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

《近乎正常》(Next to Normal).現代家庭悲劇

   遺憾,這部百老匯音樂劇在海外巡演歷七年之久也未涉足香港。
  現實,到底有多少的劇目可以如此的貼近人心、貼近現實社會裡的人與事,每個家庭或多或少也會有問題,當中又有誰可以了解。現實社會畢竟是虛偽的,在我們的社會有多少人一聽到精神病就立即調轉頭,去標籤某些人。前港督彭定康就有一個經歷,當他參觀精神病院時被病友問到九七回歸的問題時,他答最頭腦清晰的人反而是病人。當然這只是諷刺。更大的精神病院是社會,遇到各種不同經歷的人、在不合理的事情之下為事情找開脫的藉口、在走向歪理的世道下去接受癲狂的事物。正常究竟是什麼?當美國總統川普要上任了,有不少人批評川普的言論是不正常,奈何美國人就是選擇了他。愈是生活與生存在這世界,就難為正常定分界,在這部09年開始在百老匯正式上映的音樂劇《Next To Normal》裡有這幾句對白「I don’t need a life that’s normal.That’s way too far away.But something next to normal would be okay.Yes Something next to normal」想到一句廣東歌的歌詞「不需要完美得可怕」,沒有人知道什麼是正常,正常只是所謂人去界定的東西,根據社會的約定俗成而制定的標準,其實人只是需要對得住自己就可以,但往往這些標準成為人與人之間的壓力。



  Next to Normal》在歐美的劇場得到不少獎項,09年劇場界的東尼獎獲得十一項提名,三個大獎,當中包括最佳女主角與原著音樂。而在10年獲頒普立茲獎,可謂是劇場界的最高殊榮。對上一次由音樂劇得獎已經是96年的《Rent(吉屋出租),《Next to Normal》特別在於它不像一般百老匯的音樂劇有大量的群戲與歌舞、也沒有美輪美奐的衣裳。只是圍繞著一家人的生活,如何與精神病患者共存與共處,現代醫學如何看待精神病,格局雖小,但影響深遠。表面幸福的一家心裡滿是瘡疤,一個傷口影響著整家人、甚或是兩代人的關係。常說有其母必有其女,因真母親常在女兒成長中缺席、害怕有肌膚之親令到關係疏離,女兒的性格也變得神經兮兮,害怕去接受愛與相信自己。

  在這個叫Goodman的家,沒有人是「好」的。母親Diana已經有躁鬱症長達十六年,用藥物控制以為一直也很好,但從來沒有好過。有一天她突然間崩潰了,丈夫Dan帶她去看心理醫生,醫生給她開藥、但她漸漸變得麻木、行屍走肉、在個人的執念與死去兒子的鼓勵下她懷念之前清醒的自己,自行停藥並出現幻覺。停藥後的某一天,她在家人的聚會上捧出生日蛋糕,兒子GABE是一家人的傷口,在女兒Natalie眼中母親只有這個死去的哥哥、父親一直不敢提兒子,以為默默將他放在心中、盡量不刺激妻子就是責任。而對Diana來說這個傷痛就如夢魘一樣未曾擺脫,就在這一件家庭的不幸事件發生後,她成為這個家庭的負累。在女兒眼中母親只是個麻煩的人、做出一些超越常人所想的事情,令她感到出醜。 在丈夫眼中,他以為一直守護在太太身邊就是安全、就是責任、漸漸責任成為負擔。這家人的相處變得很辛苦,有話也不能抒發,面對妻子的病情他的態度是避動的,就如「斬腳指避沙蟲」般,一家人都很累了。在一個家庭有事時,是否一定可以共患難?這是劇場要人反思的地方,藥物無法幫助Diana,轉去另一個心理醫生找出了她的心魔正是兒子的死,談到兩夫妻間如何結識,曾經有前途的DianaDan意外懷孕結婚,維繫著這個家,但又因兒子的死而產生隔閡。心理醫生MaddenDiana放下兒子家庭才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

  正當她要忘記「兒子」收拾物品時,兒子悄悄的出現,並將她帶去另一個世界。Diana選擇尋死,然後醫生建議她接受電擊治療。女兒認為這種治療是不人道的,而Dan不明白為何Diana在如此有愛的環境下仍然尋死,自己也沒什麼做得不好,也盡量安排她的生活。在Diana看心理治療期間,他問起什麼是愛?愛是盲目,是瘋狂的。在是否接受電擊治療上一家人有分歧,經過多年的治療、成為各種的試驗品但也失敗告終。Diana對電擊感到恐懼,但Dan即使也有疑惑但他相信這或許是令到家庭回到「正常」的最後希望。最終Diana也接受了治療,但卻失去了記憶,一家人遇到考驗,到底這是不是值得。Madden醫生建議他們一家為Diana找回記憶,但在過程中故意不提兒子、抹煞掉他生存過的痕跡。電擊治療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抹去記憶不代表沒有發生,漸漸她也會記起過去的回憶。傷口沒有結疤,Gabe又再次在Diana眼前出現。醫生建議Diana又再接受「治療」,但她決定不做了,告訴醫生她內心的傷痕沒有消去。無意之間,這個家也給予Diana不少的壓力,特別是丈夫的不理解。但要正視內心的傷痕,她只好離開家園。在劇場的結尾Diana最終離開了家,但她心裡仍然去愛丈夫與女兒,或者離開是為了回來吧。她需要獨自面對疾病。對於丈夫Dan來說,他的心結也被解開了,他終於去面對曾經有個兒子,叫了一聲Gabe的名字。最後以一首《Lights》告終,也許他們的生活很痛苦,依然的痛苦但仍要相信前面有曙光。
 
   除了醫生的角色外,劇場還有女兒的男友HenryNatelie對戀愛與婚姻關係感到疑惑,她不明白為何父親不理解母親,也不明白發生這麼多事仍要留在母親身邊,就是因為一個人的不愉快而影響一家人的關係。父親告訴女兒是因為當初的承諾。而女兒對Henry的愛也是不信任的,家庭關係間接也影響到女兒的想法,不敢接受、不敢相信愛、迴避對Henry的愛。同時女兒也深怕自己有一天會像母親一樣瘋了,而Henry給予她信心與承諾,也解開她的心結。


  整體來說,這部劇精彩之處是描述了這一家人的孤獨,表面幸福但有很多不理解,太太與丈夫在面對傷痛都採取了極端的手法,一個憶子成疾、一個不問不說都不是對付傷痛的好方法,情緒沒法得以抒發。但這卻是現代人面對逆境的困難之處,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也未必人人懂得找人幫助,某程度上是自尊問題又或者是怕事。理性去看當然要叫人去找心理醫生、向需要協助的人說一切會好,但其實什麼都沒有好起來。丈夫以為守在太太身邊就叫做照顧,在《I ‘m the one》的歌詞裡就唱出他有多偉大,但用另一個角度去看欠缺了同理心。但在一個家庭實在不能有太多責怪。《Next to Normal》探討人性的弱點、精神問題、家庭、死亡、吸毒,現代的精神科藥物受到不少批評,社會對病人的支援不足、醫生,特別是政府醫院與社會支援不足、標籤過多都是讓患者無所適從。現實中社會有不少這種缺失的家庭,單親的、婚外情的、各種有疾病、殘缺的、到底正常是什麼,又或者每個人心裡又有那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不太正常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太正常反而顧累太多,在劇場中Dan將傷痛長期放在心內假裝沒有發生過一樣,本身也不是「正常」,精神科醫生也未必是「正常」,他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那種的電擊療法帶來另一重的傷害,也是另一種的不理解。這部劇裡其實沒人是正常的,縱然如此仍要面對生活,樂觀不容易、但活在當下是必要的。看音樂劇最重要要讓觀眾帶走一點東西,而這部劇的格局是小但製作精良,藝術的本源是真實與生活,劇目配合搖滾曲風,作品真實而帶有批判性。盼望日後此劇的百老匯版本有望在香港公演吧。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假專業.假致敬.《導火新聞線》的假大空

在香港寫媒體的影視作品並不多,千禧年時期的《A-1頭條》、陰陽路系列貌似有套叫《凶週刊》的電影。《導火新聞線》相對是香港較少有寫記者的題材,電影由港視的同名劇集衍生的,但沒有看過劇集也不會對電影陌生。這部電影畢竟問題多多,硬傷處處、眼高手低、雖然導演是劇集的導演但在製作上與真實新聞的處理上還是有一大段距離,所探討的紙媒末日、新聞道德、自我審查、矮化通通都是老生常談。早在二十年前,一九九六年蘋果日報創刊以來,新聞道德的問題浮現,LMF也有一首歌寫記者操守的問題。猶記得當年的「陳健康事件」,後來《東週刊》刊登字母女星的裸照、某雜誌偷拍女子組合換衫、走光等等,對媒體的專業失德早已見怪不怪,在《導火新聞線》裡探討傳媒搶點擊率早已不是什麼大的事情。對媒體的批判與探討略嫌過時,甚至到現在免費報紙的競爭力與廝殺中也早已分出高下。早年走小報路線的《爽報》與中資的《新晚報》也已經停刊,而劇集的重點仍放在免費報紙、動新聞的平台相對沒新意。而劇集利用一單突發的事件去側寫媒體的定位與操作,明明就是要爭點擊率,但最終又要裝作漫不經心一樣,裝作正義、就難免是虛偽了。對職人的職責難免要重新審視一下,畢竟由第一天開始就應該知道新聞行業是沒有兩全其美吧。


給港視的警告.請認真一點
  先不論對新聞媒體的指控與那種燃到可以自焚、沖昏頭腦的理想主義,《導火新聞線》在細節上的追求難掩粗疏,例如在一宗車禍發生後記者檢走了傷者的手機,這應該是警方的證物,這是偷竊。這種穿崩不容出現的,另外是電視台發生脅持人質事件,但電視台的錄影廠與門口都是沒有保安的、記者只要攀爬就可闖入私人地方,電影裡的《囧報》記者實在是知法犯法,或者更囧的事情是利用媒體作為公器去威迫與恐嚇事情的涉事人。也許劇組貪圖方便有這樣的安排,但與實際的新聞操作、在資料搜集、在專業上就足以看見距離。不是不支持香港電影,但在《喜劇之王》中周星馳也有云「臨時演員也是演員」。這部電影除了演員與某些劇組成員是港視不獲發牌後留下的「遺產」,據聞現在王維基也正在發展電影,但假如仍停留在這個水平,政府更不應該發牌予港視。當初,港視用銀彈攻勢挖角又參照美劇的模式製作,要知道肯努力與嘗試不一定會成功,照樣搬別人的模式複製也不合乎香港的風格,結果觀眾的回響是港視只是另一個TVB。因為高調而讓牌照落空,而真正的導火新聞線相信是當日盼望港視開台而準備的新聞部員工,最終成為首批遣散的份子。

  那當然《導火新聞線》的電影得以開拍也是後來有一丁點的回響,但始終也是不夠。且看電影一開場的交代劇集中人的去向,做記者的竟然去介入事件的糾紛,牽涉事情,記者被殺。在香港的記者根本不會主動惹怒某些人、更加不會送羊入虎口,記者是有界線的。但電影只求視覺的衝擊而忽略真實。那當然本身「導火新聞線」以新聞專業為題材就得到青睞,最主要是前《明報》總編劉進圖被斬,記者業界發起「人人都是劉進圖」,再加上近幾年先後有傳統的報章雜誌相繼結業,《星島日報》更凍薪,自然先入為主有真實感,有話題性,特別是影片的結尾來一段We are not afraid的展影,可謂是假致敬記者的行業。

不要為無冕之王加冕
  戲裡的一個致命的硬傷是兩份報章《囧報》與《閃報》之間的爭奪,在電影裡要刻意去製造二元對立,《囧報》要反擊《閃報》的嘩眾取寵不惜要做好人,但什麼是好人壞人?無論是那一個職業也沒有完全的好人壞人,《囧報》記者當眾打人竟然不獲起訴與追究?這也是專業失德的一種,也干預了其它同行的自由。《閃報》就如十惡的壞人,將內地人刻劃為惡魔、故意的醜化、將其報的記者寫成是助長惡勢力的壞人,然而《囧報》就可華麗轉身披著「良心」的外衣。戲裡的記者紛紛英雄主義上身,忘記自己的職責、只是一心想去幫脅持電視台的匪徒,就是因為他過往的故事而忘記旁敲側擊與觀察。新聞媒體從來也沒有中立,理論與實踐往往是一個關卡,但無論怎樣也好也不應該偏頗。

  電影太刻意製造英雄,偏偏記者由第一天當新聞系學生就應該知道「無冕之王」是什麼,再者這個世界需要的是每個人的個體而不是英雄。因著匪徒的故事有多動人,再加上一到下半場就突然的良心發現,《閃報》總編辭職,《囧報》的代總編拿出一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去開脫,這種良心發現作為轉折位無非是沒用心去鋪排。拍得幼稚,在劇情、人性上已經先天不足,還要去講整體新聞業界的問題,想頭太大。一部電影亦不足以帶出什麼議題,亦不可能改變世界。而為了形造正面形象而扭曲記者的專業,是本末倒置。王宗堯飾的記者叫人去殺人放火的自責更是多餘了一點。

  除此之外,電影也展示了無知就是力量的一面。多線發展的電影裡提到匪徒家裡有悲慘的故事,講法律有多的不公平,提到「一案兩審」要修例,對法理常識與疑點利益歸於被告有誤解。最近就有一件關於殘疾人士的風化案,因群眾壓力警方再次拘捕被告,而早在法庭法官已就受害人無能力上庭而判被告無罪。這種案件被告可申請可種的原因而嘗試終止永久聆訊。關於正義的思辯是要看證據而不是說是就是,對於戲裡的記者們實在無言以對。即使題材有多罕有,貼地與資料搜集是必要的一環,不過近年的香港電影如《寒戰》這種沒常識、假大空的電影早就比比皆是,然後得到票房與獎勵。雖則看電影不應該去駁戲,但常識、常識的確很重要。


  《導火新聞線》可謂是一部不專業的電影,雖然在結尾造就了一個大團圓結局、讓群眾集結在一起支持匪徒,因為是相信良善,然而他所做的脅持行為就不是良善了。然而對白中透露大樓內可能有其他炸彈,偏偏群眾可以接近地點,再者那是匪徒,群眾卻患上斯德哥爾摩症,選擇同情,香港人真的很有愛。而政府也突然宣佈要屈服修例,對政府很有信心,一切都是美麗新世界。這部電影只有四個字形容「情何以堪」。

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

《山河故人》.風塵僕僕故鄉情

解讀一部電影有很多的方法,但若每部電影也要與政治混為一體恐怕太上綱上線。有些人將《山河故人》解讀為《天注定》(2013)的延續,某程度上這一眾文青也想得太多,《山河故人》只是一部有時代背景的親情、愛情的文藝片,與《天注定》那種對現實案件的呈現完全不一樣,即使是呈現也不代表就是發聲,電影畢竟是虛構中帶真實的,但他沒責任成為一種審判。即使是呈現也不一定要有立場,更多可能是想帶出案件中人的同理心、去深入他們的世界,看電影、寫影評也需要清理一下思緒,否則很容易墮進誤區。這些年的香港電影就有這種對「政治」想像的過份解讀而忽略了電影自身的美感與藝術色彩。對於《山河故人》,對於賈樟柯,更對於中國電影要生存就要有法則,在體制內外游走,可以變通的地方就該變。從他出道至今成為了海外人士看中國的一道窗口,鄉愁、城鎮、塵土、汾陽、邊緣成為他電影的命題,這是至今沒變的。


  無疑《山河故人》的《珍重》聯想到《小武》裡的《心雨》,在第一個章節中晉生、梁子與濤複雜的三角戀,梁子與晉生兩個大男人之間在濤的心裡也有個重要的位置,而當梁子得知濤要嫁人就憤而離開家鄉。「因為明天我要成為別人的新娘」,家的鎖匙只能替梁子好好的保留。而第二章當梁子回到家鄉,家裡的擺設跟離開的一樣,那張紅色炸藥還留在角落。雖然是很小的細節,但《心雨》也好《珍重》也好唱的是愛、是思念之情。《山河故人》的三個章節勾劃了過去.現在.未來的中國人,從前的城鎮還保留傳統,戲裡叫做「唱傘頭」的表演,有墟市、有人情味,窮並快樂著。現在的人帶上一點暴發,舊有的地方傳統不再依舊,晉生離開家鄉開始學英語、在上海搞生意、也不再在家鄉當小企業家了。去上海也許是一種「忘本」的解讀,也是走向世界的路,生活開始洋化、不再眷戀老舊的城鎮,只剩下濤默默在小城裡做生意,成為女強人。

  電影的結構最主要是三個段落、三個人的故事。過去的部份有一段三角戀,現在的部份介乎兒子、濤與晉生,引申至城市與城鎮生活的權衡,到底何方才是真正的愛,現實中的取捨。將來的部份是兒子對老師Mia投射了對母親的思念,但他已經記不起母親,印象已經模糊了,只知道她的名字。在過去部份的三角戀,濤的處境十分尷尬,一個是佔有她,一個是心裡面默默的愛她但實質的條件去實踐對她的愛。當她知道晉生要殺掉梁子時,她只有順從他,事實上由晉生有車子、可以滿足她對物質的需求時,她潛意識中已經作出了選擇。後來的章節不禁讓人想到她的選擇到底有沒有錯?假如選擇梁子,也許會窮一輩子、最終梁子的腳踏實地做人做事還是會得到肺病,但起碼可以為她築起一頭家。而當她選擇晉生時,她失去了婚姻也失去了兒子的撫養權,與寡婦無疑。到第二節時她連唯一的家人父親也離開了,只有父親的離開方使她有機會與兒子相處。

  電影的命題是愛、是思念,鄉愁、根源,「每個人只可陪你走一段路」,生老病死。沒法奢求別人的愛、不需要施捨與憐憫,每一部也是人生。比較喜歡濤與兒子道樂在綠皮火車的一段,火車上兩母子終於可以認真地相處,不需要急速地行走,成為兩母子間的回憶。電影一開場就跳了一場「Go west」的開場舞,這種一路向西也反映了當時或者是現在對外部世界的想像,中國開始與外面接軌,到現在一步一步的拉近,憧憬外面世界的女生最終成為大媽。老了仍然留守在城鎮,至於Go West也借代了中國人的夢與理想。特別是第三章道樂去了澳洲生活,與中國已經脫離得很嚴重、甚至不知有意或無意已經不再懂普通話。晉生成功「Go West」但人心與喜愛的事物仍然是中國,例如他看金庸、喝白酒、字畫、而偏偏兒子的生活已經與他愈走愈遠。這一段也反映了現今的海外華人對根的迷失,特別是華人二代的糾結問題,到底我是誰?這是身份危機的體現。

  比較驚喜的是第三章節張艾嘉的出現,她的身份是香港人相對是有點國際視野、出身看上也比較高尚。但她也有對「母體」的缺失與迷思,於是兩個寂寞的心走在一起,道樂對她的愛也成為了彌補對母親的缺失,成長之中母親的缺席令他不知所措。但矛盾的是他對老師Mia的愛又是不是真愛?當有人講到Mia是他「母親」時他是十分介意的,而他沒想過如何與母親介紹MiaMia就像是對母親的幻象。澳洲的生活成為婚姻失意的Mia的避風港,對道樂來說去澳洲卻是他不由自主的,父親晉生實在回不了中國成為了走資派。Mia、道樂都是游子,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即使晉生也是一樣。比較幸福的也許就只有梁子一家,梁子得不到心愛的人卻得到一絲的送暖,娶了個美妻子、有了兒子、默默工作,雖然病了但有家人的愛,不計較太多。Go West在片尾再出現,此時濤已成為大媽,內地網民打趣道唯有大媽舞千古。她仍然在等待與兒子的重遇,最終的結局如何就留給觀眾想像吧。


  《山河故人》不志在說當代中國的腐敗,而是在說中國人在追求什麼?到今日還可以踏實去生活?它是一部人性化的電影,葉倩文的《珍重》畫龍點睛,往往一首歌就可成為喜歡的原因,廣東話、城鎮、英語的語境構成了文化的落差與追求,更多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對人文意識的消逝。雖然不是政治電影但在電影裡的細節大概也呈現了時代的面貌,相對是一部審視現代中國人性格的電影。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2017.電視會戰勝歸來?

一年容易又過,對香港媒體來說這一年有花開也有淍謝的時候。最近,梁振英宣布不參選下屆的特首,不少人幻想王維基的香港電視會戰勝歸來,但廣管局再三要求港視提交文件,事實上早在上一次發牌時已經交了很多的文件,這是有意刁難。而王維基又不能不做電視,因他的廠房早就在興建中,工程總不能爛尾,可是其招聘的電視從業人員不是轉工就是回去「娘家」,而大致上市民對港視的節目也未必太有好感,更稱其為另一個「無線電視」,更批評節目製作馬虎了事。I have a dream變成過去式,而他的處境做又死,不做就更死。所以轉戰電影業止血,但對電視的夢想早就元氣大傷。即使王維基轉投網購生意也為人詬病,更何況他參選立法會時的政治面貌被視為是人鬼如何兩不分的偽中立。照道理,無論是那人做特首港視發牌仍然是未知數,但目前其態度似乎是遙遙無期。

                                  

亞視在四月份結業,留下羅琳的一句「女人要獨立」。結果,今年的香港時興講「獨立」,也戲稱羅琳為港獨之母。大半個世紀的經營換來不光榮的收場,也不知是幸運或者是不幸,亞視的某些劇集被無線購入了,另外無線也買了一堆亞視的粵語片。此外有「燈神」之稱的蕭若元所擁有的公司也買了由他創作的過千集節目,至今亞視廠房與片庫的問題仍未解決,也不知會如何解決,那些舊有的新聞、歷史片段必須要正視,免得失傳與被銷毀。

接替亞視頻譜的有四月開台的VIU TV與港台電視的模擬頻譜,Viutv開業半年先蝕了過億元,要改變香港人的看電視習慣似乎難過登天,再者無線的劇集有多差也會有慣性收視,香港人已經習慣了看港劇,劇情要以主婦明白為主。VIUTV曾幾何時也有寄望,可是其綜藝、娛樂、旅行、飲食節目傾向同質化。唯慶幸的是17年的3月尾96台英文台會開播,或者可以憧憬一下,也讓明珠台有點競爭。至於港台電視是一個較為悲劇的電視台,新聞節目的編採只有有限的資源,節目不停重播又重播。不過是官方的電視台,比起商營的較有一點保障吧。

至於無線,將營運多年的收費電視牌照交還政府,並主力發展OTT平台。亦即是MYTV SUPER,可是TVB為人詬病的是明明是免費台卻去搞收費電視,消費者在心理上認為不值得。VIUTV與港台電視開台後對無線的威脅並不是太大,本來無線打算有點新的改革,例如播放多一點的國內劇集,但經《瑯玡榜》一役後本被雪藏的劇集相繼重見天日。《城寨英雄》膺最佳劇集,雖然台慶的收視下跌,但TVB勝在有OTT與電視媒介,暫時即使市民口裡說不看不看,但最終身體很誠實。要TVB成為下一個亞視,暫時癡心妄想,就如VIUTV在王丹事件後得罪了港人,但要真正堅持不看還得靠香港人的意志,根本杯葛就是難事。而一七年將會是TVB五十週年誌慶,節目巡禮展示了多部將會翻拍的劇集,繼續以食老本來留住觀眾。


有線電視旗下的奇妙電視在一六年獲發免費電視牌照,並承諾在發牌後一年內運行,估計在一七年的五月三十日前啟播,而英文頻道則會延至一八年啟播。可是奇妙電視的風格不見鮮明,與VIUTV主打綜藝的方向重覆。

目前還有兩個投資者願意投身免費電視行業,其中永昇亞洲的邱達昌與鳳凰衛視的劉長樂。前者希望主打免費的體育頻道,後者本身有衛星電視的基礎,唯港人擔心其政治面貌傾向中央,特別是李波事件裡有迫令李波在鏡頭認罪之嫌,對港人來說是「偽造新聞」、「洗腦」、的而且確每當鳳凰衛視談論到香港的社會問題時就會擺出一副建制的模樣,比如請的嘉賓與主持,港人對此抱有戒心也是正常不過。但論政府的處事手法,這兩個投資者均有中資背景獲批機會也不會少。至於有線與VIUTV的真正財主就當然是本地的富豪,因此可以掌握香港電視業的人只有中資與財閥。引證王維基沒有機會也是有此一說。

                                               

去年Netflix,樂視以OTT平台闖進香港,如今樂視被指在內地有大型的虧蝕,但仍然大手引進NBA與英超。未來的情況仍然要觀望,另外Viutv/mytv super為免費電視旗下的OTT頻道,有收費也有免費的,也不失是免費電視針對特定觀眾群的另一條路。

2017年有新電視台、有頻道,電視界會戰勝歸來?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