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香港九十年代同志電影初探(三): 攣都拗得直,咁都得?

   無線電視最近深夜重播《男親女愛》,在第二十七集裡余樂天(黃子華飾)遇上女同志Audrey的投懷送抱以為自己有女自動送上門,誰知得知Audrey原來是女同志,嚇得他立即走佬。還有就第四十九集為毛小慧(鄭裕玲飾)與余樂天一眾律師樓的員工為了夾計替APPLE打官司,要陷對方的鮑一柱律師不義,製造「左手會」的證據要脅對方。「左手會」的由來是來至張國榮在1999年的名曲《左右手》,往後就用「左手」暗示同性戀人。無線的電視劇從十多年前至今仍然是拿同性戀來開玩笑,《男親女愛》用變態去稱呼同性戀人,而劇中也有一位相當Camp的角色占士(蔣志光飾),一直被人誤會他是基佬。在無線的劇集一直也有Camp的角色,古裝有羅浩楷演的公公,現代時裝劇就將同志污名化,一定是演性騷擾、殺手、變裝易服的角色。

 
時至今天,社會對同志的態度開放了,君不見美國一說有同志婚姻,遠在香港亳不關事又愛趁墟的香港人連「彩虹」的意思也未搞懂,就急不及待在面書上放上彩虹。而TVB的劇集對同志的刻板印象也似乎有所改善,但對性傾向的理解與認知仍然是家長式的。比如說還是馬家版本的《愛回家》,有好幾集都是猜馬家的下一代是直還是攣,一有什麼誤會就要去查證。單是出了個比較男性化一點的學姐就怕女兒是同志,兒子有親密朋友就是男同志。家長關心不是不行,只是當中滲透著愚昧與無知。在意義上是停留在口說沒問題,心裡上仍然很介意。說TVB進步只是呈現在冰山一角之中,在《女人俱樂部》金剛與豹哥最後迎來一場同志婚姻,總算沒有把攣都拗得直。


 
在九十年代的香港同志電影的確存在攣都拗得直的事例。為何創作人有這樣的處理,多是當時的社會並不接受。特別是九十年代的同志社群是隱閉的,不像今天有同志遊行,有同志影展。能夠有同志題材已經是萬中無一,趙祟基的《三個相愛的少年》稱不上是同志的巨著,但在內容上也與同志社群有關,算得上是一部得宜的小品。

                                          
 
《三個相愛的少年》由黃子華、葛民輝與劉青雲主演,三男其處一室,面對情海與職場的翻波,三個人互相的展現出友誼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故事的主軸主要放在葛民輝飾演的九姑娘身上,其餘兩個人沒有基佬的「特徵」,那時候對同志的印象離不開CAMP,劉青雲演的如海與黃子華演的花仔外表都是平凡的男生。在他們兩個身上只看到他們對感情的迷惘,得不到愛人的愛。而劉青雲貴為主角,再加上九十年代要撮合銀幕情侶,即使他是「基佬」也要安排一個女主角給他,順理成章女主角吳倩蓮知道如海是基佬,但是死纏難打要「拗直」他,如美源髮彩的廣告一樣,「得左」。導演有這樣的安排也無可口非的,要一個大眾情人演員犧牲小我等於是謀殺票房,與自己過不去,還有就是電影公司的干預也是一大因素。

 
在電影裡面真正觸及到同性戀的角色就只有九姑娘,人如其名他是一個CAMP,乸型的角色。而在九十年代令人聞風喪膽的就是愛滋病,當時將男同志與愛滋病畫上等號。在人前阿九樂觀,但在人後卻不堪壓力自殺。早些年香港有個「愛滋醫生」,一個人選擇了死亡,死後還是被人批評鞭屍,社會輿論還是將病人有沒有感染的責任推到他的身上。稍為有知識的人知道愛滋病的傳播途徑,而細菌一暴露就會死。死者已矣,但死後還要背負著同志、愛滋的標籤,背負著誤解。阿九的死帶出了這種鮮為人知的苦痛,身邊沒有家人,在死前就只有朋友陪伴。《三個相愛的少年》,一個死亡,一個拗直,另一個不知去向,無疾而終。

九姑娘

 
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帶出當時的少年面對性傾向的迷惘與最終的選擇,吳倩蓮拗直「男神」,也可謂有那種對同性戀的誤解。然而,今時今日仍然有拗直治療與驅魔,而坊間仍然有人深信同性戀是可以改變。大概就連如海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惘才會選擇與女性開始,又或者連他自己也有不確定性。

1 則留言:

  1. 經您一提,港片確實很常有彎變直的片段,是種符合社會期待?

    回覆刪除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