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是校園民歌的萌芽期,老狼、水木年華、朴樹都對中國的青年人有著啟蒙的作用,民歌創作人高曉松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校園民歌,至今內地的校園裡仍熱播著那些的歌,如《同桌的你》,明天你會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睡在我上鋪的兄弟》、1996年高寫下了一首《白衣飄飄的年代》,見證著《青春無悔》,那是校園民歌最蓬勃的年代,雖然陳可辛在《中國合伙人》並未用到這些的歌,但背景都是一樣的,兄弟情,那種凝望,對青春消逝的無奈也是一樣的動人,《白衣飄飄的年代》寫到「還是走吧 甩一甩頭」,「那唱歌的少年已不在風裡面 你還在懷念」,成東青、孟曉駿與王陽的青春都在某個時刻停住了。美國夢的碎落、美國妞的離開、被美國遺棄的人,在年代裡他們成長,經歷著自身的挑戰,當長大後的孟曉駿問成東青「Do you have a dream?」時,可見他們仍然眷戀著夢想這一回事。
《中國合伙人》的故事有人歡喜也有愁,它令人動容的是那份八十年代的躁動,青春的美好,對新中國的幻想,對老時光的回憶與投入,幻想與代入。燕京大學的門生被喻為天之嬌子,如今他們仍然是令人趨之若鶩的青年。那個年代,世界周遭都發生了變動,緬甸在八八年有學生遊行,蘇聯接近解體,柏林圍牆也將被推倒,中國青年的命運本來也可以在八九改變,可惜遭到血腥鎮壓。陳可辛寧花過百萬也要買片中所用到的歌,唐朝樂隊、崔健、BEYOND、齊秦、羅大佑、蘇芮的歌都相繼的出現與代入到那個年代,唯獨是PETER,PAUL AND MARY的《Leaving on the jet plane》因版權問題而未有買到,但翻唱的岑寧兒唱出的版本更切合畫面的情懷。
片中的主角糾結「到底是世界改變了我們 還是我們改變了世界」,蘇芮充滿爆發力的聲音,提出了疑問,曾經是滿懷希望的青年人,到了中年,久經時間的洗禮,老了,看東西多了一份穩重,要學會像一個成年人,再未必敢進於追求,失去天真與浪漫。成長摧毀了三個年輕人的志氣,它既是殘酷但同時又要我們面對。二十來歲,總是一個不需要負責任的年紀,他們闖蕩,驕傲一下。大人經常說「如果你改變不了世界 就由世界改變你」,糾結,誰能告訴我,誰能告訴他們?誰能告訴這一代的中國青年?
陳可辛講到本來買這些歌曲的錢會很多,但多得了崔健出友情價,方能使金額降低。而他的歌同樣為電影增添了重要的作用,崔健是中國的「搖滾之父」。搖滾代表的是反建制,他也曾經在北京開過多場演唱會,是當時年青人的教父。那時一個充滿理想的年代,特別是中國過去經歷過文革,他是那一代經歷過的人。崔健的歌有一腔熱血,也有一份浪漫,在電影裡頭用到的分別是兩首作品,《新長征路上的搖滾》與《花房姑娘》。這些歌曲裡也滲透著一份無奈與自嘲,像那個年代的中國人給人一種很土的味道,但同時都對著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
一二三四五六七,熱血不死。就算不喜歡電影,也可以認識這些聲音,由於內容太多,本文的介紹與討論要分為兩個部份講述。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過去30日人氣文章
-
美國作家雷蒙德.卡佛在他的一篇出名的小說作品《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寫到「所有我們談論的愛情,只不過是記憶罷了,甚至可能連記憶也不是」。而愛情是人生裡的一部份,營營役役的大半輩子人,難免是有所體會,有所後悔。到了某一個年紀,方知責任是很重要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
My Little Airport 的《牛頭角青年》在 2012 年發表,歌曲收錄在大碟《寂寞的星期五》內。直到 2014 年在電影《金雞 sss 》裡的一首《美麗新香港》都帶出對香港的情感,在《美麗新香港》的「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相信是近日「旺角騷亂」之後很多中老年人的...
-
修復粵語片《彩色青春》(1966)應該是香港電影資料館的得意之作,目前館方出版的修復電影影碟只有三部戲,而《彩色青春》的影碟在2015年推出並附有小書。自第一次修復後放映距今已經十年,其中在電影資料館15週年活動上放映了二次修復版本。相隔五年,《彩色青春》再次放映,一睹青春電影...
-
定時定候,各大院線看中商機就會推出電影馬拉松。曾經就舉行過連看《哈利波特》、亞洲電影節時的「午夜狂熱馬拉松」,最近就有百老匯電影中心主辦的連看今屆奧斯卡的最佳五強外語片,實行由下午一時放映直到接近午夜十二時。觀影時數堪比慘過返工過學,常言道:「睇戲要享受」,不是玩命。作為一個...
-
【這個系列會寫一些稍為有趣與打動到人的人物,不分男女、種族、國籍,不日更新】 2021年《全民造星四》出現三十五歲的選手芯駖,有人稱她為女人的天花板,由入女團,不可能吧,咁老?到她打破了年齡的界限入選女團Collar,依舊有不少人討論她的歲數。政府廣告有一句不問年齡,唯才是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