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人生》(Intouchables)為兩位演出精堪的男主角Omar
Sy與François Cluzet在東京電影節共同分享影帝的寶座,更為Omar
Sy在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的凱撒獎榮登影帝,單是演員的陣容就足以證明電影相當有看頭。未進電影院之前,看過幾次電影的宣傳片也感受到電影世界帶來的魔力,
單看宣傳片已覺感動,雖然心知故事離不開真人真事與勵志的內容,但仍然有可看性而且不會感覺俗不可耐。
就整體故事內容而言,影片在國外成為打破《千與千尋》成為外語片票房冠軍,其實有它的致勝之道。第一點是影片的選角恰當,採用一黑一白膚色的演員,拋開種
族的角度,形象十分鮮明。第二點是在這類題材上喜形於色,絕不把目光放在自戀自憐,擁抱開放態度,接受自我,以喜劇的角色代替悲情的演繹。看起來相當令人
愉快,而不聚焦在主人公的自暴自棄身上,實在令人看得笑中有淚,有所得益。
故事講述全癱的富豪菲臘要請一個全職照顧他的人員,但要做到這個崗位絕不容易,首要是放下身段。眾多的求職者都是為了錢、為了私利才選擇這份工作,甚至是
有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在芸芸的求職者中迪尼斯(DRISS)最初是為了應驗三次求職失敗,為了拿取社會補助金而選擇這份工作。而菲臘選擇了
他,原因是他在迪尼斯的身上看到他需要的是什麼。他需要的是成為一個「人」,一個被關心、被注視、真誠的人,而不是一個「負累」、一個「廢物」。
就電影框架來說,可分為三線發展。第一是菲臘的心路歷程與他過往的經歷;第二是迪尼斯的背景與他的不穩定生活;第三是他們兩人相處之間的點滴與交集。先從
菲臘說起,他生於貴族家庭,對家裡的事情不用擔心,即使因意外癱瘓,也不需要擔心生活。他曾經有個心愛的太太,而太太因病去世,讓他十分掛念。即使事情過
去多年,但他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自卑感而不願接受一段新的戀情,怕的是對方會介意他的缺憾。雖是有錢人,但他也是一個平凡人,有感覺、有存在感,而以往照顧
他的人都是把他當成是「被照顧者」,在角色上只是服從,而沒有打開他的內心世界。
迪尼斯的出現對菲臘來說,可謂是令他充滿人生意義。原因是他沒有機心、思想簡單,再者他的粗之大葉反而令他樂得自在。迪尼斯在當地算是被忽視的社群,他為
了生活誤入歧途,生活得十分潦倒。而菲臘用別一般的態度看待他,接納他,並聘請他為照料他。在他們的相處過程中,產生不少生活上的笑話。而他們在彼此的身
上都得到了信任、一種相遇相知的感覺,同時得到了一份超越了主僕情的友誼與尊重。
電影之所以感動,莫過於在真實的生活裡頭,實在太難發現這種的人間有情,即使是朋友如是,家人如是,我們都太著重利益與表明上得到的名與利,彷似你不依照
別人要你走的路走,就是有罪似的。於是,我們都太計較金錢上的所得,而忽略存在著的一份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那怕是一句關心、那怕是行動上的表現。而在《閃
亮人生》中,我們看到的是菲臘不計較迪尼斯的身世,即使他很想留他在身邊,但是他也知道迪尼斯有他的路要走,而且走得更寬廣。菲臘給迪尼斯機會,為他走出
他的路。而迪尼斯從菲臘的身上學到了守規矩、要斯斯文文,更重要的學會了責任感。就是這份感情,一直貫穿在電影當中,令人反思,令人停下來想想自己的人
生。
菲臘是腦,而迪尼斯就是他的肢體,他那雙孔武有力的手抱起菲臘,他替他穿衣服、打點一切。他注意到他的內心世界,叫他打開心扉,叫他接受自己,叫他不必要
理會別人的看法。如果失去了任何一個善良的人,故事就會有所缺失,然而有著這些不是完人的普通人,讓我們看到人世間的真、善、美。
影片處處流露著笑聲,實現生活中的可能性,讓我們看到希望。實在是十分出色的作品,我們的成「人」之路如果可以少一點偽善,多一分關心,少一點偏見、少一
點憐憫,多一分的關愛、以誠待人,少些框框,其實我們都會過得很開心。而病人本身也得要樂觀面對,切勿眷戀悲哀,社會能多一分的扶助,相信菲臘的歡欣將會
融入社區當中。
片尾播出真正主人翁的片段,替他得到這份感情實在是羨慕,我們每個人都不需要憐憫,但需要被尊重、話語權不得被消滅。平等友愛就是和諧社會必然要有的元
素。且看,為什麼國外能拍出這類的作品,而中國常說要關愛,但為什麼我們只看到功利的一面,看來中國人需要向外國人多多學習。
文/Doroth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過去30日人氣文章
-
九十年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場大火是1996年佐敦的嘉利大廈五級火警,造成41死80傷,是為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火災,長沙灣消防局消防隊目廖熾雄誤墮電梯糟殉職。當時傳媒鋪天蓋地的報道中猶以火海中的人形最為深刻,還有零星的市民為了生存採用不同的方法,包括跳樓奇蹟保命。往後,嘉利大...
-
《快餐店陰質事件》(Compliance)是一部相當有啟發性的電影,從中可以看到人在特有的環境下會做出怎樣的判斷與處理一些問題。或者觀眾會認為戲裡的情節是很荒唐,但世界那麼大,更荒謬的事仍有很多。當看過在影片分享網站上那些真實的新聞片段,更覺得這部電影有它的存在價...
-
寫這篇文章本意不是要貶低葉德嫻,她已是影后級人馬,就連在一部剝削女性的作品上也足見她的級數,她的演技不容質疑。而提葉德嫻就不得不提到她與劉德華的相遇,她曾經在訪問中就講到「生仔要生劉德華」,但其實她們年紀只是相差十三歲,沒可能生劉德華的。於是他們就上契了。 1985 年的《法外...
-
My Little Airport 的《牛頭角青年》在 2012 年發表,歌曲收錄在大碟《寂寞的星期五》內。直到 2014 年在電影《金雞 sss 》裡的一首《美麗新香港》都帶出對香港的情感,在《美麗新香港》的「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相信是近日「旺角騷亂」之後很多中老年人的...
-
美國作家雷蒙德.卡佛在他的一篇出名的小說作品《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寫到「所有我們談論的愛情,只不過是記憶罷了,甚至可能連記憶也不是」。而愛情是人生裡的一部份,營營役役的大半輩子人,難免是有所體會,有所後悔。到了某一個年紀,方知責任是很重要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