與世界妥協還是堅持自己的立場,他們所遇到的事並不是冰山一角,而是太常見了。面對著中港矛盾的源頭,又面對著學校在處罰上的官僚作風,每間學校總有一些不太好的事情,面對「壞學生」訓練主任總是有非常手段。最近自殺的十五歲少女在面書上寫到因為遲到兩分鐘而被留級的事情,相反成績比她差的同學就可以試升。在中學發生很多無理的事情,比如說筆者在初中時借書給同學看,豈料同學在課堂時閱讀被老師發現,老師沒收書籍但並沒有懲罰該同學,反而要家長到校索取,理由是筆者引誘該同學。雖然這件事已過去多年,但無理取鬧的教師的確有不少。更多荒謬的事情,未查清前因後果就有結論,這些的傷害對學生在做人處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影片中的葉曉月為了保護受欺凌的同學而告發欺凌者,偏偏受到欺凌的同學不領情,反讓旁觀者的葉同學受罰。教師在處理上更只是聽取片面之詞,對葉同學採取帶有侮辱性的半體罰。其後事情鬧得愈來愈大,葉曉月更惹上了同學的父親,對方更表明要與女兒一起告她。本是一件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事,也許葉同學的挺身而出很傻,但小時候教師不就是教公義嗎?為何當上審判者時卻又要把責任推到去一個人身上?受虐者的被動、對施虐者的包庇,故事的重點是我們應否視而不見?在中學的故事不但帶出教師的處理手法失當,更帶出對校園欺凌的看法。

 
在當中葉曉月曾經想過退一步海闊天空,認為父親「多事」。不就是寫封道歉信草草了事,而現實生活中這個處境也經常出現,有時候為了息事寧人而妥協,已經不去計較道理在那一方。就是因為這些的例子都太常見,所以才有共鳴,學校怕叫警察,怕上報也是事實。當年校內有同學跳樓,學校也要求學生不要向媒體亂說話。真相重要還是名譽重要?成年人愈趨現實,但也不應該把自己的觀點放到孩子身上。應該要讓孩子捍衛自己的利益,捍衛自己的尊嚴。而不是一有事就向受害者開刀。就是因為香港人怕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變成今天這樣,把公義扭曲,扭曲還要當作是正常。

                                 
 
另一邊廂父親葉石舟所遇到的事則與中港矛盾有關,也不是冰山一角的事,在媒體上也有報導過內地生不滿導師授課語言的事。課堂列明是粵語授課,內地生要求用普通話上課。白紙黑字列明。難道去美國讀書就要當地教授說中文來遷就?結果該大學為了息事寧人,就不得不開粵語班與普通話班。這是個挽留學生的辦法,現在香港各大院校的研究院充斥著內地生,本地生的人數佔少數。收內地生有助增加收入,院校說到底也是一門生意,不會想到有當代的「孔子」吧。

 
葉石舟在論文功課上將一名內地生評為不合格,理由是離題。引發起是否存在針對與歧視的問題,這名大學教授要見校內的委員會解釋。本來是學術的問題卻被安插莫需有的罪名,無論是那裡來的學生均是一樣的。為了安撫學生學校只好把不合格的等級改為合格。

 
兩父女的事情直指向真理,是否要違背自己的初心、道理又在那一方?片子對香港的隱喻是面對大是大非時,我們又可以啞忍?特首收取五千萬就不是罪,送外賣阿姐送飯到學校就要給食環處捉,還要給警察又拉又鎖?政府面對小市民就用暴力,面對灰色地帶例如是水貨客就放生。妥協並不是息事寧人的方法,並不是蘇局長叫人等多幾班車就可以解決塞車的問題,問題依然是存在。無論是什麼學校,在面對上述兩個情況都只能左搖右擺,不想得失任何一方,結果成為四不象。而我們更不可以成為加害者,有道理的就應該為自己爭取。你不為自己打算,那香港就真的滅亡了。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男孩不哭.女孩不哭」—從跨性別電影看展望香港未來(下)


 1989年達明一派出過一張專輯《意難平》,當中有首歌叫《忘記他是她》,很適合來介紹要接下要講的電影。在上一章講到2000年的《Boys Don’t Cry》,與它可以合併一起看跨性別電影有中譯作《女孩不哭,女孩別哭》(The Girl Like Me:The Gwen Araujo Story)。同樣是年輕的跨性別人士遭受到殺害且在審訊過程不公義的真實個案。從七十年代美國同志的石墻運動開始,平權得來不易,甚至當地首位的同志議員Harvey Milk遭到殺害。過往香港也發生過同志警察遭到秘密殺害的事件才促成同性戀非刑事化,雖然香港至今並沒有殺害跨性別人士的案子,但並不希望發生,但跨性別人士自殺的例子就有發生過。相對男跨女的例子比較多,香港做不了手術的可以到泰國、台灣整形,男跨女的技術也較為先進。
                                        

  Gwen Araujo
的本名是Edward,自小就憧憬要當女孩。母親從不明白不相信到漸漸接納這名「新」女兒,在學校她也因為奇裝異服而被同學杯葛。女大十八變她都初嘗戀愛,偏偏她的另一半卻做不到「忘記他是她」,縱然心裡有愛但在性別上也出現「現實」的問題,特別是邊緣人,並非人人都可以打開心窗,還要想到明天。Gwen一次又一次受傷,在感情上、在學校、更要面對大家族。她的死來至社會的不認同,被朋友拐騙到派對被虐打致死。生前跟《男孩不哭》的Brandon一樣還受過性侵,施虐者要求她口交。Brandon Teena的案件發生在1993年。而Gwen的案件發生在2002年,相差九年,但性質雷同。

 
Gwen的案件裡爭議性在於主犯沒有被判仇恨罪,四名主犯有三人定罪,分別是二級謀殺與誤殺。即使現在通過了仇恨法,內心對性小眾的憎恨是不會有所變更。只是希望受害者愈來愈減少而已,對同志/跨性別的歧視有減無增就是世界大同。在BrandonGwen的案件外,也可以看Matthew Sheprad的案件,三宗並看。雖然Matthew的案件是同志,不是跨性別人士,但因著性向的不同而慘遭毒手,一宗都嫌太多。美國起碼有改變,變得更加尊重多元,但看看香港是不是要打死一個同志,打死一個跨性別人士才有性傾向歧視條例。從九六年回歸前到現在差不多二十年,難道真的天真相信香港沒有性向歧視?

 
香港的歧視不是單純「死基佬」、「死基婆」,而是有學生因而被學校革退,宗教人士用性行為來界定人。事實上「肛交」也經常在男女AV裡出現,基人並無專利。而宗教人士利用他們的特權散播歧視。早陣子主教湯漢就叫教徒選一個捍衛家庭核心價值的區議會候選人,一個家庭最緊要的是愛,即使有個不一樣的仔女都要去愛。在Gwen的故事看到母親慢慢學懂關懷她,甚至在她死後參與跨性別的平權運動。而Matthew Shepard的家人則成立基金會協助同性戀的小孩。宗教人士則要求跨性別人士要做足全套的性別重置手術才可結婚,這根本是酷刑,婚姻是市民的基本權利,身體更是自己選擇的。就如同性行為,你喜歡什麼招式是閣下的事,不需要與其他人交待。

 
可惜的是Gwen死時才只有17歲,花季少女。電影在2006年拍攝,並由波蘭著名女導演Agnieszka Holland所執導。她的作品《無光之城》(In the Darkness)講述二戰時波蘭人保迪在水渠保護富裕的猶太人,讓他們逃離德軍的魔爪。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比較新的作品有講捷克爭取民主的電視劇《火荊棘》,曾經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在Girl Like Me這部電影裡格局就是小電影,但相當的寫實,在描寫家人關係、細節都比較仔細,顯出導演自身的風格。電影裡令人感動的是在小鎮裡有素不相識的人前來保護她們一家免受騷擾。性別議題在美國是個敏感的話題,宗教也分成好幾派,而有些教徒就到別人的家宣傳自身的宗教價值,認定是別人的不對,亳不想別人的痛處。

 
宗教的偏見是性小眾最大的敵人。而美國地大物博關於性別、不公義的案件其實還有很多,《女孩不哭》比《男孩不哭》更加有令人觸動的地方,皆因看到母親對公義的堅持。而《男孩不哭》整體反映是過程多於放在人物的描寫,牽動的情緒會升級至憤怒。這兩單悲劇都是美國社會反應較大的跨性別恐懼作品,要了解美國的平權運動就要看這些人的犧牲。當掛上一面彩虹旗,不要忘記他們。

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屬於時代的標竿.讓他們在心內存


  香港社會流行一句「生於亂世,有種責任」,偏偏只聞樓梯響,在泛政治化的年代連聽什麼歌曲,創作什麼都要分上誰有責任心,誰關心社會。最近C all star的專輯《生於斯》就是打擦邊球,硬要與香港社會港人港事掛鉤,於是樂評一致都叫那些做「良心」,什麼歌手、作詞人只要寫一下與政治有關的歌都是「英雄」,較早前某「良心」藝人開演唱會,演後的評論一致都是稱讚,音樂會最重要的是音樂,連半點對音樂的批評也沒有。在看待藝術/流行文化的時候,就是那樣的膚淺嗎?那些美感、編排、以致是一點的個人感受都好像是倒模出來的。獨立樂隊雞蛋蒸肉餅本來完好的一首曲,硬要說教加上反政府情緒。是的,樂隊要有主張,但並不是要拼湊,藝術的社會責任不是硬銷,而是滲透。

  香港的流行音樂有社會情意結本就不是壞事,總好過聽太多無味的情歌,但無論是電影、電視還是音樂總要帶上半點立場,用作諷刺、推銷什麼也好,慢慢就會變成為講而講。就算有多少的感情都變得浪費,而藝術最主要的作用也不是為政治服務。今時今日在香港批評實在太容易,早前崔健在節目批評許志安,後來澄清崔所針對的並不是安哥,而是對香港樂壇的批評。可是經過媒體的渲染、解讀就成為了崔健歧視廣東歌。還有就是黃家強在一個聯歡會上與特首唱歌,就引起網民的謾罵,說他侮辱搖滾,甚至拿家駒出來鞭屍。時代不同了,Beyond再不是最底層玩搖滾,一人要打幾分工搞band show的樂隊。無論是世榮、貫中還是家強他們都已經是個「離地」的中年人,再沒有當初的天真熱情。再者,我們又可以要求他們做什麼?

  去什麼派對是他的自由,過去香港一直消費著「海闊天空」、「光輝歲月」,那些叫著「風雨中抱緊自由」的份子,到前線時就變成落水狗。是香港人一廂情願認為這些歌,這些人都是必然的。最後,家強要急急發聲明澄清Beyond是屬於大家的。過去,Beyond承受的責任,作為圖騰的壓力也很大,如今在一些人眼中是信用清袋。或者,事隔二十年我們的思想又是否停滯得太久,昔日的樂隊沒法捉緊時代的尾巴,那就讓它隨風而逝。人並無完人,更不可以有奢望,人在其位就自然會變。可以的是盡量少點幻想。Beyond的幻想如家強所說散落在各自的心裡,至於與特首唱歌是一件小事。當初有些藝人如黃秋生、肥媽都為特首站台,結果還是得到市民的支持,節目還是大好。要反抗也得要看場合,要留有一點尊嚴,更要想後果。並不是說你討厭一個人就連半點尊重也不留餘地,而現在香港就硬要將局面愈拉愈僵。

                                  
  至於崔健的事件,什麼的歧視都是電視台在剪片時故意剪出來的。而他說的也是事實,一個已經接近五十歲的老牌歌手要上節目被人評頭品足,唱老歌,談的不是歌曲的語言,而是承傳。港樂無法做到這點還是戀舊,香港人又把對內地的負面情緒投射,已經無法抽空了解事件。很多的事情也是未了解就先謾罵,曾幾何時崔健是時代的標竿,到現在他老了,但他沒有改變過心中的看法。他寫給青年人的《藍色骨頭》就是勉勵,他的電影仍然叫我們牢記著歷史的教訓。在那個年代他勇敢站出來「抗命」,甚至是拒絕上央視的春晚,演唱會唱《最後一槍》,他是有自主性的。怎麼說也好他還是屬於時代的,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否定他的貢獻。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兩代歌后.兩種對待


一九九七年,王菲身懷六甲在新藝寶灌錄最後一隻粵語大碟《敷衍》。其後她加盟百代唱片,面對市場的競爭新藝寶決定把專輯內十首歌分成兩隻EP《自便》與《玩具》出版。事隔十八年,王菲的專輯終於完壁歸「菲」,在加拿大讀書的菲迷「成功需父母幹」,用了一百萬元向唱片公司購入版權,成立「浮躁音樂」,並與環球唱片合作。終於圓了王菲職業生涯的「十全十美」(十張粵語專輯,十張國語專輯)。

                           

在《敷衍》這張專輯全碟由林夕作詞,收錄的包括大熱的《約定》與《暗湧》,而side-track一點的也有黃家強作曲的《守護天使》與《敷衍》。面對粵語唱片的蕭條,王菲這張久違的唱片有如歷史塵封一樣,她的開封可以反思今日香港的樂壇在搞什麼鬼。為什麼香港歌手在內地的音樂節目總是戀舊,又為何崔健說香港沒有年青一點的面孔?今日香港的樂壇頒獎禮再不如像以前般引起迴響,不是大眾放棄港樂,而是港樂自己放棄了自己。無論如何,王菲的地位早就是神聖,這張專輯的面世也經過了菲迷的努力,畢竟一個學生從零到現在要組公司需要的是力氣與各種的交涉,怎樣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多得他」,找來當時替王菲拍封套的攝影師,方才可以把專輯回到九十年代一樣。而唱片公司也仿傚當時的「錄音帶」,分成A/B side。

無疑王菲是幸運的,但另一邊廂「香港的女兒」梅姐逝世十二週年在即,竟然鬧出信托基金要再次將她的遺物拍賣。更離譜的是當中包括「內褲」、「胸圍」,更甚的是「新秀獎杯」與「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獎座。接近三千件的物品公諸於世,在第一次拍賣當時有演藝人與梅姐的歌迷加入保護一些較重要的物品。然而金錢是有限的,可以保護的並不足夠。對於梅姐身邊的親密好友、徒弟當然是心傷,畢竟如此的行為有如是鞭屍。

在這次事件最賤的是新秀獎座以一千元作底價,這根本就是賤價。更甚的是不知會落到那些人手裡,連內褲也以五百元作底價。說實話,老一輩的歌迷與明星建立的感情真是深厚,哥哥張國榮離世多年,仍會有歌迷集資在巴士登廣告祝他生日快樂。而梅姐的粉絲同樣是義不容辭要保護偶像的物品,也可叫做有情有義。

無論是菲迷還是梅迷,都看到這兩代歌后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地位超然,不可取替。唯希望梅姐的拍賣早日停止,還她尊嚴吧。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男孩不哭.女孩不哭」—從跨性別電影看展望香港未來(上)


  年中,美國政府宣佈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臉書中遠在彼岸的香港人紛紛滔光,就連不知道彩虹意義的人也無故地「慶祝」起來。對於彩虹普羅大眾都只會聯想到男同志與女同志,並不知道LGBT家族(其實還有泛性戀/無性戀,不過都是後話)是什麼,雙性戀者往往被人誤會為「萬能插蘇」、「花心」。更加不會留意到少數中少數,他們就是跨性別人士。跨性別人士過往有不太好的標籤,例如是「不男不女」、「人妖」與「變性人」。事實上這些稱呼都是比較不恰當的,因為做性別重置手術、打激素之前他們往往都先會被精神科醫生確診為「性別認同障礙」。必須接受兩年的精神評估、生活試驗才獲得新的身份。至於是否做手術就是後話,有些跨性別人士已經是中年,做手術會有風險,也有一些人只會做一半的手術。有些宗教衛士就要求跨性別人士必須做手術才承認他們的性別,在變性人W的結婚案例中就出現了往後的人士應否做手術才可以結婚的爭拗。在道德衛士眼中如果不做手術就等同原生性別,用性器官去決定一個人的性別。在這個層次下就等同同性婚姻,而香港並沒有同性婚姻合法化。

 
跨性別人士並不是「變性」,他們只是「換性人」,天生生錯在錯誤的軀殼,認為異性的性別才是自己的依歸,做不做手術也好在外表上與心理事上已經回歸心目中的性別。所以不存在「變」,而香港媒體在理解上一直都有誤解,最可悲的是一方面又說要支持平權,但在對待一些的事情上又要獵奇。而最近在港台電視的《視點31》中終於有換性人與她的丈夫在媒體上接受訪問,儘管其丈夫在出鏡時要打格仔,但都在香港歷史上跨了一步。回顧十年前《鏗鏘集》的《同志.戀人》,當日的同志男友仍要打格仔,甚至是不敢出鏡。到今日同志遊行的報導中都已經有出櫃的人。要「換性人」的家人/伴侶走出來是指日可待的。而在訪問中丈夫跟記者講到當老婆是一個正常的女性看待,而不幸的是這頭婚事,女兒的換性到現在也不被父母看好。雖然得到丈夫的愛,但得不到家人的接納,或者這就是多年來的麻木。有這樣的態度也歸咎在社會上並無資源去幫助家屬,目前換性手術多年來也是只得一位醫者,而醫者更要退休,所有病人要轉到別的醫院跟進。新跟進的醫生也未必得心應手,在這方面更顯得青黃不接。

 
在香港多年來說只有許鞍華拍過跨性別題材,而不是用好奇的心態嘲弄,而是寫實角度拍出家人的不接受與內心的隱痛。在短片《我的路》當中吳鎮宇飾演跨性別人士,太太得知後精神崩潰,但終究結局是美滿的。即使在香港也未必事如人意,更何況在彼岸美國因著性身份而招致殺身之禍。
                                        

 
過往,在美國電影圈對同志電影都是比較灰暗,正當《斷背山》誕生十週年,看回過去的美國電影都是描述同志活在黑暗當中,時代一直進入同志電影從過去的不被接納到今天有陽光美滿的結局收場,也算是進步。而過去跨性別人士與同志也有所混為一談,如今應該有重新的定義。二千年Hilary Swank憑《Boys Don’t Cry》年僅二十五歲獲得了奧斯卡影后,電影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二十一歲的Brandon Teena是一個FTM(Female to Male),她從青春期就確認了自己的男性身份,奈何家人不接受。在學校他打扮男性化被校方警告,而在學校因為舉止異常而遭到欺凌。因著俊朗的外貌他開始拍拖,但受到家人的不批准。後來他被認定患上了性別認同障礙,要接受心理輔導。沒多久她用男性的身份走到其他省生活並用男性的身份認識了女友。然後犯上了官司,此時女友才自己「他」的原生性別是「女」,Brandon跟女友說他正在籌錢做換性手術。但他犯的官司此時在報紙上有所報導,觸法起女友的前男友的暴力。他強姦了BrandonBrandon向警方求救未果,在被強姦後的一星期左右更被殺害。

  Brandon Teena
的事件發生在1993年,而電影在1999年拍攝。而他成為了跨性別恐懼(Transphobia)的一大重要案例。假如當時的警察重視Brandon的求助,那他會被殺嗎?而在香港在對待跨性別又有多的不友善,比如說祖籍南美的跨性別博士在香港換護照,一來港就被海關搜身觸摸她的胸部更玩她的下體,在香港頓變成難民。現在她人已離開,但香港帶給她的傷害並沒有離開。

  FTM
在香港比較罕有,整個改造過程也較複雜。若要改造下體要從身上完好的肉連神經線割下堆砌成陰莖。而FTM普遍也有像Brandon Teena這種一直被誤以為是TB,但實際上是跨性別的人。TBFTM最大的分別是角色,TB無論怎樣也好她們心裡渴望做女人,伴侶把她們當成女伴。而FTM可以愛女人,也可以與愛男人,而性向是流動的。這節談完《男孩不哭》,篇幅關係下節再談女孩吧。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無聊低俗消費香港--反思《100毛》與《毛記電視》的存在

在那個沙士的季節,音公館一首改詞的《非典型廢柴》橫空出世,紙媒有次文化堂的《老懵董》笑話系列,為當時的香港增添了不少的嘻笑怒罵。當時有報紙檔的暢銷書就是四筆象的作品,在社會上互相傳閱。只是二十幾元就有一本笑話書,而每個GAG都帶有諷刺成份,精心策劃,對人物的繪圖繪聲繪影。時至今日,香港也有諷刺時弊的書刊,年輕人第一時間就想到《100毛》與它的網媒《毛記電視》,更曾經有論者認為它是這個時代的《號外》。非也非也,《號外》在七十年代由真文青陳冠中創辦,人家好歹是帶歐西的品牌、高尚生活與知識份子為目的。當《100毛》未創立前就有《黑紙》,事實上它的來源就是抄襲韓國的雜誌,只是其創辦人一直不承認。

當討論區鬧出要反《100毛》的熱潮,再加上《毛記電視》的「勁曲金曲分獎典禮」不到十五分鐘就售罄,這一種消費香港、廉價在討論區盜用人家創意的媒體應該帶給群眾間一點的反思。正當社會上就「二次創作」、「網絡廿三條」的條文爭拗時,這個以「二次創作」為本的媒體又實際上做過什麼?當窮得只剩下抽水、消費、改圖當有趣,甚至人家用《毛記電視》作三次創作時反咬人家一口,這種的網絡盜賊又有什麼資格作為「創作人」。一直以來,高登巴打與窮飛龍也有改詞,人家真正做到集體創作。《毛記電視》想複製這個模式,找來網絡紅人與歌手真人演出嬴得不少掌聲,但無論是怎樣的創作它都是無意義的,當觀眾笑完得到了什麼?而它的節目模式也大同小異,更離譜的是自稱不喜歡無線電視,更要複製別人的節目名調侃,莫非這是傳說中的「口裡說不,身體卻很誠實」。

與其要製造新媒體就要有自身的創意,而不是當人家要模仿的時候就加諸限制。《100毛》到《毛記電視》都是以惡搞為主,但關注的重點卻惹人討厭,這樣說並不是什麼「認真就輸了」,只是欠缺對人的尊重。在書展裡調侃內地人,向內地人說「Fuxxing U」,在小賣部故意玩「燒味壽司」,更不特止玩路過的特首女兒向她說「我愛你」,再者書展的員工要上班的,《毛記電視》不但沒有抱歉還與要上班的人作玩。不尊重人並不是一兩件事情,還有當鍾樹根議員在區議會選舉落敗後帶蛋撻去探望他,對他辦公室的人作出不友善的行為,其後更用蛋撻去掟他的標語。當你討厭一個人,你就可以這樣對人嗎?就因為討厭就可以一沉百踩?這樣下去社會愈來愈走向「小學雞化」、「幼稚化」。再者是最近他們落區去到「澳牛」餐廳的門口玩人,他們就是要製造反差,故意去騷擾人。

一個媒體從版權、從做人處事也可以「去人性化」時,再怎樣美的包裝都是徒勞。一個在版權法躲在網民後面,自稱有「社會責任」但什麼都不做、不爭取社會支持的媒體,又確實是個面目模糊的媒體。當這樣的媒體在社會上得到支持,不禁概嘆的是「折墮」。畢竟回到了有雞先還是有蛋的問題,有這樣的媒體就有附和的觀眾。觀眾也許想看的只是「明星」,但又要裝扮到自己很愛政治很關心網絡上的事情。事實上觀眾根本不會關心版權,不關心看的東西是否抄襲,對他們來說創意的價值是零。

如果真心愛香港的就更加要尊重創意,當《100毛》在網上偷圖、抄橋抄潮語,當《毛記電視》拍片惡搞收料賺錢,不但沒有誠意更是種騷擾。這樣的惡搞音樂會竟然比大明星的音樂會賣得好,就看到香港人的心態與思想的墮落。花錢買沒意義的內容,更甚是買人家的創意,賣涼薄、自私的態度。這樣不但無助社會進步更助長偷竊文化,埋沒創意與良心。最大的問題是「尊重」,當年李力持、四筆象都是自己的想法,如今自我生產的能力也欠奉,成為老奉。反思是必然的,到底我們希望香港的媒體可以怎樣?與其是如此的關心社會,倒不如實幹,而放棄抽水。一小部份的笑話是容許的,但全程都是用不好的心態去做事,用不尊重人的態度才是最大的問題。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式微到絕跡的租碟店


NHK的《紀實七十二小時》在六月播出了一集名為《大型連休・レンタルビデオ店で描く夢 》(長假在出租錄像店描繪的夢),利用三日的時間觀察一間位於東京影像店的客戶,與他們閒聊。這個紀實的節目主要是視察民情,用微小的眼光看日常、看人生百態。主要訪問不起眼的地方,超市、便利店、餐廳,這都可以揭示到市民的日常生活與他們的故事。影碟店基本上在全球各地都式微,美國的百視達在10年破產,04年結束在港的業務,英國的業務也加結業。日本的影碟店能夠站得住陣腳,沒被家用的電視盒子淘汰實在是一個奇蹟。netflix進軍亞洲第一個落腳點就是日本,要打開電視看節目並不是難事。再加上一打開電腦就可以看視頻,但他們依然鍾愛看DVD到碟鋪打躉,可謂是難得。
借AV的外國人

小時候還是看VHS的年代,家裡附近總有漫畫店與影碟店。小時候就跟爸爸到影碟店,大了才到漫畫店,只需要幾蚊雞就租到帶、租到書看。而現在香港地租愈來愈昂貴,就連看一部電影也需要九十至一百元時,真是不知所謂。還記得小時候一家三口去看午夜場,不就是二、三十蚊,以前的日子做什麼都是草根,就連戲院的味道也是。舊戲院裡總是有抽煙的人、爆粗的人,現在的香港什麼都要講豪華講裝修,結果靚卻失去人情味。香港人的公共空間愈來愈細,可租借的影碟店、漫畫店買少見少。就連大型的影碟公司也結業,這一部份的回憶、選擇就更加悲慘。香港人要看新的電影實在太方面,特別是現在的影碟在影片落畫後快則一個月,慢則兩個月就出版。而日本人在生活上相對沒太方面,人家在精神上的生活也比較豐富,所以當地的影碟店可以二十四小時營業,而且更設成人區。

紀錄片裡的青年人要與女友看動作片、小孩子要看《多啦A夢》,因為多啦A夢會變很多白雲。一對夫婦要為年老的媽媽租片寄到福島,用上快遞,只需要一個星期就看完兼歸還。從事建築的老工人娶了個菲律賓老婆,老婆不在時要看電視劇打發時間。從事保安的工人每星期都會去租碟。四十歲的獨身漢獨自去租碟。還有配音的藝人幻想有一天自己的名字會出現在影片上。這就是他們的故事,與影碟「一期一會」,與影碟渡過連休的日子。

給福島母親寄影碟的夫婦

店裡就是有一種吸引力,你會在那裡因著某套電影的出版而興奮,又會想擁有一間店就可以長期地看過不厭。它讓人忘憂、想像、從當中得到幸福與酸甜苦辣。而香港還是有租貨的小店,但已經不再帶給人有奇蹟之感。一來租的部份本就不多,二來是價錢,買一隻碟是擁有,擁有比起租更便宜。要有百視達這種的大型店是天方夜譚,再者香港人更愛的是「免費服務」,買一個「盒子」什麼也可以看。

今時今日日本尚有租貨店的確是傳奇,也要當地的法制得宜,價錢商宜。可以做到讓電影/電視劇到民間,文化得以發展與延續。然而,香港的確是功利化,賣的不是文化,而是賣感覺。無論是誠品還是HMV已經是形式主義大於內容,HMV有一半都不是賣影碟與唱片,誠品賣的更是生活品味。像日本這種只租不賣的店要生存的確要有合適的租金與捧場客,在香港難以有如此的情懷。

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網絡廿三條」必再次胎死腹中

俗稱「網絡廿三條」的版權條例將會在立法會二讀,儘管有些議員提議遲一星期表決,但無論是(九號)還是其他日子根本沒有分別。事實上是上次把法案提交立法會時一讀與二讀是連放在一起的,但由於陳偉業、黃毓民與長毛拉布故把草案撤回。網民尚且勝了一仗。當經歷過雨傘/反東北的事情,香港彷彿重新洗牌一樣,社會內耗,各種的「轉移視線」,出現了疲態,甚至網絡廿三條也沒法再引起注目。但怎樣都好,都不可自亂陣腳,更令人不忿的是各個泛民政黨都左搖右擺。事實上這次美國的商會、本地的影音企業都要求泛民投下支持一票,以保障版權。

基本上不會有人不支持版權,最近《視點31》講到網上偷片的行為,在網上分享一些東西實在太容易,為了點擊率不給「credit」人。甚至那些叫自己做網媒以至是傳統媒體一聲「唔該」就將作者的文字拿去出版,當作者的覺得自己的文章被挪用是沒問題,但事實上文字有價,並不是「免費」。這樣的話與早前師奶要攝影師免費服務有什麼分別?網絡上的短片也是有「娘親」的,一聲「唔該」、「好睇」就拿去當成自己的作品,偷去別人的點擊率,偷去別人的成績,這又是尊重版權的表現?奈何網絡世界何其之大,根本查不到那麼多,有些氣未出就已經被新的news feed洗去。

圖片:《am730》
為何香港有七十位議員(湯家驊辭了職只餘69位,泛民議員什麼都不做,要一位「獨立」議員孤軍作戰?

再講這次在「網絡廿三條」就只有黃毓民提出九百多項修訂,而泛民也有自己的修訂,民主黨稱若他們的修訂被否決就會投反對票。而工黨的四票或會全投棄權,但要知道棄權與贊成有什麼分別?再說的是只要功能組別與地區組別每邊過半數就會通過,然而有些泛民議員是支持議案的,范國威說他會在三讀時投反對(然而二讀卻支持),單仲偕個人傾向支持法案。基本上普羅大眾都不能夠相信泛民,唯一可以做的是「信自己」。簽名聯署、靜坐抗議、遊行、唱「今天我」什麼大家都覺得「膠」的事情都要做一遍(低門檻但算是表態的方式),不做的話更加死。這次「網絡廿三條」的修訂雖然有二次創作的豁免,但仍存在灰色地帶。

目前香港採用得最多二次創作的主要有兩個「媒體」,一個是蘋果日報,另一個是《100毛》(連帶《毛記電視》),它們的改圖、改歌都算是侵犯版權,皆因有些內容是戲謔、諷刺的成份。目前香港法例尚有一項「不誠實使用電腦罪」,到時政府要滅聲可以隨時用上條例。單是一個雨傘香港就有不少「以言入罪」的案例,單是高登就有數名「巴打」在網上號召集結而被判刑。其中令人最深刻的是叫人去食「廿三鰷」的巴打,或者從政者要顧及政治的道德,但一般市民並無光環加身,有的只是做馬前卒,一方面被從政者怒罵割蔗,另一方面在社會在家庭受到歧視與異見,甚至連自保的能力也沒有。從政者的責任不是明哲保身,你們是市民用選票授權代表的,那就做一些應該做的事。

現在政府的目的並不是「版權」,在政治上解讀是要以言入罪,魔鬼在細節。故此,要想香港好,要守護言論自由,必須讓「網絡廿三條」再次胎死腹中。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和式家庭.四姐妹

是枝裕和的《海街Diary》在鐮倉取景,講述了香田一家四姐妹的互相牽絆,三姐妹把父親與別的女人所生的小女接回家居住,四姐妹開始建立共同生活的關係。面對「小三」所生出的女兒,姐妹們並沒有欺凌杯葛她,而是有責任將她撫養成人,成為其家的一份子。電影並沒有任何的道德批判去質疑這個家庭,有的只是濃濃的愛。加上電影的碎片化,四姐妹各有各的「美」,綾瀨遙、長澤雅美、夏帆與廣瀨鈴四人的形象、性格也不同,形象鮮明。電影不只寫四姐妹,也寫景物。鐮倉小城的日常,街角的小館與街坊,平淡的生活,還有當地的美食與特產。除了四姐妹的「美」,當中的食物也令人垂涎三尺。



同樣是寫四姐妹的感情,市川崑的《細雪》(1983)取材至谷崎潤一郎的同名小說。講述京都家道中落的大户蒔岡家四姐妹的故事。故事的主線圍繞著三妹雪子的婚姻,大姐鶴子與二姐幸子都希望把三妹嫁出去,為她張羅相體,但礙於過往曾發生了家族的醜聞影響了雪子的聲譽,可以選擇的對象在年紀上愈來愈大,條件也不是很好。再加上雪子多次的拒婚,成為了家裡人的煩惱。而家裡的想法是讓雪子先嫁才可考慮四妹妙子的婚姻。對這個家道中落的家,她們仍然希望維持家裡的名聲,在選擇對象時希望門當户對,大姐與二姐的丈夫都是入贅的,以維持大家族的門風。四妹的形象比較西化、反叛,當日她與珠寶店太子私奔成為家裡的裂痕,明明私奔的是妙子,偏偏報紙寫成了雪子。而作為姐姐雪子為了保護妹妹而甘願接受事實。

蒔岡家的姐妹各有各的心事,大姐希望守護祖屋,奈何丈夫要調職到東京。二姐是河東獅,控制著丈夫的一舉一動,然而丈夫心裡有的是三妹雪子。雪子在家裡受的壓迫也挺多,家裡的人埋怨她不嫁,總是要放棄好機會,而她本身也因輩份關係而不能反駁太多。四妹有心儀對象,偏偏愛人死去了,而舊愛又找上門。影片由一家人賞櫻開始到各散東西,一個家族終究要分開,不變的是對家人的守護與關心。《細雪》誕生在1983年,但故事寫的卻是昭和十三年,那些年日本正在侵略中國,四妹的舊愛奧田要去滿洲參軍,家裡傭人的弟弟死在戰場。寫的是舊時代的封建,大家族走上沒落的道路,婚姻終究由姐妹充當父母完成任務。

「嫁娶」是日本電影的命題,小津安二郎作品的其中一個命題就是「父母之命」。原節子在《晚春》的「戀父」而不願嫁,父親心裡是感到內疚。岩下志麻在《秋刀魚之味》雖然被嫁了出去,但父親的背影卻是那麼的落幕。《秋日和》的原節子從過往的被嫁到要嫁女。眾多的電影都離不開父母如何送別自己的女兒,在小津的電影就只剩下孤獨。《東京物語》的周吉到最後也只剩下自己一個。《細雪》裡的大家族有姑婆,但畢竟一家不知一家事,都是交給姐妹們自己決定,在《海街Diary》中也是四姐妹的故事,但時代不同了,不變的是守望之情。

《細雪》是個封建大家庭,姐妹們都不敢以下犯上,妙子要叛逆但不敢與家人說得明明白白,她選擇離家出走,選了姐姐眼中沒出息的男人。而大姐從家裡最掌權的位置滑落,成為以丈夫為重的女人,放下身段生活。整部電影是旖旎的,溫婉、順從的,見證了一個時代女性的優雅的一面。時代不同,《海街》的新生代女性在婚姻愛戀的路也未必走得容易,香田幸作為大家姐有守護祖屋的責任,並不想母親賣掉它。這間被母親認為是監牢的房子成為她們姐妹的避風港,而在戲中更調戲屋企是「女子宿舍」。《細雪》的大家姐鶴子雖然心想要守護祖屋,可是要跟隨丈夫遠行就只有把屋的事務交給二妹。

《海街Diary》的香田幸同樣受到婚姻的挑戰,她心裡本就怨恨父親當年拋妻棄女,本應痛恨小三,更稱父親是傻瓜,而她的生母在不久也離家。由高中之後她一直要掌舵這頭家,捱大兩個細妹。可是,自己卻在工作上愛上有婦之夫,男人久久都稱自己離不開太太,因為太太有病不能離婚,可是邀她一起到外國。但無論如何,幸始終也不會得到名份,結果一拍兩散。二姐佳乃在愛情上遊戲人間,因著工作的事情不再思考愛情,開始認真起來。三姐千佳的愛情得不到家人的看好,但她是最幸福的。比起得不到愛情,她的愛情卻是認真,有情飲水飽。而四妹的愛情就是矇矓的初戀。相對《細雪》裡被安排的婚姻,到處張羅的感情,《海街》裡新一代的女人顯然是幸福。但真正的命題是三姐妹得知姐姐在愛情上失意想辦法令她安心下來,一直以來姐姐都背著整個家庭責任,就連自己的婚姻也無從圓滿。另一邊廂,其它的家人都開始「介懷」起來。

兩部電影的內容相當不同,但看到傳統的日本家庭長女的責任是重大的。《細雪》的長女選擇放手,《海街》的長女依然是幾姐妹中的核心。《細雪》的櫻花在飄,而《海街》她們到了海邊一步一腳印,無論血緣,但求繼續牽絆下去。

1983年版的《細雪》是為紀念東寶映畫五十週年而拍攝的,而同樣是谷崎潤一郎為本的同名作品還有1959年由島耕二拍攝的版本,相對這個版本就難找多了。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