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孩子論盡《我的基爸基媽》

同志家庭裡的伴侶是否有能力養育小孩?這個問題猶如是一面鏡子,倒不如看看異性戀的家庭又有沒有這樣的能力,不然為何有破碎家庭、家庭慘劇的出現。同性戀從來都不需要包容與乞求憐憫,人人生而平等,而對立與階級是人類為了分彼此而建立的,久而久之某些的教化成為了約定俗成的觀念。同性戀成為禁忌,即使世界大同、逐漸的開放,只要一講同性戀就會與同性婚姻與性濫交掛勾,與罪惡不可分割。當這部來說澳洲的紀錄片《我的基爸基媽》(Gayby baby)的剪輯版在香港播映不久,就有基督教的團體群起向廣管局反對,認為這檔節目不適合兒童與青少年觀看,更認為有鼓吹同性婚姻之風。同性戀者不會因電影不播出而消失,性小眾一直在社會存在,宗教人士投訴無非是想出於視而不見的態度,利用機制去打壓邊緣社群。可悲的是這些人以愛家為名,實際上看不到影片裡的家庭也是以愛建立根基。關於愛,各有詮釋,但有一點肯定的是在世間遮風擋雨有一種愛是無分性別與血緣的,異性戀可以做好父母角色,同性戀也可以做好雙親的角色。

                       
 
血緣?領養?都不是考慮的因素
  《我的基爸基媽》的其中一個觀後感就是,「喔,原來同志也可以當一對好的雙親」。這是最直接的感受,但電影不單單要表達同志也可以做到,在其中一名受訪兒童Ebony的口中所講她並沒有認為自己有兩個媽媽就與人不同,只不過與別人成長的方式有分別,不論誰養大她直至現在都是家人。同志有特權嗎?並不見得有什麼特權?衛道之士常說逆向歧視,擔心同二代在沒有一男一女的情況下成長,而他們常常用「同二代」怨恨沒有父母一方作為借口。而事實上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一個家庭的建構不是看「性器官」而定,而是到底一家人給予多少愛,多少的教導,這樣都需要自小開始付出。

  澳洲在2002年通過領養條例,但直至目前還未有同性婚姻。且看紀錄片中的四個家庭的建立,彼此各有不同,但當中的小孩也並非原生的同二代,當中有家庭的組合還相當的多元成家的。第一對受訪者是用人工受孕的方式產下兩個小孩,Gus與妹妹。而第二對受訪家庭的經歷就沒有淺談,但在女兒Ebony口中母親應該是離婚後中途轉基,產下患抽搐的兒子。第三對家庭是母親離婚後邂逅同性,而兒子Matt是擁有兩個媽媽一個爸的多元家庭,即使離了婚Matt也有與爸爸相處的空間。第四對是一對由澳洲移居婓濟的男同志,他們在福利院收養了一對寶貝兒子,而小兒子Graham患有讀寫障礙。

  在爭論同性婚姻時也衍生了其他層面的事情,有些人擔心人工受孕而帶來捐精的倫理道德問題,同時也擔心領養權的問題。而同性婚姻本身也存有爭議,特別是婚姻被認定是傳統的事物,有些人認為同志是適合用民事結合的方式結合,同時享有婚姻所帶來的福利。不論是婚姻還是民事結合也只是字眼上的爭拗,對同志來說最重要是伴侶之間得到世俗的認同。片裡的同志的確是希望有同性婚權,但澳洲就暫時未容許到,雖然是這樣通過同性戀遊行、社會的保障還是可以給同志發聲與表達的自由。

 
通過四個家庭的「多元」成份,有的是血緣所親生、有的孩子是非親非故,特別是Graham的經歷是很值得一提的。他本來就有一個原生的家庭,但不知什麼原因在學前還未教他說話致使他發展遲緩,後來送到去福利院。而幸運的是他現在的父親們循循善誘的教他識字讀書,雖然成效未必理想但結尾他可以完整寫出一篇文章、可以朗讀已經是進步。同志家庭對孩子的憂慮與擔心與一般家庭沒有分別,大家都是希望子女成龍成鳳,而同志家庭就因為不便公開的身份就為自己自找麻煩。Garham一家因父親的緣故由文明國度澳洲移居至斐濟,那裡沒有人明白兩個男人的關係,在異邦要學會隱藏。因著兒子學習的問題父親向老師出櫃,說明了兒子的情況。正所謂「生娘不及養娘大」,但男同志伴侶對孩子的投入還是不少的。同志雖然不是解決孤兒問題的解決方法,但遇到這些有心人真正為孩子付出、誰敢懷疑他們有沒有資格?超越了血緣關係,有的是通過成長而帶出一家人的羈絆與互相照顧,為何異性戀伴侶因不育問題而可領養孩子,而同志伴侶就要被批評?當知道孩子有問題要特別照顧的,這種養育需要勇氣,而同志就更加要付出多倍的勇氣才可以立足。

宗教與價值觀的對立?just be yourself
 
Matt的例子上他本身是來至異性戀家庭,但爸媽分開了。於是他要接受另一位新的媽媽,看到媽媽們的相愛一直相處融合。對孩子來說多一個家人去愛錫也不是壞事,特別是媽媽沒有否定過生父的存在。只是家庭的結構改變了,但愛與教育仍然是存在。面對媽媽在教會裡被稱為「罪人」,他開始質疑上帝的存在。這一點就很有趣,上教會是媽媽周日要做的事情,雖然性向與宗教存有對立但她仍然堅持並向兒子傳教,希望他認識上帝,甚至找來牧師跟兒子講道。按照邏輯同性戀者本應很討厭基督徒,但在這裡反而是維護宗教。事實上也有同志的教徒,他們在社會的大環境下就更加是小眾中的小眾。兒子心裡是於心不忍的,小孩子最希望是周日與朋友打欖球。畢竟是兩代人在價值觀上難免有爭拗,所以這部紀錄片已經不是單單談同性戀該不該有孩子的問題,不是談如何養育,而是帶出和而不同的論述,帶出各有各喜歡的「信仰」。
MATT

  另一邊廂,愛好摔交的Gus在一次與媽媽逛街的時候試用了化妝品專櫃的唇膏被售貨員責罵。於是他媽就告訴他,你回去跟售貨員說為何不能用。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背後反映的是男女的既有價值觀,為何男孩子就不可以打扮?這就是對男性的定位,要求男人要剛陽,打扮就會被視為變態與娘娘腔。同志家庭相對在這方面較為開放,也許自身受過壓抑也不希望小孩子不能選擇。而往往面對同性伴侶,別人都普遍帶有誰是男誰是女的猜想,就連同志圈也有那種思想,特別是亞洲人的問題。而歐美相對可容納兩個剛陽、兩個陰柔的在一起,這就是差異。

  100%
勇氣.父母對孩子的應許
  上面提到了Graham的故事,特別是一家人去了一個另類國度,從前在澳洲是開放的家庭,認識他們的人都知父親們的關係。但在彼邦,為了自身的安全同住的一家人在社會上再次走回衣櫃。要不是跟老師溝通的話,恐怕連櫃也不會出,但幸運的是老師是接納的。有一句話是子女出櫃,父母也會自然出櫃。但在這裡反而是相反,兒子保護父親,父親保護兒子。除了Graham外,Ebony的母親們一心希望女兒進一間比較開放的學校學習音樂,為的是不想孩子在主流學校因母親的身份而受到刁難。雖然說澳洲是個開放的國度,但在他們的小區中是特別例外的家庭。不排除有那些人會指指點點,別說她們是一家人,單是看到兩個同性在一起就足夠讓人在背後指點了,而且這對母親的打扮比較前衛。為了讓女兒考到心儀的中學,她們就花錢培養女兒。單是這一點就是家庭成員間的互相支持與共同經歷。對子女的期望與一般家庭無疑。

  成長之中仍有萬重障礙
  每個家庭自有難唸的經,Matt希望打球受到母親的拒絕、Ebony考不進心儀的中學對歌唱的夢想感到質疑、Graham在學校的成績墊底但仍然努力。每個小孩自有他們的煩惱,每個家庭也有瑣事要處理。Gus因為喜歡摔交而喜歡與妹妹玩,兩兄妹更一起洗澡。或許被訪者都是在十一、二歲左右,未到成長的反叛期,這個少年時期還帶上一點童稚,未懂青春期的羞恥之心。這種萬重障礙是日後的隱患,兄妹間日漸年長如何相處?需要時日去見證。


  電影是通過眾籌而開拍去追隨當中的被訪者,假如有機會像《人生七年》那種模式追下去看「同孩」們的成長會是不錯的研習。畢竟這種研究還是比較缺乏,到底同志的孩子在成長之中會有怎樣的問題,在孩童時期就沒有大問題,但始終青春期會是個關鍵。特別是青年人開始有自己的反思與思想,接觸的東西再不是由家庭主導。關於這方面電影界也少有相關的題材,故《我的基爸基媽》是一部另類的同志電影。曾經看過美國電影《The kids are alright》與法國的紀錄片《兩個基爸爸》(Naitre Pere)都是有關基媽與基爸。前者就出現基督徒口中那種「尋找生父」對自己的身世感到興趣或是迷惘的故事,「同志小孩」的題目在數年時還是個新的話題。過去至少二十年的同性戀電影都一直強調同志不受世界所接納,但近一兩年已有陽光和較為的輕鬆。而再過多數年在題材上就會有另一番的轉變,與會有更深的書寫。而法國的《兩個基爸爸》則聚焦在比較富裕的同志找尋代母與孕育生命的過程,但要留意的是對於男同志來說代孕的花費實在太多,再者畢竟嬰兒在代母的肚子裡住了九個月有感情。現實生活中代母已經不是什麼禁忌,但對於女性來說要經歷一場心理上的別離,而生理也可能會出問題。風險太大,代價太高。而除了紀錄兩位準爸爸渴望孩子外,在紀錄上是比較單一,畢竟未來與如何被社會接納才是最重要。

 
在《我的基爸基媽》一片中看到用心之處,它不在於側重同志應不應該有孩子,反而是帶出大同的一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小點,包括澳洲日後的同婚之路,前總里吉拉德也用親和的態度會見了當中的被訪者,一個家庭如何排除世俗的目光走下去?當同志家庭都是女性時,又有沒有足夠的知識向異性的孩子進行教育,特別是當孩子處於成長期時,而假設男同志們要養育的是女孩子時又該如何處理兩性上的差別?這些都是往後會出現的問題,這部片只是一個開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