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歌聲中呼喚愛》:穿越時空的父子情


《歌聲中呼喚愛》(Greetings from Tim Buckley),實屬一部喜歡音樂的人必看的作品,縱使內容仍需要琢磨,但Buckley父子的音樂成就與傳奇的一生就相當的得到世人的稱頌,即使Jeff已死去十多年,他的歌曲依然是震盪了樂迷的心靈。寫音樂天才的電影,說起來也有好幾部,如《八里公路》、《最後一天》與《弦途有你》等等。可見音樂的題材也可以有很多的變化,有古典的、有紀錄片形式的、有傳記載體的。而通過音樂與電影的結合,產生的是再現,不熟悉音樂人的觀眾能從中接受他們的作品,熟悉的就可以懷緬與溫故知新。通常一個音樂人要有相當的成果才會有人改編他們的故事。 
   

   有關Buckley父子的電影其實也是一部傳記電影,只是透過一個音樂會把看似是互不相識的父子連繫在一起。在內容上是有很多挑剔的空間,特別是故事的結構未能把兩者的感情緊扣一起,一方面是欠缺了張力,感情不夠深刻,是相當可惜的。如果要把它當成是什麼大作來看,是白費心機的。因它只是一部小電影,基本上是低成本拍攝,場景也不是很多。而一開始的切入也是相當的保守,也許是要保留一種真實感。 
   
   Tim與Jeff的感情疏離,兩者的共通點都是英年早逝與年輕有為,他們的死也許就是留給世人遺憾的疑團,也是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而影片則由Jeff為什麼要唱歌開始講起,並順帶道出他的父親Tim的生活與心路歷程。奈何,這部電影是應該可惜一下的,皆因看起來像分成了兩個故事,勉強地拼湊在一起,歌聲中的「愛」不知到了那裡去。唯一與兩者緊扣的是他們的樣貌接近,骨子裡流著同樣的血與他們唱了同樣的歌。要寫這個故事其實需要用更多的「情」,但是導演卻以編年史的方式處理,難免給人的感覺是保守與記流水帳。

                              


   
   但挑剔歸挑剔,音樂迷對他們兩父子的熱愛與追隨也是令影片感人的原因。戲裡戲外,Buckley的音樂依然影響著世界的潮流,也代表著美國的流行文化。「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裡 我的夢裡 我的心裡 我的歌聲裡」,曲婉婷的《我的歌聲裡》正好代表了JEFF對父親的感情。一首《Once I was》成為了他走向流行樂壇的路,他不是Tim的影子,他創造了自己的唱法,搖滾樂再加上了高音的尖叫,他怒吼,但有時他卻像聖樂一樣,令人沉思。 
   
   大概這種歌聲中的「愛」是父親留給兒子的「天賦」與「才華」,這是一種祝福。而電影中就只有把骨肉親情的情份透過平行時空穿越了兩個世紀,也是唯一可以處理的方法。或者導演未能大膽的作出調動,在這種線性的叙事方式其實是相當俗套。從電影的本質而言,只算是平穩的表演,在選角方面就真的還不錯,Penn Badgley還真的有幾分像JEFF。至於愛情的部份,堪稱老土,十分普通。 
   
   相信電影在開畫之後應該能吸引到一眾文藝、小清新的音樂信徒前往朝聖。像這類的音樂電影在香港的開畫與上映的確不多,而有份量的演員與描寫的歌手也要同樣有相當的知名度與認受性。因此在國外同題材的電影出品上也較少數,而且多數是找來已故的歌手作素材。其實,這類電影最重要的是把偶像的軼事與心事都可以寫出來,而且要有考究。而《歌聲中呼喚愛》雖然是有點老土,但尚且是向了兩位歌手致敬,而且並沒有醜化任何人,如實、平淡的寫出他們不怎樣存在但精神與靈魂都是合一的作品,或者觀眾可以把片名當成了Buckley兩父子給我們的禮物與愛吧。 
   
  文/Dorothy



Tim Buckley--《Once I was》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藍寶石天后》(The Sapphires):用音樂抗擊種族主義


 馬丁路德金窮一生推動民權運動,至今仍然成為不少黑人心目中的偶像。在美國,黑人女子拒絕為白人讓座一事成為了一連串平權運動的導火線,引起了接二連三的改變。而那邊廂南非同樣有種族隔離政策的問題,想不到對黑人的歧視竟然擾攘了接受半個世紀。而此時,同樣是五十年代澳洲政府對當時的原住民展開「清洗」行動,在原住民部落搶走村民的孩子教導他們成為白人。而《藍寶石天后》的故事就是從這個混亂的世代開始。 
                                                

   電影最主要是基於真實的人與事所改編,而其中一位真人的後代也有參與這次的編劇當中,使電影在感情的描寫與資料上更加有說服力。故事中的三姐妹與親人組成了藍寶石合唱團,到當時還是戰場的越南為美軍演唱,用歌聲撫慰士兵的內心,用音樂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而故事裡頭不乏幾姐妹之間的衝突、求愛的趣事、演唱過程箇中所遇到的挫折等等,內容相當豐富,而且甚為鼓舞人心。 
   
   音樂是電影最主要構成的元素,也是當中的靈魂之一。電影的部份可說是無驚無險,有引人會心微笑的愛情、姐妹間的吵吵鬧鬧、縱然內容上在某程度上是有點俗套,但故事的脈絡尚算是健全的,某一些情節,例如無冤不成情侶、家人不准許姐妹們買唱等等都是其他電影都有出現的情節。相對而言,在情理方面沒有什麼的突破,但至少在別的地方上是取長補短。特別是一幕又一幕合唱團所演唱的歌曲,幾位女主角雖不至漂亮,也不是什麼上等貨色,但當她們站到台上演唱,歌曲是動人的,而她們能夠給觀眾感受到喜悅,既是勵志,又是視覺與聽覺上的享受。 
   
   雖說是平權電影,但在某方面上卻是有所缺乏的,例如談「歧視」的部份未見突出,只能夠在開頭出現的小酒館與運送傷兵的那一段略略的提過,其他的就只能用馬丁路德金與甘迺迪填補,但整套電影的核心價值依然是平權與帶出追夢過程中面對的種種問題。這種真人真事所改編的電影是相當有感染力與它的目的性,就是要帶出當時社會上面對的問題,讓觀眾認識歷史所帶來的錯誤,以史為鑑外更是教會我們要尊重所有人,因人是生而平等的。 
   
   戲中主人公排除萬難,好不容易地得到機會到國外演出,甚至得到了不少的掌聲,而真實中的她們並沒有放棄過追求平權與保護自身的原住民文化。而其中兩位更成為了推動原住民醫療的核心人物,對於澳洲來說她們的成就正好是反映出原住民也有他們的生活,他們就是他們,即使是任何人也不能夠改變他們的獨特性。而這部電影同時也提醒了當地的人或者是正在受「殖民」的人必須要群起反抗才有改變的機會。馬丁路德金展開他的非暴力運動,而藍寶石合唱團展開她們的音樂友善之旅,改變可以從多方面入手,並不需要槍炮,但需要個人的覺醒,明白到什麼是能夠達至多元與平等。 
   
   《藍寶石天后》在康城影展裡得到了觀眾接近十分鐘的站立,作為向電影致敬,值得嬴取觀眾的熱愛與讚賞。而片中的主人公穿上美輪美奐的舞衣,扭動著身體,唱出來至靈魂的歌聲,具有感染力與生命力。同時,這部電影也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轉變,讓我們看一看戰爭中的小人物是如何在亂世中打拼。或者電影裡頭的女主角們都不是很漂亮,但這部電影要看的不是帥哥美女,而是看這些又有喜感、又有靚聲線的人表演一番。電影的魔力不只在於影像上的表達,音樂元素也是電影的重要一環,兩者缺一不可。 
   
   基本上澳洲所發行的電影在香港還算是少數,而《藍寶石天后》正是一部具備感動、震懾、歌舞、愛情、溫情元素的電影。總體來說,也不比英國與美國製造的英語電影差,具有相當的水準。 
   
  文/Dorothy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每個人都能找尋自己的天堂—評尤里塞德的《天堂三部曲》



  尤里塞德(Ulrich Seidl)的《天堂三部曲》(The Paradise Trilogy)在歐洲的影展分別獲得好評與爭議,當一次過看完三部分別是《愛》(Liebe)、《信》(Glaube)、《望》(Hoffnung)之後,就會領略到當中的意味,三個無能愛的故事,圍繞著一家人,表面上是有關係,但你可以當成是三個不同的故事去看,你也可以連著一起看,但請記得要順序看,這樣你會感受到為何尤里塞德會有這樣的安排。


 
看過三部電影之後,第一個感覺是「潘朵拉的盒子」,人犯上了過錯,天神要懲罰,但最後留下了「希望」在人間。《愛》談的是縱慾、放縱、性愛、當然從某個特質上看是談文化衝突,但黑與白之間的關係並不重要,有一點可以拿出來談的是「原始」,肯雅風光固然優美,電影裡頭也經常看到動物,主人公酒店房間的床頭上正掛著一幅豹的圖畫,來至文明國度的SUGAR MAMA尋找心靈慰藉,春宵一刻值千金,性的慾望,人之常情。在森林與原野是多麼的消遙,非州的男人是野性的,在這個國度裡自然給人多一分的想像。兩性之間,對性的渴望也是生理與心理需要的一種,一買一賣很平常而已。《愛》裡頭的主角TERESA與一眾姐妹的縱慾,惹怒了天神。於是有了《信》的姨媽,也有了或許日後變成媽媽的小女孩Melanie,也即是《望》的小主角。一切看起來都是因果,是有輪迴這一回事。

  
《天堂》的故事看起來是平常的,可以套用在每個人身上,然而它最令人驚嘆的是在鋪排陳設上是多麼的世故,同時也有導演自身的目的,神到底是否存在,到底有沒有「天堂」這一回事,天堂是虛構還是天堂的另一面就是地獄的大門。在映後的簡短分享會上尤里塞德講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堂」,天堂或者是不存在的,但永遠都存在在每個人心中,因為人是有慾望的。但慾望可以使人帶來快感,也可以使人走向痴狂,走向失敗。在《信》裡頭的姨媽,因為一場意外令到她與丈夫失去聯絡,他的出現打破了她既有的生活。兩個人也展開了一場「宗教之戰」,但重點不在於反基督還是什麼,重點是愛的狂熱,失去了丈夫,得到了耶穌,生命中得以改寫,聖經裡有一句經文「只要相信,不要害怕」。耶穌成為她的一位愛的替身。無可否認,《信》應該會牽動到不少教徒的神經,但藝術的其中一個作用是顛覆,不喜的就別看。人與神之間的「三角戀」,信仰與愛情兩者更顯衝突。《愛》與《信》相對是彰顯衝擊的電影,前者較為甜中帶苦,帶有無奈,後者更是衝破了道德與宗教的界線。

 
至於最終回《望》,就是回歸最基本的命題,就是愛的可能。參加減肥營的Melanie愛上營地醫生,很單純愛與不愛的描寫,「愛總是讓人委屈」,男方的似有還無,給小女孩上了成長中最寶貴的一課。愛有時是無情的,愛是性苦悶,愛是無能愛,愛有很多可能性。三部電影的確有很多元素,也難以從一篇文章中完整地寫出來。

 
三部電影都有它各自表述的東西,人生百態,眾生相,天堂在何方?而在三部電影當中,導演的電影語言其實很簡單,純粹是小電影的製作,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最重要的是內容,用最少的場景,不起眼的演員,都能寫出這一部作品。不得不佩服導演的爐火純青。愛、救贖、天堂、性、情慾,都為這部三部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題材。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裂痕交織著的《破碎》(Broken)生活




 到底是世界很爛,還是我們很糟?面對生活的不如意,或者我們會埋怨,會推卸責任,有些人會把傷痛藏於心底。城市裡頭,人情冷暖滿是百般滋味在心頭,還記得上一次被人關心與關心人是何時嗎?《Broken》背後的意思是談「共存」與「共融」,鄰舍之間發生了些小誤會、敵視,彼此之間的冷漠蔓延至日常的相處,幾個家庭之間又各自有自身的家庭問題,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都是支離破碎的,而電影充滿張力,利用小孩子的視角切合讓我們看到到底是發生了什麼的一回事。 
                                   
   雖然未看過其原著小說作品,但單看拍攝的手法與當中的脈絡,大概感受到是一部反映社會寫實的作品。《Broken》讓筆者想起一部曾獲得柏林影展得獎的澳洲作品《Black Ballon》,兩者均是描寫在小鎮內的家庭與成長的問題,都值得注意的是兩部電影都是小電影,單以親情與社會問題就能引人思考。電影在某程度上除了是一門藝術外,還能作為反映社會現實的作用。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青少年暴力、對性方面等等。縱然這部電影想談的題材也實在太多,但總算是點到即止,同時又帶有一點兩小無猜的青春感覺。運用小孩子的天真的視角,透視出成長與大人世界裡面對的混沌,情感的封閉或廝裂。 
   
   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電影裡的三個家庭各有面對的問題,一個是兒子患上了精神病,父母親不知怎樣與兒子共處,或者是用了兒子不喜歡的方式,兩老均有自己的方式用作守護孩子,但他的問題最終就只有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另一個家庭是一個父親帶上三個女兒,「狼來了」的故事經常性出現,父親又過於保護女兒,結果忽視了管教,女兒走上了歧途。第三個家庭就是父親在感情上出現了新的機會,面對情感的試探,同時也從側面的角度看著身邊的家庭發生什麼事。而這個家庭同時也面對著擔心患病的女兒與早熟的兒子的管教問題。 
   
   每當看到有關「成長題材」的電影總是有種「對號入座」的感覺,流行曲中也有寫到「成長之中有萬重障礙」,有時候是自卑、自憐、自信、自大等等,有時年少氣盛總有銳氣與浮躁。於是,我們就要學習長大,學習如何面對社會,面對慾望,面對與社會磨合的自己,面對更多的人生百態。在當中的過程裡並不簡單,漸漸發現自己與最初的自己愈行愈遠。電影裡所發生的事就像從身邊的一樣,朋友患上了抑鬱症,需要友人的關心。家人患上了某種疾病,要好好照料她。新聞上又報導著少女墮胎的消息。在成長過程裡,我們碰壁,我們以為有完美,但事情永遠都沒有最好的,就只有取個平衡。 
   
   幸福永遠都不是必然的,有得有失,只少我們付出,無後悔就可以了。這部電影除了是揭示社會上的陰暗面外,還描寫到人的可能性,它並非直接的告訴你那人的心理狀況,但你可以在電影之中想像到底發生什麼事。到底電影裡的某人的謊言被拆穿後會怎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平凡且善良的人走上錯的道路?這些都需要我們接觸真實世界才能感受得到,電影的魔力就是它的感情真摯,各位演員都能各施其職,其中幾位更是出名的演員,經驗豐富。 
   
   當然,這是一部談「愛與包容」的電影,錯綜複雜的情感交錯地在電影裡穿插,幾個人的故事看起來是複雜的,但卻如此簡單直接的呈現他們的某部份特質。他們都是「性本善」的,只是環境與觀念讓他們建立了別的看法,他們都是有個好的出發點。姑且談一下三位的父親,他們都對自己的子女有承擔與關心,只是他們有人用錯了方式跟子女溝通,大人經常認為自己是權威,然而真正要做到家庭和諧的不二法門就是要跟孩子討論,跟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 
   
   生活本身就是一件折磨又累人的事情,然而因為它的不完美才能讓我們明白自己是有多幸運與幸福的,至少我們今天還在這裡,可以說著「明天會更好」,有機會使自身的環境變得更好,有機會得到「愛」,有機會關心人與被關心。 
   
   在電影裡,要讚的是片頭與片尾的音樂,翻唱了BLUR的《COLOUR》,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時候的我們,生活就是五味紛陳,時喜時悲。而電影令一個要讚之處就是那種LOMO味道的風格,特有小清新的味道。或者應該說在混亂的生活裡頭,有幸看到這部電影,渡過了一個晚上,為本身破爛的生活填補了一點滿足。樂觀一點說,世界很爛,而我們卻活得很好。 
   
  TEXT/DOROTHY



片頭與片尾曲《Broken》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我的八十後同學》:隱晦的女性視角



 學海無涯,有教無類,這些的四字成語都可以套用在《我的八十後同學》(The First Grader)裡頭。無可否認的是整部電影都很有張力,充份的揭示了「沒有抗爭,那有改變」的道理。這個「改變」在電影裡是可以有兩個解讀,第一是八十四歲的老人馬魯格對學習的執著,在整件事裡是如何牽涉到整間學校裡的每一個人物。第二就是肯亞從過去到現在的國家歷史的變遷。電影把這條路線從老人的過去與現在緊扣在一起,透過老人穿梭過去的回憶,見證新世代的誕生,讓國家得以進步、穩定地發展。 
                                        


   在電影世界裡頭,老人的敬業樂業,不斷的嘗試的確為觀眾傳遞了正能量,證明到學習是無分年齡的,特別是他可以與一群小孩同坐在一起,沒有架子,這是做人的一份沉實與謙虛。飾演男主角的老伯是如此的有生命力,他的雙眼是多麼的有神。除了要注意老人的角色外,不可忽視在片中的女性角色—珍妮老師。 
   
   珍妮老師在電影裡頭是有個推波助瀾的作用,她既是學校的話事人,也是在這個教育平權的運動裡推開了第一步。奈何在電影的處理上對女性的角色相對是有所忽略的,雖然她得到學生的尊重、其他老師的愛、老人對她的信任,但是我們看到在處理上對她的態度是比較的隱晦,而她後來更受到校方的不友善對待,被他人恐嚇,電影對此的描述缺乏心理上的視角,只能描寫她曾經有過這樣的遭遇,到後來回歸校園就完了。 
   
   當結束電影放映後,反而令觀眾思考的人為何一部英國製造的電影,會令人看起來有點男女不平等的感覺。女人面對被恐嚇,面對騷擾時只能啞忍,而她的另一半卻只管叫她到別的城市生活。對此有不忿的感覺,或者導演是認為肯亞的女人是男人的機器,又或者在一種傳統的觀念下女人依然要卑躬屈膝。看到不少的評論都只是針對制度與馬魯格的角色來說,卻有所忽略女性的存在。如果沒有珍妮老師的努力與對抗,那馬魯格未必有機會走得更遠。再者的是她也曾經為此事而妥協,但最後還是堅強的對抗,為老人爭取平等的權利。 
   
   同樣來至英國製造的非洲電影,讓人想起了《沙漠之花》(Desert Flower),當中的主人公WARIS同此片中的馬魯格同樣走上了聯合國的講台,一人談的是反對酷刑,尊重女生,另一人談的是教育的平權。把兩部電影拼起來看是有共通點的,都離不開自由與人權,何謂是英國的主旋律電影。特別是在片中並沒有修改對英國人形象的改造,記錄他們是如何的殘酷。國外的電影懂得面對過去,更直視過去侵略別人的歷史。看著這些有關非洲的群像,看到當中甚具英美電影的主流意識形態,特別是要怎樣尊重每一個人,具有教育意義與傳承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展開對第三世界的一份認識。 
   
   回歸到電影裡頭,一方面是宣傳人人平等的意識,另一方面對推動非洲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作用。《我的八十後同學》令人動容的是有一份感情是無分男女、年紀、黨派的,有些事情應該是我們從小就已經懂得,懂得去保護身邊的人,懂得的愛身邊的人,尊重別人。而不是胡亂的推搪、指責,像戲中的一群家長,他們是如何的無知,人云亦云。有時候,要改變社會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但當看著有些熱心的人無計個人私利,走到最前,這是最令人敬佩的。 
   
   當然,我們的目標並不是從一開始想著做偉人,但我們可以從小事情入手,又或者在某些事情上不要按既定的本子辦事。我們的社會需要和諧,並不是暗地裡的互相指責、猜疑,而是要像戲裡的馬魯格一樣放下身份,教一個幾歲的小朋友一樣。同時也應當要學會珍妮老師一樣,無懼被迫害,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 
   
   在電影最後,馬魯格釋懷了,除了肯亞以外,非洲在過去曾有長達多年的內戰,戰爭為當地的人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回憶,它們是多麼的殘忍,血腥,盼望電影能夠帶出反戰的信息,協助當地的人民有更好的生活。 
   
  Text/Dorothy

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從《低俗喜劇》看香港電影人的自我迷失

 香港的「五萬元藝評獎」的爭議持續不斷,若把得獎者賈小姐文中的中港矛盾無限放大,恐怕對大家都沒有好處。閱畢金獎的文章,只覺有人在挑撥離間,或恐怕是自卑心作祟,故意借題發揮把焦點落在族群裡頭。其實帶有這種想法的又何止只有賈小姐一人,打開豆瓣裡看到內地所謂的資深影評人同樣拿出同樣的論調,天啊,請問電影裡有那一部份是歧視內地人呢?實在令筆者百思不得其解。也說句實話,彭浩翔的《低俗喜劇》也不是什麼的上菜,在電影叙述方面更是粗疏且欠缺了爆發點,也即是所說的「高潮」。慶幸的是,彭導自詡有一點小聰明再加上近年來香港電影市場對本土性的追求猶其熱忱,因此在港產片當中獲得叫好,也是港片迷的一件樂事。 
  

   就是香港電影失去本土才有回歸本土的電影誕生,然而卻有論者視之為不夠視野,不應只拍給港人看,這些意見也實在是野蠻。對於藝評獎的得獎文章與個別評論員所寫的文章尚且可放下一邊,只可以說是當藝評走進政治時,評論就會失去了藝術的層次,再者單憑一部電影就寫出題目具大而需深究的文章,難免是以偏概全。 
   
   《低俗喜劇》無疑是一部電影人的自省與反思,特別是針對過去十年港片出現的現象,有些香港的影評人就劉偉強導演的《不要讓你孤單》中的某段情節裡頭表達了合拍片的無奈,那一段是劉燁對舒淇說「這裡不是香港」。自從沙士後,內地開放CEPA,電影業北上,杜琪峰合拍、劉偉強合拍、葉念琛合拍,連本土的麥兜也合拍,大小導演同樣走上這樣的一條路,而彭導也自不免殊途同歸,但幸運的是他懂得取得平衡。平心而論,合拍也不至於是原罪,只是清一色、一窩風的表現實在令觀眾生厭。而眼見不少香港導演因而失去自身的特色而屈就其電影的合拍制度中更見可惜。 
   
   不得不否認,內地的電影市場是個具大而有潛力的,而內地的電影業界同時也要借助香港電影走出國際市場,合拍是製造了機會讓內地的演員多一個機會走出去。但同時對香港導演來說也是一個輸入、借鏡與學習的機會,但對於一個導演來說難的是在於如何在合拍當中保留其個人精髓,拍出來不見得格格不入的,相信是需要個人對中港兩地在文化上的觀察與個人的一套價值觀。即使是執導多套大片的杜琪峰也曾有失手的時候,比如說《單身男女》當中奇怪而硬來的情節,不但是有植入式廣告的推銷,更有的是不中也不港的味道。 
   
   但當看回彭導的《春嬌與志明》,話雖是合拍,也港味依然重,在合拍片當中算是較為兩全其美的,一來是滿足到觀眾的需求,有玩味更有對愛情世界的試練,二來電影兼顧到兩地觀眾,平衡其需要。再看回《低俗喜劇》,如果針對彭導在電影裡頭大量放置粗口與色情內容就假定這人是「低級」的話,那對港片多年的發展與理解也實在是皮毛極了。粗口一直都是港產片裡的一大特色,大鳴大放,甚有港式市井之徒之味,至於色情內容不如回歸到九十年代,看看不文教父黃霑的「不文小丈夫系列」。性喜劇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看這類電影最重要是夠放夠盡。而《低俗喜劇》只是一個延續罷了,有關對「低俗」的批評或者可以用咸魚青菜來解釋,導演的存在是創造自身的風格,在香港不是每個導演都是帶有女性視角的許鞍華,也不是每個導演都是鬼馬又寫實的陳可辛,也不是每個導演都是大眾的導演。有些導演只是拍小眾電影,有些是寫實的,每一個都有他們獨特的手法與視野。而彭浩翔是絕對屬於大眾的,他善用年輕人的語言,懂得收放自如,懂得製造吸引大眾眼球的話題,他的電影有的是文藝的,也有著黑色幽默。 
   
   《低俗喜劇》中的電影監製做電影的目的無疑是為了「搵食」,在「搵食」的途上要面對很多的問題,曾經在社交網絡上看到有獨立電影人反映到新晉的電影人要如何的結識老闆,去什麼投資會也能夠爭取資金。電影既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一門生意,票房始終是黃道。而片中主要的內容也是傾向於電影人的生活與生存,自尊是如何被摧毀,如何把一個有夢想的人趕入窮巷裡。同時也交代了電影圈的潛規則等等。從個人的解讀而言,《低》片更像是香港導演面對中港合拍片的迷失與反思,從廣告植入到找到投資方,再到牽涉影人的生存,正是給了香港的文化部門的當權者打了一巴。 
   
   很多人都說香港是文化沙漠,話雖個人對《低俗喜劇》並非十分喜歡,但個人欣賞有些影人堅決要守護香港電影的本土性與前人留下來的文化。其實論低俗,王晶也十分低俗,何不把他拿來一起罵,卻要針對彭浩翔。也平心而論一點的是香港人也並非如電影的演員一般,只是香港人也樂於接受這種電影。觀看荷里活電影,也不就是一樣有性喜劇,也不就是一樣是粗口橫飛,你們不也一樣看得樂透透?這部電影對香港的電影文化來說反而是重要的,是什麼讓我們失去了主體,又或者要問香港的電影未來到底需要走上怎樣的一條路。藝評獎的爭議,無疑是對藝評有一定程度上的衝擊,同樣令我們反思香港的文化政策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低俗喜劇》更推動了港產片的本土價值,也讓影人更樂意堅守其中。(特別是杜汶澤將會以低成本價錢開拍本土的小品電影,令人期待。) 
   

  文/Dorothy




劇中演員回應ADC藝評獎得主

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從心出發.享受觀影

在著名博客「講.鏟.片」中看到一篇消息,就是院線方面為了怕被不知情的觀眾投拆之下,在進場的時候加了簡介電影所使用的技法,指明電影在開場後用什麼的比例、是否黑白的播放電影。平心而論,今日的社會愈來愈反智,本來看電影就是一個等待驚喜的時光,但進場之前就已經告訴你,甚至到片尾的時候電影要播放「蝦碌」、「搞笑」的片段才能留得住觀眾,於是我們發現對於電影欠缺了尊重。一方面是對電影有關人士所形造的效果,浪費了他們鋪排的心血,其次是對參與電影的所有人,出力的人欠缺感激之心。

每一部電影說實話拍得不容易,當享受過人家提供的娛樂後,也有必要好好尊重他人努力的成果,然而觀眾急急離場,甚至隨便就投訴,的確是使觀影的質素變得更差。從事創作的人都是團隊工作,當看到這個情況真是心痛。當電影成為一種信仰時,好好的祟拜才是最重要的事,喜歡不喜歡也好,只少好片與爛片之間,總有可以讓你看到的東西。

要怎樣提升本地觀眾的素質,其實在劇場、電影院也有不少工作者講了很多次,劇場裡觀眾看到心儀的明星依然會拿出相機拍照,電影院內的說話聲與手機鈴聲依舊此起彼落。我城的觀影氣氛與素質只能說是比內地的好,因內地的戲院經常有人不依坐號坐的,只少香港人懂得守某些規則,但不是全部。當電影的技法與驚喜都一語道破時,只能夠說如果大家是尊重電影的話,不如少一點投訴,多做一點正經事推動香港電影的觀影文化。而不是把導演的手法無限放大,當我們可以做到沒有溫馨提示之時,那就是真正文明到來之時。盼望香港的觀眾能爭氣。

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紐約精讀遊》:易入口的印式小品




《紐約精讀遊》(English Vinglish)中的女主角莎希(Shashi)愛烹調她最撚手的小甜點Ladoos,對於剛接觸印度寶萊塢電影的觀眾來說,這絕對是一部易入口的印式小品電影。還記得以前有個靈格風的廣告,講明三個月學好外語,今日靈格風結業了。三個月學好外語,不知道最後有多少人真的成功學好,但我們或多或少也知道學好外語是邁向世界、邁向成功的一步。自從《作死不離三兄弟》在香港高鋸票房之後,片商似乎有意引入更多屢受好評的印度電影,筆者看的有關印度電影的題材不多,有丹尼保爾的《一百萬零一夜》與一部小品叫做《蓮娜的甜美生活》,無疑對印度本土的電影是好奇的,特別是印度人是一個鍾愛歌舞的民族,華衣美服,加上歡愉的氣氛,當電影完結後的數天,電影裡的歌曲一直在腦海打轉。說實話,印度電影近年在世界上冒起也不無原因,印度演員走進國際,像《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男主角也被一致認定演技不錯,可惜在英語的世界裡得不到認同。 
   
   翻看一些資料,在《紐約精讀遊》一片中的演員也有不少參加荷里活電影的經驗,難怪看起來是那些的面善。每個地方的電影均有他們對文化種族的看法,荷里活的作品在近年愛到印度取經,如《黃金花大酒店》和《再單身遊記》都有股印度癖好。當「印度」走到所謂的文明世界,又是另一種的風味。片中包含著對兩性平等、文化衝突、家庭關係的討論,莎希是因為家人的緣故而走去學英語,只因在當地本土的語言與外語之間是有一定的距離。不懂英語就不能向上流動,不懂英語就有與別人溝通的問題。 
   
   在家人的安排下,莎希到紐約為外甥安排印式婚宴,期間就參與了英語培訓班。當她到達紐約時面對著一個陌生的環境,她感到了無助與絕望。人在異鄉感到格格不入,豈知遇上西方白人男子。不知是陰差陽錯還是什麼,二人春心蕩漾。幸好這一段錯配的感情是發生在西方,慶幸不是發生在印度本土,否則女性就會蒙上壞女人之名。片裡雖然沒有刻意的批評印度的兩性不平等,但主旨則提到要學會彼此的諒解與尊重。特別是夫妻之間,在種族之間,甚至是在家庭裡頭,要做到互相尊重,但不是互相的指責、互相的猜忌。 
   
   或者在電影的內容上有點是老生常談,叙述性的手法更顯得普通,沒有特意有別的方法處理,但混和了印度文化、愛情元素、家庭原因、再加上相應的歌曲使這部電影生色不了。再加上女主角帶有少許的輕挑,自我的鼓勵與上進,憑著內心的干勁。使電影處處流露出一份真情,更滲透著正能量,這是相當難得的。當然,電影的成功之處莫過於女主角身上的一份率真,平易近人,使她得到了班上同學的信任,更打成一片,共造和諧的學習氣氛。因此這部電影嬴的不是編劇手法與當中要探討的社會問題,嬴的是嬴在情份之上。 
   
   女主角的演出固然是優秀、有感染力的,同時在影片後段她開始習慣了在紐約的新生活,使她從一個「鄉下妹」搖身一變成「企業家」,當中也有一些文化衝突上帶出的深思,在英文班裡可略見一二。語言,從來都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但在某些時候人就會顯得自私,就會單以個人的能力去看待別人。在電影裡頭,有一幕相當的應景,就是男人認為女人應該守候在家,弄弄甜品。但是,受過自由教育的美國外甥就有所反對,她認為女人也能撐起半邊天。這就是戲裡要談的文化衝突,只要有恆心,女性其實也有相對的能力。 
   
   女性平權的路在印度走得不容易,但至少有一部本土的作品為當地人注入些新的看法。其實女性最希望的是有平等和尊重,無論是否女性,我們每個人都是生而不同,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國家,但我們都是地球村的一份子。有些普世的價值是需要守護的。英語說得怎麼再爛,不是一個重點,重點是做人要放下主觀,才能擁抱未來。 
   
   自信、自尊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而在這部電影裡頭運用著幽默的手法,帶有一點抒情,排解了外面世界的不滿。不公平的事正每一日在上演,而此刻,在電影世界內讓我們閱讀世情。 
   
  文/Dorothy


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向政府說不》(NO)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





每一年的奧斯卡,相信只有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動畫短片的角逐是最為激烈,單看初選名單中,八十多個地區都有各具特色的作品,從島國到小國,再到我們熟悉的大國。能進最後五強早已是十分難得的,獲獎的話是對國家的一份榮譽,落敗也是雖敗猶榮。智利電影是少語種電影,這次闖進奧斯卡的殿堂靠的是當地人對自由、對文明、對普世價值的追求。一九八八年,東歐開始發生了異樣,緬甸有學生運動,南美州的一方有他們守護自己的權利,反抗暴政,為自己投下了「反對」的一票。 

   
   看電影的同時尚且可以理解當地發生的歷史,國家好不容易地爭取獨立,但七十年代發生軍事政變,當地人在皮諾切的暴政下活了十五個年頭,參與集會的人屢受打壓,死的死,失蹤的失蹤,困在牢獄裡的都是政治犯。情況與我國十分相似,於是我們看到有些人在背後開始做一些捍衛自己話語權的東西,有些人開始站上街頭,一代一代的薪火相傳。智利,這部電影教我們的是不要遺忘,有些事情要反覆記住,自由是屬於人民的,自由是屬於社會上的大多數。 
   
   《向政府說不》是一部帶有政治議題的電影,並且用到媒體人的角度切合視點,在選戰背後要發功的不但是政治人物,媒體的攻勢也會有影響性的作用。當然,要嬴得選舉,最重要的人喚醒沉默的大多數,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在傳播學裡頭有個傳播現象叫做「沉默的螺旋」,而在這個選戰中,人民從沉默中爆破,成就了當地的改變。選戰中除了是意識形態的對立外,媒體也有其自身的影響力,用什麼的角度可以使人們受落,增加自身的幸福感,該怎樣摸透人民到底是需要什麼,這需要下一點功夫。政治口號與宣傳息息相關,怎樣從設計上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都是片中的主角Rene要做的工作。 
   
   政治運動要取得成功不但要有智慧與運氣外,更需要的是勇氣,世界各地參與社會運動的份子都會受到官方的打壓,無疑智利的抗爭是奇蹟,更是群眾力量的彰顯。電影主要要反映當時社會上的不滿,也紀錄片智利的一段歷史,與此同時影人更用到舊有的攝錄機拍攝,是今時今日在世界電影的群像裡頭中算是少見的,更顯得影人特別有心創作。另再配上當時智利的政治宣傳的廣告片段,能夠善用素材是相當的重要。一部電影重要的是除了創作團隊以外,重要的是帶出核心的價值,更重要的是能夠飲水思源,讓人國家以外的觀眾有助認識國家的歷史與發展。 
   
   基本上這部電影反映的除了是群眾的力量外,還有的是政治宣傳中的爾虞我詐,針對對方的素材抹黑與漂白。用最少的理由得以說服群眾,用強硬的或者會招致損失,用幽默的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選戰的目的,起初是為了兌現總統的承諾,沒想到反成為了下台的機會。不論怎樣,在運動裡頭有時候要相信群眾,而不是打定輸數。然而,有時候政治是一場投資,一場國家命運的賭博,我們都無法得知政治到底是什麼的一回事,只有堅信自己的價值,在路上找尋自己的同路人。無論是投YES還是NO都是民主的取態,都是需要尊重的。電影所呈現的只是事件裡的一部份,若單憑此電影評論智利的局勢似乎有點偏頗。若針對影人的政治立場也是無謂的,像英國的堅盧治(Ken Loach)也是聞名的左翼。 
   
   平心而論,《向政府說不》是部精彩的電影,讓觀眾看到復古的味道,也讓我們看到歷史的洪流,南美電影或者是我們的另類選擇,但懂得說「不」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去學習的事。歷史的功過不由我們評價,但我們可以看到政治運動背後是花上很多的人力物力,革命的產生絕不容易,但這些火早已透過電影進入了我們的心。特別是這是一個非暴力的和平抗爭運動,當權者的打壓只會讓事情愈描愈黑。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就曾經說過「在高墻與雞蛋的一方,他永遠會站在蛋的一方」。在現代世界裡,目前仍然有假選的事件發生,正義與公平是不能依靠國家機器為人民守護,是需要人民自身的覺醒。 
   
   這部電影對於我們來說,要評論的重點不是電影到底用到什麼技巧,而是讓我們回歸最基本的價值,自由的價值,無疑對我們來說是一部警世的電影。 
   
  文/Dorothy
電影預告片
電影沿用當時真實的廣告,而這是廣告的其中一段。

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雷聲大.雨點小的《寒戰》

當去年看到《寒戰》代表香港出展韓國的釜山電影節時,難免對這部電影有期望。據說影展裡有不錯的好評,於是當影片回到香港進行宣傳,也是打著強勢的旗號。《寒戰》的兩位導演梁樂民與陸劍青都是在影壇內屬於是資深的工作者,兩位皆是由副導演做到上正式的導演。回看香港的影壇,有不少獨當一面的導演都是從影圈內從低做起才有今日的成就,年青一點的有銀河映像的游乃海與他的師傅韋家輝。再說到把香港電影帶出去世界的有劉偉強與麥兆輝合導的《無間道》系列,當然少不了杜琪峰成功把警匪、黑幫電影發揚光大。 
   
   不少人看重《寒戰》這兩位導演潛伏多年,會不會是「臥虎藏龍」,誰知買了一個失望。話說因票房不錯要拍續集了,還找來周潤發參演,這回其實令不少人頭痛。假設《寒戰2》要上映,相信很多人都要衝著發哥來看。《寒戰》在香港電影市場裡是走出了一條延續的路線,特別是在這個混亂的時局下。在近一兩年的香港,經常就到某些的公眾人物,甚至是前任特首都被廉署邀請協助調查,而且近年社會上多了不少有關警權的討論。票房收入可觀並不代表劇本寫得夠精,基本上這套電影的鋪陳是斷裂、混亂與不合理的。看起來有些的位置是裝胸作勢,胡亂的擺佈,故作懸疑就算。 
   
   電影票房的成功就要拜演員的演出所致,全都是男人的天下。在展板上的男人都帶有帥氣,剛陽,副車就這樣中了。有些人把《寒戰》比喻為繼《無間道》之後的香港經典,明顯是過譽了。更不用說可以追到杜琪峰的《暗戰》,而且個人認為連游乃海的水準也不及。電影裡的人,每個都有著拯救世界的使命,以為自己就是絕對,描述警隊奪權的那一段是兒戲與不堪入目的。而警隊與廉政公署之間的衝突看起來是非要拼湊在一起似的,粗疏的槍戰,消失的五千多萬,看不到的連貫性,被刻意洗去的段落都是馬虎的。 
   
   即使電影裡描述的是「男人之間的爭鬥」,但實在看不到彼此的惺惺相惜,反而是不知所措。而女人與男人之間的感情更是輕輕帶過,焦點與整個片的多角關係沒有連結在一起。作為觀眾是有責任批評導演的不是,正如電影節的藝術總監常叫我們要成為專業影迷之前要多看爛片。《寒戰》的焦點只是在乎男人的戰爭,警廉之間的戰爭,但忽略的是與公眾有關的信息與未能帶出更深層次的信息。所謂深層次的信息就如《無間道》般,帶有無間地獄、政治意識、港人的身份認同等等的意識內藏,而不是表面上的為拍而拍。 
   
   最吊詭的是導演根本就埋下了拍攝下集的伏線,在戲中有些的警員下屬不幸的犧牲,衝鋒槍的失蹤都沒有交代過任何一塊。面對著《寒戰》實在有太多未解的謎團,對於觀眾來說是相當的不負責任。雖然說是說電影是可以「留白」的,但留的位置不正確,也是敗筆之處。 
   
   基本上是可以打趣一點說《寒戰》是可以分為兩部份的,前一部是行動的細節,後一部就是有關貪污。兩者沒法融合在一起,見得生外。但《寒戰》又不至於一文不值,至少可以把觀眾「欺騙」進場,至少還能看看高大帥的明星,至少它仍然是一套屬於香港人的香港電影。在合拍的洪流下,我們看到就連杜琪峰的新作《毒戰》也淪為合拍片,香港的本土特色始終要有人堅守。因此念著一點情份,也不至於是劣評。 
   
   告訴大家一個電影的小知識,《寒戰》相對較特別之處是徐家傑的加入,此人曾經是當過廉政公署的領導層,因此十分熟悉廉署的架構。有真人的加入始終比不熟悉的演員更有說服力。為電影增添了一份似是疑真的感覺。 
   
   《寒戰》成功在2012年的港片中走出了一條大眾化的路,更把不少脫離港片的人拉回影院當中,猶記得電影一上映時社交網絡中滿是電影的信息。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好與壞,是有相向性的。只少香港的導演要搞清,回歸本地才是本地影迷的長遠希望。 
   
  文/Dorothy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