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8日 星期四

身遠心莫離:《給十九歲的我》(上)一被時代選中的雞蛋花少女

 《給十九歲的我》是張婉婷導演應母校英華女學校的邀請與監製黃慧追訪了一班千禧後的英華少女,紀錄她們入學中一至畢業的故事,側寫了英華女校重建與校舍搬遷的過程,由2011年開拍至到2021年完成整個拍攝與剪輯的過程,歷時十年時間的時代紀錄。原先打算拍六年,最終因校舍重建延期,在拍攝途中受訪者與攝製組都遇上樽頸,受訪者的私人生活感到被攝製組打擾,最終也取得了平衡,得以完成這一代的紀錄群像。在香港的紀錄片裡面有年輕人的聲音、面孔,能夠見證她們的成長,紀錄一個時代的變化,留住了永恆與𣊬間。更多的是當中看到長輩對後輩的態度與關愛,英華幾代的學生建立起的社群作用,師生建立的感情與互信都是令人看在眼內,學生對學校的投入與愛,都是基於校內有良好、勇於給學生發聲的空間。在社會事件與新常態的香港教育制度下,未來十年的英華女校會是怎樣的光景,就要靠現在的眾人守護這個品牌與價值。





首先要認識英華女學校,可以從港台節目《香港故事一百年樹人》與女校自家也是由張婉婷與黃慧這對好同窗聯手合作的《英華女兒的故事》來認識一下這家百年女校的歷史與女校少女的校園點滴,例如女學校曾經辦過幼稚園,新校保留了舊幼園的遺址,又有介紹到校訓寸陰是惜,藍色長衫與雞蛋花的由來。《英華女兒的故事》作為介紹百年校史、學校的點滴也相當有水平,對於研究香港教育史、校服史都是重要的資料。影片亦請了不同界別的校友訴說英華的教育如何做到身教與言教,以基督的精神侍奉。《英華女兒的故事》是羅便臣道校舍在2012年翻新前所拍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原意由中一學生入學經歷臨時校舍再搬回新校的過程,但事與願違,新校舍進度不如理想,結果這批2011年入讀中一的學生只有第一年在舊校渡過,由半山的優雅少女降落龍蛇混雜的深水埗,與其它英華師姐不同的是她們無法伴著雞蛋花飄下而成長,但她們有心栽花,心裡自然有花。她們為英華女校百年校史裡面翻開新的序章,成就了具時代感、摩登的校園。片裡最後問到少女想不想在新校園上課,她們都答喜歡深水埗的校園,傳統名校的女生為舊區帶來了優雅與樸素的風景線。


在片中一共採訪了六位少女,部份採訪了她們的家人,分別是阿佘(Britney)、阿聆、Madam(Karen)、馬燕茹(Jenny)、阿雀(Birdy)與香港小姐(Miss HK),另外也有小部份同學登場,如Britney的好朋友Head perfect Shirley與男神TB同學Ken (簡同學)。(其中不太關事的Shirley有份出席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其中一晚分享。)對這些被攝的女生當中,她們是對學校與辱共榮的,那怕是幾個鏡頭,亦可以看到攝製隊深入學生群體建立關係,既是觀察但同時有別的角度。例如作為學生長的Shirley與副學生長Madam的衝突,高材生Shirley在公開試獲得好成績,但她並無考入熱門的學科,投選心儀的音樂系。從中可以看到這群少女的人生規劃與面對興趣與社會現實的掙扎的兩難。阿佘在公開試考得不算好但她以另一種方法回到大學,馬燕茹以運動員身份獲得大學有條件取錄。要在英華留班的香港小姐,移民到美國考入大學獲得老師嘉許。很多年前政府的一則宣傳廣告求學不是求分數,然而分數就是入場券,不然就要花幾倍努力站在起跑線之上。





這部電影亦是少數本地校園題材的紀錄片,對上一部恐怕要數二十年前張虹的《中學》,因此相當珍貴。首先那間學校具代表性,能夠有成就與百年校史,其次是坦蕩蕩分享校園點滴,這一切都是胸懷廣闊與敬業與樂業的理念驅使。


最初校方與張導的團隊選角選了這幾位少女,影片的拍攝的剪裁由2011年,每年帶出女孩子們的變化,由中一的天真傻戇,到中二、三開始叛逆的反差,例如少女厭倦了攝製組的深入拍攝她們的私人生活與家庭,在學校遭受到同學的微言。這部紀錄片拍攝途中經歷了香港社運的分水嶺,雖然是一部表面紀錄少女成長的電影,但放諸世代的研究,它有助我們認識00後的青春印記與香港社會/家庭結構的變化。比方說,Madam是典型的內地新移民,家境不算有錢所以希望做一份穩定又富正義感的工作,以當警察為目標。當中Miss HK、阿佘的家庭是單親、離異的家庭,家長是內地人。阿雀的父母在中年時意外懷上女兒,是較為年長的家長,對女兒管教甚嚴。在這部片除了看到少女自身的經歷與轉變外、更可以從社會心理學/教育方面去看原生家庭對少女的影響,最後當然是離不開英華女校的教育理念使它成為一間家長趨之若鶩的學校。


Z世代一生於亂世的年輕人們

在電影的映後談邀請到現在亭亭玉立的少女,轉眼間大學畢業投身社會,女大十八變,影片裡胖胖的少女阿雀變成靚女還自嘲了一番。少女們都很感謝導演紀錄了她們的青春,當時她們萬般不願意甚至要求停拍,在影片出現了「bu你阿嬤」(潮州話粗口),最終還是完成了拍攝。這部影片以至香港在2011-2021年經歷了翻天巨覆的轉變,由2012年反國教運動、2014年的佔領運動,一路到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帶來的林林種種的挑戰。


《給十九歲的我》不是政治紀錄片,最近有短片因出現佔領運動的片段而被要求剪輯,政權與電檢正在改寫香港的歷史,這部紀錄片對政治描寫的篇幅不多,但不至於忽略這部份,這幾年政治帶入校園,英華女校曾經遭到某個陣營的人士包圍,亦有女教師牽涉了一些事情。紀錄片的作用不是要分政治立場、好人與壞人,而是見證轉變,這批女生初入校園見到師姐派發象徵反國教的黃絲帶,當中有受訪者是政治冷感,不屑一提。畫風一轉副校長提出要傾聽年輕人的聲音,讓她們發聲。回想起當初有不少學校成立關注組,遭到校方打壓。轉眼間反國教運動十週年,但坊間已經不想再談政治,當日學民思潮的年輕人成階下囚,政權對有思想的年輕人窮追猛打,今日雖推不成國民教育科,但新高中學制的通識科取消改為公民與社會科,國教的教材滲入各科,學校恆常舉行升旗禮表忠,另設國家安全教育日。昔日市民在公民廣場和平集會,到現在集會遊行消失,市民怨氣難以排解。由反國教開始,我們開始看到九十後與零零後在社運的冒起與參與度,有別過往的世代。在政權眼中通識教育養虎為患,戴耀庭教授提出的公民抗命的理念出現在教科書內容,一九年的社會運動是分水嶺,最初校友以關注組名義發聲,再到學生罷課抗議、人鏈聲援,通識教育被視為學生政治啟蒙的罪魁禍首。


紀錄片中的少女不得不面對社會的轉變與她們要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一四年的佔領運動她們大三/中四,其中一位受訪者Madam成為受訪焦點,當時社會出現黃藍對立,警民關係開始破裂,Madam當時是親政府的立場,同場還有張婉婷的同學「屎坑公個女」,英華女校的首位女督察跟學妹講到警務人員的身份是執法者。這位女同學以當差為目標,在校內獲老師挑選擔任副學生長,一步一步考上大學為的是有穩定的工作。奈何一九年的社會撕裂,她一路鋪排的夢想幻滅。在紀錄片開拍之差,少女們寫了一封信給十九歲的自己,是她們的內心剖白,有人想做天真的自己,有人要入港隊、有人要入劍橋,有人成功、有人轉跑道,一路看著她們長大感覺很有趣,當中的感受是五味紛陳的、無論是對政治的取態、對香港的感情、還是她們的愛情世界也有紀錄下來,張婉婷導演說拍攝紀錄片時遇到身邊人的質疑,最終她發現平凡的人也有她們可選材的故事。每一代年青人都有屬於他們的集體回憶,她們對所認知的香港也有屬於自己的看法,即使香港變成如斯模樣也是很愛這片土地的。我們作為大人可以做的是成為她們的同行者,香港沒有廢青與廢老,只有願不願意理解大家的需要。


2016年的電影節選映了張經緯的《少年滋味》關注九十後與千禧後的成長,這幾年有楊紫燁的《爭氣》與《繼續爭氣》,這些紀錄片關注青年人內在與通過音樂改變自己的片段,《給十九歲的我》連繫整個大環境,半山區的名校女兒降落深水埗,18年公民記者蕭雲採訪了深水埗校舍的告別派對,學生說她們曾遇見露體狂。在深水埗的這些年,對女孩子們是一沙一世界的。每一代年青人都有他們的社會理想,連繫當下,如張婉婷與她的同學,出身寒微但得到師長的鼓勵,趁著社會發展開創自己的路。英華女校的寶貴之處是貧富也可以接受均等的教育,片中少女成長的片段都是在表面的一部份,但對當時人來說是他們的青春回憶,對她們來說這段回憶與片段是永恆的。每一代人的成長總有少年維特的煩惱,即使是不同代人也會有共鳴,更難得的是青春除了有傷痕與不被理解以外,還有女生們彼此相愛的部份(例如阿佘與學生長Shirley的友情是屬於高材生與壞學生的差別),在名校也有校園欺凌、問題學生、影片不會因為它是名校而隱惡揚善或者踢她出校,這一切在於學校的理念與校長的身教。





前任校長李石玉如身患癌症心繫學生,如片中的副校長所言要用愛浸死學生,說來肉麻,但年輕人聽到會很受落。石校長隱暪身患惡疾的消息,依然為學生與學校盡心盡力,單是看她與學生的擁抱,感情真摯,患病兩年的日子謹守崗位,克盡己任。石校長退休之時同學向她送贈五字真言一身遠心莫離。這五個字在當下別具意義,無論是移民的人對香港的感情抑或是對事情的價值觀,話句話出至英華女校的校歌,是屬於英華女生的格言與帶出校園裡的人情味。除了英華女校外,其畢業生也以五字真言勉勵其它人,英華女校有相當多出名的畢業生、當政務官、教師、當中有不少社會賢達與名人,除了張婉婷以外,有作家汪明欣、名家江獻珠(其祖父始創太史五蛇羹),大律師鄒幸彤與麥玲玲等人。這套紀錄片的可貴之處是從學校的小社會折射到大環境,由個人到群體,在英華校友身上看到回饋,回母校打點劇社、舞團各方面。最近香港政府推行師友計劃,原意助貧童給予他們助學的資助,但治標不治本。真正的師友計劃不是學什麼樂器,找商界協助,而是傾聽學生的需要,不是給他們假大空的夢想,而是腳踏實地靠雙手創造,適當的扶助。

英華女校歷代校長(撮至蕭雲)





這一篇就暫時先談一部份,電影的源起與英華女校令人欣賞的方面。電影花了十年時間,拍攝過萬小時剪輯成兩個半小時,除了作為年輕世代的時代印記,還有其它方面的觀察,留待下篇再談父母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還有攝製組在少女群的觀察角度,都值得分享。


撮至2022年9月4日《星期日明報》


延伸閱讀:【香江歷史尋寶】百年樹木:《給十九歲的我》前傳一英華女兒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