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新兵正傳3:蛙人傳》與認知中的新加坡社會與電影(二)

 如無意外《新兵正傳3:蛙人傳》會是「新兵」系列的最後一部,梁智強曾經是軍官、而且是國民導演自不然負起對國家的責任。先前寫過他的製作公司不乏政治宣傳片的製作,故從軍題材也可視為是宣傳片的一種。八十年代美國的《壯志凌雲》(Top Gun)、最近韓劇《太陽的後裔》都樹立了軍人專業、有型的形象,不但鼓勵當兵以增強男子氣概,更告訴女生當兵的男朋友是如此的有層次、視為國家的英雄,對英雄形象加以祟拜與仰慕。這可解讀為對制服誘惑,是對權力與責任的追求。整個「新兵」系列有這樣的用意,就希望青年人為國家做點事,培養歸屬感與民族精神,徵兵的作用是要富國強兵,新加坡作為城市國家就只有靠男子漢保家衛國。從第一集的《新兵正傳》開始就反映出新一代人心底上是不想服役,他們暫時放棄讀大學的機會、放棄打機、也暫時沒辦法見到女朋友與家人。故事從KEN CHOW想辦法逃避兵役、各種的詐病開始,然後帶出軍營各人的心事與經歷。第一集與第二集有連貫性的,最主要是青年們初到貴境成為陸軍,不打不相識。而第三集雖然是原班人馬,但軍人的場景轉移到海軍,一切從零開始。梁智強的電影出名是喜劇與誇張,或者真正當兵的人嫌太誇張,但他更較為懂得觀眾的心理與節奏,通過一些的笑話與演繹打開觀眾對新加坡軍人的世界。對觀眾來說製作雖然像肥皂劇,但這些年看著男孩們「成長」別有另一番的滋味。



  要認識新加坡的軍人可以去看《國家地理頻道》的紀錄片,第一季的受訪者從最底層的軍事訓練開始,在營中鍛鍊體能、學習使用步槍、還有是野外遠征。第二季就訪問進軍官學校的青年人,紀錄他們在海外受訓的過程。新加坡政府與海外國家有合作,例如陸軍前往德國學習操作坦克、拆彈組學習使用機械人與爆破技巧。所謂軍官學校也只有精英中的精英才可考上,而這些軍人與軍官未來會派往警察、消防的特別部門任職。別以為新兵捱過兩年役期就可倖免,在未來十年自動成為國家的後備軍人,每年需要接受體能測驗,務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故新加坡在東南亞目前麻雀雖小,但具有先進軍備的國家,而美國也向新加坡售武,有地緣政治的優勢。

新加坡的精英階層在電影的體現
  新加坡與香港都有共通點,就是社會祟尚精英階層,高薪養廉、鼓勵社會向上流。在梁智強的電影亦有相關的體現,從《小孩不笨》裡EM3的孩子輸在起跑線讓他們的家人無法掏光、成為「負累」。華語學校與英語為主學校的「起跑線」之分同樣應用在香港的教育制度,升中派位家長都希望子女進英中,進了第三組別的學校猶如是被判了死刑被定型。第一組別的學生升讀大學的機會比第三組別的學生高很多倍。香港人與新加坡人從小就背負著競爭、要當班長、要擁有權力,只有精英階層也可過著衣食無憂的理想生活。在《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2007)高層公務員與低層公務員的身份互換,在互換身體後接手各自的工作才明白不同崗位的難處。高層公務員表面上只是決策,但在職場上要守很多的規矩。而低層的不理解往往要挑戰高層的指示,低層根本沒有話語權,他們只可以選擇服從。低學歷人士只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向上流動,雖然說人人平等的概念,但精英階層的確會令到萬人的尊重。梁智強過去也有這裡作品被認為是向基層的勞工發聲。

  在《新兵正傳》自然也有這種價值,要嬴在起跑線首先要嬴在父母身上,有什麼人脈上的攻略與教導。新兵們對未來的渴望,有些人要當上軍官、有些人只想做普通的工薪族、在《新兵一》時很多的青年人起初都沒有什麼當兵的希望,對他們來說這是極權的制度,Ken Chow本想出國讀書以避兵役,但始終也避不過,他的家景絕對可以付出更多,然而像Lobang這個閩南話的窮小子家庭並沒有選擇。他們有些人的夢想就是做軍官,所以一開始當兵就特別的發奮,新兵們的背景也是新加坡家庭的投射,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有些家長怕子女受傷害所以整天要投訴,也有些家庭世代都有著抱負對孩子有要求。要成為軍官某程度上就是榮譽的象徵,得到國家的推祟與尊重。在片中Aloysius就是一個自命聰明與凡事主動的小伙子,也是精英階層出身的孩子。在軍營裡各人因背景的問題而分成不同的小組,理念不一但無論如何在營裡大家都是兄弟,必須磨合與互相照顧。其實他們的心底都明白競爭的概念,精英主義的社會就是要人以群分,只有最高者才有話語權。在《蛙人傳》裡也有這樣的概念,在這個海軍的專業部門也是精英的特種部隊,而與前兩部不同的是重點不再是基本的軍事訓練闡述,而是針對潛水、海上的訓練。故此第三集是明顯比兄弟的爭執、女朋友在外面被搶走更為亮眼。

  然而第三集的故事也是複製第一集的內容,Ken Chow這個角色又一次「被女友」飛了,而他又希望離開所屬的軍隊轉到別的部隊。劇情難掩重覆的部份,看這個系列也是因為這個題材實在太稀有,即使第三集有新角色的加入也仍然是換湯不換藥。

家庭缺失.依然是命題
  在梁智強的電影裡或者比較拖拉一點,但他的電影世界最主要離不開家庭、倫理,電影除了展示軍人的日常生活還帶到他們的家庭。本身《小孩不笨》、《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也是與家庭缺失有關的,《小》片裡打算輕生的孩子、被家人的壓力催谷,《我》片裡要失去後才學懂家人的愛,以致當兵的缺失。第一、二集的男主角避不開分手的命運,新加坡也有「怪獸家長」的描寫。而這一季也有不善與子女溝通的父母,Lobang在破碎家庭的抉擇,每一個軍人也有自身的家庭問題。描寫家庭的主要因素莫過於帶出這些孩子的成長,怎樣成為一個成熟而懂得處事的人,面對不滿時又如何的妥協與接受,這是步向社會化的試驗場。

  在軍營裡大家就是一家,有難一齊當。而除了兄弟外,新的家人是訓練場的軍官,軍隊講求團體精神。只有成為真正的軍人才是對父母最好的交代。正如片名一樣Ah Boys To Men。事實上在梁智強的電影在講述新加坡家庭的部份並不會特別的陌生,新加坡家庭的特性就是功利主義為先、或者香港的小家庭觀念與新加坡的確差不多,都離不開望子成龍而成為怪獸家長、千依百順。又會帶自己的仔女、男友互相的比較,這已經是常態。新加坡人與香港人一樣擁有怕輸的性格。說到底新加坡還是華人佔大多數,看待事物的態度差不多。

  在新加坡可以選擇的片種或者出國門的作品為數不多,更何況是一部講軍事的電影,雖不像國外的槍林彈雨的製作,但在小品的層面就有不錯的成績。從12年開始是新加坡的賀歲片。縱觀梁智強的電影《錢不夠用》、《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新兵正傳》都離不開公務員的生活態度、職場的態度,這也反映出他是當地比較「中產觀」的導演,拍的電影也比較主旋律、甚至帶有官方的立場,《新兵正傳》的拍攝目的就是為了紀念新加坡國民服役45週年而拍。

  此外,《新兵》可以跟他的《小孩》系列與《跑吧,孩子》放在一起解讀,他的電影離不開看男孩們的成長、他們會搗蛋、不被注視、沒有希望,隨著成長走進社會開始碰釘、開始理解自己的義務與責任。從少年到青年再到成人,這種的成長也許是新加坡新一代的寫照。老一輩的人經歷大風大雨,新一代的人安定感太濃厚,只有磨練才會成長。


  看著男孩們被軍官虐待,影片還是很熱血的。而且在小品的角度收放自如,帶上教育意義。什麼是本土電影?就是需要將人民的生活、想法寫出來,或者新加坡電影未算得上是成熟,梁智強的確有些作品是強差人意,但《新兵》絕對是《小孩》後被銘記的電影,團結就是力量,真誠感動。《蛙人傳》的存在意義大概是讓劇中人來一次命運的選擇,把頭兩集的劇情推倒重來,陸軍還是海軍?相信不會再有空軍了(畢竟拍攝成本複雜得多)。在梁智強的電影也有明顯的缺點,笑點的設置、對特技的使用都是有不足的,劇情不見得特別驚喜。唯獨勵志取勝,唱唱軍歌,一鼓作氣,一路向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