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每個人都能找尋自己的天堂—評尤里塞德的《天堂三部曲》



  尤里塞德(Ulrich Seidl)的《天堂三部曲》(The Paradise Trilogy)在歐洲的影展分別獲得好評與爭議,當一次過看完三部分別是《愛》(Liebe)、《信》(Glaube)、《望》(Hoffnung)之後,就會領略到當中的意味,三個無能愛的故事,圍繞著一家人,表面上是有關係,但你可以當成是三個不同的故事去看,你也可以連著一起看,但請記得要順序看,這樣你會感受到為何尤里塞德會有這樣的安排。


 
看過三部電影之後,第一個感覺是「潘朵拉的盒子」,人犯上了過錯,天神要懲罰,但最後留下了「希望」在人間。《愛》談的是縱慾、放縱、性愛、當然從某個特質上看是談文化衝突,但黑與白之間的關係並不重要,有一點可以拿出來談的是「原始」,肯雅風光固然優美,電影裡頭也經常看到動物,主人公酒店房間的床頭上正掛著一幅豹的圖畫,來至文明國度的SUGAR MAMA尋找心靈慰藉,春宵一刻值千金,性的慾望,人之常情。在森林與原野是多麼的消遙,非州的男人是野性的,在這個國度裡自然給人多一分的想像。兩性之間,對性的渴望也是生理與心理需要的一種,一買一賣很平常而已。《愛》裡頭的主角TERESA與一眾姐妹的縱慾,惹怒了天神。於是有了《信》的姨媽,也有了或許日後變成媽媽的小女孩Melanie,也即是《望》的小主角。一切看起來都是因果,是有輪迴這一回事。

  
《天堂》的故事看起來是平常的,可以套用在每個人身上,然而它最令人驚嘆的是在鋪排陳設上是多麼的世故,同時也有導演自身的目的,神到底是否存在,到底有沒有「天堂」這一回事,天堂是虛構還是天堂的另一面就是地獄的大門。在映後的簡短分享會上尤里塞德講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堂」,天堂或者是不存在的,但永遠都存在在每個人心中,因為人是有慾望的。但慾望可以使人帶來快感,也可以使人走向痴狂,走向失敗。在《信》裡頭的姨媽,因為一場意外令到她與丈夫失去聯絡,他的出現打破了她既有的生活。兩個人也展開了一場「宗教之戰」,但重點不在於反基督還是什麼,重點是愛的狂熱,失去了丈夫,得到了耶穌,生命中得以改寫,聖經裡有一句經文「只要相信,不要害怕」。耶穌成為她的一位愛的替身。無可否認,《信》應該會牽動到不少教徒的神經,但藝術的其中一個作用是顛覆,不喜的就別看。人與神之間的「三角戀」,信仰與愛情兩者更顯衝突。《愛》與《信》相對是彰顯衝擊的電影,前者較為甜中帶苦,帶有無奈,後者更是衝破了道德與宗教的界線。

 
至於最終回《望》,就是回歸最基本的命題,就是愛的可能。參加減肥營的Melanie愛上營地醫生,很單純愛與不愛的描寫,「愛總是讓人委屈」,男方的似有還無,給小女孩上了成長中最寶貴的一課。愛有時是無情的,愛是性苦悶,愛是無能愛,愛有很多可能性。三部電影的確有很多元素,也難以從一篇文章中完整地寫出來。

 
三部電影都有它各自表述的東西,人生百態,眾生相,天堂在何方?而在三部電影當中,導演的電影語言其實很簡單,純粹是小電影的製作,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最重要的是內容,用最少的場景,不起眼的演員,都能寫出這一部作品。不得不佩服導演的爐火純青。愛、救贖、天堂、性、情慾,都為這部三部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題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