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38th HKIFF】《福島祭馬》:是祭馬.也是馬祭


《相馬看花》是日本獨立電影導演松林要樹的福島三部曲的題目,前年第一部副題名為「被剝奪的土地記憶」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登場,當時導演在見面會提過下一部電影是關於傳統的馬術與關於馬的。今年,電影節主辦單位信守承諾,為觀眾帶來了松林要樹的新作《福島祭馬》。或許,自三一一後日本國內外都出現了很多後災難的紀錄片,例如是Lucy Walker的《海嘯與櫻花》,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得到了火鳥大獎的《祖之根》(Roots)等等。拍攝災難紀錄片要有視角,而《福島祭馬》則採用了動物的角度去看核災,透過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動物們都需要平等的對待,而不是遺棄他們。 
   
   第一部的相馬看花在拍攝上看起來比較隨意,從地震一刻拍攝到某個階段就完結了,全片跟隨導演的步伐走進福島的核災現場,讓我們看到災後的第一現場在主題上《相馬看花》是零散與個人化的,從第一人的角度出發走入無人區,看著疏散、留守,看著福島居民的訴求。最深印象是居民們在鏡頭前都是陽光與笑面迎人,沒有坐困愁城。大概在面對災難的時候,能夠活著已經是一種福氣。動物與人類不同,人類有政府的安排遷徙到安置區,但動物的性命則貧賤得多。相馬看花第二部《福島祭馬》就是用二十個月時間見證著馬兒們的處境,他們是最沉默的一群,而影片難免會有一種令人心痛與唏噓的感覺。 
   
   在福島,祭馬儀式已經有上千年歷史。對於當地居民是一年一度的盛典,然而災難無情,為了讓社區的居民重拾自信,當地的祭馬活動依然要舉行。對居民來說祭馬活動是傳統,心誠則靈就會得到祖先的庇佑。在《相馬看花》的相馬有兩重意義,第一是南相馬市,第二就是當地人以馬的職業為生,例如是經營馬廐與練馬師,還有的是處理食用的馬匹。《福島祭馬》並不是要質疑當地的傳統,而是讓我們看到馬的一生是如何的短暫,生命是如何的被踐踏。即使有不忿,但又可以怪誰? 
   
   田中先生的馬匹在海嘯中倖存,然而他們身處在政府公佈的二十公里疏散區。人可以離開,但動物卻帶不走。經過了周旋,終於在新的安置區域設置臨時馬廐,暫可保住馬兒的性命。牠們避開了地震、也避開了海嘯,但問題開始浮現,就是牠們應否被食用,本來牠們都會送去宰殺。曾幾何時,有些的馬匹是賽馬,昔日賽馬場上的英雄,如今被淪為人類的食物。昔日在賽場上奔走,如今在禁令下只能困在小空間裡活動。將心比己,我們需要有的是同理心。馬主也有他們的苦衷,面對生活總會有難念的經,再加上日本國內的人對福島出產的東西已經是恐慌。曾經有些例子是歧視來至福島的人,更何況是動物。每年日本所供食用的馬匹約為一萬隻,而福島所出產的佔有五份之一。電影不是要質疑吃馬肉是否道德的行為,而是這些所謂人類的好朋友,不過如此。也不知是否幸運,日本政府停止對福島馬肉的輸出,馬兒終可避過食用。 
   
   隨著傳統祭馬儀式的舉行,馬匹與人可以大派用場,重溫昔日的風光。人馬合一,祈求風調雨順。而在這段時間,馬匹得到北海道牧場的照顧,不需要再瑟縮在小空間之內,而是可以自由的回歸自然。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我們都知道核幅射對人體有害,更何況是動物。有些馬匹在飼養中途離奇死亡,身體還會不自覺的發抖。在紀錄片裡沒有花很大的篇幅講當地的祭馬歷史,大約可以理解為表達將士的勇猛與上天的祝福。舉行祭馬活動,有助災區的人有自信,讓他們看到希望的種子。可是,祭馬的背後卻是馬命的終結。 
   
   原本這些節慶馬避過了被食用的危機,但在祭馬後政府的法令朝令夕改,原先給馬匹安置的地方不能再使用,在劃設無人區禁令後的二十個月,馬匹只能「回家」自生自滅。牠們被認定為上天的祝福,但最終人類卻要令到牠們失去了依靠,後果是怎樣不需要寫出來。有幸的避過地震、海嘯、再避過核災,然後避過宰割,到最後原先可以信任的人類出賣了牠們。另一邊廂,當一隻馬匹在賽馬場上無用武之地時,牠的馬命只能如此便宜,並且苟且偷生。 
   
   《福島祭馬》是一部發人深省的作品,我們認為人命寶貴,難道動物的命就可以妄顧?後三一一的紀錄片多數都在談土地、談人情、又或者是談道德,其實我們需要的是關心那些弱勢,動物在當中就是被擺佈的弱者。牠們根本無從選擇,唯一可以做的是認命。願所有在殺畜令無辜犧牲的動物都安息。同時,也期待《相馬看花》的最終回。 
   
  文/Dorothy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38th HKIFF】《會哭的石頭》( The reconstruction):重整心靈碎片


《會哭的石頭》(The reconstruction)是一部來至阿根廷的小電影,Edurado是一個鰥夫,也是一個油井工人,他一個人住在偏遠的郊區,生活苦悶,兒子與太太不在身旁,本應有個幸福家庭,但因為內心脆弱難面對自己,故獨身一人。突然接到朋友電話,前往國境之南,誰知老友一家也遭逢巨變,老友突然的離去、唯獨剩下寡母妻兒,此時此刻他可以做的是面對自己懦弱的心靈,把昔日的逃避與不信任化整為責任與承擔,協助這一家人重整生活。

電影拍得寫實、生活化、不外乎是衣食住行、一個連牙醫也不敢看的孤獨精,窩於自己的世界、生活得靡爛,不修邊幅的。而電影的內容也相對是片段式的帶出男人的生活,從一個月的世界緩緩走進另一家人,把封閉的內心一步步的打開。透過觀察與切身的感受,發現到愛,內心的秘密也要揭曉。戲中的Edurado沉默寡言,電影鏡頭主要拍攝當地的民情、大致上也會看到當地的荒涼,而戲中也使用到一些的空鏡與無對白的鏡頭交待了他的日常生活。

在題材上不至於是創新,但起碼是一部有愛與治癒系的電影。助人自助,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是想建立一個家。上天要他的家散掉,這邊廂要他幫助這一家人,說他自私嗎,起初還是有點抗拒,有點避開人的態度,久而久之也開始信任人,成為這個家庭的天使,也為剛失去丈夫的太太提供一點溫暖。說男主角是「石頭」是當之無慚的,他一直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收得很入,又不常說話,外人很難理解他在想什麼。在電影裡他只有木獨的演出,到最後觀眾可以看到他是一個有情感的人,會看到有轉捩點。電影比較精彩的部份是的到人的轉變,雖然不是什麼的大事,但展現了人性的光輝。一個素不可識的男人無責任要照顧朋友的遺孀,也沒有責任要留在他們一家身邊,但因為惻隱之心而行動。

生活破碎得連汽車也破爛,在這個家庭最初也受到閒言閒語,漸漸地他的出現重整了這個家庭外,也為自己的內心重拾碎片。這一家人很平常,卻有著難念的經,小女兒讀書不成,大女兒則比較自視過高,看不起人,而母親則比較依賴性強。朋友明知身體有難,不敢坦白告之家人,這段時間就只好交給心目中可信賴的朋友代為照顧。是為兄弟間的承諾,儘管有些畫面選擇了用留白的方式處理,但大致都可以看到朋友的苦心。國境之旅,是Edurado的心靈之旅。

雖然是一部很平常的電影,內裡的意思也很淺白、但仍然會感動人心。電影節的好處就是看一些外間比較難看到的電影,拉美風情這個環節帶我們到世界之南,看一下森巴電影,也看一下那邊的電影發展。拉美電影不一定只有《向政府說不》,同樣也有新的事物讓我們發掘。在眾多的選片裡,《會哭的石頭》會是一部暖在心頭的作品。

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戀上肥皂劇】《廢柴舅舅》(Uncle):外甥多似舅?

人生到了一個關頭,失諸交臂,人財兩失、愛情又受挫,真是生不如死。正當尋死之際,收到一個電話告訴你要照顧一下那個素未謀面的外甥,真是又驚又喜。在第八十五屆奧斯卡的得獎真人短片《宵禁》就是一個把快要自殺的人找回人生意義的故事,同樣的葫蘆放進BBC出品的六集短劇《Uncle》(廢柴舅舅)身上是一個既勵志、又帶點麻甩的電視劇,一個生活得不如意、一事無成、一塌糊塗的漢子臨危受命要照顧外甥,而外甥處處與他爭風相對,經常口角。話雖如此,透過二人之間的相處也衍生出叔姪間的溫馨情誼。或者愛是很奇怪的,你愈愛一個人就必喜歡與他爭執。這部電視劇另一個賣點是歌手兼主演Nick Helm為劇集而寫了幾首歌曲,歌詞與旋律十分動聽,而且配合到劇集的需要。


話明廢柴,到底有幾廢?人又老、錢又無、女人又走佬、音樂事業無人賞識,而且樣子不夠討好,而且生活習慣不良、吸毒、不打掃、不是完人,再加上肥胖的外表,製造了弱者的形象。一個肥胖再加上類似披頭四的冬菇頭小子,一個隨便、一個神經質,不打不相識,表面上是外甥不似舅,但在音樂的才華上難道真的有遺傳?廢柴舅父Andy(Nick Helm飾)與外甥Errol(Elliot Speller-Gillott飾)向大家示範什麼叫做「美男與野獸」,同時讓我們得到了正能量,當你生活得如此靡爛時,能有如此的愛去告訴你不用去介意太多,外人的閒言閒語都是狗屎,只要相信自己就可以成事。

Nick Helm與小萌童也是第一次拍電視劇,但並不生疏,以小成本的電視劇來說,這部片簡約得來有愛,而Nick Helm本身就是英國的創作歌手,有一把好聲音。劇集的亮點就是他唱出為劇集創作的歌,讓人在節拍之中投入到劇集之內。每一集的劇情都圍繞著兩叔姪的關係,互相的保護,也互相的明白。這部電視劇帶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現代人的家庭關係支離破碎,父母未必能全盤的照顧孩子,也未必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有時一家人的關係出現了隔閡,而《Uncle》的出現就是要人關心家庭,了解身邊人的需要。有些人不完美,但可以看到他們的可愛之處。

而透過Errol的出現,讓Andy的生命得到曙光。即使生活依然不太如意,感情生活更加是混亂,但讓他對自己的音樂重拾信心。Errol也是一個怕事的小孩,遭受到白眼,而在舅父「惡俗」的幫助下他得以成長,明白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人。每一集均有不同的事情要兩叔姪共同的處理,內容圍繞著日常生活、例如是去派對、去踢足球、唱歌等等。而兩叔姪的共通點就是都有歌唱的天份,成立了一隊樂隊。

《Uncle》是一部有心與成功的電視劇,有一種觸摸到人內心世界的能力,能夠溶化到人的內地。此外,除了原創歌曲外,音樂的搭配也相當出色。兩位主角的演出鮮明,有火花,是一部溫馨的趣劇。




《No Survivors》

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香港棒球電影:《無野之城》


講述台灣人打進甲子園的電影《KANO》即將在港上映,而香港也有一部棒球電影,郭富城有《狂野之城》,雲翔與劉國昌合導了一部以香港棒球隊為藍本的同志電影《無野之城》。《無野之城》(2008年)是雲翔首部作品,而一想到雲翔就想到裸體。《無野之城》是一部大膽的電影,走進男更衣室看男生們洗澡、互相的打罵,更大膽的是讓真正的香港棒球代表隊出演電影,戲裡除了女角林苑與董敏莉都是非專業演員。

                     

《無野之城》與《KANO》雖然都是棒球電影,但彼此的目標與關注的議題也不一樣。前者賣弄春光、戲中人物愛慾橫飛,有一夜情、同性戀、帶出了人在感情路上的複雜性。而《KANO》則是一部有關台灣本土情懷與歷史的電影,兩者不能作比較。《無野之城》把運動與青春的愛慾作出融合,帶出年青人的價值觀與人性的所需。而香港也鮮有一些有關運動的題材,故《無野之城》也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缺,奈何電影在戲內硬傷處處,也欠缺了棒球的知識與著墨點。與《KANO》的勵志與令人血脈沸騰的投接球鏡頭比,《無野之城》則是處處春光。

在當年最大爭議並不是在電影之內,而是電影的演員梁宇聰在一個同志節目中發表恐同的言論。明知這部片是同志電影,卻亳不尊重同性戀者,實在是不懂得尊重人。一個演員連自己的電影與角色也不懂得尊重時,有什麼資格做好自己?對於《無野之城》,特別只是在於讓人看到有這樣的一隊港隊,而戲裡面的實用性與價值也不算很高。至於雲翔有了這次的經驗後,在之後也拍了《永久居留》、《安非他命》、《愛很爛》等作品,一樣是透過男性的群像吸引眼球。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KANO》:用棒球建構家.國.情


 魏德聖與馬志翔合導的電影《KANO》在台灣破過億票房,它是一部相當有意思的電影,蘊含著台灣的鄉土之情、青年人的熱血與青春、還有的是把一段日治的歷史放進片裡,內容十分豐富。當我們看到台灣青年人佔領立法院的訴求,再加上看到這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感受至深。愛國主義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帶點虛無縹緲的東西,特別對於香港人,所謂的愛港也只是掛在口邊。看《KANO》難免會有一點的慚愧,就是我們有什麼資格高聲說自己對這個地方的愛。香港電影裡面對香港的愛、對香港人的愛並不是從土地出發、植根本土的愛,而是出現了一種流於表面的感情,甚至有些電影是出賣了香港的靈魂與香港人的精神。反觀台灣,無論是紀錄片、當地的社運、甚至是電影也貫徹著當地人濃厚的情誼,對土地的感恩與拷問。《KANO》不是一部十全十美的作品,但對於我們卻是一部值得觀摩與學習的電影,它有著我們最缺乏的東西—真誠。 
   

  棒球出少年 
   《KANO》可以解讀為一部「男兒當自強」的青春勵志電影,離不開從比賽裡得到民族認同感與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比賽有輸有嬴,重點不在於取勝,而是有沒有盡過全力。而《KANO》裡的棒球橫飛、球來球往,有如看現場直播式的拍攝手法的確會看得熱血沸騰,即使不懂得棒球也會立即想認識這項運動。事實上《KANO》的拍攝目的並不是放在運動身上,而是借運動為手段,帶出日治的歷史與嘉義人對土地的厚愛與跨民族的大同信息。當然,運動在電影裡也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從而建立出國家民族的英雄形象,在運動的分工與兄弟情誼上也有相當強的生命力,使到《KANO》即使是有缺陷也藏著熱血之情,填補了影片本身的不足。 
   
   在描寫歷史的電影裡最忌就是不依史實,為了遷就劇情而加油添醋。《KANO》是有明顯的毛病,例如是把嘉農寫成是第一支打進甲子園的球隊,其實嘉農是第一支打進甲子園決賽的球隊,是他們的最好成績。另外,又故意刪改嘉南大圳的落成年份作串連,基本上是有誤導成份,必須以正視聽。其餘的部份除了矯情了一點以外,大致上處理得不錯。在球場上的情節相當緊湊,更用了接近三份一的時間拍攝球賽,所動員的力量相當浩大。在處理球場的畫面上有如打仗般,為了國家與個人榮辱,這一戰在所難免。還有,在比賽場上的互相尊重,把國籍身份通通都拋諸腦後,只為打好一場波。 
   
   棒球是團體運動,也是一項眼明手快與智慧型的運動,要想如何搶疉、上疉,也要講求分工才得到致勝之道。嘉農高中的棒球隊起初並不是顯眼的球隊,球員在日常的學習裡也是以農務為主,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在當地做了很多建設,並以當地為家。而在別人眼中,嘉農的學生只不過是農民,沒有身份地位,就連球場也沒有勝過一場。誰會想到在新任教練的訓練下可以突飛猛進,教練為他們訂下目標。努力是有回報的,他們得到隊友的互相支持,得到群眾的鼓舞,終成為了國家英雄。在描寫隊友們的關係時也寫得動人,把集體生活與集體的意志都勾畫出來,發揮團結的精神。而棒球也讓這群青年得到了人生目標,在日後分別成為了台灣棒球史上的重要人物,回饋家園。傳承才是運動中最可貴的環節,青春、熱血就一地灑在球場上,即使受傷、流血也變成痛快的事情。血可流,頭可斷,就是年輕人不要命的性格,電影就是要令人相信青春的力量是如此宏大的。 
                           
   
   棒球以外.以心建家 
   除了運動外,電影還描寫了當地的鄉土氣息,農民日常而作,當地人生活簡樸的一面。對於孩子來說,棒球以外的生活就無慾無求,知足常樂。以自己的社區為傲,建立了與鄉親之間的感情,樂於改善鄉間的環境。難得的是一部電影的內容如此的多元化,不獨描寫青年人的血氣方剛,還側寫了他們與大自然的關係。不只是孩子在努力,另一邊廂成年人在建設社區,相互的影響著。有怎樣的環境就孕育出怎樣的人,對土地有承擔外,更有保衛家園的說法。 
   
   嘉農的組成是在於它的多民族性,各族人求同存異的做好自己,並沒有計較誰是什麼人,在文化上做到互相尊重,也是這部電影其中一個重大的命題。我們的社會很喜歡把人分類,產生了不公平的現象,而在這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階級觀念,和而不同。而今時今日在台灣原住民的問題上,仍有很多商榷的地方,當地政府曾經對原住民打壓,而嘉農的存在就是要記錄一下,什麼叫做大人有大量。彼此不分膚色的界限,找出對方的優點。透過棒球運動,鄉里間的關係得以維繫,並引以自豪。不分隔閡,只為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夢想。 
   
   從意義上來看,《KANO》也可視為一部反戰的電影。開始時透過二戰時日軍的回憶帶到三十年代,然後日軍來到嘉農的球場看到一片的頹垣敗瓦,表現出驚訝的樣子。對比起戰爭,球場上的雙雄對決更有看點,戰爭使人心煩意亂,唯有運動才有益心智。至於《KANO》所展示出日治時期的歡樂片段是否美化了殖民,恐怕都不好說。作為一個公民,最重要是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什麼,我們要做的不是某國的公民,只是學懂去做一個世界公民。《KANO》裡面並沒有要求台灣人要向日本歌功頌德,而是鼓勵他們切實做台灣人,為自己的土地爭光,甚至是教練也融入為當地人,確定了身份認同與位置。這部電影對於台灣也猶其重要,它書寫了一段應該被記下來的歷史,用這部電影喚起了當地人的本土意識,電影創作人在觀看世界與身份方面相當的宏觀與有策略。一部好電影需要有深遠的意義,能夠帶一些重要的信息給觀眾,而《KANO》有的是對當地的厚愛與對歷史的尊重,在這方面已經完勝了。 
   
  文/Dorothy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愛同志】向左走.向右走的《愛情進出站》(Pit Stop)

正所謂情路崎嶇,在愛情道路上需要停歇一下。在德州的公路上,他們遇見、在愛情與生活的挫敗上他們互相在對方的身體找尋安慰與歡樂。來至馬來西亞的華裔導演陳俊彥在去年的聖丹斯交出了一部描寫藍領階層的同志電影,電影安靜有力,讓觀眾走進男同志的地下世界,同時在戲中普遍也見到同志所面對的情況。講到德州的性小眾電影,不得不提在奧斯卡奪得最佳男配角與男主的《續命梟雄》。一般來說,德州牛仔給人的印象是很爺們的,相對當地是較為恐同的,電影聚焦在小鎮之內,帶我們窺探他們的心事。

                     
兩位主角Gabe與Ernie起初素不認識,他們都只是城裡的小同志。一個擁有美滿家庭與前妻共同撫養女兒,一個與前男友住在一起,偏偏男友卻要到別處,而再前度的男友卻因意外住在醫院。電影裡透過平行時空的安排交待了兩個男主角的日常生活、他們的愛情之路是如何地破碎、不快,但他們依然希望做好自己。我們未必很深究到男同志的關係,也未知所謂開放性關係是什麼的一回事,愛是逢場作興、是春宵一刻值千金、還是用完即棄?背後藏著難唸的經。在這段愛情衰敗的時期,需要把原先的情感沉殿,重新再上路。

此時此刻,Gabe的中途站是家庭,與曾經的戀人同一屋簷下,對方還在心愛著他,因為愛而要學懂捨棄,更主動為對方介紹男人。一個看起來圓滿的家庭,因為性取向的不同而分開,但分開之中也帶著愛,成為了一個另類的家庭組合。與此同時,他與前度的關係也一拍兩散,回到眼前這個家庭讓他感受到別樣的愛。他不需要像《斷背山》一要保持秘密關係,而是得到了支持,可以嘗試、勇敢去愛。對他來說,顧忌的只有如何重新去愛,如何放下過去的感情。

至於Ernie與前男友共處一室,人到中年也想為自己找個伴,面對伴侶的離開,愛情過了一段保鮮期就淡了。與伴侶的年紀也有差距,生活也未必如人意,心裡對前度有著不可洗去的責任。愛情不知該去那裡,新舊戀情的交替,到最後一去留空,身無一物,只有自己。愛情的中途站有如行車一樣,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而電影最巧妙之處是安排了兩人的相遇,一段一夜情的經驗把兩個人聯在一起。《愛情進出站》雖然是一部小電影,但是引起了同志社群裡的面貌,社會的不接納使到同志不能做自己,要膺服在傳統之下,在情路上也會對他人造成了傷害。要知道並不是每個女人都像Gabe的前妻一樣願意接受與捨棄,鼓勵前夫再相愛,這種女人實在是相當了不起的。

電影還有一點相當值得學習的是做到安靜平和,是一部寫實的電影。它只是如實地反映了當地的情況,有時候同志電影會刻意把同志塑造成有錢人、是品味的象徵。然而,這部片關注的是基層市民,他們都是等愛的男人。同志電影不需要過份的把同志「形象化」、「物化」,最重要的是一切從簡。而這部片從日常的角度出發,讓情感泛起一絲波瀾,是一部不可忽視的小眾電影。在同志電影裡算是一部心思細密、人情味濃的作品。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電影短打】《等風來》:文藝版的人在囧途


香港人對滕華濤比較認識的是電視劇《蝸居》與《裸婚時代》,在2011年他執導了改編至網絡小說的《失戀33天》,揭起了改編小說電影的熱潮。同時,把新面孔白百何帶到電影圈,讓她處女下海就聲名大燥,片約接腫而來。聽聞《等風來》原先的女主角是白百何,但後來被她推掉了。而滕華濤在今年也會拍電視劇,到時又可以見到白百何。近年中國冒起的女藝人也不少,白百何那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得到中港台導演喜愛,名氣這種東西就像中獎一樣。相對於白百何,在《等風來》「執二攤」的倪妮樣子甜美得多,可愛得多,也相對年輕一點。在2013年倪妮應該是中國冒起得快的女演員,在去年有兩部電影都能擔正做女主角,分別是與男朋友馮紹峰合作的《很想和你好好的》與這部《等風來》。

                      

中國的文藝片、愛情片的質素參差,不就是犯上韓劇病、二就是劇情苦悶、不合常理、非要人哭死不可。看到《等風來》的背景與尼泊爾有關,起初會感覺到有新意、在中國的電影裡出現合拍的機會並不多,相對是一部「大片」。但愈看愈不起勁,所謂的幸福之國被主人公的悶騷弄得不見幸福,只見到對生活的抱怨。去旅行也不斷的抱怨實在是大剎風景,在國家又抱怨、出國又抱怨,去尼泊爾是找尋幸福,不是牢騷,好不好?主人公因著工作上的指派要到尼泊爾出差,感受當地的「幸福」,把所見所聞寫成稿件,而她在旅途上也與一個男生產生出一段冤家而結不宜解的友誼。

繼《失戀33天》後導演又再改編小說作品,這次選來鮑鯨鯨的《游記,或是指南》。去尼泊爾本來也是一件好事,由Julia Roberts主演的《再單身遊記》(Eat,Pray,Love)講求女生在旅途中的自我發現,學會感恩。然而,中國人就沒有與世界相處的氣量,有的是自私的行為,破壞當地的風俗與宗教習俗,一點尊重也沒有之外,還沒有半點悔改。稱《等風來》為文藝版的《人在囧途》是當之無愧的,以女生與文藝的糖衣包著自以為是的藥。

在電影裡由倪妮主演的程羽蒙(本名程天爽),一遇到少少挫折就輕言放棄,以為全世界只有自己最可憐,根本是在自欺欺人。電影的矯情程度實在是難看,最難看的是看著一班中國人在別處出洋相,愈看就愈擔心尼泊爾會否不再接待中國旅客。自《泰囧》一出後,中國人在泰國的行為犯眾憎,旅客人數急劇上升。作為香港人也十分擔心日後拍攝的《港囧》會怎麼樣,目前香港已經給內地客弄得家不成家了,《港囧》已經得到了內地的批文可以開拍,實在不敢想像。

再說《等風來》這部片是很難看的,唯一的看點就只有倪妮的面孔。難看在於電影的結構很零亂,沒有明確的目標,只知女主角要去尼泊爾經歷一些事情,但最終顯得有點不了了之。說是經歷愛情又不是,體驗異國風情又心不在焉,在結尾隨便寫上幾句感性的說話就以為是文藝,根本就什麼都不是。還有,在電影中段突然加入些古靈精怪的情節,上文不接下理,影響了連接。

心靈雞湯要熬的,而這煲湯只不過是即沖的味粉。中國的商業文藝電影一心想學習外國,偏偏只得外在,欠缺心力與對文化的所思所想,欠缺融入。有這樣的作品,展現中國人的才大氣疏真是合乎國情。

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人人有份】2017年,讓王國興出任廁所局局長


新加坡電影《人人有份》(Everybody's Business)講述的是城裡的一間咖啡店因衛生問題而導致多人食物中毒,而引伸環境局官員要解決相關的問題。新成立的「國家廁所局」就是要帶領潮流,推廣公廁的衛生常識。正如董太所言「洗手、洗手、洗手」,麥兜也懂得如廁後要洗手,然而有不少成年人對此有所忽略,傳聞細菌,認真黑人憎。《人人有份》是一部粗糙、並且帶有宣傳概念而拍成的健康電影,帶出新加坡在衛生上要面對的問題,其實廁所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誰會想到03年香港沙士來襲,U形去水管成為傳播病菌的元兇?又有誰會猜想到今日香港遍地「黃金」,香港的公廁衛生其實也不至於好到那裡。

                                        

講到「公廁」題材,陳果有一部《人民公廁》,主角誕生在公廁之內,游走在生老病死拉之間。《人人有份》的切入點是在於官員與小市民之間齊心搞好衛生,然而政策與實行上往往會遇到衝突,政策的制定甚至會擾民。在整個「廁所運動」裡他們搞公關活動,拍片、請明星跳舞,又增加不沖廁的罰款、並且出動到「廁所特工隊」看守廁所,偏偏各種運動都是失敗收場。事實證明,有些東西需要靠自律的。衛生問題是老生常談的,不能夠一下子就解決,而戲中的「國家廁所局」理所當然是虛構的。

由於新加坡的地緣問題,當地拍的電影都是比較粗糙與以民生為依歸的。例如是新加坡的著名導演梁智強曾經拍攝過教育與成長的題材,從《小孩不笨》到《新兵正傳》。而在金馬獎獲得最佳電影的《爸媽不在家》(陳哲藝執導),所關注的題材也是家庭為主。在眾多的新加坡電影裡離不開的是坡式笑話與調侃,而這部片也不例外,輕輕鬆鬆、誇張兼搞笑,是一部可以一看的坡式作品。

在戲中的《人人有份》俗一點來看就是《人人有糞》,從上至下,官員到平民都是息息相關的話題。利用廁所的話題叫當地人珍惜環境,相當的政治正確,讓國民多愛自己的地方。而我們看一看香港,高官上街扮掃地、搞一系列「家是香港」、「築福香港」運動,是不是真的有成效?猶記得小學時有打電話聽故事的活動,只要撥打電話就可以聽有關「清潔」的故事。再遠古一點有垃圾蟲與清潔龍為清潔香港的標誌,但今日的清潔運動似乎有所後退,反而旅客們的「如廁行為」更是令人嚇怕,明明有馬桶,但便便卻在地上的情況大有「茄」在。

特首都話「民生無小事」,王國興議員得閒無「茄」屙到公廁「偷」廁紙,為的是檢驗廁紙的含菌量,他的行動相當之「惠民」。到了2017選特首之外,也請特區政府增設香港廁所局一職,讓王國興可以繼續在「屎坑」上服務市民。公廁絕對是不可忽略的「民生」政績,直叫讓大家安心如廁。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我要十七歲》(Jeune & Jolie):我青春.故我賣春

她,眼神裡充滿著無限個未知數、既空洞又迷茫。她,穿上行政人員套裝、塗上鮮艷的口紅、輕輕地把頭髮撥開,展現她的豐盈。她是床上的小天使、是青春芳華的少女,深得客人歡心。鏡頭一轉,她是一個生活在中產家庭的少女,是幸福家庭的希望,是別人的姐姐、是別人的朋友、也是別人的女友。而她卻不知道自己是誰。更值得關注的是她未成年。有「色慾O先生」之稱的Francois Ozon繼《偷戀隔離媽》後再度交出青少年心事,花季少女用性體驗人間百態。她青春,為什麼她賣春? 
   
   去年有幾部法國電影相當的引人入「性」,其中包括到《接近無限溫暖的藍》(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裸灘獵J》(Stranger by the Lake),然後到這部《我要十七歲》(Young and Beautiful)。法國電影在看待性的問題上顯然是開放得多,假如是同類的援交題材在香港或者是亞洲地區就會用一種教育與說教的方式拍攝,告訴觀眾那是錯的。然而,有時候不需要把有對與錯的二元對立。在O先生的電影裡性愛是美好、是人之常情。同時又充滿了對自我的探索,畢竟每個人也會有情慾與性慾。他能夠把別人眼中認為是不可觸碰的東西,化成不去質疑的態度、也避免了道德上的衝突。 
   
   戲中人Isabelle利用與陌生人的性愛換取自我滿足、她不認為這是援交、在心理層面上這是對家庭價值的衝擊,在外人眼中她所做的事情是污穢,但她根本不介意。只有在這條無止境的路上,把青春揮霍,以證青春的價值。飾演Isabelle的Marine Vacth人如戲名,又年輕又美麗,人見人愛。 
   
   電影以四季作為叙事的篇章,雖然這部電影比前作《偷戀隔離媽》的文學意義稍為略減,但仍然是有引用詩人蘭波的《傳奇》。「十七歲時我們年少輕狂」,少女的行為正好是代表了她打從心底發起的反叛情緒,立志要做一件前無古人的事情,利用青春救贖自我心靈。四季風景變遷,人面也全非,每個季節都有它的特色,而少女的命運也因此有轉變。在當中的處理上相當的分明,而且具有層次。少女為何賣淫,根本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就連她也不知道,更何況是我們一眾外人。有時候,看電影的趣味之處是在於兜了一大個圈也未必得到答案,但很明顯的是少女希望得到的是自主與自由的空間。 
   
   在青少年時期會憧憬著當大人,即使拿著成人身份證也不至於是成年人。十七歲正好是一個尷尬的年齡,是成人禮前的最後時光,介乎在成人與小孩之間。Isabelle打扮成熟冒充成年人,騙了好幾個男人。誰會想到她的其中一個老客人會死於「馬上瘋」,好比是一場華麗的死亡。正所謂「唔滾唔知身體好」,這位人兄簡直是英雄豪傑。在免掉法律責任之下,Isabelle安然無恙。唯一她可以做的事是接近母親的訓示與安排。對於一眾男人來說,面對眼前這個人見人愛的女生怎會抵擋得住她的美色。鑒於身份的問題,他們都不能夠正面的訴說對她的情感。她有一種懾色的魔力,因為她年青、因為她的迷茫、空洞、有一副叫人憐惜的樣子。與年輕的少女在一起會感覺到久違的青春、遺失的美好,即使我們未必有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史詩又或者是經歷,但這份的少女情懷還會使人有共鳴的,猜想這就是青春的滋味吧。 
                        
   《我要十七歲》相對是一部殘酷青春的電影,全世界都在遺棄她、嫌棄她,用道德批判她,偏偏她身邊卻有一個弟弟接納她,深知姐姐是一個好色的人,但不會用質疑與歧視的目光看待她。她生在一個破碎家庭,後來母親重婚得了個繼父,其後她發現到母親的出軌,對成年人建立的美好家庭觀念不信任。其次是她在愛情關係裡受挫,在性愛裡她發現到「活在世上的另一個她」,猶如是一部「性愛版的《兩生花》」。Isabelle這個角色是雙面的,一方面她在客人面前要裝到很成熟,另一方面真實的她只不過是個懵懂的少女。她的生活處於偽裝與真實之間,性就是參與演出的一部份,在那裡她可以從陌生人的身體感受到缺失的愛。結尾的處理是神來之筆,少女遇上老翁的妻子,猶如是看到老去的自己一樣。性,不是這部電影要關注的事情,回不去的青春才是《我要十七歲》的主要命題。 
   
  Text/Dorothy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賈樟柯示範的勇氣

早前,本港作家廖偉棠在面書上公佈接到賈樟柯的消息,並道香港國際電影節將會有他的新作《天注定》上映。奈何,片單一出不見其蹤影,令人猜測《天注定》一片會否被禁播。而對岸的台灣地區正在舉辦賈樟柯電影節,《天注定》一片可以足本在當地上映。至於一眾內地網民要看還是有機會的,有關影片的種子被放上網絡,一時之間《天注定》成為了內地電影網站的熱話。


環看世界,維權電影也相當普遍。而《天注定》的禁播無疑是觸及了中共的神經線,自去年的康城影展得到編劇獎後,一直聲稱電影有望上映,並設下了影期。奈何,一改再改,到現在傳出禁播的消息,實在是可惜。而賈樟柯則稱他正在為電影的發行工作奔走,並要付上一些影片流出的商業上的損失。《天注定》是一部集合中國當代社會問題的電影,對於賈來說它是一部講求俠義精神與致敬張徹與胡金銓的電影。可是,對於中共來說《天注定》有些情節涉及到國家腐敗的一面,包括高鐵追撞事故、色官與貪官的問題。近來的熱話莫過於東莞性都掃黃一事,而片中也有性都紙醉金迷的情節。


在中國的影市裡,真人真事改編的案件並不多,並未能在電影裡反映社會現實。在賈樟柯的電影作品裡則試圖走出這個現實,和命運對抗。他不以質疑與批評的態度去看待事件,而是用寫實的角度描寫當事人的迷茫,是什麼原因迫使他們要用暴力、用悲劇去了結生命。中國的法制又可以保護到平民嗎,在這部電影裡賈樟柯不志在要批評中國政府,而是把問題帶到觀影的手裡,由自己人當家作主。當代中國實在有太多數不清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表達自己,電影人可以做的是利用電影的媒介表達自己對國家的想法。

在國外有不少的維權電影,在2013年的聖丹斯電影節裡一部描述黑人男子無故被槍殺的電影《公義終站》(Fruitvale Station)獲得了影展的最佳電影。而中國的維權、與以敏感事件為背景的電影則是比較「走鋼線」的,婁燁拍完《頤和園》後被中共禁拍電影,期間也有創作《春風沉醉的晚上》,並在海外發行。新作《推拿》是他的解禁之作。而目前暫居在香港的獨立電影導演應亮因一部講述楊佳案的電影《我還有話要說》而被公安「約見」,更有人出手要求韓國全州電影節停止播放該片。據應亮所講,有關的公安曾經「約見」過他與妻子的的父母,向他加以施壓。

賈樟柯在影片裡主要關注三個案件和富士康事件,那三個案件分別是發生在零一年的胡文虎案、周克華案與鄧玉嬌案。胡文海身在的山西村落被財團收購,而利益卻分到村委會的人手中,而他分不到任何東西。他想上書,卻處處不能為。意難平,舉槍殺死十四人。周克華是國家的A級重犯,犯下持槍行劫的罪行。至於,鄧玉嬌則是一個小女人,起初她只是賓館的服務員,而好色的官員調戲她,並意圖性侵她,錯手用水果刀刺向傷害她的人。而不公平的是當她自行報警後,在警局遭到毒打。而她自衛傷人的事實在法院宣佈有罪。至於富士康出名的是連橫自殺案,中國民工面對著高壓的工作環境、沒有希望、意志消沉,對前景絕望。

這三個案件看似是很暴力,但其實政府不是更暴力嗎?胡文海無法得到公平的待遇,周克華在未犯罪之前曾經進過勞教所,家裡人都不太理會他,對他並不關心。至於鄧玉嬌則由受害人變做犯罪者,法律公平嗎?還有富士康的「死士」,真的有必要要迫死人嗎?透過四個故事,天南地北的描繪了一些問題。隱約地交集了近幾年所發生的事情,從煤礦的非法勞工、高鐵事件再到南面繁華背後的孤寂,農民工出城所遇到的問題都在電影裡有所表達。

《天注定》是一部有中國特色的電影,也是鮮見直視中國問題的電影,更加是一部不可忽視的國情電影。也許有些人會認為批評的力度不足,但轉個角度去看,肯「走鋼線」已經是一種勇氣,平淡地看著事情的發展、冷漠地旁觀,在電影創作上不加自己的感想,填補了中國劇情片的空白。冷艷的暴力、我們的敵視,就是我們心底裡發出的反抗聲音。這就是賈樟柯示範的勇氣。《天注定》難免是「天注定」無法在內地與香港上映的電影,除非有奇蹟,也除非像寧浩的《無人區》般,一等就是四年。只希望賈樟柯不會因這部電影而成為中共眼中的不受歡迎人物就夠了。

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電影短打】《智取威士忌》:老而彌堅堅盧治

英國的國寶級導演堅盧治(Ken Loach)的確是老而彌堅的,去年戴卓爾夫人去世,作為一個左翼人立即歡呼讚好,引來了讚賞。他一生信奉左翼思潮,關心低下階層的工人,在他眾多的電影也有一種社會關心。在一月剛舉行的柏林影展更奪得了終身成就獎,表彰他的電影成就。接近八十歲的堅盧治依然仍在做電影,他的新作《The Spirit of''45》是一部有關二戰後英國社會由工黨人掌政的記錄,是一部抗議的電影,電影獲得了英國獨立電影獎的最佳紀錄片提名。除了紀錄片外,據報導所說他正在拍攝一部名為《Jimmy's Hall》的新片,密切期待。



至於《智取威士忌》(Angel's Share)可以暫時讓觀眾望酒止渴一下,暫時是在香港的「最新」公映之作。電影早在去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深得一部份影迷的喜愛,首先當然是鍾愛年邁的導演,地位特殊。第二是電影帶出的英式幽默、濃濃的蘇格蘭口音與風景,人情味濃,是一部相當不錯的小品電影。堅盧治在電影裡貫徹了對底層人士的關心,一個年少氣盛的少年犯尋求改過自身的機會,發現到自己的能力,但世事就偏偏要玩謝他,要重蹈覆撤還是有衝破現實的勇氣?

這部電影帶出的問題是很矛盾的,良心與行為之間的衝突,面對體制之內與之外又會遇上阻礙,事情變得十五十六。威士忌,對於這些犯過錯的青年來說是良藥,通過努力工作贖罪,然而對於其他人來說威士忌只不過是有錢人操控的工具,是昂貴的東西。《智取威士忌》就像是一部向權貴挑戰的電影,它沒有責怪誰對誰錯,而是交出了一個迷途知返的少年渴望著生活的改變,暗地裡做著一些他認為是對的事情,尋求組織一個美滿家庭。電影是一部勵志的電影,相對來說它告訴了我們天賦是與生俱來的,然而社會上總會有些人在某些社群身上貼上標籤。

堅盧治在英國社會裡發現到潛藏在社會裡的問題,並把問題帶到電影裡。第一是失業青年的問題,對社會感到無力感,看不到希望。第二是對罪犯的標籤。第三是社會裡的某些霸權,在電影裡講的是資產階級的壟斷。

對於一個年老的導演,他的創作高峰已過,或者這部電影在「關心」底層方面未有完善的詮釋,在社會問題上未有較深入的批評,但也可以原諒。而電影裡融合了當地的文化與人格魅力。有時候看電影也不用太嚴厲地批評別人,一個老人家拍出不過不失,維持在水準之上的作品就已經值得支持。

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離巨星二十尺(Twenty Feet From Stardom):和唱女聲的歷史

音樂題材的電影在這兩年的奧斯卡似乎特別吃香,去年的最佳紀錄長片《尋找隱世巨星》(Searching for Sugar Man)向世人展示Rodriguez的傳奇一生,他對藝術、對追求人生的意義,讓人在這一個名不經傳的歌手學到做人應有的態度。一個懷才不遇的歌手有如核爆一樣在異國大放異彩,甚至成為南非種族隔離政策下的英雄人物。 

                        
   
   而今年的奧斯卡評委同樣也選了一部以音樂為題材的紀錄片《Twenty Feet From Stardom》,一班的和唱女聲在大明星背後身經百戰,偏偏待遇與命運卻與明星們是兩個世界的人。她們擁有的是一把好聲音,或者在一些歌曲、電影配樂裡都聽過她們的聲音。可是,沒有人記得她們的名字。她們並非甘心當甘草,只是命運有時叫人失望,有人未進門就已經被唱片公司欺騙、有人即使走進了主流歌手的大門也未必適應到環境。有人在夢想與現實之中選擇了後者,做回一個平凡人。 
   
   與《尋找隱世巨星》相比,《Twenty Feet From Stardom》講的是女人的人生,為了唱歌,可以放棄多少、可以得到多少,還可以堅持多久?兩部紀錄片也是相當上乘的作品,前者看到Rodriguez的人格魅力,即使當裝修工人也要華麗地上班,即使得到了名利,也要過上樸質的生活,不浮誇也不驕傲。在他身上體現的是高尚情操。至於在《Twenty Feet From Stardom》裡的女人,她們有的是夢想、自由與天賦。每個人都有一把好聲音,只是當時沒有真人秀《The Voice》、《American Got Talent》這一類節目,否則她們就會成為今日的巨星。 
   
   巨星之路一點也不容易,要計算的除了天賦外還有人際關係與觀眾緣,此外還有自我的因素。片裡訪問了很多當時名氣較大的和唱女聲,而電影裡比較引人注目的是兩位已經出版過唱片的女星Lisa Fisher與Darlene Love。Darlene Love四十歲才正式出道做歌手,近幾年獲得一些名銜,在和唱女聲中算是發展較好的一位。而Lisa Fisher曾經得過格萊美獎,可是星光背後在發行了第一隻碟後就迷失了。星光背後,並不一定是發財立品,這些女生走進音樂事業也不是為了金錢,而是背負著夢想與信念,很純粹地愛音樂。她們大多數人都是黑人,通過音樂與自強走過了混亂的時代,經歷過種族歧視、越戰、嬉皮仕的年代。同時間的音樂路與嘗試也十分多元化,她們分別與Ray Charles、Stevie Wonder、David Bowie、滾石樂隊與MJ等著名歌手合作,把他們的歌曲昇華至另一個層次。 
   
   和唱女聲的聲音是有感染力的,她們不是台上的佈景板,而是有生命力的個體。也許她們只是大明星的陪襯品,但她們的價值不是旁人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否定。在電影裡展示出一個客觀事實,尊重他人與尊重生命。有時候,我們未免把成敗得失看得很重,而這些女生教會我們即使是微小的也會有發光發亮的一刻。是在於心境,在於對事物的態度。再多經歷一點事情,驀然回首也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從而感激生命、常存感恩的心。電影利用口述歷史描寫了一個音樂事業輝煌的年代,從民歌到騷靈、再到今日的流行與搖滾樂,都有著女聲的身影。是她們塑造了音樂,還是音樂塑造了她們的人生? 
   
   《Twenty Feet From Stardom》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音樂與人生的歷史。觀眾要想的是昔日她們真人演繹與收音,聽起來的聲音是人性化的,如今的音樂事業講求的是科技、要求快餐文化,所做的事情相對是去「人」化。由始而終,音樂是人的音樂,然而在這個時代裡主動否定人的價值,講起來是諷刺的。面對這個新的時代,和唱女聲面臨的問題包括失業、還有就是要與科技競爭,一把又一把的好聲音未必再有更多的機會亮相於觀眾耳根前了,相當的悲情,但無奈被淘汰也是一種現實。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奧斯卡餘波】給Ellen DeGeneres的《情書》


剛過去了幾天的奧斯卡頒獎禮打破了Twitter轉載的歷史記錄,一張由主持人Ellen Degeneres拍攝的自拍照在網上瘋傳,有不少人甚至是惡搞了一番,把自己的樣子放進相中,製造了獨一無二的「合照」。2013年是Ellen DeGeneres第二次當奧斯卡主持,過往她有拍過電影、電視劇,現在是一個Talk Show的節目主持人,在美國地位相當高。一聯想到Ellen,第一個印象是她懂得搞笑,且看今年的奧斯卡辦得有聲有色,Ellen更穿上仙女花裙,認真俾面。第二個印象是她的性取向,她是一個已經出櫃的女同志。對於她的出櫃在當地有負評出現,認為藝人要專注工作,不應該搞太多運動,更不應該把性取向掛在口邊。十多年過去,美國的某些州份容許同性婚姻與結合也是一種進步。Ellen DeGeneres在同志平權方面絕對是親力親為的,更是其他藝人的榜樣。假如沒有Ellen的出櫃,又何來更多藝人勇敢站出來。

                                         
除了主持工作,Ellen也有拍過電影。其中更與香港導演陳可辛合作過一部名為《情書》(1999)(The Love Letter)的電影,也是陳可辛一千零一部的美國電影。陳可辛的《情書》難免與岩井俊二的同名電影《情書》有重疊,不過兩個故事相當的不同,後者是人所共知的經典,前者則在某個程度上被視為空洞與失敗的作品。在美國讀書的陳可辛理想是走向荷里活,在拍過《金枝玉葉》、《甜蜜蜜》過後,他過了美國。這一次在美國拍攝的經驗對他是提醒,漸漸發現到荷里活不是自己的世界。於是,後來到了內地發展與投資一些泰語的電影。

Ellen DeGeneres的電影作品為數已經不多,較多的是做一些電影的配音,對於香港人或許會熟悉一點的電影相信會是一部由三段女同志短片組成的《If these Walls Could Talk 2》。Ellen與莎朗史東飾演一對同志戀人,渴望想要個小孩。在戲中Ellen可以做回自己想做的角色。

《情書》是Ellen少有的作品,再加上陳可辛的小產量,這部電影更加是小眾中的小眾。在戲中Ellen飾演的是女主角的朋友,協助女主角處理「情書」的問題。電影拍得相當平淡,但也有戲劇性。從一封莫名其妙的情書,發展出一段誤會的戀愛。在海邊小鎮藏了一段同性情誼。小品又窩心。陳可辛的粉絲難免會失望,這部電影與平常的港式幽默起來失掉了他的風格。一個導演最重要的是嘗試,而他是有做到。始終在美國製片、片場制度與香港是不一樣的。

說起來陳可辛的《情書》也相當難得,要知道闖荷里活已經是不容易,且看今日的一代有誰有膽量與資格?上一代尚有徐克、吳宇琛,還有攝影師出身的劉偉強,港人到外地發展未必很成功,但得到欣賞已經很不錯。而據聞《情書》一戲是度身為史匹堡的妻子創作的,喜歡Ellen的不妨也找這部「特別」的電影看一看。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城市電腦售票網年內將實施交易手續費無上限


這邊廂戲院票價已經加完又加,那邊廂康文署旗下的城市電腦售票網(下稱:城網)將會在年中完成系統更新。新的系統包括容許內地銀行發出的銀聯卡進行交易、開放非會員購票的服務,本來這些措施也是方便的,特別是近年多了內地人來港參與各大大小小的文化節目,由紅館的演唱會到文化中心舉行的節目都應有盡有。不過其中一項措施就對小市民的銀包十分憂慮,在香港要支持文化活動負出的代價也許要票房的售票姐姐與哥哥承受了。到時候就不要怪任何人了。



對於香港人來說城網可稱為「沒有最渣,只有更渣」,網站的容量只容許二百人,有八成時間網站的狀態都是繁忙,請稍後再試。服務已經不濟,現在還要加價,請問憑什麼理由?對於一些比較多人上網撲飛的節目,就例如是香港藝術節、明星演唱會、甚至是香港國際電影節,城網的網站呈現「死網」。對於一眾要大量購票的市民來說,哀莫大於心死。死網已經是一個大問題,現在要把手續費由七元加至八元之外,原先二十三元的手續費(四十張票之內)上限將會改為無上限,意味著要額外付出更多的金錢。以購買四十張票來算,需要付320元,比起原先只要付23元,加幅超過十倍。

相信日後見到迫爆票房的情況相當多,為了慳回多付的手續費,會多市民寧願早點起床到票房排隊。不禁令人猜測票房的承載力,若遇上像電影節這種例子再加上原定的文化節目,大塞車的情況指日可待。一想到就十分恐怖。

康文署的服務要增值無疑是一件好事,但為什麼要這樣向市民下刀,請問政府有派錢嗎?我們很幸福嗎?現在有些演唱會興起內部認購,放到票房發售的門票已經少之有少,難道想市民連看電影、看音樂會的自由也要剝奪嗎。常說香港是個文化沙漠,事實上是香港政府連文化政策也未搞好,只顧一心賺到盡。簡直要用四個字形容:「人神共憤」。

【中國獨立新力量】《有人讚美聰慧,有人則不》:真人與動畫的叙事結合

談到中國電影,自不免會想到一些只有外殼而沒有精神、好大喜功而製作巨額的電影。隨著攝影技術的普及再加上民間的支持,一些獨立電影有望在內地的主流影院出現。雖然上映時間並不多,但也可以讓大眾看一些比較特別的作品。來至山西的楊瑾過往也在獨立影圈裡打滾,曾經擔任國內著名同志導演崔子恩的攝影師,而他本身也是一個導演與編劇。他的作品《有人讚美聰慧,有人則不》(2012)入選了柏林影展的水晶熊獎,描寫一個農村小孩的日常生活與朋輩之間的故事。影史裡有很多兒童電影,包括北野武的《菊次郎之夏》、伊朗的《小鞋子》,中國孩子的故事似乎是少見。故此,《有人讚美聰慧,有人則不》裡的兩個小孩楊晉與王小波絕對是不能夠被輕視的。


                               

中國的獨立電影少不免關注農村題材、城鄉差異,關注低下階層,並且較為地區性。在《有人讚美聰慧,有人則不》裡,就是很典型的農村故事。故事設定在山西,山西是中國的產煤省份,或者是這樣設定了王小波的家人經營煤礦。楊晉與王小波是一對好朋友,一個考第一名,一個讀書成績就差一點了。楊晉懂得答問題,而小波卻一無所知。楊晉的夢想是醫生,而小波卻不知道。一比之下,兩個人的知識與智慧就高下立見,但彼此之間的差異並沒有影響到友誼。電影的特別之處是讓觀眾看到鄉土情、親情與友情,還有是描寫到當代中國的國情。

在一孩政策下,小波的祖母重男輕女,得知媳婦生了個女兒就處處刁難,故母親就把女兒賣到去別人的家收養。一家人分隔在兩個村莊內,母親不能隨便探望女兒。小波與楊晉小學畢業,放假回鄉。暑假過後,兩人未必再能夠待在一起,故此楊晉就去了小波的家玩耍、閒話家常,說著鄉間的大花貓與所見所聞。隨著日子漸久,楊晉不能夠在好朋友家待一段長時間,始終還是要回家。而小波唯一可以做的是盡所有方法把朋友留下來,各種的藉口、各種的美言把幸福與友情留下。

電影的感情固然真摯,雖則電影拍得有點瑣碎而沒有目的,但始終會感受到兩個小孩天真無邪、純真的感情。誰都會有童年,也會有好朋友,而這部片裡最美好的莫過於孩子那種沒有機心、發至內心的情感。除此之外,《有》片特別在於真人與動畫結合的嘗試,或許這種結合未必是有必要的,但整體看到了獨立電影人嘗試打破框框,加入新的元素。單是這一點就已經勇氣可加。動畫的部份主要是描寫楊晉的童年生活,包括到他的想像與鄉土的生活。通過這一次的畢業回鄉,孩子看到鄉間的變化,大壩要建設了,村落將會被掩浸,家園也會被毀滅。屬於他們的母親之河將會有變化,但無論怎樣變也好,黃河是他們的家是不變的事實。

伊朗導演Jafar Panahi執導的《白氣球》裡面,小女孩渴望要一條金魚,為了一條金魚而經歷千山萬水似的。而在《有》片裡面孩子們到池塘捉魚、想吃炸魚,對於小波來說那一尾魚是屬於他的,誰料到會給祖母拿去放生。農村人家家境清貧,要吃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發脾氣是孩子的專利,而孩子眼見願望落空,那種的患得患失的情緒相當的令人憐愛。看兒童電影內心也不禁年輕起來,小孩子的活潑好動、天真的笑臉的確令人會心微笑。

中國的獨立電影雖然在拍攝上有瑕疵,但在這部電影裡面卻拍出了鮮見的視野,訴說孩子的生活、訴說農村的情況。特別難得的是在中國的影市裡有一部溫馨、細膩的電影。即使有不足,但絕對可以明白與諒解。獨立電影就是要拍出主流看不到的客觀事物,而這部電影的角度與方方面面的配合都是用心之作。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含著春風看電影


新年過後又是影迷一年最忙碌的時候,雖然觀影並無季節之分,但是一系列的活動卻接連安排在春天的時刻,先是奧斯卡熱潮、其次就是香港一年一度的電影投資會、國際電影節與金像獎的盛事。除了香港之外,台灣與上海分別會陸續舉辦電影節,身處在大中華地區的影迷可以趁著旅遊兼感受一下外地影展的氣氛。

每逢二月尾,本地影展吸引了影迷的注視,從商討有什麼正片、到考慮到個人的興趣與品味集結自己的片單,然後就是一年一度挑戰網上票房承載力的歡樂時光。轉眼間,香港國際電影節來到第三十八屆,相對是亞洲地區一個中年的電影節,而香港國際電影節自身也有特別之處,所以不容與外地作比較。香港影迷絕對是幸福的,皆因電影節有長達兩個星期的主要展期,還有其後在資料館舉辦的主題放映。與東京、新加坡、北京與上海比的話,稍為是時間較長。每每有影迷就要求電影節延期,根本沒有這個必要。再者,香港一年約舉辦五十多個大大小小的電影節,並非沒有選擇。

                                     

第二是香港國際電影節在選片方面傾向選取國際一級影展所放映的電影,也許是與柏林影展的展期較相近,因此有些柏林的新片作為觀摩。同時,電影節的特色是在於「獨立性質」,從選取本地的獨立作品到海外的作品都有視野,有些作品未必很完美,但起碼電影節追求的不是看一些已經熟悉的作品。而是要欣賞其他的事物,有廣闊的視野。一個影迷要學習的並不是把一部電影過目即忘,而要做到消化的作用,培養電影觀與個人的態度。香港國際電影節同時也是一個介乎商業與獨立的電影節,近年多了主流的電影作優先場的形式。

近年影展多了一群新的觀眾,就是內地客。曾聽過一些不太好的傳聞,就是這些內地客在戲院談話,事實上香港的觀眾質素本來也不怎樣優秀,就連影展也一樣。談話、踢坐位的人到處皆是,因此影展的意義是要學懂禮貌,學懂拍掌、更要學懂尊重別人。同時影展也不是玩命節,有些影迷一天看四、五部電影,勤力是美德,但要保重身體。否則,只會破壞觀影的體驗與情緒。

電影節還有二十多天就到了,今年電影節特別在於辦了一個廉政劇集的放映,全都是免費放映,在香港這個大是大非的時候播放廉政劇集,實在是諷刺。當廉政公署的前專員也貪污時,當前特首也收受利益時,真是有必要教市民做一個良好公民。春天來了,祝各位在電影節觀影時都有愉快的體驗。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電影短打】《一個葬禮四個失禮》(August:Osage County):一個四分五裂的家庭

把舞台劇改編成電影要克服的問題可不少。首先是語言的表達,舞台劇與電影的語言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夠把舞台劇的元素全盤搬到電影裡。在電影裡鋪墊的內容也不適宜冗長,劇場是盒子模式,而電影的視角是廣闊的,照單全收而欠缺戲劇衝突只會敗壞電影。《一個葬禮四個失禮》論派頭,論幕前幕後並不會有人質疑,兩大影后史翠普加上羅拔斯,再加上「陽光小小姐」與型男伊萬格雷麥,根本一點也不失禮。可是,前部份著重鋪墊,後段又急急埋尾,顯然是虎頭蛇尾。作品在高低起伏上未見精彩,稍為是失色。

用別的角度去看,倒不如把它當成是一部看明星的作品,多於它的文學與戲劇價值。史翠普的演技無從質疑,從世生涯獲奧斯卡女主角的提名達十數次,在戲中飾演嗑藥老婦Violet,起初她的角色並不討好,經常對人惡言相向。但其實都是因為家裡充滿著秘密令到她哀莫大於心死。比起一般的家庭團聚電影,這一部帶出的信息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實屬是傷痛之作。一個家庭的崩壞,一定是母親的錯嗎?難道子女可以獨善其身?在戲中的家庭成員都是「有問題」的,他們遍體鱗傷,藉著葬禮回到家中,誰知又發生了一連串的大龍鳳。

史翠普的角色尖酸刻薄,在家人眼中她只是個瘋女人,但其實她是眾人皆醉她獨醒。她理解這個家庭有多崩壞,她用錯了方法教導子女,皆因她是一個說真話的人。人們都害怕真話,因為怕面對自己,所以要掩飾自己。在嗑藥的世界,令她感到自在,本來藉著聚會有望修補母女關係,但最終子女都選擇了自私的方式了斷。家庭成為了他們討厭的地方。

或者在劇本的改編上未盡完善,但也不至於是一部強差人意的作品。有明星的光環,也有對家庭悲劇的思考。甚至它是要反傳統的一部電影,從殘酷裡面看到有多少的愛可以留住。電影的一個開放結局來得出色,回家還是離開?再多敗壞、再多苦難,家在何方?何去何從?一個大家庭裡的四個家庭,一個鄉村、一個葬禮,事無不可對人言,一下子就要爆發了,這場家族的命運該如何解決?

電影裡最精彩的莫過於是一段打架戲,羅拔斯演的大女兒毆打母親,有些時候連人性的尊重、階級也變得多餘了。黑色、沉鬱,到底是反家庭價值還是維護它?這將會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