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消失在記憶裡的《百花深處》



《百花深處》是中國導演陳凱歌為短片集《Ten Minutes Older:The Trumpet》所拍下的一部十分鐘的片集,內容是講述老北京的情意結。近年中國的各大城市大興土木,強行遷拆的事情時有聽聞,無論是為了上海的世博會還是北京的奧運,只要政府有用處,就會私行各樣的法寶要居民搬家。觀看香港的情況,我們看到石崗的菜園村、屯門的紫田村,還有列入新界東北地區發展徵地的村落,都被無情的工程推倒。無疑《百花深處》談的就是人情,是一種消失的記憶。當我們看到近年香港也走上同樣的路,犧牲了農業,犧牲了某些人平靜的生活,發展大於一切時,內心充滿著唏噓。

特別是地產商在新界東北的徵地也用到威嚇的手法,置居民活在白色恐怖中,曾經聽過有人的狗隻被下毒藥,早上出門,晚上房子就被拆掉。我不感想像這是今日的香港,這是被「大陸化」的香港。看著《百花深處》,不其然地想到《北京一夜》這首歌,老胡同目前在北京少之有少。曾經到北京旅遊,見識過胡同的生活,住在那裡的人其實不算清貧,但在社區裡他們建立了人脈網絡,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每間胡同都有著每家人的故事,老胡同的居民家裡沒有太多的電子產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很有規律,人與地方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些四合院是幾代人的處所。每一磚一瓦,都有歷史。

短片內的人看似是很「傻」,但事實上他是在懷緬過去家裡的佈置,家處於這個地方,他就以這個地方為生命的一部份。當今天看來其實不是一種反諷,而是一種現實。現實是新的居住環境真的能夠帶給人快樂嗎?此刻,想起了與我們距離不太遠的菜園村,如果沒有有心人替居民辦復耕牌,又沒有給他們找空地興建新村,或許有些老人家早就患上抑鬱。始終,老人家也老了,要他們離開是很殘酷的事,一切又要重新來過,實在令人心酸。

北京,不是我的家。但我們看到北京的例子,再回望香港,雖然他們的家不是有百多年歷史的四合院,但有些村民在村裡住了過半世紀,為了發展而犧牲人文價值,值得嗎?或者有一日,我們像片中被稱作「瘋子」的馮先生一樣,到消失了才感到痛苦,到發現地下有被埋沒的東西時才明白一個地方的故事?至少,我們現在還可以保育一些人的家園,我們要知道今日不守護,明日就到自己的家園了。這裡提到的《百花深處》,不只藏在那些居民的心,也同樣留在我們的心。

「懷緬過去常陶醉,一半憾事一半令人陶醉」,片裡的馮先生在找到埋在地下的鈴鐺,看得到他的快樂。《百花深處》帶給我們反思,無論是當代中國還是香港,每個地方同樣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陳凱歌用到幽默的手法,沒有直接帶出他想表達的內容,像這樣的故事需要一步一步的推進,然後帶出中心。而他做到了令人反思的作用,年華老去,景物早已面目全非。

百花深處內的老情人,還在等待出征的歸人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