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7日 星期六

《聲生不息》(三):女人六十.葉蒨文

 看了《聲生不息》的一公(第一次公演的上半部),葉蒨文、李玟與周筆暢三人唱葛蘭的《我要你的愛》(1957),十足舊上海歌舞廳與現代百老匯的結合。在初舞台十六個單位每人唱了一首作品,來到第二集被原先的歌單都騙了。原以為葉蒨文會唱她其中一首經典金曲《珍重》,誰知節目播出前兩日才知道第二集分了上下集,上半先來組合對唱、下半就是個人獨唱。外界對林子祥、葉蒨文上《聲生不息》不太反感,相比起曾比特的出身再到無聲息下參加,有些人自然會失望,畢竟香港就在內部分裂下要放棄比支持更為容易。曾比特在內地突然一炮而紅,立即出了國語單曲,趁機食住上。不久前看了一些曾比特未參加電視台選秀前的影片,在之前他一直參加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賽,是個可愛的小伙子。不過加入樂壇後受到K歌曲式的影響,剛剛起步的反應就一般般。

 


 


在香港有不少人認為《聲生不息》不是做給香港人看的,就看視什麼為本位。首先中國有6700萬粵語人口,再加上香港有700萬人,香港人對《聲生不息》反感並不意外的,在乎心態而定。把每集當是一個演唱會與認識一下內地歌手,當作是音樂盛宴就很足夠。香港歌手能夠在大舞台上演出,應該替他們感到開心,特別是年輕的香港歌手得到認同與機遇。不過總是有些媒體人又要看又要大造文章抵譭別人,自炎明熹出道以來一直被有心人網絡欺凌、嘲笑,連帶報章的專欄作家(am730)的某某一邊以輕蔑的口吻嘲笑TVB是老人台但又要以此做文章,既然不喜歡又何須為難自己?不過坊間有幾位寫電視節目的KOL也是以又要睇又要罵的心態對待TVB,為TVB增加逆向的銷售與曝光率。最令人不忿的是將《聲生不息》寫成是捧炎明熹做「宇宙級」歌手,其它歌手當成陪襯的敘述。這位專欄作家的想像力與做傳媒的道德真是值得商榷。自問不是炎的粉絲,但實情是怎樣是看在眼內的。公道自在人心的,無謂對一位十七歲的小妹妹增加壓力與新聞。


《聲生不息》第二集:女子組更勝一籌

來到第二集,雖然葉蒨文今集沒唱到《珍重》,但這首歌跨越了粵語與外省的界線,只要有合適的語境,歌曲能夠跨文化、跨地域。在賈樟柯的電影《山河故人》特意用到這首歌描畫離別與移民,「在何地仍熱切關心你 無盡長夜為陪伴我懷念你」,當時這首歌以香港移民潮為背景,與《祝福》的團隊再一次合作,將葉蒨文事業推上高峰,90年的《珍重》專輯有不少耳熟能詳的歌。好歌歷久不衰,現在又正值香港的移民潮新一代歌手交出《勿念》(岑寧兒主唱)、《Ciao》(Rubberband主唱)以呼應時代,描寫幾代人對離散之情。

 


 

 

撮至音樂群組的網友分享


兩篇報導撮至90年《華僑日報》

 


過去林子祥與葉蒨文(莎莉)分別上過內地的綜藝與晚會,不得不佩服林子祥的中氣、聲如洪鐘。即使他們回內地演唱也是交出水平,在這個節目比較少期望值是楊千嬅與李克勤,他們二人的歌藝水平與風格也不會有突破性的轉變,聽得多也會悶。在《聲生不息》之中欣賞內地歌手學唱粵語歌,例如單依純在第一集唱《愛與痛的邊緣》是好聽的。來到第二集國粵金曲對唱,以照顧內地的歌手。香港是立足大中華地區的,唱普通話歌也沒大不了,在六、七十年代國語片黃金期,香港是兩岸文化的交匯點,不少香港歌手在八、九十年代拓展台灣與國內市場,所以有些歌有國粵版本。比如莎莉由台灣來港,最初不黯粵語,只要努力一樣會成才。


坦然,第二集比起第一集的初舞台演出有點失色,李健與李克勤的《花火》有點悶,兩人的風格使然。一公的上半部六首歌,女子組傾向精彩一點,不要誤會,不是性別歧視,而是這個節目的男歌手除了林子祥與李健外也不太認識與一般好感度。第一集魔動閃霸的《卡拉永遠OK》、馬賽克樂團《大地》也很盡力去唱了。女子組方面周筆暢、李玟的活力動感是比男子隊優勝的。李健、李克勤、毛不易、林曉鋒也不是唱跳型的。幾個男子單位的《情人》平平,

第二集裡曾比特與林子祥的《單車》,早在二十年前有陳奕迅與林子祥的合唱珠玉在前,加上林子祥早在以往的電視節目演唱「父親的三組曲」、分別是《追憶》、《空櫈》與《單車》。這集的選曲有炒冷飯之嫌。


或許帶點個人的偏好,女子組的演出三組也是可圈可點的,先是炎明熹與楊千嬅的合作的《勇》,有種以老帶新的感覺,不奢望楊千嬅唱得多好,但她們兩個和音與情感上也找到平衡。而幕後楊千嬅照顧後輩,替她打點與設計表演,不至於是空洞無物的。劉惜君與單依純翻唱劉德華的《一起走過的日子/來生緣》是好聽的,不過咬字上未必太喜歡。

 


 



第二集的高潮所在是女子組的《我要你的愛》,首先這個表演集老中青三代人,李玟的鬼妹仔性格的率性、周筆暢在《乘風破浪的姐姐2》早嘗試不同的女團風格,又唱又跳一點也不怯場。在周筆暢身上看到蛻變、走出她的舒適圈,個人認為明星藝人就要有這種嘗試與找到自己的性格、建立正面形象。周筆暢與李玟先後鋪墊,將氣氛昇華再到主菜葉蒨文登場,載歌載舞,三人年齡有差異但沒違和感。葉蒨文真的是六十歲嗎?天啊!!! 筋骨柔軟,唱跳兼備,三人相當合拍,賞心悅目。是節目的高潮所在,當晚勝過男子組,實至名歸。

 


 


葉蒨文一愉快少年事

人世間難避過生老病死,六十歲的葉蒨文以花白頭髮示人,接受年老的事實,銀髮也可以很美、銀髮也可以心境年青。在這個演出看到她的努力,不輸年青人。在節目裡音樂承傳就是要做到這點,尊重與向老一輩學習亦很重要。葉蒨文輝煌的時候還是孩童時期,她與林子祥可謂是由細聽到大,形影不離。她一直做林子祥婚姻的小三,不過一段感情破裂也不能怪當事人,現在他們結婚多時,兒子女兒也接受了繼母。作為林子祥與葉蒨文的兒子林德信(Alex)的星途平平,一出道拍過三級片,拍過幾部電影,大多數也不多出名,拍過電視劇、加入過唱片公司出唱片,現在勉為其難也算是歌手。他唱得也算不錯,不過礙於林子祥兒子難免令外界對他有更高的期望。現在Alex兼任瑜珈教練維生,相當孝順又乖巧的男生。(這段是為Alex打打氣)。在《聲生不息》營造夫妻對決,但實際上是相當和平啦。


林子祥、吳正元(林德信生母)、葉蒨文三人的關係建立在華納唱片公司,最初林子祥是莎莉的歌唱老師,教隻身來港的台灣妹唱歌,為她作曲,包括《零時十分》。吳正元是華納高層,葉蒨文歌唱事業的成功也有賴林子祥的曲詞,在八十年代尾攀上一線位置,歌唱事業與電影雙線發展,為人與作風低調,演過的電影不算多,不過也有出名的作品,如《刀馬旦》。九十年代中期一度引退,直至千禧年復出,作品有《華麗緣》、《傷逝》,在2004年開個人演唱會。筆者當時是中學生,第一次去紅館看演唱會,對莎莉多多少少也是喜歡的,不過不算熱烈追捧,莎莉低調、連帶她的粉絲都不見其踪。同期的梅姐、林憶蓮也有粉絲的群組,保育偶像的剪報、唱片等等。


還記得小學生看過一本兒童小說《沒有文字的國度》(竟然會記得),其中一個故事講到類似校園欺凌,具體忘記了。有一段改編《焚心以火》的歌詞,這首歌出至《珍重》專輯(1988),也許是這段歌詞記得這本書與莎莉,記憶真是奇怪。當時莎莉不少歌唱到街知巷聞,「原來每個女人都總有某個弱點」《女人的弱點》;後輩歌手盧巧音、Rubberband翻唱過《長夜My love good night》;「零時十分 於窗看門外暗燈」《零時十分》,國語歌有「歲月不知人間多少的憂傷 何不瀟灑走一回」《瀟灑走一回》(當時是台灣電視劇主題曲),曲風霸氣,有氣勢,大度。「去 流逝似金年月」《流金歲月》(粵語版)。原來成長裡頭聽過很多莎莉的歌,接近90後的筆者很慶幸成長過程有這位巨星,現在在《聲生不息》看到葉蒨文演唱,應該把握機會珍惜。

 

香港人普遍對《聲生不息》的不滿,可以理解,但個人層面上更重視的是以人為本,用不著發洩在個體與看電視身上,用不著說懷舊不合時宜與攻擊他人,嘗試學習欣賞,找尋新的角度。莎莉女人六十仍然寶刀未老,第一集的《祝福》討論度不及炎明熹與曾比特高,但看著她默默地唱,默默地支持。Sally,DIVA是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