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她們講述的故事」--談兩部加拿大家庭私密紀錄片



「一切不曾發生,直至它被描述」是英國女作家Virginia Woolf的名言,形容要介紹的兩部加拿大紀錄片為之不過。兩部電影的作者均是用第一人稱的視覺去講述自己的家,中國人常說「家醜不出外傳」,然而面對著我們所謂的「家醜」,她們都可以坦然暴露給全世界人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她們就是要解給大家聽,家裡即使有殘缺也不影響一家人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家族的牽絆與諒解,一家人放下芥蒂,愛是最大命題,也是最大權利,沒有人可以拆散。電影作者用攝影機描述自己的故事,雖然是別人的家事,而且是私密的,但也無阻觀影的樂趣。拍攝紀錄片的目的不就是要別人了解自己,通過自己作為橋樑要人理解某些的議題與經歷。紀錄片不一定要批判什麼,也不一定要政治正確,作者找到什麼角度就就是了,它是隨性的。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身的故事,關鍵是這些故事、經歷是否有趣,與新聞工作一樣發掘它當中的稀有性與重要性。


日本版海報
  兩部紀錄片與家庭有關,但兩者並無關係。只是看到電影作者從童年的經歷娓娓道來,還找來親人去講對她們的看法與當中的故事。童星出身的Sarah Polley自願是做一名憤青,同住一家,誰會想到有一日發現自己不是父親的女兒,自己的髮色與家人有著不同之處。說穿了,她就是母親婚外戀的產物。外國媒體稱這部紀錄片的剪接相當精彩,既輕巧又帶點幽默,關鍵是影片並不批評母親的行為,人已死去又有什麼好追究。況且生父不及養父大,從小就住在一起難道就憑不同的血緣就趕走女兒?畢竟也有親情,即使知道真相也要視如己出。電影的精彩之處是抽絲剝繭的找出她的生父,藉此可以了解母親生前是個怎樣的人。兩夫婦的關係經歷了七年之癢,家中無故成了女人的監獄。她設法逃走,也曾經想過要墮胎。只差一點點,加拿大就要失去這位有天賦的演員與導演了。Sarah將她一定的故事拍成了《Stories We Tell(2012)(我們講述的故事),並成為了14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十五強名單。
                         

 
另一邊廂,加拿大是世界數一數二對LGBT群體友善的國家。2007年換性人Gwen Harworth拍下了屬於自己的《She ‘s a boy I knew》,是一部冷門的紀錄片。跨性別人士躺開心扉講自己多年的秘密,與Sarah的秘密不同,Sarah無論怎樣都會有人痛錫她,對於私生女社會上反而不會有太多的歧視。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婚姻自由、戀愛自由,沒有什麼大不了。反而,性向還是一道鴻溝。2007年不同2015年,2007年美國軍隊尚有「不問不說」、「八號提案」、很多年青同志自殺的消息,被欺凌的消息。在加拿大難得有個人可以讓群眾認識跨性別群體,談自身的經歷,而且她的家人從有各種奇異的猜想到接受他是「她」。

 
比較有趣的是Gwen的戀情,未有換性念頭前他是一個帥氣男生。如她的媽所講一直也沒有發現到任何蛛絲馬跡,有些跨性別人士從小就愛裝扮成異性。相對Gwen還是比較內向的,所以到二十多歲才決意要做自己。她有個穩定的女朋友Malgosia,後來成為了夫妻。這對夫妻從換性開始也支持對方,奈何因為荷爾蒙問題與各自有不同的需要而分開。分開並不是代表不愛,反之是知道自己無法滿足對方,所以放手。從戀人、夫妻變成了親人。由最初換性Malgosia陪伴了Gwen兩年。Gwen即使換了性也是愛女生,或者她一生出來就是女同志,所以片尾的伴侶也是女同志。像這樣的人難得有女同志肯接受,換轉在亞洲人的社會女同志也強調「誰男誰女」,不像歐美人有「soft butch」,接受程度與定位極為不同。而在香港,跨性人愛女同志的例子也相當少,最主要還是看樣子。Gwen的前身是Steven,本身Steven也是位帥哥,所以樣子猶其重要。

 
Gwen的朋友圈、家人都看到他們的坦誠相對,影片加入童年到現在的錄像增加了說服力,看到一家人如何看待這件事。既有正面也有負面,描繪了當中的心路歷程。無論如何他們的兒子都沒有變到,只不過是稱呼變了。記憶仍然長存,更不會刪改。一切也不容易,手術也好、心理上也好,一路走來。然而,社會上是需要自助者,有問題不可以收埋解決,而是給後人借鑑。所以有人公開,萬事起頭難,但可以多一種關注。

  Sarah
的故事也好,Gwen也好,都是小品。她們的故事都在講生活在殘缺的家庭,不過很幸福。Sarah十一歲就失去了母親,但她得到了兩個父親。血緣不是絕對,愛才是絕對。由於媽媽早已離去,在影片裡只好加入模疑片段翻拍。基本上在《Stories We Tell》的手法除了是蒙太奇外,還加入了戲劇的手法。戲劇與真實的成長片段串連,道出一個家庭是如此的複雜。平凡而複雜。

  Gwen
的故事並不平凡,並不是每個家庭也有同志/也有換性人。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有比較邊緣的人也不要怕,多年前香港同志遊行有句標語「爸媽不要歧視我」。香港的同志家暴個案也不少,同志被趕離家、去教會被驅魔都有發生過。Gwen是個幸運的人,她得到很多的祝福,就連年老的爺爺也看化了,支持她。雖然人生未如人意,但始終要面向生活。昔日的愛人要結婚,心裡縱有愛也要取捨。常說愛一個不應該分性別,但愛也分很多種,那一刻觸電、那一刻接受到,都不可強加在他人身上。把關係化作親人比情人更好,總不能事事盡如人意。家庭是寶貴的東西,在世人面前剝開自己的外皮並不是容易的事,需要勇氣。而兩位作者也可以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為電影注入能量與希望,殊不簡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