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未完的高鐵工程.永久的疤痕—看賴恩慈菜園村電影
普遍輿論認為「反高鐵」事件是八十後的政治覺醒,轉眼間反高鐵撥款過了接近六年,衍生的問題未解決、未解決還未解決。縱觀過去幾年爆發了幾次的大型示威與社會行動,例如是反東北規劃、反國教與雨傘運動。通過每一個運動看到香港人的進步,從2015的眼光去看反高鐵事件已經大庭相徑。當年社會上開始還有天星與皇后碼頭的情意結,提倡保育、反去殖化,而在高鐵事件上更開始了快樂抗爭的模式。當中包括苦行、念經,現在提起「快樂抗爭」早已不合時宜,誰又會想到2014年9月26日學生們衝進公民廣場,其後兩日政府要出動催淚彈在鬧市驅散人群。更值得驕傲的是人民不怕拿槍指向人群的警察,當日的事相信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香港人的思想進步可謂是日月如梭,零八年的京奧社會大眾怒罵陳巧文不是中國人,今日香港有人提倡自治城邦論,以至是港獨。
隨著這幾年香港在政治環境的改變,這種的改變可謂是一日千里。當年有關於政治議題的,那怕是《1+1》與《N+N》不痛不癢,談不上前瞻也談不上批判都已經引來無數的讚好,可想而知是過去的我們有多冷感。到現在新上映的《十年》進化到出現自焚者,預視未來香港的狀況。如是者更令到現在的香港電影總要在對白上加入「抽政治水」的作用,看法完全不一樣。市民開始勇武起來,有人燒垃圾筒,衝馬路。比如當年反高鐵的推下鐵馬,今天對抗爭的詮釋注入了新的意識。一種要對政府造成威嚇的意識,人民已經不再只相信議員,反而對泛民的議員有更多的要求。2012年看這部片或許會覺得很有意思,有人關心社會,但到了今時今日就會明白到時效性的重要,當思想進化到另一個層次就不可能滿足於自我安慰。相反,更要鼓起勇氣面對。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過去30日人氣文章
-
My Little Airport 的《牛頭角青年》在 2012 年發表,歌曲收錄在大碟《寂寞的星期五》內。直到 2014 年在電影《金雞 sss 》裡的一首《美麗新香港》都帶出對香港的情感,在《美麗新香港》的「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相信是近日「旺角騷亂」之後很多中老年人的...
-
八、九十年代香港戲院林立,電影產量多推動戲院業務發展。大約去到小學,全大埔的戲院執清光了,這二十年碟鋪靠節拍與大眾與少部份老翻店撐住大埔的戲迷,以前某中學流傳一張反對起戲院的通告,成為了區內的熱話。早十年新鴻基就傳出要改建戲院,一直只聞樓梯響,到開始進行工程也花了幾年,而且一...
-
美國作家雷蒙德.卡佛在他的一篇出名的小說作品《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寫到「所有我們談論的愛情,只不過是記憶罷了,甚至可能連記憶也不是」。而愛情是人生裡的一部份,營營役役的大半輩子人,難免是有所體會,有所後悔。到了某一個年紀,方知責任是很重要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
《女子監獄》(1988)是一部打得狠勁的監獄幫派電影,早在1987年林嶺東拍下了一部《監獄風雲》,自此開創了監獄的類型片。而女子監獄故名思義就是關於女性的,電影由林德祿操刀。電影寫出了女人的柔情與英雄氣概,男人的監獄有的是權力爭鬥,而女人的則有她們的方式。女人是...
-
何韻詩,總有些人認為她很另類。去年的香港同志遊行中,她傲然出櫃成為第一位香港公開出櫃的女同志藝人。最初,認識何韻詩很大程度上是來至她是第十五屆新秀的冠軍、還有她是梅姐唯一的女愛徒。從新秀到現在,屈指一算何韻詩從十九歲入行到現在已經十七年。有些人認為她的事業不及同期出道的歌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