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溫馨動人的《兩個基爸爸》(Naitre Pere)



同志議題成為近日的城中熱話,在今日的香港看這部紀錄片相當的諷刺,莫說同志的民事結合,也不要想同志婚姻,更千萬不要想同志能組織一個家。戲外的人羨慕戲中人能得到幸福,但發現到頭來我們都是卑賤到沒有一條保障自己的法例。無疑這部電影是有一定的溫馨、動人的感染力,但某程度上卻反映我們的城市是有多麼的無知與脫節。《兩個基爸爸》的放映絕對是有它自身的意義,同時帶出一個希望與願景,同志也有組織家庭的權利。
  
                                                 
   猶記得在梁碧芝的《不能愛》裡,其中一幕據導演所說是幻想,幻想當兩個男人組織家庭的景況,一個叫Daddy,一個叫爸爸,用來辨別家人的身份。兩個爸又好、兩個媽都好,或是一個爸,一個媽也好。其實家庭可以有很多方式的組合,只要是對方願意的就可以。早在《兩個基爸爸》之前,外國曾經有電影與短片作品寫過同類的故事,其中一部是德國攝製的《Papas》,特別是在於它是十年前(即2002年)的出品,戲中主要以紀錄片的方式拍攝,兩個男人與孩子的相處也十分融合,正當觀眾以為它是一個真實的紀錄片的時候,到片尾才給人驚喜,原來一切只在於想像與建構,真正的身份是劇情片。另一部同樣類型的作品,想起了《斷背孕記》(Comme les autres),但劇裡所講述的是一個男同志與女人做愛之後,幸運地使對方有了身孕的故事,並非從同志如何成孕說起。相比起來,甚有假同志片之名。
  
   一部紀錄片最重要是選題,選對了。即使沒有什麼技藝,記記流水帳也能符碌過關,而《兩個基爸爸》就是這樣的一部。把追蹤的過程濃縮,避過所有的面對衝突與自我掙扎的場面,換來了是一部輕鬆愉快、滿心期待小生命的紀錄片。電影旨在突出兩個男人遠洋借肚生仔的故事,難得有心人借出肚皮,為他們懷胎十月,又樂意放棄對孩子的撫養權,實屬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情。而這部軟性紀錄片,其目的性並不是很強烈,反而是要觀眾享受當「爸爸」的喜悅,同時也沒有帶出同志的慘情,相對是有正能量,有助宣揚大愛的精神。
  
   紀錄片中的JEROME與FRANCOIS與一對同性戀人,他們相愛十三載,感情也比較穩定,當然家裡也比較有錢。而主要記錄的是女方懷孕後的三個月至嬰兒出生之後的過程,男方與女方經常會在網絡上聊天,甚至飛到美國與這位生命中最重要的人COLLEN會面。戲裡沒有透露嬰孩的母親是誰,我們只能知道她是捐卵者,COLLEN不屬於是孩子的母親,但孩子就是從她的身體產出。作為代母的她,早已有三個孩子,生活得很愉快。難得的是她們一家經常展露出笑容,而女孩也明白母親肚裡的小孩是屬於兩個來至法國的叔叔。
  
   當爸爸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何況是兩個同性戀者。法國國內禁止借肚,但有為同志家長服務的機構,小孩子出生後經過當地的法律程序就能成為公民。在法國已經比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來得開放,是有良好的制度才能讓當地的人活得快樂。比起一般抗議題材的紀錄片,彷似一切都是順利的,片中既沒有歧視同志的成分,而其家人們又樂天知命,彷如天堂一般。
  
   孩子出生後,兩男抱著他們的小孩,眼睛充滿了幸福、期盼與喜悅。新的生活要開始了,相信孩子在父親們的照顧下應該會有很好的發展。或許這類紀錄片沒有什麼警世的意義,但是卻帶出正普世價值,愛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代母,人與人之間總是有微妙的關係。當看到COLLEN的離開,她在這件事情上注定要在適當的位置離開,也看到這對男同志堅定地牽手接受親友的祝福,借肚生仔或者在我們的眼中,在這個時代還是比較保守的,但畢竟我們也需要擴闊自己的眼界,去接受有些人需要依靠別人的幫助,去接受相愛的人走在一起。而這部紀錄片為觀眾提供了這樣的視野,兩個平凡的人為了愛而組織一個家,這比起一男一女的結合更需要勇氣去承擔。
  
   將心比心,當我們看看今日的香港,恐同症依然是有意無意的在香港人身上出現,他們會笑你,叫你別走得這樣近。他們會話,你千其唔好搞我。他們會話,你係死基佬/死TB。他們又會話,你好變態。但有一日,我希望聽到的不止是一句支持你,而是有些人可以站出來為這些同志爭取他們既有的權益,包括婚姻、領養小孩、或者是製造屬於自己的小孩。戲裡戲外,都一樣窩心。大概這就是電影所帶給人的安多砏吧。
  
  Text/Doroth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