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38th HKIFF】《未夠秤》(Lesson in Dissent):香港當代民主運動的酵母

事隔兩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再次放映關於香港社會運動的紀錄片。回想到「本土運動」的由來,一定要回到約莫十年前的保天星、保皇后的保育運動,當時的傳媒與輿論都把「八十後」掛在口邊,然後一零年的反高鐵運動聚焦到一班年青人透過五區苦行、行為藝術的形式進行抗爭。接下來就是左翼青年發起佔領中環與反財政預算案的堵路行動。盧鎮業(小野)的作品《那年春夏.之後》紀錄了一零、一一年的社會運動。雖然片中的觀點難免是有點自圓其說,立場上未必很中肯,但依然值得一看。為什麼當時的青年要佔領中環,當外間認為他們是「大食懶」的時候,有沒有聽過他們想什麼? 
                            


  九十後.擔大旗 
   聆聽,是香港政府首要學習的一課。一二年的一場反國教運動令到一班不理世事的家長走上街頭,最終政府也在事件上進行了大讓步,原先強制推行的國民教育科最終交由校方主導。猶記得反高鐵運動時,有些社會大眾都認為「八十後」很激進,不應該包圍立法會,那他們應該對《未夠秤》裡的年輕「九十後」另眼相看,本來平平無奇的小伙子黃之鋒在短時間之內成為了知名人物,一場與政府對抗的反國教運動勢在必行。學民思潮的成立可稱為中學生論政的里程碑,過往香港的學生都被批評為不理世事、無知,特別是在媒體上用「港孩」稱呼新一代,認為他們嬌生慣養,不擅處事。在《未夠秤》裡面,就是要狠狠地告訴偽善的成年人,學生是有資格發聲,有資格參政的。 
   
   除了黃之鋒外,片中出現的另一位年輕人馬雲祺(馬仔)則給予人別有一番感覺。馬仔是一名左翼青年,當黃之鋒在鏡頭前得到別人的讚賞與認同、鼓勵與支持的時候,他要面對的是政治檢控。他沒有鎂光燈照射著,身在的政黨又不是富貴,總有些人認為他們只懂在議會掟蕉、堵路、搞事,背負著很多的標籤。而近年香港同時冒起所謂的愛港團體,愛港團體最愛指罵年輕人為「廢青」,對比起黃之鋒在媒體上的受落,馬仔身上貼上的是「滋事份子」的名字。 
   
  愛自由.愛未來 
   來至牛津大學的Matthew Torne(杜浩綸)來回香港與英國拍成這部紀錄片,從意義上表演了他對香港的感情,其中他的畢業論文是研究香港的政制發展。他是否異鄉人根本不是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愛香港、他關心香港的青年人。單憑這一點已經很安慰。電影難免會看到瑕疵,從影像的連接可以理解為二零一二的新聞大事記錄,它的片段是零碎的,猶如是電視台的大事回顧般。雖然在叙事上與深入年輕人的想法上有不足,但《未夠秤》勝在在切入的角度上淺白易明,即使政治冷感的成年人都會明白這群孩子爭取什麼。簡單來說,可以用幾個詞語闡明,就是未來、自主與民主。 
   
  回歸後出生的一代未曾經歷過港英歲月,有人會笑他們少年不識愁滋味,又有人會問他們到底知道多少。他們知道多少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九十後或多或少是看到社會上的現象。他們自小要在起跑線之上,你猜孩子們不辛苦嗎?《未夠秤》適合家長去看,看一看你想你們的孩子將來怎樣?要成為高分低能還是做一個正直、看到不公義便會發聲的人、抑或是做一個讀畢大學仍要每月賺八千,無上流機會的人? 
   
  最漫長故事.由你開始 
   《未夠秤》主要用孩子的角度講述他們對香港、對社運的參與,歲數並不會構成大問題,就連幼稚園學生也懂得分對與錯,明知政府推出一些腐敗的政策,難道仍要啞忍與接受嗎?有時候,沉默的大多數是犬儒與人云亦云的,香港有部份人連最基本的公民義務也不懂得是什麼。即使受過教育又如何,有些年輕人會認為政治是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又或者有些人是鍵盤戰士,透過這部紀錄片可以喚起部份人的意識,讓他們走上街頭實戰。 
   
   電影推出後前後,主流傳媒主要把目光放在黃之鋒身上,某程度上對社民連的馬仔有點不公平。或者馬仔的形象不太受到社會人士的接納,又或者黃之鋒的鋒芒太露。是的,有時覺得香港人很恐怖。當之鋒出了名後,突然間成為了「英雄」、「偶像」、「代議士」,成名是有代價的,幸好的是少年並沒有當局者迷。反而是一眾的香港人把組織吹捧得太高,以致有時候產生分歧,兼且造就了一些懶惰的市民要學生代為發聲。其實是社會的民智偏低還是民主訴求真的不值一提。香港人的反應是極端的,一時就追捧羊群心理,看到有什麼事情就立即變臉,開始調轉槍頭去指責他人。那當然我們的城市還是有些熱心熱血的人,不更改他們的立場,堅定不移。 
   
   事隔年半,再看反國教。對我們來說是個借鏡,放下左中右的光譜,齊心做這件事。學民思潮的出現也喚醒了一群不聞不問的家長的關注,成立了家長組,透過一連串的遊行與示威才有後來的結果。冰封三尺之下,黃之鋒與他的朋友的確不容易把這件事發展成媒體事件。同樣一件與學生相關的事情,家長、教協起初竟然裝作視而不見,在關心事件的反應又是否有問題呢?國教事件後,學民思潮主動關心起政改與普選,雖然道不同,但還是可了解一下的。學民思潮的出現為香港注入一股新的民主力量,過往我們依賴政客、甚至有些政客做了十多二十年,到頭來有些人轉軚、有些人妥協、有些人在鏡頭前作秀。相對地,孩子的堅定不一摑了這些政客一大巴,同時也反映了公民運動是可以因著單一議題與目標而令政府卻步。群眾力量是有效的,反國教運動讓我們看到香港的青年人是有希望的,上街的目的不是為了當英雄,而是讓自己成為一個人。 
   
   從兩位少年身上各見他們的特色,一個多數站在媒體前,一個在媒體後面,每逢有什麼官司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在馬仔的部份著墨的是他的政黨、後勤的工作,與之鋒是相映成趣,紀錄片不是要比較誰做多做少,不是要分路線、分黨派。而是讓我們看到在社運路上的青年人如何歷盡艱辛,回饋社會,從社運中成長。馬仔的經歷令人好奇,兩年前一個十七歲青年輟學搞社運,在多數家長眼中不讀書就是死罪,更何況馬仔的樣子像那種嬉皮士。電影沒有訪問到他的家人,但隱約可以知道他的家長給予子女的放任,年輕沒有分對與錯,最主要給子女有選擇的空間。馬仔的知名度比之鋒少得多,但他那種不求名利的態度都相當值得我們學習。除了反國教外,電影也講到了過去發生的遊行示威、2012年的立法會選舉,都有一個較為全面一點的紀錄。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未夠秤》的產生帶出了九十後的聲音,日後他們未必從政,或者是走別的路,至少此刻可以把青春揮霍,用青年人的熱情投入社會。電影只是作一個小型的記錄,作為香港社運的編年史。這部電影會讓成年人們慚愧,到底我們口裡說愛香港,又實際為香港做了多少?當見到這些孩子,除了一句加油客套話、捐錢外,你有沒有想過為他們做得更多? 
   
   二零一七,普選大限將至。林鄭月娥早前說漏了嘴,意味著普選是一錘定音,我們不得說不。難道一錘定音就是有商有量的表現?民間與政黨在普選上均有他們的方案,其中學民思潮正在推廣公民提名。無論是選擇什麼路線,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最終的一步。你可以不支持學生方案,但你也可以盡你的能力,那怕是遊行、小至做橫幅也好,什麼都好,我們在這件事情上都要行動。只要有民主,那我們的下一代才會生活愉快,用人民的選票選出一個人民特首,不接受小圈子選舉產生非民意授權的特首。不要再坐在鍵盤面前,要多關心香港。孩子也可以為這個地方做到點事,我們成年人又為何不可?謹記民主要堅持。 
   
   
  文/Doroth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