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一生只想尋找一個肯捱麥記的女人》:港男港女的那些二三事


由中學生拍攝的《一生只想尋找一個肯捱麥記的女人》在短短幾日間成為了網絡上的熱話。目前有八十萬個點擊,立即就有不少人撰文,批評麥記的又有、以港女的立場出發的都有,也有以生活為題材也有。基本上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解讀應否去麥當勞開餐,也不用花太多時間去想男男女女的那些事,看過,娛樂一番,討論一番就可以了。事實上,這個短片的宗旨很簡單,就是挪用網上的熱話與語境拍成,影片的題材是出至網絡潮文,中學生只是挪用作拍攝之用。

                              

坊間拿網上潮文作拍攝對象也不是第一次的事情,比如說早幾年紅起的《豆腐火腩飯》潮文也曾拍攝成短片。這類短片不在於評論它有多的藝術價值,談的是「共鳴」吧。肯捱麥記未必是好女人,麥記多吃了也壞肚皮,但主創最主要是想講男男女女之間的尊重與平等吧,在愛情世界裡最想要的是對方能有所的明白彼此。事實上,港女的形象根深柢固,拜金、公主病、無知,的確是有某些女性是這樣的。有些人認為吃飯一定要男方付錢,並無想過要付錢,男女不平等都不是今日的事情。女方認為那是禮貌,但就是有些人認為自己是絕對的。

「捱麥記」只是意指為一些「基層」、「低消費」的東西,也某種意指為「大眾化」。在影片裡反映的是「實際」,吃一頓飯是兩個人相處的時光,無論貧與富都要彼此的共同生活,戀愛如是,人生高低起落,總不能夠要求伴侶付出所有。況且伴侶也不是特別的富有,應該要量力而為。拍拖不是要充大頭,有些時候也要照顧一下對方需要,然而今時今日的男女不明白知慳識儉的道理,一時要喝星巴克、一時要吃乳酪、一時要HIGH TEA。愛情變得用物質來衡量對方的愛。

有時候,都市男女的愛變得兒戲,拍拖的年紀愈來愈輕,對物質又睇得重。談的是虛榮心,世上從來沒有免費午餐,食麥記又好,食自助餐也好,最主要是懂得回報。沒有人是公主、王子,麥記也有它的存在意義。肯唔肯去選擇,是自己的事情。有時候在街上看到一些男女浪費食物,更加是覺得可恥,有麥記選擇已經是不錯,至少在這個世代,有一個地方讓人坐、讓人以低廉的價錢吃得飽,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麥記,是窮人恩物,但有選擇的話選擇一些更健康的食物會更好。當然,女朋友也要識選擇,選個賢良淑德的、知書識墨的更加好,女孩子也要好好生性,不要當男人是「老馮」,只懂埋怨自己的另一半,女方也有責任的。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系列】《美少女戰事》(In Bloom):格魯吉亞的少女革命

來至格魯吉亞的《美少女戰事》(The Bloom)在今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奪得新秀電影競賽的火鳥大獎,一部看似是微不足道的電影,內藏少女情懷與格魯吉亞的歷史背景。《美少女戰事》難以與那些大國家的片爭奪,注定是炮灰,但可以參與對這些小國來說已經是難得的機會。對於我們觀看World Cinema的觀眾來說,了解別人的電影也獲益良多。故事寫得再怎樣,真的不重要,最重要是給予機會他們冒出頭,小國的作品也不至於差劣,必須給予他們進步的空間。


《美少女戰事》主要是寫兩個女生在國家獨立後的命運,蘇聯解體後,國內物資貧乏。兩位女角Eka與Natia在大環境下走上不同的路,一個要結婚,一個不想朋友結婚,處於目睹與被動之間,命運不能夠改變,彷似看不到將來。國家的路前路茫茫,朋友間的感情又起波瀾,童黨處處,生命又受有威脅,還有自己的家也變得不完整。這一場「戰事」是埋在隱形硝煙中,女孩要面對的是自己。影片裡那種的抑壓反映了當中的大環境,故事是來至導演的記憶。

這部電影在結構與節奏上雖然有所改善,但鏡頭的運用與色調倒是有情懷,色調都是暗暗的,看起來是有點陳舊的味道。家不成家、國不成國、一切都是事與願違。這不是一場明刀明槍的革命,這是女孩對自己身份的自省。電影裡處處都是伏筆,都是有選擇的。對於中亞的電影,我們未必很明白,但電影試圖做出當時的氛圍,人人自危。那些的街道、車子、那些不能用言語表達的歲月。

在戲中有一點比較隱藏的是對於Eka父親的事情,她試圖去理解自己的父親何去何從,在她成長的過程裡父親都沒有出現。父親成為了一個謎。一次又一次,她打開箱子,想知道他在那裡。相信又是政治的問題。而在同學間,她的父親也成為了話題,令她想知道。也因為父親的事情而與人有磨擦,父親是她的軟肋。Natia的早婚,嫁了一個不愛的人。Eka的聰慧。兩個女生各有命運,一把手槍的出現更是神來之筆,有少少驚喜。

《美少女戰事》的英文名叫做《In Bloom》,意思是「含苞待放」。少女都是鮮花,她們含情脈脈的等待情郎、花痴、成長的天空下,鮮花也只能受時間的洗禮。這些東西,我們未必全然的明白,但對於這些地方的人,他們嘗試告訴我們,他們就是這樣。同樣都是青春,大家的路又會是不一樣的。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電影短打】殺死我吧.《三島由紀夫自決之日》


日本粉紅電影大師若松孝二的遺作《三島由紀夫自決之日》,本是很右翼的電影。最近翻出來或者是看到日本要修憲的新聞吧,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再次上台,打算修憲把自衛隊定為軍隊,引起鄰近地區的不滿,也會毀掉戰後的和平協定。三島由紀夫除了是知名的作家外,他也是個很激進的右翼份子,三島鼓吹武士道精神,以視「天皇」為國家元首為宗旨,冀民眾尊重天皇與復辟民族主義。

                                           

本應這部電影是很「右翼」、很「憤青」的,但長達兩小時的電影「講多過做」,有股香港電台處境劇的味道,特別是像那些的案件重現,真人真事改篇的戲劇。事實上,查看若松孝二的資料也會留意到在六十年代的學運裡,他曾經與左翼份子走得很近。戲裡描述的左右的派系爭奪,都是流於片面的。一方面既像紀錄片的把三島建立的民間的軍團一步步的講述它的建立過程,另一方面對各派的思潮並沒有很深刻的刻劃。鏡頭前,飾演三島的演員只是一味的重覆他的話語,甚至是沒有半點的「憤怒」與「信念」,一切都是平淡如水的。

講到「抗爭」竟然是如此的平淡,很難怪不叫人失望。三島的一生,本來有很多東西可以描寫,但落在這部劇裡面卻全然的破壞。難怪有朋友打趣說看維基百科比較好。沒有「上身」的演員,沒有「信念」的電影,有的是記記流水帳,奈何連流水也記不好。六十年代的日本學運電影,也許要看看大島渚,至少在《青春殘酷物語》裡面可以看到主人公對世界的憤世嫉俗,有想法。別講喜不喜歡,起碼可以稱作有感染力,觀眾可以感受到。但這樣的三島與他的青年,似乎欠的是世界觀。有的只是想著做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只是一味的想著「華麗的死亡」、糾纏在「七生報國」、兄弟情深、視死如無物的一個面向。

電影裡呈現的畫面都是很簡陋、雖然是低成本,但是可以做得更精心。單要用這部電影來了解三島恐怕是單薄與片面,對於「行動」卻一直在紙上談兵的層面,左右兩派的鬥爭又著墨錯位,寧願看一部罵來罵去的電影,總好過罵也不罵。如此的平鋪直叙,少了心思、也少了新意。干脆,殺死我吧。費時眼冤。不幸、不幸。十分令人失望。片尾的結局更加是「耐人尋味」,到底是要怎樣評價三島,這方面要交給觀眾自行定論。但肯定的是這部片套上若松孝二的名,但不是有一定的質量,但無論怎樣都不用考究了,二十世紀的日本電影長江後浪推前浪是風潮,相信新一代會有更好的改進。

昨日的夢.今日的夢.編劇夢

HKTV的員工以「夢想」為題結束了連續六日的集會,香港政府不把牌照發給香港電視,固然是令人失望。特別是看到有些年青人的夢就碎了,年青人的好是還有青春,據員工所講HKTV是不論資排輩的,即使是低層的員工也有機會向老闆「賣橋」。事情已經進入到司法程序,梁特首根本就不理民怨,早就料到一著。事情不評論太多,只是知道今日夢想在香港地是如何的廉價與被糟蹋,不論是有志的年青人被家長這一關打沉,更重要是政府一方面要鼓勵創意工業,另一方面卻把有心的經營者拋棄。

曾幾何時,TVB是編劇的搖籃。杜琪峰、韋家輝、銀河創作組的歐健兒、游乃海、已故的司徒錦源即使離開了TVB也能夠投身電影圈。杜、韋、游更拍出自己的電影,無論是《大時代》、《創世紀》、《天地男兒》,TVB都給予機會他們創作,觀眾對這些劇集仍然是牢牢的記住。女將歐健兒所寫的《陀槍師姐》更捧紅了陳小生與朱素娥這對銀幕情侶。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市民仍然可以茶餘飯後的追電視劇,可是如今卻反罵TVB反智。是TVB沒有進步還是觀眾停滯不前?

即使不是銀河映像團隊的,也走出了他們的路。就好像馮志強,同樣也是TVB人,拍了兩部電影,也當了一些電影的編劇。為何上一代的人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而現在的青年人卻要失去機會。其實不止是影視圈的,在各行各業也有同樣的問題。「夢想」不能夠掌握,一日之間打爛了三百二十人的飯碗,還真是唏噓。

有些TVB出身的編劇,即使不當電影,也有別的出路。林奕華是個好例子,走向舞台,現在大中華地區相當有名氣的舞台導演與編劇、身份還有是作家。昨日香港出了這些專業人士、知識份子,TVB勇於給機會他們,證明的是有競爭才有進步。其他TVB出身出名的編劇還有鄧特希,他開創了醫務劇與律政劇的先河。

昨日的夢,得以有土壤讓它成真。今日的夢換來的是制肘,年青人需要經驗與機會,給他們一個機會。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從俏嬌娃到型格與搞怪–何韻詩的電影十年


何韻詩,總有些人認為她很另類。去年的香港同志遊行中,她傲然出櫃成為第一位香港公開出櫃的女同志藝人。最初,認識何韻詩很大程度上是來至她是第十五屆新秀的冠軍、還有她是梅姐唯一的女愛徒。從新秀到現在,屈指一算何韻詩從十九歲入行到現在已經十七年。有些人認為她的事業不及同期出道的歌手,當容祖兒出道時,何還在TVB當深宵節目的主持人。即使公認為有唱功的,偏偏個人的形象卻「不女人」,而且除了劉浩龍的緋聞外,與她傳出的都是女性,引起了對她性取向的猜疑。其實在何韻詩的演藝事業裡頭,也有著這一點的變化,從最初的長頭髮「傻女孩」的形象到現在的型格上添上了一份的「女人美」。

                                       
長髮的何韻詩

她就是HOCC
是的,誰說女同志就不是女人?該死的娛樂記者對性別身份的意識十分貧乏,竟問到何韻詩有沒有考慮變性,當真是天大的笑話。喜歡何韻詩,是在於她的果敢,她的承擔,她願意擔起,同樣有些人很喜歡把她與梅姐作比較,其實梅姐最想看到的是徒弟們走起自己的路,而不是有某人的影子牽絆。所以何韻詩,就是HOCC,就是Denise Ho。

做了十七年歌手的何韻詩在星途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當年華星結業,她就在TVB拍劇、做主持,對於我們這代八十後對她的認識始於《小丸子的心事》,所以演唱會中被迫唱《小丸子》是正常事。當年的何韻詩俘虜我們這班「小朋友」,還有對她的認識就是從TVB拍的旅遊節目,所以菇菇的稱呼就是在那時開始。一九九九年她拍了第一套劇集《反黑先鋒》,為人驚傳的是當年她是劉德華拍的摩托羅拉廣告,與現在的何韻詩的形象實在是一百八十度轉變。
你是、你是、你是、你未覺醒嗎?
一切從《豪情》開始
今年2013年正正經經來說,是何韻詩入電影行業的十年。從一個歌手到拍電影,當然是兩回事,但作為一個藝人其實也不用分太多。我不會說何韻詩會有幾多的電影理想,我都不會認為她有機會拿影后,但我佩服她在電影崗位的嘗試,不需要質疑太多。順眼、平穩就已經很足夠。最初的何韻詩都只是在電影裡頭客串,第一部的電影是《豪情》(2003年),想不到她的第一次就獻了給三級片,而飾演她丈夫的是陳奕迅。戲份不多,但夠賢淑。

其後她也斷斷續續的客串過一些港產片,例如是《尋找周杰倫》、《安娜與武林》。何韻詩的影視作品並不算多,但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如說與唱片《Ten days in the madhouse》有點關係的紀錄片《十日談》。走訪社會階層,關心被忽略的小眾。比如說是精神病患者,也有採訪到環保人士、詞人,接觸社會。記得當年快樂是免費的音樂會,阿詩也有請到那些被訪者出席。事實上,何韻詩也有一顆善心,她成立的HOCC CHARITY FUND組織歌迷定期做義工、送暖。絕對是坐言起行。在同志的事務上,何韻詩也試圖為性小眾出一分力。與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大愛同盟》,並參加同志遊行與平權的活動。

而比較近期的「客串」作品就是陳翊恆的《古惑仔:江湖新秩序》中飾演十三妹的角色。多看了何韻詩出席的電視節目,理解更多,其實她的喜感是很豐富的,而且也特別「玩得起」,相當的可愛。畢竟她不是演藝派出身,對她的演技要求是可以放下一點,現在得影后的人馬有些也是歌手出身,至於有沒有公信力就歷史判斷。然而,藝人的舞台是可以放遠一點,而不是局限在特定的領域。

                     
《奪命金》中的Teresa

從客串到擔正何韻詩最原先開始拍電影的形象都比較嬌俏與賢淑,《豪情》中的可愛少婦、《東風破》的賢妻,到後來她在形象上的改變,十三妹的善於交際,差在未有講粗口。假如何韻詩講粗口,相信會引起她的粉絲大笑一番。很多時候,在她所參演的電影中飾演的都不是自己,但每個人在特定的崗位都要敬業樂業,在電影裡頭她就是一個演員。第一次給她有較多戲份的那個人是劉偉強,演的角色是女配角。事實上,《游龍戲鳳》在港產片中並不是特別突出的,看的只是看明星,劇本寫得拖沓。但戲裡的何韻詩卻讓人眼前一亮,她的女性美、短頭髮的清爽、內斂是很適合的。而《游龍戲鳳》更為何韻詩帶來了首次的電影獎項的提名,獲得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電影獎項的提名一浪接一浪,沒有得獎是意料中事,但慶幸的是有提名已經是嬴了。其後杜琪峰的《奪命金》帶著何韻詩走過威尼斯影展,內地的影展與金馬影展,同時也成為了香港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之列。對於何韻詩,有這樣的成就已經是難得。

杜琪峰的《奪命金》塑造了何韻詩,何韻詩也塑造了《奪命金》。兩個金牛座撞在一起,負負就得正了。事實上《奪命金》也是一部公認為「很不杜琪峰」的電影,電影的拍法冷靜、平實、不火爆、不講求有動作場面。有的只是講到Dirty Money。而何韻詩做的角色就是「罪惡之首」,徘徊在良心與工作之間,而她的演出也恰到好處。

                                           
2011年威尼斯影展
《奪命金》與《游龍戲鳳》相對是何韻詩在演藝事業的里程碑,也是她的小成就。她的舉手投足與剛出道時也變得不一樣,她的演技的確是有進步的,但當然仍有很多的空間去塑造更好的,在她的作品中漸漸可以看到形象上的轉型,今日的她在電影裡呈現的是型格,同樣也有搞笑的一面,比如是《我愛香港:喜上加喜》的演出。

喜歡何韻詩,也喜歡她的率直。無論是在舞台劇、電視劇還是電影裡,都看到她的進步與成長。在香港當歌手並不能永遠都當歌手,事實上是與整個娛樂事業掛鉤的。只希望她能夠像演《梁祝.下世傳奇》與《賈寶玉》一樣,可以面對自己、面對現實、赤誠的做下去。

文/Dorothy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電影短打】《浪蕩美少年》的浪與蕩


KINO德國電影節在十月分別在內地四個城市與香港舉辦,愈來愈由文化協會與領事館主辦的電影節開始落户在內地,而這次則是內地第一次舉辦德國電影節。香港的KINO德國電影節年資比內地的長久多了,而且在影迷口中選片質素是數一數二。

在香港開幕的電影為《浪蕩美少年》(Oh boy),內地譯作《噢.男孩》。要講到今年同樣是黑白片,又是青春題材的電影,要提的是《紐約娃哈哈》(Frances Ha),這兩部電影都在國際電影雜誌上都有好評,錯過了這兩部青春的黑白電影就是走寶了。至於要看《紐》片恐怕要自購The Criterion Collection的光碟了。

                                        

真心想說,《浪蕩美少年》的譯名是到題的,去年的台北電影節直譯這部為《噢.柏林男孩》,內地更敗筆直接叫做《噢.男孩》,香港的譯名相對較貼題。電影就是講述一個浪蕩在街上、漫無目的的少年,他放棄學業、隱瞞父親、女朋友又走了、生活不如意,就連在火車站也被人盯上了盤問,是別人眼人的失業青年。電影以黑白的格調帶出了青年的抑鬱,有一些對社會事實的不滿,青年說上法律學校不是他要走的路,他要走上什麼的路其實他不知道,迷茫。電影「記錄」了少年的一日,從早到晚的經歷,面對著關卡,面對著身無分文,心裡面有很多個未知。

於電影裡有趣的是,到頭來他的願望只是想喝一杯咖啡。為了一杯咖啡,可以走多遠路?偏偏世間上沒有咖啡,只有酒。咖啡,在電影裡佔了個很重要的位置,電影是很純粹的,純粹到是日常的,一杯咖啡是隱喻,一杯咖啡是直觀世界的出口。喫一杯咖啡,重新上路。男主角Tom Schilling的外型自然是浪蕩不羈,瀟灑。電影不需要太複雜,即使是「行行企企」也賦予某種生命的意義。

浪蕩,是一種自由。生活都被常規化、公式化、太多的框框與制肘,男主角的浪蕩是選擇,現在有好多家長都規劃了子女的一生,有太多期望,而不容許他們幹想做的事情。男孩代表的是要衝破這些框框,電影裡面也是頹廢的,但頹廢就是代表不好嗎?這部電影沒有很明確的宗旨,有的是生活裡的不完美,拼湊在一起。小文藝、小清新,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依然是這樣的垮掉。還有一點要加分的是這是導演的處女作,能夠拍得完整而且在結尾有感悟,已經是很不錯的。

來,喝杯咖啡、抽根煙。集合所有「浪蕩美少男,美少女」,文藝一下,垮掉一下,有助沉思。沉思總比浮躁好,至少在目前的亂局下,靜一下。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貝殼》:因為愛.中年再相愛


中原俊的《貝殼》看似是一個很老土的故事,實際上也是有點兒老土的,但愛情有時候就是老老土土才愛得淒美,愛得漂亮。得不到的愛情提醒著我們要學懂失去,才能學懂面對人世間的甜酸苦辣。正所謂「不在乎天長地久 只在乎曾經擁有」。《貝殼》是《富江》導演中原俊的作品,在日本有很多純愛、青春的作品,同時也有一些主要是講禁忌之戀的。


                                               
《貝殼》並不如大島渚的憤世嫉俗,也沒有岩井俊二的純愛,有的只是淡然的故事。淡然,不代表不好,淡然卻讓我們想這段婚外情有多麼的苦,影片首尾呼應的帶出同學會裡由再相遇到有別離的故事。一對曾經有機會成為戀人的戀人,在青蔥時期就那怕一個意外錯失了表白的機會。二人各散東西,由風吹淳飾演的早瀨直子去了東京,而蒲山留在了當地。時間為1967年,他們的愛情更早是在兒童時期建立。男孩對愛情來到是懵懂、溫純的,直到了中年,他才明白曾經有一個女子如此愛他。而女孩由頭到尾都收在內心深處,含情脈脈,專一的。

經歷過婚姻失敗的直子回到老家生活,此時蒲山卻因工作關係而要離開城市。在有限的時間裡,他們只有把握時間去愛,然而他們的愛只能有限度的進行。最好的只能停留在一個時候。影片描寫了這一對戀人以往的點滴,無疾而終的感情也令人記得起,男孩對女孩的一生也有很大的影響,影片的名字《貝殼》就是那件男主角送給女主角的禮物。接近三十年後再見,細說起從前。從第一次見面、到錯失的表白,男主角的角色都是內斂的,他不會說他有多愛,但心裡當再遇到直子時,就有禁不住的時刻。

中年人重拾起少年時的青蔥,當勇敢相愛就要有卻退卻,人不能自私的。直子的退出,都是因為愛,愛會傷害人,直子曾經歷過愛的衰敗,故她不希望影響到他人。同學會的人是世俗的,聊聊天喝喝酒。直子的身份對於他們也是格格不入的,一個酒吧女總會被人批評為不道德,但其實為了生活又不是偷、又不是搶又有什麼問題。中年人的感情拍得細緻,特別是女方的內心世界,即使內心很想與男方在一起,但沒有迫使男方就範,一切發生得自然。

開始到結束,同樣是有人的離去,席間的同學都沒有表情,悼念成為了世俗的儀式。各奔東西後,再會面也只是形式。偶遇青春,重新去愛,這一對戀人愛得克制。在片中特別喜歡風吹淳的笑,像個少女從無減退,中年人也有青春的時候,青春的賀爾蒙再次在他們身上出現。女人的退出,是顧全大局,時光沒法倒流,唯有見見面就已經很幸福。

電影的結尾,來得有點急進,雖然是日本電影,卻有傳統「韓劇」的收尾,稍為有點敗筆。但事實上這部電影還是可以一看的,抓住「遺失的美好」。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裸灘獵J》:慾望號街車就快開出,請饑渴的人盡快上車


《裸灘獵J》(L'Inconnu du lac)的香港譯名十分的前衛,「J」的廣東話意思即是男性的性器官。而影片的焦點離不開「性」,平實的鏡頭、低成本的製作、大膽的裸露相當的搶眼球,不論是一眾「基佬」還是女士們都看到目不暇給。戲裡的人在湖邊勾搭性伴侶、戲外人帶著獵奇的心態看著這部得到同志金棕櫚的電影。這部片的賣點離不開原始對性的慾望,有趣的是影片並非是將性愛進行到底,而是增添了情殺與懸疑的成份,相對感受到那種愈愛愈迷失的感覺。 
                                               
   
   在女同志的學說上有一個叫做「女同志烏托邦」的名詞,意指是整個世界都是女人,活得風流快活,互相相愛。至於男同志方面就不太清楚,但在《聖經》裡就有對男同性戀者的批評,在舊約聖經中就有所多馬與蛾摩拉末日焚城的叙述,同性戀的行為觸怒了上帝。不論是古時還是過了幾千年後的今日,同性戀依然是禁忌。《裸灘獵J》裡清一色都是男人的畫面,他們到無人之地的湖邊,享受著日光、享受著大海,同時享受著愛情與性愛,相當的開放。 
   
   在開放的背後,實情是壓抑的。他們的愛情彷彿被流放到邊疆,只有在那個「不毛之地」才可以交換愛情、交換肉體的慾望。故事主要是圍繞著三個男人,主角Frank是一名男同志,他在湖邊遇上陌生人Henri,與他無所不投,從談話間建立起「愛」,與此同時他在湖邊遇上令他心儀的Michel。他們的愛,就只停留在性愛的層面上。有人默默守護愛情,有人為了愛而變得盲目,同時有人為了某種目的而光臨到湖邊。 
   
   電影的拍攝手法是緩慢的,透過與陌生人的交談與採用自然的日光帶出陰暗的一面,日光是一片風平浪靜,晚上是危險的。這些男同志在湖邊的交流實際上也是現實中群體的寫照,為了宣洩性慾而去俗稱為「魚塘」的地方「釣魚」。從暗黑的桑拿、公廁、公園移師到天體的湖邊,形成了一道的風貌。這樣使他們的愛名正言順的愛在「光天化日」下,但實情是他們依然是邊緣人。他們少有交換電話,甚至是從不帶「愛人」回家,就連去聚會也是少有的。他們未必知道對方的名字,也不知道對方的背景,在湖邊當慾望燃起時,就直接了當。 
   
   康城選了這部為同志金棕櫚或多或少是看到當中的隱喻,把罪惡與同性戀題材融為一體,電影的色彩是平緩的,而且某些性愛的場面也特別的大膽,把男人之愛描寫得繪聲繪影。看這部時要帶上開明的目光,世間上有些人需要過上偷偷摸摸的生活,就如同志群體一直在收藏在衣櫃當中,不被世人接納。除此之外,它更讓我們感受到愛是什麼的一回事,Michel的因愛成恨,行徑相當神秘。Henri對愛的守護,縱然是其貌不揚,把愛收在字裡行間,希望Frank能感受到。最後,或多或少的他看到湖邊發生的事情並不如想像的美好,愛情能瞬間被摧毀,而眼裡看到的「美」,到頭來只是虛幻。愛情不如想像中美好,一往無前只見殺身之禍。特別喜歡那個留白的結局,有更多的想像空間。愛一個人到底應該給予無限的守護還是愛到天昏地暗?這個問題是很兩難的,取捨與決定都是困難的,電影在某程度上也帶出了同志間的三角戀關係與直男變攣的可能性。 
   
   無論是情慾還是性慾,都是電影裡面很重要的命題。因為阿當與夏娃偷食了禁果,所以就有了人類。如果阿當當日不向上帝要求要有伴侶,也許就不會有我們的存在。在需要層次理論中也提到慾望的必要,而這都是上天賜予的,不能責任誰。人生就像一列慾望號街車,想一得二,在琳瑯滿目的東西中千挑萬選,有時挑到外表華美,內裡腐爛的東西;有時卻一見鍾情,但只是停留在只可遠觀的層面。至少,今年這些基片中,我很貪心,即使得物無所用,但仍然要到《裸灘獵J》滿足一下對肉體的慾望與欣賞一下大自然賜予的美。無論是肉體的美,還是影片拍攝地的湖光山色。電影不需要複雜,簡簡單單就最好了,而這部基片就是貫徹著簡約之美,更加的賞心悅目。 
   
  文/Dorothy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辦電影網誌的初衷

打開Facebook的確有很多電影專頁,有電影公司、戲院、以電影的標題開的、以電影節名義開的,還有各式各樣私人的專頁,例如是網上電台的節目、還有自發性分享的。電影森林是其一,雖然我們並沒有很多「粉絲」,其實並不重要。看到一些專頁明明有數千人「LIKE」,到最後真正讚帖的人就只有小貓幾隻。最重要是重質不重量,最近有點覺得莫名其妙,特別是看到有朋友在一個電影專頁裡不點名的被罵。而這件事最主要是網主的小氣累事,口裡說不介意,但實情卻上身了。網上世界,就是一個又要面子,又要扮威風的世界。而事實上,這種罵其實對電影的討論也是很不利的。

網上的電影博客之多,有些人一不小心按進來,心存感激,只要有人在任何渠道認識我,甚至是罵我寫得不好,大家互相的討論分享,我都已經很開心。網絡上有些電影專頁辦得有娛樂性,也有些只懂謾罵。其實無論是以什麼方式與人分享,都已經是有心。不論是否專業與否,只是有些人要挑起罵戰都是無法避免的。無論是任何人,都需要懂得尊重對方。

說實話,「電影森林」的瀏覽量時多時少,難控制。但我們最主要是想建立一個平台,又或者是給網主說說話,多一個平台發文,又或者是談笑風生。我們並不是什麼影評人,其實今天影評人之名已經很泛濫,有些人連影史知識也未掌握好,又有些人只顧去罵那些報章上的影評人呃稿費。太多的討論,但多數是各執一詞。講到影評,最初寫是為了鍛鍊文筆,直到現在也是,有時會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也有時會變得「技窮」。寫文章又好、寫消息都好,其實都是一種鍛鍊。最初想電影的東西都只是為了記錄看過的電影,沒想過要有人看。有時候看到貼在別處的文章有過千的點擊率真是令人欣慰,但其實這些所謂的「成就」,我們都不想炫耀,也沒有特別好炫耀。

講到辦電影網誌的初衷,都是單純的愛,就是有點子,就胡亂來。到現在都一直是亂來,或者有時講到未必有人喜歡,但盡量是「我手寫我心」。這裡不會有任何責罵,也不希望將來會有。至於,日後有什麼機會還看未來的路,但我們都希望莫忘初衷。就是要把好電影分享。轉眼間網誌也辦了一段時間,就當網主是喝醉了吧,酒後吐真言。我是希望電影的討論歸電影去,與其罵戰不如多看電影。辦網誌又好、專頁又好,大家都不是敵人,都是同類。為何要罵來罵去,十分浪費時間。至於是那個網誌,恕我不講了。同時,如果是尊重電影與評論的話,就不要在評論中添加粗鄙的字眼,一次還以為是很有趣,十次就是核突了。不要以為你自己是誰,你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電影是共通的語言 無分本土與合拍

坊間總會有「本土」對決「合拍」的爭論,每每一些華語片上映,就會有些人很先入為主的講到「非本土就不看」這類的字眼。城市裡出現了太多爭論,無論是政治上還是平日的討論都產生了對立,這都是非關政治所引起的。有些人憎恨內地,就連內地與合拍片也討厭了。而有些派系也談到「本土」,只要令電影添上「本土味道」就會比較的有綽頭。比如說今年暫時的票房第一《激戰》為例,本身俱是合拍片,但整個故事變相在澳門發生,也少了「內地的味道」,實情是內地的資金。觀眾看得精彩是因為電影的背景與當中的熱血、男人們的爭鬥、剛陽的味道而看得陶醉。

然而,有些概念需要弄清。首先,是不是所以「香港電影」都有所謂的「本土性」,什麼是「本土」,恐怕很難界定得很清楚。大概「本土性」的由來應該是歸納如此的,身份認同、認同自己是香港人、有歷史背景的基礎、有些本地的情懷與生活片段等等。當《激戰》與《狂舞派》一出,就被定性為「本土」了,其實兩者都不太「本土」,反倒是觀眾添加了想像引致。《狂舞派》基本上就不本土,世界各地都有大學生,然而內裡沒有「香港校園文化」,若只論出現的街景與街頭文化就認為是「本土」就太武斷。香港的社會談起本土,接著就濫用概念,就連看電影也忽然本土。事實上,所謂的本土其實就是抗拒內地的意思。

平心而論,本年度都有合拍的佳作,比如是《毒戰》與《盲探》,既有中國味道又不缺乏港味,香港的電影不能只靠本地的資金,否則很多人會掉飯碗。唯一能做的是善用優勢,又其實香港的合拍片也不是只有與內地的「合拍」,實情也有歐洲與美洲,只是少人留意。好像是《商戰》與《AMAYA》。早前去到一個電影講座講到香港影人的北上之路,講到最初合拍片的構成與陳嘉上導演如何看待合拍片,大致上可以了解一下電影業的情況。他提到現時內地有很多資金,但內地需要的是香港導演的協助與智慧,要有經驗的。皆因很多的香港導演懂得拍商業電影,而內地的卻又青黃不接,需要有外力。

他提到一點很重要,電影要拍給誰看。電影是世界的,要有廣泛的受眾群,在內地可以面對十三億人的市場,把一個餅做大。而香港影人也不應該只是停留在一個小地方,而要向外闖,認識中國。說這些話或者會引起某些人的不滿,但看電影也不應該是狹義的。目前合拍片也愈來愈成形,再也不是「幾不像」。最初有合拍片都是因為本地的人沒飯開,所以才北上,如今反倒是國內的投資者投資港片。他認為合拍片只是一個過渡期。此話是有道理的。且看目前有些港導直接進軍內地市場,比如說陳可辛的《中國合伙人》與黃真真的《被偷走的那五年》,已經沒有港味的元素。

香港的導演不一定要在香港拍電影,有些電影如梁普智都一直在國外拍電影,太多的輿論爭論著「地域」的問題,彷彿忘記了電影是共通的語言。認同影評人朗天所講,慢慢地等待,靜觀其變,不要先下定論。一切隨緣。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畫皮》戲裡戲外:人妖如何兩不分

去年的車公靈籤至今仍牢牢記住,「神鬼如何兩不分」。意指我們的梁特首?不得而知。對於兩套的《畫皮》,牢牢的教會了我們不要「引妖入室」。梁特首是否妖精,就交由各位自行想像,但很肯定的是香港人「引狼入室」,且看他接管後政府的處事態度,多番引起了群眾上街的意慾,講大話不得止、更是擘大眼講大話,還有死不悔改、與民為敵。無論是現實還是電影世界都是殊途同歸,《畫皮》就是一個好例子。

《畫皮》日本版海報

愛上《畫皮》很大的原因是演員的組合,無可口非的偏愛陳嘉上所拍的第一集,原因不是導演是香港人,而是少了一點花巧,把每個人對感情的矛盾與兩難都充分的展示,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會對他們的愛情負責任。有第一集的成功,於是再在三年後添食,《畫皮2》為內地導演烏爾善所執導,劇本裡增加了「女同志」的情意結與魔幻的成份,可惜與原先的神話故事有點背道而馳,浮誇與脫離了民間故事。而且在用配角方面欠缺了神采與幽默,整部作品只能靠周迅、趙薇與陳坤所支撐。在國內有七億票房或者都是離不開演員的組合,都是影帝影后了。

《畫皮》離不開都是三角戀的故事,少婦佩蓉(趙薇飾)與狐妖/小唯(周迅飾)分別愛上世間的一男子,他就是王生(陳坤飾),而佩蓉的前度戀人龐勇(甄子丹飾)突然出現,城裡愈來愈多人被掏去心臟而死,一片的恐慌。戲裡由陳坤所飾演的角色是很懵懂的,氣宇軒昂、聰明、但面對美麗的東西卻被迷惑,對愛情產生了質疑,他心中有佩蓉,卻那怕有一點嫉妒佩蓉的前度戀人,而肉體上卻掛念小唯。

在現代故事格局看就是兩女爭一男,要討取芳心,就要攻心計。人妖的愛情爭奪戰,考驗女方是否相信自己的男人。戲裡的人對感情都是處於矛盾的,佩蓉的內心在糾結,她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揭穿狐妖的真面目,但又一心保護丈夫,她可以為愛犧牲,甘心變成妖怪成全對方。而小唯最初是很進取的,非君不愛,妖就不能有人的感情嗎?《畫皮》就是一部告訴大家妖也可以有所追求的故事,而是世俗的枷鎖令到他們不能相愛,產生禁忌。狐妖要切法變成人,只要成人才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體會人的感情。小唯的真正身份是狐妖,以人的外皮包裝著,她需要吞食人心才可生存。

要寫一個妖怪的故事並不容易,特別要面對國內的審查,還有是主旋律的考慮。所以不能夠說劇本有多超脫,但感情卻是十足的。是人又好、是妖也好,也會對愛有忠誠的態度,為了愛,可以全部「歸西」。男人對前度戀人的愛猶在,放在心中,捨棄而又有大將之風。而另一邊廂,男人尋問著「愛的根本」,信任。尋尋覓覓,彷似很老土的劇情,但真正的感情卻看得如痴如醉。愛的面向,小唯認為是「佔有」、佩蓉是「大氣」的,面對愛,其實每個人都很傻很天真。
                                             
而到了第二集,陳坤的愛依然是情歸趙薇,或多或少是有了上一集的顧慮。也事實上,周迅飾演狐妖的角色是十分適合的,無論是打扮化妝、她的清秀都「妖氣衝天」,古典的妖怪,敢相信她就是最美的妖怪。
                              

而這一集對愛的兩難方面就沒有太深刻的描寫,感覺有點像「無頭東宮」。只看重表面上的美,不止是陳坤的角色,就連當事人趙薇也變得庸俗起來。第二集完全是一個新的故事,五百年後狐妖再現人世。狐妖依然想做人,但對於愛情卻有所放下,反而是「人」執著於外貌上,甘願成妖。基本上可以用「換湯不換藥」來形容,只是角色身份有所轉變,妖與人再不是對立的關係,妖可以從容的面對愛情,但人卻在執迷不悔。

在《畫皮二》的確是多了鹽花,同志的劇情、在浴缸裡兩女扭作一團,說實話趙薇的「公主造型」也顯得帥氣。奈何,戲裡的「魔幻成份」則有點不倫不類,而這一部電影在打鬥與剪接方面則少去了色彩,欠缺了霸氣。配角方面則是稚拙的,角色並沒有神采。反倒是很掛念第一集裡頭的孫儷與甄子丹的默契與互相的惺惺相惜。《畫皮二》的降魔師與雀妖的感情寫得不夠動人。

                       

《畫皮》可謂是演員救戲,對三位演員都愛不釋手,陳坤令人想起王家衛導筒下的《東邪西毒》,趙薇與周迅都是各有色彩,特別是周迅的「妖樣」,心想她是否天生就是妖怪。而趙薇則是溫文爾雅,幸好我不是陳坤,不用選擇,否則很大機會會「被妖迷惑」,但事實上兩位女角也視覺上已經教我「人妖如何兩不分」,愛在心裡難說出口。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自挖墳墓的電影節


坊間每月都舉辦各類電影節,有康文署舉辦的、國際電影節協會主辦的、還有些NGO團體與藝術團體主辦的,在香港根本就不缺看電影的機會,再加上有時候有些院線會自推與策劃電影節。關於香港亞洲電影節協會,的確是有話不吐不快,既然是有心要辦一個電影節,非關到最後關頭才把資料上載到網上,事前的準備功夫做得其差,只是在Facebook上通報,但實際上在網站與印刷書刊上並沒有準備。且看國際電影節協會每年的一大盛事,香港國際電影節時例必準時印好書刊,至少這幾年一直都是首天就成功索取,人家的電影節有二百多套選片,規模是比香港亞洲電影節大一倍。

                           

對香港亞洲電影節的態度是既愛且恨,愛是在於對選片方面的,一來選的是某些亞洲地區、曯目的電影,影展的電影未必會全然在香港上正場,一錯過了恐怕就要花費時間去找尋,而且影展的作用是先睹為快。可惜的是售票與資料上屢屢出錯,首先是開售開幕與閉幕電影時的手續費問題,第二是為何星期日開售,星期四到戲院依然沒有書刊?照道理把書刊的PDF放上網,即是可以印刷吧,為何工作效率如此低?某些電影節,如華語紀錄片節人手也不多,但人家依然是可以如期的印刷。事實上也不是所有的觀眾有心留意影展的資訊,對於老一輩的影迷,他們依靠的始終是實體的書刊。始終上網看是有點不方便,有書「揸」手的感覺則會不一樣,影迷就是愛那種「揭書」的感覺。

如今,影展的效率與前期工作做得如此低劣,在眾多「選擇」下,很有可能被一些觀眾「隨時叮走」,此舉可謂是自挖墳墓。即使選片再如何的「得人心」,也會影響到影展的整體觀感。最致命的不是今年的錯失,而是為何這兩年都是這樣?真是需要檢討再檢討。

《愈傷愈愛》:從相愛到傷愛.從開始到結束


從一開始,《愈傷愈愛》(Laurence Anyways)就是一個愛情故事,導演Xavier Dolan是一個已經出櫃了的同志,而在他二十歲那一年在康城的導演雙週摘下了獎項。認識Xavier Dolan是從《我殺了我媽媽》(J'ai tué ma mere)開始,一個與自己同齡的年輕導演,說得上是驚豔。一個年紀輕輕的導演能夠如此的超脫、成熟、拍出的作品甚至比起某些影展的得獎作品優秀,天份固 然重要,同時不可少看別人年輕。《愈傷愈愛》裡的Xavier Dolon包辦導演、編劇、服裝設計三職,更可看到他在藝術方面的才華與深究,而且是有驚喜的,不是賣花讚花香,而是他實至名歸的。世界的影壇裡,他絕對 是一位充滿天份與實力的新力軍,十分期待他會有更好的仕途。

                

   愛情電影離不開兩個人的愛到欲生欲死,愛情世界的虛偽、欺騙、或者是浪漫。同志的愛情電影會加插些例如是社會不接受、歧視、家人的不接納,更何況是變性人 的題材。電影裡聚焦的並不是應否變性、是什麼原因變性的問題,而是講到愛一個人不應該規限對方的性別,但很多時候話總在口邊,要接受或者當身邊的人是這樣 時就會變成「講一套,做一套」了。事實上,社會上有些人口裡說著「反歧視」,但實際上在同志圈子裡對同路人冷嘲熱諷,又有好些人拿性小眾當成笑話,整天在 恥笑。
  
   事實上,電影的核心並不是同志社群,當然在導演的眼中很容易就被貼上了同志的標籤,但回歸到基本步,電影講的是如何愛一個人,相愛很難,要接受對方的缺 點、個人的自我、身邊人的看法也會有所左右。愛情世界並不是一如以往的編織童話,不是公主與王子永遠幸福在城堡裡相愛到永遠。那都是騙人的。愛,這個東西 都是窮一生去追求的,這個東西不容易分得太清楚。即使是一段關係,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一個決定可以有多個面向。而電影選擇的只是以變性人的故事出發,藉 此講述一個橫跨十年的愛情故事。從生理性別的男,到別人眼見的女兒身。從相愛到傷愛,再由開始到完結一段感情。
  
   且看,近年有些得獎的同志電影都是以十年為依歸,比如說在柏林影展得到泰迪熊獎的《為你流的淚》(Keep The Lights On),同樣是真人真事的故事,不過《為》片中的是導演的故事,而《愈傷愈愛》則是導演朋友的故事,交到在導演的手再加以創作,寫成這一個「虐心」的故 事。愛使人盲目、愛使人模稜兩可、曾經的愛以為可以包容,以為自己是英雄,有愛的能力,但其時一切都是虛妄的。變成這樣不是因為不愛的,而是太愛了令到自 己不懂去愛。這才是電影裡所謂的愈傷愈愛,愈愛就愈不知所措。要面對的太多,不論是自己的內心世界還是外部世界都有一定的壓力與掙扎。戲裡的Fred因為 愛Laurence,所以她強迫自己要接受他的模樣,結果鬧出了不快。
  
   史詩式的愛戀內收藏著Laurence的呼喊:「I just want to be a woman」。電影裡沒有很強的二元對立,對於性別身份是很淡然的態度,沒有很明確的一定要做男還是女,其實性別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把一個人當 成是人的看待,這才是電影裡很重要的命題,就是做自己。
  
   電影的影像風格是很別樹一格的,那些蒙太奇看似是似有還無,但慢慢組成了電影的一部份。出生、蛻變、重生。感情的開始、磨合、再開始。人生不過如此。特別 欣賞的是那些昂首闊步的剪影,無論是Laurence第一次在學校展示自己變裝的鏡頭還是Fred在舞會上成為大眾的焦點,那些都是自信的表現,剪接也剪 得適度。電影的時間比較長,而又懂得用一些強勁的節拍與鏡頭抓住眼球。在節奏上是控制得精準的,電影裡少打「苦情牌」,盡量把角色、身份與愛是什麼交給觀 眾思考。
  
   歲月如歌,天氣不似如期,情感有若行李,離不開捨棄。電影的「虐心」是在於當你知道有些東西是無可挽回的時候,叫你不要怪罪自己、放手也是一種愛。 Dolan的作者風與風格化的確很賞心悅目,讓人沉醉在這一段愛情,驚天動地愛戀過。Laurence Anyways,Laurence 尚有很多面向等待被發掘,正如Dolan的將來。
  
  文/Dorothy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變形金剛」VS 「香港陀地」 國際之都蒙羞


香港的確是國際都會,且看近年的國外電影都釘上了香港,要炸香港、毀滅香港、就舉例如《世紀戰疫》(Contagion),以香港為沙士的基地,就連韓國電影也幽了香港一默,在《戰疫》(The Flu)裡頭的頭幾分鐘也暗示了香港是「疫埠」。沙士一疫,香港「被話題」了。事實上,香港人是很大方的,近年有不少的外國電影都來香港取景,以香港為題材,原因主要是不能夠惡搞內地,但又要進入內地,所以玩無可玩,又要有東方美學、又要有「中國人」,只有「玩香港」。其實香港人是很變態的,這個城市的人一到了打風的季節就渴望著「打風落雨」,彷似要把最差的東西降臨就會得到快樂,簡單來說「自虐」。

在電影拍攝方面,好處是有的,起碼不會有太多的審查。不像內地的廣電總局,一字一句都要審查政治意識,要有「正面思想」,不容「牛鬼蛇神」,更遑論要毀滅一個城市,深怕群眾植入「反動思想」。所以玩香港吧,香港歡迎你們,城市裡的人不但祟洋,更視欣賞外國電影為「高級享受」,既然現實生活無法摧毀這個城市,那就交想像給電影世界。

                                               
由Michael Bay執導的《變形金剛4》到香港取景,遇上了本地「陀地」,最搞笑的是兩個小陀地又要威又要帶頭盔,用「唔咸唔淡」的英文交談,事件也引起了國際媒體的關注。香港真是丟架,然而並沒有影響到導演的工作,學陶傑所講「白人的優良血統」,根本不當這是一回事?事件發生後,多個電影界人士出來發言,譴責事件。收「陀地」一事都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聞,有些港產片拍攝也會有類似的事件。但無論如何,公然做這些勒索他人的事情,始終是不對的。更搞笑的是導演也笑言面對,更稱勒索者為僵屍。

幸好事件中無人受傷,但經過這一疫,會有外國團隊對香港卻步嗎,反倒是引起關注的。但一直以來在電影世界塑造香港是罪惡之都的電影也有不少,九龍城寨、三教九流之地。有趣的是就連日本動畫街頭霸王也把香港當成是「九反之地」,哎呀,我們的生活都很危險,要急急移民到火星。變形金剛可以帶我們尋求美帝的協助嗎?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電影短打】未能深入的《深喉女神》


要看經典的色情電影《深喉》(Deep Throat),恐怕有點難度。雖然《深喉女神》(Lovelace)與《深喉》是有關係的,但基本上兩者是獨立的故事。《深喉女神》是講述女優Linda Lovelace的傳記故事,而《深喉》則是真人拍的色情電影。如果說《深喉》的尺度未必人人接受到,那就看一看《深喉女神》,女優背後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經歷,誰會想到一個有光環、有鎂光燈照射的女生,竟然長期被虐待,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的,在票房大收之下,她卻只有零錢。Linda Lovelace的傳奇在於她從一個拍AV的女生到後來成為反色情運動的領軍人物。光環背後,背人流淚,光環背後,是一個選擇。


                                               
《深喉女神》的拍攝手法未必是盡善盡美,但帶出是為什麼Linda會成為一個不懂說不的人,原因是家庭的教育、對宗教的膜拜,這些的教會她要遵循著教條,做一個好女人。然而骨子裡的她又是如此的反叛,期望擺脫枷鎖。為什麼Linda會有這樣的思想,就得要回看七十年代的美國,《喬布斯》中有很勉強的講到教主有吸食大麻。七十年代的風潮離不開性、愛、音樂與毒品。保守VS前衛思想,垮掉的一代的公路旅行、還有胡士托音樂會,拼拼揍揍的也有了新的主張與看法。電影如是,要講求大膽、脫離枷鎖、嘗試與實驗。於是誤打誤撞,發現了LINDA的潛能。

年少無知,是絕對可以用來形容Linda的,一個女子還未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外頭闖蕩,結識了後來的丈夫,再發生了之後的事情。色情行業對她是金光閃閃的舞台,但同時《深喉》也有很多阻滯,比如說男人會認為女性的身體是可以被玩弄的,會恥笑她、嘲笑她。而在家庭裡也絕對不好受。現實中,即使在日本、在歐美地區有AV女優的人,也會有同樣的事實發生到她們的身上,家人、社會對她們的評頭品足,都太多了。這份工作並不是人人能承擔得起,脫光衣服外,還要面對外面殘忍的世界。它既為別人帶來「快樂」,但也會有人質疑。

說實話,電影也只是記記流水帳,拍到傳記的色彩,但不鮮明,轉折位來得有點急進。到底Linda是個什麼的人,其實還沒有搞清,影片呈現的她是「斯德哥爾摩症」,帶上了一點模稜兩可。再加上電影裡其實不是所謂的A片,而是打A片的包,賣「成長之苦」。奈何,這樣的「教育」並不突出,使整體有欠工整。對於觀眾來說,作用只限於認識一部經典的作品與認識Linda Lovelace此人是何方神聖。可惜的是,觀眾始終是未能深入到這位「女神」的心境、她的身體、她的家庭與教育之中,難免是有敗筆處的。

至於,在香港上映時此片的確是受到了些打壓,地鐵公司的廣告部不容許出現「深喉」字眼,對此片的宣傳是有不公平之處,彷似就定性了此片是「色情」,但其實不色情,有關方面不要隨便的定性與閹割別人的創作吧。

電影放映會的「小心意」

間唔中去一些電影節或者是坊間的放映與講座都會收到一些小禮物,除了觀影之外還可把一些東西留個紀念,的確是很窩心與看到主辦方的心意。或者這些「小禮物」很容易被暗批為主辦方有意拉攏觀眾、「撈油水」,坊間總會有些人認為別人的「送禮」行為為目的性的,做什麼,即使是寫文章、講話都會被人冷嘲熱諷,自恃為「道德」的標準。就連「送禮物」也會有所被質疑動機。事實上,個人對「送禮」並不抗拒,只要是讓觀眾看到心思與溫暖、實用的、有教育意義與留念的。

收過一部份的「禮物」,如電影節協會辦的香港電影講座會每人送贈一本焦點導演的書籍,同志電影節曾收過「爬山扣」,有些放映則會有書籤、明信片與海報(包括是有簽名的)。日前博主就去了洲立搞的一個電影放映會與講座,就收到了兩隻由洲立發行的邵氏電影DVD。本身搞活動就不是「老馮」的,而且是搞一個「免費」的,有DVD拿回家真是不錯的體驗。當然做觀眾的並不是要貪心,而是看看這份心意的價值,香港的粵語片電影都是一塊瑰寶,電影要承傳,更要把電影文化流落在民間當中。

                                 
除了大院線的放映外,有些小的放映則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在今年的國際電影節中看過由魏時煜導演的《金門銀光夢》(Golden Gate,Sliver Light),電影追尋華人女導演伍錦霞的步伐,帶出她光影.傳奇的一生。其中在她的導筒下出現過還是嬰兒時期的李小龍。影展固然有可看性,更有對電影的熱情,具有資料性與教育性。在觀影後,導演安排了一些印有電影名字與圖畫的小襟章送給觀眾,好電影再加上小心意,相當令人深刻。別具雙重意義。

                                
正所謂「物輕情意重」,這樣的手法即使是批評為「宣傳」也是很管用的,至少觀眾(米飯班主)開心,對片商/導演/院線也有正面作用。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低俗惡評《喜羊羊》暴力實錄


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批評《喜羊羊》在內的多套動畫片集包含暴力、低俗、危險的情節。事實上,在孩童的成長年代總會看過些所謂「暴力」的作品吧,例如是《超人》、《Bom Bom彈珠人》、《美少女戰士》,片集裡面的嫉惡如仇、保衛地球、善惡分明,為我們製造了不少的童年回憶。

而講到新一代,要認識的一定是喜羊羊,喜羊羊在過去幾年在內地十分紅,就連香港的迪士尼樂園也售賣喜羊羊的精品。消息一出,不少內地網民就批評新聞聯播。也有不少網民批評喜羊羊是「腦殘」的,也質疑是否要為「紅色動畫」鋪路,事實上最近鬧得熱烘烘的就有一部以毛澤東少年時故事為藍本的《韶山少年》在準備當中。廣電總局也發出了公告,要動畫片要宏揚真善美、家庭價值、人文價值。喜羊羊本身也是一部「有愛」的動畫,羊群們互相幫助,保衛村落,同時與壞蛋灰太郎對決。討厭喜羊羊動畫的那怕就只有這些人了。

1.不願當奴隸的男人

講到香港最近的城市熱話,莫過於「十四巴」,一男子在街頭上被女友掌摑十四巴而亳不避開,唐英年都講「男人要有膊頭與腰骨」,不單止是上身的,下體的膝頭也重要的。男人之家,跪女人。真是丟架。而灰太郎就是名乎其實的「老婆奴」,內地有句名言「要嫁就嫁灰太郎」。說實話,灰太郎每次被紅太郎兩腳一伸,真是突顯了專橫的女權主義。當真是「暴力」。

2.香港人

從香港人眼中看喜羊羊也是「暴力」,事實上香港早已「引狼入室」,我們的狼特首搞到雞毛鴨血。狼要吃羊,而小市民就是羊牯了。狼想盡辦法要吃羊,擾亂社會。想不到喜羊羊是如此的寫實。是為精神上的強姦。

3.XX政府

不要說了。有圖有真相。真正喜羊羊的暴力原因就是........

「登登登登」

電視工業與社會公義


一晚之間,一個撐香港電視(HKTV)的群組暴增到有超過三十萬人按讚。頻率超過了一般的社會議題,甚至是超過了去六四晚會、七一遊行的人數。網絡上的輿情與現實的關心、實際的行動是兩碼子的事情,看起來難免有點令人擔憂,原來我們的社會公義的追求竟然比不上一個電視台的牌照被否決,對未來、對制度的渴求、怒吼比不上一個對娛樂的追求。果真是「娛樂至死」,至死方休。

                                 

王維基在記者會中所講,外間有太多的猜測猜疑是什麼原因令到牌照不獲批。對於市民大眾會認為事件是「政治」的,都不難保事件到底是不是涉及政治的,大概只有決策者才會知道箇中原因。發不發牌,也不只是局長一人的決定,而是背後的行政長官與行政會議所決定。事實上,在這次的發牌事件上也是千瘡百孔的,獲批的兩個電視台並沒有大宣傳、也沒有節目的預告,簡單來說沒有聲勢與雄心壯志。即使如今獲批也不獲得大氣電波的頻譜,到底政府搞什麼東東,打開電視依舊是那兩個台。

香港電視不獲批,應該是提升到政治的層面,而不是單純的支持一個電視台,為了看節目,而是進化到是什麼原因驅使政府有這樣的決定,到底他們是輸掉了什麼,都需要解釋。然而這種制度上的黑廂作業才是真正令人憤怒的原因,至於王維基的商業因素則是後話。有些人就針對了王維基的大肆擴張為「失敗」的例子,那做生意總會有得有失。對於一個電視台,也要有面對被沒收牌照、經營不善的命運,當日佳藝電視何嘗又不是倒閉。而發牌與否都要根據政府的決定,我們可以質疑制度的不公義,但如果要「盲撐」個別電視台的話恐怕會武斷了。

如果把事件定性為對資訊自由、對大氣電波的開放、對民主的追求,事情會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不難保有一日香港電視的節目也會像TVB的一樣被批評,今日看有感是比較優勢,但他日看又會是另一回事。市民目前對電視節目有怨言才會想有新的電視台,都可以反映到今日的電視節目在某程度上是脫離了民情。

說實話,市民會有大反應也歸咎於梁振英罷了,對施政充滿怨氣、變成逢英必反。在此事都不例外,香港社會有民粹,甚至現在連看電視的權利也被剝奪了。對王維基的香港電視是不公平的,外露的被否決,玩票姿態的卻入閘。至於是否去遊行,個人認為要看目的,若只單純的支持其被炒的員工是不夠的,事件也不是勞工的層面。但若支持香港電視,只會淪為是商業的因素,如果是讓群眾看到香港的制度是如此不濟時,是影響了資訊的流通與壓制了言論自由的話,這場仗方能有得打。

當然,個人也佩服王維基的進取與態度。就好像後生仔在社會上每每被稱作「廢青」、被人力顧問壓價一樣,做什麼都會被問及「有沒有前途、有幾多錢」,理想何價、理想無價、理想冇價,每每被質疑、被打殘。其實有些事情的確是根深柢固,就被人認定了「價值」。作為普通市民,理解到這場仗是「硬仗」,但心底由衷的希望王維基的這個夢不會被消失,城市裡要有「造夢者」、然後是「追夢者」,最後都要「Dreams Come True」。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智取電視台


網絡上的輿情特別鬧得熱烘烘,政府在下午五時十五分才公佈兩個免費電視台發牌的消息,不到四小時網上支持落選者香港電視(HKTV)的群組就有十三萬人支持。到底HKTV有多重要令到香港人如此的群情洶湧,甚至比起關心民生議題還要多。某程度上電視台發牌一事已經是政治現實,普羅大眾根本沒有機會選擇,在目前一台獨大的情況下,另一間自稱為「香港良心」的台又如此積弱,亳無自家製的節目。而大婆台的劇集與霸權一直都存在,無論是對藝人還是員工,薪酬與收入不成正比,藝人工時過長,滿身傷病。劇集又過於公式化,冤家最終成為愛侶、三角戀、重覆的橋段太多。

                                    

香港電視成為香港人的「新希望」,又或者可理解為選擇。起碼王維基給人的感覺是他用心、肯投資,有聲勢有宣傳。比起其餘兩個電視台則是比下有餘,先是在網上公開播放《警界線》的第一集,又張貼節目巡禮,香港電視給予人的感覺是早已整裝待發,就連員工也請好,就差一個牌照。誰知臨門一腳。事件已經變成了「政治」,對,又是「政治」。雖然政府(行政會議)要保密,但明眼人一看考量的不是有沒有經驗,而是要什麼人封口,什麼人講事實,有心做實事,但只要是理念不同就會被拋棄。

如果說經驗的話,NOW與有線的確是有收費電視的經驗,即使他們都有免費衛星電視的頻譜,分別係有線一台與NOW財經台,但其實並不足夠的。有線一台的節目只播收費電視的舊節目,就只有新聞節目是「新」的。而NOW財經台也不是與收費電視的財經台同步的。收費電視的概念與免費電視也有分別,免費電視是比較入屋的,該怎樣的宣傳,利用自身的平台。無可否認,兩者都有支持者與經驗的。而目前可以看到的是香港電視是孤軍作戰,沒有大人物的撐腰,也被外界視為「欠缺經驗」。假若政府要講香港電視失敗的原因,在產業方面可以製造多個理由,數據方面、受眾方面。

目前,香港電視做得好不好,是很武斷的,但至少一定比「香港良心台」好得多,且看「良心台」的歲月留聲,整天不停的重播又重播,本港台與亞洲台的節目沒有驚喜也只有訪談,一人秀,整天在「講,講,講」,與社會脫節。而無線的節目,說實話有些是欠缺水準的,比如說太多的飲食節目,就好像《May姐有請》經常地被恥笑。香港電視至少是個選擇,雖不能說它可以改變什麼,但只要有競爭對手就可以有所改善節目的質素,而不是「是是旦旦」。有競爭才有進步,比如是當年佳視與無線之間的「武俠」電視劇鬥法,也只不過是同一道理。

發牌消息公佈後,引起千重浪,網民自發去政總集會、遊行、甚至是佔中。但很多的現實告訴我們,香港人只得「大隻講」,或者遊行完就散水了。說真話,個人對抗爭的事並不樂觀,只是突如其來的輿情爆發,或者不到幾天就會變淡了。故此,香港電視需要「變法」求全,特別仿傚美國的NETFLIX製造網絡劇,與海外/國內的視頻網站合作,或者是把作品「賣埠」。現今是新媒體的時代,智能產品的普及,幾管齊下,或者會有血路的。與其坐困愁城,就要保全優勢。

這場電視界的遊戲/爭奪/是需要智取的,要讓別人看到你的實力,即使沒有牌照也可以發光發亮。市民幫不到多少,有的只是一聲「加油」、寄寄信告訴政府,實際上做生意就是有輸有嬴,但有一點重要的是得民心,一個民間自發的專頁一晚就有二十萬人「LIKE」,可見的是群眾的期望。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電影短打】黑暗無邊.速下地獄的《小時代2:青木時代》


無論是《小時代》還是《天機》都絕對是今年國產電影的奇葩,看一看湊湊熱鬧,了解一下「國情」,在過去暑假檔期這兩部爛片都可謂是「爛出個票房」,無它的,原因是院線的排片制度累事,在中國有錢財有關係就可以足以改變戲院的生態,也難怪王家衛講的,他投資的《逆光飛翔》在國內票房慘淡也是怪排片制度。《小時代》第一部在七月在國內上映,一個月後第二部《青木時代》就上映了。而香港的第一部則在八月上映,十月才放第二部,相隔了一段時間,但似乎沒有辦法給這部電影洗底。講到差,的確很差,全片就是小女孩的互相憎恨、妒忌、炫富,當你有一個富二代的朋友,你就會有工作、有好的衣服、有權有勢,電影反襯出現實中國的黑暗,有錢使得鬼推磨,窮得只有錢。

               

而第二部曲,談的是畢業後的幾姐妹如何糾纏在秘密之間與愛情之間,然而她們所謂的秘密就是性生活。年青人的世界變得如此的庸俗與卑鄙,富二代之間的「少年不知愁滋味」,一貫的自我與控制他人的思想行為。要別人成為與她一模一樣,一貫小女孩自以為是的多愁善感,賣弄苦情。電影沒有「夢想」,有的是「一坨屎」。中國拍出這樣的作品的確是黑暗無邊,無論是中國的「國情」,發展出像「我爸是李剛」的事情。還是對電影藝術的糟蹋,都是糟糕得很的。

在國內有一些年青人喜愛這部電影,說這就是他們尋求的青春,多數喜歡這部電影的都是九五後的年青人。悲哀的是這種失去遠見、賣弄苦情、歪曲價值觀的電影的受眾群竟然是下一代,這是罪無可恕。在台灣,《小時代》的小說更成為了當地書店的榜首,就更加見到大中華地區對文化的沒落,對道德的無視。金光閃閃,主角們穿著華衣美服,年紀輕輕當上CEO,穿梭在上流社會之間,在背後用金錢「撻」人。

而現實生活中,據說導演郭敬明也是一個這樣的人,帶上他的LV包包、穿著PRADA,戲裡宮洺的角色在某程度上是寫照,喝什麼東西要用什麼杯子。而有不少內地人認為郭敬明只是一個投機份子,看到漫畫有得做,就去做。寫寫書,就成了作家。有一些中港的作家則認為郭敬明寫的稱不上是文學,他只是寫到一些年青人渴求的東西,利用一些東西堆砌而已,寫的東西欠靈魂,只有大眾的消費。拍電影大致上都是投機行為而已。而事實上他並沒有具備到做導演的條件,剪接混亂、角色錯置、追求華而不實、欠缺美感與無知,更重要的是欠缺了電影裡面要有的承擔。特別是這部電影的受眾群是年青人。

電影裡比較可接受的是音樂,有蘇打綠、又有快樂女聲,其它的基本上可以講是一文不值。《小時代2:青木時代》對觀眾來說可謂是「黑暗無邊」,無論是電影的價值觀還是演員的演出,都是「裝」出來的。另外,也據知《小時代》會繼續有續集,不論如何,郭敬明的「生意算盤」已經是賺定了。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逃出生天3D》:介乎惹火與怒火之間


 《逃出生天》在宣傳上是很取巧的,在香港的海報上寫上「首部香港3D災難電影」,在內地寫上「首部華語3D災難電影」,然後又有好些海報寫上「全球首部3D真災難電影」,對於觀眾來說看這部電影真是「災難連連」。對於香港觀眾來說,眼看到演員的粵語配音與口型的不夾,已經感到奇怪,可想而知電影的定位根本志不在香港觀眾,同時作為一個在廣州生活過好幾年的人來說,既無廣州話的味道又無香港味,兩地的人即使是講「廣東話」在腔調上是有分別的。當真是兩面不討好。海報的語句已經是一種誤導,莫非就是告訴觀眾此片就是第一部的3D災難電影了,花了很多的唇舌告訴別人自己是第一,但即使是類型片的第一又如何,3D電影並無特色,3D在那裡呢?無錯,字幕是很3D,人呢?基本上是可以直接脫下眼鏡觀看。要看的話也直接看個2D版本好了,起碼少花俏的東西。 
            
   消防的類型片並不常見,當《逃出生天》上映時就會有人批評不如前者,但對上一部香港的消防電影已經是一九九六年由杜琪峰執導的《十萬火急》。近十年來,出現了合拍片,經過了很多的嘗試、很多的苦頭與責罵,《逃出生天》在題材上至少是有綽頭與效應,單是騙人的3D技術已經使人進貢電影院。再加上真火拍攝,有些動作特技的確是驚險刺激,但大部份的鋪排卻是愚民的。 
   
   故此,電影的確在於惹火與怒火之間,惹火的是相差十七年,再有一部消防題材的電影,而且打造了億元製作,在拍攝期間封閉了相關的街道,而廣州政府方面也相當的協助電影的拍攝。怒火來至於有二,一是香港的觀眾認為這是「國內」的電影,與香港沒有扯上半點關係,也許是本身對《十萬火急》與《烈火雄心》的印象,當看到心儀的演員成為了國內的公務員,要接受並不容易的。電影裡的身份折射了群眾的身份認同,所以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直叫人怒的是這部電影告訴我,原來劉青雲與古天樂就是個不祥人,如果是他們的親人就必須身陷火場了,劇情的確有很多犯駁之處。 
   
   還有的是在視覺上看到那些「火」的觀感是很假的,比起《十萬火急》的真火與實在,《逃出生天》的「火」似乎是畫蛇添足。此外,在拯救的一環真是「按步就班」,講的是在劇本的編排上是很「直線」的,在拯救的過程中一個點到另一個點,欠缺了超脫的視覺與驚喜。在劇情方面是很老土的巧合主義,女主角與兩位男主角剛好在同一座大廈,且有裙帶關係。一副婦孺之見的質問,把拯救工作與愛情相掛勾。再加上兩兄弟的互不理會到兄弟同心,一切都是造作與硬來的。 
   
   如果說《十萬火急》是實在的講述香港消防員的日常工作,是團隊性強的。那在《逃出生天》就注定看不到這種的感情,消防工作變成了個人的英雄主義,還有成為了有「先後之分」的救援。電影聚焦的是兩兄弟之間的合作,同時也有枝節講到人的貪婪與親情,點到即止,講到底是想講人性。或者觀眾想看的是廣州消防大隊的拯救過程與訓練,並不是單一的聚焦在個人身上。本身公務員團隊就是講求合作,手足情與之間的角力也是很重要的表述。 
   
   要講到電影的好處,那就要講到動作上形造的氣氛,善用天秤與升降機。事實上如果徐克講他那部《狄仁杰之神都龍王》是首部水下拍攝的,那其實是有點出入。《逃出生天》的這一部份是在泰國拍攝的,而這也是水下拍攝的。為了爭奪「第一」,可以去到幾盡?當投入到這部電影的動作與特效時,的確是不錯的,衝天大火的魔力是很震撼的,兩位男主角也是很有男人味的,本身消防電影就是很「男人」的電影,也許是潛規則吧。 
   
   再講一下合拍片方面的,《逃出生天》也補充了內地對災難類型片的不足,也許是好事吧。電影要轉型、要革新,《逃出生天》可以做得更好,可以更加大膽,但這本身也是一個新的嘗試,已看到破格與創作方面試圖尋找方向。而《逃出生天》後,郭子健在會在2014年初交出《救火英雄》,主演方面有謝霆鋒、余文樂,過往古天樂與劉青雲都已經做過同類型影視作品的角色。而郭的作品則有些新面孔,唯寄望日後消防類型的片種會有更多的變化與驚喜吧。 
   
  文/Dorothy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再見理想.................酒店


《再見理想》,在這裡不是BEYOND的歌,而是理想酒店。《志明與春嬌》裡面,志明與春嬌講有好多事情,不需要一晚做完。但在現實中,有些事情就要一晚做完。彭浩翔熱愛「理想」,無論是《AV》、《志明與春嬌》、《大丈夫》都不乏理想酒店的出現。記得小時候,去過當時的亞視總台,就是在理想酒店集合,還有的是小時候去音樂農莊也是在那裡集合。當九龍塘失去理想時,也意味著我們這種的「集體回憶」都敗在地產霸權之下。對於一眾「偷食男女」、「私鐘妹」也缺少了一個「性地」了。

                                    


My little Airport有首叫做《浪漫九龍塘》的歌,講述一對男女到城大旁的酒店「爆房」,入到房見到一張床,思考二人是否要進行某些關係。從八十年代開始,九龍塘就多了一重性的暗示,直到近代有關性文化的電影都以九龍塘的時鐘酒店取景,也漸漸成為了城市裡的一道風景。取景的電影包括畢國智的《囡囡》。

講到時鐘酒店,就想起了幾部電影,在《九七家有囍事》中的伍詠薇與黃百鳴,這對小夫妻為婚姻生活尋求刺激,男士聽說時鐘酒店的床會震,所以想試試。還有的是《表姐你好野》中的水床,鄭大姐無意中開動了床的震動功能,在睡夢中鄭大姐天旋地轉,還以為是助手搞的鬼,相當惹笑。

                     

如今大圓床,沒有了。理想,沒有了。理想酒店製造了香港電影的場景的背後,也製造了一種文化現象。但也不要太失望,灣仔的維多利亞還是有市場的,且看《喜愛夜蒲》的蒲男蒲女,就略知一二。

【閒話小品】Won't Back Down:孩子們一個都不能少


美國電影《Won't Back Down》看似是一個很老土的故事,女兒有閱讀障礙,做母親的要接受她,同時也要為她張羅學校,花很多的心力卻沒有回報,眼看目前的困境,就只有抗爭,去扭轉局面。看新聞報導讀到有不少的小孩子自幼患上了讀寫障礙,但學校卻不以為意,放棄這些學生,使他們自尊心低落,自暴自棄。近年,香港的環境已經好了很多,至少多了教師察覺了這些的學生,願意深入的輔導與協助。
                                            

《Won't Back Down》是一部尋求教育改革的電影,建基於真人真事,兩個師奶,一個單親,一個有熱誠,她們的共通點是有讀寫障礙的子女,他們與人溝通有困難,但他們並不是愚蠢的,欠的是一個機會。患上讀寫障礙的他們,在學校被欺凌,而教師卻不管。在求學的過程中,並不是每位老師都是「孔子」,都不是「有教無類」,有部份人選擇視而不見。像戲中的教師認為額外的輔導是浪費時間,學不到就是孩子的責任,與他們無關。更多的是看到冷漠的一面,或者把教師的工作當成是「我要做好這份工」。最終受害的是孩子,終其一生潛能卻沒有被發掘,只能在社會上擔當基層的工作。

美國有一點比香港好的是即使有讀寫障礙也可以尋求「美國夢」,美國的前總統小布殊就是有讀寫障礙的人,一個連「阿富汗」也會讀錯的人。然而,香港的孩子除非是出生在大富之家,否則在著重文憑的香港地來說,只會變成「傷仲永」。電影裡的線路除了講到兩個師奶的子女外,還有講到她們合力與教師工會的對決,把一間評為「不合格」的學校正式的廢除,從新的建立一間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活動教學的學校。

當然過程並不容易,對於一些需要特殊協助的學生來說,他們需要的是鼓勵與支持。而電影裡的母親也有讀寫障礙,在戲中最想是帶出平等的概念。舊時代裡,沒有任何人的幫助,難道新時代又要新一代去受苦,走回頭路?兩位母親的愛子深切,並非是「怪獸家長」式的,而是實行了一次身教。不是每個小孩子都有機會讀名校,得到幫助,最終是需要最基層的教育達至公平的分配。

而戲中也暗示到「地下的交易」,工會的人士避免事情鬧大,希望暗中輸送學位。然而,這並沒有得逞。抗爭的路上不斷的碰壁,既要拉攏本來不支持的同工,又要抱著希望背水一戰,在工作的環境裡起革命,面對的起初是白眼處處,引來上司的不滿。但終究要改朝換代,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瑰寶,即使是殘疾的、有困難的、聰明的、天才的、遲鈍的,其實都有他們的優點。再者讀書要學的並非是書本的知識,而是老土的做人道理,學懂立身處世。

也許,電影裡的抗爭顯然是有點理想化,但是看到抗爭的過程與成功,望子成龍的喜悅,想起了成長的過程。每一個家長最希望的莫過於是自己的子女快樂地成長吧。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七十六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瞎猜熱門之選


下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總共吸引了七十六個國家與地區角逐,有少數作品在香港正式公映,而有一些則散落在各大影展當中,或者是在未來的日子與觀眾見面。有關的最後九強的提名會在來年一月公佈,大致上也可在這七十六部作品找找熱門之選,買定離手。此外,有些國家也第一次派出了作品,比如是巴基斯坦、沙地阿拉伯都獻上了第一次。然而,有機會看過七十六部作品並非易事,的確有些被視為冷門的電影恐怕就無緣與香港觀眾見面了,日後本博有機會再慢談那些被忽視的電影,要花點時間盡量去看。比如是先前本博有介紹過來至尼泊爾的《蘭花之舞》都是代表該國衝奧的,有興趣可以自行拜讀。

要支持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先要支持一下本地的《一代宗師》,王家衛閉關多年,梁朝偉也跌撞了多次,相信本地的評委選《一代宗師》都是因為王家衛的知名度,再加上影片在北美與國際影展上映的效應。要入九強,相信是有信心的。再看看中國代表,中國派出馮小剛的《一九四二》,而台灣方面《失魂》以一票之差打敗了周杰倫的《天台》,據說《天台》是爛片,取得參賽資格。
                                              


亞洲地區方面,有日本的石井裕也的《大渡海》,電影相當溫暖人心,淡淡然的,是清澈的。印度方面則派新導演迎戰,派出公路電影。韓國方面繼上年有《狼族少年》後,今次有《犯罪少年》。而伊朗方面真是遇上勁敵,由《伊朗式分居》導演執導的新片《The Past》參戰,《The Past》也是影展的話題之作,相信入九強,易過借火。同時也不可忽視新加坡代表,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一舉成名入金馬提名,也得到康城的獎項。
               
而其他地區方面,影展的話題之作成為了大熱,比如說丹麥的《誣網》(The Hunt),呼聲很高,演員演技精湛。而首次參賽的沙地阿拉伯也一舉成為了大熱之選,其電影WADJDA講述阿拉伯少女的故事,音樂方面有MAX RICHTER的配樂。

至於法國方面,去年派出了《閃亮人生》,今年本應該是話題作《接近無限溫暖的藍》參賽,但由於奧斯卡計的是上映,所以無緣了。結果由《雷阿諾》代表。

七十六部電影的水準難免是參差,最重要是呈現了電影的人文精神,交出一台好戲。對小國電影給予鼓勵與支持,過去的確有不少「遺珠」,我們可以做的是對每一部電影給予尊重,這就是奧斯卡的宗旨。

附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名單
(紅字代表大熱)

The full list of 2013 submissions follows:
Afghanistan, "Wajma – An Afghan Love Story," Barmak Akram, director
Albania, "Agon," Robert Budina, director
Argentina, "The German Doctor," Lucía Puenzo, director
Australia, "The Rocket," Kim Mordaunt, director
Austria, "The Wall," Julian Pölsler, director
Azerbaijan, "Steppe Man," Shamil Aliyev, director
Bangladesh, "Television," Mostofa Sarwar Farooki, director
Belgium, "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 Felix van Groeningen, director
Bosnia and Herzegovina, "An Episode in the Life of an Iron Picker," Danis Tanovic, director
Brazil, "Neighboring Sounds," Kleber Mendonça Filho, director
Bulgaria, "The Color of the Chameleon," Emil Hristov, director
Cambodia, "The Missing Picture," Rithy Panh, director
Canada, "Gabrielle," Louise Archambault, director
Chad, "GriGris," Mahamat-Saleh Haroun, director
Chile, "Gloria," Sebastián Lelio, director
China, "Back to 1942," Feng Xiaogang, director
Colombia, "La Playa DC," Juan Andrés Arango, director
Croatia, "Halima’s Path," Arsen Anton Ostojic, director
Czech Republic, "The Don Juans," Jiri Menzel, director
Denmark, "The Hunt," Thomas Vinterberg, director
Dominican Republic, "Quien Manda?" Ronni Castillo, director
Ecuador, "The Porcelain Horse," Javier Andrade, director
Egypt, "Winter of Discontent," Ibrahim El Batout, director
Estonia, "Free Range," Veiko Ounpuu, director
Finland, "Disciple," Ulrika Bengts, director
France, "Renoir," Gilles Bourdos, director
Georgia, "In Bloom," Nana Ekvtimishvili and Simon Gross, directors
Germany, "Two Lives," Georg Maas, director
Greece, "Boy Eating the Bird’s Food," Ektoras Lygizos, director
Hong Kong, "The Grandmaster," Wong Kar-wai, director
Hungary, "The Notebook," Janos Szasz, director
Iceland, "Of Horses and Men," Benedikt Erlingsson, director
India, "The Good Road," Gyan Correa, director
Indonesia, "Sang Kiai," Rako Prijanto, director
Iran, "The Past," Asghar Farhadi, director
Israel, "Bethlehem," Yuval Adler, director
Italy, "The Great Beauty," Paolo Sorrentino, director
Japan, "The Great Passage," Ishii Yuya, director
Kazakhstan, "Shal," Yermek Tursunov, director
Latvia, "Mother, I Love You," Janis Nords, director
Lebanon, "Blind Intersections," Lara Saba, director
Lithuania, "Conversations on Serious Topics," Giedre Beinoriute, director
Luxembourg, "Blind Spot," Christophe Wagner, director
Mexico, "Heli," Amat Escalante, director
Moldova, "All God’s Children," Adrian Popovici, director
Montenegro, "Ace of Spades - Bad Destiny," Drasko Djurovic, director
Morocco, "Horses of God," Nabil Ayouch, director
Nepal, "Soongava: Dance of the Orchids," Subarna Thapa, director
Netherlands, "Borgman," Alex van Warmerdam, director
New Zealand, "White Lies," Dana Rotberg, director
Norway, "I Am Yours," Iram Haq, director
Pakistan, "Zinda Bhaag," Meenu Gaur and Farjad Nabi, directors
Palestine, "Omar," Hany Abu-Assad, director
Peru, "The Cleaner," Adrian Saba, director
Philippines, "Transit," Hannah Espia, director
Poland, "Walesa. Man of Hope," Andrzej Wajda, director
Portugal, "Lines of Wellington," Valeria Sarmiento, director
Romania, "Child’s Pose," Calin Peter Netzer, director
Russia, "Stalingrad," Fedor Bondarchuk, director
Saudi Arabia, "Wadjda," Haifaa Al Mansour, director
Serbia, "Circles," Srdan Golubovic, director
Singapore, "Ilo Ilo," Anthony Chen, director
Slovak Republic, "My Dog Killer," Mira Fornay, director
Slovenia, "Class Enemy," Rok Bicek, director
South Africa, "Four Corners," Ian Gabriel, director
South Korea, "Juvenile Offender," Kang Yi-kwan, director
Spain, "15 Years Plus a Day," Gracia Querejeta, director
Sweden, "Eat Sleep Die," Gabriela Pichler, director
Switzerland, "More than Honey," Markus Imhoof, director
Taiwan, "Soul," Chung Mong-Hong, director
Thailand, "Countdown," Nattawut Poonpiriya, director
Turkey, "The Butterfly’s Dream," Yilmaz Erdogan, director
Ukraine, "Paradjanov," Serge Avedikian and Olena Fetisova, directors
United Kingdom, "Metro Manila," Sean Ellis, director
Uruguay, "Anina," Alfredo Soderguit, director
Venezuela, "Breach in the Silence," Luis Alejandro Rodríguez and Andrés Eduardo Rodríguez, directors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蘭花之舞》:愛在喜馬拉雅山下

國際版海報



同志電影的命題離不開家人的不接納、社會的歧視,還有對愛的自我探索與自我掙扎。尼泊爾的《蘭花之舞》(Soongava: Dance of the Orchids)也離不開講述同志身份與家庭之間的關係。或許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上很容易被其他電影比下去,但尼泊爾派出這部作品參賽已經是一個嘗試。單是講同志電影,柏林影展與康城根本就不缺,但對於一個被視為第三世界的小國來說,拍這部同志電影之外,更要走到國際上評比,已經不容易,要給的是鼓勵。 
   
   這部電影更是尼泊爾首部同志電影,驟看其他的亞洲地區,有些被視為是第三世界的國家也開始有自己的作品,舉例如越南有首部男同志電影《迷失天堂》(Lost in Paradise)。《蘭花之舞》注定在奧斯卡是一頭冷馬,幸運的是法國並沒有派出康城的得獎作品《接近無限溫暖的藍》。如果講到近年比較有熱潮的女同志電影,就不得不提泰國的《Yes Or No》,傳統的女同志觀念,一個打扮男性化的女生,配一個「直人」,成功「拋攣」。而《Yes Or No》的KIM與PIE外型上也是討好的,KIM的羞澀,PIE是很傳統的「婆」,及後也拍成了第二集。 
   
   《蘭花之舞》的角色也是相類似的,一個打扮得比較酷,另一個就是普通女生的樣子。電影聚焦的是兩個家庭如何面對身份定位是同志的女兒,電影裡的線索可以分成幾方面去看,第一是傳統的相親﹔尼泊爾的儀式與盲婚,第二是兩個女生之間的關係,她們如何看待「身份認同」,第三是社會如何的拋棄她們。在故事上,難免是有點順水推舟的,在處理上是有點節外生枝,但整體上結構是算完整,故事也起碼交足功課。要批評的話,也不要那麼狠,畢竟小國的電影還有很多的進步空間。 
   
   看這部電影時感覺有點像看獨立電影,不是什麼的大製作,也不是華麗,有的只是樸素,或者這小國給人有這種民風吧。主要的內容也落在在兩個女主角身上,Diya與Kiran。從一開始Diya的命運就不能選擇,她要接受父母之命,一直都不敢與她那個有感情的朋友交待。在電影中,這對戀人的關係是很隱晦的,沒有一開始就說很愛你,愛到要死,而是慢慢地從朋友關係推進,含蓄的愛。再漸漸地確認彼此的關係。電影離不開世俗的枷鎖,或者可以講為尼泊爾目前的社會環境仍然離不開傳統的主流價值。在報導中得知目前進入民主化的尼泊爾開放同志婚姻,有望成為亞洲第一個可以結婚的地方。 
                                       
   然而,這部電影反映的卻是開放的背後,是偽開放。同志僱員要被辭退,同性戀被視為是「罪惡」,家長深怕同性戀者「教壞」自己的子女。社會環境是恐同的,同志面對著種種的不公平,卻只有接受。戲裡的Diya來至比較中產的階級,她的婚姻是「人情牌」的,是「等價交換」。而Kiran的家庭則比較富裕,沒有太多壓力。故事表達的是即使是不同的階層,面對子女是同志的時候,都會選擇逃避、自責,還有的是責罵。她們認為異性戀才是正常的道路,腦子裡認為同性戀是病態,令到家人面子全丟。 
   
   很多時候,即使家庭背景如何,接收的信息有多廣泛外,當有些事情牴觸到價值觀的時候,人就會失掉理智。為人父母的、為人兄弟姐妹的都會有所迷失。《蘭花之舞》的故事與歐美的同志電影在結構上沒有大分別,但它令到觀眾看到東方的美學,東方的神態,再配上尼泊爾的舞蹈,影片流露出當地的色彩。再加上尼泊爾電影在市場上並不容易看到,故此這部電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呈現當地的環境,在叙事上也已經是稱職有餘。 
   
   電影透過了兩個家庭的故事表達當地對同志的看法,面對衝突的部份或許未如理想,轉接位有點突兀,的確是有改善的空間。比較驚喜的是讓觀眾看到有小清新的一面,但是故事卻不夠完整,要在八十多分鐘去講一個時間跨度算多的電影,內心戲與叙事欠了細節,大多數情感也流於表面,但基本上語言是淺白的,很容易理解。《蘭花之舞》的色彩是在於影片裡有舞蹈、傳統的元素,點到即止的把尼泊爾的文化帶出來,也很婉轉的把舞蹈與愛情扯上關係,電影可謂是「少數中的少數」,純純的愛猶如是清泉,沒有過份的煽情,也沒有過份的講誰是誰非,力度適中。 
   
   《蘭花之舞》整體叫做有可看性,大體。祝福這部電影有望繼續在其他的電影節放映,也寄望日後能再有機會看到尼泊爾的作品。喜瑪拉雅山之下,揭開這份隱藏的愛。 
   
  文/Dorothy
尼泊爾版海報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韓」戲逼人 洲立舉辦「韓國電影館」


報告,報告,有一股「韓」流襲港。又有院線辦韓國電影的放映了,繼個半月前百老匯舉辦過韓國電影巡禮後,洲立影藝(MCL)將在十月十一日至十一月三日在位置將軍澳的STAR CINEMA舉行韓國電影館。選映十二部作品,其中有一半都先後在香港公映,例如是《三個特攻美少男》、洲立自家發行的《戇爸的禮物》,還有正在公映的《天眼跟蹤》。選片方面沒有太特別之處,其餘未上映的作品有「試水溫」的作用。


再講,香港人對韓片的態度正在慢慢的接受,韓國電影的製作的確在亞洲地區有突出的表現,無論是獨立的影人如洪尚秀、李宋喜日都有影迷支持,再者韓國電影也漸漸走向「本土」,據當地的統計韓國的居民就有一半人走進戲院觀影,上座率是十分高。故韓國電影也有進步,且看《天眼跟蹤》的兩位導演都不是什麼的老導演,都是名不經傳的新人,但電影拍起來有節奏、有紋理,有概念。

                               

再加上,香港的女性深愛韓星,故有偶像的參演,都對韓國影展是有利的。目前韓國電影展並未有一個「專利」,或者假以時日,時機成熟就會有一個專屬的電影節了。

UA旗下自家電影節 一港一澳同步舉行


UA旗下院線間唔中會辦自家的電影節,去年舉行過的環球美食電影節今年就在香港再譽歸來。選映的作品有《戀之青口》、《試酒大作戰》、《健康革命:健康新世代》與《碟碟相傳》。睇左當食左,是常識吧?去年看過一部有關份子料理的作品,相當的精美。而今年的選映中有素食的電影,相信對綠色生活有興趣的觀眾會有興趣吧。而早前夏日國際電影節也上映了一部名為《紅酒瘋》的電影,而這裡也有一部關於酒的電影,酒鬼或者會有興趣吧。正所謂「民以食為天」,辦一個雅俗共賞的影展,推健康生活也是不錯的選擇。相對,這個以「食」為題的影展也是比較特別的,不知道香港會不會有一日能像國外般長久辦專是辦一個有關吃的電影節,推廣一下我們的中華廚藝呢。




同期是十月下旬至十一月,澳門的UA銀河戲院則會辦一個澳門恐怖電影節。選映十多套作品,基本上全部都曾在香港上映過,其中包括今年上映的港產靈異電影《迷離夜》與《奇幻夜》,也包括早前上映的《貞子2:鬼胎輪迴》與去年上映的《貞子3D》,除了日本作品與港產作品外,講到恐怖電影不能不提泰國電影。上映的是《陰魂嚇機》與《勾魂三點鐘》。至於其他的電影還有今年的美國恐怖大片《詭屋驚凶實錄》。在戲碼方面,的確是「執二攤」,沒多的驚喜,只有「翻炒」,但對於澳門的影迷或是想重溫的影迷來說,的確是提供了一個機會。

                                          

影展詳情,請參閱澳門恐怖電影節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一塊紅布掉下.一個崔健降生


《崔健.超越那一天3D》是一個很特別的觀影體驗,立體的崔健呈現在觀眾眼前,全片滲有八十年代的風土人情,再加入了一些故事性的,但最重要的是北京交響樂團與崔健的融合。然而,崔健並不是用來看的,真正的作用是他的歌聲如何帶觀眾回到火紅火熱的年代。無疑這是一部「粉絲電影」,為崔健輕狂,真的不過份。我記得在港產片《表姐你好野》中,飾演梁家輝父親的林蛟唱著《一無所有》,於是鄭大姐(鄭裕玲飾)就說「終於唱首我們的作品」。崔健的歌曲是代表那個年代的中國,他的音樂中內藏著男人的柔情,朝朝暮暮的思念之情。同時對於我們這些年青人來說,他的音樂有著啟發與啟蒙的作用。 
   
   這不是一篇影評,這是很直觀的感受。正如上一段所說,各有擁護,但在視覺上影片並不是特別的出色,3D技術只是取巧而已。且看,國外的演唱會錄像也有採用到3D技術,也不是特別新鮮的事情。對於觀眾來說,主菜不是視覺上的,而是聽覺上的。崔健說:「交響樂是一把刀子,而搖滾樂也是一把刀子」。崔健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藝術家,他的突破帶領著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於是後來在八、九十年代開始有許巍、田震、鄭鈞,把二十多年前與現在的比較,恐怕是比不下的。那些歌至今仍是在唱著,而今日的歌恐怕失去了時代的味道,變得庸俗,離不開愛情,少了漂泊、也少了滄桑。 
   
   崔健的音樂路走得不容易,從1986年的《一無所有》再到三年後才有機會出碟,那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而他的歌曲裡很有「紅色的色彩」,描寫改革開放後的社會實況,比如說在是次演唱會中演唱的《農村包圍城市》、《紅旗下的蛋》,對國家的未來有希望之外,也批判了城市人對農民工的態度。城裡的人不可一世,自恃多讀幾年書就看不起他人。從這些歌詞中可以看到崔健是有人文關愛的,同時他是受到老毛的思想影響。 
   
   稱得上是演唱會,自不免在短短不到八十分鐘內選一些為人熟悉的歌,特別是他的經典作。例如是開山之作《一無所有》、描寫男女之情的《一塊紅布》、對心愛姑娘朝朝暮暮的《花房姑娘》還有在電影《中國合伙人》出現過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這都是崔健的代表作,讓人如痴如醉。有時候,有些人需要懷緬過去,也需要借鑒過去。今天的中國樂壇太多選秀明星,然而又沒有一個誰讓人牢牢的記住,崔健是一個時代,也是一個傳奇。至少,他敢說話。 
   
   他是《一無所有》的《假行憎》,從南走到北,帶著一把《刀子》與《一塊紅布》,走過《農村包圍城市》,帶著《寬容》,與《花房姑娘》生了《紅旗下的蛋》,太陽爬上來,再繼續《出走》,這就是他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香港版與內地版沒有大分別,同樣是刪減了《最後一槍》,深怕的是政治上的問題。要講到個人比較喜愛的選曲,就要講到《出走》、《一塊紅布》與《花房姑娘》,《出走》是在路上的一些感覺,回家之情很深。崔健的音樂路也帶著這種色彩,不斷的出走,不斷的重新再來,這帶著堅持,同時也帶著了遊子之情。《一塊紅布》與《花房姑娘》是很卑微的,「我獨自走過你身旁 並沒有大多話要對你講」,「那天是你用一塊紅布 蒙住了雙眼也蒙住了天」。少男少女的單思之情,有點浪漫,又若得若無,朝著大海的方向,來得高尚。《一塊紅布》裡的患得患失,愛情使人忘記了沒地方住,都是往心裡去的,一個大男人如此浪漫,如此的卑微,作為少女也被他迷倒了,哈哈。 
   
   不用質疑與計較太多,看這部片的票價難免比平時看的更貴,但是十分值得的。一個時代,一個大叔,穿梭著八十年代,憶苦思甜,認識八十年代,既是感恩而豐盛,那是悲喜交集的過去,那是歷史的見證。我愛搖滾,我更愛崔健。 
   
  文/Dorothy

崔健--《出走》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女子監獄》中的小女人與大女人





《女子監獄》(1988)是一部打得狠勁的監獄幫派電影,早在1987年林嶺東拍下了一部《監獄風雲》,自此開創了監獄的類型片。而女子監獄故名思義就是關於女性的,電影由林德祿操刀。電影寫出了女人的柔情與英雄氣概,男人的監獄有的是權力爭鬥,而女人的則有她們的方式。女人是有母性與感性的,在這部片裡面也可以看到女人們在監獄裡面的互相照顧與尊重,至於動作與打鬥方面絕對是打得勁,女人們暗地裡的廝殺不假手於人,拳拳到肉,打架的事無分男女。為了權力,可以去到好盡。女人們扭作一團,各為其主。監獄裡頭自有法則,無論是獄警還是囚犯,都是充滿著階級觀念的。

戲裡暗地裡表達了某些的氛圍,例如是囚犯與獄警之間那種「利用」的關係,獄警的角色既是有權力的,也是有操控性的,但同時又流露著一份的同情與同理心。她們既要「打好一份工」,同時又要理解這些女人的心事。能做到稱職的,在戲裡就只有「肥媽」馬利亞演的獄警角色,在戲裡她選擇寧願丟失工作也不願意做一個被擺佈的人。而戲裡同時也表達到監獄的人權狀況是差劣的,例如一個月只得一卷廁紙、每日只能用八格,又沒有足夠的衛生巾可用。而有些獄警又為了方便控制監獄的人事與犯人間的恩怨,所以選擇「埋堆」與主使犯人之間的衝突,陷「良民」於不義。

電影裡描寫一個不公平的環境,投訴不果,靠的是犯人間的協作爭取話語權,展示「團結就是力量」。或者電影裡某些情節是顯得生硬的,故事起首是局限在流水線的,但最終女人們的勝利與豪情還是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數的就要講一下裡頭的主角,第一個是「肥媽」,她是一個不特別與上司打好關係的人,她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外,更對囚犯們有同理心,而她更是反對獄中的不公平制度而提出請辭,勇氣可加。不會話要為了養家而助長不公平的風氣,也不會做一些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香港是需要這種懂得反抗的人。


第二個要講的是鄭裕玲,她是戲中的靈魂人物。豪情、重義氣、名乎其實大姐大,即使她是做壞事,但起碼有風骨,不假手於人。最初她想重奪「大姐大」之位,然而她的幫派已鳥獸散,當她想重建時卻被奸人所害,陷她於不義中。爭權奪利的路並不容易。然而,DODO姐並非浪得虛名,她的豪邁、爽朗,寧死不屈在戲中顯得特別的深刻。而DODO姐的角色當然是一個「大女人」。



第三是馮寶寶的母性,一直以來獄警都利用她的「兒子」作威脅,要她選擇一面。而她也只有做「順水人情」,為了生存,為了不讓別人欺負兒子,所以一直都兩面不是人。這令她內心充滿掙扎,馮寶寶的母性是可以理解的,而戲中她也演活了慈母的一角,同時也是「大姐大」的好朋友,對獄中朋友有關心,是一個「小女人」。


第四,就是主角夏文汐。她真是吃了豹子膽,逃獄。而起初她給予人的印象就是大學生,在監獄裡是「與別不同」,在獄警眼中她是「搞事」的,因為她愛投訴。久而久之,她看到監獄裡面的人際關係,令她放低了身份,漸漸與這些女人不打不相識,更成為了知己。她們都是人,人是沒有高低之分,即使滿口粗口,也未必是壞人。反倒,制度與權力的失衡的確令人失態。在骨子裡,夏文汐的角色是有俠義精神的,有話直說,在愛情方面她默默的守護男朋友,既有「大女人」的外露,也有「小女人」的通情達理。


最後,要講的是魯芬。她的角色令人眼前一亮,這部片應該是魯芬多年從影以來出現得最長的角色。而監獄電影裡頭總要有「大山婆」的角色,魯芬飾演的「山東婆」算是做盡壞事,連小朋友都欺負,而她在戲中飾演的是「大家姐」,有獄警撐,也有姐妹撐。是一名「惡霸」,她的對手就是鄭裕玲。然而,在這部片中魯芬的表現的確是忘我,不單頭皮被扯開,更成為了一隻「花面貓」。對她的犧牲色相,深感佩服佩服。她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女演員,但絕對是被忽略的,魯芬絕對是這部電影的一個驚喜。
此圖片帶有暴力與血腥,如有不舒服,敬請原諒。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色情電影有「色彩」


正所謂「雞有雞味」、「魚有魚味」,色情電影當然要有一定程度上的「色彩」,片名對於一眾色情男女來說都相當重要。港產的色情電影片名愈來愈多變,從以前的《豪情》、《強姦》、《肉蒲團》、《色情男女》,拍到拎「性器官」的別名、稱呼放到片名當中。比較新式的有《一路向西》,「西」可指是方向、西邊、也與女性性器官有關。那個字就不打出來了,而當然作者向西村上春樹並無講話那個「西」是那裡,一路向西是語帶雙關的。自行想像。而同樣是色情電影,並有「神之手」加滕鷹主演的《蜜桃成熟時33D》,似乎是模彷九十年代的《記得香蕉成熟時》。生果都不算「重口味」,起碼健健康康,時興講創意,改片名也有新的元素,低俗出征夜蒲多用幾次就俗套了。

           

繼今年有《取「西」經》(My Awkward Sexual Adventure)後,有《裸灘獵J》(L'Inconnu du lac)。說《取「西」經》勁爆,是在於它能夠把一個無神彩的片名改到「到題」而有趣。雖然是「食字」,但起碼易記,而女孩子們也不會感到被侵犯。不然,有一些婦女團體又走出來說起女權來。而《取「西」經》就想起唐僧了,男主角也當起了唐僧,找尋自己的「性愛寶典」。而《裸灘獵J》的片名也十分有趣,這次的J與《特務戇J》的J有不同,《特務戇J》的J是指JOHNNY。 而這裡的J就是男性的性器官,其實也沒有大不了。在高登討論區都經常以「XX撚」來稱呼人,所以獵J就獵J,不需要有性潔癖的。

而這部《裸灘獵J》在香港同志影展是閉幕電影,在香港稍後時間會上映。而在康城奪得了一種關注大獎與同志金棕櫚大獎。單看預告片,男人們全身裸露,可謂是天體天堂。在情與性慾之下,發生了兇殺案,事件來得懸疑。雖然片名有樂又有淫,但事實上有好些電影在影展上映時會上原版,而當正式上映時則會遇上格仔或剪。只希望這條J到時候不需要「切柒煲湯派街坊」,也不用為高登仔找「J數」了。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鹿死誰手】金馬獎大惡鬥 有看點 不簡單

在金馬執委會主席侯孝賢的宣佈下,第五十屆金馬獎的提名名單正式出爐。亳無疑問,本屆金馬獎真是硬鬥硬,真是四個字形容「劇力萬鈞」。單看最佳導演的提名就有賈樟柯、王家衛、杜琪峰、蔡明亮,四位都是一代巨匠,充滿作者風與風格的導演。同時也不能夠忽視代表台灣衝奧的代表作《失魂》的鍾孟宏。而最佳電影的角逐也是由上述四位巨匠的作品包欖,分別是《天注定》(賈樟柯)、《毒戰》(杜琪峰)、《一代宗師》(王家衛)與《郊遊》(蔡明亮),而另一個名額就是來至新加坡新秀導演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奪得。
                                     
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是源至於他自己與外傭姐姐相處的故事,也有輿論稱為「新加坡版的桃姐」。
影壇要有新秀繼承前人,所以新秀導演也有看點,香港代表有梁樂民、陸劍青的《寒戰》,兩人已經在金像獎獲得最佳導演的殊榮,未知可否再下一城。而香港的代表也有麥浚龍帶著他的首作《殭屍》。而內地方面則有憑處女作《致青春》一舉奪得五億票房的趙薇,台灣方面許肇任則帶作青春愛情小品《甜秘密》入選。而不可忽視的是早在康城影展得獎的新秀導演陳哲藝,他的呼聲也相當高,先得到國際認可,如今入選難免是小菜一碟。

而講到驚喜的莫過於顏卓靈憑《狂舞派》獲最佳女主角的提名,第一次入選就碰上章子怡、舒琪、桂綸鎂與鄭秀文一眾經驗多的影星。而同樣是顏卓靈主演的香港電台短片《流放地》也入選為最佳短片的項目。而影帝方面競爭也十分激烈,梁朝偉、張家輝、梁家輝都是影展常客,王羽也曾經在台北電影節中奪得最佳男主角的獎項,相當有機會。而李康生更加是蔡明亮的御用演員,別忘記蔡明亮說要退出一事,會否給予獎項「挽留」有很大的懸念。

而有留意台灣紀錄片的都或多或少會認識楊力州,而他憑《拔一條河》入選最佳紀錄長片。

                                         
李安:很想要吧?(設計對白)

由於金馬獎採用的是「報名制」,故獲提名的電影在台灣未有上映也有提名資格,與香港金像獎的以「上映」為資格有所分別。而金馬獎也可算為看電影的選擇之一,今年的提名電影裡頭有大部份都去過康城、威尼斯影展,甚有看頭。強導絕對是本年度的亮點,更為金馬五十添了色彩。既然有強導就當然要強勢下去,金馬獎的評委會主席是李安。星光煜煜耀金馬。而金馬獎則在11月23日在台北舉行,屆時香港會有電影台進行直播。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