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消費品始終是會有人買,也總會有那些願意花得起的人。對於像筆者這種窮人,不懂什麼珠寶鑒定,或許沒錢也就看看短片中的珠寶,望梅止渴一下。像卡地亞這種的大企業就有資格拍出突出品牌的短片,這系列的短片均是由法國取景,有點的法式浪漫。三段的愛情各有特色,像第一段的《歌劇院廣場》(Place de l'Opéra),老人們的感情相當的含蓄,回憶過去的畫面,再到今日兩老仍在一起堅守承諾。就正好呼應了「True Love has a colour and a name」,年華老去之時,愛仍然不減色彩,兩老仍然有他們的生活。同樣的真愛透過戲票的轉贈,帶出了濃濃的熱情,不滅的愛。
在香港看到德國電影的機會並不多,一般來說要等到由歌德學院舉辦的德國電影節才能大飽眼福。自問看過的德國電影並不多,第一部真正接觸的德國片是《If not us , who》,故事講述二戰後的德國青年為國家尋求自強,成立激進社會運動團體的一個故事。從中筆者感受到德國電影背後重視的批判價值,他們能夠直視歷史,對戰爭、對民主的爭取都一一寫進電影當中。德意志人民在過去百多年經歷過戰爭的洗禮,背負著侵略者之名,使他們在今日能汲取教訓,即使在蘇聯解體後也能把東西德之間的差距收窄,如今德國已成為歐洲的第一大國。在發生歐債危機之時,處變不驚,還充當救市龍頭。這就是靠德國人過去的努力與民眾的高尚情操所致。故此,德國電影的人文質素與水準之高,實在是影迷們的福祉。
雲翔的電影離不開兩個重要的主題,「同志」與「色情」,在他的同志三部曲未正式全部完成
時,他拍下了這部的《愛很爛》。《愛很爛》主要是由六個故事所組成,有男同志的愛、女同志的愛和異性戀,帶出導演所眼見的愛情世界是什麼的一回事。看過他
的其他作品,包括《永久居留》、《安非他命》等的作品,尺度沒有這部的大,前作頂多是全裸與床戲,而這部作品有的是口交的鏡頭。筆者看的是沒打馬賽克的版
本,盡收眼底。只可惜電影的內容實在是不外如是,只是一味的講 Love Actually Sucks,但其實看得出電影變成了Love is
Su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