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常強調,「不論XX,唯才是用」,過往香港發生過不少殘疾人士自殺的事件,就是源自社會上對他們的不接納。且看有些的殘族人士即使是高學歷,但就面對著低薪的生活,有些人十年前搵八千一個月,十年後如是。要講到實際的例子是筆者有個朋友在某大公司上班一日,就被立即解僱。我這位朋友是有點殘疾,但無損他的工作能力。奈何,勞工處的展能科就不能幫助他,但我這位朋友是幸運的,起碼今日有一份工作。要講到令我最深刻的是「龍耳」的創辦人李鸝,她的妹妹李菁曾經是個高材生,上過大學,但出到社會卻遲遲找不到工作,要靠傳媒的報導才有人為她招手。後來,因為工作壓力與長久的壓力緣故,李菁放棄了她的生命。
為什麼談電影的時候會講到殘疾人士的問題,原因是戲裡戲外都有一份大愛精神。事緣筆者第一次看到有戲院聘用坐輪椅的殘疾人士,雖然那名小女孩未必能完成戲院帶位員的工作,但只要多加的支援,在設計上是友善的話,總有她的位置。而她的位置就是擔當售票員。當然,這間戲院聘用殘疾人士是一件要讚的事情,給予他人一個機會。戲院都是商業機構,都有社會責任,除了是宣傳電影文化外,多元共融也是不可少的。在這裡祝福那位小女生工作愉快,也希望各位如果看到她不要取笑她、歧視她,或者她行動是有點不便,工作手腳未必很快,但仍要多加忍耐,不要惡言相向。
在此並希望其它的戲院效法,主動聘請有需要的殘疾人士,發揮友愛互助的精神。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過去30日人氣文章
-
My Little Airport 的《牛頭角青年》在 2012 年發表,歌曲收錄在大碟《寂寞的星期五》內。直到 2014 年在電影《金雞 sss 》裡的一首《美麗新香港》都帶出對香港的情感,在《美麗新香港》的「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相信是近日「旺角騷亂」之後很多中老年人的...
-
八、九十年代香港戲院林立,電影產量多推動戲院業務發展。大約去到小學,全大埔的戲院執清光了,這二十年碟鋪靠節拍與大眾與少部份老翻店撐住大埔的戲迷,以前某中學流傳一張反對起戲院的通告,成為了區內的熱話。早十年新鴻基就傳出要改建戲院,一直只聞樓梯響,到開始進行工程也花了幾年,而且一...
-
美國作家雷蒙德.卡佛在他的一篇出名的小說作品《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寫到「所有我們談論的愛情,只不過是記憶罷了,甚至可能連記憶也不是」。而愛情是人生裡的一部份,營營役役的大半輩子人,難免是有所體會,有所後悔。到了某一個年紀,方知責任是很重要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
《女子監獄》(1988)是一部打得狠勁的監獄幫派電影,早在1987年林嶺東拍下了一部《監獄風雲》,自此開創了監獄的類型片。而女子監獄故名思義就是關於女性的,電影由林德祿操刀。電影寫出了女人的柔情與英雄氣概,男人的監獄有的是權力爭鬥,而女人的則有她們的方式。女人是...
-
何韻詩,總有些人認為她很另類。去年的香港同志遊行中,她傲然出櫃成為第一位香港公開出櫃的女同志藝人。最初,認識何韻詩很大程度上是來至她是第十五屆新秀的冠軍、還有她是梅姐唯一的女愛徒。從新秀到現在,屈指一算何韻詩從十九歲入行到現在已經十七年。有些人認為她的事業不及同期出道的歌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