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愛在圍牆倒下前


 在香港看到德國電影的機會並不多,一般來說要等到由歌德學院舉辦的德國電影節才能大飽眼福。自問看過的德國電影並不多,第一部真正接觸的德國片是《If not us , who》,故事講述二戰後的德國青年為國家尋求自強,成立激進社會運動團體的一個故事。從中筆者感受到德國電影背後重視的批判價值,他們能夠直視歷史,對戰爭、對民主的爭取都一一寫進電影當中。德意志人民在過去百多年經歷過戰爭的洗禮,背負著侵略者之名,使他們在今日能汲取教訓,即使在蘇聯解體後也能把東西德之間的差距收窄,如今德國已成為歐洲的第一大國。在發生歐債危機之時,處變不驚,還充當救市龍頭。這就是靠德國人過去的努力與民眾的高尚情操所致。故此,德國電影的人文質素與水準之高,實在是影迷們的福祉。


  今年的KINO德國電影節較著重的是有關東德回望的作品,故此在整個影展裡筆者都選了兩套有關東德的作品欣賞。兩部都是有關八十年代的作品,時代背景處於圍牆倒下之前,其中Nina Hoss所主演的《Barbara》(港譯:女醫生的秘密),所講述的是一個小鎮裡壓抑的故事,女醫生萌生去意卻被共黨人多番的搜索,人身自由被監控,影片裡充滿著一種白色恐怖。而另一套所選的作品是《Westwind》(港譯:西風吹起石榴裙),故事的背景來至於真人真事。兩姐妹Isa和Doreen離開東德到匈牙利參加划艇訓練營,期間遇到了來至西德的青年。妹妹Doreen與其中的一位青年Arne相戀,之後引發姐妹之間的信任問題與愛情與運動之間取捨的問題。


  像這種圍牆的故事,我們看到兩個不同的意識形態與之間的文化衝突。德國是個在歷史上較特別的地方,筆者對圍牆故事的好奇是出於當兩個意識形態的人碰面,到底是怎樣的感覺。會有如我們最初稱呼內地人做「表姐」、「表哥」嗎?說實話,東西柏林、香港與深圳河的關係也相類似。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內地人寧死也要「大逃港」,為的是避過內地的饑荒與文革。當他們來到香港也其實不太習慣,但漸漸地他們找到他們的身份。在現今的地理版圖與歷史上看,今日的南北韓有如當日的柏林圍牆,只是阻隔他們民族的是一條有形無形而存在的三八線。而南韓也有拍過有關脫北者的故事,在朴贊郁的《JSA安全地帶》裡更帶出了南北韓之間的衝突所在。就最近有北韓士兵跨過鐵絲網投奔南韓,不禁令人再次回想到柏林圍牆未推倒前,人們就越境冒死跨過圍牆,希望投奔自由國度。


  《Westwind》的故事雖然眼不見圍牆,但當中有隔著鐵絲網說愛你的情節,名正言順愛在圍牆倒下前。而《Barbara》也與男醫生或許走上另一條人生的路上,同樣是出逃者,有人成功,有人卻有更多的取捨,有人傷心,有人開心。在這個時代,我們生活在自己的國度,或者是半自由的國度,又或者在自己的國度,自由是一件寶貴的東西,至少有機會看電影、聽音樂、寫文章也是一種自由。


  當我看到有才華有責任心有時代使命的中國導演都要轉到地下拍攝,都要受到國家的迫害時,便替這個國家感到無比的羞恥。我們的國家,不像德國,從來都不願承認錯誤,只顧欺騙人民。中國電影的衰落其實是敗在中國人的手上,沒有反思,更沒有改變國家的使命。中國的圍牆不是實體的存在,而是存在在中南海高官的狗腦子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