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青春派》.派青春

    2013年的中國影市接連出現了幾部不同年代的青春電影,陳可辛的《中國合伙人》描述八十年代燕京大學裡的學生思潮,在改革開放後盛載著年青人對中國未來的期望,除了青春的反叛外更是一個成功學的例子。當青年人在若干年後各有經歷,昔日好友關係因利益而有變,反映了成長的磨練。趙薇的《致青春》則是聚焦在九十年代的校園生活,女生追男生的故事,目光放在愛情身上。年輕的愛情敵不過時間的考驗,付出了青春,卻得不到回報。談的是捨棄,是放開懷抱。成長是摸著石頭過海,一點一滴的讓我們學會處世之道,成長為自己也討厭自己的人。成長,十分殘酷,十分現實。 
   
   至於描寫新一代的青春電影,就分別有《小時代》與劉杰的《青春派》。《小時代》是一群富二代的炫富電影,極重華麗的外殼,實際上內裡是腐爛的。它呈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利益輸送、不可一世、奉承的、不尊重人的,但其實也反映了一些陰暗面。一直以來,也比較少看到國內的青春作品,一下子的出現,而且水準大致不錯,實屬是驚喜。當看過《中國合伙人》、《致青春》再看屬於九五後的《青春派》必然感觸,讓我們看到中國青年的存在與想法。比起《小時代》的土豪、拜金,《青春派》絕對是可以代表九五後的青少年。因為《青春派》就是如此的實在,做到貼近他們的生活經歷,即使不是九五後,其他年紀經歷過「高考」的過來人也會有共鳴。 
                     
   
   國內關於高考的電影有兩部都是紀錄片,分別是周浩的《高三》與王陽的《中國門》,而劇情電影《青春派》是第一部。台灣有一部《那些年》紅遍中港台,校園、初戀、成長都是一個好的切合點,校園裡的戀愛都已經是司空見慣,中學生在成長荷爾蒙之下開始對身邊人產生興趣。《那些年》的柯騰一直把愛收在心中,驀然回首過去有多美好,曾經可掌控的事,今天就溜走了。留下只有思念與記憶。《青春派》寫的大致類同,愛上一個女生,耽誤了學業,重讀高三,重考高考。 
   
   初戀不一定是甜美的,《青春派》回到了一個中學生寫作文必然會寫到的問題。就是「中學生應否談戀愛?」中學時期,總會看到戀愛中的同學會被老師定期的約見,即使不問是什麼事情也知道這些同學的愛情被發現了。要發現一段愛情並不困難,老師也是平民百姓,滿佈線眼。同時間,也會在學校發現那些男男女女走得特別近。當看過《那些年》與《青春派》後,方才發現中學時期沒有拍拖是一種遺憾。那些純愛的開始、簡單美好、一生太短了,有些東西是必須一試的,無論結果如何,都是一種長大後可以回味,憶苦思甜的記憶,不要讓自己後悔。 
   
   《青春派》裡的居然,因為愛情影響到學業。紅顏禍水是沒錯的,但他的付出也是沒錯的,至少他勇敢愛。年輕、純粹、青春,結果與付出未必成正比,但起碼為人生上了一課。愛情不是最重要的,未來還有很多東西值得寄望。《青春派》的寫實是記錄了這一代的中國青年必然要走上的一條路,大部份讀上高中的青年就是為了走進大學校門而奮進。苦讀多年,為的是走進象牙塔。為的是未來的工作,子女是全家人的希望。 
   
   每年都有些因高考而悲劇的故事,為了讓子女安心高考,可以暪著子女家人離世的消息。為了高考,為了未來,有很多事情都可以放棄,包括興趣、人性、人倫的關係。孩子們一戰決生死,成為了讀書機器。看似是很殘忍,但這是唯一的選擇。即使失業率仍然是高,但仍要讓子女上大學,私立的、三本的、技術學院的、只要是大學就可以了。《青春派》以愛情的挫敗側寫高考生的一年苦讀,在戲中由秦海璐演的撒老師字字珠璣。寧做醜人,也為了學生們的未來。她是真心為了學生的好,當考試結果公佈後其實學生也應當感謝老師的教導。在中國,是一個看重出身的地方,讀什麼的學校、身份背景是怎樣。高考,讓有些農村的孩子有機會憑一技之力脫貧,相對是公平的。起跑線上各有差異,但目標在此刻在一致的。 
秦海璐演的冷艷撒老師,當真令到一群學生們想「殺老師」
侯孝賢的客串
   青春電影的主調是反叛、反制度的,而《青春派》裡對於愛情、對於學習的態度亦然。青春是荒唐的、青春是用來回味的,青春是年輕的的專利。也許,這樣的青春是個悲劇,但卻會令人銘記在心。儘管那是愛情的味道,還是傷痛。同時《青春派》也反映了中國的實況,貼近現實。看到年青人把青春對的幻想與對成年人的憧憬都演化出來。既有愛,同樣有情。在走上象牙塔的過程中,有一群的年青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幹了很多的傻事,傻就是青春的本質。《青春派》讓觀眾感到清新的一面,在中國電影裡頭顯然地增添了幾分的青春氣息。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灰諧荒誕.偶像趣劇:《玉女添丁》

對於新一代人講《玉女添丁》,或許只會想到馬偉豪的愛情喜劇《玉女添丁》(2001)。戲中由楊千嬅飾演的辦公室女郎因工作為由,避免被公司豉椒炒魷而想出一條妙計,假裝懷孕,搞出了一場大龍鳳,既無奈之外,既有打工仔的悲哀。基本上馬偉豪從《玉女添丁》開始就捧紅了一個傻下傻下的方麗娟,自此楊千嬅身上就藏起了方麗娟。2001年版的《玉女添丁》與楚原在1968年拍攝的版本基本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新版本雖然楚原有客串,但除了名字相同與內容涉及未婚懷孕外,其餘的都是不一樣。

         
馬偉豪的《玉女添丁》有當年的年輕偶像,陳冠希與楊千嬅的演出。1968年的楚原版本則要講一句「陳寶珠黎啦」,就知道當時的影迷有多愛寶珠姐。陳寶珠旋風當然夠強,年輕、清純、玉女獎門人,就是一個甜姐兒。粵語片的套路就是老土,話雖如此,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鏡。在楚原的《玉女添丁》中陳寶珠飾演的梅麗芳扮鬼扮馬,要隱瞞姐姐麗嫦懷孕的事,為了保住爸爸的性命,她處女下海扮大肚。用篩?用枕頭袋?怎樣才最似孕婦呢?還有的是要隱瞞的過程中差一點就露餡,麗芳能否成功「懷孕」呢?

未婚懷孕,莫說是六十年代,在今日也是一種忌諱。的確今日是開放了不少,但也很想給孩子一個家,婚姻上也想要有名份。至少今日香港再很少出現盲婚啞嫁,也不再太強調要那種門當户對式的婚姻。婚姻、家庭都是楚原的電影創作要素之一,在戲中的梅宅老爺就希望兩個女兒們會有好的婚姻,可以嫁個有錢人。誰知大女兒麗嫦戀上窮小子,老爺當然要捧打鴛鴦,窮小子志偉決意向外闖,要讓看不起他的老爺信服。在臨離開前一晚,他與大小姐就米已成坎了。

由陳寶珠演的二小姐,天生活潑好動、是個女皇帝、佻皮、可愛。父親要把她與鄰家的友好陶宅的公子許配給她,二小姐與公子都不希望接受一段這樣的婚姻,二人一見面就水火不容,誓要把對方「玩死」。日久會生情,喜歡一個人可以在一瞬間,兩位大老爺都希望把公子姐兒一線牽,不知不覺陶國全愛上了二小姐麗芳。與此同時,麗嫦有孕,麗芳代姐「懷孕」。



兩位小姐性格各有不同,但她們都是顧及父親的感受,大小姐溫文爾雅,二小姐是癲狂的、父親比較愛錫二小姐。電影的表達方式是灰譜有趣的,把一個沉重的題材包裝成喜劇,片中呂奇與陳寶珠的搞怪演出,耳目一新。呂奇與陳寶珠都是當時的青年偶像,這部電影也是陳寶珠的代表作之一。

《玉女添丁》相當值得一看,寶珠的百變、荒誕胡鬧、輕鬆得體。六十年代,有這麼的一位玉女陳寶珠,比起我們今日叫的玉女,陳寶珠顯然是清純、正經、乖巧得多。就連當一個怪小姐也這樣孝順,真難得。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風暴》:影壇小強劉德華

《風暴》的出現也可謂是合時,社會上討論「佔領中環」足足在商討了一整年,佔中是香港的時事熱話,剛好這部電影就是要把香港變為戰場,實行用武力「佔中」,題材認真是與時並進。 
                         

   
   2013年,共有三部劉德華主演的電影上映,分別是《天機》、《盲探》與《風暴》,其中當真是上有《天機》,下有《風暴》,不幸的是劉德華已成為年度爛片之王,金話梅實至名歸。除此之外,劉德華的形象也相當百變,如果說梅豔芳是百變天后,那劉德華就是百變天王,有時候他是特首、有時候他是服務大使,他告訴我們今時今日的服務態度是不夠的,今日卻要轉換身份告訴他今時今日這樣拍片的確是不行的。他除了是藝人外,在這部電影更做了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情,就是變為「香港超人」,好一個打不死、刀槍不入的家伙。同時,劉德華可以榮登「影壇小強」的寶座,皆因他為了賺錢而放棄了劇本的好壞,欠缺用心去審視電影,同時在演繹方面也欠了鑽研與想法,根本就是自毀長城兼浪費觀眾時間。 
   
   劉德華是否花瓶並不好說,無論他拍的是什麼片也會有支持者。而他的品牌形象根深柢固,片方當然要抓住這個吸金器。即使《天機》夠爛,也有五億票房,更不論《風暴》已經有接近三億的票房。「影壇小強」同時是比喻他長做長有,事實也證明了有些電影是有票房無口碑的。 
   之所以有《風暴》莫過於安樂影片的江志強先生與劉德華之間的承諾,承接《寒戰》的成功,再次研討司法問題,當警察越權並且與匪徒之間駁火,引起了一場都市的大龍鳳。為了拍攝所謂「佔中」的場面,更花大筆錢把中環復製,營造緊張氣氛。至於本片的導演袁錦麟(Alan Yuen),坊間一直吹捧他為新導演,而事實上這並不是他的第一部作品,早在二十年前已經有一部叫《男兒當入樽》(1994)的電影,而他也曾經在張艾嘉合導《想飛》(2002)。除此之外,他也為多部電影擔任編劇,在這部《風暴》之中更是他的自編自導,也許是一直以來沒多大的名氣,也就因而被誤會為新導演吧。 
   
   至於安樂影片本身也似乎要捧一些新導演,如先前的周顯揚、梁樂民與陸劍青。但成果與口碑似乎不成正比,無論是《寒戰》還是《風暴》也有那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作用,電影不成文理,《寒戰》最大的弱點在於不連戲,在於過份擺弄演員的樣子,要裝出有型有款的姿態。而《風暴》則只顧一系列的撞車、爆破、明顯的電腦加工的技術,從一開始就沒有編寫故事的心,有的是盲目追隨特技,整部電影只是不停地製造視覺衝擊,但可惜的是這種衝擊也顯然是無意義的。主人公的暗陰面往那裡去了?周遭的事情,對脈絡的整理,全都不見了。有的是野心,是誇張,其文本已經忽略了故事、忽略了人性的描寫、同時走上毀滅香港的路。 
   
   一些荷里活電影有心要「玩殘香港」,像《悍戰太平洋》與《字宙生環戰》不就是要毀掉香港吧,為了遷就國內市場就以香港為背景,實行滿足對東方的慾望。香港人也很大方的,即管玩,也亳不介意,這個地方沒有審查制度,自由。而《風暴》也跟隨這種步伐,從警匪片轉型至災難片,一宗罪案演變成把香港變為戰場。事件因劉德華開始,也讓我們看到原來他神乎奇技的一面。多次撞車,大難不死。從高處墮樓、絲亳不損。多次爆破,也渾身是勁。唯一擦損的是額頭上的一角,真是神人也。超乎想像,淪為笑片。 
   
   《風暴》從頭到尾都只是製造特技與綽頭,與司法的內核擦身而過,同樣是有姿勢無實際之作。即使要翻拍《省港旗兵》也不用故此造作與誇張,用到巨大的火力,那怕是為了搶那一丁點的錢?真的會有這樣有財力的大賊嗎?既然如此,打劫的意義是什麼?過多爆炸的鏡頭,突如其來的矯情、忽東忽西的親情與愛情,又有何意義可言?一路的轟炸,劉德華那一副從不變改的嘴臉,是電影的敗筆之處。 
   
   作為一部港產片,這部電影沒有港味,對香港警察與對香港的當前社會、政治抽空,莫講話警匪之間的「雙雄模式」、這部片連劇情片最重要的感情也沒有,故作矯情,人物的性格不但無法塑造,更甚的是不懂得填補。真正「風暴」的意義並沒有突出,只是名過其實。有必要要把一部電影弄得滿目瘡痍嗎?當有些影人為了進軍內地市場而放棄香港的價值的時候,亂用香港之名魚目混珠時,還可以稱這些爛片為港產片嗎?如此的作品,只會被唾罵。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懷念梅姐】《男歌女唱》:咪霸是這樣煉成的

《男歌女唱》已經是梅艷芳生前較後期的作品,2001年共有四部梅姐的作品上映,分別是杜琪峰配韋家輝的《鍾無艷》、劉偉強的《愛君如夢》、張之亮的《慌心假期》,餘下的就是相對為二線導演鄒凱光的《男歌女唱》。在四部電影裡,梅姐各有不同的形象,《鍾無艷》反串為多情暴君、《愛君如夢》的斯文、《慌心假期》的女強人、都市女性的角色,而在《男歌女唱》當中她是一個小女人,度縮、計較、小師奶。而較特別的在於,《男歌女唱》在其他主演的配搭上沒有大明星助陣,有的是綠葉、市井的演員。一直以來,這部低成本電影是被忽略的,的確藝術成就不高,但至少從開始笑到最後,把梅艷芳的喜感釋放出來,她願意被醜化、被奚落,演活了一個由害羞女變成咪霸的勵志故事。

             

卡啦OK從八十年代引入,時至今時今日依然是平民的消遣活動,也許今日的吸引力隨著智能產品的出現而少了,但仍然是流行的。至少在2001年仍然是一個大眾的娛樂節目,《男歌女唱》的故事從K房開始,梅姐的故事與人生從荔園開始,一個是歌女、一個是咪霸,唱歌是她的生命。戲裡除了梅姐外,還有黃子華,一直以來黃子華不算是一個主流的藝人,他遊走在市井與猥瑣的角色之中,他沒有明星的架子,有的是與民同聲同氣的口吻。來至天水圍西岸的King Wong寄居在K房內,生命就只有唱K,唱得好不好,並不重要。至少他為自己驕傲,他熱愛唱歌,而他同時也深得公司內外的人歡迎。而梅姐演的朱維德在人事上真是「唔多得」,公司裡的人無視她的存在,是為透明人。與子華演的King Wong形成了對比。

這兩個人因參加了歌唱比賽而正式結緣,並且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當然也萌生了愛情。唱歌、愛情再加上搞怪,使這部《男歌女唱》變得特別與純粹。在戲裡看到一個女人的變化,因為愛情而產生了歌唱的熱誠,可以面對大眾,而不用孤芳自賞。因為一個男人的支持與改造,讓她走出了一些陰影。電影談的是不要逃避現實,而要勇敢面對自己的不足,使自己變得完滿。

                        
子華在戲中帶動著梅姐,兩者產生出火花,有一種笑是很俗的。想不到在十多年後的今日香港電影的主流喜劇竟然要用「性」與「粗口」引人發笑,而在《男歌女唱》之中,見到的是一腔的熱誠,大概是中年人的再發現與增值吧,而片中的子華雖然係一貫的猥瑣、不修邊幅,但其實他不是一個壞人,他幫助朱維德,發現到她的另一面,打開了寂寞的芳心。子華就像是一個大細路,不跟蹤別人的步伐,創造自己的風格。在香港的喜劇來說,《男歌女唱》的確是一部令人回心微笑的作品,因為它的俗,但同時也散發著簡單的愛。

《男歌女唱》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部電影是明顯的低成本與隨心而拍,也即是所謂的HEA,一些笑點上沒有特別的考究,而讓演員本身自我發揮,點到即止。隨意、雖則是粗製濫造,但有時候電影不需要有什麼的雕琢,有時不完美更勝所謂的完美。還有的是這部電影算得上是梅姐電影生涯中一個也比較特別的角色,皆因在她多數的電影都少有與男伴在一起,無論是《緣份》、《金枝玉葉2》、《愛君如夢》都未有收成正果。而這部有個完滿的結局也算是稀有之作。之所以是梅姐的經典作,也就是翻唱了陳百強的《等》,別有一番滋味。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回顧2013】新晉現身,港產片有望接力?

「港片已死」的論調一直也存在,香港電影經歷了低迷的階段,近幾年來都有一個「復興」、「回勇」的論調,但情況又是否理想?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有些已經出名的導演選擇走上合拍的路線,有一些已經專拍內地電影,但同時有一些要以香港為本位,但在一年不到五十部的港產片來說,又會否如願以償?新晉導演又會否接到捧?在今年來說,有好些新導演表現尚可,有些令人喜出望外,同時有些強差人意,這些新人到底又關心什麼,又是否願意挑戰自己?


新導演來說,大致可分為幾類,一類是由藝人轉做導演的。另一類是學院派出身的。第三類是先前早有作品,但因為名字不夠響而被遺忘的。第四類,其它。

1.藝人轉型導演
任達華、楊采妮、麥浚龍在今年榮升導演,任達華在《迷離夜》裡的一個單元自導自演,其拍攝效果甚至比有經驗的導演更優秀,表現算是合格有餘。也許平時被人拍慣了,熟能生巧,故事有可看性,貼合電影的主題。而楊采妮與麥浚龍就更加大膽,在沒有前設的基礎下,試一些較特別的題材。楊采妮試法庭戲,把小眾題材--「性侵犯」搬上銀幕,事前她的劇本也經過了多年的籌備,她講到做導演並不困難,困難是在於如何的處理電影大大小小內的事情,包括資金上的。幸好,她遇上恩師徐克與張之亮的協助。楊采妮的電影題材大膽,雖不至於盡善盡美,但仍可鼓勵。至於麥浚龍的《殭屍》先後到過威尼斯與多倫多影展,而藝人的處女作而言,相對得到外面的肯定。同時,在香港上映也有口碑。本身麥是一個CULT片的粉絲,拍這類電影手到拿來,與此同時也得到了日本導演清水祟的協作。

                                             

2.學院派
無論是獨立電影還是商業電影也有新人輩出,較難說清所有人。來至演藝學院的林澤秋帶著他的紀錄片《無涯:杜琪峰的電影世界》參加香港亞洲電影節,在影迷口中林澤秋的電影已經是先聲奪人,從一份功課變成了向杜琪峰的致敬,讓我們更加了解老杜對香港的愛。劉韻文的《過界》在康城影展亮相,一部處女作電影得到了大明星與知名幕後的支持,絕對在新導演群中走在起跑線之上,而且她所選取的題材在新導演之中也相對特別,選用中港矛盾的題材,顯出一點的寫實。何康憑著《末日派對》講述一個社會性的題材,奈何影片遇上冷鋒,很快就消失了。城大的教職員魏時煜拍了一部追蹤伍錦霞的《金門銀光夢》,讓我們認識第一位華人女導演。此外,學院派還有周冠威的《一個複雜故事》(定檔1月16日)、還有簡君晉的《當C遇上G7》等等等等。

         
3.再次響亮八月的一套《狂舞派》讓先前拍過幾套片的黃修平「被新導演」,同樣「被新人化」還有以外幾位,麥詠麟、袁錦麟。其實他們通通都有拍片的,只是不夠大眾化與普遍。黃修平拍過《魔術男》,麥詠麟在內地拍過片,也拍過一套泰港合拍片《美麗海灘》,而袁錦麟其實有拍過《想飛》。

                                          
4.其它
電台騎師出身的卓韻芝在十幾年前拍過《戀愛起義》其中一個小單元,而她的作品《爆3俏嬌娃》是她的首作長片。陳翊恆相對是今年裡面較為勤力的一位,《紮職》與《古惑仔:江湖新秩序》先後上映,而《第六誡》則在內地改名《心戰》上映。而《重口味》的莊少榮等人都是由電影的其他崗位做起,在《重口味》當中各執掌一個短篇。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懷念梅姐】《緣份》:地下鐵兜兜轉轉三人行

邵氏出品的《緣份》(Behind the Yellow Line)(1984)是一部青春可人的愛情電影,如今的愛情電影實在難以找到這份純真,電影散發著清新與喜劇的氣息,沒有半點沉重,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八十年代的地下鐵。當陳百強未唱「地下鐵碰下她」的時候,在《緣份》裡頭就已經上映了一幕地下鐵的三人行。碰上一個她算少了,張國榮碰上了兩個她。 
   
    


粒粒皆星

   1984年拍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巨星的少年時,梅姐是1982年的新秀冠軍,張曼玉是1983年的香港小姐亞軍、而張國榮在1984年唱了一曲《Monica》,出版了專輯《Leslie》,收錄了與梅姐合唱的《緣份》,這首歌唱得街知巷聞,如今真是要向這兩位一代巨星說一句「你我相隔多麼遠」。轉眼間,已經是接近三十年前的電影。梅姐與哥哥去了仙遊,至於張曼玉的電影量也減產了很多很多。誰會想到1984年的公子哥兒、花癡少女,後來都成為了影帝與影后。它紀錄了一個時代,同時也值得現代的愛情故事借鏡。 
   
   《緣份》為梅艷芳帶來了第四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的獎項,在戲中的梅姐可謂是壞女孩上身,身上有股反叛的基因。當時梅艷芳也只是個二十一歲的小女孩,但在戲中的確很搶鏡。可憐的是張國榮從開始就面對著她的作弄,被誤會、被取笑。正所謂打者愛也,梅艷芳演的Annie就為大家示範什麼叫做「玩者愛也」,飾演一個玩世不恭的富家女。從第一幕開始她就一直玩弄著張國榮演的Paul,不知不覺就愛上了他,並暗中保護他。然而哥哥喜歡的不是她,而是懵懂少女張曼玉。又或者是那些年《Monica》唱紅了,據說本來角色的名字叫做Dion,順利成章張曼玉就成為了哥哥的Monica女神了。 
   
                                                              香港地鐵的公關電影

   且看電影的英文名字《Behind the Yellow Line》也大概會估到戲裡與地鐵有關,在新開通的地鐵內,我們看到一對小情人的相遇相識,地下鐵碰著她不只是歌詞,更是宅男的夢想。當一對小情人發生了小插曲要玩《緣份》的追逐遊戲時,香港地鐵就大排用場。在大眾的運輸工具中,地鐵在當時應該是新潮之物,從一個線到另一個線,描述了一個都市的故事。基層的打工仔女趕上班,因為緣份天使的守護而遇到另一半。從售票機、閘機、車站大堂、儲值票,有沒有勾起一些熟悉的記憶。至少,八十後青年還是有坐過是戲中一樣的列車、也有用過儲值的月票。 
   
   地鐵是戲裡的主軸,在車廂內小伙子遇上了女神、同時也遇到了生活裡的「瘟神」,但在最後關頭「瘟神」變成了天使。在結尾中主角們以玩《緣份》遊戲為樂,在限時內找到對方就是勝利,地鐵可到達之處真是多。1984年地鐵只有觀塘線與荃灣線,所以在戲裡我們看到彩虹站、藍田站與紅彤彤的中環站。如果換轉今日一對戀人要玩「緣份」的話,就加大了難處了。過去三十年,地鐵增加了五條路線,還別忘記了兩鐵合併的事情,至少是增加了八條線。版圖從北到南,從新界到港島,過多幾年還有南港島線與沙中線。幸好,哥哥與曼玉身處在那個時候,不然這段緣就會給滅了。 
   
                                                                 犧牲的精神

   因為時光的洗禮,《緣份》已經成為了經典。一段巨星們之間的三角戀,既搞怪又無譜,話雖如此這部電影還是有光彩的。除了發掘了新星之外,影片還是一部低成本的製作,一首接一首八十年代的金曲都套進了電影當中,感覺清新、年青。在其中的一幕戲中,更調侃了一下八三年由葉童與鍾鎮濤主演的《表錯七日情》,具有邵氏自家製的色彩與打算延續這種輕喜劇。 
   
   這段三角戀實在令到大家都辛苦,漂亮的女子總是多人疼,說的是張曼玉。她既糾結在前度戀人的感情當中,同時身邊也有狂蜂浪蝶。三角戀外再展開了多角戀。對於當時一個二十歲初出矛廬的演員來說,張曼玉其實是個天真的女孩,不懂得為自己選擇、飄忽,當遇到真愛時卻退縮,愛得不夠徹底。而張國榮演的男人正直,用心對待他喜歡的女人,是個一百分的好男人。至於梅姐的角色,寧問付出,不問回報,表面是玩世不恭,但內裡用情專一。戲裡的梅姐選擇把一對戀人一線牽,縱使她愛上哥哥,但寧靜犧牲,看到愛的人快樂。 
                        
   戲裡梅姐的原型與她其後的個人經歷也很相似,多段無疾而終的感情,一生未婚無兒。在九十年代的《金枝玉葉2》裡她同樣也在戲中得不到哥哥,把感情流放在大海之中。而在這部《緣份》裡,她目送著地鐵的離去,看著心愛的人與另一半打得火熱,也挺心酸的。 
   
   《緣份》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緣份的開始到一個結局,單純的愛情,發至內心,一股的傻勁與天真,這才是真正的愛情電影的精神。1984年,如此美好。青春騷動,戀愛起義,爭取自己的真愛。 
   
  文/Dorothy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第七日的奇蹟》:愛護動物 言出必行

日本精於拍有關動物的電影,同類的作品有《導盲犬小Q》、《我和尋回犬的十個約定》,美國電影《秋田犬八千》就是一部根據日本真人真事並且翻拍的作品,同名的作品《ハチ公物語》為日本在一九八七年的票房之冠,編劇為新藤兼人。要講到有關動物的題材,二話不說就想到日本的電影,那種淡然的人情味,人與狗隻共存的關係實在是可親又抒情。基本上拍動物題材的電影不需要有什麼深究與突破,突顯感情與狗隻的可愛、忠心的一面就足矣。動物電影難拍,始終動物不會乖乖的聽導演的指令,他們也有獸性,要捕捉一個又一個的鏡頭,與戲中人互動是困難的。這類電影但求的是清楚的把故事交待,也許也帶一點煽情吧,賣弄溫馨洋溢就可以了,而這部《第七日的奇蹟》是一部有關柴犬的電影。

                    


導演平松美惠子在松竹公司工作,曾任山田洋次的電影編劇與副導演,經驗十足。而演員方面有堺雅人、中谷美紀等。電影主要是圍繞由堺雅人飾演的彰司,他的工作也挺矛盾的,一方面是愛動物,另一方面他工作的保健所卻會把沒人領養的狗隻人道毀滅。他唯一可以做的是盡量在有限的時間內為狗隻找一個合適的居所,但事情並非完滿。電影透過他內心的矛盾帶出動物權益,同時也希望觀眾在養動物時候「停一停 諗一諗」。

這部電影是注定了俗套,帶出人與狗之間是有感情的存在。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也有母性、也有愛。早前香港的媒體一直把愛護動物協會比喻為愛殺動物協會,引來了不少民間的迴響,的確是如果沒有不法的繁殖場與人的一時好奇與貪玩,就不會有數量多的動物送到愛協之中,除了愛協,漁護處也接受不少動物。人的生命可貴,難道動物就不可貴嗎?間中會在報章上讀到虐待動物的案子,社會上的人假惺惺的說愛護動物,又有多少人言出必行?

戲裡的彰司說實話受盡了良心責備,腹背受敵。心裡雖說愛狗,但他同時也是一個屠夫。在一次的行動中他遇到了一隻柴犬,十分的兇惡。她的惡是因為要保護孩子、同時她已經對人類不信任,曾經的主人已經無能力再照顧她了。在流浪的日子裡,她飽受人類的挑釁、趕跑、間中有人會憐憫她。在電影裡就是訴說一隻有故事的動物,本來她在保健所的期限只有七天,但通過彰司的行動是有奇蹟的。

除了工作使彰司「兩面不是人」外,家庭的壓力也很大,特別是女兒明白到父親的工作與自己的心意有抵觸。正邪是不兩立的,生活裡處處出現灰色地帶,到底要怎樣才能幫到那些動物,是需要我們去實際的行動。無疑電影是理想化,一貫的公式,告訴觀眾「奇蹟」的出現。一隻兇惡的狗會因人類的眼淚而變得溫和,這方面是難掩煽情的。但也可以接受,畢竟這類電影是合家歡的作品,也具有教育意義。

至於這部電影讓人感受到愛、溫情,說實話戲裡的狗也相當值得一看,一個表情就足以交待她的想法。比起人,狗才是真正的主角。無論是任何的動物,也需要有善心與同理心的合理對待吧,說實話有些「屠殺」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們盡可能找動物們找一個家。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A Memory to Remember》(記憶月台):地下鐵再遇他


何謂一個窩心又成功的廣告?電腦硬件製造商Kingston的廣告是一個最佳的示範,一個七分鐘的劇場版廣告,用了戲中戲的手法呈現一對戀人的故事。《A Memory to Remember》是來至一個英國的真人真事的故事,當丈夫死去後,婦人每天都到月台聽丈夫的聲音。她的丈夫就是每天在月台上廣播著「Mind the Gap」的人,但有一天地鐵的系統轉換了,這把聲音也消失了。地鐵公司得知老婦人的故事,特意在她家附近的一個站用回那把聲音。

                              

一把聲音,對老婦人有回憶的作用,也有鎮痛的作用。這把聲音是她的回憶,唯一謹存的記憶,充滿著思念之情。而這個廣告成功的在於它重塑了一個愛情故事,找來演員回到老時光,重塑戀人們的愛情。一把男聲,一首樂曲貫穿著廣告,溫情、窩心。過去的愛,現在的孤寂,成了對比。喜歡一個人既要珍惜,同時也要用上最新的設備儲存這份愛。片裡的歌曲是一首叫《It was May》的歌。十分切合主題,五月的花蕾盛開,抒情動人。

歌詞

It Was May 詞 / 蔡柏璋 曲 / Annie

It was a tuesday morning in May and as I awoke
I saw the sun against your dear face

It was the years lovely smile
The breeze was fresh and throughout the garden linger the sense of roses

It was may and I cannot forget that we sang together
The more time passes the more I remember

The air was fresh and the song so sweet
Oh it was may, it was may

You sang the love of my heart, the love of my heart
You are going far away, you are leaving me

And I was count the hours when were you return?
Without doubt I say, I will return when the roses bloom again

And I sang the love of my heart, the love of my heart
You are going far away, you are leaving me

And I will count the hours when were you return
And you say, I will return when I hear your voice again

I will return as promise when the roses bloom again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掃毒》前,請先掃走電視劇情花毒

《掃毒》目前上映的版本與早前在亞洲電影節上映的版本有點差異,主要是目前134分鐘的版本刪減了古天樂與袁泉的一段談情說愛的戲份。老實說,整部電影已經充滿狗血與煽情,再多的話恐怕身上的雞皮疙瘩會再起。電影賣的是情懷、八十年代、男子氣概、兄弟情。正所謂「情與義,值千金」,這三個好基友簡直可以直接洞房花燭,刀山也可以不去了,直接上床大幹特幹。這種的兄弟情好比是同志們的三人行,你愛我上,我又愛上你,情況就如處在三角戀之中,誓要選一個似的。不要把《掃毒》當成是警匪電影,當它是喜劇、同志電影、懷舊片、如果把它當成是警匪的對立格局,會看得特別辛苦,皆因整套片的警匪關係完全捉錯用神,頓變成男人們之間的嬉春與爭寵。 
   
美版海報
(對外發行的美感比本地與內地要好,難道真是外國的XX特別香)
   或許陳木勝在TVB曾經拍過多套電視劇,在電影裡也相當的電視劇公式化,一方面是類似現代武俠片的格局,找來了《陸小鳳》的主題曲為軸線。無它的,時興懷舊,找一些過往的音樂喚起大家的集體回憶。俠義精神是武俠片的傳統,而這部電影裡也可以看到一些兄弟的情義結。就像是劉關張的桃園結義,惺惺相惜,一同做警察,一個戲劇性的要做臥底,引發兄弟間的不和。而戲裡就是要表達他們之間的關係,透過一宗案件而修補他們的關係,帶出他們的轉變。 
   
   基本上整部電影的宗旨就是要在三兄弟間選一個人活下來,要作取捨,考驗人性。片裡也可以分成兩個部份去看,第一部份是當古天樂演的阿秋還是臥底的時候,接受劉青雲演的阿天的命令。而張家輝演的阿偉一直是兩個人的和事佬。第二部份是五年後,掌權的人來了個逆轉,關係也變得有所不同時,多了一份蒼涼。而整體來說電影的第二部份與第一部份是無疑的,不就是複製。同樣是有誰可以活活的留下,兄弟裡面的投桃報李,更多的是悔疚。兄弟情的意義只是在於犧牲與奉獻,只是計較別人有那些東西,而自己沒有那些,流於表面與物質。 
三個土豪真老土
              
   而兄弟間的感情戲也是相當引人發笑的,其一是三個好基友不斷的煽情,感覺自己是別人肚裡的蟲子。其二是人物的建構不立體,呈現的方式略為片面。沒法訴說他們曾經經歷過的事情,所謂男人間的戲也變得婆媽起來,多餘。在三個演員裡面,最為入戲的是古天樂,至少他是做到了內心的迷惘,而劉青雲在這次的確是失手,不夠沉穩與投入角色。 
   
   《掃毒》的故事志不在「毒」,而是無限的矯情與槍戰,真正散播的其實是電視劇情花毒。首先劇情處處犯駁,特別是第二部份張子偉跌落鱷魚潭大難不死,戀上金三角毒王的女兒,還潛伏在他身邊五年。明明是敵人,登門入室做女婿,忽然從警察的身份過渡到臥底中的臥底。不禁要問一句,傻的嗎?還有的是這種突然現身的方式特別像無線的劇集,交待從前如何過日子,回來是為了復仇。在泰國的一段「奪權」也甚為馬虎,有感如TVB的劇集一樣,鋪墊欠缺用心。還有的是電影裡面的「大佬」也是一個接一個的擊破,最終不就是要引「Final Boss」的出現,如今出現了又如何?起了什麼作用?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戲裡的電視劇情花毒還有羅蘭姐出現的一段,三兄弟在她面前盡訴心中情,說完羅蘭姐就死了。電視劇看太多這種形式的,天啊?還要搬到電影身上,還不夠煩嗎?戲裡唯一可取的是當中的槍戰鏡頭,起碼還有一點的官能刺激,但事實上外國電影也看不少。但港產片中用這麼多的火藥,也是少見的。但除了火和煽情、裝作溫情、友情外,實則這部片就沒有多餘的價值。對此還是挺可惜的。 
   
   這部電影談不上是某種的致敬,而是把八十年代的港產片理念重新的挪用,實際上是重彈老調,不思進取。2013年的港產片中,杜琪峰的《毒戰》至少是示範了合拍片的概念可以改,香港人在內地雙面不是人,既保留自身的風格,同時也衝擊了制度。然而,《掃毒》同樣的內地資金,偏偏選擇老生常談,實在是令人徹底失望。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奧斯卡外語片九強】《一代宗師》如願入奧斯卡九強 為港爭光不是夢

奧斯卡外語片九強名單正式出爐,香港繼九三年的《霸王別姬》後有望衝擊奧斯卡外語片的寶座,事隔二十年,是港人的驕傲。但也別高興得太早,九強只是提名過程的第一階段,要待下個月十六日(1月16日)才知道五強花落誰家。的確是很難得,始終參與奧斯卡外語片提名的有七十六個國家,其中有部份也香港上映時也有迴響與好評。比如是新加坡的《爸媽不在家》與日本的《大渡海》,同時有些小國的電影也緊隨步伐。這次的入圍對香港電影也打了一枝強心針,始終是本地電影能夠走向國際的頒獎禮,是鮮有的。

同樣入九強的對手也不容忽視,意大利的《The Great Beauty》在歐洲電影節獲最佳電影大獎,丹麥的《誣網》(The Hunt)更一直被視為是賽前的大熱,戲裡張力逼人。入圍最後九強的電影分別都在康城、柏林亮相並獲獎。

亞洲地區除了香港入圍外,在早前亞洲電影節上映由法籍柬浦寨人潘禮德執導的個人自傳紀錄片《The missing picture》也得到了提名。影片以泥公仔為媒介講述他的童年與被赤柬摧毀的記憶,十分傷痛,同時也會令人銘記這一段歷史。而潘禮德一直所拍的電影都是圍繞著他的傷痛與國家的歷史,揭開身上的瘡疤,讓觀眾理解與深入這個國家。泥公仔是有力量的媒介,比起他之前就單一議題拍攝的紀錄片,增添了一份創意。電影徘徊理想與現實之間,用力的呼叫,叫大家不要忘記,要面對現實。此外,巴勒斯坦的《奧瑪》(Omar)也入圍最後九強。

                   

而有點爆冷的是波黑的《拆車佬的日與夜》也入圍,似乎評委喜歡這種寫實又淡然的作品,結果有點意外。但基本上選出的九強都已經具有國際影展的參展經驗,都有獎項與口碑。

九強名單如下
比利時 《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
意大利 《The Great Beauty》
香港      《一代宗師》
巴勒斯坦  《Omar》(奧瑪》
丹麥           《The Hunt》(誣網)
柬浦寨    《The Missing Picture》
匈牙利    《Le Grand Chaier》
德國        《Zwei Liben》
波黑         《拆車佬的日與夜》

《周一清晨》(Monday Morning):做好醫生要有技術也要有心肝

無線的《on call 36小時2》正式完結,實在是一大的喜事。如無意外,《on call》應該是世界上的醫務劇裡最多醫生生病的電視劇,醫生與身邊家人所患的不是癌就是瘤,整部電視劇的宗旨也頓變成談情說愛,除了背景是醫院外,實際上對醫療體制、醫患溝通、專業精神的完全欠奉,當劇裡的醫生在手術桌上說說說時,欠缺逼真的視覺。《on call 2》最失敗之處是連第一也超越不了,第一部至少還會解說手術的過程,有圖解。這一部只是裝扮出來,而觀眾亳不知情。戲裡人物的關係更加是亂過七彩,不看也不是損失。


早前,本博客介紹過一部美國的醫務劇《新紮伊人》(Emily Owens M.D),而這次要介紹的也是一部醫務劇,不過劇情相當嚴肅多了,緊張多了。TNT出品的十集醫務劇《Monday Mornings》除了是一部講述醫院繁重的工作外,還講到做人的宗旨。做一個醫生除了要有技術外,更要有責任心與同理心,在醫患工作的同時也要展現對病人與家屬的友善態度,從拯救工作與外部的事情中取得平衡。片裡的醫生橫跨多個部門,有腦外科、急症、心胸肺與移植專業。通過他們的合作,讓病人重得生命或者是讓死者得到尊嚴。沒有人是完人,醫生也不是聖人,他們有時也會以自己主觀的態度去看待事物。

《Monday Mornings》展示的是把專業的態度更上一層樓,除了救人外,醫生們更要參與定期由主管安排的會議。在會上報告自己所做的事情,講述細節,接受主管的質詢。所探討的人生、道德相當的全面,也讓到觀眾反省。所謂「仁心仁術」講的就是這樣,當一個病人來到眼前,所做的事不是要質疑他,而是要盡心盡力去救他。這是初衷。不適宜在病人背後說三道四,要做到醫者父母心。同時也要尊重與平衡病人家屬的關係,要做到和諧與明解。戲中的醫生在工作也會有所越界,但最終他們會上一課。在面對良心與責任,他們要做到心神合一,對生命的流逝也會有所沉殿與深同感受。

這部劇集之所以好看,是因為把醫療的本質有所呈現。著墨在醫療方面,劇本的枝節大部份是留在病者與醫者身上,追本塑源的讓觀眾站到患者的立場,有喜有悲,悲喜交集。在戲中也有感情線,但輕輕帶過,絕不會像TVB一樣過份。在劇中的色調偏藍與黑,似乎有著一種壓迫感。無錯,它不是一部叫人輕輕鬆鬆帶過的作品,它是一部有張力、有感染力的作品。醫生們工作時工作,即使是多好的朋友在工作也無情講。工作至上。因為有批判,故這間醫院一直都是優秀的,好醫生也會有差誤的時候,在他們眼中是「零容忍」的。

劇裡的選角也相當鮮明,其中由韓裔演員申庚出演的腦外科醫生說著那些破爛的英語最為搞怪。他的名言「Not Do, Dead」,那些完全錯誤的文法,真是幽了一默。戲裡的每個醫生也有鮮明的個人,Wilson的一往無前,Tina的優弱與迷失,Gato的大將之風。一間醫院充滿著這些患上了「強迫症」與「最TOP」的人馬,還有主管實則的外剛內柔,目的也是想事情做得最好。在醫務劇裡,的確是很緊張,爭分奪妙的鏡頭。一天的工作,如此忙碌。
申庚出演的Dr .Pak
可惜的是,這部劇集不會有第二季。美國人的口味真是難觸摸。至少在香港、在內地,這部電視劇絕對是一個借鏡,不看就是浪費了。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Stories We Tell》(我們講述的故事):一個導演的誕生



Sarah Polley是一位加拿大的年輕導演,童星出身,曾導演過幾部電影,如在電影節選映過的《Take this waltz》(2011)、《Away from her》,而她本身也是一個演員。曾在一些電影裡擔任女主角。既演又能導,在高中階段輟學,上街示威時曾經被打爆門牙,是典型的「憤青」。她的故事告訴我們,要能演又能導的基本就是要有一對好父母的基因,同時也要有孩童時期的薰陶。一個導演的誕生,就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與後天的努力與思考。Sarah目前已經是加拿大獨當一面的導演,過往她不是拍紀錄片出身的,這是她的第一部紀錄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十五強的提名,在片中她關注的是自己的家庭。家庭?是啊,是家事。

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當有一日發現自己的父親不是自己的父親,一直生活在身邊的兄弟姐妹不是同出一徹時,你會有什麼反應?會抱怨母親,還是會直接離開家庭?Sarah就是家庭裡的異類,在這部《Stories We Tell》裡面,講的是一個家族的故事,她亳無保留的把自己的家事放到銀幕上,不是要去質疑自己的母親。而是從各人口中塑造母親的為人與原型。與其他的影片比較起來,這一部片的確是很私人的電影,你的事又關我什麼事?但其實她想喚起的是一個家庭最重要是需要溝通,到了若干年後或者我們會發現自己身處的世界與實際的有所不同。

一直在身邊的父親,到頭來不是生父,母親在生前也把這個秘密收得太密,暪騙了所有人。到死後,在偶然的機會下才讓Sarah發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透過這部紀錄片,我們看到愛的困難,如何維繫一個家庭?誰是真的父親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愛。母親在生前一直守著偷歡的秘密,她不辛苦嗎?生父最終得知愛人回到丈夫的身邊,同時也在Sarah的童年裡缺席,到老來方知道自己有個女兒。一個家庭,也可以很複雜。兄弟姐妹也知道母親在家裡不快樂,但為了一個家庭,母親也寧回到丈夫的身邊。快樂是什麼?一對戀人,或許曾經嘗試過快樂,但當意志與目標都有所不同了,還可以快樂嗎?

影片用了超八攝影機「案件重演」了母親與父親的故事,拍得唯美。讓觀眾可以領會到母親的美與她的夢想。曾幾何時,她的母親與養父都是舞台劇演員,在鎂光燈下生活,發揮所長。但有一天,養父放棄了夢想。一切都要改變了。接下來,母親的越軌,到底她是為了追求熱情還是需要後悔,這方面不用去猜疑太多。一個人也有很多面向,有些事情無需要分對與錯,畢竟她是母親。上一代的事情,有很多都管不了。我們知道Sarah目前有兩個爸爸與兄弟姐妹的愛就是最好的答案。也許,Sarah也遺傳了父母親對藝術的天份,要不然在這部片裡面拍得如此的輕,剪接也如此巧妙。



把家事搬上銀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片中有些東西是避重就輕的,盡量做到的是思考,不是質疑。事情總有很多面向去看,它不意在要撩起別人的傷痛,也其實不經意要找尋真相,只是一個巧合。片中也流露出眾人對母親的愛,是尊重。同時也使人反思到一段關係的付出,方方面面的。

片中Sarah也用到多個元素拍攝,除了是以「案件重組」的方式外,也邀請到養父的聲演,一把磁性的聲音,好讓他重拾舊夢。每個人都有責任,或者是有這樣的故事讓Sarah也成長過程中也有所進步與長大。每一家,都有一個故事,橫跨時代、記憶與塵尖。但要記住的是血膿於水,情誼俱在。有份情,不計較是否親生還是養子養女,有些親情無法計較。Sarah永遠都是姓Polley的,這沒有更改她的身份。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影碟特「首」】《明天記得愛上我》:此情身在童話中

台灣年輕導演陳駿霖是個幸運的人,師從楊德昌學習電影。首部作品《一頁台北》在柏林影展奪得亞洲電影評審團獎,其後新作《明天記得愛上我》也參加了柏林影展的單元。有名師指導,也有學院派的教導,一切都如此順利。台灣電影開拓了一個面向是談論家庭的核心的,代表人物有李安、楊德昌等等都有要關心的主題,不就是都市裡的小品,講講人情世故。對於一個新晉導演來說,陳駿霖也許也師從了這一點,這部電影關心的是同妻問題,但實際上點題不足,命題不深刻,忽東忽西,未能成為一部有意思的作品。劇本固然有問題,而選角與演員的演出可以用一個字形容,就是「鈍」。

                       


本來「中途轉基」是一個可以抓住的命題,從家庭的變異到角力,可以帶領觀眾走進同志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可以探討一下男同志與女同志們的「形式婚姻」,但電影沒有這樣做,只是把「轉基」一事淡化,對同妻的內心世界的落筆更是蜻蜓點水。

《明天記得愛上我》,先要教觀眾如何愛上你?這部電影是童話化的,也許已婚的男同志們都會希望擁有一個如此明白事理的太太,但現實中這類人稀少。在電影裡的轉折位也很馬虎,隨口說接受就接受了,婚外情的一段落筆處有意掩蓋,十分的朦朧。電影不但做不到思考的作用,賣著同志的皮,騷騷癢。這種的小清新作風使電影沉悶,在戲裡的鋪墊也是突兀的,本來一條線就足夠,硬要多加一線。要思考家庭價值不是,要思考婚姻也不是。唯一可取的是戲裡用到一些奇幻的手法展現某些的場口,但作用也不大。

電影失敗之處既是在所謂的愛情都流於表面與公式化,沒有太了解同志社群是什麼的一回事。把主角的基情與「明天記得愛上我」牽扯在一起也只是扯談,兩者沒有關係。轉基就轉基,也不是羞恥的事情,欠的是對愛情、對思念的情誼,而戲裡對感情事避重就輕,空口說白話。對愛情世界缺乏了想像、缺乏了那種的朝思暮想、還有欠的是激情、熱情。而最敗筆的就是主角任賢齊,想不到他的演技能有這麼差勁,如果有一個金酸梅大獎,他絕對是實至名歸。事因在電影裡他既蠢又鈍、樣子又不吸引,像個阿伯。有人愛他簡直是笑話。演員沒有演技,更沒有基味,何來信服他人?

可幸的是,故事的脈絡整體還叫做得宜與說得通。至少戲中人人到中年發現自己所愛的不是床邊的另一半,而是同性。過往活在謊言之中,履行丈夫與父親的責任。當同性相吸,他既愛卻不能愛。發現出一段淡如水的婚外情,而這段感情當然是給妻子發現。故事很平常,導演與編劇的功力也不過如此片面。人生有時是不順利,留下了很多個未知數,也許這就是導演想留下來的一點。

至於「同妻」一點,在港台的同志片中還是第一次出現吧,或許這點已經是一個進步,起碼在同志片裡看到這種的「邊緣人」,也算是個關注的議題。但即使如此,這種文藝的包裝手法似乎有待改善,對人的可塑性仍要有進一步的深入。整套電影只有范曉萱交足戲份,大概導演在選角時真的要具慧眼。稍為有驚喜的是看到香港演員黃家樂的演出,過往在TVB看不少,如今進軍到台灣,份屬驚喜。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新科視帝:黃子華

無線電視舉辦的《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曲終人散,本年度的視帝視后也出爐了。視后為田蕊妮,視帝是黃子華。賽果有點出人意表,特別是TVB把獎項頒給一個沒有出席的演員,同時該部電視劇目前還未完結,情況罕見。似乎有意製造特別的賽果,就連得獎者在電話中也表示出茫然的態度,甚為驚訝。皆因黃子華與TVB沒有合約,也不是什麼親生子。得到我最喜歡的電視男角色的張智霖則在台上說,「親生仔固然可愛,但有一種叫做義氣仔女」。似乎暗裡是不滿TVB的制度。但不論賽果如何,對TVB的員工來說都是一種肯定,女主角與女配角的獎項均由「前亞視幫」奪得。昔日在友台得不到觀眾的注視,如今在大婆台得到了更多的東西。在台上表露著真性情,觀眾同時替她們興奮,終於吐氣揚眉。

至於男配角的人選當然是實至名歸,許紹雄出演多套電影與電視劇。絕對是實力派。而最佳男主角黃子華過往參與電視劇並不多,但都相當有名氣。其中最出名的是2000年與鄭裕玲合作的《男親女愛》,小小強的形象深入民心,更把劇集搬上了舞台成為了舞台劇。在TVB的劇集中是很罕有的事情。Miss Mo與余樂天的愛情故事因以萌生,輕鬆、爆笑。而在2004年黃子華主演的《棟篤神探》的結局更鬧出雙胞胎,事源觀眾投訴戲中的子華死了。在2008年子華也參與了《絕代商嬌》的演出。說實話,子華根本就不志在獎項,他參與新劇《My 盛Lady》也只是玩票之作,也可惜的是這次的「子華效應」也不及先幾次的明顯,新劇沒有被廣泛討論。

                                         

除了電視劇外,子華也開創了棟篤笑的先河。他講的東西成為了港人的老生常談,如「搵食啫,犯法啊?」還有「魚旦論」等等。而他也有參與電影的創作,2002年的《一蚊雞保鏢》是子華有份導演的作品。講述一個走不出「屯門」的男人,既CULT既悲涼。除此之外,他也有參與電影的演出,與梅豔芳合作的《男歌女唱》就是一部十分有感染力與喜感的作品,一代的笑匠遇上百變的梅姐,清新勵志。

黃子華曾在九十年代提名過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但敗陣了。如今在電視業得到了肯定,至少在某些觀眾眼中他是不二的人選。同樣也是一種制度上的「肯定」。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我想同你打返場

 2013年的港產片來說,《激戰》是一部有男人味與色彩的電影。片裡既有中年男人的自身反省,要爭取機會最後一搏外,也有青年人的一往無前,要證明自己的能力。戲裡充滿鬥志,也有男人間的情懷,既是友伴、同是師徒。把兩個不同遭遇的人牽扯在一起,具有精神力量。也許劇本的鋪排有瑕疵,在感情方面未夠圓滿,但單看男人們之間的戰鬥,拳拳到肉已經是值回票價。

 
在戲中講到「我想同你打返場」,這句話不論是對於電影還是香港的本位也有著意義。這句話不只是表達男人之間的競爭,內裡有的是意志、激情與熱情。這句對白早在2004年的《柔道龍虎榜》出現,在芸芸杜琪峰的作品來說《柔道龍虎榜》是被忽略的一部,也是唯一 一部杜琪峰對電影的致敬。從電影的名字、戲裡的角色設定與歌曲都有著他對黑澤明的愛。而在杜的口中,他也曾經講過這部戲是他最愛的作品。
                                        

 
《柔道龍虎榜》實情是一部「恐怖片」,今時今日在香港講夢想,實在太危險。香港青年被社會大環境設定為「廢青」,無論在長輩間還是友儕間都是金錢至上的衡量一個人,青年人的興趣被長輩打壓,沒有自身的選擇,看到的是隨波逐流。所以,在香港講夢想的確很危險、很恐怖。對於杜琪峰來說,這才是他真正的電影,一部可以自我發揮,有情感代入、自省的電影。

 
同樣都是男人的電影,《激戰》走上的是一條迫不得已的路,為了生活、為了所愛的人只有走上擂台,是目標為本的。而《柔道龍虎榜》的打是為了一時的興趣,廣東話來說是「挑機」。遇強愈強,強中自有強中手,是要挑戰自己的,是充滿一腔熱血的勵志作品,尋回昔日的理想與勇氣。郭富城飾演的TONY知道古天樂飾演的司徒寶是昔日的柔道高手,不昔要與他打一場。起初寶的不願意,到後來經歷了一些東西後意識到要轉變,電影裡的司徒寶從沒有神采到找回自我,選擇不再逃避與沉淪,而直視自己,更加有責任心去觀看這個世界。從強大的負擔與壓力裡站起來。

 
《激戰》可被解讀為悲劇,曾經的浪子犯上了一些事情,年少無知,到老來人財兩失,什麼都沒有。在他鄉遇上了一個女人,為了她明白要好好生活,發展出一段亦真亦假的家庭關係。承載著被遺失掉的愛與責任,另一邊廂老拳手遇上了青年人,一心也是為了家庭而奮鬥。背後是有負擔的,感覺沉重,而且十分的實在。而《激戰》追求的是在比賽過程的勝利,誓要打做強人。電影同時也展示出鐵漢的柔情,用一訣老歌表達中年人的迷茫與情懷。

 
《柔道龍虎榜》的感情是浪漫化的,是比較虛一點,感覺隨意卻是夢幻的。而在電影中,打的不單止是TONY與司徒寶,由應采兒飾演的追夢女生也是同路人。同一個夢,同一個方向。男人選擇了打,選擇了運動,女人則用一個較文藝的方式肯定自己的存在。他們需要的不是輸贏,而是要證明自己有做過,不理後果的追求。把傷痛都拋諸腦後,學懂釋懷與自在,如同柔道精神一樣的敬業樂業。

                             
 
兩部電影,同樣展示著男人的貪玩、好奇、也有他們的迷茫。當昔日的理想與夢想幻滅之時,今天能否讓光輝歲月重現於眼前,今天又會否找到自己?有些人說我們的成長之中會飾演自己討厭的自己,在自我探索的過程裡難免會意志消沉,會有妥協。但在這兩部電影裡我們看到有目標,打只是一種方式呈現自己內心的熱血、但實際上的「打」並不在於對手,而是真正的超越自己,進行一場自我的心靈救贖。運動喚發激情。

 
今時今日,香港社會欠的是一種熱情,無論對政治還是社會的各方面,香港人不敢相信夢想,每每有大是大非先行判斷失敗收場。無論是佔中還是示威遊行,充分戾氣,連打的勇氣也欠缺,彷如苟且偷生,行屍走肉。《激戰》與《柔道龍虎榜》雖然是兩個年代的產生,但它們卻提醒了我們要隨時打番場。與我們的敵人、與我們惺惺相惜的人,拼一鋪,找回我們社會裡失掉了的意志。也許,打一場的意義就是如此簡單不過。打吧,兄弟姐妹們,找回我們應有的東西。 2013年的港產片來說,《激戰》是一部有男人味與色彩的電影。片裡既有中年男人的自身反省,要爭取機會最後一搏外,也有青年人的一往無前,要證明自己的能力。戲裡充滿鬥志,也有男人間的情懷,既是友伴、同是師徒。把兩個不同遭遇的人牽扯在一起,具有精神力量。也許劇本的鋪排有瑕疵,在感情方面未夠圓滿,但單看男人們之間的戰鬥,拳拳到肉已經是值回票價。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褻瀆經典】《秋刀魚之味》:婚姻的開端既是孤獨的開始


適逢小津安二郎誕生一百一十週年,逝世五十年。為了紀念此事,日本著名導演山田洋次更翻拍了小津的名作《東京物語》,以紀念他在松竹公司時的老師。小津在影史充滿著成就,對後世也極具啟發。也許是時候讓我們看雋永、經得起時間考驗、清新怡人的電影,以紀念一代出色的電影人。在影評人口中小津的成就要在死後多年才得以發現,是遲來的肯定。在他一生中拍過超過五十部電影,有一些電影已經被戰火摧毀、也有一些已經遺失。而他為人熟悉的是他的作品所關心的是家庭議題,描述平民百姓的人生百態,作品不溫不火卻又如斯動情,喚起觀眾的一絲反省,好叫我們珍惜身邊人,學習愛。

松竹公司2013修復版
《秋刀魚之味》(1962)(秋刀魚の味)是小津的最後一部作品,但千萬別給片名誤導,戲裡沒有一條秋刀魚,有的也許是一份思念,也許是豐足的滋味。在小津的電影裡「嫁女」是其中一個命題,在《晚春》(1949)、秋日和(1960)、麥秋(1951)也是同類的題材,但表現方式各有不同。應該說小津真是多「女」可嫁出去,從原節子、司葉子到岩下志麻都被「嫁」了。俗語說「嫁出去的女如潑出去的水」,在今時今日大女生可以直接說「不嫁就不嫁」,但當時的女生要接受相睇,奉父母之命步入婚姻。在《晚春》裡的紀子已達二十七,在今日來看或許也叫做「剩女」了,平常的她在家照顧老父,老父對日常的照顧感到悔疚。而他希望女兒不要再照顧他,要表現到自己也可以獨立生活,不昔用謊言哄騙,說自己會娶一個女人照顧他下半世。

父親與女兒是基本上是小津「嫁女系」電影的命題,除了《秋日和》把父親的角色寫成母親的,昔日被嫁的原節子在《秋日和》終以嘗一嘗嫁女之味。今日我們看小津,看到舊日的封建制度,在電影裡小津似乎對生女甚有抱怨,戲中的父親笠智眾在《晚春》裡說「不如下次娶別人的女兒」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生女是多痛苦的事。在父親眼中女兒是一塊如珠如寶,沒有女兒,父親就是失去了生活的依靠。而我國的唐代詩人杜甫在《兵車行》當中寫到「生女猶得嫁比鄰 生男埋沒隨百草」,反倒是認為生女較好,至少在兵荒馬亂之時可以保命,不用上前線打仗。而小津的電影裡頭,可見到生女也是重要的,起碼家裡的事情、打掃、煮食都有女兒打理,男生們都不用多做。生女變相是多了個工人召喚,男人在家裡原來是多無能啊。

女兒被嫁出去也有好處,至少男人們要學會自立。女生要融入一個新的家庭,相夫教子。《秋刀魚之味》的平山路子芳齡二十四,身材中等、笑容甜美、青春可人,暗戀哥哥的同事,誰知愛人不是她。另一邊廂,爸爸在一次同學聚會中遇上久違的老師,驚覺昔日老師的女兒人老珠黃還要照顧著老父。笠智眾飾演的父親並不希望女兒步她後塵,不想背上老師對女兒的遺憾,希望把女兒嫁出去。完成一個家庭的責任。原先路子從來沒想過出嫁,但久而久之,面對著愛情的未開花也沒結果,同時也面對著老父的期望,以致不嫁不嫁還需嫁。

步入婚姻的殿堂會幸福嗎?小津沒有告訴我們。但他告訴了我們父親的心情是如此的孤獨,猶如是身上少了一舊肉,父親既是痛愛女兒,同時又接受著她的愛護與擔心。我們看到生活、看到日常,看到父愛。也許被迫婚與催婚是很殘忍,但在當時女兒只有聽從父母之命。要知道一切都有期限,年紀如是。當人到中年,莫說戀愛,也許也已經沒有看一眼。小津的電影是瑣碎,不就是飯桌上聊天,不就是遇到了老朋友,身邊人都在談論著各自的家人,談論著「成家立室」。彷如我們來到世上的責任就只有這樣。找一個人相愛,或許是不愛的,就這樣過渡一生。執子之手。

原裝日版海報
小津的電影不去質疑婚姻,不焦躁,在一步一步的建構著家庭的瑣碎,飲和食得。它呈現的是一個固有的看法,情誼猶在,思念是一種病。空房間 裡,再沒有女兒的痕跡,是種平和的殘酷,是內心的殘酷。女兒家的婚事猶如是一場白事,至少對男人來說兩者沒有分別。孤獨的男人喝著他的酒,他的身影留在了觀眾的腦海中。也是小津最後留給我們的信息,孤獨既是可怕,但我們也要面對。因為我們是Meant to be的。路子,總要走出她的路,父親大人安心吧。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影碟特「首」】《飛虎出征》:彭式喜劇 浩蕩去滾 雀仔飛翔


過往彭浩翔已經執導過幾部性喜劇,《AV》、《大丈夫》都是談的都是對性的渴求,《AV》裡的大學生認為拍AV是他們的核心價值,視性為他們的「成人禮」。《大丈夫》的原型是來至六十年代由楚原執導的粵語片《大丈夫日記》(共有上下兩集),其後在八十年代也有同是楚原執導由周潤發主演的同名電影,標誌著男人去滾的時代。俗語話,唔滾唔知身體好,也看來港產片得到了真傳,九十年代由黃霑主演的《不文小丈夫》,已經懂得去韓國尋歡。時至今日,這種尋歡作樂的電影依然是香港電影的一道風景,比如說王晶有一部電影叫做《猛男滾死隊》。不只是男人去滾,女人也有去滾的時候,比如說《大丈夫2》與《出軌的女人》也展示了去滾的「男女平等」。

彭浩翔,未必深得觀眾所愛,但至少在某些觀眾眼中電影不只有高尚與藝術性,而是充滿玩味與發洩情份。觀眾愛輕輕鬆鬆看一部輕喜劇,喜愛聽到廣東話,喜愛低俗是正常事。驟眼看來,至少彭浩翔不會裝扮自己,而是把自己的俗與賤放到電影之中,他是聰明人,懂得察言觀色,知道觀眾想要什麼,迎合大眾。

《飛虎出征》是一部彭浩翔監制的電影,由麥詠麟執導,但觀眾大致也會發現到戲裡充滿著彭式的惡搞與喜劇,同時也有著他近年最愛的低俗味與黃色笑話。他就是想告訴觀眾,與其射槍,不如去射精。起碼,他有勇氣,亳無掩飾的表露他心裡的賤,說穿了,觀眾也很想被賤賤的虐一番。


《飛虎出征》分明是一部玩「爛」的電影,四個飛虎隊隊員過大海召妓,途中與不法分子勾結,知法犯法,考驗所謂的兄弟情。其實就是《大丈夫》的翻版,之不過從北上轉移陣地到澳門而已。在澳門展開了一段無譜的奇緣,電影拍得十分馬虎,連過去《買兇拍人》的玩味與搞怪也做不到,也讓人聯想到彭浩翔在接連幾部電影中不斷重用的手段,為粗口而粗口、嘴賤的GAG、裸露的身體,在經歷了《低俗喜劇》的成功後有意「撈」一筆。但成績卻不如《低俗喜劇》。

電影裡的確是充滿著缺點,只是把粗鄙的東西無限放大,還要包裝為純情。而電影裡面的GAG也以電影名字為開玩笑的對象,同時也開了同性戀的玩笑。劇情談不上是流暢,只是販賣著所謂的情與義,但實情這種情與義是介乎性器官的痕癢程度。或許電影可以更名為「一個J痕的故事」,又或者是《JJ出征》。知道這個城市裡的人都鬱悶,沒有性空間,所以要發洩,以求滿足。低俗的電影,間中一看就是了,但要俗的話,也多花一點心思在佈置方面,而不是從一個點到一個點的表達,看起來是弱智的。在GAG的安排中也可以多花點心機,而不是搞爛GAG,食字,已經十分過時。

在這部電影裡只是看到彭浩翔的故技重施,沒有走出創作的框框之中,雖然他是監制,但電影是充滿著他的影子。無論是劇本還是戲裡的點子上,都是一種複製,試圖曚混過關。但在今日的港片市道,無可否認的是彭浩翔深知道賺錢之道。他把男人的情感與對性的壓抑搬上銀幕,告訴觀眾去滾的政治正確,去滾也滾出了真情,真是笑聲笑聲滿載溫馨。

任由影評人如何的討厭,他的確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這是事實。至於他也很懂得運用演員,讓他們代入賤賤的角色,也許賤對於香港男人來說是一種的風貌。那些在街頭上高聲問候別人娘親,滿口性器官的中年漢,其實彼彼皆是。也許有這種寫實的電影也是一種港人的生活面貌,壓抑太久,要去找一夜春情。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墮落》(The Fall):致仍然是青春芳華的郭丹娜



要講到小時候所看的經典劇集,一定非《X檔案》莫屬。莫霍斯相信有外星人,而他的拍擋郭丹娜(Gillian Anderson飾)一直也不相信,通過一系列的不可思義的案件,使他們兩個人產生了感情。從原先的制約關係,進而成為好拍擋。《X檔案》令到Gillian Anderson一鳴驚人,一共六季的劇集帶給我們無盡的想像與讓我們注意到這位演員。當時還是少女芳華正茂的她,如今依然具有風采。

在今年她參與拍攝了一部BBC的五集短劇《墮落》(The Fall),飾演一名警探。調查城中的兇殺案,犯案者是一名慣犯,而且有專門的目標。而Gillian Anderson主演的Gibson是個感情豐富的警察,她既孤獨、但獨立行事,男人一見到她就被她迷倒。而她接手調查一連串的案件,發現到案件的共通點。與此同時,周邊也發生著一些事情,《墮落》到底是警察方面還是這本是一個黑暗的社會,人就要做著些不法的事情,語帶雙關。

英國的電視劇流程比較緩慢,但剖析人物身處的環境卻是立體。在劇中我們見到Gibson的軟弱,也看到她的沉著冷靜,不受到外間的干擾一樣。同時,劇中也展示了犯案者的心理扭曲,在精神上既是表面正常,但實則要滿足個人心理的一些慾望。犯案者與警方角力,劇集中沒有很強的正反對立,在片中也有黑警的情況,事情處於界線之中。而Gibson的情與慾也是劇裡的一部份。

                           
劇集是充滿懸疑性的,雖然觀眾一早知道誰是兇手。但劇集志在的不是要猜到誰做,而是一個人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他的心理是如何的建構,又如何要遮蓋自己的罪行。同時,也可以看到犯案者對自己想做的事的看法。這部劇集雖然是慢,但看下去就會發現到人性的善惡、天真等等。飾演殺手的演員也做得不錯,沉著、高智慧的、相當聰明。劇集呈現的鏡面也比較灰暗,冷酷,添上一份不安感。

而戲裡的亮點就非Gillian莫屬,無論是氣場還是功架,都相當成功。希望Gillian日後多擔當女主角就是。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黑鯨》(Blackfish):海豚灣的姐妹電影

《海豚灣》(The Cove)固然是最佳的紀錄片,它紀錄了在日本太地町的捕豚惡行,也叫人注視到海洋生態與動物權益。可是,影片是有影響力,但在日本國內的反應就好像看不見、不知道,而同樣的運動依然持續進行。站在場邊的我們慨嘆,為什麼會這樣?但本身對於行動也是充滿無力感,當看到這部角逐來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時候,同樣的感覺依然。有些行動是需要付諸實行,看電影只是提供有限度的資訊,真正的是我們會反思、會有自己的想法。《海豚灣》主要把重心放在捕豚運動身上,同時也是向日本的「傳統」文化挑戰。

NHK在2011年的紀錄片《與鯨共生--海豚灣太地町的六個月》中,就可以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在當地居民眼中,捕鯨是他們的傳統,亦都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引以為傲,他們會吃海豚的肉,視為是感恩的。以紀錄片來說NHK的偏頗徹底為當地的文化護航,沒有半點羞恥。《海豚灣》是一個直接行動,紀錄著殺戮者與捕殺背後的力量與利益。而今年奧斯卡也有一部講到海洋生物的紀錄片,那就是《黑鯨》(暫名)(Blackfish)。對於捕鯨業的紀錄片來說,可被視為是《海豚灣》的姐妹電影。


在《海豚灣》中透露了有些以海洋為題的主題公園會到捕殺的海灣親自挑選海洋生物,所捕獲的魚類,獲選中的就飛到國外,在市場上交易。不獲挑選的就會殺掉,當成食物。而片中也隱約的講到這些主題公園的剝削。其中在《海豚灣》的出版物中就以「海豚的微笑是最大的謊言」為書名。

在《黑鯨》中所談的是殺人鯨與虎鯨的事情,但都是同出一徹的。從捕鯨到違反自然規律的訓練、再到訓練員的反思,片中反映出在巨大利益之下,訓練員也是被受騙的,商家為了形造樂園幸福愉快的氣氛而不措妄顧人命而講大話。而最重要的是我們設身的行動,不要支持這些草菅人命的公司,這樣不但妄顧人類的安全,還有是剝削了動物的自主與生存空間。曾幾何時,他們在萬里無涯的大海暢泳,今日卻被困在泳池與監控之下。試想想,如果是人類失去自由意志會如何,更甚的是動物始於是有獸性的,即使做好安全措施,當意外來到時也未能避免。

影片透過馴獸師的死與意外帶觀眾走進這個殘酷的世界,馴獸師活在公司的洗腦之下,要塑造幸福與快樂的環境,說一些他們以為是對的東西。一個接一個的事件,公司對外宣稱是意外,是馴獸師的疏忽,是開著眼說謊的。實情是動物無性情,人類不懂得他們在想什麼,他們也不懂得人類的思想。研究發現到黑鯨有高度的智商與比人類複雜的情感,為了做一門生意,本身是群居生活的他們被帶走、被迫骨肉分離。萬物都有情,而人類即使明白又只能眼巴巴的送走他們,是相當的痛苦。

人類只著眼利益,不措一切損害大自然。捕鯨的運動自今仍未停止。這部紀錄片記錄的部份也許是很片面的,它只是一部很淺易告訴觀眾在我們眼睛之外所發生的東西。為了我們的微笑,有人為此而工作,為此而犧牲。其實是個兩輸的局面。一些標榜支持海洋生態的公園,到頭來做了什麼?紀錄片的作用在於觀眾實際要行動,從自身出發、去宣揚一些的理念,判斷是與非。

要拿這部電影與《海豚灣》比較是沒意思的,一部是直接行動,這部是間接行動。我們從紀錄片看到這個產業如何的欺騙人,看到動物間的愛,其實是最想告訴觀眾與其要愛他們就倒不如讓他們自由。人有自由意志,而動物也有,物競天擇。影片用人性化的角度帶出了行業的壞處,你願意看到有人再因此而死嗎?這部電影是一個開始與希望。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彭浩翔新作《香港仔》明年春季上映


彭浩翔,是一個近年港產片界一時無兩的人。先在年頭給藝發局藝評獎得主賞面批評《低俗喜劇》是香港人對內地人的「精神勝利法」,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民間的論點針對作者的身份而引發中港矛盾,但也多得這一篇文讓大家再次注意到《低俗喜劇》,讓電影再一次上映,並在影藝戲院來了一個久違的「全院滿座」。而在本地的影評人眼中,彭浩翔則可算是賣弄小聰明的人,他懂得抓住人們想要有東西,把某種低俗的元素滲進戲裡。不論喜歡與否,一個導演總會有人批評、有人喜歡與討厭,管不了多少。無可否認的是彭浩翔是一個天才,從早期的《買兇拍人》、《公主復仇記》與《伊莎貝拉》都是相當有風格的作品,到中期的《出埃及記》、《破事兒》、則走黑色幽默與玩味的路線,而他也有些專玩性題材的電影,如《AV》與《大丈夫》。

近幾年彭浩翔的電影也相當深得都市男女的喜好,《春嬌與志明》裡面的「成世人流流長,總是愛個幾個人渣」,而從《志明與春嬌》到《低俗喜劇》也徹底把粗口進行到底。勢要把低俗與粗鄙的一面展開,形成了港產片裡的一角。去年彭氏上映了兩部電影,分別是《春嬌與志明》與《低俗喜劇》,而今年他則監制了一部以他的小說為題的電影《飛虎出征》。一浪接一浪,下年他的新作《香港仔》將會在春季上映。

圖片來源:時光網
                     
日前他在社交網絡貼出一段話
「導演十三年,《香港仔》是首次拍攝時,有被撕裂感覺。五年劇本,兩年籌備,八個月拍攝。感激香港曼谷北京台北深圳五地劇組付出。感謝古仔、志偉、千嬅、...」(節錄)

並表示內地將會以《人間小團圓》之名上映,而電影也經過了改名後,由《香港仔》到《曼珠莎華》,回到香港上映時用到《香港仔》之名。不知道香港仔們去看《香港仔》會怎樣呢。

電影是一部家庭倫理電影,講述香港人的生活與歲月。戲裡曾志偉將會飾演楊千嬅的丈夫,古天樂則演千嬅的弟弟。而彭浩翔正在拍攝《撒嬌的女人最好命》,而早前他也透露想拍一部類似《我們這一家》的電影,想找周潤發拍攝。看來,彭導的確是長做長有。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接近無限溫暖的藍》:你就是我的生命


《接近無限溫暖的藍》(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是一部由法國漫畫改編的電影,始終電影與漫畫的距離還是有落差,兩個版本的內容也有所不同,引起了導演與原作者之間的爭議。比起《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的譯名,法國的電影名字更加傳神《La Vie d Adele》(阿黛爾的人生),電影從頭到尾都帶領著觀眾走進Adele的世界,從對性取向的探索到相愛相分,打得火熱之際卻有意想不到的結局。感情的衰敗與從愛中成長,戀愛只是人生裡的一部份。對於Adele來說,這就是她的生命印記。
                 

   
   至於《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的意思也是很值得深究的,除了是漫畫的正名外,藍色還代表了一種精神,一種象徵,在電影裡是代表一種身份,介乎在亞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對於Adele,藍色是代表愛。徘徊在冷暖色系之間,冷酷又溫暖。無論電影是什麼名字,也無損它的藝術價值,從對文本的編排的用心到描寫那種心亂如麻的少女情懷,糾結性別的界線之中,我們看到的是確切的成長。成長每每令人失重、產生好奇、再者是如小鹿亂撞一樣,再多感情的背後都會有問題的出現。愛一個人不一定要擁有,但求是當下就足矣。 
   
   長達三小時的電影,橫跨了光影時間裡的六年,如一部小型的史詩,感情捱不過七年之癢。或者外界對這部電影難免會產生一點好奇與想像,認為這是兩個女生相愛的電影,就定性為同志電影。導演Abdel Kechiche就事先聲明,這不是一部同志電影,而是愛的故事。而有些蛛絲馬跡也讓我們看到這根本就不是同志電影,片裡的Adele只是剛好愛上一個男性化的女孩Emma。而事實上,她也是愛男生的,比起雙性戀的立論。Adele的身份更像是泛性戀者,她不會規限自己該愛上什麼人。講到性向的話題,也許過於複雜,但畢竟它就是直接告訴觀眾該愛就愛,管它什麼性別,也不用規範太多東西,不用依據傳統的價值觀,而跟隨自己內心。 
   
   電影有一部份是關於存在主義的,同性之間與異性間的情誼都是存在的,同時我們也要接受與包容不同人的價值觀。電影的文本編排別有用心,且看片中所引用的文學就略知一二,從最初的拷問什麼叫做「內心缺少了一角」,然後到悲劇的構成,再到兒童文學裡頭所講的「不重要」。文學在電影的作用是推波助瀾的,也是這段感情的見證,同樣也是主人公Adele的疑問。因為愛,所以不要讓自己後悔,但偏偏這種愛卻是一早預告了是悲劇收場。同時,電影也是相當哲學與藝術的,在圈子間會談論藝術,而在對白之中也有提到一些學說。顯出法國人的知性與文藝態度在生活裡有所體現,有情操之餘也建構了個人的獨立自主。 
   
   當文學女遇上藝術女,一個有理想、一個愛自由,一個願打、一個願捱。一個出櫃、一個在衣櫃。一個忠誠、一個飄忽。一個家庭保守、一個開放。她們兩個都是獨立的個體,但相愛又如何,一個錯誤足證千古恨。愛不是佔有,愛是看著對方幸福就夠了,曾經癲狂過,愛很容易,但是維繫難。青春電影裡有一個元素是很重要的,那些年輕人有著反革命的基因,不願妥協。而她們兩個都具備這種因子,走在街頭上吶喊,想要有美好將來。這種的少女情懷似曾相識,又是那麼懵懂與傻氣,特別是Adele身上散發的青蔥,荷爾蒙的大爆發,渴望著肉體的同時也有著對情郎的朝三暮四,戀愛大過天。 
   
   至於性愛在電影裡也是很重要的,不在於要滿足對同性間性愛的想像,而是展示出女性唯美的一面。不在於色情,在於自然美。真真假假也不用考究多少,而是使到電影多了一份美感與讓我們看到關係的轉變。兩位女主角之間的感情也像一對戀人,舉手投足、行為舉止都讓人沉醉在這段關係之中。年少氣盛的少女被鉛華洗盡,嘗試到殘酷青春帶來的苦果。 
   
   在電影中前一部份是比較可親,縱有少女的迷茫與懵懂、無知,但Adele是個可親又可愛的女生,一見鍾情不只在戲內發生,更是戲外,從一開始就鎖著眼球。後半段則是淒慘的,再怎麼的苦苦哀求,但得不到回報,從天堂走到地獄。一段簡單的愛戀,混雜著知性同時也混合著容易感受到的情感。不論任何性別也會有所感覺,或許就是這樣一部長片沒有冷場,勾著觀眾的魂魄,順道拿了個金棕櫚。 

   
   而在電影的語言上,不難發現在前半部Emma的一身藍色很搶眼,到了後段顏色也有所改變,正如她的畫風一樣。在叙事上看,這種轉變為電影形造了鮮明的觀感,沒有東西是永恆的,如同感情一樣,未能細水長流。電影在當中也有心思的編排,利用細節表達改變。 
   
   如果說「你的名字是我的姓氏」,那「Emma就是Adele的生命」。她可以隨時隨地牽動著她的情感,是因為這種情感錐心鑚骨,才會真正的感受到痛楚。戲裡戲外,血脈沸騰,像自己也經歷了一次似的。而電影裡也用到大量的近鏡拍攝,把女主角的面孔放大。呈現挑逗、誘惑、性感、青春、美麗、可人兒的一面,也展示出這段關係的一些細節,一個眼神足以是殺死人的溫柔,也可以交代出人的複雜性,有時是為了保護自己而講了一些善意的謊言。 
   
   愛上男或女的確不重要,電影讓我們看到真愛,也讓我們看到情感世界的虛與實。從中感受到對愛情的昇華,經歷一段平常卻又如斯重要的愛戀。 
   
  文/Dorothy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電影短打】《大愛同行》(Any Day Now):艱難時刻 與你並肩

同志遊行與同志電影節相繼在十月與十一月完成了今年的歷史任務,但不代表平權運動要終結,然後乖乖等到下一年再重來。有些行動、觀影活動不能夠停止,特別是遇上一些好電影時,深同感受,在孤單中並肩前行,好叫性小眾們加加油。早前《大愛同行》(Any Day Now)在十月至十一月期間在Cinehub作特別放映,既是獨立又是小眾的電影得到了很多的好評,就連同志們都認為是感人之作。或者在同志電影之中《大愛同行》並不是一部突出的作品,說實話影片的流程過快,焦點也似乎放錯了位置,本是悲情的同志電影,偏偏法庭戲份過於搶眼。但有些電影卻教導著我們一些應有的世界觀,有能力挑動我們感性的一面。

                         

《大愛同行》雖然落畫,但在今日來看卻是合適。無論是香港還是台灣社會也出現了一些反對同志的聲音,台灣的萬人集會、香港的「反對同性婚姻」的橫幅與簽名運動,還有網上對同志們的筆伐,真是令人感受到這個地方的保守氛圍。或者這部電影很適合那些反對者去看,好讓他們明白同志的難處與反對者自身的虛偽。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同志是二等公民,即使你是正常與合資格的人士,至少五官齊整、思想正常,但因為性取向的大不同而令人失去了應有為「人」的保障。

這種所謂的保障不但只是對伴侶的承諾,更有的是法律的偏頗。《大愛同行》是改編至美國的真人真事,講述一對伴侶共同撫養鄰居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孩子,為了爭取撫養權而走上法庭的故事。電影展視了對同志的不公平,讓觀眾思考什麼叫做「正常」的家庭,最低限度我們知道一個家庭的建構要有最基本的「愛」。當父母一方都不愛孩子時,又是否對孩子不公平,為何他的命運要交給無情的人決定。戲裡的背景設在七十年代,正值是嬉皮士與同志平權開放的年代,那些年發生了石墻事件、然後是夏菲米克的出現,但歧視的目光到現在也沒有少。美國校園屢有同志學生自殺的新聞,還有保守派與教會的阻撓。在香港與台灣更出現宗教右派的霸權,誓要把同志打造為洪水猛獸。口說不歧視,但實際所做的就是剝奪他人自由的事情。

電影難免是有缺陷,但動之以情。主人公們捍衛同志愛的同時也捍衛他們的權利,公民權利。他們勇敢相愛卻面對不公平,因為性取向而被辭退,因為性取向而失掉孩子。也許有點煽情,但電影最主要就是要讓觀眾知道同志的愛也是一種愛,與異性戀沒有分別,只是生活方式不一樣。同樣同志也得到孩子的信任與愛,而對於同志來說,沒有前人的努力也不會有更好的將來。比如說今日在歐美等地出現的同性伴侶的結合都是前人所做的,同志電影節、同志平權運動不只是出現在那幾個月份,更是時刻的提醒我們有些人就是不一樣,但我們也要尊重他人。

《大愛同行》的宗旨很簡單,就是因為愛所以愛。今天抓不住愛,明天就會後悔。電影沒有以一種激進的方法書法,而是語重心長的說孩子與同志都是不一樣,但我們都需要愛。所以要有大愛精神,並肩前行。小感動、小眾的愛、小電影、背後藏著的是人的意志與自由,有一份巨大的力量。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聖殤》對金基德的必然性

應鮮浪潮短片節的邀請,韓國導演金基德來港出席《聖殤》(Pieta)的放映與大師班的活動。過去金基德的電影也鮮有放映機會,多數接觸他的電影也是要靠影碟。過去幾年,韓片在香港的風氣未成氣候,猶幸有影碟讓我們認識金氏。去年香港國際電影節曾經播放金基德自己拍攝自己的紀錄片《阿里郎》(Arirang),紀錄著他找尋自己的內心世界,對電影看法的歷程。在電影中的金基德對著鏡頭自言自語,時而瘋狂、時而冷靜的質問自己。一個導演隱居山林之中,生活多年,生活簡樸,像不吃人間煙火一樣。為他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在影片中他透露到在拍攝《悲夢》中的意外,內心有歉疚。電影是什麼,過去那段時間他一直在尋找,而現實是當時的他內心充滿著疑問,曾經的多產量到消失,後來《阿里郎》在康城的亮相,然後是在2012年憑《聖殤》(Pieta》拿了威尼斯影展的金獅獎。
《聖殤》韓版海報
                         
《聖殤》的確是金基德的回歸之作,縱使得到了國際影展的獎項,可是金基德的名聲在韓國卻是被認為是「被排斥」的,在韓國的電影頒獎禮中他因為《聖殤》沒得獎而拉隊離開,他的最新作品《切夫之痛》(莫比鳥斯)(Moebius)在韓國審批了三次才獲准上映。可見他的作品充滿著偏鋒與不被認同,即使在票房方面,他也不是票房保證。他的作品在影迷眼中各走極端,喜歡的、討厭得要死的,有人說他裝扮,有人認為他前衛。無論如何,金基德的作品有種特色,就是對生命的看法,可以理解為宗教的、宿命的。的確在金基德的電影也不難看到會有宗教色彩,比如是《春夏秋冬》的佛學哲理、《慾海慈航》的救贖、然後是《聖殤》的宿命與因果。無關宗教,但會看到他在這方面的陳設與個人特色,不在於要批評任何教派,藉著一些故事分享自身的看法。

在《聖殤》的映後座談之中,他講到希望觀眾放下對電影角色的前設,不要過份的定義好人與壞人的分別。同時又多次感謝觀眾支持這部電影。而電影則用了十一天的時間拍攝,在演員的準備上只是用了一個星期,前期則是做了兩個月,基於資金有限就只有用有限資源拍攝。電影裡也有用到較多的手持鏡頭,他講到這樣是為了讓觀眾跟著角色走。同時電影的資源也有限,難以想太多。基本上到了一個場景就立即要開拍。可見,即使是過往在國外得獎又如何,金基德在韓國的影圈看來也是不太受歡迎。

同時,他又提到起初影片的女主角打算找日本演員出演,但可惜找不到合適的。他有個合作伙伴公司有這兩位演員,分別是李廷鎮與趙敏秀,就直接叫他們出演了,一切都是偶然。

無可否認的是《聖殤》是金基德電影裡頭中比較易接受的一部,它沒有太大膽的性題材,據金基德所講電影想呈現的是資本主義世界裡對金錢的看法。而把這部片的背景與金基德的成長背景來看是肳合的,金生活在鋼鐵都市之中,自小對著鋼鐵。而電影裡也帶出一種小都市被消失的景況,人民生活也不太好。貧賤。而金錢對他們來說很重要,可是沒能力改變。而戲中的收數佬就成為壓榨他們與考驗他們的人,代表的是強權。

而電影也呈現出金基德那一種害人終害己的看法,百密一疏,受情感的考驗。通過角色的錯亂表達人的複雜性,戲中流露著悲情外更具有愛的疑惑,是為華麗的復仇。至於《聖殤》可視為是金基德在電影途上的重新出發,從無力感中抽身,用力撞擊,至少《聖殤》是起了這個作用。

                 
《阿里郎》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由《阿嬤》到《爸媽不在家》---陳哲藝的康城路上


《爸媽不在家》(ILO ILO)在金馬獎掃掉了四個獎,在此之前大大小小的影展裡,陳哲藝(Anthony Chen)也得到了不同的獎項,有觀眾評審獎也有影評人頒發的獎項。電影在港台屢獲好評,而陳哲藝也早在五月舉行的康城影展一舉奪得金攝影機獎,用作獎勵新人的用途。早在《爸媽不在家》前,2007年,當時23歲的陳哲藝也憑著個人短片《阿嬤》(Ah Ma)在短片的項目中獲得短片特別榮譽獎。外界比喻陳哲藝是小楊德昌也是有原因的,皆因在第一部短片之中已經是聚焦家庭。
                                  

幸運之神注定降臨在他身上,從短片到第一部長片都得到了賞識,從短片到長片都是平穩、細心、生活化。電影是源於生活,家庭題材也相當多元化,表述的方法也有很多。拍攝家庭電影最重要是觀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貼近日常。《爸媽不在家》裡重塑九十年代的焦慮,金融危機到來,小孩子玩「他媽哥池」,在一些訪問當中他講過那是他成長時候的新加坡。片裡的孩子家樂讀華校,在學校有體罰,還有的是他的童年往事堆砌而成。

短片《阿嬤》的其中一位女主角就是《爸媽不在家》的媽媽,就是在金馬獎得到了最佳女配角的馬來西亞女演員楊雁雁。《阿嬤》是一部有關老人彌留時,病人家屬的神情與心理轉向的劇情片。全片只有十四分鐘,卻巧妙寫出一家人的關係。生老病死是一個循環,人要到離開才懂得珍惜。一家人陪著老人走最後一程,孫子輕輕拍拍外婆的手,外婆安心離去。同一個空間,我們看到生離死別,同時有希望。一家人的關係看似是疏離,只有這個時候才能聚在一起,其實每個家庭又何嘗不是這樣。即使是一家人也只在紅白二事上相見,家庭有時候是很兒戲的。

從最初的短片到今日的《爸媽不在家》的沉實與反映出一個家庭的境況,他抓住了人情,同時也觀察入微。一個八十後能有這樣的視角,是很值得學習的。至少在康城裡,他讓廣義的華語電影被看見,而康城也落力支持新晉導演。兩次的獲獎都是實至名歸。期望陳哲藝會有更好的將來。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救命病棟24時第五季》:小島楓的SHOW TIME


《救命病棟24時》從一九九九年拍第一季開始,經歷了十四年,拍到第五季。除了第二季在女主角方面易角過一次外,其餘三部的組合都是江口洋介加松島菜菜子。一路以來,江口洋介飾演的進藤醫生都被視為是精神領袖,帶領著一班急救中心的醫護人員工作,在危急中帶領出方向。而來到第五季,沒有了江口洋介的領袖地位,一直被視為是屬下的小島楓(松島菜菜子飾)就要擔起醫局長的使命。而她又是否一個稱職的人?而醫局方面也面臨出危機,她又能不能管理屬下?

在過去幾季一直都是進藤醫生具備強勢的領導地位,無論是第三季描寫的地震還是第四季的臨危受命,他都被視為是一個有使命感,可以信賴的人。而小島楓的角色是協助性的,同樣第二季由松雪泰子飾演的醫生也一樣,默默學習到急症室的操守,就是要盡量拯救病人,無論是任何一個科系也是一樣的,無分貴賤。事實上小島楓在救命病棟裡也可算是多災多難,第三季死了未婚夫,這一季死去了侄兒,感情還沒有著落。在第五季的結尾也有了伏筆,觀眾自行想像吧。

日本的醫務劇也實在太多,比如說是《最強名醫》、《醫龍》、《白色巨塔》、穿越劇《仁醫》等等。《救命病棟》之所以有捧場客也就是對這個系列有忠誠度,這部電視劇以專業、以人情的小故事帶出急症室的日與夜。喜歡的還有是有的連貫性吧,前四季穩定地用同樣的主角,帶出他的專業與責任心。而第五季最主要的就是小島楓的SOLO時間,一直她給人的印象是聽從命令的,而她在第五季也陷入了管治危機,受到質疑。而她也面對喪親之痛,真是痛心。
                              
其實拍到第五季應該要停止再拍下去,皆因第五季的劇情明顯薄弱,顯得拖泥帶水。再沒有之前那種遇強愈強的感覺,只見平淡。劇情不在乎是醫院裡的人情世故,不夠深刻。甚至當小島楓的侄子出事,令人想到TVB的劇情,醫院裡總會遇到自己的家人。有很多劇集也出現過,例如是《妙手仁心》與《On call 36小時》,事實上這些看似是賣弄親情與醫術的劇情真是狗血與煽情,這種編排更見悲劇與生硬。

第五季的主要內容是講到器官捐贈與救人的界線,一個器官捐贈的聖手遇上救急醫生,他應該有什麼的抉擇與領悟,才是第五季的賣點。也許是老系列了,最好的沒有出現在這位,又或者是前幾季都令人深刻,這一季明顯是平淡,劇情也是老調了,少了緊湊,多了不痛不癢的人情牌。也許進藤醫生的確很重要,也幾乎是全劇的靈魂,少了他,就少了火花。

至於《救命病棟》系列的賣點,始終是落在Dreams Come True主唱的主題曲身上,或者這是系列的傳統吧。這部劇集純粹滿足一下對菜菜子的慾望就好。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