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常強調,「不論XX,唯才是用」,過往香港發生過不少殘疾人士自殺的事件,就是源自社會上對他們的不接納。且看有些的殘族人士即使是高學歷,但就面對著低薪的生活,有些人十年前搵八千一個月,十年後如是。要講到實際的例子是筆者有個朋友在某大公司上班一日,就被立即解僱。我這位朋友是有點殘疾,但無損他的工作能力。奈何,勞工處的展能科就不能幫助他,但我這位朋友是幸運的,起碼今日有一份工作。要講到令我最深刻的是「龍耳」的創辦人李鸝,她的妹妹李菁曾經是個高材生,上過大學,但出到社會卻遲遲找不到工作,要靠傳媒的報導才有人為她招手。後來,因為工作壓力與長久的壓力緣故,李菁放棄了她的生命。
為什麼談電影的時候會講到殘疾人士的問題,原因是戲裡戲外都有一份大愛精神。事緣筆者第一次看到有戲院聘用坐輪椅的殘疾人士,雖然那名小女孩未必能完成戲院帶位員的工作,但只要多加的支援,在設計上是友善的話,總有她的位置。而她的位置就是擔當售票員。當然,這間戲院聘用殘疾人士是一件要讚的事情,給予他人一個機會。戲院都是商業機構,都有社會責任,除了是宣傳電影文化外,多元共融也是不可少的。在這裡祝福那位小女生工作愉快,也希望各位如果看到她不要取笑她、歧視她,或者她行動是有點不便,工作手腳未必很快,但仍要多加忍耐,不要惡言相向。
在此並希望其它的戲院效法,主動聘請有需要的殘疾人士,發揮友愛互助的精神。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過去30日人氣文章
-
九十年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場大火是1996年佐敦的嘉利大廈五級火警,造成41死80傷,是為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火災,長沙灣消防局消防隊目廖熾雄誤墮電梯糟殉職。當時傳媒鋪天蓋地的報道中猶以火海中的人形最為深刻,還有零星的市民為了生存採用不同的方法,包括跳樓奇蹟保命。往後,嘉利大...
-
《快餐店陰質事件》(Compliance)是一部相當有啟發性的電影,從中可以看到人在特有的環境下會做出怎樣的判斷與處理一些問題。或者觀眾會認為戲裡的情節是很荒唐,但世界那麼大,更荒謬的事仍有很多。當看過在影片分享網站上那些真實的新聞片段,更覺得這部電影有它的存在價...
-
寫這篇文章本意不是要貶低葉德嫻,她已是影后級人馬,就連在一部剝削女性的作品上也足見她的級數,她的演技不容質疑。而提葉德嫻就不得不提到她與劉德華的相遇,她曾經在訪問中就講到「生仔要生劉德華」,但其實她們年紀只是相差十三歲,沒可能生劉德華的。於是他們就上契了。 1985 年的《法外...
-
My Little Airport 的《牛頭角青年》在 2012 年發表,歌曲收錄在大碟《寂寞的星期五》內。直到 2014 年在電影《金雞 sss 》裡的一首《美麗新香港》都帶出對香港的情感,在《美麗新香港》的「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相信是近日「旺角騷亂」之後很多中老年人的...
-
美國作家雷蒙德.卡佛在他的一篇出名的小說作品《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寫到「所有我們談論的愛情,只不過是記憶罷了,甚至可能連記憶也不是」。而愛情是人生裡的一部份,營營役役的大半輩子人,難免是有所體會,有所後悔。到了某一個年紀,方知責任是很重要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