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中國夢?空有夢想.實情腐爛 --「合伙人」電影對國情的體現

在今年中國的五一長假檔期上了一部叫《夢想合伙人》(MBA Partner)的電影,看完之後不禁要問一下郭富城知不知自己參演了什麼爛片,不過今年在香港金像獎憑《踏血尋梅》獲得最佳男主角的城城早就有爛片的前科,周顯揚的《殺人犯》就是他演藝生涯的污點。不過連劉德華也參演《天機》時,也許他們可以爭奪一下酸草莓獎項的得主了。這部《夢想合伙人》是由大熱韓劇《來至星星的你》的導演張太維作品,簡直就是「星巴你」。當這十年八年看到韓國電影的質素日盛,最近《屍殺列車》廣受好評,韓國政府大力投入影視工業,又鼓勵國內的編劇而辦起文化運動,想不到的是韓國導演來中國就不能突顯其優勢,反而是拍出「拜金主義」、「土豪」而塑造中國夢的形象,到底中國夢是什麼鬼東西?說穿了就是讓中國人心裡自我滿足的意識,只是想像出來的另類「超英趕美」的心態而已,而實際上華麗的外表包著空心的東西。

  這幾年中國出現了不少內含中國夢的電影,與《夢想合伙人》對照的《中國合伙人》(陳可辛導演)(2013)、《同桌的你》、《致青春》、後兩者的故事集中在校園青春,曾經的戀人為了「夢想」渡美,如今成長了要成家立室時回來懷緬過去,「美國夢」是這些電影的手段。年青人為了美國夢,為了那種高人一等與前途去了美國,犧牲一段感情。最記得在《致青春》裡的對白「誰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在中國人眼中美國夢始終是高尚的,只為了一張綠卡。《夢想合伙人》與《中國合伙人》相同之處在於兩者的故事是由美國夢的破碎而開始,《夢》片裡盧珍溪(姚晨飾)為了與男友在美國生活而賣假手矮被抓上警局,繼至驅逐出境,人財兩失之外更失了感情。《中國合伙人》裡的成冬青(黃曉明飾)考不上美國的大學,愛人又渡美了。無論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中國,出國是青年人與父母輩的夢想。這些年來香港考SAT的內地考生是以千計,美國夢一直存在在中國人的心裡。美國夢的潛台詞也許是成功的標籤。但去美國的也不是人人也得以成功,在面對生活困境、對未來的憧憬破滅時,最終也是要回到中國。
                      
 不知是巧合還是故意,《中國合伙人》(American Dreams in China)是男版的兄弟創業的故事,當中其中一個角色叫孟曉駿(鄧超飾)。在電影裡他是唯一一個去到美國的人,但卻在美國碰壁而不得不回中國找尋機遇。而在《夢想合伙人》的背景是在一座商學院裡發生的,而講師的名字也是叫孟曉駿(郭富城飾)。在《夢》片的孟曉駿講到了「美國夢已經成為過去,這是中國夢的時代」,但無論如何去自我滿足,中國的人還是仰望「美國夢」,在電影裡主角們的夢想要登上納斯達克的舞台上。現在是世界市場向中國靠攏的年代,但中國人要如何的自處?被美國夢而擊碎,無奈才成就中國夢,但最終「愛國」的心也沒有變。《夢想合伙人》始終是爛片,亦體現了中國式做生意的傳統。當中三名女合伙人在生意出現問題時用錢收賣他人,女的敗金要名牌手袋,如此的虛偽。但更虛偽的一點是將姚晨飾的盧珍溪寫成是花癡,靠著用美色吸引高富帥教授而獲得成功的女性。意味女性的成功是要靠男人。《夢想合伙人》看外表是《中國合伙人》的翻版,但在故事的描寫是薄弱的,首先是三個女人並非是做實事的人,空有外殼,三個女人一個墟自不然要互相尖酸刻薄,不打不相識。她們的結合最主要是來至教授的組合,講到「創業型」電影看不出成功、勵志的成份,只有男人暗中的幫忙、男人嘲笑女人的情節、更吐血的是在公司面臨危機時來了一場意想不到的地震挽救公司的劣勢。一場地震、一個動人的故事就可以迅速令公司洗白,簡直是侮辱智慧。

  《夢想合伙人》是徹底的失敗,畢竟這類電影需要的是看到合伙人們的軼事、他們如何團結?如何把公司推上高峰。而不是一直在吵鬧、賣弄兒女私情、曖曖昧昧。觀眾需要看到故事、看到真實的東西,而不是虛幻構想一個成功的故事,這種成功是不設實際的。講到拜金,中國電影最經典而被炮轟得最嚴重的是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早幾年婚戀節目《非誠勿擾》有過一句金句「寧靜在寶馬裡面哭,也不願在單車上面笑」。《夢》片裡的顧巧音講了一句不想坐低於一百萬以下的車,這種態度真是找死。目前中國電影的拜金、土豪風氣也傳進香港,那些《賭城風雲》連包裝也要用金色,實在是對美學的踐踏。《中國合伙人》無疑是比《夢想合伙人》成功,最主要有故事藍本。故事有樣版的人物就是新東方的創辦人,有時代背景、有熱切的追求與理念。《夢想合伙人》的故事只見堆砌,不見其時代精神與振奮人心的東西,絕對是敗筆。
                   

  雖然《中國合伙人》被香港影評人批評掏空了時代、掏空了一部份火紅火熱的歷史,但陳可辛與他的團隊就是懂得包裝、懂得懷舊、懂得帶出這些電影的核心內容。就是要做到令觀眾共鳴,耳熟能詳的流行曲、衣著、見微知著去入手去創造。例如是《海闊天空》、崔健的歌、抒情的英文歌都是重要的文化元素,再者是成東青、孟曉駿、王陽各有特點,一個窮困青年、一個家族有威望的二代、一個浪漫主義的青年,三人都各人特點與性格。觀眾很容易代入這幾位主角的心路歷程,會了解當時的中國青年為何奮進,就是東方跟西方的差異實在太大,西方世界被幻想為樂土。不過《中國合伙人》也不是一面倒的成功,當中不乏中國人鑽空子而成功的例子,其實不獨中國,在香港都有一種錯誤的價值觀。比如會認同炒賣獲利為成功,例子有Iphone、有演唱會門票。《中國合伙人》的鑽空子就是在快餐店無本生利教外語,而在香港的快餐店也不乏這種「職業」。


  《夢想合伙人》與《中國合伙人》最終回到美國,在這些影人、中國人的想法就是「報復」與「維護尊嚴」,在那些跌低就要十倍奉還。《夢想合伙人》的美美網最終在美國上市,但女主角過往的黑歷史始終伴隨她一生,在商業市場上女主們創辦的美美網賣假包但得到了體諒,這是不智的。而《中國合伙人》中的「新夢想」背後又代表什麼?真正的夢想又成功達到?去到美國上市就是夢想嗎?夢想的原意其實又被扭曲。電影只是賣弄一種商業市場學的東西,塑造金錢就是夢想的假象,特別是鄧超在美國的大學工作得不到成就,長大後的朋友知情就賣起了以他命名的實驗室。這真是「土鱉」(意思是土豪,揮金如糞土的意味)。無疑電影除了部份東西被批評外,大致上俘虜到觀眾的心,有五億票房。另一點是《中國合伙人》的成功也許是導演自己的經歷,難免在美國夢與中國夢之間有所理解。實情這兩部電影也有對國情、對國人態度的體現。在賣弄「夢想」之前,國內的影人應該想一下什麼是夢想,雖然它很殘酷,但夢想本來就應該是熱血、是不計成本與後果的,卻看到影人的計算。這樣的中國夢電影其實是荼毒人民的毒藥,應敬而遠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