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言語、杯葛都屬於是校園欺凌的一種,在美國有年輕同志因抵受不住校內的恐同氛圍,選 擇用自殺解決問題。校園欺凌的問題對於家長來說不易察覺,更多的是家長會懷疑自己的小孩是否與別人在溝通與相處產生問題,才致不受歡迎。很多時候,這種的 欺凌都沒有主要的原因,就是一班人覺得你很好「玩」,於是就一起「玩」。然而,有些同學起初並不想一起「玩」,但看見別人的行為為了與別人「相同」,獲得 信任,只會成為欺凌事件的參與者。
《校園欺凌後》(After Lucia)在康城影展奪得一種關注項目的最佳電影,電影採用固定的機位,用平實的角度,淡淡然的拍出這一宗的欺凌事件,帶到受害者與加害者的面貌,再用 到「因果關係」作結,全片流露出一種抑壓的感覺。這部電影那麼一鳴驚人不是沒有原因的,它並沒有採用到「目睹」來拍攝全部的欺凌的情況,反而在鏡頭的運用 上用到「隱藏」,觀眾深知受害者就在門後,但鏡頭卻停留在拍攝學生們耍樂的情況,帶出一種天南地北的襯托與對比。而全片不禁使人「同情」受害者的情況,正 視校園欺凌的問題。
片中人ALEJANDRA與父親為了忘記失去摯親的傷痛而搬到新的城市居住,而年少的女兒以前曾經貪玩與朋友吸毒,而被學校查出。來到新環境,新的同學其 實也不至於好在那裡,他們把青春揮霍,吸煙、喝酒、初嘗愛戀,相當的開放。然而在新的環境裡總有害群之馬,女主人公是貪玩無知,在知情的情況下被拍下了性 愛影片。男同學的手機遺失,影片傳到網上。欺凌正式開始。
無可否認的是影片的前半部叙事的節奏略為鬆散,但到下半部則漸入佳境,走入欺凌的正題。但綜觀後段更顯張力,走到受害人的世界,窺探校園欺凌是如何的影響 著所有的人。在電影裡頭明明影片中是有兩人的,但偏偏女性的形象被定型為「蕩婦」,而男方則視為是理所當然。常說學校是一個小社區,特別是今時今日傳播效 果之強,幸好事件尚未流出到社會的層面,否則主人公更要面對比校內更強的壓力。單是校內就已經令人痛不慾生,女方背負所有罪名,男的視她為洩慾對象,女的 則心生妒忌,所謂的妒忌是一種想像的,像是搶走她們心儀的男生一樣。
起初主人公與同學的關係也不錯的,甚至是走進新的社區,一切如是好奇。但偏偏在朋輩裡「行差踏錯」就影響到她與所有人的關係,回歸現實,相信每所學校都會 有如此的同學,曾聽說過的欺凌是從「性取向」有關,也聽說過是從外表,從家庭背景有關。所指的加害者並不只是指施加暴力,傷害別人的人,而是對事情冷漠的 人都是加害者,他們沒有惻隱之心,沒有叫停暴力,反而讓傷害擴大,也是需要指責的。
在電影中所展示的欺凌過程裡實是充滿壓抑,很大的程度上是在於不希望驚動到校方,事情都是在老師監測範圍以外,而任由學生低調地進行。而電影裡頭並沒有特 別的提到校方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反而把焦點放在學生的關係裡,表達出一個沒有人願望發聲的世界,而受害者的不反抗就是基於她自身的羞愧,故此她選擇啞忍與 沉默,甚至是選擇後來的出走。一般受到校園欺凌的受害人,很大程度上會對欺凌盲目,既然改變不了別人對她的看法,就只有換個心情生存下去,畢竟學業仍然要 繼續的。
影片裡某些的欺凌鏡頭拍得挺直白,眾人用擬似精液製造的蛋糕強迫她進食,那一幕特別看得令人揪心,而且影片當中有情節講到勒索的問題,而受害者不願向教師 說出發生什麼事,到底是自尊重要還是清白重要?看來是很難權衡輕重的東西,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不能夠接受這種不尊重人又自私的行為。欺凌事件一件都嫌太 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應該是幸福快樂,應該是團結在一起,沒有一個被遺棄。當最後主角的父親用處決別人來作結,冤冤相報何時了?任何人都應該保護好自己, 避免傷害,更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多一份的同理心。
校園欺凌不是一件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事情,受害者的烙印可謂是一世的,而我們可以做的並不只是傾聽,而是行動。將心比己,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目標。
文/Dorothy
別出心裁的電影海報,帶出了窺視的感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