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我的八十後同學》:隱晦的女性視角



 學海無涯,有教無類,這些的四字成語都可以套用在《我的八十後同學》(The First Grader)裡頭。無可否認的是整部電影都很有張力,充份的揭示了「沒有抗爭,那有改變」的道理。這個「改變」在電影裡是可以有兩個解讀,第一是八十四歲的老人馬魯格對學習的執著,在整件事裡是如何牽涉到整間學校裡的每一個人物。第二就是肯亞從過去到現在的國家歷史的變遷。電影把這條路線從老人的過去與現在緊扣在一起,透過老人穿梭過去的回憶,見證新世代的誕生,讓國家得以進步、穩定地發展。 
                                        


   在電影世界裡頭,老人的敬業樂業,不斷的嘗試的確為觀眾傳遞了正能量,證明到學習是無分年齡的,特別是他可以與一群小孩同坐在一起,沒有架子,這是做人的一份沉實與謙虛。飾演男主角的老伯是如此的有生命力,他的雙眼是多麼的有神。除了要注意老人的角色外,不可忽視在片中的女性角色—珍妮老師。 
   
   珍妮老師在電影裡頭是有個推波助瀾的作用,她既是學校的話事人,也是在這個教育平權的運動裡推開了第一步。奈何在電影的處理上對女性的角色相對是有所忽略的,雖然她得到學生的尊重、其他老師的愛、老人對她的信任,但是我們看到在處理上對她的態度是比較的隱晦,而她後來更受到校方的不友善對待,被他人恐嚇,電影對此的描述缺乏心理上的視角,只能描寫她曾經有過這樣的遭遇,到後來回歸校園就完了。 
   
   當結束電影放映後,反而令觀眾思考的人為何一部英國製造的電影,會令人看起來有點男女不平等的感覺。女人面對被恐嚇,面對騷擾時只能啞忍,而她的另一半卻只管叫她到別的城市生活。對此有不忿的感覺,或者導演是認為肯亞的女人是男人的機器,又或者在一種傳統的觀念下女人依然要卑躬屈膝。看到不少的評論都只是針對制度與馬魯格的角色來說,卻有所忽略女性的存在。如果沒有珍妮老師的努力與對抗,那馬魯格未必有機會走得更遠。再者的是她也曾經為此事而妥協,但最後還是堅強的對抗,為老人爭取平等的權利。 
   
   同樣來至英國製造的非洲電影,讓人想起了《沙漠之花》(Desert Flower),當中的主人公WARIS同此片中的馬魯格同樣走上了聯合國的講台,一人談的是反對酷刑,尊重女生,另一人談的是教育的平權。把兩部電影拼起來看是有共通點的,都離不開自由與人權,何謂是英國的主旋律電影。特別是在片中並沒有修改對英國人形象的改造,記錄他們是如何的殘酷。國外的電影懂得面對過去,更直視過去侵略別人的歷史。看著這些有關非洲的群像,看到當中甚具英美電影的主流意識形態,特別是要怎樣尊重每一個人,具有教育意義與傳承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展開對第三世界的一份認識。 
   
   回歸到電影裡頭,一方面是宣傳人人平等的意識,另一方面對推動非洲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作用。《我的八十後同學》令人動容的是有一份感情是無分男女、年紀、黨派的,有些事情應該是我們從小就已經懂得,懂得去保護身邊的人,懂得的愛身邊的人,尊重別人。而不是胡亂的推搪、指責,像戲中的一群家長,他們是如何的無知,人云亦云。有時候,要改變社會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但當看著有些熱心的人無計個人私利,走到最前,這是最令人敬佩的。 
   
   當然,我們的目標並不是從一開始想著做偉人,但我們可以從小事情入手,又或者在某些事情上不要按既定的本子辦事。我們的社會需要和諧,並不是暗地裡的互相指責、猜疑,而是要像戲裡的馬魯格一樣放下身份,教一個幾歲的小朋友一樣。同時也應當要學會珍妮老師一樣,無懼被迫害,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 
   
   在電影最後,馬魯格釋懷了,除了肯亞以外,非洲在過去曾有長達多年的內戰,戰爭為當地的人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回憶,它們是多麼的殘忍,血腥,盼望電影能夠帶出反戰的信息,協助當地的人民有更好的生活。 
   
  Text/Doroth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