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峰、韋家輝合導的《孤男寡女》實在數不清看過了多少次,早段時間電視台又再重播。鄭秀文的《感情線上》又再哼起,從ITV時代、再到衛視電影台、從老翻VCD年代再到今天,再看看最初看這部電影時才只有初中、甚至是初中不到的「小學雞」。原來已經是十六年前的電影,不但概嘆歲月催人,更感到小時候看的電影是有影響力的,一部電影不斷被翻炒,被懷念總有它的原因。即使杜韋配後來拍都市愛情小品《單身男女》都已經回不去舊時的情懷,不但沒有情懷、在男女間的取捨就偏向功利主義。高圓圓沒有選擇高富帥的古天樂,而選擇了後來高富帥「洋」氣的吳彥祖,古天樂輸的是土炮,吳彥祖勝的是自身的「洋味」,這些年頭港男一直愛炮轟港女「食洋腸」是無可口非的。祟洋的心態一直在華人圈子存在,且看梅鐸的前妻鄧文迪在洋漢間流傳,這邊廂又認識了英國小鮮肉,還要是有家世的人。
《孤男寡女》(2000),不經不覺已經是十六年前。且是當年的票房冠軍,失敬。千禧年的港產片還未有太強的合拍風,雖然與九十年代的電影一樣被稱為「爛片」,但千禧年最初的小品還是相當可看,絕對不能忽略。要看的女星,絕對要看梅姐、張柏芝、還有鄭秀文。這幾年她們的電影可算是特別多,而且有代表作。梅姐被忽略的作品是鄒凱光拍攝的《男歌女唱》,張柏芝1999年有代表催淚作《星語心願》,那些年在歌唱界大紅大紫的鄭秀文,出產了不少K歌。而在2001年,她與另一半許志安雙雙獲得TVB的勁歌金曲最佳男、女歌手,安哥發表了廚房愛的宣言。那幾年的鄭秀文特別的活躍,基本上她主演的電影都用上她的流行曲。
《孤男寡女》反倒是開啟了鄭秀文的喜劇、愛情之路,劉德華與鄭秀文的配搭成為了票房保證,觀眾受落。2001年的《瘦身男女》、2004年的《龍鳳鬥》、13年的《盲探》。鄭秀文至今仍未在金像獎收獲影后是一個遺憾,或許她是女版的「張學友」。(放心,今年的影帝無疑會是學友,會守得雲開見月明。)除了與劉華的配合外,鄭秀文還配過了古天樂、劉青雲、言成旭、任賢齊,但到底還是華仔最經典。相對《孤男寡女》的製作沒有後來《瘦身男女》的多,對香港人來說《瘦身男女》最經典的是兩位主角的特技化妝,化身小圓球,又在日本取景,羨剎旁人。肥佬為了一個不知愛不愛他的女人甘願在街頭賣身,以肉身化作金錢成為別人的出氣袋,賺的錢都是希望給肥婆減肥,見她的愛人。一個男人到底要有多愛這個女人才甘願為他人作嫁衣?
《感情線上》是首為電影度身訂造的歌曲,「心在你身邊 就算隱形亦有一天遇見」,起初華少與Kinki只是同事關係,隨著與前男友的分開、華少看到Kinki的失常想幫她為她介紹男友,動了惻隱之心。然後,華少前女友的介入,感情線佈滿暗湧。Kinki是個神經質的女人,而鄭秀文很適合做大情大性的人,然後她成為了從自信散發光線,明豔動人的女人。辦公室對於電影是重要的場景,講是非的八婆、A字膊的上司、好食懶飛的女同事,是現實的寫照。對電影最深印象莫過於「植入式」綠茶飲品與家鄉雞的品牌。他們一邊吃著炸雞、一邊開車,食炸雞的潮流不需要由韓國帶起,香港男女早就食了。
對電影另一個印象是對《天若有情》的嘲弄,華DEE在危急關頭送了華少一程,而KINKI也迷戀電單車。以前的港片好看就是混雜了這些元素,對香港文化有多多少少認識的會明白。還有的是那時候香港人的普通話與對內地的認識不太多,KINKI在火車練習普通話,那時候的火車何來到處都是內地人與普通話。那時候是港人北上,現在是內地人南下,火車在羅湖站已經迫爆了。03年沙士後內地開放自由行,這十年間環境又不同了。另一個印象是在許鞍華的《男人四十》中的北上墮胎。現在香港人普遍一聽到北上治病就會怕怕,不怕給人縫肛門嗎?
在有錢男ROGER(黃浩然飾),在未進入TVB的他以前也拍過不少電影,當中銀河映像佔大多數,另一個令人深刻的角色非《新紮師妹》的劍雄莫屬。KINKI在有錢男與華少兩個人之間選擇,而KINKI當然選擇了華少,而沒有選擇山雞變鳳凰。華少與KINKI講「I need you」,兩個寂寞的心在辦公室悄悄靠近。如果今天再選,而「港女」的標準來說未必甘願做平民。早幾年《非誠勿擾》有位參加者講中了一個事實「寧願在寶馬上面哭,也不願在單車上面笑」。所以今日講什麼嬴在起跑線之類的說話,KINKI是個大傻女。
喜歡《孤男寡女》,實在有太多原因,故事寫得不俗、輕快、遊走在香港的街景、平淡又帶些魔幻。喜歡以前的明星,以前的人,簡單得多。看看後來香港的愛情片,特別是「葉式愛情」污衊了愛情的美好,現在的愛情電影拍攝的動機都已經不再單純,要加一些機心,一點鹽花。現代的青年人、甚至是中年人都愛看葉念琛,實在不明所以,或許現代人的愛情總要愛傷害愛猜忌、帶著誅心論。而Kinki與華少,活在美好的世界裡,傻人有傻福。
《孤男寡女》(2000),不經不覺已經是十六年前。且是當年的票房冠軍,失敬。千禧年的港產片還未有太強的合拍風,雖然與九十年代的電影一樣被稱為「爛片」,但千禧年最初的小品還是相當可看,絕對不能忽略。要看的女星,絕對要看梅姐、張柏芝、還有鄭秀文。這幾年她們的電影可算是特別多,而且有代表作。梅姐被忽略的作品是鄒凱光拍攝的《男歌女唱》,張柏芝1999年有代表催淚作《星語心願》,那些年在歌唱界大紅大紫的鄭秀文,出產了不少K歌。而在2001年,她與另一半許志安雙雙獲得TVB的勁歌金曲最佳男、女歌手,安哥發表了廚房愛的宣言。那幾年的鄭秀文特別的活躍,基本上她主演的電影都用上她的流行曲。
《孤男寡女》反倒是開啟了鄭秀文的喜劇、愛情之路,劉德華與鄭秀文的配搭成為了票房保證,觀眾受落。2001年的《瘦身男女》、2004年的《龍鳳鬥》、13年的《盲探》。鄭秀文至今仍未在金像獎收獲影后是一個遺憾,或許她是女版的「張學友」。(放心,今年的影帝無疑會是學友,會守得雲開見月明。)除了與劉華的配合外,鄭秀文還配過了古天樂、劉青雲、言成旭、任賢齊,但到底還是華仔最經典。相對《孤男寡女》的製作沒有後來《瘦身男女》的多,對香港人來說《瘦身男女》最經典的是兩位主角的特技化妝,化身小圓球,又在日本取景,羨剎旁人。肥佬為了一個不知愛不愛他的女人甘願在街頭賣身,以肉身化作金錢成為別人的出氣袋,賺的錢都是希望給肥婆減肥,見她的愛人。一個男人到底要有多愛這個女人才甘願為他人作嫁衣?
《感情線上》是首為電影度身訂造的歌曲,「心在你身邊 就算隱形亦有一天遇見」,起初華少與Kinki只是同事關係,隨著與前男友的分開、華少看到Kinki的失常想幫她為她介紹男友,動了惻隱之心。然後,華少前女友的介入,感情線佈滿暗湧。Kinki是個神經質的女人,而鄭秀文很適合做大情大性的人,然後她成為了從自信散發光線,明豔動人的女人。辦公室對於電影是重要的場景,講是非的八婆、A字膊的上司、好食懶飛的女同事,是現實的寫照。對電影最深印象莫過於「植入式」綠茶飲品與家鄉雞的品牌。他們一邊吃著炸雞、一邊開車,食炸雞的潮流不需要由韓國帶起,香港男女早就食了。
對電影另一個印象是對《天若有情》的嘲弄,華DEE在危急關頭送了華少一程,而KINKI也迷戀電單車。以前的港片好看就是混雜了這些元素,對香港文化有多多少少認識的會明白。還有的是那時候香港人的普通話與對內地的認識不太多,KINKI在火車練習普通話,那時候的火車何來到處都是內地人與普通話。那時候是港人北上,現在是內地人南下,火車在羅湖站已經迫爆了。03年沙士後內地開放自由行,這十年間環境又不同了。另一個印象是在許鞍華的《男人四十》中的北上墮胎。現在香港人普遍一聽到北上治病就會怕怕,不怕給人縫肛門嗎?
在有錢男ROGER(黃浩然飾),在未進入TVB的他以前也拍過不少電影,當中銀河映像佔大多數,另一個令人深刻的角色非《新紮師妹》的劍雄莫屬。KINKI在有錢男與華少兩個人之間選擇,而KINKI當然選擇了華少,而沒有選擇山雞變鳳凰。華少與KINKI講「I need you」,兩個寂寞的心在辦公室悄悄靠近。如果今天再選,而「港女」的標準來說未必甘願做平民。早幾年《非誠勿擾》有位參加者講中了一個事實「寧願在寶馬上面哭,也不願在單車上面笑」。所以今日講什麼嬴在起跑線之類的說話,KINKI是個大傻女。
喜歡《孤男寡女》,實在有太多原因,故事寫得不俗、輕快、遊走在香港的街景、平淡又帶些魔幻。喜歡以前的明星,以前的人,簡單得多。看看後來香港的愛情片,特別是「葉式愛情」污衊了愛情的美好,現在的愛情電影拍攝的動機都已經不再單純,要加一些機心,一點鹽花。現代的青年人、甚至是中年人都愛看葉念琛,實在不明所以,或許現代人的愛情總要愛傷害愛猜忌、帶著誅心論。而Kinki與華少,活在美好的世界裡,傻人有傻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