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如斯世代:2021年香港電影的現狀與寄盼

 轉眼間2021年快將過去,今年對香港電影界、社會是坐過山車上天下海的一年。UA院線敵不過疫症全線結業,戲院經過兩個月跨年的封閉錯過了新春檔期,在2月18日正式重開。戲院由2021年12月9日開始必須用安心出行登記到訪。政府修訂電檢條例,電影人摸不清紅線。香港出現一系列禁片與無法上映的電影還有消失的電影節。《梅艷芳》電影成流行文化的熱潮破本地票房紀錄,《媽媽的神奇小子》在殘奧期間上畫並代表香港出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三位資深粵劇名伶逝世、多位資深演員離世,偶像文化再現香港,在政治上充滿制肘審查與框框但同時在外有支撐著香港人的聲音,部份電影經年攝製完成審查在中港兩地放映,有些電影最終不獲放行要倒蝕。在海外影展獲獎的電影預計無法在香港上映,幾年前香港國際電影節曾經放映過以黃之鋒為主角的《未夠秤》,到現在香港沒任何一個電影節敢越過紅線。有些自由失去就是失去了,但電影人仍然試圖為我城發聲記錄,燃亮薪火。





█政治環境


⧪政治層面影響電影檢查制度與修訂的《電檢條例》,香港事隔幾十年再出現禁片,七十年代有以文革為主題的《再見中國》(唐書璇導),事後在八十年代解禁,昔日英方以政治原因損害鄰國利益而禁止放映,同時期也有以紅色思想為主的電影。到了今年一切關於反修例運動的電影只能在狹縫下生存,鮮浪潮的《執屋》首當其衝成為政治正確的第一滴血,其後有台灣的同志紀錄片《同愛一家》以出現台灣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而要求删除,片主不願屈服最終取消放映。除了《執屋》以外還有一部反修例的短片《12點前我要返屋企》無法一併在《鮮浪潮語》節目中播映。

「後反修例事件」開啟禁片時代一《夜更》與《尋人啟事》看青年導演對社會的回應


⧪(後加)在平地學生電影節亦有兩部短片因出現台灣的選舉集會(估計是青天旗)而不過審。爪牙伸到大小影展,以後的台灣電影的審查可以想像會嚴格得多。


⧪除電影禁播外,發行與製作獨立電影的影意志獲藝發局通知取消資助,其次是會址不獲JCCAC續租。原先在饒宗頤紀念館的紀錄片放映被強行取消,解除租約,並無原因解釋。據說是播放的短片有獲得金馬獎最佳短片《夜班》與其它的短片,由於影意志已被當局封鎖,日後難以有場地借出給予辦獨立電影節。


⧪自《電檢條例》刊憲後,周冠威出現在社區放映活動時,隨即有食環與警察查牌,以限聚令打壓出席私人放映的市民。司馬昭之心,分明是打壓導演的。在台灣金馬獎,《時代革命》獲得最佳紀錄片,旅澳的羅卓瑤拍攝的電影《花果飄零》奪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為反修例運動與抗命時代留下了紀錄。同時在金馬影展亦有兩部港片《少年》(任俠、林森導)與許雅舒的紀錄片《日常》也無法在香港上映。在現行的電檢條例中有顛覆政權的意圖。

電檢條例生效的第一滴血


☆台灣的蔡明亮導演拍下以2019年香港為題的紀錄片《良夜不能留》在威尼斯影展上映,有關香港反修例運動的紀錄短片《不割蓆》入圍奧斯卡九強。 (《不割蓆》的連結)


⧪《十年》的導演伍嘉良與歐文傑已離開香港。年初電影院放映了麥海珊執導的《誠惶不誠恐,親愛的》,紀錄了為人父母對政治環境的轉變。算是在國安法下過審的電影。政治風波再加上疫症,電影業界模仿2003年的1:99電影計劃,向電影公司集資拍成《總有愛在隔離》,群星出演一部爛笑片。


⧪2021年香港金像獎停辦一年,2020年與2021年合併,並在2022年頒發。


⧪《蘋果日報》被逼結業,電影新聞與專題影展的策劃少一份力量與資料來源。以往蘋果日報做金球獎、奧斯卡的專題、亦會在海外影展訪問演員。如今也容不下了。

懷念毒果😢

12月29日,立場新聞一日間消失。在立場生前拍下了一段《禁片年代下 只想拍電影的人》。去片。


                                                 

█大眾文化

本土票房第一名的港產片非《梅艷芳》莫屬,由電影優先場一票難求,全城捲起梅艷芳熱潮。本地偶像熱潮再起,Anson Lo的廣告高鋸鬧市,殺入電影圈,《假冒女團》一出本地久違的追星潮再現。《假冒女團》在鬧市開pop-up store賣精品,Mirror成員相繼進軍影壇,2022年姜濤與柳應廷的電影有望上映。今年香港總共上映了52部港產片。

似是故人來:戲外比戲內精彩一擁抱《梅艷芳》的不完美


⧪積壓幾年的電影如《一級指控》與《喜歡妳是妳》能夠上映,而一些積壓幾年的大片未有機會上映,如電影節取消的《風再起時》未獲龍標無法上映。《七人樂隊》、《八個女人一台戲》亦未有機會上映,《尋秦記》或許因穿越題材而無法在內地上映。


⧪電影資料館建館二十週年,舉辦《尋珍記》活動,放映修復版《忠烈圖》與多部午夜場版電影。

筆者看《忠烈圖》的震撼


⧪本年度香港有亮眼與進步的演員:談善言、廖子妤、鍾雪、林耀聲、楊偲泳等等

   同時今年也有幾位新導演:高子彬、何力恆、楊潮凱、吳詠珊、陳健朗等等


⧪新片種與福音電影回歸:例如香港版的印度歌舞片《我的印度男友》、影音使團的《等一個人擁抱》、李居明在新光的人鬼神系列、粵劇電影《白蛇傳情》登陸香港、香港話劇團劇作在戲院放映、兩部與澳門雙城有關的電影上映《熱唱吧》與《馬達蓮娜》


⧪UA院線敵不過疫症,全線結業,部份院線由MCL與嘉禾接手經營。影藝青衣與嘉禾大埔影院開幕。地標時代廣場將會由英皇戲院接手。




⧪觀眾集資眾籌電影《堅尼地道殺人事件》失敗告終。


⧪本地影人影事紀錄片《好好拍電影》《龍虎武師》上映。


⧪《媽媽的神奇小子》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無緣十強。


⧪陳木勝遺作《怒火》上映,謝霆鋒宣佈放棄加國國籍,立即雞犬得道獲得金雞百花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妮歌潔曼訪港拍攝,獲豁免檢疫,期間曾外出購物,引起防疫的討論,更將問題提上立法會討論。後來有指妮歌與劇組不和而先行離港。




⧪資深廣播人Uncle Ray榮休、商台深宵節目《短期租約》正式完結。


█永遠懷念


⧪逝去的粵劇伶人及影視藝人,今年有三位本地粵劇伶人離世,年初先有西宮李香琴,李香琴由五十年代開始參演過百部粵語長片,後來跨界到電影。在粵劇界演二幫花旦為主,最為人熟知的是她與譚炳文的合作,如今二人相繼仙遊,再會。


⧪粵劇大老倌尤聲普逝世,終年87歲。普伯曾在雛鳳鳴劇團擔任丑角,直到九十年代。晚年仍然參演粵劇演出,最後演出為本地伶人五代同堂參演的《乾坤鏡》。


⧪粵劇四大名旦之一的陳好逑(藝術旦后)病逝,終年89歲。陳好逑參演大量粵語戲曲片與有大量開山粵劇,近年她參演過李居明編導的《金世玉觀音》,粵劇名作有《無情寶劍有情天》、《情俠鬧璇宮》(都是林家聲的開山戲寶,這一部小生有反串的成份)。




⧪粵劇名家陳笑風在廣州病逝,其中首本名曲有《山伯臨終》(淚似簾外雨 點滴到天明),是鄭少秋的師父。





☆台灣電影導演李行與他合作無間的編劇家張永祥分別在八月與十月仙遊,十一月時香港電影導演會放映了幾場電影,介紹了這一位三度奪金馬獎最佳影片的導演。日本服裝設計師和田惠美逝世,《第一爐香》是她的遺作。


⧪資深藝人廖啟智(智叔)因胃癌逝世,生前致力支持年輕導演,如《十年》、《點五步》、同時在浸大作育英才,今年逝世後生前的作品陸續上映,《女人街再見了》、《一級指控》,還有餘下幾部排期上映。吳孟達因肝癌逝世,留下大量與周星馳合作的作品。曾在亞視劇集《我和殭屍有個約會》飾演求叔的黃樹棠逝世。


⧪創立新藝城,並且核心之一的石天在九月去世,家人低調處理後事。石天在1968年加入邵氏,在80年代參演了自家電影公司的作品,並且執導過幾部電影。

https://www.filmarchive.gov.hk/documents/18995340/19057017/Dean%2bSHEK_c.pdf

石天,撮至盧玉瑩《電影人》




⧪資深廣播人、講故佬李我縱橫廣播界幾十年,歷經麗的、商台再到TVB,有播音皇帝之稱,在廣播與電視界佔一席位,開創天空小說的先河,同時亦是粵劇伶人。



█以後未來是個謎

  強推安心出行致公共街市人流下跌,老一輩與有需要人士沒有智能手機,食肆因客人的問題而無辜受到連累,安心出行真的安心?自十一月劇場與戲院開始要用安心出行,有部份人堅持不去消費。每個人的底線都不同,在這段時間《梅艷芳》在疫情期間限制入座率的時候,突破了華語電影的票房,香港人仍然支持電影行業。2022的賀歲電影開始宣傳,從沒有賀歲檔的牛年展望虎年,隨著疫情與更嚴格的逼針政策,只能一步一步珍惜得來不易的出行自由。在劇場關閉的日子,劇團嘗試做網上影片直播,事實上在藝術節、電影節開拓網上放映之途,可是線上放映與戲院是兩回事,氣氛、音響都不能比較。隨著Disney+在香港的啟播,串流平台雖然很快上架,可是電影仍然需要電影院的,電影產業是一條龍的產業。 在這段時期有新的電影發行公司開業,他們難以使用串流平台發行電影,電影院一關門,一谷針就會影響票房,對市民身心健康與消費也是有害的。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決定是不是服從,隨著二月開始公務員上班要跟隨疫苗氣泡,往後政府一定根據推安心出行而推疫苗政策。在現在的世界,無論在那個國家都沒有自由可言,防疫大過天,防疫是壓制自由的手段,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電影不會死,香港電影也沒有死,當看到仍有電影人在狹縫中力戰時。縱然有些東西不能直白說出口,但尚有好撚鍾意香港的藝術工作者展示香港發生的事,過去這些電影未必有人注意到,如今我們變成第三世界的人士在黑暗中看電影,總有一天筆者想為電影正名,本身電影已很冷門,沒法討論就更稀有與困難,無法公開消息是一個遺憾,但也是保護大家。沒人想寫沉重的題材,不過現世是這樣就更應珍惜可以發表的文字,亦是這個網誌寫政治題材、紀錄片的初心,不管有沒有人看到也好,也需要為時代做記錄。


  謹以此文章獻給2021年,盼望2022年繼續有好戲睇,政治上2022年是麻煩年,娛樂與關心社會可以共存,不必傷春悲秋。無論環境如何,夠鐘啦,睇場戲,睇下哩套講乜先,講乜先,放鬆下啦香港人。


文章有不足之處,多多包涵。
兩段粵劇老倌的短片取至水馬人會館,請俾like,share。謝謝。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香江歷史尋寶】百年樹木:《給十九歲的我》前傳一英華女兒的故事

 早前在電檢處的網站看到張婉婷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過審,原來是為了在文化中心對校友的內部放映,不是校友,不知能否看到,在英華女學校的群組有些校友留言要求不要對外放映,那實在可惜,好的東西應該分享開去。不應該孤芳自賞,將學校的優點向外展示,讓人艷羨。看了《給十九歲的我》的預告與先導的影片,影片有三條主線,學校的重建、社會的轉變、學生的成長,在外國有《人生七年》採訪一批人的生活變化、原生家庭與社會的轉變,帶出人生的點滴與作社會研究。張婉婷已人生七十,當她十年前開始這部紀錄片拍下中一學生離開舊校舍到新校舍的重建,校舍由半山區到深水埗,天淵之別。這幾位中一學生的學生生涯最後也回不了舊校,她們在舊校只讀了一年,可謂是特別的一代。在現在重建完成的英華女學校保留了原有的木檯與書櫃、有學校特色的雞蛋花壁畫。時尚且傳統,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目前未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也許對於校友來說是一部私密的電影,但對於香港來說是少有一部紀錄年青人成長的影片。到底這一代人的家庭與她們有什麼想法,當初許下的承諾、夢想,如今可以實現嗎?從釋出的影片看到一點端倪與用心所在,女生們的率直、性格、她們的家境、學校的教育也塑造今日的她們。有一點看到的是師長的一句要用愛浸死她們,名校為何成功,不是因為學生的家境多富裕,而是窮人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片天,是在於回饋與價值觀教育。在當下香港的青春校園片中反映的成年人感覺到校園生活是不愉快、老師都是罪人。假如在成長中有人用愛浸死學生,那成長之中就能減少苦楚,當青春校園電影/電視劇呈現一種不愉快、壓抑的印象,是需要反思的。







  英華有一點要盛讚的是對融合教育的支持,先後培育出失明作家汪明欣,2013年DSE考獲佳績的多重殘障的女生曾芷君,偶爾發現了她在中一時寫的文章。在坊間有不少參與融合教育的學校,但做不做到因材施教是另一回事,例如有些學校對要特殊支援的學生投閒置散,欣賞英華對學生的支援,而不是為了湊數交差。這幾年的政治風波亦燒進校園,而校方的解釋對答大方,在今日的香港辦學並不容易,在風眼位置展現風骨與對支援亦難,不去惡言中傷已是萬幸。英華女學校創校一百二十多年,成為名校總有原因,單看 1970年從英華女學校畢業的張導(Mable)與電影監製黃慧,對母校的關心與回饋,對年輕一代有同理心,表露真摯的情感、早已超過校友電影的標準。這不是單純的校友電影,亦不是局限在名校生、上層社會的電影,而是透過教育向上流、平等接受教育的故事。早在2010年英華女學校拍了部以校史與背景為題的紀錄片《英華女兒的故事》(2010),應該是為了遷校重建時留下的記錄。如今在新校舍落成,再有新的紀錄片可算是時代的見證。


《英華女兒的故事》一香江女校與歷史的淵源

   看罷《英華女兒的故事》除了看到幾代校友對學校的熱愛,百年學府見證歷史與香江的變遷、女性地位的提升,由校祖牒祖蓮女士由倫敦傳道會指派來港,租地籌款終在1900年成功辦學。除了辦學外還會收容貧苦學生,英華女學校在創校幾十年,一直是由英國教會打理,校長都是傳道人,在大約六、七十年代才交由本地基督教團體打理。以前男生上「卜卜齋」、祠堂讀書,女生就上「姑娘館」。要講到香港最早的女校,是女拔的前身女仔館,在1860年創立。大部份傳統名校均有殖民地的建築風格與歷史,都有沉甸甸的校史。 英華女校自身也有研究校史的校友,《在英華女兒的故事》前有其它的影片紀念舊校長,而在她們的校友會網友亦常與本地與海外的校友溝通,可見她們對前輩的尊重,視學校是一個家,這份感情細水長流,在這次的大型重建校友亦為學校作出捐獻。臨時校舍本身亦有一段作為女校的歷史,前身是德貞女子中學,然後在女拔、培道重建之時亦在該址作臨時校舍。(未來如果有一部女校發展史,應該記下來的)



蕭覺真校長在任期間兩度爭取擴建校舍

















蕭校長於1967年退休,及至1977年離世


  在創校五十週年之時,英華女校爭取擴建,得到何東爵士到校主持開幕禮。當時的校長蕭覺真(Silcocks)(校內禮堂以她命名),曾經在二戰時抓進位於赤柱的集中營,在任期間兩度爭取擴建校舍,政府要求英華女校專心辦中學,幼稚園與小學被逼停辦,在改建前身的英華女校有保留幼稚園的原址。現在位於深水埗的英華小學是一所在2003年復辦的直資男校,與英華書院是一條龍學校,跟女校除了是連繫學校外關係不大。現在改建新校舍保留了幼稚園的舊址(三級歷史建築)作校史館,校內除了有容納1200人的大禮堂外,還有200人的劇院,校內空間寬大亦有花園給同學休息。


  對怪獸家長來說可能較擔心,英華女校不鼓勵學生之間存在競爭,故在成績表上不會列出名次。校內按成績分班難免會有競爭,所以不能懶惰的,按公開試成績取得大學學額的學生高達九成,在名校當中未必是最優秀,但英華不算是一間只顧催谷與無人性的學校,相反它是一間有愛與純真的學校,是幾代人建立出來的校風與傳統使然,有教育家的用心良苦與真誠,這是千金難買。縱然紀錄片是校友電影,說盡學校的好事,但一點也不覺得假,而是說一個香港人建立起品牌的故事,說的是學校的魂。現在在數碼時代,學校也要拍片介紹校內設施與辦學理念,很多都是空談,什麼藝術成就、團體活動、師生情、校友會,每間學校也大同小異,重點不是吹噓成績,空口說愛,而是提供願景與未來,到底學校可以給學生什麼東西。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在《給十九歲的我》的預告與《英華女兒的故事》令人感動的原因是她們能夠實踐出來,有一點十分欣賞的是不會吹捧校友的職業、社會身份,即使是普通的婦人也是大家庭的一部份。與某些學校在自身的簡介片找不同的校友故意提到身份很不同。校友畢了業就是靠個人努力爭取自己的東西,跟中學生涯沒有直接關係。見微知著,不是英華是名校所以理所當然,而是從小事情上見平等與尊重,這一切都是教養與不吹噓個人的成就。


女校秘密心思思

  其中名校的特色少不免校服以長衫為主,古典、書卷味、大部份女子名校均以長衫為校服,儒雅。不過現在也有少數個別男女校也穿長衫,穿長衫的學校大多數有幾十年至百年歷史(在教大2018年做的展覽,全港總共有16校展出13套長衫,有個別學校如聖士提反冬季校服是二件頭),不同的學校在設計長衫的開叉、顏色與邊框也有分別。大部份學校的長衫都是藍色為主,只有培道中學以白色為主。在英華亦曾經有校服去留的討論,在創校時女生的校服都是白衫白褲,約在1927年英華女校才決定以長衫為校服,當時港島女校的校服開始以長衫為代表。能夠穿上獨一無二的校服,亦是珍貴的回憶,傳統的事物應該保留下來,校服也代表著歷史文化的。香港的校服史也值得研究,除了大地牌校褸被現代的風衣取替外,如今在校裙的款式上亦保留了特色,如大襟裝(馬姐)、即使長衫的開叉也有分別,也有連身裙、水手裝等,可以參閱一下《校服歲月:圖說香港校服史》(中華書局出版)。😙


學生妹校服😚



  在英華女校百多年的發展遭遇到日本侵華、校舍遭受破壞,被逼休學,再到移民潮、六十年代工業蓬勃時期,一代一代的英華女子成為社會與女性抬頭的代表。香港第一位按立的女牧師李清詞、張婉婷導演、鄒幸彤大律師、包陪慶(商界女強人)、前單車運動員馬詠茹(在《給十九歲的我》中她的妹妹馬燕茹是其中一位被訪者)、在紀錄片中感受到很多的溫暖與愛、亦有羨慕與妒忌。不同階級出身的女子在學校裡讀書,不會有門第之分,關係平等,包玉剛長女(包陪慶)在校時不會叫司機駛到校門,但不會說太多家事炫富,因為她明白與同學的出身大相徑庭,不希望人家看到不開心。另一邊廂,也有極端的例子,敢想像香港有人住在公廁裡嗎?在三層的榕樹頭公廁,一樓是男廁、二樓是男浴室、三樓是住所,在裡面住了英華第一位女幫辦(女督察),拘捕區內的毒犯,聞風喪膽。「屎坑公個女」也可以是貢獻社會的人。


  講到課餘生活,正所謂同學愛新鮮,戀愛大過天。女校亦不一定出產同性戀,雖然大多數女生都會崇拜、欣賞師姐的才華,是進步的動力。由於英華有男校,兩間學校締結成姊妹學校,在舊時代亦有聯校舞會,男女生交流也頻繁。現任校長Francis Kwan 就是英華書院的畢業生,亦是第一位女校男校長。除了男校長外,英華女校在預科亦出現過女校男生,萬綠叢中一點紅,緊記什麼時代的中學生都應該談戀愛,有成功相譜成連理枝。此外,出名的女校男生校友有前發展局局長麥齊光,隨著學制的改變,女校男生已絕跡,不知是女生的損失還是男的不幸。但講到愛男男女女都輸給了上帝的大愛,英華女校幾任校長都是基督徒、傳教士,將基督的愛融會在辦學當中,在受訪者身上能夠體現得到。


英華老師的身體力行

  在《英華女兒的故事》後三年港台的《香港故事一百年樹人》訪問了三代英華女生,不約而同訪問到李清詞與張婉婷,可以簡短談一下英華的老師教她們什麼,她們又怎樣回饋母校。除左兩代英華人外,訪問了當時的學生利天諾,她擔任校內攝影隊,類似做一些校記的事務。在網上找到幾年後的她的狀況,在大學期間做《大學線》,現在去了海外留學。中學教育是對知識以外,對個人探索世界的啟蒙。





  兩部片除了有相同的訪問對象外,也特別提到曾芷君同學,前者拍攝學校如何助曾同學融入其中,同學們施予援手的片段。後者張婉婷為了拍片《給十九歲的我》而回校做訪問(當時紀錄片已拍攝三年),曾同學認為自己需要別人幫助,覺得自己沒什麼貢獻,帶麻煩給同學。Mable說了一些窩心的話鼓勵曾同學,她提到每個人在社會上都需要俾人幫,別人幫你是因為你值得幫。這段大師姐與學妹的對話相當有意思,學姐的鼓勵開解學妹的心結,願意聆聽,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太願意分享自己的心事,在拍紀錄片的過程張導留意到為什麼某位女學生走路走得快,跟她的家境亦有關係。在現今社會上老人與青年人互相批評大家是「廢老」、「廢青」,其實大家要諒解、可以做到多少就多少,扶後生一把,不喜歡也不要往死裡打。


   隨著香港社會環境改善,政府提供九年免費教育,甚少學生會面臨中學失學的機會。李清詞生在富裕之家,日軍侵華一家人逃到廣州,戰後父親因替汪精衛政府而背負賣國罪名,家道中落,過流浪與漂泊的生活,期間得到了英華的老師收養。戰後復課順利成章在英華讀書。她讀到初中文憑打算不讀,得到老師的支持與資助升上高中,獲港大取錄,但她放棄了港大的學位而到葛量洪師範學院讀書,為的是做老師報答一路供養她的老師。在英華期間,她先後做過學生、老師、牧師、校董,大半生在英華度過。李清詞在保守風氣的教會中成為改革與推動進步的先驅者,其中因支持同志運動而被宗教界攻擊。李牧師身體力行培育英華女子,更蒙神恩為婦女運動、社會運動出心出力。


  至於張婉婷導演,她與丈夫合作的《歲月神偷》在柏林影展獲獎,在戲中用到的配樂是她曾經在中學時唱過的歌,在她的作品關心基層,亦有描寫港大戀情的《玻璃之城》,其中她的作品不乏代表作《秋天的童話》與《宋家皇朝》。這次拍母校是她首次從劇情片的世界跳到紀錄片。由紀錄片的開始到現在,英華女校的新校舍在2019年四月完成,橫跨了十年的計劃。她在英華小學一路升上中學,很不幸地爸爸在她中三時過身,她要打工養家,有老師知道她的情況提出讓她教老師中文,但是很皮毛的,老師教她英文與餐桌禮儀。老師每個月給她一筆小錢,當時她以為教老師中文很叻很威,到長大後才明白老師的用意,不是施捨、同情,而是讓她有尊嚴袋下金錢。就這樣張導一路讀到高中,考進港大,往後留洋讀電影。從李清詞與張婉婷的故事,可以看到英華女校的宗旨一To serve.(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亦看到她們飲水思源,回報母校與師妹。雞蛋花樹見證每一代英華女生的成長,而英華女校的歷史故事都應該留下記錄,從英殖時期的辦學到現在見證香港的百年滄桑,見證女性在社會的抬頭與爭取社會地位。


張婉婷學生妹look,猜猜誰是Mable


  

《給十九歲的我》可與同代的成長紀錄片並列研究

    過去十年,有幾位老一輩導演拍的紀錄片與青年人有關,楊紫燁的《爭氣》、《繼續爭氣》、張經緯的《少年滋味》,拍攝的對象來至社會不同階層,前者談的是夢想,以弱勢社群學生參演音樂劇見證他們的成長。《少年滋味》與《爭氣》也是以音樂會切入年輕人的故事,最記得的是一個欺凌的個案,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學校是地獄。張婉婷的《給十九歲的我》表面上是校友電影,但可以與上述幾部片作對照,記錄千禧後的成長與青春,對照香港的社會變化。過去十年發生大大小小的社會事件,對年青人的成長多多少少有影響,特別是2019年的香港,現在傳統名校的退學潮就更加影響到往後的香港社會,在成長中面對同學的缺席,留港與離港的發展。沒有明天的未來,這一代年青人出生在沒有童年的時代,在青春歲月面對香港的動蕩,要繼續與年青人Connect,願我們可以繼續看到他們的成長與故事。


  此外,《給十九歲的我》與以上提到的英華女校的紀錄片亦很適合從事教育界與家長去看,到底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英華女校多年來培養出類拔萃的學生,不是在於每個人的起跑線,而是因材施教,有麝自然香。



  



延伸閱讀:

http://www.wangngai.org.hk/47-tsang.html (曾芷君中一的文章)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51&eid=36199&lang=zh-CN

(Podcast One:香港故事一百年樹人 《英華女校: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


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金馬得獎作】打死不離一家人:從太空來的《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

  《美國女孩》這部戲未上映前在亞洲影展(金馬影展、東京國際電影節)早已獲得注視,在金馬影展奪三獎,觀眾票選大獎。阮鳳儀從素人一躍成名,在拍長片前短片《姐姐》在HBO的短片比賽先聲奪人,帶著台大畢業的作品《抹片檢查》到美國電影學院拍出《姐姐》,再擔任了其它短片的制片人,一步一步成為金馬的最佳新導演。《姐姐》(Jie Jie)的大綱與《美國女孩》成對照,兩者是姊妹篇的作品,前者是導演在1997年移民到美國,摸住石頭過河的寫照,後者是回流台灣形成中外的文化衝擊。阮鳳儀的背景是特別的,對美國生活進進出出,成為亞裔美國人,但她不認為自己是美國女孩還是台灣女孩,兩者都局限了身份認同,電影成為了她的救贖與治癒的東西,由《抹片檢查》由自身的體驗關心女性健康,到《姐姐》是親身經歷,《美國女孩》關注的亦有延續過往的母體,移民、女性健康、家庭、母女。




阮鳳儀:由文青到導演

  另一邊廂,林書宇以《百日告別》(2015)描寫喪妻之痛,在戲中林嘉欣飾演的婦人的故事與他的原形萍水相逢,林書宇用創作跟愛人告別並帶出陪伴的必要,今心,念。思念是一直都存在,這次林書宇監製《美國女孩》與阮鳳儀的經歷有相似之處,二人小時候也是有兄弟姐妹,曾經在美國留學再回到台灣,一樣有文化上的水土不服,最終二人考上大學再出國修電影,也可謂是前輩幫後輩。以女性筆觸寫家庭的崗位,戲裡兩姐妹方郁婷與林品彤一位理性與感性的對比,而現實中導演與妹妹的關係互補,妹妹鼓勵姐姐拍電影資助她,在修改劇本時提意的元素構成這部電影的原形,體現到家庭的溫暖。藝術源於真實,源於交出真心,縱然是戲劇但真誠沒法子騙人,表面上電影的設置很簡約,四個角色,但他們要面對各自的生活、互相抽離又互相捆綁,內裡有不少衝突,同一時間發生很多事情,但選擇不以煽情的手法都逼出眼淚,是在於同理心與自省而來,值得借鏡。令人流淚的電影不一定是好電影,令人產生想法、消化而吸收氧氛的才是好電影。


  以新導演來說,阮鳳儀的編導作品選角與鏡頭的帶動是相當高水平,在華語世界只有台灣能夠有本錢與心思創造這種家庭片,這是台灣電影的海歸派在中西文化間創造的文化語境,一種真摯而慢慢的紀錄、在傳統價值與現代之間的撞出來的。由李安的家庭片演變與吸收,由台灣到美國,到現在要由美國回到台灣,建構出兩地混合的身份。目光與成長有別一般導演,而兩者是溫柔,體現到承傳。而阮導個人也看不少家庭片取經,如《伊朗式離婚》、是枝裕和、達內兄弟的電影,第一部電影以自身家庭為出發點,各人在媽媽患癌的事情上泛起生活中的小波折,但都靠著愛而成長、包容與接納大家的不同。家人的確是麻煩的東西,又愛又恨,但卻是骨肉相連,在看完這部戲後鬆了一口氣,阮媽媽捱過了癌症存活下來,一家人可以看這部電影見證女兒的成就。如何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好導演,感受電影的誠意就知,阮鳳儀有機會成為大器,成為台灣女導演/作家的標誌人物,成為亞洲女導演的明日之星。

阮氏母女
                                           

  電影未上映就很期待,也許是導演關心的東西與價值觀觸及到個人層面,在映後談聽到導演說喜歡文學,在準備這部電影前看過西西的《哀悼乳房》,對她的愛、對電影的愛就更加昇華。阮鳳儀提到她喜歡閱讀,看女性主義的著作,而戲中的芳儀是她的影子,在美國回流到台灣的芳儀,國文成績不好到進入台大中文系,然後受到啟蒙拍片、學習電影,在美國電影學院漸露頭角。電影背景設定在2003年,不約而同有幾部港片也提到2003年的沙士,台灣亦有影響,爸爸的生意要來往兩岸,台灣也擔心病毒傳入。而現在全世界面對疫症,困在家裡的家庭有他們的困擾,影響力比沙士浩大。而在這個時候芳儀的成長與我們也相當接近,電影裡大量周杰倫的音樂,《安靜》、《開不了口》、F4《流星花園》、SHE《美麗新世界》在香港爆紅。在那些年的台灣陳綺貞的小清新形象的興起,在《美國女孩》片尾出現她的新作《盡在不言中》,都是回憶與情愫,在網絡時代用MSN,用無名小站都是八九十後的回憶與時代產物。因應疫情,電影僅用了28天拍攝,期間林嘉欣要隔離,一切都是巧合。以2003為背景回看歷史,描寫青春期的躁動,也回顧了導演一家人的故事,導演認為她在創作過程是治癒與賦予了一重新的意義,在崩離的情緒中重組與轉念。


  不諱然地說,對《美國女孩》有一定的偏心,就是在選角上,轉眼間林嘉欣在電影圈打滾20年,由第一部《男人四十》演的清純學生妹到醜化的《怪物》,拍港產片的她與拍台片是兩個世界,在香港她永遠也找不到一個拿影后的角色,而台灣可以給她這片空間。靜靜拍電影,《百日告別》獲得金馬影后實至名歸,在《美國女孩》自身有當媽的經驗,當起兩個小孩的媽媽相當勝任。《美國女孩》四位演員,兩位大人帶著素人小孩入戲,四位的喊戲、感情戲、爭執位的排戲與鋪排十足一家人的日常,投入感相當高。

林嘉欣就是正妹😍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有時電影要表達的東西很簡單,是生活化與普世價值。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瑣碎的事也可以轉化為劇本,成為大家共鳴的事情,一家人吵吵架,小時候被父母體罰、摔門、騎自行車、吃爸爸不知所謂的料理,各種埋怨、大約在戲裡芳儀的年紀媽媽曾經要入院做手術,每一樣也似曾相識,當時是如何渡過的?明知爸爸工作辛苦為何不懂事怨他煮的東西難吃,現在明白少不更事,到長大後家裡出現問題,就更明白長輩默默撐起這頭家,肩負起責任。有很多東西要長大才會明白自己多幸福,看《美國女孩》難免有情感投射,不再單純是一部電影,而是說生命的無常與入世,亦是很多家庭的寫照,一家人埋怨過去仍然會生埋怨,討厭誰誰誰,然而當事情發生後大家會有轉變,患難生忍耐。與導演是同代人,即使在不同語境下也會有共鳴,成長的苦楚,不同年代的會觸碰到。


  《美國女孩》的優點是攝影師捕捉到氣氛與神髓,這個家的關係是複雜的,媽媽與女兒回台灣重新適應生活,久未生活的夫妻要習慣同床異夢,為了女兒而在一起。婚姻在破裂的邊緣,但同時為了兩個女兒又不能離婚,被責任綑綁,關係淡了,到底是愛還是責任?同一時間在電影裡發生很多事情,芳儀、芳安在學校的適應、爸爸公司的問題、媽媽面對乳癌的堅強與她也有軟弱的一面,很多事情都沒有答案。芳儀表面上不解媽媽,但在她這年紀要她生性、完完全全當一個YES GIRL而失去這個年紀應有的生活與對未來的憧憬,是沒可能的。亦不可以一口咬定女孩的自私、自我、她也有理解家人的一面,但她亦有排解不了的心事。家庭裡一個人生病,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不習慣做的事、家務、通通都要有第一次。在戲中林嘉欣飾演的莉莉是個堅強的人,在做完手術後很快回到家裡重掌家事,打掃、煮飯,盡母親的責任。她的美國夢碎了,難道她又安樂嗎?對爸爸來說,久未見面的女兒回到家也有疏離感,孩子長高了也不知道,媽媽一直強調女兒要在家裡跟爸爸說中文的隔膜。




  芳儀成為了「太空人」,以前香港出現移民潮居於兩地的家庭就叫「太空人」,芳儀、芳安一下子回到地球了,要面對文化衝擊,首當其衝是身份標籤,就連老師也有排外心態,美國女孩在學校被老師強調自己的身份,妹妹在街頭被補習班的同學嘲笑,在文化背景上格格不入。同學在聽流行曲,芳儀說英文、看外國雜誌,在食物與習慣上由吃雪糕、漢堡到後來吃八寶粥的演變。在學校裡由資優生到低分的問題學生,從外國自由的校風到保守校園,在學校本來有思婷為好朋友,但成績原因被家長阻止交友。個人最喜歡的一場戲是家長會上莉莉為女兒說的一番話,家長挺身保護女兒;然而女兒卻在文章中寫到討厭她,叫媽媽快點去死的氣話。芳儀心裡很想媽媽留意她,但家裡太多瑣事又要照顧妹妹的感受,兩姊妹間亦有衝突要化解。媽媽一個人去做化療獨自面對,不忍與女兒分享當中的痛苦,為母則剛,嘗試維持家的秩序。在這個家已變成Dysfunction的家庭,問題少女離家出走、患病的媽媽、面對生活壓力無從抒發的爸爸。電影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大片留白的地方,苦樂參半的混剪,一時與媽媽吵架,一時去吃新地雪糕,展現愛恨之間的混集,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只有面對現實,哭過恨過就要前進。


  對莉莉來說回去台灣是對是錯,無從稽考,但一場疾病讓一家人重新聚在一起。在戲中爸爸的角色是主外的,在外面賺錢養家,盡量滿足女兒的慾望、買單車、買梳妝枱,是女兒心愛的慈父。爸爸在戲中受的壓力也太大,要到內地出差,在公司有工作壓力,回家還要看太太與女兒的面色。在結尾一場哭的戲份大解放了,雖然最主要寫的是母女關係,但爸爸的支線看到忍辱負重,爸爸媽媽縱有不一樣的價值觀,但也和平共處。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事物也會有盲點,只看到自己,莉莉對死亡感到恐懼,但她有這個想法時第一時間也想到女兒。她知道女兒的想法與心事,但當下是無能為力。


  幾場吵架的戲、掌摑也是出至於愛,正所謂打者愛也,情急之下也是人之常情,相當精彩與釋放了壓抑的感受。於是展開了反叛女兒的逃家,喜歡這部電影的不慍不火,父母對於女兒逃家的擔心與體諒,沒有責備。戲中的留白使到電影不流於電視劇廉價的狗血劇情,沒分是非對錯,女兒認為媽媽不夠努力是她在家裡聽得太多氣話,但她是明白、對媽媽愧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學校的部份。班主任鼓勵芳儀寫文章表達自己心裡的感受,並參加演講會,最後有沒有演講已經不重要,最重要是打開了芳儀的心,電影以兩母女相擁作結也是以愛封緘。


  電影是導演私密的家庭電影,將自己家事搬上大銀幕不是新鮮事,加拿大導演Sarah Polley的紀錄片《Stories We Tell》(2013)角逐奧斯卡紀錄片提名就拍攝自己的身世,父母另有其人。將家事化名,轉換角色作文本創作,有助抽離,再加上另一位編劇李冰的合作,才有姊妹間的火花與電影需要的元素,增加戲劇元素,將戲劇效果結合。《美國女孩》的穩打穩紮來至長鏡頭的運用,特別是母女爭執的場口,在美式餐廳一段的長鏡頭帶著孩子入座,由遠處的客人透視餐廳的格調,實現了兩位女兒的願望。電影鏡頭與演員保持距離,不煽情、不需特寫、不去誇大窺探別人的內心,是令人舒服的電影。






宗教、傳統與動物

  在戲中宗教與傳統也是中西方交匯的元素,家裡的觀音像換成十架,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在莉莉初到美國接觸到基督教,在戲中她打算受浸前最後一次燒了些紙錢給父母,芳安問到那公公婆婆日後會很窮嗎?一句童言無忌的大智慧。這一切就是宿命論,沙士在世界肆虐,而這段時間女兒發燒,要在醫院隔離,左右為難,亦是天注定的考驗。回到台灣不只要面對文化的適應,在傳統觀念與新思維上存在矛盾,禮教與框框是人設的。


  在這部電影的優點是一家人的價值觀不盡相同,宗教的不同、父母對待女兒管教的方式不同,爸爸對女兒千依百順,媽媽是倔強有原則的,做到和而不同去維繫家裡,與一般華人家庭的嚴父慈母,要很傳統的不同。戲裡面喜歡爸爸的角色,也許男人不擅長說自己的心事,盡量不將壓抑的情緒在家人前爆發,抽煙是他獨處放空的私人時間。當他要面對莉莉的負面情緒,規劃死後的計劃與心願時,他就會逃避與不願面對,堅信一家人仍有將來。一家人墮進情感的進逼,家人是麻煩的東西,氣話裡滿是對家人的愛,麻甩的愛、憤怒也可以是愛,愛是一體多面的。





  戲裡的動物,馬的出現與芳儀的自我救贖是神來之筆。阮導在訪問提到寫到第四稿時,她問親妹妹的意見,妹妹提議她加入馬的元素,因為她喜歡馬與屬馬,於是有了Splash的出現。Splash是芳儀響往是寄託的東西,代表美國夢,但在台灣沒機會再遇,於是她出走去尋找失落的東西,遇到一匹外形像Splash的馬,她撫摸牠,嘗試控制牠,但事與願違要覺醒起來。Splash永遠不會回來了,美國夢要完了。導演提到最初希望是可以騎馬的,但最後危險與要練習而放棄。除了馬外戲裡出現鳥,芳安餵鳥吃東西,有些片段很瑣碎,兩姊妹之間亦會吵架,一家人在愛與痛的邊緣來回,節奏控制喜樂參半,到推到後段的高潮。一家人遇到事情愈戰愈強,再聚在一起與釋放了大家的壓力與負重。


感恩的心

  《美國女孩》是一部好電影,影評人誇獎為超越很多人的首作,在戲裡看到幾樣東西,為母則剛,為父的平衡家庭亦令人心痛、擔憂的角色。芳安的早慧與洞悉世情,在電影選角上故意找年紀與芳儀有差距的,帶出妹妹的理性與姊姊的任性。思婷跟芳儀說了一句話也是有道理,「也許媽媽真的很努力了?」對的,大家都很努力,世界不只是你有煩惱,至少在這部電影看到家事一點也不無聊,有普世性,少些埋怨,在家人角度易地而處,體諒,化解怨恨,享受生活才是王道,景隨心轉,心存感恩。倒是感謝阮導拍了部有溫度,感性的作品,沒有過去,沒有現在與未來,迎難而上。






延伸閱讀:《百日告別》https://movieforestlitmited.blogspot.com/2016/11/blog-post_26.html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紀錄片賞析(一):《Do Not Split 不割蓆》(2020)

 兩年過去,香港「由亂轉治」,2019年的陰影在每個人心裡都有自身的答案,有人有警暴的陰影、誰是「暴徒」各有解讀,有些人喜歡現在社會上的一片和諧,喜歡假象、習慣自欺欺人,這一片和諧背後犧牲太多,包括被捕的千人、等候發落的夾逢人、離散移民的人。留下來的人不一定好鍾意香港,只是有自身的離不開與牽掛的原因。不開心總會有,看到學生要坐監、也包括認識的人要坐監,就有無力感。當現在在網上分享什麼也要被捕時,在公民社會的猜忌、冷漠是相當危險,當有問題時可以找誰、找什麼組織,當中包括到醫療、社福、教育各層面。公民社會迎來大出血,寫《不割蓆》不是特別勇敢與送頭,而是想做個記錄,畢竟我們可以看到關於這場運動的片不多。兩年來由當初的疲勞轟炸、憤怒、惶恐、什麼也有,其實每個人都會失去一些東西,失去朋友、家人、伴侶,在失去的不只是個體,而是信任的崩離與瓦解。由最初對運動的投入與觀點的堅持,一點一滴轉化的是心境,如何安身立命。這兩年的流行曲叫人看書、多飲水、唱《最後的信仰》,開解了部份人,再加上疫症的雙重打擊、香港社會的變化之快,心境的轉化、看事物的眼光,都不是單一。發現很多人都有改變,對人對事不再執著、以寬容的態度待人,多了鼓勵與正向的,這就是香港人同根同心的力量。




  為何要寫這篇文,是因為有很多關於這場反修例運動的片不能夠在香港出現。某導演偷偷摸摸放映自己的電影,觀眾不能夠正大光明討論,本來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喜歡不喜歡、曾經在戲院看過那位導演的電影,現在權利被剝削。還有在金馬獎羅卓遙拿最佳導演的電影,明明不涉及反修例事件,但因政治因素估計不獲批文。更遑論《時代革命》與《少年》,《理大圍城》、《佔領立法會》曾經短暫放映,當時很怕觸景傷情,看《不割蓆》前也有這種感覺,終於待自己的心態好點,面對這些歷史的記錄。記住今日可以睇到某些電影,是某些人犧牲了換回來的,現在困住在有選擇的自由,而不是全面的自由。寫文章也不算很自由,本來不需要花時間寫的,為甚麼要浪費時間不多寫別的電影研究,多看兩頁書?有些東西不能害怕而自閹,也不想帶落棺材,所以決定寫吧,隨心的。


讓香港看得見是光榮

  在今年奧斯卡是香港歷年來沒轉播與報導的一年,多虧《不割蓆》反映了荒謬的一面,看得出他們多怕真的得獎會如何,在2021年《時代革命》在金馬獎獲獎,自動成為奧斯卡的入圍電影,要躲要避也沒法子。也許康城影展與東京的一個叫Filmex的影展(不是東京國際電影節),有心在影展進行期間進行加場的特別放映,免得中國抗議代表離場。假如《時代革命》最終成為提名的九強或五強,大家也是沒法看明年的奧斯卡。不過現在IPTV、VPN網上看電視方便得多,有心看根本阻不了。當眾多電影不能放映,《不割蓆》成為了通向世界與香港人仍可收看的電影,用作提醒初心與沉澱,面對現實,激勵士氣,可以說是精神食糧。


 香港人在海外影展看到香港故事是百感交集,聽到香港的電影在海外得到重視,在圍城之內沒有人天生特別勇敢,只有頂硬上。對於《不割蓆》在奧斯卡紀錄短片的九強裡,是代表一種聲音,得不到獎是在於技術層面,並不代表香港人輸,美籍香港導演Ruby Yang早就憑《潁州的孩子》奪得小金人,任何議題在奧斯卡上也有考量,政治考量是其一。香港問題在美國根本不重要,二戰的題材成為了本屆奧斯卡的得獎作,既然看了部份提名作品,也順道介紹一下,包括15歲的黑人少女Latasha被亞裔人槍殺、也門受到飢荒而生病的孩子、墮胎熱線、扭計骰玩家等等,在題材上每部也有特色,也有要關心的題材,特別是BLM的效應與政治掛帥的奧斯卡也有關係。紀錄片的賞析是冷門小眾的,既然有機會看就談一下世事與心得。


《不割蓆》的缺點

  挪威新聞工作者Anders Hammer是一位有經驗的紀碌片導演,拍過幾部作品。首先感謝他關心香港的處境,影片的團隊亦有香港人協助,讓香港看得見應該令人欣慰,但影片的傳播與作用僅只限出現在奧斯卡與後面中國與香港的輿論而已。一直以來外媒關心香港,在示威的日子什麼國家的攝影隊也有。現在所拍下的影片陸續報影展與出現,而香港的片也有報影展,只是香港的銀幕沒可能看到。坦白講,《不割蓆》拍了好幾日香港的示威,有些是從新聞片剪出來的,在開首有介紹什麼是和理非與勇武,但兩者的互動、輿論、是體現不到何謂不割蓆,一開始以一段破壞中銀的片段開始,採訪了一些勇武的示威者,但只是談到他們的願景與如何看香港人,還有他們當下的狀況,聚焦在警暴、兩場大學的戰役、淘大花園抗爭者與愛國小粉紅的爭執,外間的人只會認為抗爭者是mobs,是滋事份子。一連串也是零碎的剪接,而主題失焦。


  由2019年10月到疫情再到國安法的跨度頗長,片段也沒有前因後果,當時的抗爭活動都有不同的主題與目標,如水、堵路、黎明行動、破曉。亦沒有疏理當時香港社會的民情是如何支持和勇兩家,紀錄片是傾則了在警暴的鏡頭與受害的人,同情示威者一方,但並沒有提出why(為何他們會成為勇武?)、(他們的想法除了衝以外還有什麼?)、(他們背後的家庭?),(勇武在社會上文宣、民意的支持度?)、(前線抗爭者之間的bonding),這方面是空白的。而事實上當時亦有不少和平的遊行,不同階層之間的連結才是We stand as one的精神。不排除導演有關心香港民主自由的心,但理解的只是皮毛,同類的紀錄片澳洲ABC電視台出品的《Rebeillion》跨度時間較短,以宏觀角度切入事件,提到中國對香港的控制。以學者、抗爭者的角度增強事件的說服力與提供資料,是相當全面,清晰的作品。(日後在這個欄目再談)





  《不割蓆》中途才加入運動聚焦衝突的畫面,對香港人來說真正民情的轉變是721與831兩大導火線,是不能夠缺席的。一切源於警方的取態,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還有零零星星的警民對峙。但在這部片反映不到核心,警民對峙的背後成因、不同階層的人又如何看勇武?特別是鏡頭拍攝了一些街坊咀咒,外人沒有經歷過是不明白是什麼的一回事,需要解釋與引導,又如何將不同階層的抗爭者連繫在一起,例如有些是做文宣、在前線如何做決定,香港為甚麼會發生大型示威,它的源頭?兩所大學發生的事,也不是用幾分鐘就可形容到,中間發生的事坦白說都真空了,不是片長的問題,而是能力未達。假如紀錄片集中討論、觀察變化,影片就會有深度,而不會像現在淪為新聞素材與片段式。


  以對紀錄片的評價來說,《不割蓆》是不合格的,《鏗鏘集》的水平對調查報導的水平比很多電影優秀,例如對721白衣人的追查,紀錄片可以發揮到監察公權力的作用。香港人會記得他們的付出,當然不是要求外國記者有什麼能力,但不應該停留在表面,未盡力發掘,反顯得老調常談。在香港人角度看,是一部素材電影,片裡的受訪者邵嵐已經離開了香港,看著兩年前的香港,勇敢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選擇自我犧牲,有點懵懂、有點傻氣,在城市裡大家都付出了代價,對民主幻滅、對信心的動搖、對人的不信任與猜忌。現在看反而多了份懷緬,過去我們有上街的自由、但是你教我們和平示威是沒用的。 個人看《不割蓆》最擔心以真面目示人的受訪者,當時不會想到今日的模樣,也許剪接時要考慮保護他們的身份,現在的香港不是我們想像中那樣了,而他們的參與隨時變成被捕的證據。


  反修例事件由一籃子因素而成,政治訴求的積累,對年青人的殺子文化、警暴、對中國的恐懼、對政府傲慢的處事手法,再加上網絡文化、社會組織的合作而成,還有現在坐監的人。不割蓆有其它意思,當看到部份人轉向犬儒、口說支持學生、支持民主但又怪責不理性,明明所有事情都是政府漠視民意而生。難道真的有和平的可能?2019年10月的禁蒙面法的實施,正是影片的開始,在當晚警方在向區的部署故意放軟手腳,任由破壞,製造了翌日市面上廢墟的局面,火車停駛、交通擠塞。至少香港人表過態,在最近的選舉都有了大家想追求怎樣的民主與對事情的表態。所謂不割蓆不只是反修例的口號,而是路上大家的共識,離開的人、離不開的人,都不能夠忘記發生過的事。歷史會繼續書寫下去,在我們未看到本地人的紀錄片前,好應該看這部片,趁住還可以看的時候珍惜一下自由,懷緬一下兩年前的香港可以上街,沒有疫症、未有國安法仍能喊出某一句口號。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Field of Vision - Do Not Split from Field of Vision on Vimeo.

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

不能看的電影系列(一):有心跳呼吸苟且的日常

  金馬影展上有幾套在香港看不到的電影上映,在當地一票難求,在主流媒體難得看到一篇對港片在台灣的各自表述,仍然有媒體敢寫,敢登,幸好那些人沒有文化素養,不會主動翻閱,姑且安全。從國安法實施開始,每一言每一語都要小心,令人擔心的是人與人之間會不會失去信任。在社交網絡改名、失蹤的、鄰居本來有某標語的揮春,最後在國安法實施後撕下,不想猜測原因。發生了很多事情都反映出為何他們會害怕,有一件國安法的案件是在鐵閘上有貼紙而被捕,又有一單案在家展示旗幟而被捕。在這兩年出版的書目,即使有大出版社出版,宣傳上也很低調,在書展收起政治書,報館被逼結業,過去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並不是必然的。在影展上自不然關心《時代革命》(金馬最佳紀錄片),同時也有羅卓瑤的《花果飄零》(最佳導演)(但這部講的不是2019的事情),在電檢條例生效後,有政治隱喻、明喻、暗喻的作品都一一說不。


  在金馬影展上有一部叫《日常》的電影,應驗了一句We don’t need sex,the government fucks me everyday。有些人在夢裡看過電影了,只可說今時今日要在香港傳播極度困難,可是光明正大發表褒獎與批評的言論也不設實際,亦無空間。更怕惹上官非,自由並不是免費的。單看預告與劇照就是日常的香港,每個人都有自身的記憶去疏理發生的事情,去堅持自己的立法與堅守底線。從前電影節協會會播放某些紀錄片,與獨立電影節有合作,如今無法再繼續下去亦可理解,曾經在影展看過黃之鋒與社運青年的紀錄片,如今年輕人身陷囹圄,懲罰年輕人。立法會內區徽換上國徽,選舉由十幾個單位到幾隻賤狗搶食,令人想起內地紀錄片導演陳為軍的《請為我投票》的鬧劇,小學生深黯假民主之道,家長幫忙賄選。今日的日常被扭曲意思,2019賦予的意義在2021年被戲謔,扭曲、請不要憤怒,可以的話我們應該多笑,笑一下為了政治正確而做出醜事與蠢事。





  除了政治、選舉以外的日常生活的改變是面對疫情的抉擇與取捨,被逼打針、安心出行、強檢、健康碼,在社會各樣的轉變,突然間學校取消了通識科、學生要上視像課、有些行業的衰退與被逼困在香港的人,漸漸發現人有很多的適應力,開發新的技能。報館結業立即組新的小隊重操故業,有些人兼做Youtuber繼續暢談。在《感官失樂園》(Perfect Sense)裡的主角逐漸失去五感,嗅覺、味覺、然後大家的生活如常,開始用眼晴品味食物,繼續過日子。香港人目前在這種狀態下找尋出路,但我們失去夠多才會珍惜眼前仍然擁有的東西。會看到有人堅持不用安心出行,還記得一年前政府說不會強推,到現在去街市、政府場所要掃碼。一刀切的政策出現社會問題,明周專題提到數碼貧窮,露宿者要申領露宿證明書,一個政策的誤判衍生敏銳度與觀察的不足,人的私隱與尊嚴是被量化的,政策沒有人性化的考量,只有僵化與強逼,促成暴政。在安心出行的實施上查牌時又會莫名奇妙知道那一位客人沒有安心出行,分明是一個局。


  影片拷問什麼是日常生活,正常生活,我們能否回到從前? 我們從一個次元到另一個次元,經過2019的事情感受到香港人是不同了,以前可能會因微小的事有衝突,現在不太介懷。好與壞一同分擔分享,有人仍然堅守自己底線的事情,有了新的日常、新的習慣,新的興趣對抗黑暗,活好這一個當下。當看過《日常》的香港人不能宣諸於口,當要摸黑觀看時,這何嘗不是日常的一部份,一個正常社會有自由,但大家為了保護大家而要做社會契約,不一定所有人都完成到任務,人與人的信任在社會上失去信心。這是當前要面對的困境,但創作者依然冒險去燃點一線光,是因為他們好撚鍾意香港而付出,所以不能夠習慣,眾多反修例的電影除了描寫運動的成因外,有一點要留意的是與人同行,《少年》以生命拯救為主,《時代革命》拍了幾方面的人物,有沒有機會看也好都心知肚明。香港電影在海外仍然受到歡迎,已是一份力量,同時也有海外影人以他們的攝影機留下紀錄,香港的事情有人關心的。在2019年後香港人多了一份珍惜的心,你不會想到某些書會斷市,因為有沒明日的恐懼。什麼是正常?原來全個世界面對自由與防疫也可以不正常,自詡民主的國家一樣會強逼市民,與有些人也會妥協。這種日常不只在香港的,是世界性的。只是發生太多事情讓我們醒覺眼前的幸福不是必然,香港的夢,長久的安逸、逃避終需要面對。今日不面對,下一代總要面對。我們都遲了面對才有今日的因果。


  《日常》裡的無名演員,將虛實結合的影片,演員還親身受到警暴的威脅,在戲中拷問陳同佳的片段、家裡叫口號標語、疫情的衝擊,是觀照了香港發生的事,亦是每個人面對、觀察的東西。在影片最初的七分鐘片段穿梭地鐵站、火車站的跑馬燈,那幾個月神秘的太子站與旺角差館,還有某些衝突的場面與長期面對催淚煙的生活。當看到學弟要坐監、看到無辜的人要入罪,是有無力感的,但我們總要接受。不知道寫文章會不會有事,其實也不知在寫什麼,不想牽連到其它人,純粹當個記錄記下連一部電影也容不下的香港。不想寫導演的名字,大家也是無名的,當看到導演與團隊的勇氣,對我們來說是一支強心針。縱然不能廣傳電影,只能以這種形式當成記錄。不希望這個系列的文章繼續下去,只望愈少愈好。祝福香港,勿忘初心。這篇文章此緣身在此山中,記下荒謬的東西。感謝好撚鍾意香港的人,我都好撚愛你地。關於《日常》的內容與訪問請看台媒的報導,總有一天我們會光復電影,時代逆襲。



(8月時拍攝)

2021年的pepe公仔已被愛國人士挪用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讀書好】《運動員的雙行道》一豈只教育一條路?

 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凱璇而歸,大學出招將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奪牌的運動員,「榮譽博士」只是虛榮,有聲音質疑運動員有沒有資格領取,單憑比賽成就就可以功高蓋主?在當下香港阿豬阿狗的落選議員也有政府勳章,正所謂有奶就是娘,大學也要表忠,頒給運動員不會有反對聲音,反正不代表學術的資歷。在運動員回來後特首提出要加強對體育的投入,要求大專院校安排彈性的學制協助運動員讀書與運動作出平衡。在奧運完結後,有運動員退役,其中滑浪風帆代表陳晞文是高材生,會考27分,因比賽錯過高考而獲港大破格取錄,入讀文學院一年級,她曾經休學多年,亦在一次意外切除了脾臟。今年三十歲的她不但完成奧運比賽,同時也成婚與獲港大保留學位,以完成學業。在現在香港的運動員的出身與學歷上,存在兩極的差異,一種是名校生出身,陳晞文、泳隊部份人都在美國留學、她們品學兼優、達到入大學的門檻,屬於精英階層。不會有人質疑大學是不是學店,他們有能力兼顧到學業與體育,發展學術上的平衡線與生涯規劃。





  另一種是本書《運動員的雙行道》(謝傲霜著)(2018年出版)的被訪者,出身寒微,不是讀書的材料卻得到讀大學的機會,一些連最基本英語能力未達標的,以另類途徑讀大學,讀到大學不但吃力而且要靠院校提供的補習課程補底,對循正常途徑入學的同學又是不是公平?在現今大學學歷貶值下,運動員入學具有院校彈性的幫助,可以延長在學的年期、交功課可以延期。本書採訪了十一名運動員,有參與奧運的、有世界冠軍,香港有三名運動員獲得單車的彩虹戰衣:黃金寶、郭灝霆與李慧詩,如今香港在單車運動上在國際上不算太差,都是多得黃金寶的包拗頸在九十年代與當時的總會爭取,後來到沈金康的領導才可令香港單車隊成為精英項目,晉身奧運獎牌的行列。亦有訪問到一些不太出名的如壁球運動員、滑浪風帆代表鄭國輝(如今已是港隊教練),帶出他們在運動路上的浮沉與取捨,大部份人都是運動選擇了他們而踏上這條路,假如他們沒選擇運動,恐怕會成為廢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坦白講,這本書就是一本為教大健康教育榮譽學士學位的課程的公關成就,向外粉飾太平,實則篤數。一邊講運動員如何接觸運動,如何改變她們的生命軌跡,在他們運動生涯的後期要想去路才去讀書,問題在於他們都是以捷徑方式讀大學,而且讀完大學他們在社會上若不從事體育,就只會做打工一族,對他們的出路有好處嗎?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邊讀大學邊做運動員,可以選喜歡的科目,但這門學科又是他們喜歡的東西,有其它可能性嗎?似乎難看到有什麼進路,讀完大學不保證什麼,只是有書讀就去讀的目的。令人質疑的是大部份人的學術成績,雖說英雄莫問出處,但除了催谷讀大學外,人生還有其它可能性,在鄭子文的例子由IVE讀起再上大學也是常理,區鎮銘在理大讀了一年休學涵接學位也可接受,但有些選手公開試成績不達標也破格取錄,甚至中三輟學,例子有黃金寶用八年也未完成學士學位,超過了院校的要求,理應退學。公平性似乎蕩然無全,參考其它大學,教大的入學要求是寬鬆極了,而別的大學守住了最低門檻的底線,凡事都要有規有矩。

黃金寶為第一個拿彩虹戰衣的運動員,最後用了十年完成四年的學位




  某程度上亦反映香港政府的慷慨,學位過盛,要推運動員的再就業計劃作成就,可是到頭來運動員周身傷、學歷與社會經驗不足,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回到社會,根本沒任何保障。現實生活上對運動員來說在職業生涯要面對不對等的低收入,靠堅持、家庭的支撐才能捱過。鄭國輝曾經有過每月只有五百元資助的日子,黃金寶在九十年代曾經有段日子是由單車聯會的成員自掏錢包出薪金,政府在運動員的待遇是不足的,單車隊之所以今日成為精英項目,是因為隊友爭氣有成績,政府興建單車館與沈金康的關係,得以與國家隊受訓。在奧運會上張家朗奪金、女乒團隊奪銅就有議員要政府興建什麼什麼,但興建不一定會有成就,結果將資源傾側在精英項目而忽略其它。


  在書中陳枷彣三十歲才成為全職運動員,她以前所在的空手道隊不被重視,鄭子文也是空手道隊成員但被聯會打壓,當劉慕裳在東奧奪獎牌,未來空手道被踢出奧運項目,它的未來會如何發展?石偉雄在亞運拿了跳馬金牌,讓體操得以保留在精英項目,但當他受傷也要參賽,一次又一次負傷上陣,為的除了是運動員的尊榮與自己的堅持外,還為了其它隊友的福祉。他一個人的成績決定了整個項目的去留,對石仔來說壓力相當大。對政府來說除了沾運動員的光外,檢視制度亦很重要。可是自奧運歸來後,每當談到體育的話題例必與政治扯上關係,相當不負責任。再加上某些項目的教練離去、移民,缺乏物理治療師,如何在軟件與硬件上配合好,三年後奧運展望與整體體育水平,很大機會下降,人才才是一個社會最大的價值。


石仔完成了中學課程,但無考公開試



  對家長來說子女選擇做運動員也要取捨,在學業與事業上作選擇,未必是付出與收獲成比例的投資。有些運動員未完成基本學業就輟學,是不是應該讓他們做好學生的責任才去追夢?學生運動員要邊訓練邊上學,也應該彈性處理,不是每個人都是何詩蓓,有家底、有自我約束力與智慧。對運動員來說生涯規劃是很重要,在書中的受訪者都是基層、小康之家、書讀不成、運動員的薪金又微薄,在投身社會與放棄體育之間作平衡,但他們投身社會又可以做什麼?黃金寶做運動員之前做藍領工作,鄭國輝在品流複雜的家境長大,差一點混進黑道、黑妹葉姵延在兒時有機會跟港隊訓練但被家人中止,起步比別人遲。在奧運會的評述上,香港開電視的直播為何較別的電視台出色,是因為請來了運動員的家屬見證,可體會到家庭同時亦犧牲了不少時間與心力栽培孩子。有些出色的運動員出了成績後選擇急流勇退亦可理解,除了當運動員外人生苦短也要有第二人生。


院校與社會可以行多一步

   在香港支持運動員不應該是情緒勒索式,口號式支持,要如何保障他們退役後的出路,早應該一早準備技能的培訓。個別的書中人在讀大學時找到目標,但大學也不是職業介紹所,他們讀的科目根本幫不了多少,只有從事原先的運動教練工作,做教練是他們的出路,要如何鋪路上什麼班,他們的經驗可以幫到下一代運動員。不過不是每個人也有能力教別人,那他們又如何發掘別的興趣,現在八大院校也有精英運動員獎學金計劃,除了體育外也應該開放其它科目讓他們選擇。


    當運動員有好成績但要屈服在現實環境下,如何給予他們未來與可能性?在海外的運動員大部份也是靠自己賺錢,邊訓練邊上班,比如日本有企業聘用他們為員工,日常要上班,又例如奧運會的勵志故事自己賺錢去奧運,日本的市民公務員跑手跑到奧運,別的政府也不一定幫助到多少,有些的投入與支援還需要靠社區與企業的支持,在這方面香港的企業又願不願意聘請運動員做兼職以獲取社會經驗,支持運動員不是單憑口號,而是全社會的支持與運動員的上進心。又謂,政府如此愛強逼市民,倒不如在體制內給他們當公務員,現在運動員的去路除了讀書就要投考紀律部隊,不然就當普通打工族,安排大企業的工作給他們實習。在外國除了職業聯賽外,甚少全職運動員,而香港的體制也需要完善,讓運動員有應對社會的經驗。

敬業地工作,專心跑步時跑步,值得借鏡

  在書中欣賞部份運動員的堅持,石仔頸椎受傷、前陣子韌帶出問題仍然在世錦賽出戰,在奧運會挑戰難度系數高的李世光跳;陳枷彣的轉換跑道,四十五歲成為大學講師也是勵志個案。本書十一個故事不是每一個都精彩,而背景出身也同質化,運動員對體制的想法與背景亦無法直白的說出來,亦看不到運動員有什麼個人的性格特質是令人記住的。在每段的故事更加入他們在課程中所學的東西,吹捧教大的課程,有種學店的感覺。除了個別幾位退役運動員有出路外,其它在學的受訪者也沒什麼好寫,平鋪直敘,片面的,看不到他們的抱負,對大學生活的渴求與盼望,與校園欠缺參與度與積極性。訪問內容旁敲側擊與介紹運動員的成就與背景為主,對家庭、師長的看法與掙扎、態度,外人眼中如何看他們的努力,相對欠奉,例如在大學他們如何跟一般的同學相處與協調做分組報告。這本書是單聲道的作品,歌功頌德,頗為難看,除了個別運動員的經歷較特別與熟悉外,其它人的故事並不深刻,猶如流水帳,運動員最重要始終是成績,很現實,寂寂無名連看也不大想看,亦無議價能力。書裡只看見他們用捷徑,有其它人幫忙補習,大學淪為中學校園,空悲切。


出版社:三聯
201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