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是旦求其愛:《喜歡妳是妳》(The First Girl I Loved)一未開始已經結束

 有些愛未開始已經結束,從預告一開始已猜得透結局。《喜歡妳是妳》就是一個從一開始注定了不能愛的電影。到底愛情要天長地久,還是曾經擁有?有些人在生命中只是過客,而在你不知不覺間翻起波瀾,讓你吃驚又驚喜。



  久旱逢甘露,請把冰山劈開,對上一套以女同志電影掛帥的應該是《蝴蝶》(2004)(麥婉欣導演),後來許鞍華的《得閒炒飯》(2010)難以介定為女同志電影,出現多元家庭、雙性戀的支線再加上一段重修舊好的女同情誼,再後來梁碧芝的《不能愛》(2012)都是以雙性戀為主。在香港的女同電影歷史,粵語長片裡任姐的扮裝、梁無相的男相也不算是女同志情誼,七十年代的《愛奴》是風月片,後來八九十年代一堆賣弄性感的偽同志片、九十年代的商業電影把性小眾定義為異類,出現拗直的劇情。比較出名的女同片,除了由台灣作家陳雪的《蝴蝶的記號》改編成小說外,要提的是《自梳》(1997,張之亮導)與《雙鐲》(1991,黃玉珊導)都是以舊時代的女性帶出無處安放的情慾。現在看《喜歡妳是妳》,女性對婚戀的選擇也是與她們差不多,好聽點叫做社會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有進步,難聽叫做原地踏步,所以電影導演不希望觀眾將電影定義作女同片,而變成成長的印記,一來避免嚇到一般街客。同志片在香港是票房毒藥,如果是男同志的色慾系電影不太會有人願意投資,而女性可以包裝到Soft porn形式,親吻、擁抱,接受程度比男的都易入口了,所以這部電影在拍攝後三年終於面世,令人期待的。


女同片中的獵奇視角

  《喜歡妳是妳》(吳詠珊、楊潮凱執導)某程度上刻意模糊與淡化同性戀的身份,兩位女主角未必有女同志的自我認同的意識,對她們來說在性向是不斷的摸索的,由李詠藍(談善言飾)最初暗戀男老師到女孩子,再到與男生有一夜情,最後確立的是她深愛的是李芯悅(楊偲泳飾),即使對方在生命裡進進出出亦守候在旁。芯悅撩起了別人的情感,卻因為世俗目光與一個設局而放棄了而轉直。兩位女主角也未曾說出「我是同志」,影片反映的兩個女生在一起的純粹,比較慶幸的是角色沒墮入標籤的圈套,以女學生為主題滿足外界的想像,如《那些年》的校園劇情讓人回到青春最純、無瑕的愛戀、二是對女校滿園春色的想像。


  不過也有令人討厭與刻板的對白,表面上兩個家庭對女兒的事情是開放,但在對白中就提到她們無碰過男人才會變成女同,後來詠藍與男同學的一段暗戀加一夜情的戲份,就光明正大的「插入」來宣示同性戀的不正確性。最近一宗性侵強姦案不少評論嘲弄女受害人男女不分被無恥之徒插入,事後有報章指女事主已改變性取向,足以令人誤會與引起對女同志的剝削。即使來到今時今日仍抱持這種想法,是守舊的。而電影裡家人如何面對女兒的性取向表面上是開放寬容,但實際上思想仍是保守亦無法與她們共同面對,在家庭關係上輕輕帶過,沒有鼓勵、沒有強烈的支持反對,更甚是不了了之,更遑論同志身份如何在社會上立足,讓他們看得見。某程度上是退縮與逃避。


  電影的拍攝手法亦有著男性視覺(Male gaze),例如是女更衣室的畫面、胸圍、更衣的畫面,而最明顯不過的是性行為的部份,再加上幾段吻戲,假如再大膽一點足以是粉紅電影的元素。有一幕十分尷尬的是陳健朗的內褲與詠藍的內褲混為一體,相當低俗的不打不相識,可能以為好笑當俗不可耐。聽聞還有一段激情春夢戲,幸好剪走了,不然就有剝削兩位女角的成份,滿足外界對女同志性生活的想像,根本不應該有這種想法,應該有保護女性的意識。



  由於不忍直視性小眾身份、電影轉至賣弄女性的情誼與回憶,帶到千禧年後的香港、校園的禁閉、電台節目、ICQ、SMS、通宵傾電話的梗。當中有部份是導演這代人的經歷加進去,如戴口罩去考試,懵懂的一代人,當中亦tribute了《藍宇》的戲份,但不是要讚的重要,事賽上電影有很多缺點,例如電影的旁白自述是略嫌幼稚,如一開始的自我介紹,到後來成為電影導演的獨白,戲的框架亦是陳腐的電視劇,由現在到過去再回到現在的處境,要取捨要一個答案與結局,中間很多情感是個迷團,芯悅在感情上的退縮、詠藍由最初的含蓄到打開了一個世界投入感情。兩個人有感情但敵不過學校的打壓。電影大致可分為幾部份,中學階段、大學階段與現在,其中大學階段的再遇與芯悅喪父可以不提,特別是喪父後本來可以大條道理再沒阻力在一起,卻說暫時不要再見,惹人發笑。戲裡的對白也略為幼稚,芯悅像是個操控狂,由交出詠藍的情書到最後對她用完即棄,都給人一種飄忽的感覺,詠藍像是她手裡的玩具。到結婚突然想起昔日的愛人,要她目睹與參與婚禮,簡直是有心玩人。


  此外電影亦有不少缺點,例如過多的音樂背景、父女對談又要加音樂,喪父那一段不需要描寫得太多,突兀的是突然間生母出現而無原因與目的。無法提供例證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推開詠藍,到底她的掙扎是為了什麼?對詠藍來說轉系然後為了一個答案而拍電影,這麼多年還未釋懷,可謂是癡心情長劍。看導演的訪問,拍電影分了兩個階段,先拍了一部份再找了電影系的老師與前輩才補戲,這部戲也可謂是城大的師生們的作品,前前後後準備了六年時間,所以電影素材不夠就拼拼湊湊,幸而他們找了救星,查找不足,這一點比起某些年輕導演的電影是有優點的,有自知之明是優點。說實話,兩位導演都不算是年青人,亦經歷了風雨,如今有電影上映亦要給予半點支持。


權力的遊戲

  戲中李詠藍本是乖乖女,又是班長又是風紀,有權有勢。自小被灌輸要做模範生的角色,但因為同性戀的「錯誤」而被撤下職責,因為是風紀而不敢認帶手機回校,有著這個身份不能行差踏錯。一次錯誤什麼也成空,打回原型,從交回徽章已卸下個人的榮譽與責任。在這部電影寫到學校的權力,教畜的封建,是真有其事的。不論是不是女校也會就學生戀愛而要輔導學生,關心學生的需要。不一定女校才反對同性戀,即使到現在在灌輸拍拖的觀念上也忽視了同性戀。明光社的反同性戀的講座至今仍有學校舉行,老師或會因自身的立場對性小眾學生有差別待遇與不懂處理他們的情緒支援。在戲中芯悅與詠藍早已中六,十六/十七歲情竇初開,還管什麼?又可以管到嗎?當編導三人將故事回到屬於他們成長的千禧年,相信他們在校園裡受到創傷,到三十多歲還牢記著中學的時光。





  牽動人的是校方的處理與要寫悔過書的情節,二女的坦白、見家長的小動作演得不錯,在雨中激吻的一段詠藍一往無前豁出去,芯悅回敬再被教畜拖走,這段戲倒是有份量的,製造衝突,在保守校園做出一件反傳統與禁忌的事,是種突破,但不知道這種突破後來愈縮愈後。在這段關係裡詠藍漸漸變得大膽起來,而一方就退縮。最後她們輸給校方、其中一個退學了。不知道是被踢出校還是自行退學,而香港的確有發生過將同性戀學生踢出校的事。


  戲中具爭議性的是結婚的情節,忽然間想起舊愛要請她當伴娘。在九七年的《基佬四十》伍詠薇飾演的高魯泉有機會跟羅家聲(林子祥飾)結婚,埋門一腳悔婚放手讓對方找另一半,不至於釀成大錯與後悔。在《蝴蝶》女教師小蝶與丈夫離婚與愛人在一起。諷刺的是在《喜歡妳是妳》當中明明對舊愛有情卻要選擇異性,還要望著舊愛說我願意,那新任的老公是裝飾品嗎?  為何以前的電影主角也有勇氣跳出框框而這段愛情也不算多牽掛多制肘,卻要回去舊制度中,是害怕爭議性還是避不開守舊的價值觀,是要引證女校的女生最後都要行異性戀的路?更甚的是九十年代出現一堆拗直元素的電影視同性戀為選擇,視同性戀可以轉變到這部電影只是視女校的愛情是遊戲,令兩個相愛的人不能夠在一起或者對自己有忠誠的交待。




  在這方面是欠缺了想像力與突破限界,亞洲的台灣與泰國也有同婚了,香港也有一些同婚的伴侶,即使不一定是同婚也可以有所疏理好脈絡。雖然導演與演員說不希望定義為類型片,講到愛不分性別,但最終的選擇是無力的,那位老公/男朋友的缺席又真的對芯悅好嗎?說笑道,也許未來芯悅當了人妻,不開心時又可以找詠藍安撫,鋪路下一集姨姨的愛?電影想講遺憾,但這份遺憾是兩個人一同承受,電影不是萬能不一定要推動什麼價值,但可以跳脫一點,勇敢一點,在芯悅的基因裡早種下女同的因子,她是無法抹去喜歡女孩子的事實憑證。而對李詠藍來說,她亦都是時候找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是替別人完成什麼夢想,根本沒義務去做。應該好好愛自己。


  現在歐美、台灣出現大量同志片,不是要抄襲別人,但在寫劇本、寫成長故事不乏取材之作,在香港女同片、甚至是成長青春片最主要是中年人寫自己的年代與故事,像是懷緬舊時多於創造未來。這不是單純是這部片的問題,而是香港電影的通病。個人希望電影取得成功而未來不論女同志還是男同志,都有人願意關心性小眾的議題,例如千禧年後的香港同志運動的發展,2005年開始有同志遊行,每年也有國際不再恐同日,近幾年有pinkdot的活動都可以記錄在香港的電影當中。如金棕櫚獎的《Blue is the warmest colour》,導演也不是同志,但他描寫兩個女孩的相遇,一起去同志遊行、拍拖生活,最後也有遺憾收場但交代到屬個人原因,至少兩位女主角接受自己的身份與所愛,而不是選擇與社會脫軌、事不關己的模樣。


兩位女主角的成長之路

   在選角上談善言(Hedwig)的演出標青,由頭帶到尾,這部電影是她少有做女主角的作品,份外珍貴。在現在影市缺香港女星之下,她在MV、在時裝照的的百變形象是吸引的,在戲中談善言演技細膩真摯,懵懂、癡情、在戲中佔上風,帶領著電影,雖則電影有很多缺點,但看著她又不覺討厭,捱了多年終於有代表作,不能夠說沒瑕疪,但透過演出的經驗增多有所進步,成為本地演員的一塊拼圖。事實上觀眾也不太介意是不是盡善盡美,相對是寬容與支持年輕人的。

                           

  不約而同的是,在《喜歡妳是妳》前兩位女主角在其它作品分別演過女同志,談善言在短片《生者如斯》飾演TB,另外在《小男人週記》也演女同角色,這次在戲中的角色是較為癡心情長劍與討好的。或許演的是女學生,而每個人都有學生時代的回憶,尋找失落而又純真的回憶。而談的第一部戲當時已經廿幾歲演《點五步》也是扮學生妹,這部電影在2018年開拍演學生妹竟然沒違和感。不過她在電影演太多學生妹與女同志,雖然也很吸引,但被定型局限發展也成問題,未來的片商多找她試不同的角色吧。至於楊偲泳(Renci)曾經在港台的《彩虹交匯處》其中一集的短劇演過女同志,講述與家人出櫃後要面對的處境。兩位女主角都為電影增添了青春氣色,由學生時期演到將近三十歲的心境,的確會帶動了觀眾自身的經歷與情感。至於未來也希望看到她們與導演們的成長與再磨利刀鋒,有更深思熟慮的想法。另外是希望同志片、青春片可以有當下的時代氣色,而不再是懷緬過去,今時今日是需要向前走,無路可退。李詠藍、李芯悅也要長大,不再糾結在愛情之中,都要有自己人生的一頁。Anyway,勸勉中學生應該談戀愛!不然長大後就後悔了。XP 😙






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

香港九十年代同志電影初探(八)一《基佬四十》(1997)衣櫃裡的男人

 香港九十年代同志電影初探來到第八篇(前七篇由2014年寫到2016年),停頓了五年時間是時候復活,邊發掘邊繼續談香港社會的轉變與同志電影。前七篇由同性戀非刑事化開始也介紹了一些九十年代有同志角色的電影,當中大部份對同性戀的取態是否定與套入了攣變直的公式。數一數九十年代也挺多同志題材的電影,當中有不少是偽同志命題,不論是虛假鳳攣還是消費取笑,發覺過了廿幾年香港對同志的態度是有進步,但某些人的思想仍然在石器時代,例如何君堯、葛珮帆、梁美芬一眾賤種與香港的宗教團體極力反對同性戀。同運中人吳翰林2017在海外結婚而被教區批評,失去信仰的浮草而加劇抑鬱症含恨自殺,釀成悲劇。死後其配偶李亦豪亦展開與政府的官司,就處理身後事的權益提出司法覆核。官司最終達成庭外和解,但自丈夫死後發生一連串漣漪,與丈夫家人的情感角力與處理身後事的身份,還有就住宅繼承的問題一浪接一浪未解決。一對夫夫本應歲月靜好,卻要面對生離死別,連死後也是苦難連連。縱然2021年同志影展將玲瓏大獎給予死者,而官司方面政府也道歉並尊重基本人權,但到了將來有同志伴侶面對同樣的事情時,會不會令人難堪亦成問題。這個獎項與官司的勝利都彌補不到人已死的事實。


  1997年的香港與2021年的香港,最大的分別是政府逼到同志站出來搞司法覆核以捍衛自身的權利。就電影而言,2010-2019十年時間主流電影只是出過《叔叔》(楊曜愷執導)的同志電影,倒是有零星幾部男同志為主的短片與有幾部獨立電影,包括洪榮杰的《推開世界的門》與《造口人》、楊曜愷的《紐約斷背衫》、鍾德勝亦有兩部《無言》與《看見你便想念你》,香港同志電影比千禧年頭十年的爆發潮是減退的,而在國際影壇同志影集與電影多到看不完,打開netflix就有很多彩虹的題材。九十年代香港的同志電影潮對同志社群有誤解亦是當成幌子與遊戲。


                              

  1997年,出現了兩部同志電影,王家衛的《春光乍洩》與舒琪的《基佬四十》。(前者在以往介紹過,不贅),前者可以說是現代BL的悲情故事,同時有人代入為給香港的隱喻,對九七的恐懼,單是兩位男主角就有號召力,而且拍攝的技巧、濾鏡與電影幕後的故事直到現在也繼續流傳。而電影最大的賣點是張國榮做不羈的基佬,縱然電影圈內有人認為是消費張國榮的同志身份,但無損哥哥在九十年代的基界所做的舉措、與心愛的人街頭拖手,在演唱會勇敢大方認愛,啟發日後的藝人出櫃與參與平權運動。


  現在看《基佬四十》在演員的選角上就沒有「節外生枝」的花邊故事,再加上故事生活化而被忽略,但不減它是好電影的本質,即使放在現在仍然有社會性與前瞻性。


P.S 《春光乍洩》在2021年12月將會在戲院有修復版本。


衣櫃裡的男人

  陳小春與林子祥做一對戀人或多或少是格格不入,但有些基佬就是你估佢唔到。不會說他們是一對好看的伴侶,但在當時他們肯演,已經是踏出了一步。二人飾演一對南轅北轍的忘年戀伴侶,一個出櫃又外向,思想前衛;一個古老石山,礙於家庭與工作原因而不敢出櫃,認為性取向是自己的事,不需向外人交代。Sonny與羅家聲的性格成了對比,亦礙於不出櫃,家聲有青梅竹馬的女伴高魯泉(伍詠薇飾)守候多年借九七前處理移民回港,給他們二人一個發展機會。電影由家聲的婚禮猶豫不決道出他如何發展自己是同志,再到在社福機構工作遇上與同志有關的個案,演繹有口難言,欲言又止的處境。Sonny在外吸引狂風浪蝶,最後也愛回家,亦默許了開放式關係。女伴的突然出現要了斷、家聲與客人北上踢竇的外遇疑雲、好朋友甘永烈的死、侄兒的不接納都逼使家聲對自己的人生、家庭、伴侶作出選擇。



  再隔幾年重看《基佬四十》,別有一番滋味,先是羅家聲的角色設置有背景有人物的描寫,自幼在新界圍村長大、在天主教學校讀書,傳統上對同性戀是封閉的,再加上保守的職場環境根本沒空間出櫃,不出櫃就是出於保護自己。在同志電影的命題離不開出櫃、戀情與家庭,在九十年代香港所謂的同志片對這方面的描寫少得可憐,偶有勇敢出櫃的角色,但多是要面對世俗而攣變直,當然男性也可以是雙性戀,但強行拗直已成為當時的主流。所以當家聲與Sonny在結局經歷眾多的事情修成正果,可以說是非一般的結局。而現在香港鮮有同志作品,當好不容易出到一部時,卻要靠GL/BL包裝,即使今年出產了電視劇《大叔的愛》與電影《喜歡妳是妳》,但主流對同志影視的投入與想像、對未來的構想、對這個社群事務的關心是蒼白無力的。當然電影不是救世主,拍純愛片而脫離社會現實也是一種逃避與退縮。


  電影選伍詠薇做家聲的青梅竹馬女朋友,是個好選擇,在那個年代伍詠薇曾經在《神探磨轆》中飾演TB女警與鍾麗緹是一對戀人,其後被劉青雲拗直。在《基佬四十》裡高魯泉與家聲似有還無的感情,阿泉差一點就可以將他據為己有,一個基佬即使結了婚都是基佬。幸好她選擇了放手,是一個皆大歡喜的選擇,成全家聲,而不是回到社會的禁忌。舒琪的劇本一層層推進,先是家聲面對家人的歧視、面對職場上的不問不說、面對好友的死、再面對自己的感情,最終突破自己的內心,勇於出櫃,再去追回所愛,一步步到家聲的轉變。對於一個老男人來說,出櫃的後果可以一無所有,而不是好像Sonny一樣可以重新建立事業。最後與父親的情節是神來之筆,父親的不問不說與逃避,一早心知肚明,圍村人不認子也得要認。在的士上點起香煙,一切如風,順其自然。


  此外,戲中亦有出現女同志,林建明演的十姑姐與女伴開日本餐廳,只有家聲與十姑姐知道彼此是同志的身份。侄兒不諒解媽媽,還層遞使家聲爆出秘密。同時在Sonny身邊的學徒舒淇也有女伴,不過感情關係就沒有延伸下去。Sonny經營的髮型屋取名為同治堂(同志堂)亦有社群的意念。在電影裡也有同志的夜生活,公廁魚塘文化、夜總會,相對呈現的畫面是乾淨與健康的,現在的同志電影進化到描寫性關係,桑拿裡的情慾性慾,如果不明白同志文化的人是會卻步,所以同志片難以獲得投資而變得小眾,《基佬四十》在當時主流影圈能生存是一個奇蹟,翻看1997年的影評,在96年的聖誕新年檔期的優先場忽然被抽起。電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同志片,拍得生活化、但當時的社會不太受落,即使有主流演員扮攣也有阻滯。而事實上亦看到為了這部電影能在主流出現作出的妥協與讓步,要提的是在《虎度門》後的演員也來客串一下,也算是有面子。


舒淇演舒琪的電影



 《基佬四十》 描寫了同志關係的甜酸苦辣,Sonny在外與其它男人逢場作慶,家聲無奈接受,也敵不過誘惑,他竟然召男妓了!家聲雖然懦弱但也有陰暗面,電影把這段關係留下伏線,出現Sonny與男妓爭佬的一幕,此外電影亦跟隨當時北上包二奶之風而創作出包二仔,踢竇,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一關之隔排解了性慾與情慾。


 愛滋病與死亡

   吳鎮宇在戲中飾演的角色KK牽動兩位男主角對同志身份的價值觀,愛人逝去,家屬不允許他參與喪禮,免得甘永烈(毛俊輝飾)的同志身份敗壞家聲,盡量想低調處理。靜靜為愛人送上花牌,一句「永藏心底」變成「浩氣長存」,從默默的悼念,轉移到靈堂裡家屬與Sonny上演的大龍鳳,調度與氣氛推進控制得宜,吳鎮宇在電影裡戲份不多,但都是溫柔、靜默、欲言又止的。因對喪事的價值觀將兩位男主角積壓已久的不滿與不安爆發,再加出軌一事把家聲推到低谷。再從低谷與混亂的人生中重新整理。






以後唔飛啦



  愛滋病題材在同志電影是常見的,在戲中甘永烈患上愛滋病,臨終前希望拍一段出櫃的片段,最終事與願違。過了幾十年後,香港也終於有愛滋病人拍廣告,大膽接受訪問。沒有前人受的壓逼與制肘是不會有文明的進步,現在坊間也有幾間協助同志檢測HIV與性病的機構。同志在網絡上出櫃與分享也比較容易,不過也有被污名化的時候,2012年一位身染愛滋的醫生在寓所跳樓,死後其性向與資料被公開。在這件事發生後,有學者要求醫護人員要強制申報傳染病。在死者生前曾入住醫院的深切治療部,在死後有報導斥責院方不通報,要對接受醫生診治的病人作檢測。


                                               

  多年後香港的同志短片《生者如斯》與《非婚之婚》出現與《基佬四十》的命題,香港的同志電影看似有所變亦有所不變,變的是時代,不變的是守舊與社會規範。有的死者家屬比較好運獲得接納為家庭的一份子,但有些卻不。《生者如斯》的未亡人花牌在靈堂外,不能光明正大示人,《非婚之婚》描寫形婚,在幾十年後的香港仍然要走回舊路。《基佬四十》雖是商業元素的電影,結尾是溫馨與光明的,在同志片當中是比較輕鬆而有話要說的,放諸今日去看不會過時,是香港同志片的必看之作。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似是故人來:戲外比戲內精彩一擁抱《梅艷芳》的不完美

 關於梅姐的生平,老一輩都比我認知的多,不敢班門弄斧。看《梅艷芳》之前看了高志森導演的《朝花夕拾 梅艷芳菲》(又名《拾芳》),建基在梅姐對粉絲的真人真事,帶出大明星背後的一面柔情與把粉絲放在心內,在《梅艷芳》電影出爐看了幾篇曾共她共過事的人的點滴,大概知道梅姐是大姐姐、對人沒架子的,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如果我是八十年代的人,我也一定會很喜歡她,在十八年前的十一月梅姐進行人生最後一次的演唱會,2003年有些日子是一輩子不能忘記,4月1日哥哥自殺身亡、12月30日梅姐因病逝世,十一月剛開完演唱會,然後去了日本拍了個美容廣告,不久就香銷玉殞。有些人在美麗的時刻早逝,終年40歲。梅姐為香港留下了歌影視的瑰寶,她的徒弟更秉承師父的志業而做人,與香港同心跳、同呼吸,回饋社會,關心民眾。假如今日梅姐仍在世,有一點是不會改變,就是她依然愛她的粉絲,在大是大非上堅持自己的立場。





創作的盲點與取捨

  電影《梅艷芳》(梁樂民編導)甫出預告就引來批評、消費之嫌,有些影評以影片的政治立場立論,又有評論斥責創作者的固步自封,否定梅姐在某一個時段的立場與她所做的事。事實上發生兩年前的事,香港人看什麼也帶上了立場,眼裡有樑木,連帶看電影也要先入為主,對於創作者極不公平。爭議的請移玉步,電影的政治性不需要大開門寫出來,而是本身電影就具有政治的含義。比如電影輯錄了1992年鄭裕玲主持的節目,其中問到關於敏感的政治事件的看法,問到梅姐九七會在那裡,梅姐說九七一定會在香港。政治不政治的表述隱藏其中,單看電影是沒法定論。毋須自帶立場去看待,這部電影只是娛樂片與傳記,梅姐也不是政客,不是超人。除了政治外,有些事情也可以提及,例如是九十年代黑社會入侵影圈的反暴力運動,2002年《東週刊》刊登女星裸照而舉行「天地不容」記者會,可見她在娛圈的領導。一樣是生於亂世,有種責任,亦合乎她的俠女本質。


  當前的版本由梅姐的一生,四歲談到四十歲,年代跨度之大,隨著時序剪輯她的生平,以傳記電影來說是有盲點。它抓不住梅艷芳整個人生的靈魂,她的堅毅、義氣精神,台下的小女人的神髓。現在的版本為了遷就戲院的片長,而將有意思的戲份刪減,在這137分鐘的時間裡,觀眾可以知梅艷芳的什麼?只是知道她是天皇巨星,有成就,有兩段刻骨銘心的感情,將她與香港的大事表連繫在一起而已,只是流於表面地成為集體回憶。而牽繫著觀眾讚好,將票房數字再推上也是靠梅艷芳的名氣,而不是影片的說服力。在傳記電影上沒有明顯的衝突,有的都是在旁枝末節將兩姐妹的婚姻路上對比成妒忌與造成兩個人有磨擦與分化,這一點與梅姐的兩段眾所周之的感情都成為八卦獵奇與看似是無傷大雅的內容。但這絕對不是觀眾想看的梅艷芳,觀眾想看的是梅姐留下的俠義精神、她對人的關心與待人接物,在最後抗癌病重的日子是如何排除萬難走上舞台;更多的是她與徒弟與後輩歌手的相處、對香港樂壇的影響力等等。


  無可否認,以現在的《梅艷芳》不是最好的版本,但亦無意貶低電影的價值與誠意的,只是目前兩個多小時的版本刪剪了一些有可能影響電影走向的片段。比如是開了28場演唱會,債主退場的一幕,同時已知刪了四大天王、樂壇頒獎禮、張國榮失落獎項,梅姐上前安慰的場面。圍繞梅姐的人尚在生,在剪接與創作上避重就輕、結果親情、愛情、友情、徒弟情都變得空洞無物,要顧及太多人的感受,又怕惹來閒言閒語,畏首畏尾。其中她與張國榮的友誼過水濕腳,描寫人物方面欠層次,最後哥哥出殯變成煽情戲,勾起觀眾對2003年的記憶,同一年香港發生很多事,沙士、大遊行、高官辭職、梅姐逝世。據知電影初剪版達七小時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堪比迷你劇的規模,後來剪成四小時,可見大量素材未見天日卻因時長而諸多制肘。盼望日後能夠有重新剪輯的版本彌補缺陷,而觀眾可以用人性化的角度評價與看待梅艷芳,而不是單單用時代背景,用自己的偏見、預設立場去看待。


  這部戲最大的價值不在於戲內,而是穿插著戲外的故事,讓有興趣的觀眾去找回真實的畫面與故事自行疏理與補白,電影只是拋磚引玉,譬如哥哥早在70年代已是麗的呼聲的藝人,有拍電視劇的機會但未算一炮而紅。在戲中他與梅姐在夜總會演唱,唱的《默默向上游》是他在1983年《鼓手》的主題曲,這一年他加入了華星,陳淑芬(即是戲裡楊千嬅飾演的Florence成為他的經理人)。梅姐與哥哥在同一間公司,一齊外出登台,最近電影一出就有梅迷挖到早在梅姐17歲就客串麗的劇集的消息,而那套片竟然有哥哥。二人的緣份一早注定。看了一些報導,梅姐在演唱前抱恙是真有其事。1986年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她發高燒打了發炎針與退燒針上台,在後來的訪問中梅姐說憑意志力完成了《愛將》的演出,因為她想到失場會令很多人失望,對她個人聲譽與公司利益受損。2003年最後的演唱會已經病重,但仍完成八場演出,坊間以為《夕陽之歌》是最後絕唱,而最後一場演唱會最後一首歌,台上陪住她的都是提攜過的歌手,真正的最

後一首歌是《珍惜再會時》。


《愛將》造型



   戲內更多的,例如九十年代梅姐在影圈遇到的風波也可以在網絡上找到來龍去脈,但為了不招惹別人是輕輕帶過。在感情線有爭議聲,原因是與日本方面換取版權的條件,使到電影不太討好,在影評人朗天的文章與看過試映的觀眾口中得知刪除了徐天佑的戲份,據聞是飾演梅姐與後藤的翻譯。電影本身也留下一連串迷團,為了「道德」與不想令在世的人不便,同時要尊重死者為大,所以變成這樣也是「非戰之罪」。即使描寫到張國榮逝世,也會有人覺得是消費他人。個人認為整個主題太大,到最後要靠大堆頭的藝人客串演出,欠缺了拍片的初心。同類電影《拾芳》不需要靠扮演真實的人物與煽情,都可以留下梅姐對生命、對歌迷的尊重,那怕是小小的受助者。


給幕後重塑的舊香港一點掌聲

  影片早在七年前籌備,美指對歷史、地標的考證與資料搜集認真,將昔日的舊香港、彌敦道、荔園、利舞台重現在眼前,在彌敦道一段內街(寧波街)後面是華盛頓戲院,在七八九十年代,整條彌敦道很很多戲院、大華、油麻地、普慶。佈景的CG效果做得細緻,看這部電影讓觀眾懷緬舊香港與認識歷史,縱然電影未如人意,但幕後的努力還是理應記一功的。其中他們找得最辛苦的是妙麗中心的霓紅招牌,翻查舊報章妙麗是一間賣手袋皮具的公司、妙麗中心共有四層與地庫,公司在1984年倒閉,其後屈臣氏承租了那塊招牌。以後就知道彌敦道裕華國貨對面就是妙麗所在,記錄了香港的變化,現在香港的霓紅招牌買少見少,那些招牌是香港的標誌,應該好好記錄。





  小時候只去過荔園大門口,記得門前有塊哈哈鏡,可能現在四、五十歲的人會有更多感受。現在的荔園被商人看中成了懷舊冰室,偶然在坊間舉辦的嘉年華會複製一下荔園,而荔園最後一次在電視出現,可能要數到1997年的《難兄難弟》。六十年代商人邱德根購入荔園成為第二代園主,加設古裝區宋城(日後成為麗的拍古裝片的片場),同時興建了劇院,陳寶珠、蕭芳芳曾經在荔園演大戲,孕育了不少香港的藝人,羅文亦曾經在荔園當驗票員。四歲的梅氏兩姊妹開始在荔園賣唱,1988年梅艷芳重返當地拍MV。至於利舞台,筆者無緣光顧,倒是聽說過伶人在那裡表演的點滴,林家聲在利舞台演出《雷鳴金鼓戰笳聲》是旋轉舞台,即時轉裝換景,據知小生在戲中要換很多衫,是一項考驗與壯舉。利舞台背後盛載了孝子利希禛興建劇院給母親欣賞大戲的故事,而利舞台亦盛載了七、八十年代香港文化光輝的一頁,鄧麗君、羅文曾經辦過演唱會與粵劇演出。當然少不免利家,出名的人物就是利孝和夫人與TVB的關係,在七、八十年代在該處辦港姐、環球小姐大節目,利舞台是香港的特色地標,可惜隨著時代更替而變成回憶。


王丹妮一奪目新星

  過去在香港影圈也有兩位扮演過梅姐的演員,一位是江欣燕,一位是陳煒(以梅艷芳為題的內地劇集),王丹妮似不似梅姐?也有幾分似的,特別是《壞女孩》的墨鏡與風範。似與不似,其實也不太重要,對觀眾最重要是理解。也不用執著聲音、外表,雖則外國有更好的特效化妝,但在香港水平還可以接受,短髮造型是似的。戲裡很多角色也不特別似誰誰誰。在性格上揣摩是不夠的,但她已經夠努力,當她與穿插的真實片段混和就有落差。而她用了半年時間練歌、練舞,可以說是今年香港的影壇新貴。往後要看看如何跳出梅艷芳的影子,今年香港電影中除了王丹妮外,《智齒》的劉雅瑟的演出也出色,金像獎會有一番競爭了。過往合拍片時常用內地藝人變相剝削了香港女演員的機會,所以對她有所期望,單是做模特兒已有性格與氣質,絕對不是花瓶。




  其它演員方面,廖子妤也算不錯,終於捱到出頭,還有新舊演員交替,有真有假,陳家樂扮的鄭少秋根本不似、白只的黎小田只是調侃,陳柏宇扮的溫拿也是尷尬,梅姐徒弟草蜢仔猶如過客,還有其它徒弟都不見了,難以體現在戲裡上一代應該提拔下一代,如任姐提點她一樣。當時在華星,梅姐提點過很多人,例如陳奕迅第一次演唱會當神秘嘉賓,鄭秀文、梁漢文。在電影圈同樣支持年輕導演,眾多徒弟裡不是每一位也有成就,譚耀文、彭敬慈稍為差一線,在林憶蓮演唱會看過彭敬慈的《鷹與星》的舞蹈,梅姐可以老懷安慰。在梅姐的眾多徒弟,最感動是1996年新秀親手頒給徒弟何韻詩,多年後何唱出了《艷光四射》,在梅姐逝世十年紀念錄成了紀念專輯,更多的是在日後困難時與香港人同行。



 孤身走我路一《梅艷芳》

  姑勿論,電影有盲點有缺陷,《梅艷芳》的出現可以令到老一輩開心、年輕一輩有機會認識梅姐與舊時代,新與舊並不是對立,作品只有好與壞。電影籌備了七年,亦不是現在因為香港變了說什麼賭氣話就能否定。電影公司老闆投資這部電影沒打算賺錢亦根本賺不了什麼錢,所以盡量不想批評太多,為了這部電影到日本談歌曲版權,在內地路演,為的是對梅姐的承諾,如今兌現。不論《梅艷芳》拍得多爛,也不會改變事實,香港也沒有那些人值得拍傳記,當看到全球華人在世界各地看這部電影,新加坡影迷要求要粵語版、英國的戲院每場只有28個座位要撲飛,澳洲、美國也有華人支持,還有台灣與內地對梅姐的愛,因一部電影而集合在一起,因一個人而感動落淚。梅艷芳,我們都記得你。(軍隊都要聽你的差遣)。


  電影已經完成了,在2003年梅姐的生日會上她跟粉絲說了很多計劃,出唱片(找明哥、張亞東合作)、去美加巡唱、計劃好做完演唱會要做的事,物色要做《胭脂扣》的舞台劇,要拍《十面埋伏》,去京都拍廣告,最後她都無法在人世間完成。無論如何,電影再不完美也好,似是故人來,就很滿足。2003年的香港在患難中,如今香港在一個更大的困境,都需要團結與扶持的力量,可以做的是《抱緊眼前人》。Arigato,梅。


1982年新秀得獎後的剪報







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

《梁祝》反轉性別千五年(二):凌波姐姐Splash出黃梅調電影高潮

 “Splash”一有著濺出的意思,亦是一個顏料噴射的畫面。用來形容邵氏《梁祝》的色彩運用與男男女女的易服變裝相當有畫面感。



  提到《梁祝》,有兩個女版梁山伯一定要提,任姐與凌波姐姐的地位無可匹敵。首先任姐是第一位又做梁山伯與祝英台的伶人,後世有蓋鳴暉雙演梁祝兩角,任姐在性別流動間起了承先啟後的作用,大概只有女裝的反串才會激起人們的好奇心。在《梁祝》的電影中,任姐與凌波都是不約而同雙演梁祝的,任姐分別有1951年的《新梁山伯與祝英台》與1958年的《梁祝恨史》。而凌波的演藝路與出身比較坎坷,原名黃裕君,九歲賣給福建君姓一家,名為君海棠或叫小名小娟,到十一歲來港後來開始演廈語片、粵語片再加入邵氏先成為幕後代唱,由於有唱與演戲經驗,邵氏開拍《梁祝》大膽起用新人於是看準能夠唱歌的小娟,鄒文懷更為她改名為凌波。在廈語片的《梁祝》現在無從稽考,在已知的資料中查到是小娟演的是祝英台的侍婢人心(有些版本又稱銀心)。


  也許香港早就有任劍輝,當邵氏的《梁祝》上映時香港人與台灣人對凌波的熱愛才會有反差,凌波與《梁祝》的旋風在台灣一石捲起千重浪,凡凌波出現的地方都會萬人空巷。黃梅調電影亦成為了台灣在六十年代的主流,《梁祝》導演李翰祥曾經自組公司到台灣拍攝黃梅調電影,但票房不如在邵氏整個片廠動員與支持。在後世的評論中邵氏的電影呈現出中國觀,在牛津大學出版社一本關於邵氏的論文集就提到《梁祝》是一部怪異的電影,日後李翰祥在七十年代就一洗文人風,拍了一堆風月電影。而黃梅調電影由58年開始直到七十年代減退,台灣人喜愛黃梅調電影與當地的歌仔戲有相似之處。1949年後渡台的人難免有思鄉之情,香港電影當時成為東南亞賣埠與向台灣外銷,普通話再加上通俗的歌詞與音樂,啷啷上口。黃梅調風行台灣幾十年,《梁祝》的音樂《訪英台》、《樓台會》、《十八相送》甚至被稱為台灣第一堂音樂課。


小娟演廈語片



邵氏《梁祝》技術性擊倒電懋

  1963年邵氏拍《梁祝》是以本傷人的,先拔頭籌抗衝電懋的《梁祝》(1964)(嚴俊導演),演員導演放下手上工作拉雜而成,幕後班底就超班了,先是導演李翰祥在60年代已經三度參加康城影展,二是執行導演有金銓(胡金銓導演),三是作曲的周藍萍由台來港再簽邵氏而創作出一系列悅耳的黃梅調作品。周藍萍是功臣之一,他三度獲得金馬獎最佳音樂的殊榮。有評論指出香港的黃梅調電影與安徽的曲藝相差甚遠,而周藍萍本人是不懂得黃梅調,所以以平劇的旋律混進去,李翰祥本人起初反感但感覺愈聽愈好聽。於是香港的黃梅調加入京崑越劇三大家而成。(撮至《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的黃梅調電影音樂考論》)

1963年4月1日的《華僑日報》


  單就幕後夠強,更強的是凌波姐姐反串的魅力,加上樂蒂也是一副客典美人相,才子佳人,天作之合,奈何伊人早逝,往後凌波繼續當男角,演出作品有《花木蘭》、《天仙配》也是反串。而凌波一炮而紅,引起李翰祥與樂蒂不滿,憤而出走台灣,李翰祥不滿片廠制度,樂蒂就被電懋挖角。因此凌波在後來的電影就伙拍方盈與李菁。為何凌波姐姐能夠一炮而紅,很大程度上是能演又能唱。在《梁祝》樂蒂需要幕後代唱靜婷的幫助,始終一個演員能唱能演省卻麻煩,在數十年後凌波仍能在甄妮與汪明荃的演唱會做嘉賓,梁兄哥依然寶刀未老。現在要買到《梁祝》的影碟與唱片極之困難,都已經絕版停產了。網絡上也難以找到電影版的音樂。《梁祝》在金馬獎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外還特意為凌波姐姐度身訂做了最佳演員特別獎,獎項、人氣、公司的力捧,成就偉大的電影。


   邵氏將昔日的電影版權賣給天映,天映連菲林母帶一併大約七百部電影捐贈香港電影資料館,在《尋珍記》放映了《梁祝》,實在難以忘懷。《梁祝》實在有太多優點,卡士大、廠景美侖美奐,歌好聽、戲好睇,相當認真,文質彬彬的書生、文鄒鄒的曲詞,美服華衣,就連製作的廠景也仿照安徽的建築特色,是為一生中必須要看的電影,亦是黃梅調電影的高度。相對1964年電懋的《梁祝》即使有兩大亞洲影后尤敏與李麗華合作,同樣也是由女生反串,但遭遇卻慘戚戚。就連資料館也沒有相關的影碟,只有當年的剪報與劇照。電懋版的《梁祝》被遺忘,連映期也不知有沒有,只知曾經賣埠到新馬地區,拷貝從缺。當時的報紙能夠找到零星的報導,國泰的電影雜誌亦有以此為封面。

已被世人遺忘的電懋版《梁祝》



古典美人祝英台一樂蒂

  回到邵氏的《梁祝》,無論是樂蒂還是凌波都很令人驚喜;《梁祝》的主人公在於祝英台的聰敏與癡情,先是英台扮成郎中(大夫)騙得過父母,在粵語片《梁祝恨史》的芳艷芬扮成神算子騙父母,形式類似。《梁祝》的故事大同小異,在戲曲版主要有幾幕《草橋結拜》、《士九成疑》、《求學》、《十八相送》、《樓台會》、《山伯臨終/殉情》、《哭墳》與《化蝶》,一般較少提到祝英台離開家中女扮男的過程。而在電影版就補回祝英台的鬼馬巧妙,在這個版本樂蒂詐病騙過父母扮成郎中,一句心病還需心藥醫,一段需要十種藥的藥引的詞後來也引用到粵劇當中,在《樓台會》與《山伯臨終》的分段為《士九求方》,士九去找祝英台傳遞山伯的心意無果,換來英台的十種藥引的絕情書。

                                   

  祝英台在《梁祝》的角色比山伯都難演,但不是每位祝英台也有本錢做好這個角色,特別是前半部要反串男性的部份,有些花旦無論演男或女分別也不大,有些卻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演祝英台要好看也不能太女性化。芳艷芬是目前筆者看過最喜歡的祝英台(在往後的章節會提到),樂蒂在電影中比凌波更顯出她的百變,不但能亦男亦女,演出一朵含蓄的花蕾,處處為梁兄哥著想,更在《樓台會》與《哭墳》一段聲嘶力歇捍衛所愛,動之以情。在《梁祝》的討論大部份傾向變裝的凌波,某程度上對樂蒂是不公平的。坦白講,整部電影每一部份也很喜歡,而在樂蒂的演出上《哭墳》一段呼天搶地,祝英台在花轎裝上白燈籠祭梁兄哥,天色昏陰,吹起陰風,風雲色變正好配合墳墓裂開,一面哀嚎,祝英台消失在人間。畫面淒美動人,英台的心一直都在梁兄哥處,只是哥你陰差陽錯的遲到,誤了事情。看過幾個版本的《梁祝》暫時只有樂蒂與芳艷芬能夠打動人,這一部份電影的鏡頭有可能是來至胡金銓的手筆。抬花轎的人應聲倒地,場面壯觀。


  在這個版本的《梁祝》之所以成功有一籃子因素,樂蒂配搭凌波有新鮮感,是為凌波的第一部主演的電影,二是音樂創作的傳世、三是佈景都是用真花真草,在《十八相送》的小橋池塘、步道旁的樹木都是真的。在《浩瀚一生李翰祥》短短的紀錄片就提到五九年的《江山美人》爭取到五十五萬投資,當時的粵語片嶺光公司的主使人黃卓漢就曾說粵語片一套的製作費不及《武則天》的一幕佈景,可見李翰祥的認真。在六十年代國語片就是獅子,粵語片只是螞蟻。而且60年代開始李翰祥代表香港連續參加了三屆康城影展,1963年李麗華憑《武則天》成為第一位登上康城紅地氈的華人女演員,讓外國人看華語世界的宮闈片。《梁祝》在國際上難以入屋,但在台灣創下的紀錄要二十年才有片破到,包括連續180日上映的紀錄,在香港往後亦有再重映的,但氣勢不及台灣,或許當時香港仍有任姐,縱然六十年代任姐的電影產量大減,但仍登上十大最受歡迎的藝人選舉。在後世眼中《梁祝》依然是有份量的電影,入選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的最佳華語電影100部。


 梁兄哥的煩惱與迷人之處

  在洛楓撰寫的《游離色相一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中提到凌波一舉成名所帶來的不安,其中反串引來了女同志的瑕想,女性的情感投射,成為了台灣的女同志啟蒙。當時出現女粉絲狂迷,年輕人輕則摸手,老姨姨把家裡失意的情感投射在她身上,令她在性身份上出現迷惑,更有指她為了修正那種陽剛味,使面容更嬌俏與女性化而整容。


                                                         

登上邵氏刊物封面



    在1964年凌波與金漢拍《花木蘭》而相戀,二人在1966年結婚。而金漢與凌波更早的緣份是出現在《梁祝》,金漢(原名畢仁序)在《梁祝》中飾演的小角色,如無意外應該是演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同學。在1964年獲得提拔機會在《花木蘭》演將軍與木蘭有感情線,而他們結婚的消息惹來邵逸夫的不滿,在《Cinema Hong Kong:The Beauties of Shaw Studio》(2003)(Ian Taylor導演)中凌波接受訪問提到她與金漢如何與公司周旋。當時凌波已經是一線女星,是搖錢樹,邵逸夫相信女星結婚後會影響電影票房,所以管制藝人,有些不聽話的藝人會遭到邵氏報復,例如台灣來港的藝人會被中止簽證。凌波是一線女星自有較好的待遇,開的條件是先是希望他們不要結婚,繼而到六叔當證婚人、但他們兩口子不應允、公司要求他們不要到台灣,偏要到台灣渡蜜月,結果鬧得不快收場。二人婚後育有兩名兒子,其中二兒子畢國智是電影導演,作品有《海南雞飯》。








凌波的笑容


祝英台跟梁山伯說,生不成雙死不分


  雖說《梁祝》是以祝英台為主體,突出女性對愛情、對學問的追求,但沒梁兄哥這只大笨牛又怎成事。首先凌波的笑容是迷人的,在《十八相送》一段祝英台將自己的心事告之梁兄,可是梁兄是牛皮燈籠,於是英台取笑他是大笨牛,梁兄扮嬲,英台道歉。二人打情罵俏相當可愛,及至破廟英台要二人在觀音面前結拜成親,梁兄還懵然不知,山伯啊山伯,就是豬頭。在歷代《梁祝》的影視作品也許只有吳奇隆演的山伯是例外的,事實上論學業、思考,山伯是比較愚忠與愚孝的。之所以迷《梁祝》某個原因是祝英台的前衛,當老師說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祝英台為天下女子儀範發聲,古有女禍補天、孟母三遷;書呆子梁山伯聽到啞口無言,無力反駁。在《樓台會》一場戲是相當考驗山伯的,先是滿帶笑容,志在必得去祝家莊,然後要接受殘酷的現實,氣氛一轉為陰沉。然後《山伯臨終》哭斷腸,響起「梁山伯與祝英台,生不成雙死不分」,陰風陣陣,毛骨聳然。凌波演的梁山伯傻戇中帶書生味,陰柔、美麗、那些不經意的笑容就是治癒的力量。不難怪當時的台灣女性對凌波有想像空間,幾十年後再回望《梁祝》走得太前,它讓女性從壓逼中解放出來,後來那上黃梅調電影沒法超越了。


《梁祝》佈景二三事與幕後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成功,佈景設計是一大學問,香港電影資料館曾出版過一本名叫《佈景魔術師一陳其銳、陳景森父子的佈景美學》,可以知道電影的秘密,這方面有待考究。在掌故王吳昊編的《古裝、俠義、黃梅調》就有幾位人兄分享到《梁祝》,當中大學教授的觀點認為這是一部民族性強的電影,甚至比當時的西片宏觀優秀,說到尾是到台灣的眷屬的鄉愁。由1958年《貂蟬》到七十年代黃梅調電影的終結,離不開對中國文化的根與情。內地戲曲片《天仙配》、《劉三姐》分別在香港上映,讓南下的人有歸屬感。對台灣來說,當時國共的勢不兩立,造就了香港電影成為輸出中國傳統文化與歷史的中轉站。


   除此之外,李翰祥在北京時亦曾習畫,對美術與美學自有一套看法。在《南國電影》(1963年)第62期中提到為了形造雪景,用了100包滑石粉與吹風機而成,創造了人造飄雪的奇境。單看佈景就值回票價,奠下其藝術價值。還有服裝的配搭,對色彩的觸覺也是應記一功的。電影佈景花費不菲,大部份都是在廠景拍攝,小橋流水,《十八相送》的一關過一關流暢。畫面美不勝收,在學堂上課動輒有四五十名群眾演員一起頭耷耷唸書,場面宏大。 





  除了英台與山伯要反串外,飾演妹仔人心的任潔也要陪相公(小姐)讀書,亦需要反串。四位主角與配角有三位都需要反串,人心與士九成怨家與結拜朋友。早在1962年邵氏的《紅樓夢》,任潔與樂蒂分飾賈寶玉與林黛玉,而凌波是任潔的代唱。在《梁祝》二人角色逆轉,身份天淵之別。而《紅樓夢》中較出名的是有沈殿霞的身影,演出傻大姐。在六十年代肥姐已國粵語片兩邊兼任,1978年最後一部黃梅調電影亦是《紅夢》,到現在內地仍有零星的戲曲電影亦有黃梅調的身影,比較出名的有《女駙馬》,但傳播與傳承早已被時代淘汰。


粵語片中的小娟

  最後,與《梁祝》沒大關係。在文章開頭提到凌波以小娟的身份先後演出廈語片(閩南話)與粵語片,而令人驚喜的是小娟在1962年的粵語片《富貴榮華第一家》(珠磯導演)飾演任姐的妹妹婉蘭,與蘇少棠為一對戀人,小娟在粵語片中飾演配角,有戲份,而且有唱粵曲,而且唱得不錯,是為她在粵語片的珍貴記錄。可見凌波在電影、演唱與她的語言天份,她年少時的飄泊,苦難的童年亦養成了適應力,無庸置疑的是她是天生的表演者。凌波的電影橫跨語種、時代,直到七十年代黃梅調電影沒落而淡出影壇。




1958年《工商日報》介紹小娟

1968年《工商日報》,凌波當紅與養母有糾紛的新聞
   


晚年的凌波罹患乳癌,金漢與她鶼鰈情深多年相守,梁兄哥為她帶來榮譽與成就,同時帶來成名後的麻煩。但對影迷來說,梁兄哥是擴闊了對性別的想像、對偶像的熱愛、對古典與文學的追求,日後再無一部黃梅調電影能有此成就。《梁祝》一更是研究邵氏與香港電影一部代表作。





《富貴榮華第一家》裡的小娟




參考資料: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洛楓著)2016年出版

《Cinema Hong Kong:The Beauties of Shaw Studio》2003

《浩翰一生李瀚祥》

《古裝、俠義、黃梅調》(吳昊著)2004年出版





















2021年11月17日 星期三

TVB 55週年生日快樂一短評2021的電視節目一有心無力的改革

 《星空下的仁醫》(下稱《仁醫》)進入尾聲,劇情大暴走,在這部劇集看得出團隊花心思搭廠景、病房、亦找來鄭嘉穎、周家怡、鍾嘉欣久未露面的演員演出。馬國明又飾演醫生,慶幸角色上有變化,但多看就會悶了,可幸的是馬國明不算是神憎鬼厭的人,有觀眾緣的,這幾人的配搭是黃金搭檔。周家怡在《on call 36小時》花癡一件頭到現在有曖眛的戲份,周家怡在TVB只是幾線的女配角到成為主角,多得選擇離開TVB向外闖,在一些外台的劇集做主角有口碑而晉身女主角的行列。




  鍾嘉欣是TVB一直以來花瓶的代表,由她二十出頭選完華姐出道定居香港也十年了,再回到加拿大結婚生子,為了拍《仁醫》在疫情期間放下孩子回港拍攝,可謂是劇集的王牌。在《仁醫》前TVB在凌晨時段播《護花危情》預熱一下,這段時間看《仁醫》對她另眼相看,雖則TVB劇集也不乏白癡、低能、婆媽的戲份,但看到鍾嘉欣在手術室的執刀,對病人的關懷與考量,隨著年紀漸長與為母則剛,即使久別演出反而有進步。記得以前看她剛出道時,二十歲拍的《皆大歡喜》演成熟老了一截的洪白嵐,實在與她的年紀不附。後來的《溏心風暴》的三角戀更是婆媽到不得了,以前不算喜歡她,但隨著變化加她的個人形象,看著看著就順眼起來。






  《仁醫》不算是好劇,靠包裝、靠小演員煽情演出、一段二十年前的回憶不斷重覆、以為集權鬥、愛情、親情劇就會成功的戲,結果某些角色無光彩,一潭死水。比如羅子溢演的嗑藥醫生,張寶兒演的孤女,郭少芸因小事而要離家出走,角色蒼白無力。一部劇集的劇本也寫不好,枉論演員再好,鄭嘉穎的演出複製幾年前的LAW霸,看下去純粹為回憶與感情分。無可否認,今次TVB的佈景、道具都花了心機,手術畫面逼真。特別一讚各位小演員,院長、Mike、彥仔等等,看十集有一半時間也感動起來,很久沒看電視看得動真情了。不過感動到人也不是好戲,另外姜麗文演的媽媽也是要讚一讚的。





  今年的電視劇總叫做看過幾部,有些斷斷績續看了頭頭尾尾。《陀槍師姐2021》令人失望,陳三元只得頭尾戲份,根本就利用與消費了多年的感情。劇情已是全新的故事,同樣是紀律部隊題材的《把關者們》變成談戀愛、三角戀大過天的劇集,黃智雯在多套劇也是做Madam,造型、打扮、職位也差不多,長期演出同質化角色,根本無機會發揮。萬綺雯主演的《伙記辦大事》同樣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如果要講今年的視后,二話不說是《智能愛人》的李佳芯,這個角色有創意、人性化、一部山寨的科幻劇,集親情、愛情元素,挺好玩的。要講到進步的女藝人,陳瀅算是不錯。


  前TVB高層余詠珊提到不想香港人晚上要看Netflix,一部《魷魚遊戲》能夠火紅不是無原因,以前市民都俾機會香港電視台,當年《Laughing哥》十分紅,而Netflix亦有少部份港劇,如果港劇質素好自然會受到青睞。今年viutv的《大叔的愛》讓到不少人重拾看電視的樂趣,一來是迷偶像,二來好好醜醜也是破格的嘗試。給TVB挑戰與衝擊,自曾志偉、王祖藍二人一月回歸TVB節目也作出變動,至少大show的嘉賓正常不少,又多了大廠牌歌手上節目亮相,不再是清一色聲夢派,可惜音樂節目始終沒有起色,《勁歌金曲》、《演鬥廳》只是小丑節目,沒有心思推廣歌曲與歌手的創作。綜藝節目也是要靠煮食節目維生,說實話保哥與Ricky師父的《煮戰》我也有看,廚師們的嘗試與創意是加分的;當然也有無聊的煮食節目,照辦煮碗的《煮廚爭霸》三姐與阿爺,高下立見,到現在《男神廚房》是抄內地的小鮮肉煮食秀,只是一班女嘉賓要當公主的節目,幾十歲人還發老姣。


  坦白講,對聲夢傳奇的年輕人最初也有偏見,雖然沒有看選秀節目,但現在看到他們待人接物、看到外間的人嘲弄,也改變了看法。特別是幾個小妹妹仍要拍劇與兼顧學業,雖不至於順眼,但把他們與友台的mirror比是不公平的,即使不喜歡也盡量出少句聲,他們只是孩子,應該給點鼓勵的。為了捧他們TVB也製作了《青春本我》與遊戲節目,看看他們的造化了。現在的TVB有些節目也挺嘔心的,《思家大戰》十分低俗無聊、翻拍《十月初五的月光》直情毀童年。乍看明年的節目巡禮,大部份劇集也不算吸引,唯一吸引的劇只有《白色強人2》,郭晉安、馬國明、唐詩詠再加胡定欣的組合,奈何走了李佳芯卻又有三角戀。劇集、綜藝都感到老舊與食老本,其實友台的節目也相差無幾,港劇的水平兩個台也不相伯仲,只是TVB就是原罪。隔離台可以捧女團,TVB的聲夢小花就被人恥笑,viutv有TVB當戰靶掩飾不達標的節目。


  事實上TVB也有改革,C君做J2的創意總監,最近的新節目也貼近年輕人口味,順道給年輕演員與幕後機會,為什麼viutv有Mike 導、有Himtos也是一層一層人上位。最令人期待的改革是明珠台的本土化,在節目巡禮上明珠台會有競賽節目、清談節目、與處境劇,小時候在電視看新加坡拍肥姐的《Living with Lydia》,到現在TVB終於發展本土化的明珠台,香港的英文台長期積弱播舊電影,終於有點希望了。只要TVB不是做什麼仆街節目,都是有感情的,員工幕後都有改變的心,不是一句CCTVB就可否定所有努力。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永遠文青許鞍華(一):《去日苦多》(As Time Goes By)•回到原點

  文念中執導的紀錄片《好好拍電影》(2020)已經放映三十多個星期,時光倒流回到1997年亦有一部關於許鞍華的紀律片《去日苦多》對照,看許導由五十歲的中年人到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變化,亦側看香港的時代變遷。回歸後的許導的電影事業更上一層樓與作出嘗試,意想不到的是連鬼片《幽靈人間》出自她手筆,《天水圍》二部曲、《桃姐》延續對社會、對人文關愛,同時《明月幾時有》、《黃金時代》與《第一爐香》繼續以電影描寫香港文學與作家的足跡。許鞍華的電影作品是多樣化的,從武俠、社會議題、文學,可以看到她個人能力很強,縱然不是每部作品也是上佳之作,在文學作品也被評為「失手」,由《傾城之戀》、《半生緣》到《第一爐香》,她是很努力嘗試,而在香港有能力拍文學作品的人才不多。看《去日苦多》的許鞍華的成長就會明白她為何迷戀中國文學作題材,而香港就是她的根,在她奪得威尼斯影展的終身成就獎後,就有不少香港人陷入政治的鬥爭中把她批,似乎香港人牽扯到內地有關的事務就會被批。坦白講,欣賞許導當時的做法,不問不說不代表認同,一部電影背付的是數百人的飯碗與生計。她就自知香港沒能力投資到她想拍的電影,她只是想香港存在在電影裡,讓故事傳承下去。她就是永遠文青,永遠屬於香港的文青許鞍華。



  要認識許鞍華的電影,《去日苦多》回到原點由零開始認識她的背景,由澳門移居到香港、住在北角英皇道的公屋,然後施洗讀教會學校,直到讀香港大學選讀比較文學一直讀到碩士。因為讀書感到焦慮後來畢業去了英國讀電影,1975年回港為為胡金銓的助手,1979年拍第一部電影《瘋劫》。1997年拍《去日苦多》是來至台灣的策劃,以記錄華人的片段與香港,於是許鞍華找崔允信一起聯合導演。1997年許導剛完成了《半生緣》有空檔而拍了這部片。在電影談的不只是許鞍華,看的是時代催生出怎樣的一代人。影片由一場五人飯局開始,都是許導的大學同學,在影片裡除了一位是坐坐沒什麼發言外,其它四位都分別提到了很多有意義與發人深省的話,在今日睇到這部片睇的不是個人價值,而是在時代裡打滾取得成就的人是如何看待香港幾十年的事情。在今日香港公民社會的崩壞與諸多制肘下,看到過去有自由的空氣,過去的香港孕育了怎樣的年青人,還有是讓觀眾心中問了一句有多愛香港?在這個去留的時代,別有一番體會。


女中豪傑

  在片中除了許鞍華外,吳靄儀出鏡率是最多的,她與許導是中學同學一直到大學,說起何東宿舍的往事,她們基層出身的孩子與大富大貴之家的孩子的分別,有種不屑人的感受。吳靄儀在片中可謂是金句王,當中提到她們這一代人在好的土壤下出生,戰亂文人南下吸收中華文化的氣息,同時學習英文接受西式教育。她們沒有超越時代,就像過去的人一樣會消失。到底什麼是超越時代?曾將何時也怪責過老一輩人貪圖安逸,以致現在的年輕人要受到暴政的摧殘。不過代入當時的環境與社會也理解他們,與中國的距離太遠,又與殖民地格格不入,生活上不用理會政治,只需好好工作、組織家庭過物質生活。認同吳大狀講到香港是妓女,外人想要什麼有什麼,七八十年代香港創造了黃金時代的神話,經濟發展神速,並列亞洲四小龍之列。面對九七大限,受過香港教育與恩惠的人只想離開,並沒有打算與香港共存亡。香港除了是被前宗主國強佔外,香港人自己的想法也是走精面、要著數的,而前宗主國在現在開放一批人海外國民移民也盡了地主的責任。去與留,都是個人選擇,一直以來香港在歷史上是這樣的地方,留下要面對的亦要面對自己的事。

吳靄儀的最新著作
                                                          

  過去兩年香港發生很多事,吳大狀在影片裡說到自己為何從政,一恍眼就十八年,因緣際會之下答應人做一些事,亦因為時代逼使她站出來。而她講到自己是「豆泥」(怕事的),但在議會與種種發生的事情上雖不是鐵娘子,總算是守住底線,獲得讚賞的知識份子。而如今她的晚年遭到逼害,安份守己幾十年,她作為上了年紀的人,大可安享晚年但仍然為香港發聲。吳靄儀在議會總算是客氣之人,終在一九年帶領和平遊行而被定罪,所管理的基金亦要解散。無論如何,她也盡了幾十年的時代責任,香港要變的始終要變。這兩年的香港變得模糊但勝在有些人抵受了一些人的責任與義務,換取別人可以離開。有時也感覺人很自私的,當老一輩也要身陷囹圄時,以前的事情大可一笑泯恩仇。是政府將主張和平的人送到監獄,送上法庭,人民不會忘記是犯了什麼皇法。另外的是除了政治、法律外,吳大狀更是金庸的書迷與寫過相關的著作,可謂是學貫東西,百事也知曉,可以說是才女。


1967與港大學生會的改變

  在飯局當中媒體人詹德隆是座上客,在六七暴動左派《大公報》的剪報上以詹X隆稱呼港大學生會主席與學聯會長詹德隆。1967,誰會想到港大校園都有鬥委會?據吳靄儀在幾年前的訪問提到67年她剛讀大學,在陸佑堂看到「打倒港英奴化教育」的橫額。當時學生對政治不太衷,只知道要戒嚴。而許鞍華記得當時要考試被逼中止提早回家,幾個人在港大結緣,青年時代至今成為朋友,而六七暴動未必直接改變了他們的想法與命運,但對見證港大學生會參與政治與學生運動卻是起點。

                          

  港大學生會開始論政表達立場始於1967,止於2021。當時的學生會幹事在報章說港大生重視社會性醒覺,學生會不再只是在社區參與,做做義工的組織。在67年的暴動,大學生與中學生組織分別被左報攻擊,翻看當時的報導《大公報》的報導推崇毛澤東的領導與視為反英抗暴,現在歷史自有公論,重新認識與疏理六七的因由。對學生運動來說,是一個從離地,事不關己到參與的一步,學生立足關心香港的事,開始發聲。據1975年港大學生會會長麥海華的訪問憶述,學生當中有國粹派與社會派,這可以解釋到他們的愛國情操與張貼大字報與跟隨國內文革的意識形態,意圖逼使港英政權離開香港。(2019年第142期《大學線》)。當時的學運以「認中關社」為主軸。由此可以反映當時,根據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論所分析四十年代出世,南來移民的就是第一代香港人。他們帶有中國的情懷來到香港的殖民地政權,出現身份的迷思。對許鞍華他們的一代,他們愛那個國家,可能什麼都不是,而是愛香港,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夾擊。






  七十年代學運熱情消退,但港大學生會繼續參與香港的社運,如七十年代反對接待英女皇參觀港大。八十年代就香港前途問題去信戴卓爾夫人、學生參加工運聲援罷工工人,八九年的春夏之交就更加心繫香港,同時流露同根生的熱情,包括北上聲援學運。幾代人對國家的情感由關心變成日後專注本地的社運發展,九十年代學聯協助爭取居港權,零零年學生會參與反二十三條、倒董,到近十年反高鐵、反國教、學苑發表《香港民族論》、雨傘運動再到一九年的反修例,中間經歷了學運的起跌,到《港區國安法》實施,先是學聯解散到各個社運組織解散,港大學生會亦難逃宿命。


  令人痛心的是今年發生七一刺警案,學生的聲明是有不恰當之處,但令人痛心疾首的不是學生的齒冷,而是這兩年的仇恨是當權者所帶動的。學生犯錯,社會願意給他們機會,而不是高官口中所講犯法就是犯法,特別是鄧炳強與李家超對學生趕盡殺絕,要拉他們還押、坐牢、停學。過去幾年的社運已經看到港大的腐化,校委會衝擊事件拘捕學生,校長不見蹤影。今年更是變本加厲不再承認學生會,港大的內地生對學生會停運竟然是讚好,可見以前南下的學人與現代人的分別。校長沒有為莘莘學子說半句話,反而獲得連任至2028年。同一時間,港大的國殤之柱又有爭議,一個世界一流學府在人格、良知降到九流。


  在六七暴動期間《大公報》指詹德隆是報販的兒子,在大學不好好讀書之類,又指他與黃宏發都是廢青搞事之類,抹黑手法是否與現在沒分別呢?詹德隆的故事是典型獅子山下的故事,窮等人家出身,靠獎學金讀大學。六七暴動改變他的是在港大畢業後在英國讀政治,回港成為商人與在1980年獲得香港十大傑青的榮譽。





  一場飯局,除了當時做中學教師的一位沒有太多存在感外,在結尾從事教育工作與歷史學者陸人龍講了一些話說年青人有想法但有勇無謀。在當下是難以同意的,也許學運曾經有消退,而九十年代的青年人面對金融風暴的危機,再面對九七香港的轉變,政治氣氛與參與度低迷才使當時的年青人欠理想。經過一代一代人的爭取,年輕人對社會的認知與擔當,現在是寧為玉碎,不作瓦全。成年人不是去保護青年人還要靠青年人去犧牲自己,以道德感召成年人參與社運。特別是黃之鋒、學民思潮、學聯的一班大學生與中學生打開了缺口。在當下不是再談論計謀的問題,而是無論如何也要做,可是這兩年香港人花盡力氣,身心耗損。至少你說他們有勇無謀,他們也比成年人有勇氣站出來。


根在香港:許鞍華

  在短短的紀錄片中,片尾問到她想不想移民離開,她說她不離開是因為懶。在《好好拍電影》裡她流露出想為香港再做多點的感情,很坦白講離開也不是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也是視乎個人的追求,至少感受到她是愛香港的,由寫劇本講電影要到茶餐廳。即使現在拍的題材也是有她的個人元素,《第一爐香》的主角是港大生,蕭紅在香港的足跡,晚年專注自己的文藝創作。他們用人生見證著香港的發展與轉型,在過去兩年的事情,是沒法忘記的,對一些人是人生的轉捩點,但我們也要活在當下,香港的未來仍然在活著的人手裡。在剪接《第一爐香》時她正面對香港的轉變,在混亂的環境下見證電影的出世,縱觀多年她拍的電影題材大部份與香港有關,與其它導演相比拍內地樣板戲,《中國機長》、《中國醫生》的去香港化來說,以合拍片來說許鞍華仍是很努力保存香港的,即使她拍的電影《明月幾時有》被投資方推做獻給香港回歸的電影。過去幾十年,很多事情心照不宣,許導亦是筆者由小睇到大,亦尊重的導演,所以打算重溫她的作品,重新欣賞許導的作品,並以此打響頭炮研究這位導演。

華人第一女導演



 生於斯,長於斯。許鞍華由在電影做助手再到電視台、廉署、再成為有標誌性與多元作品的導演,她當然有脾氣,曾經罵記者,然後會向人道歉。這個人是相當有想法的,縱然有些作品票房較差但不代表是劣作,可以說她的電影有儒學的色彩。《桃姐》、《天水圍的日與夜》都是有關家庭倫理與傳統家庭價值。然而她的家庭與成長也有點複雜,出生在鞍山。十六歲才知道媽媽是日本人,據她媽媽在《去日苦多》所講香港人當時有抗日的情緒,加上住北角是傳統左派的地頭。媽媽為了保護自己而隱暪身份,於是後來有了《客途秋恨》的投射還擔心媽媽會不開心。在她的成長對身份是充滿迷思。


  在紀錄片裡主角是許鞍華,風頭有點被詹德隆與吳靄儀搶過,因為他們都是與政治有關的人。而許導在政治的角色較被動,但政治也會找上門,比如質疑是什麼立場。詹德隆取笑許鞍華,沒想過她會做電影,笑她可能做無業遊民。而她的電影路也是滿途荊棘,北上合拍的低潮期到在本地的小陽春得到口碑,再到近十年拍的幾套大片都反映她不同的電影階段。七十多歲的老導演,幾十年縱橫中港台三地,做什麼人也沒所謂,最重要是做一個有良心、良知的人。她是什麼人,看她的電影就會明白,現在香港電影可以選取的題材受到制肘與監察,像《去日苦多》談身份、故事、歷史大局的電影彌足珍貴。許鞍華之後,也再沒有女導演能在電影工業巾幗不讓鬚眉了。😄






1979年 的許鞍華 ,盧玉瑩攝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