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怪獸家長與小三TSA的矛盾


早前教育局就DSE的評卷提出了考生在考試中的錯處,例如是寫白字,將Career讀成Korea(其實兩個讀音也是正確的,這真是無中生有),在通識卷誤將資訊流通就等同於新聞自由。芸芸眾多的錯處,「孟母三遷」的解讀就貼近現代人的想法,今日香港的確有「孟母」為了讓子女考上名校各處奔走,搬家搬到九龍塘、何文田一帶。在講求起跑線的今日,你的出身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最重要是靠上「父幹」與「母幹」,「孟母三遷」的確也因為樓價高企而變得不可能。考生用現代人的角度去思考古人根本就是與時並進,緊貼時代的表現。中文科往往給人的印象就是古板、愚忠愚孝,並不實用。

                                        

在電影《尋找安樂窩》(2009)(Away We Go)中,孩子未出世就已經要「孟母三遷」為他找尋一處可以快樂成長的住家。為著找尋心里的住家踏上公路旅程,看到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最終回到原點。今日的香港更加離譜的是未出世就要排學前教育班,要部署讀什麼學校,是怎樣一條龍。說實話,中產階級寧願將子女送到國際學校讀書,起碼少一點讀書煩惱,升學也可以一條龍,長大後去外國浸淫轉身成為「偽ABC」。相對香港人就是受這一套,這是現實。特別是近幾年香港教育出現「反國教」,愛國教育更加是魔鬼在細節中,什麼我是黃皮膚就是中國人的論述都寫在書本裡。一直以來,香港的教育也是有問題,最近名校生轉到普通中學重拾自信的新聞大受歡迎,事實上名校根本就不重視每個學生的能力,只是希望催谷公開考試的成績。而現實中家庭壓根兒就不會理會孩子的壓力,只是看成績,看結果。那篇報導也反映出名校教師的不敬業樂業,什麼想聽書的就坐前排,不想的就連欠交功課也不理。這根本不是教師,而是教畜。

講到小三TSA,從小就有學科測驗,TSA根本就是每年都要做的學科測驗。而在中一入學前也需要做測驗分班。目前TSA集中在小三、小六與中三用以作對中英數的評估。本應學科測驗就是看學校的水平,但現在學校為了排名而過份的催谷,更甚的是坊間有補充練習。小時候學校也不會要求學生「溫書」,如今考得不太好的學校就被教育局告之,深怕要殺校。前因後果也是怕「失業」,果就報在教師、家長與學生身上。小時候根本不會有人注意TSA,純粹是考基本功,但今天意義就不同。有些家長認為取消是必然的,現在小三學生每日都有十多樣功課,下午三時放學連遊戲時間也沒有。說實話,小學生或多式少會有壓力,特別是經歷過高小的呈分試,每日也十多樣功課,早上七時回校補課。每個時代的小學生也不至於「快樂」。

小三TSA應否取消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學校與教育局如何的看待,當它是單純的補充練習還是要拉Curve?目前當局無意取消,而在聽證會上更禁止家庭表達意見。應否取消的矛盾之處就是當學校排名低時,家長又心有不甘,各種的比較又因此而生。香港的教育與新加坡同出一徹,在梁智強執導的《小孩不笨》三位被編在差班的學生各有各的苦惱。在香港在小學已經分精英班,中學裡更有部份分中文班與英文班。為了進精英班,可以去到幾盡?而精英班在家長心目中又代表什麼?從來都無人譴責過家長的心態,直到孩子在情緒上出事,需要支援才懂得回頭。

而發人深省的是即使小三TSA取消,家長又會否要子女參加其它額外的補習、興趣班?要今日的孩子十項全能又是否應該?這不是單純取消與不取消的問題,只是整體對教育功利化與家長心態的問題。不過香港的政客還是其身不正的,支持國教、現在支持小三TSA,支持不是問題,但有種送自己的子女去國際學校/出國,沒種讓自己的子女接受自己「支持」的教育模式,這真是自打嘴巴。說實話,即使是取消也要有大批的家長站出來,像當日的「學民思潮」反國教般自組組織才行,大規模做些社會運動才行。現在並得不到大部份家長支持也只是一廂情願,取消的理據並不是找兩個小孩上公聽會訴訴苦就成功。當家長自己也「龜縮」時就別怪人不出來爭取,總不能用「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心態看待。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新浪潮】紅姑的名字.《雪兒》的標記


邵氏在1984年出產的《雪兒》稱不上是佳作,但當中的設計橋段可謂是奠下了港式愛情電影「兩男一女」的格局。近代「兩男一女」的代表作有杜琪峰的《單身男女》、黃修平的《那一天我們會飛》等等。有了「兩男一女」的局面也漸漸發展到「兩女一男」,比如是《金枝玉葉》、《三人世界》等等。《雪兒》的格局是「兩男一女」,好一個「嬲」字,結果就成為了「掰」。一般的港式電視劇都習慣了三角戀,總是要女主角選擇,到頭來選擇了就更頭痛,愛情世界就總會有人受傷。也許導演譚家明早就是電視界的一份子,就不自覺地帶肥皂劇的情節到電影當中。而這部電影最為人討論的是「鍾楚紅的露點與梁家輝的露股」,相比起今日的香港電影真的是小巫見大巫,紅姑那兩點實際上似露還露,比起今日的三點盡露不算得上什麼。當年李安的《色戒》上映,人人都在討論梁朝偉有沒有露「鳥」,梁家輝的股惑的確不算什麼,而且身材挺好的。

                                                   
講到「新浪潮」,《雪兒》的新是在於在拍攝愛情的情節上是唯美的,通過色彩的運用突出了紅姑穿起不同衣服的美。首先是健康舞的高「叉」舞衣,其次是古裝服、泳衣,突出了紅姑修長的大腿。文藝青年梁家輝與老富翁楚原的配搭產生了帥/醜的比較,在講求視覺效果要求高富帥的條件下,楚原與紅姑的搭配就有如「父女戀」,這樣的組合也是比較新鮮。電影叫做《雪兒》,而紅姑的名字就是Cherie,明顯是為她度身訂造。片中也有很多她的特寫,是一部名副其實以女性為本位的電影。

說它奠下了「追女仔」電影的基礎也不過份,港式愛情電影不乏糊里糊塗的劇情,要鬧些笑話,要喧鬧,加鹽加醋,然後總會有些誤會,嘻嘻哈哈式的結尾。《雪兒》的橋段講求就是這種隨意,從雪兒的朋友為了錢而欺騙她,然後男友為了完成拍片的夢想而收取老頭子的金錢,要求他離開雪兒。男友對雪兒只是當她是「藝術品」,一談到結婚就感到窒息,甚至為了錢可以講大話出賣女友,離開女友。而楚原不斷被人拒愛,只好用錢做大龍鳳。在戲裡的利益是很醜惡的。楚原為了引紅姑出去見面而利用她的朋友,訛稱大肚要安家費,紅姑照顧朋友不昔上楚原的辦公室搗亂。而男友更為了支票而要騙她,到最後她當然是發現了醜惡的一切都是一場戲。兩男爭一女,結果兩敗俱傷。

梁家輝固然是美男子,在戲中他才情盡現,演一個文藝青年。愛藝術多過愛自己女友,不甘願被綁住。而紅姑對他來說只是藝術品加上玩物,讓她找不到愛情的存在。可是她心裡又希望得到這個男子,但當她知道愛情變了謊話就產生了復仇大計。而當中的復仇在處理上是輕鬆,活潑的。拍這部電影時紅姑才二十四歲,當然要有青春的復仇,比如迫裝病的梁家輝吃榴槤。文藝青年身上散發著才氣深深吸引女孩,然而再怎樣有才到最後都是自私的人。或者這個故事是要教訓人不要隨便愛上浪子。

至於說它是以女性為本位,就是兩男最終都得到女孩,有種男人都是壞東西之名。最後雪兒一個人「投奔怒海」就完結了電影,而男人到最尾的大龍鳳仍然要像街市的主婦般斤斤計較,兩男為了一己私慾都沒有為女生著想。以前的女星都給人一種平易近人、親切的感覺,而八十年代女星當道,一個女神接一個橫空出世。紅姑的青春逼人的確是眼前一亮,既性感又不帶點色情。這種感覺早已在香港電影消失,今日出生的女藝人只是關心她露了多少、或者是身上有多少的文藝氣色,反而沒有散發出品味與氣質。而看舊有的明星,即使電影有多「扭橋」、有多的不堪都會使人一看難忘。也許不會記得《雪兒》是譚家明導演,但一定會記得紅姑就是雪兒。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深夜劇.歲月留聲.眷戀舊時代不思進取


一年容易又台慶,去年香港電視在無線的台慶日開台都不知是攞景還是贈興。一年前香港電視被大眾追捧,一年後群眾似乎忘記了當日要爭取開放大氣電波。過多半年不到,亞視正式結業,無線無論如作依然一台獨大,順祝今年的台慶有三十四點,已經比劇集方面有更好的收視。以前無線劇集在光輝歲月期間造就過四十點收視,《男親女愛》當年就是奇葩。而韓劇《大長今》更有五十點創下紀錄。以前的劇集大結局閒閒地有三十幾點,就已經要慶祝,相比起今日平均不過三十,而《愛回家》更跌落二十點,更要找回「平行時空」的馬家救亡。亞視有個頻道叫《歲月留聲》,而無線在今年的深夜劇時段開始了他們的「歲月留聲」,試圖挽救收視。一向深夜劇也是重播舊劇集,但要做到有回響,深夜的收視率比起日常的三線劇集高,相信是近年非常罕有的。

                                       

打從四月開始內地H股股災波及香港,TVB就單方面播神劇《大時代》,結果日日網民洗版推到完場,一心喜歡周慧敏的慳妹,又喜歡富家女龍紀文。多少晚想一刀桶死賤人丁蟹與他那些愚孝的兒子,還有方家一個一個因著世俗恩怨而走向慘死。看著方展博一步一步的反擊,又同時利用愛他的女人。一套1992年的神劇警醒著2015年的膠劇。去年(2014)年TVB好歹也出過一些製作精良,有戲碼、有話題的劇集,比如是《忠奸人》、《女人俱樂部》、愈難愈愛的《使徒行者》,《忠奸人》帶出郭晉安在人性陰險的兩面性,《女人俱樂部》捧紅了M club的少女,《使徒行者》有視后佘詩曼與林峰破格的演出。而今年《張保仔》的CG不如遊戲大航海時代,而陳凱琳在戲中小動作盡出,對白幼稚。相對目前播放的《梟雄》雖然也為網民詬病,但黃秋生的演出得到了讚賞,相信如無意外視帝非他莫屬。

相對來說今年的劇集失色不少,《潮拜武當》、《衝線》都是運動題材,可是重心卻放在人情世故、愛情婆媽橋段,變成了爛劇。《樓奴》也淪為二三流作品,摸不到重點,唯王浩信令人眼前一亮。目前的台慶劇《東坡家事》在創作上也是沿用舊有古裝喜劇的思維,初看還是挺有趣,要追看就會發現劇情只是在重覆。說實話劇集的確是不思進取。也不知是否現代的劇集出了問題,TVB要在台慶頒獎禮搞一搞新意思要頒獎給「經典劇集」。

基本上沒有「懸念」,就是《大時代》與《男親女愛》,但頒給《大時代》的話誰會到場拎獎?韋家輝一定睬你都傻,青雲、青雲妻、Vivian?相信也不會出席。可能會是丁蟹得獎吧。正所謂趁地淋,TVB台慶丁蟹出來獻唱又主持Sunday靚聲王,有安慰獎也不過份。但同時TVB在播《Do姐去Shopping》,近來也播Do姐的《男親女愛》,加上子華效應與當年有四十點,相信有一定的價值。

從四月開始「歲月留聲」,又參考網民的意見播什麼節目,TVB的深夜劇的關注度相對提高了不少。當初深夜劇播《衝上雲霄》是為了宣傳年頭上映的電影版,本是打算播續集,但丁蟹效應又到真是開創了局面。看舊劇集就會的到新劇的不思進取,專是玩食字玩膠,近年所謂的「喜劇」也只不過是在造型上,而不是像《男親女愛》的抵死啜核。看無線的sit-com模式就看到從《同事三分親》、《天天天晴》、《誰家灶頭無煙火》、《結分.謊情式》的格局一直延伸落《愛回家》,足足長達十年而不變。正宗老食本。

其他在四月開始播過的劇集還包括《誓不低頭》、《他來至江湖》、《大鬧廣昌隆》,相信這個經典劇集獎的得主一定會是九十年代至二千年的劇集。《巨輪》、《衝上雲霄》與Laughing 哥大可以說聲拜拜。聽說在《男親女愛》播映完後會重播古天樂的《尋秦記》,TVB眾多劇集真是要靠舊野來維持收視了。

【閒話小品】《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沸青與廢青



廣東話俚語有一句「寧欺白鬚公 莫欺少年窮」,意思是他日少年會飛黃騰達絕不可輕視。Beyond由八十年代的地下樂壇唱到現在,又解散又復合,每隔一段時間就傳他們要搞演唱會,除了零三年那次二十五週年演唱會復合外就沒有機會看著今日的三子同台。早幾年Paul與家強在紅館合作過一次,還記得台上的天台佈置就是他們從前的縮影。Beyond多年的是非也夠多,拋開那些紛爭,他們一首《光輝歲月》、《海闊天空》都夠我們唱足幾十年,「風雨中抱緊自由」成為精神標記。其實他們不太喜歡創作流行曲,但礙於要搵食,當時他們簽下新藝寶唱片公司,有了「商業化」的包裝。鑑於風格的轉變,甚至被地下樂隊的同道中人稱為叛徒。在八八年至九一年間,他們積極投入做主持、拍電視劇、電影的工作,獲取了社會的知名度,事業逐漸攀上高峰。

1991年的《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就在高峰時誕生,他們為電影創作了《誰伴我闖蕩》、《不再猶豫》。在電影裡面他們並不是做返自己,只係做有理想、有目標的「沸青」。家強在金融機構工作,遇上上司的欺詐。家駒一家人要移民美國但不夠金錢。貫中一心立志要做警察,但只是做交通督促員,每天帶埋「媽媽」上班被人問候。世榮一心喜愛音樂,但為了博取未來岳父的歡心在大學轉讀醫科。初入社會、職場的少年當真要學會與社會共處,而這種的成長到左今日本質都不會變,他們只是想有一番事業,創造機會罷了。在二十年前的香港謀生比今天容易,產業也較多元,社會有保障、只要努力就有出頭天。所以他們可以積極做「沸青」,尋找夢想。

而今天的香港無論青年做什麼,社會廝裂外還總愛批評青年人一代不如一代,是「廢青」。今日的青年有夢想就會被人說成是浪費時間,產業單一,學歷貶值。不能說成有一腔熱血就成功,現在人到二十中間,就要想成家立室。做男生的要有樓才有女生喜歡,才可以讓女友的父母安心。但試問如此的樓價如何做到?除非有父幹,母幹。看Beyond的電影看到舊時香港的生活仍不至餓死,在沒有壟斷的情況下,家庭工業也可以闖出一片天,片裡家駒一人做好幾份工作,而今日香港無可能有副業。而貫中的工作,交通督導員也賣少見少了,而經歷過雨傘運動後警民關係大廝裂,假如憧憬要做警察的貫中生在今日,恐怕會被朋友「unfriend」了。

面對著生活的挫折四子衝破障礙為的是一場band show,世榮一直對未來岳父恭恭敬敬,但岳父阻止他走音樂路。一場band show做的是要令他面對自己,懂得反抗。Beyond從一出道給人的印象就是反叛,其實青年人有點反叛也不太過份,起碼不是偷不是搶,這樣才確立了做人的宗旨。到現在Beyond精神一直都沒有變,該要直話直說時他們都會。
唐寧與家駒
                   
這部電影沒有任何人生大意義,有的是看到青年人的想法與結尾的勵志。除了Beyond以外,要看的有萬綺雯與王菲的演出,當然要看小時候精靈乖巧的唐寧。九十年代當中有這樣有偶像擔演的電影,現在看的話別有一番滋味。到了現在香港不再有「平民偶像」,青春片莫說是勵志,就連熱血也沒有,有的只有滿滿的色情與意淫。過去的香港雖然混雜,過去的港片雖然是俗套,但就是憧憬那一個年代百業興旺,民怨不多的時光。而這部片莫大的意義始終放在了Beyond身上,本身他們就是傳奇。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當高清翡翠台變身J5時

無線電視迎向四十八週年,有新的變革。看過節目巡禮也只不過是翻炒過去的模式,綜藝節目離不開再添食的「食平D」系列,旅遊節目有《在那遙遠的地方》,劇集有《警犬巴打》,早幾年在《情越雙白線》不就是有「警犬題材」了吧。幾年前《巨輪》讓田蕊妮奪得視后,再度添食。拍攝中的新劇集《味想天開》,又試圖復製《金玉滿堂》、《五味人生》的宮廷美食劇集。今年的《鬼同你OT》雖然膠膠地,但胡定欣與田蕊妮的「神同步」就促使TVB再開新劇《來至喵喵星的你》,職業劇來說少不免有警察、律師,本年度已經有《四個女仔三個BAR》,前些年有《律政新人王》、《真相》,都是復製《壹號皇庭》的成功。警察劇在TVB已經是悶到七彩,《飛虎》、《叛徒》、《保護證人組》、《學警雄心》等等,來年除了《警犬巴打》還有《EU超時任務》。眾多TVB的自家劇集,最想令人嘔血的莫過於又是王晶與TVB合作的《哪吒與楊戬》,《風雲天地》在香港播放時已經惡評如潮,那些生硬的配音,大陸化的製作,只不過也是舊式電視劇爭產爭權的公式。

TVB製作的劇集公式化、橋段也跟往常差不多,沒有新意,換湯不換藥。也難怪現在看電視都只是看班底,又或者看節目如何的「膠化」。比如《張保仔》是看陳凱琳如何在鏡頭上「yeah來yeah去」。綜藝節目也悶得透徹,除了上面講的「食平D」與旅遊節目,當年說好永久說拜拜的「獎門人」從陰糟地府準備借屍還魂。近年無線有不少的魔術節目,比如《街頭魔法王》、魔術的真人秀,也準備再接再勵。而《我要做老闆》都即將有第二輯,第一輯捧出來的「豆花妹撈米線」直到現在經營不善還涉及欺詐呢。比較似樣的節目相對是陳煒(煒哥)主持的美食節目,看過她在師奶節目大顯身手,刀功有板有眼,比起「May姐」與「肥媽」的大雜燴更有特色。老實說不是說肥媽的「食平D」不好,只是料理的細節也挺重要,不是快手快腳就成事。當然師奶愛肥媽,師奶也愛GIGI姐,因為她們兩位都夠「家常」。

準備告別高清翡翠台

無論節目如何變也不及高清翡翠台在2月22日後的終結,今年TVB有兩個新計劃。第一個是與內地的視頻門户騰訊合作,提供新的劇集與舊劇集的重溫。當香港觀眾也概嘆電視質素的下跌,笑現今的電視劇為「膠劇」時,讓內地人看更加是貽笑大方。也許從今以後,香港只有懷緬,懷緬過往的明星、懷緬過往在劇集上的開拓。現在總是消費壞品味,重覆往常的路,再加上當時被認為最有機會威脅TVB的香港電視現在基本上是退場,結果還是死纏TVB不放,其他競爭者在劇集與「造星」方面也不及TVB強,所以劇集質素如何、節目質素如何都是「推到完場」。

由07年開始的高清廣播,在黃金時間的三線劇集同步廣播的時代也終於要終結了。原因是在於高清電視的普及度已經大大的提高,節目已經是用高清攝影機拍攝,不需要再分高清不高清。故此TVB在下年度會把高清翡翠台革新並變革為J5台,改成是主打財經、樓市的台,並由新聞部揸旗。目前預定的節目包括《與CEO共餐》、《樓市外望》等等。計劃會播放紀錄片與少部份劇集。高清台早就在星期一至五的港股交易日有長近六小時的《創富坊》,如今要轉型也會與NOWTV與有線的財經台重疊。

在華人社會,有種風氣叫「同質化」,目的要頂爛市。目前有線財經台與NOWTV的財經台都需要付費,而NOWTV也有一個免費的財經台,它透過衛星電視傳播,不過節目較收費版有所拖延。而NOWTV自身也有一個付費的報價台。老實講,香港是個金錢而上的社會,TVB有這樣的安排也是無可口非,看完日間的港股、內地股,晚上看華爾街,教人耍耍財技。也沒辦法子了,香港人窮,就自然要錢。而製作財經節目的成本比劇集、旅遊節目低得多,只要一個廠景就可以。隨著往後或許會開通的「深港通」,香港股市又多一門可玩。目前J5計劃把《創富坊》改名為《智富360》,並由早上8時15分播映至4時半,名副其實全天都炒股。

目前香港的免費電視缺乏的是運動台、兒童台,偏偏電視台也偏向收費電視的方向走,對喜歡看劇集、綜藝的觀眾來說,少了高清翡翠台也相對少了內地、台灣的劇集與綜藝可看,基本上到時就只有周六、日就只有娛樂性強的節目了。平日還是不停的「炒股」吧,想起都覺得瘋。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中產青年落難記--《畢業生》(The graduate)

適逢《畢業生》(1967)導演Mike Nichols逝世剛巧一年,就看一看這部經典作品。基本上電影最著名的一定是Simon & Garfunkel的民歌,先聲奪人。六十年代正好是歐西民歌最蓬勃的時期,有了Peter ,Paul &Mary,The Brothers Four,其後有吟唱詩人Don McLean 、John Denver ,卡朋特兄妹等等。六十年代是美國歷史上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藝文創作上都是黃金時代,黑人解放運動、婦運、反戰都如火如荼。Simon & Garfunkel在1964年出道,但到了七十年代就分開發展,而在片中響起三次的《The Sound of Silence 》不僅是電影的成名曲,至今仍然傳頌,影響力不容忽視。再過兩年就迎來電影的五十週年。


日本被海報
《畢業生》的看點固然是Dustin Hoffman的演出,其次就是配樂。Dustin早對荷里活產生憧憬,然而要得到就先要付出,並非人人的路也平步青雲。而他早在19歲那年開始學習演戲技巧,可是一出社會就要做藍領的工作。偶爾機會下終於碰到話劇,並遇上這部片的導演。遇上伯樂之時,已經是三十歲。不過年紀並不重要,最緊要是堅持,處男作獲得了金像獎的提名。其後整個人生共獲得兩座小金人。

然而,《畢業生》可謂是人生的寫照,正所謂一畢業就等於失業,失去學校與家長的支持,心裡沒有目標就變得不踏實。戲中Dustin飾演的Ben就是一個「廢青」,他本有家裡、各位鄉親叔伯的護蔭,可以成為別人眼中「成功需「父」幹」的二世祖,但他沒有做到。反而遇上有夫之婦Mrs Robinson的勾引,年少氣盛,又一臉迷惑,發生了肉體關係。留在家裡,他感到處處被父母刁難,畢竟也想兒子深造,可以長大成人。而Ben本身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有一種「我是年輕人,我很浮躁」的感覺。正因為背著太多的期望,令他不知所措。在形象上Ben是一個有理智、對人恭敬的孩子,每一句說話都顯得出他是很拘謹的人。但身在中產家庭,到處也是比較,到處都是期望時,這種感覺不足為外人道,壓力反而會導致落差。從一個書呆子變成一個行屍酒肉的人,對他來說整部電影都找不到一個目標。從開始是外人眼見的幸福,到結尾反成了更加不知如何是好,責任變得沉重。

在Ben迷惘之際,遇上了Mrs Robinson。他有他的故事,而她對婚姻生活也很失望,留在家裡只是為了女兒。曾幾何時,Mrs Robinson也憧憬過將來,但人到中年已經把一團火撲熄,與年
青人上床只不過是沉輪在肉體。而Ben的內心想了解多一些,只是遇上個壞對手,被人用完即棄。女人要他答應不可以愛上她的女兒Elaine,而他也唯有答應。家醜不出外揚,然而在Mrs Robinson心中Ben除了在家族裡有點優勢外就一無事處,沒有職業,沒有夢想,只是一個書呆子。戲裡的衝突在於後段Elaine的出現,命中注定兩人竹門對竹門,Ben的父母與Elaine的父親也想二人共偕連理。就只有Mrs Robinson不喜歡,不喜歡有很多原因,因為不倫戀,因為Ben只是她的玩物,感覺上是低賤的。

也只有愛情可以使到Ben一追追到底,在性格上他一直對人唯唯諾諾,而愛情可以使他燃起鬥志,一往無前。電影沒有大團圓結果,反而希望的背後是未知。兩方面都失去了家庭,沒有金錢,真的可以「生活」?前面的路去那裡也未知,結果是殘酷的。

電影開始時青年回到家裡被認定是一個新開始、開始、迷惘、壓力、社會期望、瘋狂的做愛、遇上愛情、為了愛情鍥而不捨、拿著一根浮草、然後又再是開始。不過這一次再不是一個人開始,而是兩個人。電影的命題是衝破父權、衝破枷鎖。五十年代《阿飛正傳》(Rebel without a cause),詹士甸穿著的紅色外套代表反叛,成為了美國文化、當代符號的象徵。而《畢業生》裡的Dustin Hoffman 則是代表成人禮,要接受現實的考驗,電影也對中產家庭式的父權作出了批判。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奇蹟補習社》:人生一切都有意義

大約五、六年前Angela Aki有首叫《手紙~拝啓 十五の君へ》,歌詞的意思是寫封信給十五歲的自己,叫自己要堅持、加油,遇上挫折千萬不要放棄,要追尋自己的夢,在痛苦中努力走下去。當中有句歌詞如是道「人生的一切都有意義」、「每個時代都要經歷一番磨練才會成功」、「展開你的笑容,勇敢走下去」。這首歌翻譯成很多的版本,十五歲的你可能會感到憂傷,大人都總愛說「少年不知愁滋味」,說你少不更事,十年後回望會有別一番滋味,也許已經成為了當初話你的大人,又或者你尚保持初心。工藤沙也加,你要問的是十年後的我到底在那裡?進了慶應大學,你滿足嗎?這又是你的夢想嗎?你找到目標沒有?你找到存在意義沒有?

                                             
  有村架純主演的《奇蹟補習社》是一部勵志、熱血的電影,但電影畢竟只是電影,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在短時間內成才的人,有的只有懶與勤力的人。從小讀書學校已經將學生分成階級,將排名較優的學生放在一起,差的學生就隔絕。好的班級讓平平的學生無從發揮,在那裡他們永遠都是墊底的。家長為了面子就告訴廣大親朋自己的仔女在精英班,不敢承認孩子有差的一面。排在比較後的學生進了排名差的學校,而這些學校也決定了他們日後的命運。猶幸,時代變了,進大學有很多方法,相反現在進大學也不算是什麼值得家族炫耀的東西,反而變成人有我有的象徵,甚至坊間有假博士的出現。大學之道在乎以德格物,不是批評大學的存在價值,而是到底辛苦讀上大學得到的是什麼,知識固然重要,但人的意志、品行更加重要。真正的故事不是為了進大學,而是後續的路該怎樣行…這樣寫不是要批評電影,而是當你給她一個夢,而她夢醒了就會自覺自省,她會不會成為一個隨波逐流的人?她會不會開闖自己的路?

  整部電影的結構的確很簡單,一個地底泥飛上枝頭變成大學生,一圓家人的夢想。從一個無目標的人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縱然波折重重但最終當然是成功。不成功就沒有電影了。學校師長嫌棄她無出色,唯獨補習班的師長認為她有救。一步一步建立起信任的關係,家人在背後的守護,這就是愛的牽絆。從一個外表狂野的辣妹到清純學生,再從小學四年生到大學生,在她身上燃點起可能性。面對這種可能性,縱然未必全盤接受,但諗下又未嘗不可。像蠻牛一樣的狂奔到終點,就是這部電影帶來的力量。瘋狂的追尋,別人為她提供一個目標就這樣開闊她的眼界,從此變得不一樣。考不考得上說實話沒有所謂,只要盡了努力就可以。電影又好,小說也好畢竟要成就主角的努力,她的家人如何的忍辱負重、又如何被厭棄,通通都是要把女主角推到落谷底,製造煽情的氣氛,從什麼也沒有到消除障礙,我們從中感到勵志與存在感,原來這樣也可以。的確我們勵志電影,嘻嘻哈哈的看完,然後重新再上路。
為了去ケーオ(慶應),當然要K.O本書

  戲中用到兩個老師的教學方法做對比,一是傳統學校的教師如何看待學生,二是補習班的老師如何開竅。這樣的處理不是要批評傳統學校,只是一班有幾十個學生,老師做到什麼?負到多少責任?補習班的老師因材施教,但無論如何也是學生的努力,補習社只是補充。華人社會都愛上補習班,在香港即使在補習班播DVD的課堂也會爆滿,一街包括巴士車身都是補習名師的廣告,可以是迷戀A,也可以是迷戀補習明星,更出現補習娛樂化的現象。但要做到因材施教就未必做到,面對這樣的環境有多少學生被擠掉了。這部電影的另一個用處就是要反省教育制度,該用什麼心態去對待比較邊緣的學生,而不是一出聲就嚇走他們。
                                         

   沙也加是幸運的人,她有坪田老師真誠的待她,相信她。同時她有為她著想的朋友,有戰友,更有家人的包容。電影在對待「情」這方面點到即止,父親重男親女,卻不知道自己毀了兒子。子女不自覺地成為父親的夢想,忽略了家庭關係。女人的「情」也戲中也很重要,朋友的重視,姐妹淘的相知,妹妹的生性與媽媽的忍耐。對比起男人在戲中的無能懦弱,弟弟在面對棒球隊的壓力,一時之間無法釋放。父親遇上事情不順就出手打人,惡言相向。結果還是冰釋前嫌,重構完整的家庭。無論是學業還是家庭都能走向完美的結局。

  最後,她要感謝的並不是任何人,而是她自己。得到什麼,就像是「葡萄成熟時」,日後盡量別教今天的淚白流,留低撃傷你的石頭,從錯誤裡吸收。人生一切都有意義,相信十年後、廿年後的她會明白更多。

文/Dorothy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樂隊組合的青春影視,夫復何求?

「有音樂就無世界末日」。

在《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1991)有這樣的一句對白,從不知何時開始香港人以外面的月光特別圓的心態去看待香港的歌影視文化事業,又的確近十年已經再沒有回到過去的「黃金時代」,於是這兩年開始出現「MK POP」,由BOP天堂鳥的一身CHOK樣、FAITH的乳臭未乾扮韓星、剪金秀賢頭的樣、到Honey Honey Baby在走廊「一TAKE拍攝」、盛惠九百大元的女子組合ffx。香港人的口味衰退,總是愛消費壞品味,還爭相去模仿去恥笑。歌.影.視三者是互相掛鉤的,但近十年來香港再無法創造有自己特色的組合,組合又未能一炮而紅,每每頒獎典禮也是那幾支組合,根本無從找到他們的優勢。當被大眾恥笑的BOP天堂鳥膺最佳新人,更加見香港的沒落。儘管各路人馬恥笑FFX,但香港的確走了一條愈恥笑愈發達、愈有機會出鏡、被消費的道路。

當音樂人其身不正抄歌,但樂壇見疲態、行業生態十年如一日,這樣就連繫到影視身上,沒有活力,一潭死水。沒有青春偶像,只有裝帥的人。沒有實力,只有虛張聲勢。沒有內涵,只有重覆舊路。沒有新意,只有復製。近年香港吹起韓風,於是髮型、服飾都是一樣的,香港人往韓國外闖,女星要強調化上濃妝,愈濃愈愛。就連比較正經的實力女唱將也要擘開大腿,香港的娛樂事業只剩下黃色、粗口與食老本。新電影人的製作不見得特別出色,基本上一個十年也出不到具代表性的人物,有票房不等於是佳作,就連明星也泛善可陳。




當九十年代可以出到靈魂樂隊Beyond,到現在沒有任何一隊有能力將他們超越。從地下樂隊走上地上。家駒講過香港只有娛樂圈,沒有樂壇。但即使如此,八九十年代娛樂圈的輝煌都總比今日好得多,再者當時的電影插曲多是由當紅的明星主唱。輝煌的年代,一個明星有九組戲,現在已經沒有這支歌。不說太久遠,十多年前還有一隊叫Twins的組合由街頭唱到街尾,出入就是大明星的牌場。能夠塞滿整條街,仲勁過寶珠姐來了。有了Twins的成功,其他唱片公司才有了當時比較紅、青春的樂隊,當中包括仿傚日本女子組合Morning娘的Cookies,英皇娛樂馬上又出3T,環球有姐妹花2R、整個千禧年都比青春美少女包圍。那些年身邊的同學都愛讀梁芷珊,迷上四葉草,電視、電影、音樂都給予了很多機會當時的青年人。青春頓時變得令人活潑起來,互相的比較,可謂是「我的少女時代」。

現在的香港令人感到陌生,悶透的娛圈,了無新意的影視,不禁懷念昨天。當容祖兒也得了個「十年獎」,到底這十年香港又做過什麼,這不是要去踩一代不如一代,而是埋怨大眾去看西片、聽韓歌的時候要想如何挽留人。《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帶出青年人在成長時在大社會的迷失,雖然不算上是優秀的作品,但是Beyond本身就是一支有正氣的樂隊,帶出青春夢想的價值觀。就正正是當時的當紅樂隊,有市場價值,所以才有度身訂做。電影哼著《不再猶豫》,他們知道自己要做青年人的標竿,沒有花巧的歌詞、只有振奮人心的觸動。一部好電影要人記得的不是單純的劇情,而是要人記得電影的力量。
                                            
另一部為組合度身訂做的電影是Cookies的《九個女仔一隻鬼》(2002),一首舞曲唱著「又不是八十年代 寂寞芳心的愛」《心急人上》,一開始就已經有反抗的意味。電影的賣點當然是九個女仔,年紀都是十來歲柴娃娃又帶點無知。當時香港的影壇流行喜劇再加上青春偶像,一部Y2K就捧出了一個蔡卓妍。隨後2003年也Twins也有二人擔大旗的電影《千機變》,也可視為為她們度身訂做的。畢竟二人組合不及九個女仔大堆頭,而九個女仔出了一張大碟與拍完電影後就分手了,從九餅到四餅,再分散。到今日有成員結婚了,有成員浮浮沉沉,也可算是一面鏡子。雖然Cookies只是曇花一現的組合,但他們的青春活力是不可擋的,同時起碼有歌唱紅了,讓人記住了。今時今日的藝人就有一種落差,讓人記不住,即使唱電視主題曲也是千篇一律,青春也變得一式一樣。

那當然香港現在的組合也不是一文不值,當中Super Girls的形象挺正面,而且唱紅了廣告歌。某幾位成員都拍過TVB的《女人俱樂部》,深得宅男的喜愛。那當然要為她們拍電影就難上加難,香港電影的製作大不如前,出唱片連本也賺不了,更何況是拍電影,更難錦上添花。
如何炮製「偶像」是香港目前娛圈的關鍵,沒有偶像就什麼相關行業也會死路一條。

「有偶像才不會有世界末日」。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香港九十年代同志電影初探(三): 攣都拗得直,咁都得?

   無線電視最近深夜重播《男親女愛》,在第二十七集裡余樂天(黃子華飾)遇上女同志Audrey的投懷送抱以為自己有女自動送上門,誰知得知Audrey原來是女同志,嚇得他立即走佬。還有就第四十九集為毛小慧(鄭裕玲飾)與余樂天一眾律師樓的員工為了夾計替APPLE打官司,要陷對方的鮑一柱律師不義,製造「左手會」的證據要脅對方。「左手會」的由來是來至張國榮在1999年的名曲《左右手》,往後就用「左手」暗示同性戀人。無線的電視劇從十多年前至今仍然是拿同性戀來開玩笑,《男親女愛》用變態去稱呼同性戀人,而劇中也有一位相當Camp的角色占士(蔣志光飾),一直被人誤會他是基佬。在無線的劇集一直也有Camp的角色,古裝有羅浩楷演的公公,現代時裝劇就將同志污名化,一定是演性騷擾、殺手、變裝易服的角色。

 
時至今天,社會對同志的態度開放了,君不見美國一說有同志婚姻,遠在香港亳不關事又愛趁墟的香港人連「彩虹」的意思也未搞懂,就急不及待在面書上放上彩虹。而TVB的劇集對同志的刻板印象也似乎有所改善,但對性傾向的理解與認知仍然是家長式的。比如說還是馬家版本的《愛回家》,有好幾集都是猜馬家的下一代是直還是攣,一有什麼誤會就要去查證。單是出了個比較男性化一點的學姐就怕女兒是同志,兒子有親密朋友就是男同志。家長關心不是不行,只是當中滲透著愚昧與無知。在意義上是停留在口說沒問題,心裡上仍然很介意。說TVB進步只是呈現在冰山一角之中,在《女人俱樂部》金剛與豹哥最後迎來一場同志婚姻,總算沒有把攣都拗得直。


 
在九十年代的香港同志電影的確存在攣都拗得直的事例。為何創作人有這樣的處理,多是當時的社會並不接受。特別是九十年代的同志社群是隱閉的,不像今天有同志遊行,有同志影展。能夠有同志題材已經是萬中無一,趙祟基的《三個相愛的少年》稱不上是同志的巨著,但在內容上也與同志社群有關,算得上是一部得宜的小品。

                                          
 
《三個相愛的少年》由黃子華、葛民輝與劉青雲主演,三男其處一室,面對情海與職場的翻波,三個人互相的展現出友誼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故事的主軸主要放在葛民輝飾演的九姑娘身上,其餘兩個人沒有基佬的「特徵」,那時候對同志的印象離不開CAMP,劉青雲演的如海與黃子華演的花仔外表都是平凡的男生。在他們兩個身上只看到他們對感情的迷惘,得不到愛人的愛。而劉青雲貴為主角,再加上九十年代要撮合銀幕情侶,即使他是「基佬」也要安排一個女主角給他,順理成章女主角吳倩蓮知道如海是基佬,但是死纏難打要「拗直」他,如美源髮彩的廣告一樣,「得左」。導演有這樣的安排也無可口非的,要一個大眾情人演員犧牲小我等於是謀殺票房,與自己過不去,還有就是電影公司的干預也是一大因素。

 
在電影裡面真正觸及到同性戀的角色就只有九姑娘,人如其名他是一個CAMP,乸型的角色。而在九十年代令人聞風喪膽的就是愛滋病,當時將男同志與愛滋病畫上等號。在人前阿九樂觀,但在人後卻不堪壓力自殺。早些年香港有個「愛滋醫生」,一個人選擇了死亡,死後還是被人批評鞭屍,社會輿論還是將病人有沒有感染的責任推到他的身上。稍為有知識的人知道愛滋病的傳播途徑,而細菌一暴露就會死。死者已矣,但死後還要背負著同志、愛滋的標籤,背負著誤解。阿九的死帶出了這種鮮為人知的苦痛,身邊沒有家人,在死前就只有朋友陪伴。《三個相愛的少年》,一個死亡,一個拗直,另一個不知去向,無疾而終。

九姑娘

 
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帶出當時的少年面對性傾向的迷惘與最終的選擇,吳倩蓮拗直「男神」,也可謂有那種對同性戀的誤解。然而,今時今日仍然有拗直治療與驅魔,而坊間仍然有人深信同性戀是可以改變。大概就連如海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惘才會選擇與女性開始,又或者連他自己也有不確定性。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十二金鴨》的反串與偽裝


反串,這個概念在粵劇早就存在。明知道任劍輝是女人,但在觀眾心目中她就是小生,是《紫釵記》的十郎,也是《帝女花》的周世顯。反串與偽裝是兩回事,反串就是要觀眾認定它是另一個性別,投入到另一個身份。之所以出現反串是因為在訓練時師傅的因材施教,發掘學生的所長。在粵劇裡,男扮女的稱為「乾旦」。相對在香港社會普遍較易接受「女扮男」多於「男扮女」,比如是在女同性戀的角色定位上有「Tomboy」的出現,但男同性戀不會有一個「女性化」的名詞,頂多就叫比較娘娘腔的「乸型」、「sissy」。「Tomboy」的出現算是性別模糊的表現,一方面她們打扮像個男,但內裡的身體結構是女性。鑑於社會存在不平等,女性之間的情誼比男生之間的關係發展得比較容易。

 
相對在電視上男藝人反串做女性,一般就給人一樣低俗的印象,比如是王祖藍在「福祿壽」裡經常的醜化女性,男藝人反串當女性就成為了茶餘飯後的話題,一般就會有搞笑的成份。但假設一個男藝人有女性化的傾向就會有閒言閒語,社會上就會給他們裝上「變態」的罪名。而女藝人在節目穿男裝一般就沒有問題,男女本就是不平等的,原因在於男人的社會角色是要有所承擔、要有氣概與堅強的,特別是華人社會感受至深。無論男藝人有多認真想演一個女性角色都不會有機會,但女藝人演的男性角色一般也只停留在一早知道是女性身份,因著什麼事情而需要穿上男裝,從而達到有某種性別模糊之意。

 
講到「反串」,2011年無線電視的一檔綜藝節目《變身男女Chok Chok Chok》就帶出了性別的獵奇,目的是要窺視別人的身份,拿性別去開玩笑。事實上,大多數人只是關心性別的二元,而把跨性別、不想被定型的人排除。而這檔節目不外乎是猜誰是男、誰是女。結果在當年這個節目很受歡迎,但面對社會上的「變身男女」就有別的看法,例如是易服、跨性別人士、甚至對TOMBOY也有其他的反應。題外話,國外有父母選擇讓子女選擇自己的性別,這才是真正的打破性別定型吧。
沒有「人魚線」的男人需要切腹嗎?
  年初,吳君如主演的《十二金鴨》上畫。在戲中她穿上假胸肌、假鬍鬚擁有男性的性徵,但她只是在偽裝另一個性別,這種的「反串」只不過是虛偽、作假、故弄玄虛,甚至有一種不知醜的感覺。有這樣的配搭也只不過是要擺出「性別定型」的概念,就是要告訴人男的要有「小鮮肉」、頭髮要All back。從外貌上判斷她就是一個男的。奈何連樣子也不像男性,更甚連行為也給人覺得加鹽加醋。現實生活中那有男性會隨便叫女人做美人,又有誰敢隨便「R春袋」?連男人應有的行為也要強硬的演,無論是做什麼姿態都不像個男人。與其要裝胸作勢在電影的處理上運用性別模糊,喜劇化的演出就夠了。相對畫公仔就不用畫出腸,《變身男女》的節目之所以成功是構成了對性別模糊的想像,滿足人的好奇心。故此強硬要人接受《十二金鴨》的張近萊是男人是天方夜譚的事。反串的意義是在於

要人相信是另一個性別,融入在別的身份。

 
有《十二金鴨》的存在多是因著《金雞》系列的成功,但是《金雞》尚算是與香港社會環境變遷有關,《十二金鴨》就是大堆頭的藝人與講一個人如何從谷底站起來。與《金雞》的大不同是形象嘩眾取寵,不踏實。其次是電影過份的拼湊,沒有情懷、沒有誠意,愈是醜的愈能引起話題。相對《十二金鴨》做反串角色比較成功的是《金枝玉葉》的袁詠儀(林子穎),兩部的《金》都帶出同/異性戀的想像,利用喜劇的角度不去質疑對方的性別,看起來是輕鬆、隨意。而同樣都是扮男人,子穎反是帶出陰柔又有剛烈的味道。不像《十二金鴨》裡的吳君如生硬造作。基本上那不是在反串,只是在偽裝而已。兩者的意義也不一樣,《金枝玉葉》的是在於易服,在於性別模糊代入身份。而《十二金鴨》當中有同性情節,兄弟幫圍在一起談異性,在想法上就已經是男性。用一個女性去演刻版印象的男生某程度上是刻薄、天真、抽離的表現。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香港還是一個發夢的地方嗎?


習近平要打做「中國夢」,他的夢想是中國可以舉一次世界盃,中國國足打進世界盃決賽,當年日韓聯手舉辦世盃,促使中國才有第一次機會。近日上映的香港電影《死開D啦》與《哪一天我們會飛》都講到香港是不是一個可以發夢的地方,香港人的夢想其實很簡單,不在乎買到樓上車達到「四仔精神」,老婆仔、屋仔、車仔、BB仔,但悲哀的是樓價高企連專業人士也買不到樓。政府在藝文體育方面也做不到實際的成果,曾幾何時當港足嬴得東亞運冠軍,政府要搞「鳳凰計劃」,結果呢?

                                                 

不只是體育,在政治也更加悲哀。一班四、五十歲的議員已經被稱作「後生仔」,而真正的後生仔在社會被叫做「廢青」,苦無上位機會。不是他們不行,而是現在的香港已經過了昔日的黃金歲月,百業無法回到八、九十年代經濟迅速增長。當差不多舉行的區議會選舉,一個四十歲的候選人要講返他的青春往事時,真是令人感到失望。原來一個人的人生成就要建基青年時所做的事情,人到中年也要回顧自己做多少義工,在學校的成績芸芸。中年人只有懷緬過去,就連電影也是,台灣的青春電影談回憶、談時代,香港上映的青春電影泛起「第三代香港人」的中年危機。人老了,回望過去,談起夢想的重量。夢想,遙不可及。

有些人要等到中年才實現到當初的夢,去年上映的《點對點》導演黃浩然等到四十三歲,講得難聽半百的人生也有了處男作。當他的同學都做了高層,而他拍一部電影還要左賒右賒時,上映時更發生了「雨傘運動」。他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但對香港人來說可謂是有心唔怕遲,還有人花盡畢生的心血要在香港發夢。

最近港台的《獅子山下2015》講到很多個「假如」,四個「第三代香港人」從八九六四到雨傘運動,有人留守香港、有人經歷了很多事情,物是人非。回望過去,到底得失是什麼?通過各種的起跌彷彿又回到「夢想」與「初心」的命題當中。要建築起夢想,首要的條件是努力,努力之餘還要有機遇。縱然要實現有很多實際的要操作,但保持純潔的一顆心也不是太過份的事,但前題是要想自己有沒有努力。始終要Dream Big。

香港還是不是一個發夢的地方,就唯有各自表述,「初心」是最重要的。又是那些老土的話,什麼只要有夢想,凡事可成真。當香港足球在世盃外在臨完場前十分鐘連進兩球,又在與國足的比賽打和。香港隊只要踢好對馬爾代夫與香港主場對中國的比賽就再進一步,夢想?這就是活生生的香港夢,告訴世界我們也有成績的。政府官員無能,但香港人有能。香港男子七人欖球隊本有一張里約門票在手,但後來被日本反超,比賽輸了但之後還有附加賽還可以爭取下去。電影《狂舞派》問到了一句,為了XX,可以去到幾盡?香港人只要相信,一定可以有曙光。自己人一定要撐自己人。

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沒有落後的電視觀,只有小眾的娛樂


  NowTV旗下免費電視台Viu TV將在下年四月開播,並打算與亞視作無縫交接,只要亞視的牌照一到期,新台就如常的運作。可是群眾對Viu Tv的開台似乎不感興趣,比起早幾年一得知「香港電視」的營運反應就大有不同。有文化人歸究是香港觀眾對待電視的價值觀落後,認為原因是香港觀眾喜歡煲劇,對接軌世界有所保留。事實上近幾年無線電視也開發了真人秀的節目,比如是《沒女大作戰》、《求愛大作戰》,還有旅遊、飲食節目。那當然是好壞參半,而無線也在旗下的J2播放海外的綜藝節目。而在某些節目,例如是健康節目也試找真正的板塊專家做主持,比方是醫療節目由醫生做主持。香港各個電視台互取對方的優點,且看近年無線吸納NOW收費台的做法拍些小清新、大眾的節目,比如杜如風的《風行全世界》在大台就是遊東京、遊南韓的節目、洪永城與黃翠如也過檔大台拍了《走過足球聖地》,運用輕鬆、搞怪的手法,看的不只是各國的景點,而是看二人之間的相處。

 
經歷過港視開台不成的事件,很多人指責大台阻撓,一方面罵CCTVB,另一方面明知《張保仔》是膠劇也要推到完場。無論如何大台也會有慣性收視,即使不看翡翠台、也有新聞台、J2、明珠、高清台可以選擇,根本拿它與其他電視台的資源去比是沒有意思。ViuTV的資源畢竟是來至母公司,暫且用有線第一台來比較一下會合適得多。始終NOW TV與有線也有收費電視起家,而兩者也有共通點,就是主打海外劇集、綜藝娛樂。有線第一台雖然是免費電視台,但是它用的是衛星電影的模式,與目前Now Tv申請的公共廣播有所不同,而有線申請的免費頻譜奇妙電視也獲批作為公共廣播之用。
                            

 
有線第一台多是播放收費台的節目,除了新聞以外都是收費台播到舊的節目,節目都是鼓吹消費主義、生活品味,奈何香港有好幾間公司提供寬頻與收費電視服務掛鉤,相對入屋的機會又會少了一點。而人們申請收費電視主要就是看足球比賽,Now Tv與有線的節目在市場佔有率根本是比不上無線,而自家製作的節目也佔不到一半。他們開發免費台無非也是陪跑,誰知因著政治因素令到香港電視不獲發牌,他們唯有是頂硬上而已。故Viu Tv就是電盈的附屬品,目前開發OTT平台的資源也是來至母公司的舊節目,同時也與韓國與日本的電視台合作,要知道看日韓劇集的人並不是多數,未能照顧中老年人的需要。

  Viu Tv
開台被冷待,有幾個因素,但不能夠怪香港觀眾的質素。始終無論是什麼台開也總會有人批評,且看當時香港電視在網絡上的「短暫開台」,觀眾還是批評他們的節目是另一個TVB。香港電視失敗的是敗在錯誤的投資,最主要是過於的張揚,目前政府是很忌諱的。但最大的問題是在網絡上的節目在收看時的連接不良,還有就是不停的重播。當遇上麻煩就會趕客。或者有太多意難平,但失敗就是失敗,沒挽留到觀眾就是失敗,到後來播放其他劇集也難以得到回響。有著「香港電視」的衰敗,再加上有外在因素,Netflix與樂視分別利用機頂盒進軍香港市場,讓Viu Tv的聲勢被分薄。港視一役後市民對開放電視頻譜的興趣大減,再加上當時港視有大量獨立電影界,TVB的前藝人加盟,要知道香港是高度明星化的社會,沒有藝人、沒有八卦就製造不了話題。這也表示了為何況Viu TV在開台沒有什麼表現,他們沒有《四個小生去旅行》般製造互摑情節。

 
另一個大的原因是Viu TV改名出師不利,究竟如何讀,有多少理念也好群眾要的是簡明易記的名字。還有就是它所邀請的板塊領袖也只不過與大台一樣製造同類的節目,比如林日曦與蔣麗芸的節目都是互相吵架當有趣的節目。形式看似是多變,但本質與《四個小生》一樣是揭八卦、私隱,互相做一台戲。無論有多少個新台也不會改變這種模式,問題是如何令觀眾接受、用什麼方式。而隨著科技的發達,觀眾可以在網絡上看到海外的節目,多了選擇,比如是內地的選秀節目仍然是風靡國內外,到時就會有所取捨。目前ViuTv的節目尚算是屬於小眾的,在它開放的APP裡也只是集中在韓劇、日劇,只可以滿足到小部份人。故現在「被冷待」也算正常事。到了下年四月開台再下定論也不遲,未來香港的電視發展將會是汰弱留強,有了母公司的支持,Viu Tv在免費台的資源老實講不會差,而是收費與免費台互補。且看有線第一台目前仍舊運作就知死不了。

 
目前在香港的投資者說實話為數也不少,邱德根的兒子邱達昌與投資者收購亞視不果申請永興亞洲的牌照,服務將會提供一條體育頻道。說實話,國內有免費的CCTV55+,廣東台有體育台,香港都需要有免費的頻道。而目前無論是奇妙電影還是Viu Tv講的都是提供娛樂、綜藝、始終沒有新氣象會令人煩悶。而另一方面一時又說何超瓊要投資電視,未來的香港電視業要怎樣留住觀眾才是最重要,特別是群眾在看電視的方式有所轉變。電視不會死,只會有多變的發展,現在TVBMYTV也是看電視的方式,無可否認的是競爭一定是嚴峻的,觀眾的要求也會愈來愈高,所以最尾還是要相信觀眾好了。如果連觀眾也不相信,乾脆不要做電視。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海街女孩日記》:人生的五味

家庭倫理電影一直是日本電影的一大題材,《海街女孩日記》(海街Diary)的導演是枝裕和一直關注著「家」與身份,除帶出不受批判約束的價值觀,且帶出了淡然的純潔與溫暖。能夠在這個世代有一部溫暖人心,少了煩躁哭鬧的電影是非常難得。這部電影講述的不外乎都是親情,一個平凡的家庭如何相處、釋疑、共同進退,一個小城的人如何連繫起來,一個人如何拚棄外界的眼光來到一個新地方。全部都是日常與瑣碎的事情,但為什麼它可以觸動人心,這大概是我們身處的地方在對人對事上欠缺這份關心,有太多的猜忌,忘記了人與人之間本應有的溝通,有太多的枷鎖捆綁了我們。電影畢竟不是真實的存在,但它帶出了人性的光輝,帶出了一個家庭該有的包容與接納,願意重新開始與拋棄過往的不愉快事件。試想想同樣的故事放進華人電影圈,第一件事就會罵那個初到貴境的妹妹是「便宜女」,這就是價值觀的問題。也直指出為何小津安二郎的著名家庭電影《東京物語》即使面世六十年也有它的普世價值,來到這一代的影人依然是潛心、誠懇地溫暖人心。 
法國版海報


電影的結構是鬆散的,它一點也不緊湊,不像平常的家庭電影要帶出誰是誰非,而是透過四姐妹的軼事輕輕透出她們對家的想法。父親早在姐妹小時離家,而母親也因而受到打擊,認為位於鐮倉的老家是一座囚禁她的監獄。面對父母分別的離開,大姐幸擔當起照顧頭家的責任,而對父親的記憶也只有幸記得比較清楚。幾姐妹面對父親的離世也顯得比較從容,也許是沒有多餘的記憶,對父親只是有循例的禮貌,特別是父親有過三段婚姻,要管也管不了多少,什麼都過去了,顯得不再重要。對香田一家來說,本來三姐妹就是一個身體。當知道父親在世有別的女兒時,她們亳不驚訝,反而在她身上慢慢重拾對父親的記憶、味道,終究關係如何再差三妹鈴也是有血緣關係的,什麼洗也洗不走的。 

血緣關係,何等的重要,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妹妹身上她們洞察到她的心事、成熟,於是責任顯得無比的重要。她們發現到鈴留在後母身邊不會得到幸福,故邀請她到鐮倉居住。責任,是電影的一大命題,它支撐著整個家族的命運、對親人的悔恨,同時電影的另一個命題是「因果」,是重覆。本來大姐幸是恨父母當年離家,但結果她做了別人的第三者,更接收了第三者生下的女兒。或者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上一代的事情無從的責罵,只有活在當下。四姐妹的性格各有不同,對感情、婚姻的見解也不一樣,互相為對方解決難題。一家人哭哭鬧鬧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這個故事裡頭女性的觸覺與相處是一個賣點,除此之外是有些位置相當的煽情,幾句的話非要把人弄得眼淚也流下。 

鐮倉夏祭煙火大會
在幸的內心世界,她恨父親。在鈴的世界,她恨母親做了別人的第三者,質疑自己應否存在。透過幾姐妹的相處,她漸漸地釋懷,無論如何也是一家人,足矣。親情在電影裡自然有催化的作用,而愛情就只有失落的配襯,每個人都好像終究要失去一點東西。大姐長時間的忍氣吞聲,默默為男人做事卻得不到名份,二姐佳乃在愛情路上放浪不羈,失去了男友。三姐千佳相對比較幸福,縱然男友得不到家庭的認同,但她得到了真愛。四妹的愛情稱不上是愛情,只是兒童玩家家酒的,但是她得到了友情。電影選鐮倉拍攝自然有理由,近海、一個小鎮能帶出鄰里關係的必要,貫徹了家與社區的關係,表達了一個地方的愛,人民的守望相助。 

在這部電影裡親情是首要的,但是社區的關懷也足以令人感觸。一個社區的人面對新來的居民歡迎至上,知道別人家的事情不但沒有隨便說話,更在行為與言語上暗中保護著她。街角的小館老闆娘跟四姐妹聊起童年往事,知道她們都愛吃什麼,咖啡店的老闆看著她們成長,同時也保護著老闆娘。的確這部電影真的是日常平凡瑣碎,但足見人情與忠愛。 
明天會更好?
片裡開初是父親的離世,到結尾是別人的死亡。這個安排顧明思義是互相的呼應,也是女兒幸的救贖。父親死時身邊只有鈴,而老闆娘的離開也是一個巧妙的安排,幸在親人離世時無法在他身邊,就只有陪老街坊走她的最後一程,盡力的陪住她走。這部電影沒有人生大道理,有的只是帶出一個家庭每個成員的生活,做到和而不同兼且和諧,生活如何的苦悶也要接受命運的安排。 

縱然這部電影沒有什麼大價值,但單從客觀條件就看到它的美。首先是四位的女主角的容貌各有特色,大姐沉穩、二姐帶點狂野、三姐比較可愛,而四妹就是典型的少女,看到美女就當然是賞心悅目。其次是美景,街角的餐館、火車站、海邊、老家、櫻花樹下、把一個市鎮的純樸都拍出來。第三是美食,梅酒、白飯魚、咖哩飯,這樣拍並不是要做吃貨,而是把當地的特產介紹且用食物記住了長輩的味道,一株五十五年的梅子樹,見證著一個家庭的承傳。儘管整部電影比較煽情,但整體來說美就是它的優點,可以做到無雜念、看到它的動機與處理上是純潔的就已經不錯。 

人生的五味是什麼,甜、酸、苦、辣、咸。在《海街Diary》要找到五味並不難,甜是看到幾姐妹的相處,處處的關心,排解煩惱。酸是梅子的酸,也是面對責任時的辛酸。苦是啤酒的苦,在不快時用來麻醉自己,也是幾姐妹失去父母親的苦。辣是言語上的,有時不覺意的傷害了他人,有憂傷也有挑戰。至於咸就是痛過跌過記住眼淚的味道,在這部電影裡咸也可引伸到海水海風的味道。五味雜陳,景隨心轉。風景依舊,物是人非,但生命流轉,唯有很老土的講要珍惜。 

文/Dorothy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偷食十年.葉念琛


有人稱他為「香港伊力盧馬」、高登仔稱他為「香港活地阿倫」,在未有這些別名之前他是集影評人、編劇與導演一身的男子。最近有院線為葉念琛辦十年回顧展,有幾點引起大眾的討論,第一是資格問題,第二是其人的問題。先講第一點是葉念琛的作品離不開偷食、賤女、帶有欺詐成份的戀愛,而且並不是一兩套,而是有九成的作品都蒙上這種色彩。或者對某些觀眾來說下三路的手法令人煩厭。講到資格的話,香港名導眾多為何是他,目的也是為了宣傳他的新戲《紀念日》。再者是今時今日香港的名導都已經先後有影展為他們辦回顧展,包括杜琪峰、韋家輝、曾志偉、陳可辛等等。特別是近十年香港沒有出過新一代又引來回響的導演。比較有點「反應」的應該只有《狂舞派》的黃修平,其餘新晉導演都無法得到提拔與被觀眾欣賞、追隨的機會。且看《寒戰》的兩位導演梁樂民與陸劍青拍畢一部電影,當第二部上映時就不知所蹤。不只新導演只是「紅」一段時間,就連因《激戰》而爆紅的林超賢隨著二、三部電影《魔警》、《破風》也得不到廣大市民的關注,就知道在香港這個地方要討好人首要的條件是要令人討厭,這樣才有被討論的價值。


我們不知道葉念琛是個怎樣的人,只是知道他的勝利條件就是要製造綽頭,要有殺手鐧。他的電影都是廉價的,不外乎找青春偶像飾演情侶,然後有需要時肉縛一番、近作有《第一次不是你》賣弄一下小清新,但依然是賣同樣的藥。現在香港人就是喜歡看哭哭啼啼的作品,君不見港女看黃真真的《被偷走的那五年》,看見空洞的愛情就哭得死去活來,十足中了韓劇的魔咒,要解很難的,她們只會看到張孝全的癡心然後埋怨自己的男友不夠好。是什麼造就了葉念琛的成功,就是他看中了香港年輕男女對愛情的價值觀。什麼Friend前性行為、一腳踏幾船通通都是真實的,不只是青年人就連中年人也走上婚外情的路。在現實中在女性討論區話自己做過第三者的女人也為數不少。有真實的社會狀況就有怎樣的電影,不是要抗拒它,而是他可以長拍長有不是無原因的。要是這樣的點子沒用,他也會失業。曾經他試過一年內有三部電影上畫,要知道現在香港一年大約只有四至五十部的港產片,有些還要是合拍片上畫。一個導演有三部電影已經是難過登天。單是今年他就「梅開二度」,分別有《十月初五的月光》與《紀念日》。

講到底,在香港做導演始終要搵食。知道客仔喜歡什麼就給他們什麼,要純情的話就會埋怨香港的女生不如台灣的小清新。還有就是拍電影也不是導演一個人的事,也得要投資,如果這門生意沒有賺錢的空間,他又如何做下去。要講葉念琛就要講他的「愛情三部曲」,《獨家試愛》、《十分愛》、《我的最愛》,無論電影多重覆累贅,講的是愛情的欺瞞,的確三部曲是成功的,成功的撮合方力申與鄧麗欣這對由銀幕化為真實的情侶。八年前、十年前香港的娛樂事業尚算發達,尚有人才的出現,不像現在娛樂圈的人才萎縮,就連天堂鳥的質素也可以在音樂頒獎禮得獎。當時二人在金牌唱片公司的招牌,在青年人眼裡有號召。還有的是十年前開始香港就有合拍片,難得有港產的就自然會有支持。

直到現在不是香港沒本錢拍社會題材、拍純情戀愛的、拍喜劇,而是觀眾只會看包裝。更直接的是「又要睇又要罵的心態」,覺得罵完就是大道理。那有錢賺就不怕被人罵,反正他追求的並不是名留青史。再說的是電影世界什麼也有,有高尚有通俗的,對於葉的電影淺白易明,就是講愛情觀,反反覆覆的出軌,然後復合。特別是香港是個有創作自由的地方,既然它是這樣也沒有辦法。葉念琛不單在本地拍攝,更北上搵食。作品有陳奕迅主演的《隱婚男女》,也證明到這個片種並不會死,只要有較為有吸引力的演員,無論劇本如何都會賺錢。如是者他在內地依然有上映的電影。

某程度上葉念琛也是一個有小聰明的人,他的作品由戀人未滿(《保持愛你》(2009))到「愛情三部曲」的離合,再到《婚前試愛》(這部電影與錢國偉的《喜愛夜蒲》有過之而無不及),然後是《人約離婚後》,由青年到中年都一應俱全。每一部都是「厭女症」,猶如是報復女性般。同一個拍法再說下去也許就說到老年,所以近年的作品還需要點包裝,在《第一次不是你》裡就用到純情、初戀的關係,與過往不同的是電影的色調也被美化了,加入了親情與老香港的元素,奈何「厭女心態」未變,更甚的是帶出了「處女情意結」。本身有這樣的問題就乾脆直認,那有男朋友看著自己的女朋友做援交而又不作聲,結尾還要介意對方的身體。這樣的關係相當矛盾,而他的作品裡也太喜歡因果關係,原先故事有比較美好的結尾,總是要在背後加鹽加醋,總是要出現「再騙多一次也沒有大礙」的心態,名副其實的死性不改。這就是為人詬病之處。

在新作品《紀念日》裡,故事又再回歸方力申與鄧麗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永遠都是阿寶,難道是「人類總是犯上重覆的錯誤」?而故事不用多說就是一對結婚十年的夫婦身痕,故事相信又是一如以往。難怪有人戲稱他為香港伊力盧馬,葉念琛就是香港「不道德」故事的祖師。

                                                  
原名江柏樑的他曾經也有認真的一面,在寫劇本上也寫過較有可看性的作品,例如是《幸運超人》(2003)、獨立電影《憂憂愁愁的走了》(2001)、《洪興十三妹》,都是他所編的作品。然而為何一轉型做導演就變成偷食,相信只有他才會知道。這樣的一個導演在香港也算是挺有「袋表性」的。

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

也無風雨也無晴

轉眼間這個博客也停頓了一段很長的時間,特別是這一年香港發生了很多的事情,自身也發生了很多事情,消磨了不少看電影/電視劇的時間,精神狀態也不如往的有心有力。荒廢以久,且感到無力,實在不知道如何再走下去。少看電影除了是精神上的不振也與目前香港看電影的負擔有關,當一些什麼什麼影展/院線都不自覺地抬高價錢,還有繁複的購票手續與手續費。百老匯電影中心閒日的票價已升至八十大元一張票,當遇上什麼什麼影展見到網上購票就要多給十元八塊手續費,已有感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相當的可惜。更加可惜的是戲院也有結業的一天,結果如今再不是小時候那樣一個區分就有幾間戲院,票價既不是一家大細可負擔,更加的是看電影以外還有別的消費。可以不去影院,也可以買碟。但平日去的地方不知不覺間也因為地產霸權而消失。

除了外部因素外,香港的政治局勢更加困擾民心,音樂人/電影人患上了「先入為主」、「圍爐取暖」的病,特別是經歷過雨傘運動後,影評人隨意就定義「傘後電影」,還有的是本身電影人就抱有一種「黃絲與藍絲」的對立,本身社會上就有很多對立,但都不應該帶進電影的觀賞裡頭,電影世界也叫人不要分好人與壞人,偏偏人類總是要犯上同樣的錯誤。在香港一個影評人更難持平去看待電影,因為傘運後什麼都頓變成「政治化」,世道已多紛擾,難得可以平靜的時候就該平靜,香港人的致命傷是不能抽身去看,看電影總愛代入、總愛什麼都去連上中港關係,對政治的投入。早前就發生了一件事,杜可風的《香港三部曲》公映期間,有自稱本土的觀眾稱電影是「左膠」,要求回水。雖然我們在日常生活都避不開政治,但有些時候是不是應該尊重創作人。

另一方面,香港無論是什麼界別都出現了一種講政治就是英雄的現象,結果在電影裡頭只要抽下水就成為了人民英雄。但實際對社會有什麼效用,啟發了什麼都不知道。這個政治化的現象令人十分憂心,缺乏了該有的思考,只有吹捧,都變成了出位就可以。就連在寫作方面也出現這種感覺,猶其是在網媒。各方面都引證了香港在倒退,一方面沒有代表到時代的電影,另一方面是把人磨得很蠢,只要表意就得到支持,電影缺乏誠意與內涵。一些較有身份的人遇上心儀的電影時就盲目吹捧。但無論得出的結論如何,在香港最大的禍害是對影評人、文字工作者最大的不尊重,特別是有意出位的人以「免費」去供稿給媒體,為了出位就欠缺個人的風骨,這是更加可悲的。當最近有婦人要求攝影棚提供免費服務時,這些人也在頂爛市,試問行業又如何得到健康的發展。

寫這麼多其實也表達了一點的看法,為何在傘運後會有左/右的爭議,又為何文青/文化人得到市民的唾罵,罵他們矯情造作,其實並非空穴來風。只是本身行業與社會風氣出了問題令到各走極端,這樣已經令到文化事業、社會的快樂程度下降。當一個人走出來說大家都不中聽的話就被要求辭退那人,我們就是論斷人,社會不知不覺間製造了仇視。終究傘運過後,如今也無風雨也無晴,才是令人更加困頓之時。無論是人心還是電影的發展、以至是香港社會的發展一樣的平靜。

至於這裡日後會如何發展,一點也不重要。版主也只是一芥草民,有幸相遇已是一種福氣,就盡量在個人的困倦之中整理一下,也無風雨也無晴之中度過日常,有話直說就是。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