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美味情書》(The Lunchbox):用味覺帶動情感


  印度電影《美味情書》(The Luchbox)為印度新晉導演Ritesh Batra 的處女作。這一部電影特別在於它並不是寶萊塢電影的制式,沒有長篇幅,也沒有又唱又跳的歌舞形式。而是淡淡地交出了兩個不相識的都市人透過一個餐盒而連繫的故事。在城市的角落裡,我們都因生活而變得沒有希望、沒有情感,孤獨散落在四周。一個餐盒、一個錯誤、一段觸不到的感情、兩個陌生人開始日常的交談,名乎其實的「用味覺帶動情感」。                     

   
   在歐美國家有很多以美食為題材的電影,透過美食講述主人公的故事、利用美食結緣,又或者是利用美食作為媒介講述女性主義,但大多數都是傾向用美食談情說愛,愛到天昏地暗。比如《美味關係》(Reservation)就是講述一對情侶的結緣與競爭,真是愛你愛到入廚房。同樣,愛也有很多個面向,在已故導演Nora Ephron的作品《茱莉與茱莉亞-隔代廚神》(Julie and Julia)中,主人公的愛就放在美食主持身上,以美食作為生活的嘗試。 
   
   而在《美味情書》裡的劇情離不開愛情,離不開孤獨,劇情看起來是相當普遍,就是一個誤會把兩個陌生人連繫在一起,把他們各自的孤獨細訴。不敢輕易武斷認同這是愛情,畢竟兩個人從未碰面,又如何講到餘生。有趣的是劇本雖然是普通,但片裡充滿濃濃的咖哩香,那種東方色彩既是貼近我們,且讓我們看到印度的風貌。 
   
   擠迫的火車、疏離的家人、獨自的生活,其實說穿了就是我們都想下班、下課一回家就嘗到摰愛煮的東西。小時候有爸爸媽媽的照料,還淘氣地偏食。長大後,就想找一個伴侶共渡餘生,感受幸福的味道。即使對方煮得亂七八糟也會全盤接收。閒時你們會聊聊天,聊起什麼時候吃過什麼,還有那一些紀念日,搞了什麼新意思。有時會贊美對方,有時會挖苦對方。生活就是這樣,我們用五官感受著對方的存在,看見對方、嗅到對方、聽見對方、觸到對方。感情不是絕對的長久,於是愛就崩裂。久而久之,會不再視對方為重要的人,久而久之連話也不談多一句,久而久之連那種本該是對方的氣味也不想擁有。 
   
   這是一個男人與女人相識的故事,而餐盒是他們之間的媒人。就我們看來片中那種運送餐盒的方式是誇張一點的,為了讓心愛的男人吃得到午餐,速遞員到每家把餐盒收集,再經過火車運送到城裡的辦公室。這種方式大費周章,就我們看來為何辦公室沒有微波爐讓員工翻熱食物?這或者也實際反映了當地的情況,女主內,男主外。為了讓心愛的男人愛上自己,必要俘虜他的胃,他的早午晚。 
                         
   
   簡單的故事帶出濃厚的人情味,男人每天都把餐盒吃得乾淨,想起了他久違的妻子。而女人也感受到她很久未嘗過的尊重。故事就這麼發生,她的餐盒裡有著她的感情、她的投入,她只是一個婦孺,待在家裡照顧女兒是她的責任。她沒有什麼大理想,只是希望伴侶看她一眼。而男人的妻子已逝世,工作也快達退休之時,他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回家,而他也只是想有人關心他一下。都市故事何其的引起共鳴,吃一頓飯只是個小小的心願,他們開始天南地北的書寫,生活、感情都寄望在文字身上。是的,他們都很無聊,很傻,以為對方是靠岸,到底這是天注定還是天作弄? 
   
   作為一個新導演的作品,故事寫得普通,類近一些歐美電影的格局,對於愛好文藝愛情片的觀眾來說是老土極了。但片中流露著小清新,乾淨的柏拉圖戀愛,讓我們明白看不見也是一種愛、單純也是一種愛、發情也是一種愛。即使不是愛情,也是友情的表現。電影裡交出了一個開放的結局,兩位人兄是否有情人終成眷屬就交給觀眾自行想像。而本片最主要是直叫人飽餐,黃咖哩、紅咖哩,印度料理的味道從銀幕直撲到坐位上,真正讓觀眾感到色.香.味。 
   
   在電影中寫得比較優秀的是男女主角寫給對方的信,那種的黑色幽默讓人會心微笑,或者這稱不上是一部什麼驚世的作品,但在亞洲電影來說,讓我們看到印度電影也可以「不寶萊塢」,也可以走輕鬆、文藝的路線。本身也不比歐美的美食電影差,事實上美食的電影還有很多的表述,在2006年英國的一個印度籍的導演Pratibha Parmar就拍過一部圍繞咖哩、愛情與家庭的女同志電影《Nina's Heavenly Delights》(蓮娜的甜美生活)。不論是什麼性向的電影,都直叫我們從咖哩中發現愛,從咖哩中發現故事。 
   
   至於《美味情書》也是一部有可看性的作品,片裡有印式幽默外也有對愛的迷茫,當中還是有一些價值值得我們參詳。比如說是待人接物的態度、自卑與自尊、其實都需要勇氣與大膽地向前走,要學懂接受而不是虛偽。幾位主人公也收放自如,做到沉實,的確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印度作品。 
   
  文/Doroth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