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 星期日

致永恆的小星星:寫在《梅艷芳》前一《朝花夕拾 梅艷芳菲》的動容

10月10日,梅姐生日快樂!不知你知不知今年有位導演叫梁樂民拍左一套關於你的電影,我知你在上面都會睇到,即使你走左18年,你的影響力仍猶在。我有時都會唱你的歌,依然會睇你的電影,談不上是你的超級粉絲,但香港有誰會不喜歡梅姐,由細到大看你演出,睇你參演的電影,由《緣份》到《男人四十》,現在你畢業了,仍然有後來人繼續書寫你的故事,書寫你帶給我們的感動與人生故事,只是想講一句感謝與愛你。你對人的熱愛關心,在大是大非前挺身而出的勇氣,由一個小歌女到大明星的香港夢,都是這個城市的瑰寶,沒有人能夠拿走與消費你的尊榮。

現在香港有股追星潮,游走在尖沙咀都是某隊男子組合的廣告,大部份也是粉絲歌迷會下的廣告。有人批評香港的追星熱潮過火,Mirror成員的火熱有政治原因,亦有香港過去對偶像文化的真空,說白的是未有mirror前,對上一次明星萬人空巷的已經是二十年前Twins出道。現在是新世代,追星成了避風港。同時有一批年青人去追舊時代的明星,例如儲麗的的影帶、早陣子看了留情的書籍《歌影留情》,一個99年出生的女孩子寫了一本繪畫80年代明星與懷舊的書,在文字上不怎樣,畢竟小妹妹與明星們盛極的年代相差太久。但可以看到明星的魔力無論隔多少年也不會變,既可以喜歡新的歌手,亦可以欣賞舊有的歌手。最近台港兩地在《梅艷芳》電影上映前就有梅姐的展覽,其中留情小妹妹的插畫亦有參展其中。看到年青人喜歡舊時代的香港也不要感到驚訝與看輕他們。


  當《梅艷芳》首支預告推出,無論網上還是同溫層也表示不會看,沒拍攝的意義。現在社交網發表什麼都多了一重政治層面,對於梅姐也自然多了這一重,更何況徒弟中有一位女中豪傑,在梅姐的電影又怎能少了徒弟的部份。在梅姐生日後《梅艷芳》電影的優先場陸續登陸戲院,十一月中公映,中港台三地即捲起梅姐熱潮。由八月開始在戲院看了好幾次預告片,心裡面是感動的,梅姐在舞台上的生命力是有感染力的,最後的夕陽之歌,一句拜拜揮之不去。當我們去看一個人時要留意很多面向的,生活不只有政治,如梅姐由小到大的面對複雜的家庭環境,到長大後又要面對各種不同的朋友,處理圈裡的問題,再者是日後成為新聞風眼的梅媽與梅啟明的壓榨,還有梅姐得不到的感情,在她的一生增添遺憾。種種的人與事都夠填滿電影裡,當然電影亦不能夠完全代表梅姐的立場,今時今日講梅姐是為了尊重、尊敬與欣賞,亦用《梅艷芳》電影提醒香港人曾經的風貌與令人紙醉金迷的歲月。



  梅姐死後十年,最大的爭議除了是梅媽對遺產的不滿外,2013年與2015年兩次由匯豐信托的拍賣會就令心愛梅姐的人與粉絲心痛,其中以一百元底價拍賣的內衣侵犯梅姐的私隱,最為人震怒。最終歌迷會用了840萬成功投回42座獎座,總算保得住梅姐的努力與成就見證,奈何部份物品散落百家,一代天后死後遭到如此對待,是悲喜交集。2019年梅姐的歌迷會為梅姐籌備八年的電影《朝花夕拾 梅艷芳菲》,簡稱《拾芳》上映,以2013年歌迷拯救梅姐遺物為契機,以遺物連繫梅姐與歌迷之間的往事,側寫梅姐對人的關心、幫助與孤單。包括做了明星以後被昔日的朋友疏遠與產生隔膜,同時寫了梅姐如何改變她的歌迷的做人處事。


  具體講《拾芳》不算是一部好電影,故事性與梅姐的關係有部份情節是偏弱,沒見過梅姐的人忽然要感受她的欣慰,是牽強的,還有是因小事而放下了梅姐而要尋求「救贖」的矯情情節,在戲中由歌迷拾回梅姐的舊物,發現大量歌迷信與歌迷的禮物,然後物歸原主的故事。Edith(郭羨妮飾)原本是一個怕事的女孩,一講梅姐如開籠雀,梅姐默默改變她的性格。又有曾經追星的小孩子受梅姐的欣慰,看到昔日藝人對粉絲有如朋友的關心。而事實上也聽過有藝人會載粉絲回家,梅姐的舉動並不奇怪。又有教師想在校內做關於梅姐的音樂劇而遇到阻礙,被家長批評,被父親批評男人老狗鍾意梅姐,鼓吹學生追星;亦有家道中落的孩子受到梅姐設立的慈善基金的幫助而完成夢想,都是以粉絲的角度描寫梅姐帶給他們的改變,實際的、心靈上的支持。電影裡只是冰山一角,在香港樂壇亦有位小歌女迷戀梅姐到成為歌手,亦是夢想成真的。梅姐的早熟、有點傻氣、亦陰亦陽,演與唱俱備,百變形像,裡裡外外都有迷人之處。


  在戲中Edith支線有一幕就提到了留情在書中寫到的一節,關於梅姐對逝去歌迷的關心與幫助。事實上梅姐大可以不理會粉絲,即使是大明星也很樂意互動與參加歌迷會的事,例如是生日會。以前追星與現在很不一樣了,以前會話明星為我們帶來什麼,現在是粉絲能夠為偶像做到多少?梅姐勸勉粉絲要互相幫助,在現在香港亦需要這份精神。戲中Perry Sir在校內講梅姐被家長批評,時至今日明星偶像在習作上出現也被批評。假如學生在課業上放鬆點也不是壞事,做藝人也不是一條容易的路,只要好好引導就可以。藝術、音樂也不是不務正業,而是專業。梅姐作為偶像也熱心公益,從社運到救災再到2003年的沙士不遺餘力,即使不留意流行文化也不至於會討厭她,她涉獵到社會各階層的心裡,是現在藝人的儀範。單是以上她對歌迷的愛與關心增加了電影的說服力,塑造了她有情有義的一面,而她亦當歌迷是朋友,無法否定的。


  以上談了梅姐如何影響他人,在電影裡卻有一節由胡杏兒主演的支線,飾演與未成名的梅姐識於微時,漸漸因她的大明星身份而怕被誤會與高攀而疏遠了對方。梅姐昔日關心朋友是因為由小到大她也沒幾個真心朋友,長大後一炮而紅,一沙一世界,舊朋友未必會明白娛樂圈的複雜。梅姐只想做個普通人,但她已經不再是普通人。在她生命臨終時仍然記掛著幫過她的朋友,她真是個傻女,總是為別人想,又有誰為她想?梅姐是令人心生憐愛的小女人。


  十八年過去,《梅艷芳》上映在即,不論好醜也是本地文化的盛宴,年度大片,當之無愧。電影公司江老闆受梅姐之託而拍傳記電影,以特技美指塑造舊香江、塑造街景,花費之大,亦屬情份。在國外,很多Diva Film的出現,而香港少有有我們的Diva,我們的女兒。流行文化流傳而今有它的時代價值與意義,相愛不難,用音樂、用電影緊扣著幾代人的感情與記憶。


  今夜芳華絕代,似是故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