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超(Julian)的遺願《造口人》(洪榮杰執導)終於在十二月中上了五場,再加上兩個電影節(HKIFF與同志電影節)的放映總算在兩年間上了十場,在香港未必有太多關注,一來是同志電影,二來是癌症病人的自傳,注定不容易入口。看畢電影後讀了他的自傳《我與罕癌搏鬥》,書中情節有刪刪減減,基本上電影與書的還原度接近九成,除了人物有部份不一樣外,電影需要有戲劇效果與創作的,在戲中主角子念最後給渣男一次難忘的體驗,而書中的他還是抗拒不了賤男,所以在劇本中的自我本體有勇氣拒絕。人總是要愛自己的,李志超期待家人的愛、男友的愛一一落空,在患癌過程中反而是病友與網友給予他最多的愛,事實上他也有不少朋友關心他的,好像是文潔華(在《造口人》上映後寫了文章說他們之間的情誼)、陶傑(轉程到英國探他)、鄧達智(在電影上映前在專欄執筆),在電台開咪討論他的生平與對人處事,以紀念他們之間的友誼與過去香港出現的奇士(陶傑以奇士)來形容李志超,事實上他在每個範疇也很優秀,讀書考獎學金去英國、在《號外》的日子一手包辦訪問、攝影、又拍電影、寫小說、拍電影劇照、當電台DJ、日後把握到自薦的機會在城大當教授,資歷豐富。
在他的自傳與在報上的專欄《鯨魚超人》(由09年轉載至14年死前),大概看到他是個怎樣的人,敏感、愛好藝術、純情專一、對自己是有管理的人,在專欄裡除了談自己的病外,也有對教學的看法、對電影與藝術的看法。在這些文字裡感受到寫作在他生命裡的重要性、藝術帶給他治病的希望,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將自身經歷拍成電影,兜兜轉轉由金馬創投、釜山創投由09年走到20/21年,十多年後終於完成。在書中並不是呼籲人加油努力,而是當事情發生任情況再壞也會有新的道路,成為造口人讓李志超多活了幾年,出了幾本書,還回到大學作育英才、去世界各地開相展,結識到造口人的同伴。在書中有一句他與電影監製講到,那會有人想看殘廢人的電影?想跟他說是有的,並不是要鬥慘、看別人有多折墮,而是社會上的確有這種人,因著自卑、羞恥心、帶著污名而不敢向外人道。而李志超的坦白說出自己的遭遇,說出自己既是同志又是造口人的身份,是勇氣、是一個人在重重不安與壓逼下的自我救贖。
在書中末段他替弟弟的冷漠解畫,他的弟弟盡可能給他照顧,提供資源,但長貧難顧,一家人長期不在一起生活,大家不同圈子,而弟弟有自己的生意。男人間不擅於表達與慰問,對父親也是一樣,原生家庭在成長之中無法相處,到長大後不會一𣊬間和解。在戲裡由曾國祥演的哥哥正是書中弟弟的寫照,在導演與家屬交涉時,其實弟弟也提供了幫助的。外人看別人的家庭與李志超看家人是兩個世界,在家庭中父親對兩兄弟各有期望,哥哥行了一條非常人行的,有可能乞食的路。而弟弟得到家人的幫助。同志身份成為他與家人之間的障礙,外界的人認為Julian有名有利,但現實上他缺家人與愛人的關心。不負責任的愛人勞迪在他生命進進出出,曾交代要他接管後事,最終消失。愛人做大手術時不在身邊陪伴亦沒一句問候,最開心的是在法國的日子,兩個人享受浪漫時光,誰知反轉豬肚就不認人。
明哥的唱片封套《信望愛》在張叔平家中拍攝 |
看過電影再看自傳,最想了解的是到底李志超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是如何看自己,畢竟有人會誤會洪榮杰接下燙手山竽的用心,誤以為洪榮杰寫衰他。對導演是極不公平的,所以很需要求證求真。洪榮杰只是一個代母的角色催生了電影,在劇本的處理與情慾的創作有男同志電影對性原始的本能。在書中有少部份性愛、男男情慾的描寫,電影加以放大同志的元素,在電影裡不得不提林耀聲的演出相當精彩。戲裡戲外的故事都有觸動人心之處,一個人在徘徊生死的夾縫裡做決定,然後世界不像你如期之下,仍要彳亍而行,打開自己的陰暗面讓人進入,寫自己的故事是極度不容易,在傷口裡揭疤,或者是治癒的過程,既私密又八卦。對他來說,在他成長年代要公開性取向是不容易,往後他的朋友黃耀明、鄧達智陸續出櫃,他們相互影響,也算是六十後的遲來的春天,不用把秘密帶進棺材,別怕,愛本是無罪。
據文潔華在訪問所講他在香港的私家醫院等了三個月,香港查不出他有什麼病,陶傑在序言中寫道幸好李志超有英籍,可以享受免費醫療。在書中寫到他求醫的困難,例如在香港尋找名醫、嘗試不同的治療、有荒謬的巴西蘑菇、能量療法、書中寫到一段令人火冒三丈,名醫明知李志超的情況不好,情緒勒索病人做一個香港沒人做過的手術,要他立即下決定,還趕走了他。幸好在網上他認識到病人組織的病友,有更多的資訊助他渡難關。在英國做完大手術後,與跟他同期接受手術的婆婆成為朋友,互相支持成為了同黨。在戲裡林耀聲在做完手術後每步步步為艱的痛苦表情,做得仔細,在拍攝背後也有洋蔥。電影盡量還原書裡的情節,包括他所遇到的病友、死去的網友都是真實的。對他來說旁人的幫助、關心竟然比家人還多,同病相憐的人只會明白。外人最多叫你放鬆、保重,根本不會貼心照顧與上心。但無論如何心病還需心藥醫,他最想得到的心藥是家人的安慰與接受。在他做了造口人後,仍然得到病友的支援,包括物資上與生活上,更讓他認識到同為同志身份的造口人,讓他感受到不孤單。
1984年的劉德華 |
李志超的腹膜癌相當複雜,癌細胞不斷增生,擴散到腸部黏連,在書中有兩個情節特別深刻,都是來至造口袋滲漏尷尬事,一是在附近找不到廁所要到油站要拿個杯子處理造口袋;二是他吃了菜乾湯,消化不了纖維堵塞腸臟而入院。他在街上每隔幾小時就要花數十分鐘處理,成為他的習慣。在他的經歷中可以認識一下看不見的殘疾,在香港造口人不算是殘疾群體,他們如何面對異味的尷尬、如何過日常生活,需要有人站出來向大眾解說與教育,改變觀念與培養同理心,前幾年有位老人在街上失禁,外人第一時間是拍照恥笑,最後有熱心人士伸手援手。正是有一種睇人仆街最開心的心態,令到患者有自卑心,而坊間亦難以有空間讓他們發聲。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林耀聲為了體驗造口人的不便,戴上造口袋上機,他形容過海關時的心情是惶恐,擔心要解釋。在日本有位造口人的醫生打破觀念,在主流媒體展示自己的身體,勉勵同路人之餘更幫助改善造口袋的設計。
王祖賢 |
看過他在專欄的文章,在自傳中有些內容是有所美化的,又或者說《我與罕癌搏鬥》這書是《造口人》的大綱與前身,書本在13年出版,距離手術也好幾年時間,差不多日子他的癌症就復發了,在書裡就沒再多提復發與往後的生活。書裡有一位網友在電影與現實中有落差,在電影裡那位網友對他關懷備至,可是他們在生前緣慳一面,在專欄中提到那位網友的死亡與他們之間別扭的相處,而他將事情改編幻化成美好,這件事情也自傳中是虛構的情節,大概是他寫小說的癮發作吧。在13年他癌症復發期間出了兩本著作,《我與罕癌搏鬥》是其一,他沒有把太多成為造口人後的事再補上,也沒有提到復發一事,大致可以推論是為了拍電影募集資金而出版。書籍出版時他在病塌上命懸一線,一度以為是遺作,其後遙距出版了兩本書,另一本為《癌中作樂》,再後來出14年出了攝影集與15年的遺作《追憶繁花 慾罷不能》。
13年出版《我與罕癌搏鬥》與《造口人》的拍攝有莫大關係,09年開始金馬創投到在書中呼籲讀者,假如看到著作有回響與他聯絡,到最後很幸運有心人出資完成電影。兜兜轉轉,也是因緣。可惜的是電影的迴響不太大,題材小眾,最後正式公映五場告終,錯過了林耀聲的突破性演出。聽過訪問與讀完著作,解釋到看電影的黑人問號,在觀影後感覺他的憤世疾俗,但其實他很溫柔,私下很關心父親,只是一家人不懂表達。別人眼中的李志超很怪異,在他的攝影作品、電影呈現,在最後的創作上他亦保留了基調,讓人記住他的怪。在最後他敵不過癌魔,選擇自殺,在電台的訪問他的朋友提到他的遺言:我現在要走了,請記住我是你的朋友。捱過了孤單、大手術,最後了結自己的生命,洪榮杰提到拍攝團隊中人認為李志超是勇士。每個人對自己的生命也有選擇權,那美好的仗他的打過了。
縱然結局是不幸,亦無損他是生命勇士這方面,在電台訪問林耀聲提到導演帶他去李志超的追思會,聽別人分享生前的事,其中聽到在城大教學時因化療副作用而中途去嘔,然後再回去上課。在他病的時候也盡責任的,在他有幾篇專欄提到對學生失望,上學遲到、不尊重、沒心機,特別是請他的朋友為學生分享,學生的不領情令他震怒。在他最後一篇專欄特別提到C All Stars,同樣是八九十後的年青人,他感受到年青人的熱誠,在現在聽他們的歌就是香港仔的成長故事,生於斯到面對時代的分水嶺,讓他感受生命的延續。
在李志超的文字裡看到他活在當下,很努力克服每個難關,在他心裡或者有後悔做手術,他跟醫生出櫃,提到想要回肛門,護士跟他說他只是不幸。在外人眼中,他是生命的勇士,身體縫著72針,失去了肛門成了病人與無用武之地的同志,上天拿走他的身體,可是沒拿走他向前走的勇氣,在如斯田地下回香港作育英才,開始他餘下的電影路與創作。在後來癌症復發住院期間,他向醫院申請外出去看藝展,寫文章、甚至有小量的拍攝,藝術是他的藥,他的快樂,他活下來的動力。在差勁的環境下嘗試正向樂觀面對,可能做很多事情也無用,但文字總可以表達與講講心裡的事情,儘管環境多崩壞也要看美麗的事情,保持上進心。
在專欄中也發現他是個可愛的人,幾十歲人玩毛公仔,將自己私密的一面、過往的回憶、香港的文藝界的點滴都寫出來,在他的文字中看到他打開自己的內心世界。可能在外人眼中會認為玩公仔是幼稚的行為,但他不諱然公開,天南地北的事情都寫一通、閒話家常、念舊之餘也有接觸新事物,寫作轉移了視線,在書裡最認同的是生活是癌、寫作是藥八個大字。亂世文章的確沒有什麼用處,寫作的第一層最先滿足的是自己,而不是想有沒有讀者,不論有沒有病,生活就不容易過。很多時候人習慣了鬥慘,看勵志的著作、社會上太習慣追求正能量,要講加油、支持。在李志超的經歷裡,他沒什麼要勉勵寄語,只是在說自己的故事說生命中錯過與遺憾,說說在眾多複雜的環境裡的轉化,他在一人之境裡的不凡人生。
少不免男體藝術,92年黎耀輝 |
延伸資料: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Free_as_the_wind/episode/789677
(香港電台講東講西《生前死後李志超》)
(李志超在《頭條日報》的專欄)
http://movieforestlitmited.blogspot.com/2021/12/blog-post_10.html
(生來孤獨:無處話淒涼一《造口人》同志與淪落人身份求共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