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電影亂象】《手機有鬼》(APP)之外,觀眾心裡有隻鬼

荷蘭電影《APP》標榜一邊玩手機、一邊看電影,在電影院裡關掉手機是常識吧,這次反其道而行,效果只有弄巧成拙。今時今日看電影追求的已經不再是「電影」本身,而是興起綽頭,例如某某戲院辦親子專場、三級電影辦女性專場、辦各種的謝票、見面會、還有興起了「玩味」。看電影的規矩可以被打破,親子專場可以讓父母與子女「溝通」,所以這次的《APP》就可以大條道理玩手機,要製造特別的觀影體驗。

有些電影人討厭3D技術,認為電影不需要花巧。在《追蹤電影未來》(Side by Side)就提出了菲林與數碼的爭論,不論是怎樣的制式,我們都無法否認電影人角色的轉變。在這個新媒體時代講的是「人人都是XX人」,所以今日攝影師在電影的地位開始被消退,過往他們在拍攝電影是有話語權的,但今日電影有更多人的介入。特別是特效師與調色師,還有的是導演身份的轉變,導演也拿起攝影機來拍了。面對這種的轉變,唯有靜觀其變,有新的技術固然是新奇有趣,常說藝術是顛覆的。在戲院裡玩手機的綽頭,其實也不能夠維持很久,特別是當電影出版了影碟之後,又或者觀眾的手機並不能夠用那個裝置,所謂的想法都只是空談。一試是無妨,不試就不知道龍與鳳。

                 

今時今日觀眾在對待電影的心態早已不一樣,時不時看到有些人在戲院裡發短信、講電話,所以這次玩電話是對那些人有好處,起碼可以直接玩電話。但面對這種雙屏式的放映與互動,反而會令人質疑它的效用。首先,電影連劇本也未疏理,隨便弄些兒戲的情節就裝作玄虛,連最基本的懸疑、恐怖片的橋段也欠奉。第二是即使無手機的應用程式互動也可以把電影看過明白,那為何要節外生枝?當電影的劇情處處讓人犯駁、製作幼稚時,根本就無需要花錢製作一個程式。連最基本步也未做好,就想一步登天,這真是荒謬。

在描述女主角被APP騷擾的情節,描寫蒼白,電影裡枝節還蠻多的,其中包括女主角的男朋友、同學與老師的關係,奈何未能融會貫通,有點散渙。這種外國的B類電影,本來有很多CULT與恐怖的元素值得參考,但在這部《APP》裡只有不斷的爆炸與裝出來的恐怖,沒帶出任何對媒體、對手機的恐懼。有的只是看到女主角被應用程式控制、身邊人不斷死亡的場面,亳無意思可言。

電影最敗筆的是演員聲音的問題,全片彷似是畫外音,後加配音,並不是原汁原味的錄音。與其說《手機有鬼》,與其要花巧,倒不如用額外的資金修飾電影的缺點。今日的電影工作者難免是少看了劇本、編導的實際,有的只是隨心所欲,製造了一些爛片,不切實際之外,更以為自己很有趣,洋洋得意。

其實,看電影還是專心的吧,玩手機只會分心。電影人用心拍攝,觀眾用心觀影,用心體會才是電影的傳承之道。新的技術並非差,只需要用得其所就可以了。這種愚弄觀眾的電影最好不要再出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