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書展留意白卷出版社的著作,雖然很討厭100毛的偽人,但那一年社會有什麼熱烈的議題,他們都會出版,是年輕人讀物的指標。出版的議題有同志議題、電視台、某一年盛行「逆權XX」,到經歷這兩年的社會事件,今年書展再不是與社會有關的議題,原因是怕被指「煽動」與敏感的議題,從書籍出版看到香港社會的變化,從以前的大鳴大放到圖書館要抽出禁書,包括這一本羅冠聰的《青春無悔過書》,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是想測試一下政府的反應,可以保護多久,畢竟是一本禁書,由陳淑莊、肥佬黎、黃毓民教授、之鋒的書被下架開始,就知道有這樣的一日,總算續借了兩次,事不過三,要來的始終都要來。可是政府禁止了續借又不告之何時要歸還,整件事令筆者感受到殺到埋身的感覺,政府又何需怕一個離港而文筆又不太好的過氣政客?對政府的仇恨不需要別人煽動,別人也沒能力煽動與改變到個人意志,問題是政府就是討厭又小家,市民遊行善意告訴不滿又不聽,弄至今日的局面。屌你老母臭化閪!!!請理解過去兩年斯文的人說起粗口,真是閪到一個點。
康文署圖書館的職員也是按本子辦事,無意斥責,在當下香港電檢條例三讀通過,出版自由被毀,只是想講創作是禁不住的,這篇文章就是被激氣激出來的,林奠臭閪,你到底明唔撚明?本來市民也無意理政治,但政治找上門就不得不理,作為與羅冠聰的同代人,當然明白他的經歷與曾經發生的事,有很多感覺與事情都在心中,不用書寫也心照。立即放下其它手上要做的事寫這篇文章為荒謬的時代作紀錄,多謝政府讓筆者能抒己見,現在可以做的事是無悔當初與活在當下。搞咁多鳩事,吮癰舐痔。而筆者亦無悔讀這本書,對所發生的事一一看在眼內,縱然不是羅37的支持者,亦不會當他是英雄,而香港人會記得歷史上有這一位最年輕又坐過監的代議士,同樣會記得政府與梁振英虎毒的一面,讓時勢造就一位有力量的年輕人,更讓他在國際社會代表香港(不論你想與不想被代表,他現在正是香港在海外的發言人),同時又如何令到一個家庭失去兒子,眾多感覺已不能用愛與恨二元去看了,而是讓一切順其自然。想想現在他一個人在外國也有難而言語的心情,也是悲愴的。
政府現在的決策以政治與愛國者治港先行,新任海關關長揚言要審查外國進口的文藝文化作品,甚至將文宣與書本比喻為槍械一般危險。電影《十年》最近在立法會又有爭議,梁美芬指三歲孩童看《十年》使到一九年有年輕人走上街頭。一年小事看到政府有多醜惡,現在一步一步走向《十年》的世界,導演伍嘉良現正處英國,他在《本地蛋》創作了小紅衛兵批鬥社區街坊的內容,其中一幕提到攻擊書店。現實中《文匯報》就曾批評田園書局售賣煽暴書籍,電影發生的事情不是冰山一角。有團體組織創立的文藝私竇被警方高度注視,當一位市民因家中藏有《蘋果日報》就被指為是恐怖份子,污名化一個人。這種記錄香港事情的文章,不知還可以寫多久,也不知下一個會被污名化的人會是誰,在多事之時,人們開始思考真偽與屬於自己相信的價值,而相信的是自由與選擇的價值。套用林二汶的歌詞:「埋頭尚有智慧 思想他人難偷取」。
轉入正題,書本分成三個部份,他的家庭背景、少年人的愁思與為什麼從政,二是提到獄中的瑣事與政治的部份,面對牢獄與官司種種。書本在2018年出版,整理了在獄中所寫的文字,成為出版計劃,娓娓道來什麼驅使他從政,由一個考不上大學、迷惑的年輕人到現在完成了耶魯大學的碩士課程。亦講到他如何被政府逼害,縱然個人不會視他為英雄,但在2010-2019的社運十年期裡,由八十後的反高鐵到九十後,甚至是00後的出現,香港的年輕人一浪接一浪挺身而出。而他只是其中一個出現的人物與受磨難的人,當林鄭臭閪在禮賓府與家人相聚時,外面的家庭離散,家人永遠天各一方。
歷史,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羅冠聰不算是真正改變香港的掌舵人,可是他是見證著時代發展的齒輪。因為佔中的討論而萌生參與社運,同時社運又拖累了他的學業。沒人天生懂得政治,當社運領䄂,然而他在佔鐘、雨革被捕後,漸漸與同道組織政黨,而自決派參選立法會選舉,上任不足一年就被DQ。在這本書看到羅冠聰是一個普通到不得了的青年人,而且有很多想法與溫柔的對人,對社會、對人是關心的,例如對囚友的關心與幫助,他亦是個理智而單純的人。香港能夠出現這一代年青人是福氣,在書裡只見政府與流氓媒體對他的滋擾,包括在家裡會置在危險之中。看到他對辦事處員工的幫助,關心社區,當時他只是二十多歲就要面對眾多外來的事情與評擊,還有對家庭的責任。他的經歷與香港的命運一脈相承,他不是勇敢,而是逼上梁山。梁振英作為老人還長期在網上對他單單打打,有些中老年人把年青人往死裡打,還沾沾自喜執到寶,年輕就是罪。
羅冠聰誤打誤撞投身政治,事實上他也活在恐懼與孤獨之中,縱然取笑他是羅37,但過去的日子真不好過,他都在書裡剖白心聲,只想過簡單與小貓小狗過的生活。奈何,香港政府不讓青年歲月靜好,一切的事發生如此,都是有人在前面受難受罪。即使是羅37,也至少站過出來組莊、參加學聯、除了勇氣就是使命感與承擔。之鋒、天琦、周婷、學民思潮與學聯曾經站在前面領導學運,爭取命運自主,亦令中老年人覺醒與啟發了後面的思潮與運動。在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愛香港是有血有肉,而這種愛最終遍體鱗傷、家庭、事業也失去,政府放棄了一代人與青年人為敵,過去十年一直傷害青年人,雨革的對談是一場戲、和平示威用警暴鎮壓早在一九年就出現了。青年人與政府的帳不是一時三刻能算得清。他的自白為歷史留下重要的印記,他日自有公論。以前學聯與本土組織是勢成火水,但私下是兄弟爬山,當他寫到之鋒與天琦的段落,也感受到他們同代人的互相支持與欣賞。
看這本書不諱言要提到對他的認識也多了一點,有一段文字講到他投身政治的理想,然後提到不苛求別人的付出多與少。可以說他是個大白癡與傻戇,難道他真的不介意?年輕人無私為香港做事,出心出力,犧牲自己的青春歲月,直叫成人汗顏。他是成熟、溫柔的男兒漢,看他的文筆對政治的目標與理想也沒有立論,所謂政治篇也是寫寫感受與所聞。事實上香港大多數人也不懂政治為何物,包括建制派與泛民,相當被動與懦弱,但香港人的優點是見步行步,路總要走下去。青年人不懂政治,但不能停下,在這本書面世後三年香港環境更嚴峻,但時間已沒法倒退。再看到他當時寫下略帶幻想與幼稚的文字,過去香港人花太多時間內耗,現在才看清什麼才重要。最重要是大家保持澄明的心,問心無愧,對人的立場可以不同,但要以尊重為前題,做人要和善但不是附和。即使同路人不同意見也不用往死裡打。過去有太多unfriend的事情,不能停留在同溫層,而是要做到與人同行,觀照自己的內心。環境愈不好愈要有耐性與懂得抽離,照顧好自己才是樂見的事。
說起上來,知道這本書成為禁書時的確很憤怒,政府處事手法低能,只想盡辦法收緊所有文藝、法律、社福的事務。到現在看書也遭到禁制,圖書館的公眾知情權的功能被削去。作為書本最後的讀者,心情複雜,它的命運會如何?會被銷毀還是鎖在某個地方?一切一切隨風而行,他日江湖再見,有緣千里能相會。現在羅冠聰與之鋒也有英文著作面世,而政府部署打壓,我們與暴政對抗的日子仍是一場硬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