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認識大會堂(City Hall)的歷史是一個深遠的課題,在這個地方表演的藝團不少都有超過半個世紀、幾十年的歷史,又例如在裡面表演的團體與表演者,他們都有與大會堂結下不解之緣的故事。追本溯源,現在的香港大會堂在香港歷史裡是第二代大會堂,最早的大會堂建於匯豐總行與中銀大廈一帶,於1869年建成,1933年拆卸,是一座仿巴洛克式的建築物。這座舊大會堂是香港首個公用的文康設施,但當時華洋之間、男女之間有卑賤之分,主要以洋人與殖民地政府的利益為依歸。裡面設有博物館、宴會廳、圖書館、入口還有噴泉。去到三十年代開始日久失修,適逢毗鄰的匯豐銀行要擴建,約在三十年代中期清拆了一部份。其後二戰與香港淪陷,重建大會堂一事並非當時所急,在1947年剩餘的舊大會堂部份也被拆除,興建中銀大廈。舊中環曾經是一個歐陸風的建築群,現在餘下的是愛丁堡廣場、終審法院、皇后像廣場的園景。
在1951年的《華僑日報》的報導提出了重建大會堂的九點建議,包括要有電影機室。又提出要貫通中西文化,免除歧視、作為市民婚禮囍慶的場地,亦有提出作為追悼的設施,這幾項直到今時今日也具有相關的功能與實現。其中大會堂有美心皇宮作喜宴之用,前身是洋人辦宴會、酒會之用。另外在當時亦提出藝術館、博物館與圖書館的用途,亦一一落實。而在當時提出的設施當中興建泳池、球場與室內運動場的計劃並無落實。當時預期大會堂耗資一千五百萬,在1962年3月2日的《華僑日報》報導大會堂最終花費二千萬,由時任港督柏立基主持開幕典禮。同日大龍鳳劇團上演由麥炳榮、鳳凰女主演的《鳳閣恩仇未了情》為博愛醫院籌款,並由麗的銀台實地轉播。在一甲子後這套戲寶因疫情無法重臨舊地,而同樣在一甲子在大會堂演出的倫敦交響樂團則以錄影亮相大會堂的六十大壽。在大會堂開幕週還有京劇演出,其中菊粉花京劇團演出,菊粉花對香港影壇的貢獻良多,她在京劇習刀馬旦,徒弟有陳寶珠、蕭芳芳,除了戲曲外,善於北派武功的她亦培育了香港的武打明星,如無線每年籌款節目的武指楊盼盼、殭屍道長林正英、尊龍、小猴(可參看劉家良師父拍的《少林搭棚大師》)。
提到香港的電影文化,特別是藝術電影(Art House Cinema)的推廣,今日必提的地點一定是藝術中心與百老匯電影中心,今日香港電影院放映的片目百花齊放,每年有香港國際電影節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如今電影節已有四十多載歷史要追溯到1977年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誕生,未有電影節之前香港的老影迷成立電影會,其中電影會的成立與大會堂扯上關係。大會堂專題講座的主辦單位請來羅卡與黃國兆兩位資深影評人與策展人、導演談到六、七十年代的電影會,由電影會到電影節,當中衍生的不只是香港國際電影節、還有一些錄像比賽給予當時的導演與年輕人,電影會不只是放映平台,當時的主辦方招收會員、印刷刊物,此外六十年代的學生周報興起,吸引學生投稿,其中有不少投稿的活躍份子成為了香港電影的研究者與核心人物,如石琪、吳昊、舒琪、羅卡、當中有人拍過長片、實驗電影、創辦電影雜誌、研究香港掌故、寫小說云云,愛好電影的人與文藝界、知識份子有跨界別的交流,當時的電影放映吸引了如西西、亦舒為座上客。
從第一映室(Studio One) (1962)開始
要追蹤香港放映藝術電影的始祖要講到第一映室(Studio One),據卡叔所講最初是由商人、公務員、一批在港愛好電影的洋人(當中包括印度人)所創立,是第一個以會員制的獨立電影會,以大會堂為放映基地。據卡叔所講當時他去過參與策展的會議,全是洋人摸住酒杯底相當高尚的活動。第一映室主要播放歐美的藝術電影,其中在七十年代的剪報看到當時播放Orson Welles的《大國民》(Citizen Kane)(1941)與意大利名導帕索里尼的電影,當時亦舉辦過日本電影週播放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魚之味》與《東京物語》,引入亞洲電影、在1969年第一映室曾經播放過女導演唐書璇的獨立製片《董夫人》,該片曾代表香港參加奧斯卡外語片評選,亦參與了康城影展。這部片在七十年代上映過三日,以藝術片來說取得不錯的票房,而且是少數具有中國特色與古典風的藝術電影,現在這部片成為了電影資料館的珍貴館藏,亦是香港電影少見的獨立電影。
不得不提的是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當過第一映室的主席,不難怪當他要破產拍賣的黑膠有不少珍貴的物品,他曾經是香港民間藝術交流的推手。第一映室與外國的文化協會也屢有合作,作為民間與外國的橋樑,惜第一映室的觀眾層面限於洋人。隨著七十年代藝術中心的成立,再加上其它電影會與電影節的興起,在八十年代解散,結束歷史任務。由於第一映室的核心價值與選片比較洋化,一些本地青年決意成立具本土與中國視野為本位的影會。
1967年(六七暴動)一方面帶動起愛國的思潮,另一方面當時興起的學生周報的知識青年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再加上六十年代的世界政治向左傾,六八年巴黎學運席捲全球,香港的青年人受到西方電影的影響,這批周報的主事人創立了大學生活電影會(大影會)招收會員與舉辦業餘的電影放映。羅卡、吳宇森、石琪、攝影大師何藩是香港實驗電影的第一代創作者。在當時的放映片目當中有一部中文大學學生罷課的紀錄片《大罷課》,翻查資料1970年四月當時的中大學生不滿大學資助委員會削資而組織罷課。(撮至《邁進中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三十年 1963-1993》)還有一部實驗電影(羅卡導演)的主角是1966年反對天星小輪加價發起絕食抗議的蘇守忠。大影會在幾年後散會,隨之有衛影會,亦是與學生周報有關推動實驗電影。
七十年代:火鳥電影會
要講到影響力最大的電影會,1973年成立的火鳥電影會的成立是相當標誌性,它承襲了大影會與衛影會創作實驗電影的元素,更開始與當時的市政局合辦比賽。當中獲獎者與參與者成為了後來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如許鞍華、方令正、譚家明、羅啟銳等等都是由比賽出身,而早期的短片比賽直到現在百花齊放,由菲林電影到錄像創作再到手機影片。現在有不少導演也是從短片比賽中得到發展機會,如演員盧鎮業(小野)曾經拍過紀錄片《那年春夏之交》、《樹大招風》的三位導演也是從鮮浪潮出身,隨著拍攝電影的成本與放映的渠道增多,現在Youtube短片也成為了出路,如《試當真》、《小薯茄》的出現。
直到今時今日,香港私營電影會已經式微,換隨的是電影院線/電影節協會成立的會員制度,亦有以創作為主體的群體,例如《豐美股肥》的創作,坊間有私下研究電影的協會,如舒琪與一群愛好粵語片的朋友成立的粵語片研究會、馬田史高西斯的研究會,也有影評班導師成立的私人影社。火鳥電影會除了推動錄像創作,亦有出版自家製的影訊,是電影雜誌的雛形,當中深入探討當時放映的中外藝術電影,亦有讀者的來信交流電影心得,單論文章與深度比現時高班得多。隨後七十年代出現專門的電影雜誌,如《大特寫》與《電影雙週刊》。火鳥電影會的創會人亦值得一講,例如有攝影師盧玉瑩、電影策展人、導演黃國兆(他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百老匯電影中心的策劃)、舒琪(集影評人、導演、創辦電影發行公司《創造社》、以及是《電影雙週刊》的核心人物)。今時今日老一輩的影評人在當時靠自身的力量創建群體,推動輿論與創作方使後人乘涼。火鳥電影會約在八十年代末期解散,但在九十年代影藝戲院、電影中心的出現以商業形式推動藝術電影。
時至今日,香港國際電影節有個以火鳥為名稱以表彰新秀影人的獎項,相信亦是延續火鳥電影會提拔與嘉許影人的意思。由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私人電影會的放映,這班影迷與策展人終於望穿秋水,1977年市政局在大會堂舉辦了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第一屆選映了二十多部電影。要研究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歷史要去電影資料館的圖書館翻資料,以往放映場地以政府場館為主,包括大會堂、葵青劇院、標誌性的文化中心,隨著政府慢慢淡出電影節的主導角色,電影節的營運轉向商業營運。在今屆第46屆電影節是首個沒政府場地舉行的影展,或者是疫情的影響吧,往年主辦單位會售賣影癡、VIP通行證,近年因疫症而取消有關安排。香港國際電影節是亞洲區第一個國際電影節,現在亞洲區內比較出名的影展有東京國際影展、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內地新興的平遙影展、韓國的釜山影展(不少港片亮相當地)、亦有台灣的金馬影展、台北電影節也是港人港片經常出沒的影展。
由1977至今,電影節曾經在2020年因疫情關係而取消,由2020年至2022年香港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影節選片與電檢門檻、政治審查也難以避免。印象中以前有個欄目叫香港電影面面觀,裡面涵蓋主流與獨立電影,例如是影意志發行的電影,亦有些本地獨立製作與社運的紀錄片,但這些在今日的香港不容於世。變相香港出品的電影要散落到別的城市放映,是一個遺憾,但電影節方面也盡量搜羅一些在灰色地帶的電影,電影節當局在售票與退票各方面未必盡善盡美,但可以包容的。在2013年電影節協會另外設立了Cine Fan的放映,主辦單位曾經舉辦過會員優先場與社區放映。
回到電影節的研究,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閉幕電影有胡金銓的《俠女》,翌年一群電影研究者在第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提出保育電影的理念,要求設立電影資料館。政府終於在1993年籌辦,終於在2001年開幕。在去年電影資料館成立二十週年,一級館長Priscilla曾經分享過她在香港與美國搜集電影拷背與修復電影、與電影界中人結識交談的小故事,例如她去邵氏影城看過《十萬火急》(杜琪峰導演)的一比一消防車,又例如在九十年代在廢置的戲院找菲林拷背。這是另外的故事了。不過我們要想的是現在的電影節還具備什麼功能?以前電影節舉辦供大專生而設的影評班,現在這些具教育意義的活動已經不復存在,一方面是資源分配、另一方面是影展押後延期而有所影響。大多數影迷的願望是來年影展能夠回復正常而已,今時今日影評人的力量不復老一輩人積極參與、博學多才,而且談電影節的電影多數給予人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變相電影節只是一個圍爐取暖的活動。不過有些重要的歷史,重要的事情也是要記下來,為後人種樹。
回首電影節,主辦單位曾經舉辦過粵語片、功夫電影的專題研究,在2011年電影節與電影資料館有一個中聯電影的放映回顧。電影節的選片小書是研究電影節歷史的重要文獻,另一方面專題展覽與影人的專書也是影展的一部份,例如是焦點影人的專書,例如是劉偉強、曾志偉、張艾嘉、邱禮濤等也是座上客,又曾經出版過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與成瀨已喜男的專書,近年筆者個人的電影節相關的藏品之中比較特別的是廉政劇集專題的特刊,一來是非賣品,二來是廉政公署早已與當下的香港一同沉淪。
現在坊間太多各式各樣的電影節,但國際電影節依然是香港的主流影展,港產片在影展做國際首映,亦有一些比較另類的放映,要數到演藝學院出品的《咖啡或茶》,在電影節以外壽終正寢,再沒上映的機會。看電影節有時比較重要,又例如幾年前百老匯電影中心的亞洲電影節放映了同是演藝學院學生的《小學雞大冒險》也是外界無法看到的。去年有組織與有心人放映了何藩的絕版電影,電影節讓我們認識別國的文化、世界的潮流與一票難求的絕版影片,認識國際級的導演與演員,電影節當局曾經邀請過法國影后雨蓓來港,還有與大使館等文化機構策劃電影專題。筆者記得有一年做過波蘭電影專題,還有紀錄片也是相當高質的策展。
後記
寫《香港大會堂建館六十年》(上下篇)花費了不少時間、心思作搜集,文筆比較粗淺,盡量將兩個講座的資料加上所搜集的內容整合。有不足之處,敬希原諒。對於香港掌故歷史還要多增補,日後有機會再談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歷史。在這個從電影會到電影節的講座,最大的感受是以前的文人用行動說話,以謙卑務實的態度開創自己的路,拍片、評論、寫書。而今日作為後輩,聽前輩說故事當中發現了很多脈絡與過去的事,從許仕仁的遭遇、大學生罷課到今日的學運、社會一日千里的發展,從前的人視去大會堂是一整日的活動,現在交通便利,假日的中環是外傭姐姐的開心樂園,塑造了香港一道華洋共處、和而不同的風景。
延伸閱讀:
1.黃夏柏:私映記一第一映室到進念(2021)
2.喬奕思:書寫當下:香港國際電影節側記(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