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說話實在是不吐不快,當內地的影評對香港電影金像獎、對香港電影作出討論的同時,香港的影人與導演竟然受不起這些「批評」,甚至叫人不要看那些電影。一篇小小的報導成為了某報的娛樂頭條,甚有一種煽動式的保護主義。自從藝發局藝評獎一事後,杜汶澤與彭浩翔稱「低俗是香港的核心價值」,連本土的概念都未搞清就標籤了本地製作的電影為「本土電影」,電影也變成了「港人優先」,增添了政治的元素。
本來有討論,有更多的本地作品也不是一件壞事,過去一年我們見到《狂舞派》、《殭屍》、《一個複雜故事》的出現,奈何有些影人所拍的作品離不開粗鄙、色情成份,從來電影都是一種選擇,是由市場決定的,既然有投資者有觀眾,本來也不成問題。但問題卻出至在影人受不住批評而還擊方面,我想要搞清的第一個問題是有電影自然有影評的存在,這是不能否定的,少至戲院裡的「回水」到長篇文章,影評是對電影的回應。影人大可以批評寫作者不理解電影,但對回應作出不禮貌的批評就似乎有點太過火。面對著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而不作出思考、反省,更可見到影人的心胸何其的狹窄。試問如何潛心拍好電影呢?
第二是內地的媒體也是提出觀點與角度,從不知何時開始香港人一見到內地人的批評就捲入了族群間的矛盾,大家都忘記了電影是什麼。電影是世界語言,是大同的,而每當討論一部電影就捲入身份的對抗時,就變得無謂。在網上罵戰,冤冤相報何時了?討論最重要是和諧、是理性,可惜香港的報章就把事情小事化大,炒作新聞,真正讓文化的交流形成了鴻溝。至於本地也有影評人對粗鄙文化同樣憎惡,又為何只針對內地人?寫這篇文不是要引起什麼爭論,只是因為身份問題、因為觀點問題而小題大造,是十分無謂的事情。是我們的影人受不起批評,還是自尊心都不能傷害呢,這個問題需要他們自己反思,拍片的意義是什麼,什麼是好電影,又如何看待劣評。即使不喜歡內地人所寫的評論,又何需自暴自棄,大可以一笑置之,在報紙上單單打打實在是有點過火。
第三,生果日報的報導手法相當有問題。與其要保護主義的話,又何來不保護其他香港電影,又與其要引發不必要的族群矛盾,不如先做好電影新聞。對本地的電影節報導只有小篇幅,只是集中在男女星身型與緋聞,不斷製造Soundbite,對電影製作與討論十分不利。而這件事情內地方也只是提出所觀察到的事情,提出觀點,難道所謂標謗言論自由的生果報,只許自己有自由,而不許他人擁有?
作為香港人,我們都不能夠自私,一味認定自己的東西是好,別人是差。自己的是意見,別人是狗屎。如果我們是這樣與法西斯根本是一樣,與其要做好電影,就不應該思想狹窄,更不應該鎖在自己的世界。這幾點都是影人與傳媒必須反省的東西,不要「賴地硬」。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過去30日人氣文章
-
九十年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場大火是1996年佐敦的嘉利大廈五級火警,造成41死80傷,是為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火災,長沙灣消防局消防隊目廖熾雄誤墮電梯糟殉職。當時傳媒鋪天蓋地的報道中猶以火海中的人形最為深刻,還有零星的市民為了生存採用不同的方法,包括跳樓奇蹟保命。往後,嘉利大...
-
《快餐店陰質事件》(Compliance)是一部相當有啟發性的電影,從中可以看到人在特有的環境下會做出怎樣的判斷與處理一些問題。或者觀眾會認為戲裡的情節是很荒唐,但世界那麼大,更荒謬的事仍有很多。當看過在影片分享網站上那些真實的新聞片段,更覺得這部電影有它的存在價...
-
寫這篇文章本意不是要貶低葉德嫻,她已是影后級人馬,就連在一部剝削女性的作品上也足見她的級數,她的演技不容質疑。而提葉德嫻就不得不提到她與劉德華的相遇,她曾經在訪問中就講到「生仔要生劉德華」,但其實她們年紀只是相差十三歲,沒可能生劉德華的。於是他們就上契了。 1985 年的《法外...
-
My Little Airport 的《牛頭角青年》在 2012 年發表,歌曲收錄在大碟《寂寞的星期五》內。直到 2014 年在電影《金雞 sss 》裡的一首《美麗新香港》都帶出對香港的情感,在《美麗新香港》的「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相信是近日「旺角騷亂」之後很多中老年人的...
-
美國作家雷蒙德.卡佛在他的一篇出名的小說作品《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寫到「所有我們談論的愛情,只不過是記憶罷了,甚至可能連記憶也不是」。而愛情是人生裡的一部份,營營役役的大半輩子人,難免是有所體會,有所後悔。到了某一個年紀,方知責任是很重要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