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我不是拉登》:伊斯蘭世界寫給西方社會的訴求


《我不是拉登》(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相當精彩,電影雖然是由小說改編,但擲地有聲,也帶出了伊斯蘭世界裡的一些控訴與價值觀。有很多事情不是二元對立,不是分對與錯、罪與罰,而很多事情都有多個面向。處理事情的時候未必要有固定一方的立場,而是要宏觀一點去看。這是一部帶有種族主義的電影,控訴的國家是美國一眾西方國家,同時也帶出了部份回教徒的處境。電影出來的效果相當的寫實,用一些事例分析會有更深入的解讀。
  
                                         

   在早前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疑犯焦哈爾與哥哥塔梅爾蘭據稱是為了捍衛伊斯蘭教而發動襲擊。事件造成多人死傷,事後有很多人在社交網絡上寫到「祝福波士頓」卻只有少數人在中東受襲與動亂時寫上一句祝福的說話。要講的是就連我們身處在他方的人都會受到媒體的渲染,受到議題設置的影響而選擇性關心某些議題。而對於伊拉克、阿富汗、甚至是叙利亞,即使是有人死傷,無辜的平民受襲都得不到一句的關心。媒體報導伊朗是邪惡的,反美的就是惡魔,有巨大殺傷力武器,是壞蛋。然而,我們更需要的是查證與關心,要有批判性思維。
  
   而《我不是拉登》提出的是站在伊斯蘭的角度去看他們,又看看美國等一眾西方國家如何的看待伊斯蘭世界。猶記得奧巴馬在滅殺拉登後面向傳媒的公告,為了一個拉登,有多少人給犧牲了,有多少人送去了關塔那摩。又看看美國的奧斯卡與美國電影,又有多少是藉著戰爭去講那些美軍的「兄弟情」,「為國捐軀」,「大美國式的英雄主義」,例子就有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拆彈雄心》(Hurt Locker)、同一個導演的《追擊拉登行動》(Zero Dark Thirty)都是很美國式主旋律的。美國人擁抱自己的同袍,歌頌軍隊兄弟情的同時就是否可以漠視那些受傷害的人。
  
   這部電影不是藉機教訓美國,而是提出多個的面向反映這個口說民主、公義的地方是有多麼的「講一套做一套」。比如是主人公在九一一後被機場特警無理的搜身,在街上被警察截查。九一一後,入境美國的外籍人士在檢查方面都有所加強,而其中一個被誤會的就是來至中東地區的人士。事業、社會、甚至是愛情,一下子在九一一後變了。全世界目睹這宗的恐怖襲擊,看到兩座巨塔倒下,至今仍歷歷在目。或者我們現在會講,用一件事情去看待一個族群是很兒戲的事,但實際上就是這麼的兒戲。主人公被杯葛、被唾棄、都只因為他的身份。
  
   戲裡有張力,結合一宗的綁架事件讓主人公回憶過去,講述他由雄心壯志到美國留學到被嫌棄再成為嫌疑犯的故事。故事裡看到美方是如何地利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們同樣是為了目的而去傷害在事件上無辜的人,去傷害嫌疑人的家庭,步步進逼。而主人公一直都是清白之軀,被釘上了。即使回到家鄉也逃不了這種命數,正如有一句網上的名言「你的樣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別如何」,十分有決定性。
  
   在戲裡主人公叫學生尋找自己的巴基斯坦夢,而不好去追他人眼中的夢。很多電影都搬出「美國夢」,很多人心裡都有個「美國夢」,《中國合伙人》與《致青春》的少年,得到過、嘗試過,而這位主人公也經歷了由最高之處跌落去的滋味。人是自私的動物,有好處時就當作神明參拜,沒好處時就置之不理。這個故事雖然是假,但虛構得來卻是如此的真實,他講述了某部份美國人的態度,也視伊斯蘭世界為敵,更甚的是步向一個不太好的結局,就是有人受傷了。這種傷,是在於兩種價值的不同,而當中衍生的更有激進的黨派,以互相傷害為主。
  
   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是很清晰的,是一部「反戰電影」,復仇只會助長更多的仇恨,有很多事情需要的是深化與思考,要求同存異。同樣的是當要指控他人時,更應該要有證據,像攻打伊拉克時就以當地有大殺傷力武器為由,到最後也找不到,十分的勞民傷財,也顯出意識形態上的角力。此外,這部電影也帶出了不要「以貌取人」的信息,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平等的對待,不應分種族、膚色、性別與性向。本片情節緊湊,回憶與當前茶館發生的事情交接,無論是過去,十年前還是十年後,這種的恐懼、懷疑、冤枉的事情依然存在。而我們更要抱持開闊的態度,看看其他人是如何表述他們的價值觀。而《我不是拉登》就是一部情理兼備的佳作。
  
  
  文/Doroth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