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香江歷史尋寶】百年樹木:《給十九歲的我》前傳一英華女兒的故事

 早前在電檢處的網站看到張婉婷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過審,原來是為了在文化中心對校友的內部放映,不是校友,不知能否看到,在英華女學校的群組有些校友留言要求不要對外放映,那實在可惜,好的東西應該分享開去。不應該孤芳自賞,將學校的優點向外展示,讓人艷羨。看了《給十九歲的我》的預告與先導的影片,影片有三條主線,學校的重建、社會的轉變、學生的成長,在外國有《人生七年》採訪一批人的生活變化、原生家庭與社會的轉變,帶出人生的點滴與作社會研究。張婉婷已人生七十,當她十年前開始這部紀錄片拍下中一學生離開舊校舍到新校舍的重建,校舍由半山區到深水埗,天淵之別。這幾位中一學生的學生生涯最後也回不了舊校,她們在舊校只讀了一年,可謂是特別的一代。在現在重建完成的英華女學校保留了原有的木檯與書櫃、有學校特色的雞蛋花壁畫。時尚且傳統,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目前未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也許對於校友來說是一部私密的電影,但對於香港來說是少有一部紀錄年青人成長的影片。到底這一代人的家庭與她們有什麼想法,當初許下的承諾、夢想,如今可以實現嗎?從釋出的影片看到一點端倪與用心所在,女生們的率直、性格、她們的家境、學校的教育也塑造今日的她們。有一點看到的是師長的一句要用愛浸死她們,名校為何成功,不是因為學生的家境多富裕,而是窮人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片天,是在於回饋與價值觀教育。在當下香港的青春校園片中反映的成年人感覺到校園生活是不愉快、老師都是罪人。假如在成長中有人用愛浸死學生,那成長之中就能減少苦楚,當青春校園電影/電視劇呈現一種不愉快、壓抑的印象,是需要反思的。







  英華有一點要盛讚的是對融合教育的支持,先後培育出失明作家汪明欣,2013年DSE考獲佳績的多重殘障的女生曾芷君,偶爾發現了她在中一時寫的文章。在坊間有不少參與融合教育的學校,但做不做到因材施教是另一回事,例如有些學校對要特殊支援的學生投閒置散,欣賞英華對學生的支援,而不是為了湊數交差。這幾年的政治風波亦燒進校園,而校方的解釋對答大方,在今日的香港辦學並不容易,在風眼位置展現風骨與對支援亦難,不去惡言中傷已是萬幸。英華女學校創校一百二十多年,成為名校總有原因,單看 1970年從英華女學校畢業的張導(Mable)與電影監製黃慧,對母校的關心與回饋,對年輕一代有同理心,表露真摯的情感、早已超過校友電影的標準。這不是單純的校友電影,亦不是局限在名校生、上層社會的電影,而是透過教育向上流、平等接受教育的故事。早在2010年英華女學校拍了部以校史與背景為題的紀錄片《英華女兒的故事》(2010),應該是為了遷校重建時留下的記錄。如今在新校舍落成,再有新的紀錄片可算是時代的見證。


《英華女兒的故事》一香江女校與歷史的淵源

   看罷《英華女兒的故事》除了看到幾代校友對學校的熱愛,百年學府見證歷史與香江的變遷、女性地位的提升,由校祖牒祖蓮女士由倫敦傳道會指派來港,租地籌款終在1900年成功辦學。除了辦學外還會收容貧苦學生,英華女學校在創校幾十年,一直是由英國教會打理,校長都是傳道人,在大約六、七十年代才交由本地基督教團體打理。以前男生上「卜卜齋」、祠堂讀書,女生就上「姑娘館」。要講到香港最早的女校,是女拔的前身女仔館,在1860年創立。大部份傳統名校均有殖民地的建築風格與歷史,都有沉甸甸的校史。 英華女校自身也有研究校史的校友,《在英華女兒的故事》前有其它的影片紀念舊校長,而在她們的校友會網友亦常與本地與海外的校友溝通,可見她們對前輩的尊重,視學校是一個家,這份感情細水長流,在這次的大型重建校友亦為學校作出捐獻。臨時校舍本身亦有一段作為女校的歷史,前身是德貞女子中學,然後在女拔、培道重建之時亦在該址作臨時校舍。(未來如果有一部女校發展史,應該記下來的)



蕭覺真校長在任期間兩度爭取擴建校舍

















蕭校長於1967年退休,及至1977年離世


  在創校五十週年之時,英華女校爭取擴建,得到何東爵士到校主持開幕禮。當時的校長蕭覺真(Silcocks)(校內禮堂以她命名),曾經在二戰時抓進位於赤柱的集中營,在任期間兩度爭取擴建校舍,政府要求英華女校專心辦中學,幼稚園與小學被逼停辦,在改建前身的英華女校有保留幼稚園的原址。現在位於深水埗的英華小學是一所在2003年復辦的直資男校,與英華書院是一條龍學校,跟女校除了是連繫學校外關係不大。現在改建新校舍保留了幼稚園的舊址(三級歷史建築)作校史館,校內除了有容納1200人的大禮堂外,還有200人的劇院,校內空間寬大亦有花園給同學休息。


  對怪獸家長來說可能較擔心,英華女校不鼓勵學生之間存在競爭,故在成績表上不會列出名次。校內按成績分班難免會有競爭,所以不能懶惰的,按公開試成績取得大學學額的學生高達九成,在名校當中未必是最優秀,但英華不算是一間只顧催谷與無人性的學校,相反它是一間有愛與純真的學校,是幾代人建立出來的校風與傳統使然,有教育家的用心良苦與真誠,這是千金難買。縱然紀錄片是校友電影,說盡學校的好事,但一點也不覺得假,而是說一個香港人建立起品牌的故事,說的是學校的魂。現在在數碼時代,學校也要拍片介紹校內設施與辦學理念,很多都是空談,什麼藝術成就、團體活動、師生情、校友會,每間學校也大同小異,重點不是吹噓成績,空口說愛,而是提供願景與未來,到底學校可以給學生什麼東西。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在《給十九歲的我》的預告與《英華女兒的故事》令人感動的原因是她們能夠實踐出來,有一點十分欣賞的是不會吹捧校友的職業、社會身份,即使是普通的婦人也是大家庭的一部份。與某些學校在自身的簡介片找不同的校友故意提到身份很不同。校友畢了業就是靠個人努力爭取自己的東西,跟中學生涯沒有直接關係。見微知著,不是英華是名校所以理所當然,而是從小事情上見平等與尊重,這一切都是教養與不吹噓個人的成就。


女校秘密心思思

  其中名校的特色少不免校服以長衫為主,古典、書卷味、大部份女子名校均以長衫為校服,儒雅。不過現在也有少數個別男女校也穿長衫,穿長衫的學校大多數有幾十年至百年歷史(在教大2018年做的展覽,全港總共有16校展出13套長衫,有個別學校如聖士提反冬季校服是二件頭),不同的學校在設計長衫的開叉、顏色與邊框也有分別。大部份學校的長衫都是藍色為主,只有培道中學以白色為主。在英華亦曾經有校服去留的討論,在創校時女生的校服都是白衫白褲,約在1927年英華女校才決定以長衫為校服,當時港島女校的校服開始以長衫為代表。能夠穿上獨一無二的校服,亦是珍貴的回憶,傳統的事物應該保留下來,校服也代表著歷史文化的。香港的校服史也值得研究,除了大地牌校褸被現代的風衣取替外,如今在校裙的款式上亦保留了特色,如大襟裝(馬姐)、即使長衫的開叉也有分別,也有連身裙、水手裝等,可以參閱一下《校服歲月:圖說香港校服史》(中華書局出版)。😙


學生妹校服😚



  在英華女校百多年的發展遭遇到日本侵華、校舍遭受破壞,被逼休學,再到移民潮、六十年代工業蓬勃時期,一代一代的英華女子成為社會與女性抬頭的代表。香港第一位按立的女牧師李清詞、張婉婷導演、鄒幸彤大律師、包陪慶(商界女強人)、前單車運動員馬詠茹(在《給十九歲的我》中她的妹妹馬燕茹是其中一位被訪者)、在紀錄片中感受到很多的溫暖與愛、亦有羨慕與妒忌。不同階級出身的女子在學校裡讀書,不會有門第之分,關係平等,包玉剛長女(包陪慶)在校時不會叫司機駛到校門,但不會說太多家事炫富,因為她明白與同學的出身大相徑庭,不希望人家看到不開心。另一邊廂,也有極端的例子,敢想像香港有人住在公廁裡嗎?在三層的榕樹頭公廁,一樓是男廁、二樓是男浴室、三樓是住所,在裡面住了英華第一位女幫辦(女督察),拘捕區內的毒犯,聞風喪膽。「屎坑公個女」也可以是貢獻社會的人。


  講到課餘生活,正所謂同學愛新鮮,戀愛大過天。女校亦不一定出產同性戀,雖然大多數女生都會崇拜、欣賞師姐的才華,是進步的動力。由於英華有男校,兩間學校締結成姊妹學校,在舊時代亦有聯校舞會,男女生交流也頻繁。現任校長Francis Kwan 就是英華書院的畢業生,亦是第一位女校男校長。除了男校長外,英華女校在預科亦出現過女校男生,萬綠叢中一點紅,緊記什麼時代的中學生都應該談戀愛,有成功相譜成連理枝。此外,出名的女校男生校友有前發展局局長麥齊光,隨著學制的改變,女校男生已絕跡,不知是女生的損失還是男的不幸。但講到愛男男女女都輸給了上帝的大愛,英華女校幾任校長都是基督徒、傳教士,將基督的愛融會在辦學當中,在受訪者身上能夠體現得到。


英華老師的身體力行

  在《英華女兒的故事》後三年港台的《香港故事一百年樹人》訪問了三代英華女生,不約而同訪問到李清詞與張婉婷,可以簡短談一下英華的老師教她們什麼,她們又怎樣回饋母校。除左兩代英華人外,訪問了當時的學生利天諾,她擔任校內攝影隊,類似做一些校記的事務。在網上找到幾年後的她的狀況,在大學期間做《大學線》,現在去了海外留學。中學教育是對知識以外,對個人探索世界的啟蒙。





  兩部片除了有相同的訪問對象外,也特別提到曾芷君同學,前者拍攝學校如何助曾同學融入其中,同學們施予援手的片段。後者張婉婷為了拍片《給十九歲的我》而回校做訪問(當時紀錄片已拍攝三年),曾同學認為自己需要別人幫助,覺得自己沒什麼貢獻,帶麻煩給同學。Mable說了一些窩心的話鼓勵曾同學,她提到每個人在社會上都需要俾人幫,別人幫你是因為你值得幫。這段大師姐與學妹的對話相當有意思,學姐的鼓勵開解學妹的心結,願意聆聽,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太願意分享自己的心事,在拍紀錄片的過程張導留意到為什麼某位女學生走路走得快,跟她的家境亦有關係。在現今社會上老人與青年人互相批評大家是「廢老」、「廢青」,其實大家要諒解、可以做到多少就多少,扶後生一把,不喜歡也不要往死裡打。


   隨著香港社會環境改善,政府提供九年免費教育,甚少學生會面臨中學失學的機會。李清詞生在富裕之家,日軍侵華一家人逃到廣州,戰後父親因替汪精衛政府而背負賣國罪名,家道中落,過流浪與漂泊的生活,期間得到了英華的老師收養。戰後復課順利成章在英華讀書。她讀到初中文憑打算不讀,得到老師的支持與資助升上高中,獲港大取錄,但她放棄了港大的學位而到葛量洪師範學院讀書,為的是做老師報答一路供養她的老師。在英華期間,她先後做過學生、老師、牧師、校董,大半生在英華度過。李清詞在保守風氣的教會中成為改革與推動進步的先驅者,其中因支持同志運動而被宗教界攻擊。李牧師身體力行培育英華女子,更蒙神恩為婦女運動、社會運動出心出力。


  至於張婉婷導演,她與丈夫合作的《歲月神偷》在柏林影展獲獎,在戲中用到的配樂是她曾經在中學時唱過的歌,在她的作品關心基層,亦有描寫港大戀情的《玻璃之城》,其中她的作品不乏代表作《秋天的童話》與《宋家皇朝》。這次拍母校是她首次從劇情片的世界跳到紀錄片。由紀錄片的開始到現在,英華女校的新校舍在2019年四月完成,橫跨了十年的計劃。她在英華小學一路升上中學,很不幸地爸爸在她中三時過身,她要打工養家,有老師知道她的情況提出讓她教老師中文,但是很皮毛的,老師教她英文與餐桌禮儀。老師每個月給她一筆小錢,當時她以為教老師中文很叻很威,到長大後才明白老師的用意,不是施捨、同情,而是讓她有尊嚴袋下金錢。就這樣張導一路讀到高中,考進港大,往後留洋讀電影。從李清詞與張婉婷的故事,可以看到英華女校的宗旨一To serve.(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亦看到她們飲水思源,回報母校與師妹。雞蛋花樹見證每一代英華女生的成長,而英華女校的歷史故事都應該留下記錄,從英殖時期的辦學到現在見證香港的百年滄桑,見證女性在社會的抬頭與爭取社會地位。


張婉婷學生妹look,猜猜誰是Mable


  

《給十九歲的我》可與同代的成長紀錄片並列研究

    過去十年,有幾位老一輩導演拍的紀錄片與青年人有關,楊紫燁的《爭氣》、《繼續爭氣》、張經緯的《少年滋味》,拍攝的對象來至社會不同階層,前者談的是夢想,以弱勢社群學生參演音樂劇見證他們的成長。《少年滋味》與《爭氣》也是以音樂會切入年輕人的故事,最記得的是一個欺凌的個案,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學校是地獄。張婉婷的《給十九歲的我》表面上是校友電影,但可以與上述幾部片作對照,記錄千禧後的成長與青春,對照香港的社會變化。過去十年發生大大小小的社會事件,對年青人的成長多多少少有影響,特別是2019年的香港,現在傳統名校的退學潮就更加影響到往後的香港社會,在成長中面對同學的缺席,留港與離港的發展。沒有明天的未來,這一代年青人出生在沒有童年的時代,在青春歲月面對香港的動蕩,要繼續與年青人Connect,願我們可以繼續看到他們的成長與故事。


  此外,《給十九歲的我》與以上提到的英華女校的紀錄片亦很適合從事教育界與家長去看,到底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英華女校多年來培養出類拔萃的學生,不是在於每個人的起跑線,而是因材施教,有麝自然香。



  



延伸閱讀:

http://www.wangngai.org.hk/47-tsang.html (曾芷君中一的文章)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51&eid=36199&lang=zh-CN

(Podcast One:香港故事一百年樹人 《英華女校: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