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辰已》(Tatsumi):一代日本劇畫大師的誕生

香港版海報


《辰已》把一代日本劇畫大師辰已嘉裕的自傳《漂流人生》搬上銀幕,並由新加坡籍導演邱金海操刀,此片是相當的具吸引力,也是一次亞洲地區內文化交流的交合。東洋文化不只屹立亞洲,更吹至世界各地,無論是御宅族文化、漫畫、明星、動畫都有叫座力。年前在香港藝術節看過比利時編舞家SIDI LARBI的《手塚》,把手塚治虫筆下的人物與漫畫帶上舞台,繪影繪聲的,令人耳目一新。認識辰己嘉裕,是透過邱金海的這部作品,關於辰己的資料在網上並不充分,但《辰已》卻用了最簡單的結構帶出辰已嘉裕的漫畫故事與帶出他的一生。 
   
   在2011年《辰已》走進康城的「一種關注」項目,引來了世界各地影迷的注目。《辰已》不單單是一部動畫,更是展示了戰後日本的小人物心裡狀況、社會的狀況與辰已嘉裕如何的面對他眼前的環境。在了解辰已之前,要先認識手塚,原因是他不但啟發了日本的一代人以外,更加影響著世界上的人,或者不怎樣的認識他的資料,他的所有漫畫,但至少都曾聽說過與見識過。沒有手塚,就沒有辰已與日本其它的漫畫作者。 
   
   劇畫(Gekiga)是辰己嘉裕所創造的,在當時日本社會對這種暴力、血腥、內含性描述的漫畫加以批判,而與漫畫的分別是劇畫主要對象是成人,而且題材上是比較黑暗的。在這部作品裡頭除了講述辰己對創作的心路歷程外,還插入了他的五個短篇,分別是《地獄》、《寵猴》、《大丈夫》、《使用中》與《再見》,每個的短篇故事中都帶有日本人在戰後,有關生活方面的焦慮與迷失。舉例如《地獄》中的軍人面對著所拍攝照片的真偽,在名與利在真相之間不懂作出決定,最後只有行屍走肉的過活,對過錯只能放在心上。《寵猴》的男生面對著自己身體上的殘缺,不受企業的招聘,只好連心愛的寵物也得以放生。 
美版海報

   《大丈夫》則是有關家庭與性的焦躁,無從的發洩,男人對性無從宣洩,相當的無奈。而《使用中》則是有關對性的想像、對性的渴求與構想,懷才不遇的漫畫家在廁所看到色情的塗鴉,因而對女性的身體有想像與需要,開始創作他的作品。其實都是有關對性慾無法解放,把性收在暗角裡的。至於《再見》則是關於日本在戰後的一些現象,特別是美國在日本駐軍,使當地的娼妓業發達,而美軍在異地渴望得到溫柔。《再見》令人想起美軍在近幾年在駐守期間外出揭發的強姦醜聞。 
《Goodbye》的劇照

   這幾個短篇故事都是黑暗的,揭露了人性的暗陰面與孤獨,藝術的層次,所反映的有時是需要寫實的。提出一種現象,描繪那種的不安與衝動。再看看辰己嘉裕的成長,也相當的不容易,父親對家庭的不負責任,使他年紀輕輕就有養家的衝動。哥哥體弱多病,在家裡對他敵視與妒忌,而他後來也搬離了家庭,自立並開始作畫。幸運的是辰已得到了賞識,也得到了機會,或者在路上並不是完全的被接納,但今日的他已經成為了獨樹一幟的日本漫畫大師。 
   
   戲裡的畫風時而用最少的筆觸繪畫,時而充滿色彩,相當的有作者個人的簽名與風格,也讓觀眾認識辰已的畫風。這種的安排與叙述是相當的有意思,有質感的。當片尾出現辰已筆下的人物聚首在一間書店裡,其實是相當的感動的,那些漫畫的主角並不只是一個角色,更大的程度上他們就是日本的小人物。出現在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裡,他們潦倒、他們寂寞、他們隨波逐流,但他們存在。而透過辰已嘉裕的觀察,他們都得以出現在大眾的眼前並影響著這一代的日本人。 
                          
   在影片的最後,辰已的真人現身其中,無疑是一個感動位。看著《辰已》,感受到的是生命力,不止是對創作的,還有的是做人的態度,不是所有人都接納你的同時,需要的是為自己找尋一個定位。即使自己的恩師不接受劇畫,但他為藝術、為當地文化開創的是自己的流派。或者這就是《辰已》所帶給觀眾的一份力量,不要放棄的力量。 
                                  
   
  文/Doroth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