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中一連三集的《天堂三部曲》(Paradise Trilogy)可謂吸引了一眾文藝青年朝聖,其中的影片剛在柏林影展放映完畢就熱燙燙送到香港,連導演尤里塞德也順帶來了香港。關於影片的內容就不多說了,詳細可以找回本博的幾篇文章去看。反而想講的是,三部片是有關連的,雖則第一部曲《愛》會在百老匯電影中心放映幾場,也會在MOVIE MOVIE頻道播放一段短時間。但要看的不應只看第一部,而應該三部齊齊看。
《信》與《望》雖然不會在戲院上映,但在電影頻道中卻會有限度的放映。為什麼說三部要一齊看,原因是這本就是一部片,只是片長問題,拆開了三個故事。第二是,有因必有果。誰想到第一集媽媽到肯雅賣愛後,連帶女兒在《望》也拋了個身出去。這家人真是鬼五馬六,姨媽信主信得太虔誠,天堂是什麼?是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是信仰,還是有青春?這三部片可謂是坦蕩蕩的、是有反思性的、也是沉重的。英國權威電影雜誌《Sight and Sound》就話突顯了導演有幽默的一面,舉的例子是《望》裡面有「If you '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fat」。
有影友就話,根據電視尺度,電影頻道則有機會整斷來一個「C.U.T」,那片中黑色的小寶貝在所難免一是有格仔,一是完全被剪啊。當然情況是怎樣是需要上映的時候看看,而電影頻道則會在本月的十五號至廿二號上映。至於另外兩部作品,則選在兩個週五的深夜上映。敬請留意。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過去30日人氣文章
-
My Little Airport 的《牛頭角青年》在 2012 年發表,歌曲收錄在大碟《寂寞的星期五》內。直到 2014 年在電影《金雞 sss 》裡的一首《美麗新香港》都帶出對香港的情感,在《美麗新香港》的「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相信是近日「旺角騷亂」之後很多中老年人的...
-
八、九十年代香港戲院林立,電影產量多推動戲院業務發展。大約去到小學,全大埔的戲院執清光了,這二十年碟鋪靠節拍與大眾與少部份老翻店撐住大埔的戲迷,以前某中學流傳一張反對起戲院的通告,成為了區內的熱話。早十年新鴻基就傳出要改建戲院,一直只聞樓梯響,到開始進行工程也花了幾年,而且一...
-
美國作家雷蒙德.卡佛在他的一篇出名的小說作品《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寫到「所有我們談論的愛情,只不過是記憶罷了,甚至可能連記憶也不是」。而愛情是人生裡的一部份,營營役役的大半輩子人,難免是有所體會,有所後悔。到了某一個年紀,方知責任是很重要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
《女子監獄》(1988)是一部打得狠勁的監獄幫派電影,早在1987年林嶺東拍下了一部《監獄風雲》,自此開創了監獄的類型片。而女子監獄故名思義就是關於女性的,電影由林德祿操刀。電影寫出了女人的柔情與英雄氣概,男人的監獄有的是權力爭鬥,而女人的則有她們的方式。女人是...
-
何韻詩,總有些人認為她很另類。去年的香港同志遊行中,她傲然出櫃成為第一位香港公開出櫃的女同志藝人。最初,認識何韻詩很大程度上是來至她是第十五屆新秀的冠軍、還有她是梅姐唯一的女愛徒。從新秀到現在,屈指一算何韻詩從十九歲入行到現在已經十七年。有些人認為她的事業不及同期出道的歌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