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晨早兜巴星》看改革中的香港早晨新聞


  香港人行色匆匆,得閒死唔得閒病。或者不會有人認真去看待晨間的新聞節目吧,除了看看電視角落上的時間、溫度、普遍人一朝早打開電視就是為了「聽」新聞。所以過往多年TVB的《香港早晨》與ATV《亞洲早晨》的早晨時段就像是播「人肉錄音機」,新聞片段重覆前一晚的消息,每半小時重覆一次報導。從六點半(現在是六時開始)一直到九時,現在無線電視在互動新聞台增設了周日的早晨時段,但仍然沒有任何的改革,基本上也是報導本地與國際消息、財經消息、然後就是社評、天氣報告與交通消息。隨著亞視的結業,港台電視31上馬推出半小時早晨時段節目《早辰.早晨》。即使不在早上時間觀看,還可隨時在網上重溫,隨時「早晨」猶如現代人喜愛吃「All day breakfast」一樣呼吸晨間的氣息。

  先不談香港的節目,看美國電影《晨早兜巴星》(Morning Glory)(2010),看看美國晨間節目的模式。它們的早晨節目當然以報導新聞為主,其次是《都市閒情》、《今日VIP》加上《東張西望》的混合體,堪稱是「全線大飲茶」。當年無線的晚間資訊節目《城市追擊》、《全線大搜查》也是抄襲亞視的《今日睇真D》。這些節目都是以民生為依歸,藉市民爆料、搜奇、新聞熱點為主。可是那些年新馬師曾家族爭產,全城的熱點就是祥嫂了。一下子連娛樂新聞也成為了市民的「知情權」了,資訊節目已經不再是單單報導硬性的新聞,而成為了真人騷之類的東西。亞視曾經有一檔節目《香港有飯開》就有過主持人連續幾餐吃即食麵、喝奶茶的實驗。在美國的晨間節目,我們未必太認識但通過《晨早兜巴星》可以看到表層的一面,就是做新聞的也可以跳出製作模式,真正認真.睇得.玩得。主播不再是單純的人肉錄音機,而是在報導上增加趣味性。



  Rachel McAdams主演的節目女監制Becky志願是做個出色的新聞從業員,最希望工作的單位是NBC的《Today》。電影一開始她在一個小鎮的電視台打工,好景不深被炒魷。雖然得到新的工作機會,但並非事事如意,一方面她表面上是「升職」了但職場上有很多問題靠她決策,人事關係就更加複雜需要她去疏理。她之所以得到這份新工作也是她肯降低身價走進一潭死水,事實上這部電影反映出新聞界的從業員有多的悲慘,香港的記者隨時連自己也養不到又如何養家。所謂新聞理想通通都只是想。Becky走進IBS的目標就是要把晨間節目的收視起死回生。

  在偶然的機會下她認識了同在同一間電視台工作的名記者Mike,是她一直以來的偶像,要邀請古板偶像出山,但偶像看不起晨間節目的多元化與雜亂,他認為新聞就是要認真要傳神的。而節目反映的是美國的晨間節目競爭實在太大,名廚會上節目獻技、要介紹好玩的地方、請嘉賓介紹電影電影音樂各個範疇、已經超越傳統新聞節目的負荷與底線。電影除了看夏里遜福主演的MIKE如何走進新聞部與Diane Keaton主演的搞怪主播科琳鬥氣外,還有不少思考的地方。

  新聞娛樂化vs傳統?是其中要思考的要素,第二當然是新聞理想的廉價消費,正所謂食得咸魚抵得渴,做記者是一門不會賺大錢的職業,要捱更抵夜,但依然有人窮一生去追尋。在國外就有這種老記者老主播,日久日人民對他們產生了情感。曾幾何時香港也有新聞王子、也有伍晃榮講波,但現在對新主播也不會有太多的情感投射。電影行的風格是爽快明朗,女主角的勤快,永不放棄、循循善誘各人完成工作,帶領節目改革,漸漸成為行內注目的人士。但問題來了,Mike作為一個嚴肅的人不願做所有有軟性新聞與環節,壓力落在科琳一人身上。收視強差人意,Becky的工作受到考驗,難道她又要再次失業?她靈機一觸想到要用震撼人的畫面帶來收視,得到不少好評,但不代表電視台准許節目留低。Becky的做法得不到Mike的投入,反倒Mike與科琳之間的角力與磨擦就特別多,新聞工作並不是個人的,而是團體的。科琳願意走進新的世界嘗試破舊立新,而Mike久坐多時終於在節目組做回一件好事,他為節目組帶來了一單獨家新聞。他相信新聞的本質就不應該玩別的花樣,但後來因著Becky在事業上的魚魚得水,其實也稱不上妥協,但時代的確會變。事實上現在接收資訊的媒介特別多,而電視台競爭也大,沒有綽頭是留不住人的。


                           
  Becky最後得到《Today》的面試機會,至於她在現實與夢想有沒有妥協就自行看電影解讀了。但此舉可以鞭撻到Mike不能再像過古老石山,一成不變去做新聞,反而要迎合這個萬變的社會。NBC的《Today》由1952年創辦至今,是美國第三長壽的電視節目,可見它的地位與份量。自2007年前起每逢周一至五每天連播四小時,真是少一點氣力也不行。前兩小時主要報導新聞,然後是生活時尚、軟性消息,最主要是一個集新聞與Talk show為主的節目。而同期在美國的電視界有ABC的《早安.美國》作為其競爭對手。《Today》不只在美國有影響力,而在04年雅典奧運、06年都靈冬奧與08北京奧運也在當地搭建攝影棚訪問奧運盛事與做直播。

  《晨早兜巴星》雖然是部喜劇,但對媒體人來說卻是不可不看的。它的意義發人深省,在現在港台有蘋果動新聞的時代早已引來媒體人的批評,一把尖酸刻薄的旁白聲,誇大食「字」的報導手法、現在批評也沒有意義。在讀圖時代下,圖片比文字更重要,人類的口味進化到只愛速食,需要有即時反應。傳統的報章、電視台都需要革新迎合新世代的人。港台的《早辰.早晨》相對過往幾小時的新聞循環播放明顯是改革,也許是港台無連播幾小時直播的資源。每天半小時不只是報新聞更像是清談聊天的模式,另外也有與嘉賓食早餐閒話家常、時政的環節、簡約而清新。


  而在收費電視方面,now tv一大清早的《時事全方位》有時請各路嘉賓就不同探討不同議題,又有《電影館》這類消閒的環節,但仍然維持正點時間播新聞的模式。美國的晨間節目是多姿多彩的,烹飪、八卦、消閒、娛樂、正經的東西都集於一身,雖然香港的節目未至於此,但已經看到有些電視台拚棄舊有的模式迎合觀眾。另外,早上不一定要有新聞,也可以有一點新的東西,例如小時候有《英語一分鐘》,日本電視台有晨間劇吸引觀眾。或許香港的電視從業員也要想想辦法留住觀眾了。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人間的修羅場.《暗色天堂》對人性、對信仰的批判


《暗色天堂》(2016)是一部具有話題性的作品,過去香港圍繞宗教議題的作品為數不多,即使計算上福音電影也寥寥可數。小時候看過古天樂主演的《邪教檔案之末日風暴》除了是查案外還是一部情色片。大概十多年前香港的基督教圈子就曾經出現過「雙氧水」教會,即使同是基督教也有「異端」之說。而在《暗色天堂》中的教會雖談不上是異端,但絕對反映出現代教會的保守與虛偽。基督教是目前香港最多人信仰的宗教,要認識基督教並不困難,教會在香港各區遍地開花,問題在於是在於什麼的派別。什麼「開放派」、「保守派」、「靈恩派」、禮賢會、播道會、浸信會、循道衛理等等都有不同的主張,同是基督教在釋經方面、在取態方面可以是兩個世界,即使是教徒也難以認清分辨清楚,更何況非教徒,即使是這樣複雜,《暗色天堂》也帶出了對信仰的迷思與宗教人士面對權力、面對利益、道德審判的方面。

                       
   電影改篇至莊梅岩編劇的舞台劇《法吻》,無論是原作者還是編導集於一身的袁劍偉都不是基督徒,但大部份香港人在成長階段也較容易接觸《聖經》、接觸到信仰,特別是教會學校是香港的主流。自不然認識部份《聖經》故事、經文,例如是《箴言 9章10節》的「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出到社會投身或者上過教會的確遇過荒謬的人,例如叫你拍拖時不能親嘴、更何況是婚前性行為呢,兩個人拍拖只可限於拖手。又聽過去娛樂場所會有邪靈之說,基督教不容許有「New age」之說。有很多基督徒都要求別人成為他們,他們盲目反對同性戀、反對所謂主流的東西(例如是搖滾樂)。本來每個人信什麼都是自由,但有些教徒令人心生厭惡也是社會上的浮世繪。所以《暗色天堂》對於教徒的解讀未免是一部「敵基督」的電影。如果要談到批判宗教的電影,國外的始終是吃香與比較純正的主要談到「神學」,羅馬利亞的《Beyond the Hill》(2012)就是一部批判東正教的「女同志電影」,在一座修道院裡一個女孩被認為是魔鬼附體而被釘死的故事,然而她只不過是太愛另一位女生,想佔有她、想帶走她。東歐的「宗教電影」對神學的狂熱在亞洲人來說是難以明白當中的語境,但仍然是值得一看的。

神父.牧師不神聖,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暗色天堂》就沒有談到複雜的神學,而是寫出一個似幻似虛的愛情故事。又或者是一個姣婆遇著脂粉客,反而因愛成恨的故事。一件看似無關痛癢的事情將兩個人分開,成為仇敵。一個吻,一句說話從此相見如同陌路人,改變了兩個人的人生。在《暗色天堂》之前,香港已經有接近二十年沒有出過這種與宗教倫理有關的電影。上一部同樣是探討「罪與罰」的宗教電影是1997年由趙祟基執導的《最後判決》,是銀河映像鮮有題材的作品。提到《最後判決》最主要是兩部戲的男主角都是被女人誣告的,劉青雲演的神父一生都追隨上帝、守誡命,但他畢竟也是人,也有感情對女生動情。而女生求愛不遂將他告上法庭,作為神父的他頓時身敗名裂。無論他有沒有強姦此女生,世人對他的目光都已經定罪了,不到他有沒有解釋。李若彤演的律師盡力幫他辯護,但法律還是沒有一個公平的裁決,一聲「有罪」就足以令他永不翻身。他開始質疑主,主在這刻沒法守護他。縱然在最後上訴得直,但在精神層面上再也回不去主內的世界。信任一破壞了就沒法回頭,說《暗色天堂》與《最後判決》相似就在於這一點。無論男性對女性幹了什麼都是被假定「犯罪」的,同樣偏頗女性的風化性侵的法庭戲可以參考楊采妮執導的《聖誕玫瑰》。一個女人只要一句說話,一個行動就可以毀掉男人的一生。而這三部電影的共通點是這些女人都是因愛成恨,都對於男人的誤會,由此可見女人說實話是恐怖的東西。

  神父會犯錯,牧師也會犯錯。他們都避不開情慾,《最後判決》裡的劉青雲錯了一次,而《暗色天堂》的Marco(張學友飾)就更加複雜。通過旁觀者的暗示可以知道他是一個「多情種」,女生會對著他爭著投懷送抱。也許他是社會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吧,而他身為牧師不只一次與教友發生感情關係。穿上牧師服就裝正經,脫下就是普通人無疑。或許會說牧師也是人也會有生理反應,但他的行為或多或少是雙面人,口講一套,心裡一套。教會一套,公司一套。在感情的領域上超越了教友與女友的關係,引人誤會。在電影裡他與前女友的關係雖然是留白了,但大致上是個怎樣的人不難想像。當出現Michelle (林嘉欣飾)這種楚楚可憐,對自己一步一步靠近的人自然有想像空間,形造了這兩個人之間的曖昧。曖昧令人甜蜜,曖昧產生誤會,從而關係破裂。想不到五年後的會面,大家各走極端提起前塵往事,過去的是愛?是上帝的試探?誰是誰非?其實不再是重點,重點是眼前呈現的是修羅場。從頭至尾都是他們帶上過去的情感角力,Michelle一副神人的面口說要憐憫杜牧師,而杜牧師只想要一個愛與不愛的答案。事實上他對待Michelle的態度就像是斯文敗類,在車上的一幕就道出他對女性的態度,完全與牧師身份要平等要尊重並不一樣。

祟拜權力的女生
  電影裡沒有聖人,牧師與Michelle都是雙面人,徘徊在道德與情愛的界線之中,為對方帶來傷害。與《最後判決》裡的愛人與愛神之間的爭論不同,牧師的愛神也只是講講道、讀讀聖經,都是比較表面的人。《最後判決》的愛神是劉青雲決定不還俗而選擇神而神沒有選擇他。Michelle也不是愛神的,她只不過是借教會作渠道而認識男生,這個角色過去的黑歷史就反映出她是祟拜權力與年長的男士。法庭的場景是電影版才有的情節,也是讓觀眾看到女主角謊話連篇。而現代的法庭在風化罪的裁決沒法做到兩性平等。


 在影片裡經過多年女主角還在充當受害者的角色,到底她在裝什麼?而男主角依然說教,雖然他稱不上衣冠禽獸,他只是犯上了所有男人會犯的病。利用宗教去掩飾自我,利用宗教去獲取社會價值與人的信任。說《暗色天堂》是真實的確沒有說錯,現代教會就是如此腐化。例如教會口說叫人十一奉獻,但知名的大教會會炒賣投機,又例如人人平等卻歧視同性戀,舉辦遊行與打壓性小眾。在戲裡的教會就挺諷刺,教友私下亂搞男女關係,儘管牧師勸導但仍然阻止不了教友離婚的事實。本身牧師也其身不正讓人有誤會的空間,更何況是俗世的人,即使有信仰也不代表是完人,是聖人。

  電影展示了殘酷的人性,杜牧師就像是獵食者願者上釣,而Michelle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迷戀眼前迷人的男人。偏偏事與願違,也許這部電影的爭議點的確很雞毛蒜皮,但往往就是一句話就是故事的核心。丹麥電影《誣網》(The Hunt)就是因孩子的一句戲言而令到男主角在社會身敗名裂。事實上《暗色天堂》這兩個成年人也很無謂,但其實有時人的自尊心一雄起就會有無謂的事情。沒有誰比誰更高尚,或者在人性面前他們都渴求得到答案,但最後什麼也沒有,只剩下空虛。對話是無意義的,真理就真的只有上天知道。

  《暗色天堂》雖然不算是什麼的巨作,對白甚至有點外露。而為何張學友仍然得不到影帝,看過後就會明白他的生硬,也許角色實在太過複雜,內心的邪惡也太難演繹。雖然不是最好的作品,但電影帶出宗教人士塑造的虛偽與批判,在香港電影是個難得的題材,起碼有嘗試。而且林嘉欣演的角色類近心理變態,這次繼《男人四十》譜出師生戀後來一個人神戀,對喜歡林嘉欣的觀眾絕對是喜訊,即使電影再出問題也足以彌補。

2016年8月10日 星期三

《想愛就愛》看泰國女同志電影「越難越愛」


  一直以來男同志電影佔據同志電影的主流,主要原因不明。也許男性是比女性主流,再者電影圈男性比女性為多?有一個原因可以猜想的是男人寫女人可能會被認為是「抽水」或者是對女性意淫吧,也有一個原因是男性未必太摸通女人心?與其是這樣倒不如拍男人的故事,在亞洲的同志電影創作者當中就有自身是同志的導演,比如韓國的金趙光秀、李宋喜日、香港的雲翔、鍾德勝、洪榮杰、內地的范坡坡,全都是出櫃的同志。拍女同志電影是很模糊的概念,在13年的康城影展Abdellatif Kechiche改編法國繪本拍成《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就惹來同志原作者的批評,認為他不尊重女同志,無限放大性愛的獵奇。所以在男女的視野上從來也是不公平的。就連「直人」拍同志電影也得到批評而不是讚賞就知,這幾年特別多同志電影出世,但又有多少是帶著一個無垢的心去拍攝,創作者的目的是為了引起話題還是真正擁抱同志社群,這就要看觀眾的理解。比較近的例子是《丹麥女孩》讓跨性別人士看得不安,認為創作者並沒有給予尊重空間,只在於暴露身體。

  在東亞社會,香港的同志電影算得上比較的開放。至少我們沒有拒絕王家衛的《春光乍洩》(1997)還成為香港的經典。隨著同性戀非刑事化,在九十年代就開始有以同性戀為題材的作品,雖然大多數主角在最後都忽然變直。而講到在亞洲同志片發展得最快,簡直是神速的國度非泰國莫屬。自《暹羅之戀》(2007)的成功後泰國的同性戀電影在短短不足十年間大爆發,過去香港/華人觀眾認識的泰國電影一般只停留在《人妖打排球》、泰拳與鬼片,而現在多了機會與影展接觸泰國的純愛、小清新的同志電影。而泰國電影平均年產量只有40-50部與香港相約,而鬼片依然佔一大半,在2015年據統計泰國就出產了十部與同志題材相關的電影。且更派出《戀戀棋盤》出戰最多同志電影參與奧斯卡外語片的角逐,足見其重視程度。雖然是多同志電影,但依然是男性主導,女同志作品不及其十分一。                         

  《想愛就愛》(Yes or No)(2010)才是泰國名義上第一部的女同志電影。當年電影兩位主角TinaAOM在香港出席同志影展吸引大批粉絲,男男女女都拜在石柳裙下。兩位主角的顏值固然是亮點,AOM演的Pie清純可愛、Kim的帥氣成為一對同志理想中的情侶。一下子《想愛就愛》吸了不少中國粉絲與亞洲粉絲,於是先後有了兩部續集《Yes or no2(2012)與《Yes or No 2.5(2015)。這類愛情系列再拍下去只會愈來愈糟,多年來成功的「愛情系列」只有「Before」三部曲得以延續下去。香港的杜琪峰拍《單身男女》,結果到第二集關係只會更亂。愛情故事離不開相遇à談情à有問題耍脾氣à分手/結婚。而像「Before」系列的愛情故事聚焦的是一對戀人經歷十年相遇à重逢à婚姻的問題à從而明白相處的意義。對某些人來說《Before Midnight》實在太殘酷,一對曾經愛過的戀人喋喋不休講大道理,還吵了幾場交或諷刺對方。又或者這已經不是「愛情電影」而是融入了生活之中。愛情片是催情藥,是給相愛的戀人一起看、情到濃時拖拖手或者擁吻的,也是給單身、孤獨的人憧憬與幻想的。《想愛就愛》只有第一集在大學裡的相遇與相處做到這一點。

 KimPie的相遇是從宿舍開始,同一屋簷下起初女性化的Pie抗拒中性打扮的Kim,典型冤家成戀人,掙扎是否開始/合理化的故事。這些年泰國主打純情小清新,採用新人兼青年的校園故事自然吸引人,所以在她們的日常生活都是打打鬧鬧。《Yes or No》的命題就是是否要接受這一份愛,那當然結果不用寫出來也容易猜到。其實劇本挺平庸的,最大的發揮是兩位主角的火花,愛情故事大多數都是老土而公式化,偏偏引人喜歡的除了主角的顏值外就是有什麼笑話、有什麼情懷。而校園、暗戀、明戀的故事就正中下懷。二人排除萬難,在愛情面前只需要說Yes 或者No。在第一集裡就看到主角Pie的恐懼與抗拒,但通過認識消除了疑慮,而Kim也有一個接受她開通的爸爸。而拍攝《Yes or No》頭兩集的都是女性導演兼拍過泰國版電視劇《浪漫滿屋》(2014),延續她的小清新與幽默風格。

  到了第二集與一般有續集的愛情電影一樣都有「套路」,一對戀人分隔兩地遇上考驗。原班人馬再次啟動,第三者/第四者相繼出現,愛情不到一年就出現「一年之癢」,到底情為何物?這種故事拍下去也不再特別,第一集甜蜜的回憶變成虐心,只是一年就可以思想上出軌。三個女人一個墟,三個女人一個戰場,但翻開看這是「爭仔」的戰場。Kim愛上了Yam,但她不得不選擇回到最初那個人身邊,於是Kim Pie再次成為影迷心中的伴侶。到底什麼叫相信愛情?就如看了十部葉念琛的愛情片一樣,他叫你信就是信了。最起碼這一季還看到這對銀幕情侶始終是在一起,在一起是何其重要,浪子回頭金不換。

  然而,第三集改了一個叫《Yes or no2.5》的名字。2.5是什麼意思?未完?還是四捨五入?這一集說起來是最差的,什麼叫越難越愛,世事變改,人事也改。再不是上兩集的導演,也沒有了Pie。而Kim改了另一個名字Wine開展新的故事,可是那種純情、小清新的互動變成了愚弄與讓愛。Wine的同居密友Pii可憐她而讓出暗戀的Fah,而Wine重遇舊愛Pim,舊愛結婚了,新郎不是我。而Pim掙扎自己的性取向,一方面又想取悅父母、抗拒同性戀,結果她做了一件事就是逃婚。另一邊糾結在PiiWine感情的Fah就天真得多沒有性取向的掙扎,進取得多,真正的想愛就愛。而這一集一開頭就出現WinePii同床的鏡頭,差點以為她們就是一對,真是親密。
其實TT戀又有什麼所謂?

  Yes or No》拍了三集也離不開對女同志的刻版印象,就是「一男」與「一女」,可以用Straight-acting來形容。亞洲人對同志,無論男女都會有這種印象與標籤,而忽略人的可能性。但有這樣的標籤會令觀眾容易分辨,因為多數人只會當愛情片多於同志片去看,所以男女的分類還是受落得多。在第三集開頭WinePii的行為像極一對情侶,可是在外型上卻「撞」了。Wine是典型做主動的鐵T,外表與行為似男性所以女性都直接把她當是男生了。比較喜歡Pii,在打扮上中性一點但形象百變,是為這一集的亮點。三集的命題都是集中在是否應該去愛的問題上,Pim搞了一場大龍鳳終於知自己最愛是誰。可是這是逃婚,對於一個女生來說未想清楚就答應婚事真是兒戲極了。 在第三集失去了頭兩集的活力,而是賣弄苦情,失去對愛情的憧憬,只有「憐憫」、尋醉在回憶裡不能自拔,Fah先暗戀Pii,後Pii讓愛給WineWineFah又短暫地開始過,再回到Pii的身邊,真是發狂的劇情,並不是君子所為。


  雖然如此三集的主角Tina Jittaleela的演出雖然談不上有演技,但第一部電影就風靡華人地方也是有影響力的。亞洲的女同志電影十分的罕有,香港幾乎是十年一部,自03年的《蝴蝶》後也沒有女同志題材的港產電影,整個亞洲地區說得出著名的女同志電影不出十部。所以泰國的《Yes or No》有不錯的反應也證明了渴市的情況,奈何越拍越爛,同志題材不一定困在青春電影裡、也可以有其他的發揮,接下就期待泰國在未來如何再造銀幕情侶給廣大同志仰慕吧。

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外面.外面的世界—無能愛也是愛的《如果.愛》

  年初,某內地綜藝節目將《如果.愛》(2005)改編成舞台劇在節目上映。《如果.愛》作為第一部華語音樂劇電影至今仍然是經典之作,說經典未必是戲中的三角戀,而是華人影壇可以有一部又唱又跳的大製作,開拓了新的類型片。過去一講到歌舞片就首要想到百老匯的經典《芝加哥》、《吉屋出租》(Rent)這類耳熟能詳的,七十年代有講述青年男女戀愛的《油脂》與新一代青年男女比較喜歡的《歌舞青春》,轉眼間《歌舞青春》也踏入十週年。十年,原來《如果.愛》在不知不覺間也走了十年的路。而陳可辛的路也一直向北移,再沒有回頭看香港一眼。或者他就像片裡的孫納(周迅飾),十年人事幾番新,以為自己得到一些東西但倒頭來在迷惘。《中國合伙人》(2013)抽空了八十年代的某段歷史,引起香港的影評人不滿,以前在《甜蜜蜜》談到回歸談到香港人的歷史與想法、《新難兄弟》老香港的情懷,到現在只會拍大片而忽略香港的市場。《中國合伙人》裡寫出鑽空子的中國人,還要把這視為是勵志。某程度上還是挺「真實」的,想當年香港有一個少女上街賣抄襲的帽子,當然她不承認自己是抄襲,自己找記者採訪自己,結果媒體一報導就把無法擺賣變成自家創作,窮少女一躍成為熱門人物,還得到電台的工作。機會是要自己爭取的,沒有人再理會什麼「合理」與「不合理」,香港人的核心價值就是用盡一切方法,不擇手段。



  《如果.愛》是陳可辛第一部北上的電影,基本上UFO電影人製造公司的黃金時間只是停留在九十年代。縱然近年復興,但已經回不到當前的前衛、大膽與以喜感掛帥。看看他未來的電影計劃,要拍《中國大媽》、《李娜》的傳記,後者遇到一點阻礙,但目光還是在內地的。他拍電影去過西方世界、在美國求學、現在的生活放眼在內地的世界,他拍過大片《十月圍城》、《投名狀》。從外面的世界到內部的世界。《如果.愛》的周迅與《中國合伙人》裡的黃曉明有共通點,他們都奢求出國,奢求夢想,但偏偏被打敗,要用上手段走上貌似成功的路。《如果.愛》是一部需要有閱歷也可感受至深的電影,也許是孫納的機心太重吧,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或許年少時會覺得輕狂,會覺得自己不會成為討厭自己的人,但隨著成長就開始學會妥協、學會偽善、這是事實。

  孫納與林見東(金城武飾)的愛情在十年前已經被埋葬,一個女人好高騖遠,一個男人比較的自負。兩人走在一起只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她背叛了見東兩次,而見東從愛變成了憎恨與報仇。兩個人的感情困了十年,她表面上忘記了,但實際沒有忘。北京,是愛情的起點也是終結,一切的秘密只有他們兩個知道。在陳可辛這部電影裡他採用了「戲中戲」的手法互相對照出一段三角戀。聶文(張學友飾)心愛孫納,無意中得知見東與她的關係,周旋在兩男之間孫納沒法作出選擇,對待兩個人的愛也不同,一個是現在一路扶持的愛、協助事業成績的愛。另一種是困在回憶、往事的愛,已經回不去。偏偏一部電影讓這三個人走在一起,情感互相傷害,又或者是成全。真正內心複雜的人是孫納,橫眉冷對千夫指,都是為了生活,為了生活她無法面對自己。而正因為矛盾更造成了對他人的傷害,林見東未能真正成為孫納可以走下去的男人,因為他沒有機會成全成為導演的夢。看見心愛的人被朋友奪走,他內心只有妒忌、恨自己不夠好、恨她離開、愛漸漸成為佔有。

  《如果.愛》當中有個奇幻的角色,當年《大長今》在亞洲熱播捧紅了閔大人(池珍熙),所以電影有這樣的考量讓他當回憶的使者。他的出現就如一面鏡子提醒主角做人的目標,成為三人故事的見證者。在戲中提到聶文不喜歡拍愛情電影,但他偏偏要拍,愛情的意義在於什麼?對孫納來說愛情是用來利用的,只因剛好經過,實際怕選擇。其實她還是很犯傻的。聶文一直守護她,但男人心裡頭還是會妒忌,但最後選擇放手。林見東,一個意氣用事的人,但可能被解讀為專一,可是他也突然間靈光一閃明白到愛要犧牲。他曾經有一個愛情故事,那樣的沉重,終於釋懷。

  在戲裡歌舞部份的歌詞寫得精景,《十字街頭》的「世界本就塌,還有什麼可怕」。同名歌曲《如果.愛》的「就算受傷就算流淚 都是因生命溫柔灌溉」,在一段關係裡太長感到理所當然,實情愛就會帶來傷害,愛得愈久雙方就會「現型」。人有慾望,所以有不滿。第一次看或者會恨孫納的自私,對愛的不信任,苦了林見東的時間與內心的傷痛。但其實她不算真的有錯,錯的是地點與時間,如果她留下與林見東在一起就不會有成績。而她與聶文的關係除了是恩情也是因著身份,一個給機會、一個動真情一拍即合。對與錯,誰是誰非,應該愛誰?從來只是際遇與選擇。《如果.愛》實際上是一部無能愛的電影,就如初戀的故事會幻滅、會消失、社會是功利的,人是自私的,回頭看是大家愛的方式不同。有時「愛」的確很虛偽,或者戲中的主角們沒在一起也會是一種愛。
電影裡最美、最有愛、深情的鏡頭
 
  喜歡《如果.愛》更大的原因是歌曲與舞蹈,陳可辛在九十年代的港片時代擅長用時尚的服飾、歐陸的衣飾表達,而在電影裡的「戲中戲」設置就有吉卜賽、馬戲班、迷幻的造型。馬戲班班主(張學友飾)彷如歐洲的彷古人物,在整部電影在色彩、場景的運用都給予鮮明的印象。再者是戲裡的復古,對老中國的「文青式」幻想,老北京的「鼠族」、雪景、異鄉人的故事。周迅一首的《外面》呼應齊秦的《外面的世界》,也許電影中最令人揪心的段落是見東與孫納在北京的片段。「在很久很久之前你擁有我,我擁有你」,《外面的世界》是齊秦在少年感化院寫的歌,寫到對自由、對家人的渴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然後周迅呼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出去會不會失敗?」是對自己內心與前路的拷問,「留在這裡看不到現在」是迷惘。執著、迷惘從少年帶到中年,說到尾大家都希望找到自己的「存在」。想做導演的見東結果做了演員,聶文拍完這部電影不想再拍愛情片,而拍自己想拍的東西。而孫納可以面對自己。


汪峰有首歌雖然與電影無關,但寫得特別好--《生來徬徨》。《如果.愛》,如果不愛?就只有經歷會磨練人。這部作品從公映進戲院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溫一下,金培達的好音樂、好歌詞、有魔幻色彩、懷舊又如此上海的作品,香港影人的確很喜歡上海,王家衛是其中之一。而電影正好配上了上海古舊又有時尚、民初的風格,即使過了十年仍然沒有作品有如此的深度與雕砌,沒法超越。但更令人欣賞的是創新與遇上好演員。到現在張學友還未得到過金像獎的影帝,真替他喊冤。拍歌舞片並非易事,即使陳可辛要拍大製作、舞刀弄劍,可是小品才是他的拿手作,今日的他顯然時不與我,時代變了,追求的東西又不同了,到底是進步還是倒退,實在不懂得評價。

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新兵正傳3:蛙人傳》與認知中的新加坡社會與電影(二)

 如無意外《新兵正傳3:蛙人傳》會是「新兵」系列的最後一部,梁智強曾經是軍官、而且是國民導演自不然負起對國家的責任。先前寫過他的製作公司不乏政治宣傳片的製作,故從軍題材也可視為是宣傳片的一種。八十年代美國的《壯志凌雲》(Top Gun)、最近韓劇《太陽的後裔》都樹立了軍人專業、有型的形象,不但鼓勵當兵以增強男子氣概,更告訴女生當兵的男朋友是如此的有層次、視為國家的英雄,對英雄形象加以祟拜與仰慕。這可解讀為對制服誘惑,是對權力與責任的追求。整個「新兵」系列有這樣的用意,就希望青年人為國家做點事,培養歸屬感與民族精神,徵兵的作用是要富國強兵,新加坡作為城市國家就只有靠男子漢保家衛國。從第一集的《新兵正傳》開始就反映出新一代人心底上是不想服役,他們暫時放棄讀大學的機會、放棄打機、也暫時沒辦法見到女朋友與家人。故事從KEN CHOW想辦法逃避兵役、各種的詐病開始,然後帶出軍營各人的心事與經歷。第一集與第二集有連貫性的,最主要是青年們初到貴境成為陸軍,不打不相識。而第三集雖然是原班人馬,但軍人的場景轉移到海軍,一切從零開始。梁智強的電影出名是喜劇與誇張,或者真正當兵的人嫌太誇張,但他更較為懂得觀眾的心理與節奏,通過一些的笑話與演繹打開觀眾對新加坡軍人的世界。對觀眾來說製作雖然像肥皂劇,但這些年看著男孩們「成長」別有另一番的滋味。



  要認識新加坡的軍人可以去看《國家地理頻道》的紀錄片,第一季的受訪者從最底層的軍事訓練開始,在營中鍛鍊體能、學習使用步槍、還有是野外遠征。第二季就訪問進軍官學校的青年人,紀錄他們在海外受訓的過程。新加坡政府與海外國家有合作,例如陸軍前往德國學習操作坦克、拆彈組學習使用機械人與爆破技巧。所謂軍官學校也只有精英中的精英才可考上,而這些軍人與軍官未來會派往警察、消防的特別部門任職。別以為新兵捱過兩年役期就可倖免,在未來十年自動成為國家的後備軍人,每年需要接受體能測驗,務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故新加坡在東南亞目前麻雀雖小,但具有先進軍備的國家,而美國也向新加坡售武,有地緣政治的優勢。

新加坡的精英階層在電影的體現
  新加坡與香港都有共通點,就是社會祟尚精英階層,高薪養廉、鼓勵社會向上流。在梁智強的電影亦有相關的體現,從《小孩不笨》裡EM3的孩子輸在起跑線讓他們的家人無法掏光、成為「負累」。華語學校與英語為主學校的「起跑線」之分同樣應用在香港的教育制度,升中派位家長都希望子女進英中,進了第三組別的學校猶如是被判了死刑被定型。第一組別的學生升讀大學的機會比第三組別的學生高很多倍。香港人與新加坡人從小就背負著競爭、要當班長、要擁有權力,只有精英階層也可過著衣食無憂的理想生活。在《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2007)高層公務員與低層公務員的身份互換,在互換身體後接手各自的工作才明白不同崗位的難處。高層公務員表面上只是決策,但在職場上要守很多的規矩。而低層的不理解往往要挑戰高層的指示,低層根本沒有話語權,他們只可以選擇服從。低學歷人士只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向上流動,雖然說人人平等的概念,但精英階層的確會令到萬人的尊重。梁智強過去也有這裡作品被認為是向基層的勞工發聲。

  在《新兵正傳》自然也有這種價值,要嬴在起跑線首先要嬴在父母身上,有什麼人脈上的攻略與教導。新兵們對未來的渴望,有些人要當上軍官、有些人只想做普通的工薪族、在《新兵一》時很多的青年人起初都沒有什麼當兵的希望,對他們來說這是極權的制度,Ken Chow本想出國讀書以避兵役,但始終也避不過,他的家景絕對可以付出更多,然而像Lobang這個閩南話的窮小子家庭並沒有選擇。他們有些人的夢想就是做軍官,所以一開始當兵就特別的發奮,新兵們的背景也是新加坡家庭的投射,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有些家長怕子女受傷害所以整天要投訴,也有些家庭世代都有著抱負對孩子有要求。要成為軍官某程度上就是榮譽的象徵,得到國家的推祟與尊重。在片中Aloysius就是一個自命聰明與凡事主動的小伙子,也是精英階層出身的孩子。在軍營裡各人因背景的問題而分成不同的小組,理念不一但無論如何在營裡大家都是兄弟,必須磨合與互相照顧。其實他們的心底都明白競爭的概念,精英主義的社會就是要人以群分,只有最高者才有話語權。在《蛙人傳》裡也有這樣的概念,在這個海軍的專業部門也是精英的特種部隊,而與前兩部不同的是重點不再是基本的軍事訓練闡述,而是針對潛水、海上的訓練。故此第三集是明顯比兄弟的爭執、女朋友在外面被搶走更為亮眼。

  然而第三集的故事也是複製第一集的內容,Ken Chow這個角色又一次「被女友」飛了,而他又希望離開所屬的軍隊轉到別的部隊。劇情難掩重覆的部份,看這個系列也是因為這個題材實在太稀有,即使第三集有新角色的加入也仍然是換湯不換藥。

家庭缺失.依然是命題
  在梁智強的電影裡或者比較拖拉一點,但他的電影世界最主要離不開家庭、倫理,電影除了展示軍人的日常生活還帶到他們的家庭。本身《小孩不笨》、《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也是與家庭缺失有關的,《小》片裡打算輕生的孩子、被家人的壓力催谷,《我》片裡要失去後才學懂家人的愛,以致當兵的缺失。第一、二集的男主角避不開分手的命運,新加坡也有「怪獸家長」的描寫。而這一季也有不善與子女溝通的父母,Lobang在破碎家庭的抉擇,每一個軍人也有自身的家庭問題。描寫家庭的主要因素莫過於帶出這些孩子的成長,怎樣成為一個成熟而懂得處事的人,面對不滿時又如何的妥協與接受,這是步向社會化的試驗場。

  在軍營裡大家就是一家,有難一齊當。而除了兄弟外,新的家人是訓練場的軍官,軍隊講求團體精神。只有成為真正的軍人才是對父母最好的交代。正如片名一樣Ah Boys To Men。事實上在梁智強的電影在講述新加坡家庭的部份並不會特別的陌生,新加坡家庭的特性就是功利主義為先、或者香港的小家庭觀念與新加坡的確差不多,都離不開望子成龍而成為怪獸家長、千依百順。又會帶自己的仔女、男友互相的比較,這已經是常態。新加坡人與香港人一樣擁有怕輸的性格。說到底新加坡還是華人佔大多數,看待事物的態度差不多。

  在新加坡可以選擇的片種或者出國門的作品為數不多,更何況是一部講軍事的電影,雖不像國外的槍林彈雨的製作,但在小品的層面就有不錯的成績。從12年開始是新加坡的賀歲片。縱觀梁智強的電影《錢不夠用》、《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新兵正傳》都離不開公務員的生活態度、職場的態度,這也反映出他是當地比較「中產觀」的導演,拍的電影也比較主旋律、甚至帶有官方的立場,《新兵正傳》的拍攝目的就是為了紀念新加坡國民服役45週年而拍。

  此外,《新兵》可以跟他的《小孩》系列與《跑吧,孩子》放在一起解讀,他的電影離不開看男孩們的成長、他們會搗蛋、不被注視、沒有希望,隨著成長走進社會開始碰釘、開始理解自己的義務與責任。從少年到青年再到成人,這種的成長也許是新加坡新一代的寫照。老一輩的人經歷大風大雨,新一代的人安定感太濃厚,只有磨練才會成長。


  看著男孩們被軍官虐待,影片還是很熱血的。而且在小品的角度收放自如,帶上教育意義。什麼是本土電影?就是需要將人民的生活、想法寫出來,或者新加坡電影未算得上是成熟,梁智強的確有些作品是強差人意,但《新兵》絕對是《小孩》後被銘記的電影,團結就是力量,真誠感動。《蛙人傳》的存在意義大概是讓劇中人來一次命運的選擇,把頭兩集的劇情推倒重來,陸軍還是海軍?相信不會再有空軍了(畢竟拍攝成本複雜得多)。在梁智強的電影也有明顯的缺點,笑點的設置、對特技的使用都是有不足的,劇情不見得特別驚喜。唯獨勵志取勝,唱唱軍歌,一鼓作氣,一路向前。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新兵正傳3:蛙人傳》與認知中的新加坡社會與電影(一)

  今年韓國一部大熱電視劇《太陽的後裔》橫掃亞洲,泰國總理巴育與韓國總統朴謹惠都大力推薦劇集,認為有助國民增加對自身國家的歸屬感與榮譽感。在亞洲國家,韓國與新加坡都是強行男性國民服兵役的,而台灣改為實行募兵制但新政策下九四年出生後的男性仍要學習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大大縮短了原先要服役兩年的計劃。韓國明星每每服役就引來粉絲的悲鳴,當年紅極一時的RAIN役滿後不復當年勇,現在服役的金秀賢將來的星途就更加沒人知。《太陽的後裔》的主角宋仲基一完兵役就接拍了這部劇集,結果風靡亞洲,人氣急升。電視劇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消除年青人對服役的恐懼,成就民族英雄、國家英雄的觀感。這些年香港有獨立的聲音,但獨立的背後要有外交與國防,一向嬌生慣養的港孩或者是怪獸家長又是否願意讓子女充軍?講獨立的人又是否願意身先事卒?這是要考量的問題,到底自己可不可以為一個地方而死?在韓劇裡宋慧喬演的姜暮煙醫生也不明白軍人為何要奉獻自己的生命給國家,到底國家又是一個怎樣的個體?香港人從來也沒有「國家」的概念又如何明白這一切的意義,建國到頭來是在乎犧牲的意義,戰爭的意義是為了和平,背後牽涉更多的利益與關係,也牽涉一個地區的人的根性,如何與國際社會交涉,香港建國、獨立只是在剛開始的階段,往後要怎樣還需看人民的意願與討論,雖然不盡認同但不至於不容討論吧。奈何香港政府與中央只在處處打壓,隨時擦槍走火。

沒有根性的香港人
  2015年新加坡建國五十週年前夕,前總理李光耀逝世。在六十年代因為馬來西亞的回教徒與華人常常發生衝突,故此新加坡被迫脫離馬來亞聯邦。短短五十年新加坡發展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政府利用淡馬錫基金儲備與投資,又大力興建工業園提供就業。香港人羨慕新加坡人的「組屋」,百多萬元就有自己的房子,但背後又笑新加坡沒有民主是個獨裁政權,可是卻一心想離開香港步進這個社會。九七後就有不少港人就去了這個國度,但不到幾年移民的人又開始回流,持著雙重的護照掏兩地的資源。對於香港人來說真正的意義是那裡有錢就那裡是家,這可想起陳可辛的《甜蜜蜜》。香港只是一個過客逗留的地方,最終的目的地還是一路向西。新加坡是一個有很多華人的地方,香港人就易融入社區,看看某大學教授寫下鴻文離開香港就知他的根性還是很「香港」的,就算多有國際觸覺的人也要低頭,到底香港在香港人的心目中是什麼?實在不敢想像。什麼叫做愛香港,最好不要問不要說。但如果問新加坡人Amos Yee的所作所為,他們一定會認為他罪有應得。所以盡量戒除表面化,新加坡有更多被壓制的比香港還差。

  在《新兵正傳3:蛙人傳》就有一個新角色Hei Long是港人的後代,說粵語、或者在外地人眼中香港人的形象不就是李小龍、不就是古惑仔,所以角色的設定上選擇了後者。港人移居到新加坡但嫌棄要當兵,本在香港是個小混混,但又是取得新加坡的國民身份。然而,香港就是容許雙重國籍的地方,所以年中有不少人要回流、根本是沒有根的。如果不當兵就等於放棄新加坡的國藉,所以Hei Long的角色算得上是用香港人的角度去看新加坡,他不算得上融入當地的生活,與同儕的相處亦不見得特別好。這個角色的定位挺尷尬的,一個古惑仔因不滿父母的決定而走上歪路,卻在當兵的過程改邪歸正。就是典型浪子回頭的設置。對香港人來說是否當兵固然是艱難的決定,也有香港人因為不強行服役而選擇放棄星籍。當兵只是一種手段,兩年時間說長不長,短亦不短,但要離開家人為國家服務,到底香港移民所愛的「國」又是什麼?新加坡將國民歸納成同一個民族,但同樣多元文化下的香港,卻不能自稱是一個民族。就因為新加坡是城市國家,所以適齡男子必定要當兵,一聽到這點就已經令人卻步。當電影裡的本土新加坡家長也深怕孩子受到欺凌要為他們出頭時,本身「坡孩」也懼怕NS(National Service),但只有無奈接受。如果命運能選擇……

「梁智強式」的新加坡電影
  梁智強貴為新加坡的國民導演,繼2002年先後拍過膾炙人口的《小孩不笨》系列後將目光繼續聚焦在「坡孩」的成長。香港人認識梁智強也是在於《小孩不笨》系列,這幾年香港家長開始追求模仿學習新加坡的教育,書展上新加坡的教科書大行其道,要為子女買當地的補充練習。有一點香港與新加坡很像的就是從小學開始就實行分班,將學生分為幾個等級,要將他們送進什麼學校。學校裡也有「階級觀念」之分。正因兩地的共通,影片得到香港的推祟。新加坡的電影格局也相對比較小,而且當地政府壓制創作空間。可以走出國門的或多或少都是經過審查的作品,所以新加坡電影多數是政治正確,例如是金馬獎最佳影片《爸媽不在家》只是聚焦一個家庭的種種情況,梁智強的電影雖然在說一些已存在的社會問題但不志在批評政府,因此他根本不能批評。所以某程度上他的電影以喜劇為主就唯有把諷刺與不滿化為自嘲吧。假如有任何不滿政府的聲音,當地的電影局是可以刪剪的,新加坡不容許有宗教、同性戀、政治電影,所以並不會看到批評政府的作品,並不像香港電影可以在《迷離夜》裡打梁震鷹。然而看看Amos Yee批評李光耀的下場。

  與梁智強同代的陳子謙曾經拍過一部描寫街童的紀實電影,竟然得罪了政府被禁。事實上梁智強的電影也很安份守己,他創辦的J Team Productions也有拍過些類似政府宣傳片的電影,例如是喚醒公眾衛生、要提醒市民沖廁的《人人有份》,不沖廁就要罰錢。想想在香港絕不會有這樣具「教訓意義」的電影與政策,在一個文明的大城市連沖廁也要拍部電影警惕當真是「老土當好笑」。奈何新加坡是一個家長式的社會,政府要你YES就是YES。新加坡國會選舉不去投票的市民也要有充份理由向政府交代,不然就是罰款。香港人認為不去投票是「沉默的表態」,不去投票也是一種自由。以上陳子謙的事件與香港的《十年》相比就可見兩地對自由的尊重,香港政府與中央政府再怎樣討厭《十年》也阻止不到在戲院上映,阻止不到討論。然而,新加坡不准不通過審查的電影上映就是千萬個不准。其中新加坡就禁止過林澤秋的《無涯:杜琪峯的電影世界》在當地的華語電影節上映,事關有粗口。

  還有的是方言的問題,新加坡的官方電視台是不允許方言的,即使當地人會說英語、華語、閩南語、潮州話與粵語,而在電影則不鼓勵方言,但最主要仍是以英語溝通為主。新加坡電影創立了獨有的語言系統Singlish,當地的坡式口音、間中在電影對白加上各式的方言,有時是馬來語、閩南語、甚至有粵語,比較的雜亂。


  而什麼是「梁智強式」的電影,就是他的電影就如電視劇般,也許他是藝人出身吧。先在當地的電視圈成為受歡迎的藝人,他的《小孩》系列一拍再拍,然後是兩部的《獅神決戰》,再加上現在的《新兵》系列。而在今年初因應SG50(新加坡國慶)而交出了新作《我們的故事》,描寫新加坡建國以來的滄桑與發展。梁智強是當地一位受過總統勛章的藝人,之所以有國民導演的美譽也是因為在九八年拍《錢不夠用》而打破新加坡的票房(584萬新幣票房)。而往後,特別是這幾年他的電影均定檔在賀歲檔期。《新兵正傳》就打破了他所創下的記錄。而事實上梁智強曾經在新加坡部隊當過八年軍官,當兵是當地人老中青必須經歷的事,故《新兵正傳》從12年到15年拍了共三部片可足見它的市場價值,而更特別的是見證到戲中主角們的成長與打打鬧鬧,軍中生活與男孩們的熱血是這個系列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本身新加坡電影就是資源匱乏的,但他可以在有限的環境寫出無限的東西,他的電影的確存在可刪減與拖延的部份,但這些部份與Singlish從瑕疵成為了坡片中不可缺的不成熟部份。這點與我們接受港產片有犯駁一樣,已經是標誌。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