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9日 星期四

《聲生不息》(八):《挑戰》一回顧香港奧運電視主題曲

 《聲生不息》除了唱經典的流行曲外,還是個寶藏歌曲的尋寶地。在三公的下半部出現耳熟能詳的K歌,如《如何掉眼淚》、《心淡》與李克勤的名作《飛花》外,節目平衡快慢歌的比例,根據在綜藝節目的數據分析,快歌是比較得人喜歡的。來到第七集的節目,李健的《城市足印》是令人無語的歌,實在分不清他唱廣東話還是普通話,上篇提過將粵語歌強行翻譯是對原創的侮辱,與李健對陣的周筆暢在這個節目得到不錯的回嚮,不少香港人開始認識內地歌手,而且筆筆的選曲雖不至最新,但選的多是內地不算當紅的歌手,小眾、偏門的,今集選來江海迦AGA的《圓》,奈何筆筆的化妝與服飾令人無語,妖艷的打扮,像去了歌廳夜總會那種老氣,立即老了二十年。而且打扮與歌曲不付,內地人對這首歌沒有認識,李健唱徐小鳳的歌是電視劇主題曲,內地人會更為熟悉。今次公演的嘉賓王源翻唱王菲的《如風》咬字頗驚喜,張智霖翻唱《等》就有點怠慢,選曲可以大膽破格。





炎明熹的《心淡》中規中矩,也是年紀經歷的問題,需要有想像力發揮。在準備時看到原唱容祖兒的提點,而她用心做筆記。《心淡》不及《我鍾意》的形象,不過能夠在節目獨唱得到觀眾的支持,在《心淡》裡由誇張的表達到回到現實的鋪墊,也看到用了心機的。下集炎明熹與兩位前輩合作,莎莉與筆筆又會有所體會了。今集聽到李克勤的名曲《飛花》也是好聽的作品,值得一記。兩個隊伍競演誰勝誰敗,並不重要,最重要是盡力唱與突破自我。在這一集劉惜君終於展現了新的東西,在之前的文章《聲生不息》(四):重新認識.劉惜君提過她需要有鮮明的性格。與李玟的《跳舞街》對決再加上張智霖的加乘,輸掉了也不至於可惜的,李玟翻唱陳慧嫻的《跳舞街》是適合她的風格的,不過就有點老氣,看了一下《聲夢傳奇》的YUMI鍾柔美與文凱婷合唱的版本,看來《聲夢傳奇》才是《聲生不息》。當下年青人演繹經典歌曲不失現在的青春活力感。


回到劉惜君演繹《挑戰》的部份,除了超女開場跳群舞外,多年未見惜君跳舞,雖然這隻舞最多只能算上是健身操而已,不過選上動感節拍的的士高音樂,是一改惜君在這個節目站粧的風格。在她的獨立音樂之路也嘗試了別的風格,來一個舞曲煥然一新。惜君與一眾舞蹈員以一身懷舊風格演出這首歌,在登場前舞蹈員與台前幕後、隊友在她的褲子上簽名,也是一份支持的。惜君選的這首歌既冷門,筆者也是第一次聽黃敏華這個名字,翻查了她的資料,同時也了解了一下一部份的奧運歌曲。似乎過去電視台的奧運歌曲的播放率與關注度也一般般,這次選取1988年的奧運歌,而且在TVB出現亞視藝人的歌就更加冷門。








回味歷代的奧運歌,近的北京冬奧會有《一起向未來》,香港歌手的部份剪輯了內地十多分鐘的版本再加上一上年輕歌手合成的MV。東京奧運會,TVB力捧的聲夢學員與導師演唱的《奪金》對陣香港開電視由歌神張學友主唱的《堅持的意義》。要講到最早的奧運歌曲要數到林子祥的《世運在莫斯科》,但當時西方抵制蘇聯的奧運會,歌曲下架並到84年才收錄到專輯中。據資料顯示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是香港第一次有衛星直播,在此之前市民在收音機、報章上獲取奧運會(世運會)的資訊。這一年是新中國第一次參與奧運會,自然是觸目的,TVB成為獨家的頻道。奧運轉播費高昂,1984年無線與亞視達成口頭協議競遂88年漢城奧運的轉播權,但亞視單方面違約,TVB上訴至英國法院,兩台共享電視轉播。在往後規定了兩家電視台要一起播放國際的盛事。





過往TVB在奧運的排陣比亞視優勢得多,92、96年奧運會以劉德華唱主題曲《忘我精神》與《向世界喝采》,00年有郭富城《盛世最強》、04年推自家的奧運六星、08年北京奧運請來顧嘉輝譜曲,群星合唱《光輝的印記》。12年由於由有線購入奧運版權,TVB不再有主導權,當時政府介入三台平分轉播。終於到2021年東京奧運再出現為奧運健兒加油的主題曲,不過競爭的氛圍與討論度不如1988年的兩首奧運歌曲。


由城市民歌到《挑戰》

先了解一下黃敏華的背景,她早在1979年就參加業餘歌唱大賽,1982年錄制《香港城市民歌Encore》裡面有一首《堤岸》。在八十年代城市民歌紅極一時,例如區瑞強、威鎮樂隊描寫香港的郊野自然風光,香港在八十年代有好幾張出名的城市民歌集,由寶麗金、新力唱片發行,出名的作品有改編英文歌《Me and the Elephant》的《傷心的小鸚鵡》、《昨夜渡輪上》。在中文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馮應謙在內地《視覺傳播研究》(第一輯)發表的《年代記憶:香港民歌簡史》就提到公認的城市民歌集是來至商台DJ的《六啤半》,有部份是商台的節目主題曲,大部份歌曲也是改編曲。這張專輯視為是民歌集的原因是描寫年青人的城市生活,隨著城市化與有各種類型的歌曲。香港不再流行Folk Song為主流的民歌,最主要是urban folk,民歌混集了其它的曲風,定義多樣化。在美國西部的民謠仍是流行的,每年也有音樂頒獎禮。








(城市民歌比賽是港台在81年舉辦的比賽,林志美是香港第一位民歌女歌手,在中學階段開始唱歌彈結他。在當年的比賽獲得唱片公司賞識。82年的比賽出了李麗蕊,《城市民歌》在06年曾經出過復刻版唱片)





在朱耀偉撰寫的《香港流行文化 (後)青春歲月》提到少部份黃敏華的介紹,1982年,她參加了第一屆新秀歌曲大賽,當屆的冠軍是梅艷芳。在娛樂圈尋尋覓覓的她在1986年參加了亞視主辦的歌唱比賽,及後得到一紙唱片合約,大約出了三張唱片就完了。在當時的報導黃敏華代表亞視參加內地的活動,去內地登台。她所演唱的《挑戰》正是八、九十年代內地當紅的的士高音樂,更有一個講法是她參加了1988年的春晚。《挑戰》這首歌在《聲生不息》被解讀為支持中國運動員,對香港隊有點不公平,這首歌唱的是展示東西交融的魅力。不過《聲生不息》就是一檔以宏觀史觀去解讀的節目,所以還是自行解讀吧。黃敏華在內地出名,可是在春夏之交的那場運動,她還是有參與其中的。
















《挑戰》這首歌是改編至Leslie Mandoki與Eva Sun合唱的《Korea》,Leslie Mandoki曾經是德國組合Dschinghis Khan的成員,代表德國參加1979年歐洲歌唱大賽。林子祥有兩首作品改編取材至這隊組合,一首是上述介紹的《世運在莫斯科》,改編至《Moskau》,而另一首是現在去某連鎖超市會經常聽到的《成吉思汗》。《Korea》是一首節拍感強的舞曲,美洲與韓國隔著日與夜但兩者間有連繫的,在歌曲中女聲加插了一段阿里郎的音樂。《挑戰》這首歌在內地莫名其妙的當紅與傳頌。








另一邊廂TVB祭出當時的新人黃翊與李明珠合唱奧運官方主題曲《Hand in Hand》的中文版《一呼百應》。原曲由韓國組合Koreana合唱,同時備有韓語版本。黃翊的歌唱事業也是從歌唱比賽開始,但九十年代因人際關係而被公司雪藏,近十多年與姐姐從事飲食業。近幾年因TVB的歌唱節目再回到大眾的視線,關於他的報導主要圍繞餐廳與患病的太太,在網絡時代下與一些以前的歌手間中開live做節目。相對比起他的合唱的拍擋李明珠幸運,在港大畢業的李明珠,畢業後簽約了寶麗金,在樂壇只生存了一年就消失了,據知她成為了律師。至於黃敏華,就沒有知她的下落了。所以在《聲生不息》認識到這位歌手都算是滄海遺珠。











題外話,個人也推介一下外語的奧運歌曲,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宣傳主題曲,德國New Age 音樂的代表樂團Enigma(英格瑪)的《Return to Innocence》是一首輯錄了台灣原住民郭英男的聲帶,反璞歸真、回歸自然、洗滌心靈。這首歌引起了版權的爭議,歌曲製作人盜用了相關的聲帶,創作而成。雖然有爭議但不減這首歌的傳世價值,拉距我們與天、地、人的關係。同樣是1996年奧運會,Celine Dion的《The Power of Dream》也是充滿力量與高亢的歌曲。相對年代較近的,日本組合《南方之星》的《東京Victory》由桑田佳佑作曲作詞,歌詞表達了日本舉辦奧運的願景與信心,是當地電視台的廣告歌。日本的流行曲相當熱血。中國的奧運歌曲則有08年劉歡與Sarah Brightman 合唱的《我和你》也是經典之一。在《一起向未來》的各個版本中央視的國際版本出現了俄羅斯的可愛妹子梅德韋傑娃與中國前花滑選手陳露,喜歡花滑的會挺驚喜。另一邊廂內地版長達十多分鐘的《一起向未來》實在太多藝人了,雲集中港台三地的大合唱,傳遞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理念。








延伸資料:


https://www.com.cuhk.edu.hk/images/content_people/publication/anthony-journal-2021-memories%20.pdf (《年代記憶:香港民歌簡史》 全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