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電影是共通的語言 無分本土與合拍

坊間總會有「本土」對決「合拍」的爭論,每每一些華語片上映,就會有些人很先入為主的講到「非本土就不看」這類的字眼。城市裡出現了太多爭論,無論是政治上還是平日的討論都產生了對立,這都是非關政治所引起的。有些人憎恨內地,就連內地與合拍片也討厭了。而有些派系也談到「本土」,只要令電影添上「本土味道」就會比較的有綽頭。比如說今年暫時的票房第一《激戰》為例,本身俱是合拍片,但整個故事變相在澳門發生,也少了「內地的味道」,實情是內地的資金。觀眾看得精彩是因為電影的背景與當中的熱血、男人們的爭鬥、剛陽的味道而看得陶醉。

然而,有些概念需要弄清。首先,是不是所以「香港電影」都有所謂的「本土性」,什麼是「本土」,恐怕很難界定得很清楚。大概「本土性」的由來應該是歸納如此的,身份認同、認同自己是香港人、有歷史背景的基礎、有些本地的情懷與生活片段等等。當《激戰》與《狂舞派》一出,就被定性為「本土」了,其實兩者都不太「本土」,反倒是觀眾添加了想像引致。《狂舞派》基本上就不本土,世界各地都有大學生,然而內裡沒有「香港校園文化」,若只論出現的街景與街頭文化就認為是「本土」就太武斷。香港的社會談起本土,接著就濫用概念,就連看電影也忽然本土。事實上,所謂的本土其實就是抗拒內地的意思。

平心而論,本年度都有合拍的佳作,比如是《毒戰》與《盲探》,既有中國味道又不缺乏港味,香港的電影不能只靠本地的資金,否則很多人會掉飯碗。唯一能做的是善用優勢,又其實香港的合拍片也不是只有與內地的「合拍」,實情也有歐洲與美洲,只是少人留意。好像是《商戰》與《AMAYA》。早前去到一個電影講座講到香港影人的北上之路,講到最初合拍片的構成與陳嘉上導演如何看待合拍片,大致上可以了解一下電影業的情況。他提到現時內地有很多資金,但內地需要的是香港導演的協助與智慧,要有經驗的。皆因很多的香港導演懂得拍商業電影,而內地的卻又青黃不接,需要有外力。

他提到一點很重要,電影要拍給誰看。電影是世界的,要有廣泛的受眾群,在內地可以面對十三億人的市場,把一個餅做大。而香港影人也不應該只是停留在一個小地方,而要向外闖,認識中國。說這些話或者會引起某些人的不滿,但看電影也不應該是狹義的。目前合拍片也愈來愈成形,再也不是「幾不像」。最初有合拍片都是因為本地的人沒飯開,所以才北上,如今反倒是國內的投資者投資港片。他認為合拍片只是一個過渡期。此話是有道理的。且看目前有些港導直接進軍內地市場,比如說陳可辛的《中國合伙人》與黃真真的《被偷走的那五年》,已經沒有港味的元素。

香港的導演不一定要在香港拍電影,有些電影如梁普智都一直在國外拍電影,太多的輿論爭論著「地域」的問題,彷彿忘記了電影是共通的語言。認同影評人朗天所講,慢慢地等待,靜觀其變,不要先下定論。一切隨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