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運動是進步社會裡必有的東西,就如同爭取民主、人權運動一樣,我們會爭取平反六四、爭取釋放劉曉波、為李旺陽而哭泣,可是一講到同性戀就彷彿生人勿近般。要不是有運動,香港就不會有一夫一妻制、不會有性別歧視的法案,有些基督教團體與政黨轉移視線,實在是無恥,把同性戀塑造為壞人,將自己的價值套用在別人的身上,這樣無法走向多元社會,只會在一些問題上增加仇恨與敵視。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張有家長跪地要求平機會主席周一嶽「唔好傷害小朋友」的照片,同時也看到出櫃的陳志全議員在地鐵裡被一男子跟足三個站,大叫「死基佬」的影片。或許,這就是香港人的無知,把同性戀污名化,最基本的問題是在於欠缺理解與認知。一個人是不是同性戀在客觀陳述上是他個人的事情,同性戀亦都不會傳染,不會按鈕就立即變基。是在於一個人的內化過程與他是否舒服,所以小童不會因讀了同性戀書籍而變基。成年人也不會因為聽了張國榮的歌曲,看了他的電影而變基,如果要批鬥的話請把演過同性戀角色的人都一併憎惡吧。
至於那位向周主席跪地的家長,真是想得太多,即使小孩子有同性戀傾向又如何,有沒有想過如何接納他/開導他,坊間的同性戀資訊並不難接觸,在做這些所謂「行動」的時候是不是有必要認識一下這個社群,不要給「濫交」、「性變態」的印象而蒙蔽了自己雙眼。在今日的香港,無論是政治層面還是社會的大小事務,都總愛「騎劫」小孩子,特別是有一些明明是私利的,都要以小孩之名去反對。如果真是愛小孩的,不如讓他們自己去決定,就不要滿口掛著會傷害孩子,實情替他們去選擇立場,那就談不上尊重與民意。政黨與教會對同性戀的「迫害」才是對孩子最不利的,欠缺理解與思考的人儼如是獨裁者,彷彿一定要把事情描繪成非黑即白,假如自己的子女是同志,可能就會發生一些家庭的衝突或者是悲劇。
因性取向而受到排擠、欺凌的事情在國內外曾發生過不少。早幾年,有一個香港女生因打扮男性化而被人排擠,跳樓輕生。過去,美國也曾發生不少同志自殺的事情,在美國的同志電影裡也有相關的題材。就是因為發生得太多,故歌手Lady Gaga就有一首叫《Born this way》的歌曲,而她也投身在同志平權之中。在現實世界就有部因信仰問題而無故變成「迫害」兒子的改編電影。
在《Prayers For Bobby》(2009)中的母親Mary因接受不到兒子Bobby是同志,而經常用聖經教訓他,禁止他與愛人交往。傷心欲絕的兒子感受到孤獨,無人明白就一死解千愁。兒子的死讓Mary穿梭兒子的人生歷程,透過他的日記感受兒子的痛與秘密,一家人的隔閡要到死後才可以消除,假如早一點,兩母子就不用陰陽相隔。而片中的這位Mary可是真有其人,而且是美國同志平權的著名人物。曾經她是一個凡事都跟著聖經去做的人,而如今她從信仰裡得到了反思。信任何宗教根本沒有問題,問題是在於用什麼態度。當信到連兒子的想法都置之不理時,一個家庭就不和諧,增加了仇恨。
真人版Mary Griffith |
仇恨是來源固執,在於食古不化,正當香港的同志連同性婚姻都未敢奢望時,連慾望都只聞樓梯響時,政黨就急急搞一個「反同性婚姻大聯盟」,當真是皇帝唔急太監急。假如在這些大聯盟人士當中有孩子是同志,那就真是諷刺,而且讓人憂慮這些孩子會否得到適當的幫助。對同志來說,自我認同是第一步,其次是家人的支持,再者是社會的接納。可是我們的社會連搞一個活動,比如是六月舉行的「粉紅一點」也被批評小童群益會是支持同運,什麼對他們好失望,鼓吹同性戀。在香港,有些討論、有些事情早已欠缺理性,欠缺愛,有的是成見、偏見。
在現實世界裡,Mary Griffith畢生把精力投入到同志運動裡,在PFLAG幫助同性戀的親友與孩子。而中國在零八年也成立了同性戀親友會(PFLAG CHINA),協助同性戀者與其親屬作溝通與交流。而目前香港則由小童群益會為同志家長作輔導與幫助,解開心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重新認識子女,彼此多溝通與分享,一步步就會好起來。《我的同志孩子》講的就是守護孩子,重新彼此認識的故事。縱觀目前的香港社會,恐同與反同的人聲稱為了孩子而反,然而他們忽略了孩子也是有感受與思想的。成年人不能夠代言孩子。蘇美智的書籍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讓同志的孩子與父母重修舊好,改變就是始於勇氣與支持。