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日本年輕人的「故鄉恐懼症」--淺談兩部NHK日劇番外篇
在2015年秋季日劇的番外篇(SP)中有兩部同是NHK出品的劇集就講到日本青年人對故鄉的恐懼,不約而同帶著過去的傷痛回到家鄉,從中放下包袱再重新上路。這兩部分別是山形(Yamagata)的《我的藍鬼》(私の青おに)與岐阜(Gifu)的《軌道自行車》(ガッタン ガッタン それでもゴー)。影片中的莉子與加奈從東京回到家鄉,她們都帶著往事,而兩者剛巧的地方是兒時受過欺凌,所以要逃離這個地方。若非必要她們都不會回到家鄉,一個是為著工作的事情,一個是母親去世。兩部番外篇都是平淡似水的故事,但對於成長環境卻是有深厚的愛,她們討厭的都不是家鄉,而是討厭「自己」、討厭過去發生的事,不願去釋懷。通過對人對事的重新了解泛起愛意。
而在《軌道自行車》的故事則講述東京少女加奈因母親的死而回到故鄉奧飛彈,一個小城,什麼也沒有。母親開著小店養活她。相對這部劇更有地方色彩,像是地方的風物誌,當中包括礦洞、火車與溫泉旅館。與加奈有交集的是舊同學信一,信一的家人開旅館,奈何信一是二代為了繼承事業而放棄去美國的夢想。一個是回鄉少女帶著對故鄉的不滿,一個是留在故鄉卻是想出走的男孩。二人的交集在於童年時的經歷,加奈被欺凌,信一看見但沒有出手相助,但會暗中看著這個女孩的情況,彷似是有份同理心。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過去30日人氣文章
-
My Little Airport 的《牛頭角青年》在 2012 年發表,歌曲收錄在大碟《寂寞的星期五》內。直到 2014 年在電影《金雞 sss 》裡的一首《美麗新香港》都帶出對香港的情感,在《美麗新香港》的「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相信是近日「旺角騷亂」之後很多中老年人的...
-
八、九十年代香港戲院林立,電影產量多推動戲院業務發展。大約去到小學,全大埔的戲院執清光了,這二十年碟鋪靠節拍與大眾與少部份老翻店撐住大埔的戲迷,以前某中學流傳一張反對起戲院的通告,成為了區內的熱話。早十年新鴻基就傳出要改建戲院,一直只聞樓梯響,到開始進行工程也花了幾年,而且一...
-
美國作家雷蒙德.卡佛在他的一篇出名的小說作品《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寫到「所有我們談論的愛情,只不過是記憶罷了,甚至可能連記憶也不是」。而愛情是人生裡的一部份,營營役役的大半輩子人,難免是有所體會,有所後悔。到了某一個年紀,方知責任是很重要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
《女子監獄》(1988)是一部打得狠勁的監獄幫派電影,早在1987年林嶺東拍下了一部《監獄風雲》,自此開創了監獄的類型片。而女子監獄故名思義就是關於女性的,電影由林德祿操刀。電影寫出了女人的柔情與英雄氣概,男人的監獄有的是權力爭鬥,而女人的則有她們的方式。女人是...
-
何韻詩,總有些人認為她很另類。去年的香港同志遊行中,她傲然出櫃成為第一位香港公開出櫃的女同志藝人。最初,認識何韻詩很大程度上是來至她是第十五屆新秀的冠軍、還有她是梅姐唯一的女愛徒。從新秀到現在,屈指一算何韻詩從十九歲入行到現在已經十七年。有些人認為她的事業不及同期出道的歌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