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一次有免費電視台執笠已經是1978年的佳藝電視,亞視的牌照在今年的3月31日到期。其頻譜會由港台電視與NOW旗下的VIU TV共享,而有線的奇妙電影也申請使用亞視的頻譜。目前亞視的頻道共有六條,本港台、國際台、亞洲台、歲月留聲與兩個內地台。香港電視經過一輪的風波還是得不到牌照,轉型網店卻只是風光一時,但實際沒打進核心市場。現在只好思量改為製作電影,暫時停拍電視劇。2014年11月19日,港視特地在那天開台跟無線打對台,誰知網絡電視制肘多多,開頭播《選戰》還是有回響的,誰知道往後被觀眾批評節目與無線的劇集有過之而無不及,最終一劇的回響比一劇低。結果也難逃厄運。
亞視還有三個多月的壽命,原先話找到投資者注資轉做OTT平台,但現時亞視再度欠薪。除夕夜更要重播2011年的倒數晚會,有種「今夕是何年」的味道。莫非亞視帶觀眾「回到過去」?這幾年亞視鬧出不少笑話,重播煙花晚會是其一。其二就是王征帶一眾藝員到政府總部反免費牌照的發牌,結果亞視不是輸給任何人,而是自己人搞死自己人。基本上所謂OTT平台只是死前的迴光反照,連中央也不支持喉舌,不應該再有新的希望。
16年是電視業的重新洗牌的時機,美國網絡電視Netflix攻港,預料月費只是六七十元,比去電影院更平。現在香港閒閒地看一部電影也差不多一百元正,Netflix目前正跟電盈商討合作的可能性。而在15年下半年樂視盒子正式進軍香港,也出版了第一套網絡劇《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市場佔有率坦白講不是很好,不過收費電視沒有球賽可看。一眾的足球粉絲想用廣東話看球就一定要有樂視了。
港視的OTT平台失敗,但樂視就有中資背景,資源眾多。NETFLIX更發展為國際品牌,要看美劇與自家製作就更加方便。另一邊廂now tv旗下的viu tv雙線發展,大約四月就可以正式在電視見面。而目前VIU TV也有開發OTT平台,日韓劇與綜藝在當地播完後不到八小時就做到翻譯並更新。TVB雖然也有播劇,但一些日韓劇抱歉了要讓收費劇集台的受眾優先了。目前TVB正在播的日韓劇也起碼是一年前的作品。
隨著第三、第四個電視台出世,香港的觀眾還是會有更多的選擇。什麼行業也一樣汰弱留強,亞視不會永恆。基本上亞視現在未正式執笠都已經是彌留狀態,當港台/VIU 接管亞視頻譜才是新挑戰。不過港台的節目也不會改變到香港觀眾的口味,節目偏重說教味重,而且不會用公帑拍過份的娛樂節目。最多只可以做香港的「BBC」,但即使現在開播也不見得有什麼好處,在所謂的黃金時間也是播舊的《獅子山下》。而VIUTV也沒有進行對港劇的拍攝,看來要看劇集還是留到TVB懷裡。要挑戰TVB看來還是要拍劇,而且要是超脫的劇集。要不再膠的劇都始終會有受眾,繼續愚民。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過去30日人氣文章
-
美國作家雷蒙德.卡佛在他的一篇出名的小說作品《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寫到「所有我們談論的愛情,只不過是記憶罷了,甚至可能連記憶也不是」。而愛情是人生裡的一部份,營營役役的大半輩子人,難免是有所體會,有所後悔。到了某一個年紀,方知責任是很重要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
My Little Airport 的《牛頭角青年》在 2012 年發表,歌曲收錄在大碟《寂寞的星期五》內。直到 2014 年在電影《金雞 sss 》裡的一首《美麗新香港》都帶出對香港的情感,在《美麗新香港》的「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相信是近日「旺角騷亂」之後很多中老年人的...
-
修復粵語片《彩色青春》(1966)應該是香港電影資料館的得意之作,目前館方出版的修復電影影碟只有三部戲,而《彩色青春》的影碟在2015年推出並附有小書。自第一次修復後放映距今已經十年,其中在電影資料館15週年活動上放映了二次修復版本。相隔五年,《彩色青春》再次放映,一睹青春電影...
-
定時定候,各大院線看中商機就會推出電影馬拉松。曾經就舉行過連看《哈利波特》、亞洲電影節時的「午夜狂熱馬拉松」,最近就有百老匯電影中心主辦的連看今屆奧斯卡的最佳五強外語片,實行由下午一時放映直到接近午夜十二時。觀影時數堪比慘過返工過學,常言道:「睇戲要享受」,不是玩命。作為一個...
-
【這個系列會寫一些稍為有趣與打動到人的人物,不分男女、種族、國籍,不日更新】 2021年《全民造星四》出現三十五歲的選手芯駖,有人稱她為女人的天花板,由入女團,不可能吧,咁老?到她打破了年齡的界限入選女團Collar,依舊有不少人討論她的歲數。政府廣告有一句不問年齡,唯才是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