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過去,香港「由亂轉治」,2019年的陰影在每個人心裡都有自身的答案,有人有警暴的陰影、誰是「暴徒」各有解讀,有些人喜歡現在社會上的一片和諧,喜歡假象、習慣自欺欺人,這一片和諧背後犧牲太多,包括被捕的千人、等候發落的夾逢人、離散移民的人。留下來的人不一定好鍾意香港,只是有自身的離不開與牽掛的原因。不開心總會有,看到學生要坐監、也包括認識的人要坐監,就有無力感。當現在在網上分享什麼也要被捕時,在公民社會的猜忌、冷漠是相當危險,當有問題時可以找誰、找什麼組織,當中包括到醫療、社福、教育各層面。公民社會迎來大出血,寫《不割蓆》不是特別勇敢與送頭,而是想做個記錄,畢竟我們可以看到關於這場運動的片不多。兩年來由當初的疲勞轟炸、憤怒、惶恐、什麼也有,其實每個人都會失去一些東西,失去朋友、家人、伴侶,在失去的不只是個體,而是信任的崩離與瓦解。由最初對運動的投入與觀點的堅持,一點一滴轉化的是心境,如何安身立命。這兩年的流行曲叫人看書、多飲水、唱《最後的信仰》,開解了部份人,再加上疫症的雙重打擊、香港社會的變化之快,心境的轉化、看事物的眼光,都不是單一。發現很多人都有改變,對人對事不再執著、以寬容的態度待人,多了鼓勵與正向的,這就是香港人同根同心的力量。
為何要寫這篇文,是因為有很多關於這場反修例運動的片不能夠在香港出現。某導演偷偷摸摸放映自己的電影,觀眾不能夠正大光明討論,本來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喜歡不喜歡、曾經在戲院看過那位導演的電影,現在權利被剝削。還有在金馬獎羅卓遙拿最佳導演的電影,明明不涉及反修例事件,但因政治因素估計不獲批文。更遑論《時代革命》與《少年》,《理大圍城》、《佔領立法會》曾經短暫放映,當時很怕觸景傷情,看《不割蓆》前也有這種感覺,終於待自己的心態好點,面對這些歷史的記錄。記住今日可以睇到某些電影,是某些人犧牲了換回來的,現在困住在有選擇的自由,而不是全面的自由。寫文章也不算很自由,本來不需要花時間寫的,為甚麼要浪費時間不多寫別的電影研究,多看兩頁書?有些東西不能害怕而自閹,也不想帶落棺材,所以決定寫吧,隨心的。
讓香港看得見是光榮
在今年奧斯卡是香港歷年來沒轉播與報導的一年,多虧《不割蓆》反映了荒謬的一面,看得出他們多怕真的得獎會如何,在2021年《時代革命》在金馬獎獲獎,自動成為奧斯卡的入圍電影,要躲要避也沒法子。也許康城影展與東京的一個叫Filmex的影展(不是東京國際電影節),有心在影展進行期間進行加場的特別放映,免得中國抗議代表離場。假如《時代革命》最終成為提名的九強或五強,大家也是沒法看明年的奧斯卡。不過現在IPTV、VPN網上看電視方便得多,有心看根本阻不了。當眾多電影不能放映,《不割蓆》成為了通向世界與香港人仍可收看的電影,用作提醒初心與沉澱,面對現實,激勵士氣,可以說是精神食糧。
香港人在海外影展看到香港故事是百感交集,聽到香港的電影在海外得到重視,在圍城之內沒有人天生特別勇敢,只有頂硬上。對於《不割蓆》在奧斯卡紀錄短片的九強裡,是代表一種聲音,得不到獎是在於技術層面,並不代表香港人輸,美籍香港導演Ruby Yang早就憑《潁州的孩子》奪得小金人,任何議題在奧斯卡上也有考量,政治考量是其一。香港問題在美國根本不重要,二戰的題材成為了本屆奧斯卡的得獎作,既然看了部份提名作品,也順道介紹一下,包括15歲的黑人少女Latasha被亞裔人槍殺、也門受到飢荒而生病的孩子、墮胎熱線、扭計骰玩家等等,在題材上每部也有特色,也有要關心的題材,特別是BLM的效應與政治掛帥的奧斯卡也有關係。紀錄片的賞析是冷門小眾的,既然有機會看就談一下世事與心得。
《不割蓆》的缺點
挪威新聞工作者Anders Hammer是一位有經驗的紀碌片導演,拍過幾部作品。首先感謝他關心香港的處境,影片的團隊亦有香港人協助,讓香港看得見應該令人欣慰,但影片的傳播與作用僅只限出現在奧斯卡與後面中國與香港的輿論而已。一直以來外媒關心香港,在示威的日子什麼國家的攝影隊也有。現在所拍下的影片陸續報影展與出現,而香港的片也有報影展,只是香港的銀幕沒可能看到。坦白講,《不割蓆》拍了好幾日香港的示威,有些是從新聞片剪出來的,在開首有介紹什麼是和理非與勇武,但兩者的互動、輿論、是體現不到何謂不割蓆,一開始以一段破壞中銀的片段開始,採訪了一些勇武的示威者,但只是談到他們的願景與如何看香港人,還有他們當下的狀況,聚焦在警暴、兩場大學的戰役、淘大花園抗爭者與愛國小粉紅的爭執,外間的人只會認為抗爭者是mobs,是滋事份子。一連串也是零碎的剪接,而主題失焦。
由2019年10月到疫情再到國安法的跨度頗長,片段也沒有前因後果,當時的抗爭活動都有不同的主題與目標,如水、堵路、黎明行動、破曉。亦沒有疏理當時香港社會的民情是如何支持和勇兩家,紀錄片是傾則了在警暴的鏡頭與受害的人,同情示威者一方,但並沒有提出why(為何他們會成為勇武?)、(他們的想法除了衝以外還有什麼?)、(他們背後的家庭?),(勇武在社會上文宣、民意的支持度?)、(前線抗爭者之間的bonding),這方面是空白的。而事實上當時亦有不少和平的遊行,不同階層之間的連結才是We stand as one的精神。不排除導演有關心香港民主自由的心,但理解的只是皮毛,同類的紀錄片澳洲ABC電視台出品的《Rebeillion》跨度時間較短,以宏觀角度切入事件,提到中國對香港的控制。以學者、抗爭者的角度增強事件的說服力與提供資料,是相當全面,清晰的作品。(日後在這個欄目再談)
《不割蓆》中途才加入運動聚焦衝突的畫面,對香港人來說真正民情的轉變是721與831兩大導火線,是不能夠缺席的。一切源於警方的取態,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還有零零星星的警民對峙。但在這部片反映不到核心,警民對峙的背後成因、不同階層的人又如何看勇武?特別是鏡頭拍攝了一些街坊咀咒,外人沒有經歷過是不明白是什麼的一回事,需要解釋與引導,又如何將不同階層的抗爭者連繫在一起,例如有些是做文宣、在前線如何做決定,香港為甚麼會發生大型示威,它的源頭?兩所大學發生的事,也不是用幾分鐘就可形容到,中間發生的事坦白說都真空了,不是片長的問題,而是能力未達。假如紀錄片集中討論、觀察變化,影片就會有深度,而不會像現在淪為新聞素材與片段式。
以對紀錄片的評價來說,《不割蓆》是不合格的,《鏗鏘集》的水平對調查報導的水平比很多電影優秀,例如對721白衣人的追查,紀錄片可以發揮到監察公權力的作用。香港人會記得他們的付出,當然不是要求外國記者有什麼能力,但不應該停留在表面,未盡力發掘,反顯得老調常談。在香港人角度看,是一部素材電影,片裡的受訪者邵嵐已經離開了香港,看著兩年前的香港,勇敢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選擇自我犧牲,有點懵懂、有點傻氣,在城市裡大家都付出了代價,對民主幻滅、對信心的動搖、對人的不信任與猜忌。現在看反而多了份懷緬,過去我們有上街的自由、但是你教我們和平示威是沒用的。 個人看《不割蓆》最擔心以真面目示人的受訪者,當時不會想到今日的模樣,也許剪接時要考慮保護他們的身份,現在的香港不是我們想像中那樣了,而他們的參與隨時變成被捕的證據。
反修例事件由一籃子因素而成,政治訴求的積累,對年青人的殺子文化、警暴、對中國的恐懼、對政府傲慢的處事手法,再加上網絡文化、社會組織的合作而成,還有現在坐監的人。不割蓆有其它意思,當看到部份人轉向犬儒、口說支持學生、支持民主但又怪責不理性,明明所有事情都是政府漠視民意而生。難道真的有和平的可能?2019年10月的禁蒙面法的實施,正是影片的開始,在當晚警方在向區的部署故意放軟手腳,任由破壞,製造了翌日市面上廢墟的局面,火車停駛、交通擠塞。至少香港人表過態,在最近的選舉都有了大家想追求怎樣的民主與對事情的表態。所謂不割蓆不只是反修例的口號,而是路上大家的共識,離開的人、離不開的人,都不能夠忘記發生過的事。歷史會繼續書寫下去,在我們未看到本地人的紀錄片前,好應該看這部片,趁住還可以看的時候珍惜一下自由,懷緬一下兩年前的香港可以上街,沒有疫症、未有國安法仍能喊出某一句口號。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Field of Vision - Do Not Split from Field of Vision on Vime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